袁枚的讀書方法 梁瑞榮 向明康 清代詩人袁枚十二歲中了秀才后,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天資聰穎。對此,袁枚卻說:“不讀者,便是低天分。”意在向人表明:自己并非什么天分高,如果也算有點天分,那都是從書中得來。此后,他便不再滿足兒時蜘蛛式的學習,螞蟻式的食而不化,而決心像蜜蜂那樣善于采集,善于消化。 廣讀博覽,力避偏廢,是袁枚的讀書主張。曾有一位青年羨慕他年少入泮,向他請教學習秘訣,讀哪些書成效大。袁枚用手指著房屋說:“學問之道,四子書如戶牖,九經(jīng)如廳堂,十七史如正寢,雜史如東西兩廂,類書如廚柜,諸子百家詩文詞如書舍花園。”各有妙用,“是皆不可偏廢。”他見青年連連點頭,又叮囑道:“文尊韓,詩尊杜,猶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東海也。然使空抱東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臺、武夷之奇,瀟湘、鏡湖之勝,則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漁船上之一船工而已矣。學者當以博覽為上。” 讀書要善于取其神,是袁枚讀書的著重點。一次,袁枚同他的老師談到杜甫,袁枚說:“杜甫所以能‘下筆如有神’,在于‘讀書破萬卷’。”老師不語,要他解釋“讀書破萬卷”。袁枚不解老師用意便說:“廣讀才會有收獲,世人所以不如古人者,為其胸中書太少。”老師搖搖頭說:“我輩所以不如古人者,為其胸中書太多。”袁枚聽后疑惑不解,老師接著說:“韓愈曾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就是說讀書要精呀!”袁枚似曾明白又問:“何以少陵有破萬卷之說?”老師拈須微笑說:“此話貴在一個‘破’字,一個‘有神’,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圇而用其糟粕也。”說著用手指指門外山上采桑的婦女,和在門前花壇上忙著采花的蜜蜂。袁枚茅塞頓開,笑著說:“蠶食桑而吐者絲,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wù)呙?,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從這以后,袁枚讀書的著重點就在于:不僅博覽,而且取神。 一邊讀,一邊背,一邊摘,這是袁枚讀書的習慣方式。他把這種方式比做蜜蜂采百花才釀蜜,大皰廚備萬種禽畜方可做美味佳肴。這一良好的讀書習慣他一直保持著,他于63歲時曾寫一詩,詩題說:“平生觀書必摘錄之,歲月既多,卷頁繁重,存棄兩難。”從這話可以看出他所作的讀書摘錄之多。 終日消磨一卷書,是袁枚辭官閑居隨園后的最大樂趣。袁枚的書房內(nèi)掛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讀書已過五千卷,此墨足發(fā)三十年。”但他并不厭倦,不滿足,還是一刻不停地讀書,他感到“一日不讀書,如作負心事;一書讀未竟,如逢大軍至。”其實他的家中已是“書堆至萬卷,豈無三千斤。”他整日埋頭于書中,仍不時地感嘆“如何藏之腹,重與凡人均。”有人說他山居五十年,未嘗一日廢書,這并非過譽。其妻見他年事已高,仍整日讀書,未免可憐,就故意嘲笑他說:“反正你也不想再求功名,何不沉湎歌舞,歡歡喜喜呢?”袁枚聽后,覺得此話不無道理,便有時也推開書本,鉆出書房到外面隨意走走??墒俏催^多久,他又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屋,坐下讀書,評點詮釋。妻子看了只好嘆口氣,搖搖頭。每當此時,袁枚也跟著嘆口氣說:“似乎未死前,我法當如是。” |
|
來自: 昵稱14981799 > 《名人讀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