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吳江單獨置縣,即有吳江縣衙。但由于資料的短缺[吳江現(xiàn)存最早的方志典籍,是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編纂的《吳江志》,但也只有影印本傳世,很多文字模糊不清。],后梁至南宋之前關(guān)于吳江縣衙的營建及布局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詳細(xì)考證。本文只能根據(jù)莫旦的《吳江志》等方志典籍,試圖從吳江縣的歷史沿革、吳江縣城及縣治的演變、宋(南宋)元明清吳江縣衙的變遷及格局三個方面,對吳江縣衙的歷史和建筑格局作一些考證,僅供參考。
一、吳江的歷史沿革
吳江縣位于江蘇省的東南端,自古有青草灘、松江、松陵、笠澤、楓江、鱸鄉(xiāng)等別稱。1960年以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五千年),吳江先民已經(jīng)在梅堰袁家埭、龍南,桃源廣福,震澤蠡澤湖,同里九里湖、移定畢圩,平望唐家湖等地從事漁獵、耕織生活。良渚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等時期的一些古人類遺址先后挖掘整理,一大批考古文物的出土面世,充分證明了吳江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
吳江之地古時屬吳,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置會稽郡,始設(shè)吳縣、由拳縣(三國時吳改稱嘉興)。自此至五代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吳江之地南屬嘉興,北隸吳縣。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镠奏請割吳縣南地、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元元貞二年(1296年),吳江升為中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吳江改州為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吳江為吳江、震澤兩縣,同城分治。吳江偏西為震澤,偏東為吳江,全境面積各得一半。民國元年(1912年),吳江、震澤兩縣合并為吳江縣。因此,吳江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但吳江真正有完整建制的歷史只能追溯到后梁開平三年(909年)。
二、吳江縣城及縣治的演變
吳江置縣以來,縣城一直在松陵鎮(zhèn)(此處鎮(zhèn)以城區(qū)為限,不包括鄉(xiāng)村),因此松陵又習(xí)慣上被稱為吳江。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吳越王錢镠命司馬福在吳淞江源頭南北各筑一城,有南津、北津之稱。后南城廢,北城即為后世所稱縣城,周圍三里五十步。宋嘉祐二年(1057年),知縣裴煜改建南北二門。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達(dá)魯花赤札牙進(jìn)重建北門。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吳王張士誠將縣城擴(kuò)大至周圍五里二十七步,城墻高二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建陸城門四座,各以所對方向名東、南、西、北門,城門上各建鼓樓一座;水城門五座,即東、西、北、小東水門,以及玉帶河(即今紅旗路)東城樓外濠河處,上為陸門下為水門。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縣陳堯弼重建東、西、南、北城樓,分別名為朝陽、望山、望湖、望恩,后傾圮。明正德八年(1513年)知縣蕭韶重修。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為防止倭寇騷擾,知縣楊芷增修城墻。城高三丈一尺,厚一丈八尺,長一千零八十四丈五尺,筑月城四座,堞二千二百二十二個,敵樓二座,窩鋪四十個。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縣曹一麟用陶瓷裝修城墻表面,防止雨水侵蝕城墻。明天啟三年(1623年),知縣宴清修城。清順治四年(1647年),知縣李承尹修城。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縣劉國定增修,有堞二千三百五十一個,窩鋪三十六個,箭臺三十六座,炮臺四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知縣郭琇、守備陳桓修城。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吳江之半置震澤縣,縣城各轄其半。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徐永祐修城,重建東門、南門城樓。清同治六年(1867年),布政史丁通禁止在靠近城墻內(nèi)外搭蓋房屋。清同治十年(1871年),吳江知縣俞明厚、震澤知縣王琬合修城墻。民國23年(1934年)至26年,縣長徐幼川任內(nèi)重修北門城樓。1949年吳江解放時,四周城墻殘缺不全,城樓僅存北門一座。1958年拆除,1985年時僅存南門西首長約二十米城墻土基,現(xiàn)今已經(jīng)無法再看到當(dāng)年城墻的影子了。
后梁開平三年(909年),置吳江縣,松陵即為縣治所在地。元元貞二年(1296年),吳江縣晉升為州,縣治改為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吳江改州為縣,州治改為縣治。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吳江之半置震澤縣,兩縣同城分治,南為吳江縣治(即今市政府所在地),北為震澤縣治。民國元年(1912年),吳江、震澤兩縣復(fù)合為吳江縣,原吳江縣衙為縣政府治所。民國26年(1937年)11月,日軍侵占吳江,吳江縣政府暫遷嚴(yán)墓(今銅羅)。民國27年,日偽吳江縣公署建立,偽縣公署設(shè)在縣政府。抗戰(zhàn)勝利后,吳江縣政府遷返松陵鎮(zhèn)原縣政府辦公。吳江解放后,松陵鎮(zhèn)原縣政府一直作為人民政府辦公所在地,延續(xù)至今。
三、宋(南宋)、元、明、清吳江縣衙的變遷及格局
據(jù)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的《吳江志》“治所”卷記載:“吳江縣治在吳淞江濱,去郡城(今蘇州)盤門四十里。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镠開設(shè)衙門,舊無城池,宋因(因襲)之。”清乾隆《吳江縣志》“公署”卷記載:“北宋以前之修整皆不見于記載,南渡后乃頗可考。建炎(1127~1130年)中舊治毀于兵火?!比欢┰凇皥D像”卷中錄有《縣治圖》,較為清晰地反映了當(dāng)時吳江縣衙的結(jié)構(gòu)及布局情況。結(jié)合莫旦《吳江志》“治所”卷、“圖像”卷和清乾隆《吳江縣志》中的“圖像”卷、“公署”卷,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宋(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吳江縣(州)衙的結(jié)構(gòu)及布局情況。
⒈宋朝
據(jù)莫旦《吳江志》“治所”卷和清乾隆《吳江縣志》“圖像”、“公署”卷記載,宋朝時吳江縣衙建筑主要有敇書樓、知縣廳、縣丞廳、主簿廳、尉廳、仰高亭、獬豸亭、景袁堂、曾程堂、湖山堂、回車館等構(gòu)成。
敇書樓,在縣門上。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知縣趙伯虛重建縣衙門,建敇書樓三楹于其上。紹定五年(1232年)知縣李椿撤而新之?;缛?,棟宇宏敞,贊皇李處全記,刻石今(指莫旦纂志之時,下同)存。
知縣廳,紹定(1228~1234年)中李椿重建,袁肅書“琴堂”二大字,即今“中和堂”是其址也。中有“清簡堂”、“圖思齋”、“觀政亭”、“環(huán)翠亭”、“誠齋”、“雅室”諸處,景色清幽。
縣丞廳,在縣治之西南,紹興元年(1131年)縣丞宋應(yīng)重建,紹定二年(1229年)徐景迂重修,在今南門之偏西。
主簿廳,在縣治之西。乾道二年(1166年)重建,范石湖(范成大)作記,今北寺港口是其所也。
尉廳,在縣治之東,嘉泰(1201~1204年)中彭法葺(修)治之,嘉定(1208~1224年)中黃翥重建,紹定(1228~1234年)中王從龍改創(chuàng)三楹于偏東,又有梅廳在后圃中,今看波橋北是其故址也。
仰高亭,在知縣廳西。嘉定(1208~1224年)中知縣羅勛建,翰林留元剛記于石,即今土地堂是其所業(yè)。
獬豸亭,在縣治通道上,奉置熙陵戒石,其詞云:“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备嬲]官員要廉潔從政、執(zhí)政為民。咸淳十六年(莫志記載錯誤,明咸淳皇帝只在位十年,何以有十六年之說?)知縣周甲重立石,有跋語今存。
景袁堂,在丞廳之西。嘉泰(1201~1204年)中越國公袁韶曾為吳江丞。紹定二年(1229年),縣丞許景迂作堂。
曾程堂,在主簿廳之前。蓋禮部尚書曾懋、中書舍人程俱皆為此官,高文虎作堂以奉之,贊皇李處全記。
湖山堂,在丞廳之西。嘉定(1208~1224年)中趙希賢修之。廳中松竹掩映,山水前列號為江湖奇觀,有仙人弈棋事見雜記。
回車館,與主簿廳相對。高文虎重修,下臨運(yùn)河(縣衙前原有一河,時稱運(yùn)河)。回車館乃知縣任滿后居住的地方,以等待后任者代之。
根據(jù)這些記述,我們大致可以描繪出宋朝吳江縣衙的結(jié)構(gòu)分布圖,具體詳見所附的《宋朝吳江縣衙布局恢復(fù)圖》。
⒉元朝
根據(jù)莫旦《吳江志》和清乾隆《吳江縣志》記載,元朝吳江州治即宋朝舊縣治,宋季(末)毀于金人之兵。元元貞元年(1295年)知縣王柔重建。元貞二年(1296年)升縣為州。惟知州一員居之,其兩同知、兩州判及都目等官俱于州市賃(租借)屋居住。元朝的州治相對比較簡單,只有州廳、六房、幕廳、獄庫、無訟堂、宣詔亭、百花亭、頒春亭、書狀房、承發(fā)房、牌房等組成。
六房,在州廳兩旁。
書狀房,在州廳之西。
承發(fā)房,在禮房之下。
牌房,在州廳之東。
幕廳,在州廳之西。
架閣庫,在幕廳西。
獄庫,在架閣庫前,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重建。
無訟堂,在知州衙,王柔建。
百花亭,在知州衙,種花結(jié)屏號“十樣錦”。元貞元年(1295年)王柔宴客廳上,有詩云:“百花亭上百花開,不數(shù)河陽滿城栽,四海寢兵民樂業(yè),何妨花下日持杯”,今其地,當(dāng)在土地堂側(cè)。
根據(jù)這些記述,我們大致可以描繪出元朝吳江縣(州)衙的結(jié)構(gòu)分布圖,具體詳見《元朝吳江縣(州)衙布局恢復(fù)圖》。
⒊明朝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吳江改州為縣,吳江縣治即為元吳江舊州治。明朝的縣衙主要由廣公廄、公廳、幕廳、六房、穿(川)堂、中和堂、潐樓、獬豸亭、鸞駕庫、土主祠、申明亭、旌善亭、明民亭、西庫、造冊房、書房、學(xué)堂、公廚、知縣衙、縣丞衙、主簿衙、典吏衙、吏舍、縣獄等組成。較為齊全的縣衙設(shè)置,充分反映了明代地方官制和衙門的特征。
廣公廄,洪武二年(1369年)由知縣孔克中開拓地基、拆卸民房七十四家而增建,供官吏入內(nèi)居住,解決宋元以來官吏在外居住、不便辦公的歷史遺留問題。
公廳,正中南面,凡五間三軒,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孔克中重建。
幕廳,在公廳之右南面,凡三間三軒。
六房,在公廳兩旁,東西相向。
穿(川)堂,在公廳之后,直三間,建文二年(1400)知縣蔣奎建,扁“清慎勤”三大字,上畫藻井,左右庭中有黃楊二本,高可二丈,古物也。宣德四年(1429)知縣賈忠修葺。穿堂藻井有題梁年號(具體不清哪一年)也,忠丞毀之。
中和堂,在穿堂之后,凡五間,知縣蔣奎建。穿堂內(nèi)有扁,其扁額不知何人所書,筆法雄逸佳甚。
潐樓,即宋敇書樓舊址。宣德二年(1427年)縣丞柳臻重建,規(guī)模壯麗、雄冠一邑。有壺漏以正時刻,具鼓角以警昏曉。其下即縣門,上揭“吳江縣”三大字。前臨通衢,左右有承流、宣化二坊。
獬豸亭,在公廳前甬道上,置熙陵戒石,今存。
鸞駕庫,在公廳東,一間。
土主祠,在幕廳后,凡三間。其神曰夏侯,莫詳其出處。前門三間,左有三高像碑,右有仰高亭碑記,皆宋時古物也。三高像成化三年(1467年)為知縣韓槃所毀,惟仰高碑尚存。
申明亭,在縣前,東向,凡三間,里老于此判決訟詞。
旌善亭,凡三間,與申明亭相對。
明民亭,俗名河亭,在潐樓前,俯瞰運(yùn)河,凡三間。于此泊舟可以上下。
西庫,在架閣庫前,凡七間,每歲收貯糧銀、商稅、贓罰等項財物。
□(此字無考)房,凡二連,共四十間,成化七年(1471年)知縣王迪重建。
造冊房,在穿堂之東,凡六間,凡知縣考滿于此攢造牌冊。
書房,在中和堂東,一間,知縣退食之所。
學(xué)堂,在中和堂西,凡四間,各衙子弟于此讀書,知縣章亮延儒者以主師席。
公廚,在中和堂西,凡三間,井灶皆具。
知縣衙,在中和堂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孔克中拆民房展地以建,前臨小河(時稱中河),架石橋于上,有應(yīng)宿堂。成化十四年(1478年)知縣馮衡重建。
縣丞衙,三所。二在知縣衙左,皆臨小河,渡以石橋;一在造冊房后,內(nèi)有梅月軒,謝常有記。
主簿衙,二所,俱在知縣衙之西,前臨小河,渡以石橋。
典吏衙,在幕廳之西。
吏舍,凡五間,俱在六房之后。
縣獄,二所,一在承發(fā)房后,一在縣之外西南。
明朝的縣衙布局詳見所附的明弘治元年(1488年)的《縣治圖》。
⒋清朝
根據(jù)清乾隆《吳江縣志》“圖像”卷中的《吳江縣治舊圖》和《吳江縣治新圖》,我們可以看出清朝吳江縣衙的建筑風(fēng)格與建筑布局基本與明朝的縣衙相似,只是部分建筑的名稱和布局稍有不同。由于《吳江縣治舊圖》和《吳江縣治新圖》沒有標(biāo)明具體年代,所以目前我們還很難明確這兩張圖究竟是哪一年的縣治圖,只能大概知道舊圖是乾隆之前的,而新圖是乾隆年間的。
根據(jù)《吳江縣治舊圖》記載,當(dāng)時的吳江縣衙還是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中軸線型設(shè)計,沿中軸線,由外向里延伸,同時向左右兩邊拓展。外圍建筑,首先為明民亭,步入明民亭,左邊是申明亭,申明亭的后面是宣化坊,右邊是旌善亭,旌善亭的后面是承流坊。過明民亭,朝北是鼓樓,鼓樓上懸掛“吳江縣”三個大字。步入鼓樓,正式進(jìn)入縣衙,有一條甬道(中軸線)通往衙門底。甬道上由外及里依次是儀門、獬豸亭、公廳、川堂(川堂的右邊是書房)、后堂。后堂之后是一條橫貫東西的小河,河上架石橋四座。河北中央是知縣衙,左邊依次是縣丞衙、主簿衙,右邊為兩座縣丞衙。甬道的左邊,由外及里依次是西三房、幕廳(幕廳的左邊是西庫)、土地祠(土地祠的左邊是典史衙。甬道的左邊,由外及里依次是東監(jiān)、吏舍(吏舍兩座,吏舍的右邊是東三房,與西三房相對)、主簿衙。
根據(jù)《吳江縣治舊圖》描述,縣衙外圍的建筑基本和舊圖相似,只是多了兩座橋,旌善亭東北是看波橋,申明亭旁運(yùn)河上的是州橋。內(nèi)部建筑也成中軸線型建筑,中間由外及里依次為鼓樓、正堂、得步樓、宅門。宅門后面是小河,將整個衙門一分為二。河北中間是清遠(yuǎn)堂,清遠(yuǎn)堂右邊是耘松亭,右后是澹志齋,澹志齋右后是公廚。清遠(yuǎn)堂左邊是關(guān)帝廟。得步堂左邊是豐盈庫,豐盈庫左邊是孔公祠。清遠(yuǎn)堂右邊是東房。正堂的右邊是招房,招房的右邊是吏舍。正堂與儀門之間是甬道,甬道的左邊為隸房,隸房的后面依次為西三房、舍吏、典史署,甬道的右邊也是隸房,隸房的后面以此為東三房和土地祠。
清順治(1644~1661年)初年,吳江縣衙毀于湖寇(吳易的白頭軍,抗清義軍),后歷代知縣多重建或修葺。據(jù)清光緒《吳江縣續(xù)志》記載,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知縣沈名掞重建并作記。
參考資料:
⒈明弘治莫旦《吳江志》;
⒉清乾隆沈彤《吳江縣志》;
⒊清光緒熊英其《吳江縣續(xù)志》;
⒋韓鐸、沈春榮主編的《吳江縣志》;
⒌凌錦良主編的《吳江札記》;
⒍南京圖書館館藏清乾隆沈彤《吳江縣志》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