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和我通過企業(yè)運營結果——而不是通過每日甚至每年的股價報盤來告知我們的投資成功與否。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股市中一般總是用某只股票的價格高低來衡量投資價值的,只有巴菲特例外。他認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方法應該是其內在價值。他堅信:“市場可能會對企業(yè)的成功忽略一時,但最終它會證實企業(yè)成功與否?!?/p> 1997年,《財富》雜志發(fā)表一篇文章,認為共同基金的券商們鼓勵自己的投資者怎樣投資與自己實際上怎樣投資,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例如這些基金公司要求投資者長期持股,而他們自己則熱衷于短線炒作,頗有些口是心非的味道。 巴菲特非常贊同這一觀點,他解釋說,正因為基金公司熱衷于短線炒作,才使得基金投資的獲利回報不高。要知道,基金投資的業(yè)績完全依賴于股價的頻繁波動,這種游戲不會產生巨大的獲利回報。 那么,基金公司為什么一方面鼓勵大家長期投資,另一方面自己又在短線炒作呢?原來,這是基金公司的性質決定的。 一方面,每隔3個月,權威的金融刊物都會刊出各家基金的季度業(yè)績排行,以便于投資者選擇投資哪家基金;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需要有這樣的業(yè)績排行,以便于其中的優(yōu)秀基金利用其排名靠前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和資金。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只能導致其注重短期效益,這種思維模式控制著整個基金行業(yè)的操作思路,從而迫使基金投資頻繁地買入、賣出。 巴菲特認為,普通投資者因為不是基金公司,沒有必要做出暫時的業(yè)績給別人看,所以完全不必熱衷于這樣的短線炒作,而應該進行長期投資。因為歸根到底,衡量股票投資業(yè)績的應該是其內在價值,而不是股市中瞬間發(fā)生的價格波動。 1986 年,巴菲特以他的大學老師格雷厄姆和多德為名,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格雷厄姆-多德都市里的超級投資家們》的文章。文章刊出后,美國基金會券商,也是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校友沙罕,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短期業(yè)績與價值投資真的水火不相容嗎》的文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它指出了基金公司能否以短期投資業(yè)績來加以評判的問題。 沙罕的研究表明:無論是誰,當然可以追求短期業(yè)績,但這樣做的代價必然是犧牲長期業(yè)績回報;更重要的是,“超級投資家的杰出業(yè)績都是在對短期業(yè)績毫不理會的情況下取得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把主要精力放在短期獲利上,那么就必然會降低長期投資回報率。 關于這一點,巴菲特做得更好。例如,他從來就不兜售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也從來不美化伯克希爾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從來不提有關下年度要比上年度增長多少多少的???。而是相反,每當提到有關下年度投資的話題時,他總是提醒股東們,下一年度可能不及上個年度之類的話。 一個典型事例是,他認為對于伯克希爾公司來說,沒有必要玩股票拆分的游戲。他說,把1張10美元的鈔票兌換成10張1美元的鈔票,這是毫無意義的,他希望股東們能夠理解他的這種想法。 不過雖然如此,伯克希爾公司在1996年還是宣布“自己動手分拆股票”,從此出現了一種伯克希爾公司B股,其交易價格大約為A股價格的1/30。之所以進行這種分拆,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降低股價,以便于交易。因為畢竟,2007年末1股伯克希爾股票的價格就相當于人民幣100萬元,如此高昂的股價,許多普通投資者連1股也買不起。也正是從此以后,伯克希爾公司有了A、B兩種股票,B股股東約有30萬人。 在這里投資者很自然地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衡量股票投資業(yè)績不是以股票價格為基礎,那么又怎么能一下子計算出有多大的獲利回報呢? 為此,巴菲特發(fā)明了“全面收益”一詞。他認為,公司的全面收益應該包括該公司的營業(yè)收益、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稅收折扣3部分。 【投資心法】散戶投資者不像基金公司,沒必要定期向人報告經營業(yè)績,所以完全應該堅持長期投資的原則,不去考慮短期業(yè)績回報。為此,也就沒必要關心短期股價波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