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產(chǎn)于昆山市玉峰山,即馬鞍山中。馬鞍山所產(chǎn)之石與眾不同,舉世獨奪,所以稱為巧石,又名玲瓏石。又稱昆山石,因產(chǎn)于江蘇昆山的玉峰山而得名。系石英脈在晶洞中長成的晶簇體,呈網(wǎng)脈狀,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少見大材。昆石與太湖石、雨花石并稱為“江蘇三大名石”。
昆石,又名昆山石,主要出自江蘇省昆山市北區(qū)的玉峰山(古稱馬鞍山)上。該石為石英晶簇體組成,玲瓏晶瑩,質(zhì)地堅硬,摩氏硬度為7;色澤潔白如雪,悅目怡神;石上竅孔遍體,玲瓏剔透;外形峰巒嵌空,奇巧獨特;體型一般僅尺許左右,大者極少見;昆石因產(chǎn)于江蘇昆山而得名,典雅古樸,具有純潔美,以色白而玲瓏多巧為主要特征,故又稱"巧石"、"玉峰玲瓏石"。昆石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為江蘇三大名石。昆石的開采已逾千年歷史,產(chǎn)出極少,自宋代以來被視為供石中的上品,是我國傳統(tǒng)四大名石之一。 玉峰山海撥僅80.2米,組成玉峰山的巖石是近5~6億年前的寒武紀、奧陶紀時代,在深海中沉積形成的硅質(zhì)灰?guī)r和硅質(zhì)白云巖。這種以碳酸鈣為主含有硅質(zhì)團塊、硅質(zhì)條帶的可溶性巖石,在漫長的地質(zhì)運動作用下,產(chǎn)生十分發(fā)育的節(jié)理斷層裂隙,從地下巖漿中分異出來富含二氧化硅的熱液,沿巖石的斷層、裂隙、節(jié)理侵入充填,有的形成潔白如玉的石英脈,有的在孔洞中結晶形成水晶晶簇,有的與石灰?guī)r接觸交代、蝕變,重新結晶成方解石。其石英、水晶、方解石等不同礦物的組合結構,經(jīng)差異風化和水的溶蝕雕鑿后,則形成晶瑩潔白的昆石。 昆石的巖性是白云巖,晶簇體組成呈網(wǎng)脈狀,主要成份有二氧化硅99.46%,三氧化二鐵0.44%,氧化鈉0.08%,氧化鈣0.02%。昆石的形態(tài)結構各異,有十多個品種,多以象形命名,分產(chǎn)于玉峰山之東山、西山、前山,較為珍貴的有雞骨峰、雪花峰、楊梅峰、荔枝峰、海蟄峰、胡桃峰等。雞骨峰由薄如雞骨的石片縱橫交錯組成,峰孔剔透,具堅韌剛勁感,在昆石中最為名貴;雪花峰靈巧纖細、潔白如雪;楊梅峰尤如石枝上長滿晶瑩的粒粒楊梅;胡桃峰石表皺紋遍布,塊狀突兀,晶瑩可愛。 玉峰山方圓不過三華里,經(jīng)過上千年不斷采覓,現(xiàn)在山表已很難見到石坯?,F(xiàn)存昆山亭林公園里"春云出峋"和"秋水橫波"兩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為明代舊物,這二株巨石,窈窕玲瓏,竅孔遍布,是僅存的巨峰佳品。 昆石毛坯外部有紅山泥包裹,原石采集回來后,大致要經(jīng)過選坯、曝曬、沖洗、剔泥、雕琢、浸泡等處理,方可配座欣賞。昆石毛坯采下后,清理山泥雜質(zhì)時千萬不可敲擊,以免斷裂,應先在陽光下曝曬五、六天,待粘附在外表的紅山泥干燥發(fā)硬時浸人堿水中,山泥則成塊剝落;再用清水反復沖刷,并仔細剔除石孔、間隙內(nèi)的泥屑石粒;然后用一定濃度的草酸(或海棠花汁敷于石表)洗去石上的黃漬;干凈后將石頭放人清水中浸泡半個月,漂清酸堿成份,取出晾干即顯晶瑩似玉的色質(zhì)。 昆石性喜濕潤、潔凈,因賞玩時易得塵煙,古人常以玻璃罩住,亦可配插菖蒲陳列,翠白相映,賞心悅目。 《云林石譜》昆山石:“平江府昆山縣石產(chǎn)土中,多為赤土積漬,既出土,倍費挑剔洗滌。其質(zhì)磊磈,巉巖透空,無聳拔峰巒勢,扣之無聲。土人唯愛其色潔白,或種植小木、或種溪蓀于奇巧處,或立置器中,互相貴重以求售。至道初,杭州阜亭山后出石,與此山無分毫之異?!?/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