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上有三家水果店。- 第一家店營業(yè)員一介紹,老太太扭頭就走. - 一天,有位老太太來到第一家店里,問:“有李子賣嗎?”店主見有生意,馬上迎上前說:“老太太,買李子?。磕次疫@李子又大又甜,還剛進回來,新鮮得很呢!”沒想到老太太一聽,竟扭頭走了。 - 店主納悶著,哎,奇怪啊,我哪里不對得罪老太太了? - 第二家店賣出了一斤. - 老太太接著來到第二家水果店,同樣問:“有李子賣嗎?”第二位店主馬上迎上前說:“老太太,您要買李子???”“啊,”老太太應道?!拔疫@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店主回答?!拔蚁胭I一斤酸李子,”老太太說。 - 于是,老太太買了一斤酸李子就回去了。 - 第三家店不僅賣出李子還賣出獼猴桃并成常客. - 第二天,老太太來到第三家水果店,同樣問:“有李子賣嗎?”第三位店主馬上迎上前說:“我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我想買一斤酸李子,”老太太說。- 與前一天在第二家店里發(fā)生的一幕一樣;但第三位店主在給老太太秤酸李子時聊道:“在我這買李子的人一般都喜歡甜的,可您為什么要買酸的呢?”“哦,最近我兒媳婦懷上孩子啦,特別喜歡吃酸李子?!薄鞍パ剑∧且貏e恭喜您老人家快要抱孫子了!有您這樣會照顧的婆婆可真是您兒媳婦天大的福氣啊!”“哪里哪里,懷孕期間當然最要緊的是吃好、胃口好、營養(yǎng)好?。 薄笆前?,懷孕期間的營養(yǎng)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不僅要多補充些高蛋白的食物,聽說多吃些維生素豐富的水果,生下的寶寶會更聰明些!”“是??!那吃哪種水果含的維生素更豐富些呢?”“很多書上說獼猴桃含維生素最豐富!”“那你這有獼猴桃賣嗎?”“當然有,您看我這進口的獼猴桃個大汁多,含維生素多,您要不先買一斤回去給您兒媳婦嘗嘗!”這樣,老太太不僅買了一斤李子,還買了一斤進口的獼猴桃,而且以后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來這家店里買各種水果了。 - 點睛: - 這三家水果店的店主代表了三種不同的銷售人員,第一個店主是一個不合格的銷售人員,只是一味地告訴客戶自己的產(chǎn)品如何好,而不了解客戶需要什么?第二個店主是一個合格的營銷人員,懂得通過簡單的提問滿足了客戶的一般需要。而第三個店主可以說是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他不僅僅了解和滿足了客戶的一般需求,而且還挖掘創(chuàng)造了客戶的需求———需求背后的需求,在這個階段,銷售人員已經(jīng)從以前的拼價格轉(zhuǎn)向做客戶信賴的顧問,幫助客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客戶的信任,作為回報,就會獲得客戶的定單。 - 第一個小販很像我們普通的銷售人員,在銷售工作中經(jīng)常把著眼點放在自己的產(chǎn)品上,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想當然地認為任何一個顧客都喜歡“又紅又甜又大”的李子,很少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去看問題,很少去思考顧客究竟想要買什么這個問題,這種被動的、撞大運式的銷售方式在過去市場不發(fā)達、產(chǎn)品緊缺的時代或許管用,而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產(chǎn)品相對過剩、消費者的需求趨于多元化的時代,則很難有立足之地。所以如同這個小販一樣,他們的業(yè)績總是很差?!?- 第二個小販很像我們比較有經(jīng)驗的銷售人員,他們明白顧客需求的多樣化,有意或無意地去了解顧客想要買什么,但有時候只是一種下意識的做法,并沒有用一套專業(yè)的技巧或流程有意識地去探索顧客的需求,往往淺嘗輒止,不能夠把顧客真正的需求發(fā)掘出來。所以他們有業(yè)績,但沒有做到更好?! ?- 第三個小販則很像我們出色的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非常重視發(fā)掘顧客的需求,通過一系列有技巧的發(fā)問,了解到那位老太太表面上是來買酸李子,但實際上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媳婦生男孩――想購買酸李子帶來的利益,因為老太太篤信“吃酸生男”的民間傳說。同時,又抓住老太太希望自己的兒媳婦在懷孕期間能夠健健康康的心理,進一步發(fā)掘出更深層次的需求――為孕婦補充營養(yǎng),并為老太太提出解決方案――多吃獼猴桃。最后,老太太的需求得到滿足,小販銷售出獼猴桃,雙方皆大歡喜。所以,像這樣的銷售人員,他們的業(yè)績總是最好的?! ∮纱丝梢姡櫩退徺I的表面上是具體的產(chǎn)品,實際上他們想要的是產(chǎn)品所蘊含的利益。酸李子具有“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