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8中醫(yī)婦科學

 學中醫(yī)書館 2013-12-21

月經(jīng)病

一、月經(jīng)先期

1. 氣虛證

1)脾氣虛證:補脾益氣、固沖調(diào)經(jīng)-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參(6克)當歸(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術(9克)

2)腎氣虛證:補腎益氣、固沖調(diào)經(jīng)-固陰煎

組成 人參適量,熟地3-5錢(9-15g),山藥(炒)2錢(6g),山茱萸1錢半(4.5g),遠志7分(炒)(2g),炙甘草1-2錢(3-6g),五味子14粒,菟絲子(炒香)2-3錢(6-9g)。

2. 血熱型

1)陰虛血熱型:養(yǎng)陰清熱、涼血調(diào)經(jīng)-兩地湯

【組成】大生地30克(酒炒) 元參30克 白芍藥15克(酒炒) 麥冬肉15克 地骨皮9克 阿膠9克

2)陽盛血熱型:清熱降火、涼血調(diào)經(jīng)-清經(jīng)散

【組成】丹皮9克 地骨皮15克 白芍9克(酒炒) 大熟地9克(九蒸) 青蒿6克 白茯苓3克 黃柏1.5克(鹽水浸炒)

3)肝郁化熱證:清肝解郁、涼血調(diào)經(jīng)-丹梔逍遙散

方藥為:炙甘草1.5克、當歸3克、芍藥3克、茯苓3克、炒白術3克、柴胡1.5克、炒梔子1.5克。

二、月經(jīng)后期

1)腎虛型:補益腎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大補元煎

人參20克、山藥15克、杜仲15克、熟地20克、當歸15克、枸杞15克、山茱萸12克、炙甘草12克。

2)血虛型:補血養(yǎng)營、益氣調(diào)經(jīng)-人參養(yǎng)榮湯

方用白芍一錢五分,人參、白術、陳皮、炙芪、茯苓、當歸、桂心、炙草各一錢,熟地七分半,遠志五分,五味子十四粒,姜棗水煎。

3)虛寒型:溫經(jīng)扶陽、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大營煎

組成】當歸6~15克 熟地9~ZI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6克 杜仲6克 牛膝4.5克 肉桂3~6克

4)實寒型:溫經(jīng)散寒、活血調(diào)經(jīng)-溫經(jīng)湯

組成吳茱萸 三兩[45g]、當歸二兩[30g]、芍藥二兩[30g]、川芎二兩[30g]、人參二兩[30g]、桂枝二兩[30g] 、阿膠 二兩[30g] 、牡丹皮 二兩,去心 [30g] 、生姜 二兩[30g] 、甘草 二兩[30g] 、半夏 半升[100毫升] 、麥冬 去心,一升[200毫升]。

5)氣滯型:理氣行滯、活血調(diào)經(jīng)-烏藥湯

【組成】烏藥7.5克 香附6克 當歸3克 木香甘草(炙)各1.5克

6)痰濕型:燥濕化痰、活血調(diào)經(jīng)-芎歸二陳湯

組成】二陳湯加川芎、當歸(二陳湯,組成: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錢(各15g)、白茯苓三錢(9g)、甘草炙,一錢半(4.5g)、生姜七片、烏梅一個。)

三、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

1)腎虛型:補益腎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固陰煎

組成 人參適量,熟地3-5錢(9-15g),山藥(炒)2錢(6g),山茱萸1錢半(4.5g),遠志7分(炒)(2g),炙甘草1-2錢(3-6g),五味子14粒,菟絲子(炒香)2-3錢(6-9g)。

2)脾虛型:補脾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歸脾湯

組成: 白術1錢,當歸1錢,白茯苓1錢,黃耆(炒)1錢,龍眼肉1錢,遠志1錢,酸棗仁(炒)1錢,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參1錢。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調(diào)經(jīng)-逍遙散

【組成】柴胡(15克)、 當歸(15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 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四、月經(jīng)過多

1)氣虛型:補氣升提、固沖止血-安沖湯

組成白術(六錢,炒) 生黃耆(六錢) 生龍骨(六錢,搗細) 生牡蠣(六錢,搗細) 大生地(六錢) 生杭芍(三錢) 海螵蛸(四錢,搗細) 茜草(三錢)川續(xù)斷(四錢)

2)血熱型:清熱涼血、固沖止血-保陰煎

【組成】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沖止血-桃紅四物湯

【組成】熟地15克、當歸15克、 白芍10克、 川芎8克、 桃仁9克、紅花6克。

五、月經(jīng)過少

1)腎虛型:補腎益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當歸地黃飲

【處方】 當歸6~9克 熟地9~15克 山藥6克 杜仲6克 牛膝4.5克 山茱萸3克 炙甘草2.4克

下焦虛寒,加肉桂3~6克,甚者加附子;帶下、淋濁,去牛膝,加金櫻子6克,或加破故紙3克;氣虛,加人參3~6克、枸杞6~9克。

2)血虛型:補血益氣調(diào)經(jīng)-滋血湯

【組成】馬鞭草荊芥穗各120克丹皮30克赤芍藥枳殼(去瓤,面炒)肉桂(去粗皮)當歸(去苗,炒)川芎各60克

3)血寒型:溫經(jīng)散寒、活血調(diào)經(jīng)-溫經(jīng)湯

組方是 吳茱萸 三兩[9g] 當歸 二兩[6g] 芍藥 二兩[6g] 川芎 二兩[6g] 人參 二兩[6g] 桂枝 二兩[6g] 阿膠 二兩[6g] 牡丹皮 二兩,去心 [6g] 生姜 二兩[6g] 甘草 二兩[6g] 半夏 半升[6g] 麥冬 去心,一升[9g]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氣調(diào)經(jīng)-通瘀煎

【組成】當歸尾9~15克 山楂 香附 紅花(新者,炒黃)各6克 烏藥3~6克 青皮4.5克 木香2.1克 澤瀉4.5克

兼寒滯者,加肉桂3克,或吳茱萸1.5克;火盛內(nèi)熱,血燥不行者,加炒梔子3~6克;微熱血虛者,加芍藥6克;血虛澀滯者,加牛膝;血瘀不行者,加桃仁30粒(去皮尖),或加蘇木、玄胡索之類;瘀極而大便結燥者,加大黃3~9克,或加芒消、蓬術亦可。

六、經(jīng)期延長

1)氣虛型:補氣升提、固沖調(diào)經(jīng)-舉元煎

【組成】人參(10-20克) 炙黃芪(10-20克) 炙甘草(3-6克) 升麻(4克) 白術(3-6克)

2)虛熱型:養(yǎng)陰清熱、涼血調(diào)經(jīng)-清血養(yǎng)陰湯

【組成】生石膏30g,黃精30g,黃芪30g,人參葉10克,知母10克,生地10g,熟地15g,元參10g,枸杞子10g,山藥10g。

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沖調(diào)經(jīng)-棕蒲散

棕橌炭15克,蒲黃炭15克,歸身12克,炒白勺15克,川芎10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秦艽15克,澤蘭15克,杜仲15克。

七、經(jīng)間期出血

1)腎陰虛型:滋腎益陰、固沖止血-一陰煎

【組成】生地黃 芍藥 麥門冬 丹參各6克 熟地9克 牛膝5克 甘草3克

2)脾氣虛型:健脾益氣、固沖攝血-歸脾湯

【組成】白術(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 酸棗仁炒 (3克)

人參(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

3)濕熱型:清熱除濕、涼血止血-清肝止淋湯

【組成】白芍30克(醋炒) 當歸30克(酒洗) 生地15克(酒炒) 阿膠9克(白面炒) 粉丹皮9克 黃柏6克 牛膝6克 香附3克(酒炒) 紅棗10個 小黑豆30克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歸經(jīng)-逐瘀止血湯

組成】生地1兩(酒炒),大黃3錢,赤芍3錢,丹皮1錢,當歸尾5錢,枳殼5錢(炒),龜版3錢(醋炙),桃仁10粒(泡、炒、研)。

八、痛經(jīng)

1)腎氣虧損型:補腎填精、養(yǎng)血止痛-調(diào)肝湯

組成】山藥15克(炒) 阿膠9克(白面炒) 當歸9克(酒洗) 白芍9克(酒炒) 山萸肉9克(蒸熟) 巴戟3克(鹽水浸) 甘草3克

2)氣血虛弱型:補氣養(yǎng)血、和中止痛-黃芪建中湯

配方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飴糖50g。

3)氣滯血瘀型:行氣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湯

【組成】靈脂6克(炒) 當歸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烏藥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紅花9克 枳殼4.5克

4)寒凝血瘀型:溫經(jīng)散寒、祛瘀止痛-溫經(jīng)湯

組成吳茱萸 三兩[45g]、當歸二兩[30g]、芍藥二兩[30g]、川芎二兩[30g]、人參二兩[30g]、桂枝二兩[30g] 、阿膠 二兩[30g] 、牡丹皮 二兩,去心 [30g] 、生姜 二兩[30g] 、甘草 二兩[30g] 、半夏 半升[100毫升] 、麥冬 去心,一升[200毫升]。

5)濕熱蘊結型:清熱除濕、化瘀止痛-清熱調(diào)血湯

當歸12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生地黃15克、黃連6克、香附9克、桃仁12克、紅花9克、莪術12克、延胡索12克、牡丹皮9克、澤瀉12克、敗醬草30克、薏苡仁30克。

九、閉經(jīng)

1)肝腎不足:補腎養(yǎng)肝調(diào)經(jīng)-歸腎丸

熟地黃240g 枸杞子 120g 山茱萸 120g 菟絲子 120g 茯苓 120g 當歸 120g 山藥 (炒) 120g 杜仲 (鹽炒) 120g

2)氣血不足: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人參養(yǎng)榮湯

【組成】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參、白術(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3)陰虛血燥:養(yǎng)陰清熱調(diào)經(jīng)-一陰煎

【組成】生地黃 芍藥 麥門冬 丹參各6克 熟地9克 牛膝5克 甘草3克

4)氣滯血瘀:理氣活血、祛瘀調(diào)經(jīng)-血府逐瘀湯

【組成】當歸9克、生地黃9克、桃仁12克、紅花9克、枳殼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5)痰濕阻滯:豁痰除濕、調(diào)氣活血通經(jīng)-蒼附導痰丸

組成蒼術2兩,香附2兩,枳殼2兩,陳皮1兩5錢,茯苓1兩5錢,膽星1兩,甘草1兩。

佛手散,組成;當歸2錢,川芎4錢,益母草5錢。

十、崩漏

1)虛熱證:滋陰清熱、止血調(diào)經(jīng)-保陰煎

【組成】;生地30克熟地20克黃芩10克白芍15克山藥20克續(xù)斷15克甘草10克

2)實熱證:清熱涼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清熱固經(jīng)湯

【組成】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麥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0克

3)腎陽虛證:溫腎固沖、止血調(diào)經(jīng)-右歸丸

組成 ;熟地黃240克,炒山藥120克、枸杞子(微炒)120克、鹿角膠(炒珠)120克、制菟絲子120克、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90克、當歸(便溏勿用)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4)腎陰虛證:滋水益腎、止血調(diào)經(jīng)-左歸丸

【組成】 大懷熟地(240克)山藥(炒,120克)枸杞(120克)山茱萸(120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鹿角膠(敲碎,炒珠,120克)龜板膠(切碎,炒珠,120克)菟絲子(制,120克)

二至丸

【處方】女貞子(蒸)500g 墨旱蓮500g【制法】以上二味,女貞子粉碎成細粉,過篩;墨旱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煉蜜60g及水適量,與上述粉末泛丸,

5)脾虛:補氣攝血、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固本止崩湯

組成】 大熟地1兩(9蒸),白術1兩(土炒焦),黃耆3錢(生用),當歸5錢(酒洗),黑姜2錢,人參3錢。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調(diào)經(jīng)-四物湯,組成;白芍藥、川當歸、熟地黃、川芎各等分

失笑散,【處方】 蒲黃(炒香)、五靈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

十一、經(jīng)行泄瀉

1)脾虛:健脾益氣、化濕調(diào)經(jīng)-參苓白術散

組成】;蓮子肉(去皮) 薏苡仁 縮砂仁 桔梗(炒令深黃色)各500克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 白茯苓 人參(去蘆) 甘草(炒) 白術 山藥各1千克

2)腎虛:溫腎扶陽、暖土固腸-健固湯

【組成】人參15克 白茯芩9克 白術30克(土炒) 巴戟天15克(鹽水浸) 薏苡仁g克(炒)

四神丸

【組成】補骨脂(六兩酒炒) 吳茱萸(三兩,鹽炒) 五味子(四兩,炒) 肉豆蔻(四兩,面裹煨)

花椒(一兩微焙) 生硫黃(六錢) 大棗(八十一枚) 生姜(六兩,切片)

十二、經(jīng)行吐衄

1)肝經(jīng)郁火:疏肝清熱、引血下行-清肝引經(jīng)湯

組成:生地、當歸、丹皮、黃芩各lOg,白芍、川牛膝、雞血藤、威靈仙各15g,玄參17g,梔子、甘草各6g。

2)肺腎陰虛:滋腎潤肺、引血下行-順經(jīng)湯

【組成】當歸15克(酒洗)大熟地15克(九蒸)白芍6克(酒炒)丹皮15克白茯苓9克沙參9克黑芥穗9克

十三、絕經(jīng)前后諸癥

1)腎陰虛:滋腎益陰、育陰潛陽-六味地黃丸,組成; 熟地黃240克山藥山茱萸各120克,茯苓澤瀉丹皮各90克

2)腎陽虛:溫腎壯陽、填精養(yǎng)血-右歸丸

組成 ;熟地黃240克,炒山藥120克、枸杞子(微炒)120克、鹿角膠(炒珠)120克、制菟絲子120克、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90克、當歸(便溏勿用)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帶下病

1)脾虛:健脾益氣、升陽除濕-完帶湯

組方為:白術30克 山藥30克 人參6克 白芍15克 車前子9克 蒼術9克 甘草3克 陳皮2克 黑芥穗2克 柴胡2克。

2)腎虛: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內(nèi)補丸

【組成】黃連30克(去須,微炒)當歸22.5克(銼,微炒)干姜15克(炮裂,銼)阿膠22.5克(搗碎,炒令黃燥)

3)濕熱下注:清利濕熱-止帶方

黃柏12克,蒼術12克,白頭翁30克,木槿花15克,生苡仁15克,土茯苓15克,柴胡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前仁10克,蒲公英15克。

4)濕毒蘊結:清熱解毒除濕-五味消毒飲

金銀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紫花天葵6克。

5)陰虛夾濕:滋陰益腎、清熱祛濕-知柏地黃丸

處方;知母40g 熟地黃160g 黃柏40g 山茱萸80g 山藥80g 牡丹皮60g 茯苓60g 澤瀉60g

妊娠病

一、妊娠惡阻

1)胃虛:健脾和胃、降逆止嘔-香砂六君子湯

【處方】 人參3克 白術6克 茯苓6克 甘草2克 陳皮2,5克 半夏3克 砂仁2.5克 木香2克

2)肝熱:清肝和胃、降逆止嘔-加味溫膽湯

【組成】;陳皮25g,法半夏20g,竹茹、枳實各15g,炙甘草6g,茯苓30g,遠志、菖蒲各15g。

3)痰濕:化痰除濕、降逆止嘔-青竹茹湯

【處方】 生蘆根(切)20克 青竹茹20克 粟米6克 生姜6克

二、胎漏

1)腎虛:補腎固沖、止血安胎-壽胎丸

【組成】菟絲子120克(炒燉)桑寄生60克川續(xù)斷60克真阿膠60克

2)氣虛:益氣養(yǎng)血、固沖止血-固下益氣湯

人參,白術,熟地,阿膠,白芍,炙甘草,砂仁,艾葉炭.

3)血熱:清熱涼血、固沖止血-加味阿膠湯

黃連4克,黃芩9克,阿膠9克(烊沖),生白芍12克,生龍齒15克,竹茹6克,半夏9克,陳皮6克,丹參10克,合歡花9克,生地12克,炒棗仁12克,夜交藤9克,麥冬9克,百合12克,茯神9克,雞子黃2枚。

三、胎動不安

1)腎虛:補腎益氣、固沖安胎-壽胎丸

【組成】菟絲子120克(炒燉)桑寄生60克川續(xù)斷60克真阿膠60克

2)氣虛:益氣、固沖、安胎-舉元煎

【組成】人參(10-20克) 炙黃芪(10-20克) 炙甘草(3-6克) 升麻(4克) 白術(3-6克)

3)血虛:補血、固沖、安胎-苧根湯

【組成】苧根2兩,干地黃2兩,當歸1兩,芍藥1兩,阿膠(炙)1兩,甘草(炙)1兩

4)血熱:清熱涼血、固沖安胎-保陰煎

【組成】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

5)外傷:益氣養(yǎng)血、固腎安胎-加味圣愈湯

組成 熟地5錢,生地5錢,川芎5錢,人參5錢,金銀花1兩,當歸3錢,黃耆3錢。

6)徵瘕傷胎:祛瘀消徵、固沖安胎-桂枝茯苓丸

組成;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藥各等分。上五味,研為細末,煉蜜和丸,

四、滑胎

1)腎氣虧損:補腎固沖安胎-補腎固沖丸

【組成】菟絲子250g,川續(xù)斷90g,白術90g,鹿角霜90g,巴戟天90g,枸杞子90g,熟地150g,砂仁150g,黨參120g,阿膠120g,杜仲120g,當歸頭60g,大棗50個。

2)氣血兩虛:益氣養(yǎng)血安胎-泰山盤石散

【處方】 人參 黃耆各3克 白術 炙甘草各1.5克 當歸3克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各2.4克 續(xù)斷3克 糯米10克 黃芩3克 砂仁1.5克

五、子腫

1)脾虛:健脾行氣-白術散

組成;蓮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砂仁(500克)、桔梗(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參(1000克)、炙甘草(1000克)、白術(1000克)、山藥(1000克)

2)腎虛:化氣行水-真武湯

組成為:茯苓 三錢9g 芍藥 三錢9g 白術 二錢6g 生姜 三錢9g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3)氣滯:理氣行滯、健脾化濕-天仙藤散

組成;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 甘草 烏藥,制法;上藥等分,研為細末。

六、子淋

1)陰虛津虧:滋陰潤燥通淋-知柏地黃湯

【處方】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黃柏24克。

2)心火偏亢:清心瀉火、潤燥通淋-導赤清心湯

【組成】鮮生地18克 辰茯神6克 細木通1.5克 原麥冬3克(辰砂染)粉丹皮6克 益元散9克(包煎) 淡竹葉4.5克 蓮子心30支(沖) 辰砂染燈心20支 瑩白童便150毫升(沖)。

3)下焦?jié)駸幔呵鍩崂麧?、潤燥通淋-加味五淋?/p>

【組成】 當歸15克,黑桅子10克,赤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梢10克,車前子(包)10克,生地15克,澤瀉15克,滑石(包)10克,木香6克,黃芩10克。

七、難產(chǎn)

1)氣血虛弱:大補氣血-蔡松汀難產(chǎn)方

組成;益母草 1 0 g 、 黃芪 3 0 g 、 太子參 1 5 g 、 郁金 9 g 、 川芎 6 g 、 當歸 9 g 、 酸棗仁 1 5 g 、 紅糖 3 0 g煎 3次,

2)氣滯血瘀:活血理氣、化瘀催產(chǎn)-催生飲

【組成】當歸 川芎 大腹皮(洗) 枳殼(麩炒) 白芷各等分

產(chǎn)后病

一、產(chǎn)后血暈

1)血虛氣脫:益氣固脫-清魂散、

組成;澤蘭葉、人參、川芎、荊芥穗、甘草五種藥物組成,溫酒調(diào)服

獨參湯, 主料: 人參3克。輔料: 紅糖30克。做法將人參切片,放入鍋中,加水約100毫克,煎約30分鐘,取汁,加入紅糖攪化即可服食。

2)血瘀氣逆:活血逐瘀-奪命散

組成】白牽牛30克(半生半熟) 黑牽牛30克(半生半熟) 川大黃 檳榔各30克

二、產(chǎn)后腹痛

1)血虛:補血益氣-腸寧湯

【組成】當歸30克(酒洗) 熟地30克(九蒸) 人參9克 麥冬9克(去心) 阿膠9克(蛤粉炒) 山藥9克(炒) 續(xù)斷6克 甘草3克,肉桂0.6克(去粗,研)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湯

〖組成〗 全當歸八錢[各24g],川芎三錢[9g],桃仁去皮尖十四枚[各6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三、惡露不絕

1)氣虛:益氣攝血-補中益氣湯

組 成:黃芪15克、人參(黨參)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15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棗6枚。

2)血熱:養(yǎng)陰清熱、涼血止血-保陰煎

【組成】1.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

【組成】2.熟地3錢至1兩,生地2-3錢,麥冬2-3錢,天冬2錢,牛膝(酒蒸)2-3錢,茯苓2錢,山藥(蒸)2-3錢,玉竹4-5錢,鱉甲4-5錢,龜甲4-5錢(加圓肉10枚)。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歸經(jīng)-生化湯

〖組成〗 全當歸八錢[各24g],川芎三錢[9g],桃仁去皮尖十四枚[各6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四、產(chǎn)后發(fā)熱

1)感染邪毒:清熱解毒、涼血化瘀-解毒活血湯

【組成】連翹2錢,葛根2錢,柴胡3錢,當歸2錢,生地5錢,赤芍3錢,桃仁8錢(研),紅花5錢,枳殼1錢,甘草2錢。

2)外感:養(yǎng)血祛風、散寒解表-荊防四物湯

組成】荊芥6g,防風3g,酒生地15g,當歸12g,酒白芍9g,川芎3g。

3)血虛:養(yǎng)血益氣、和營退熱-八珍湯

【組成】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術(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4)血瘀:活血祛瘀、和營除熱-血府逐瘀湯

【組成】當歸三錢(9克),生地三錢(9克),桃仁四錢(12克),紅花三錢(9克)、枳殼二錢(6克),赤芍二錢(6克)、柴胡一錢(3克),甘草二錢(6克),桔梗一錢半(4.5克),川芎一錢半(4.5克),牛膝三錢(9克)。

五、產(chǎn)后身痛

1)血虛:補血益氣、宣絡止痛-黃芪桂枝五物湯

〖組成〗黃芪三兩[9g]  芍藥三兩[9g]  桂枝三兩[9g]  生姜六兩[18g]  大棗十二枚[12枚](一方有人參)。

2)血瘀:養(yǎng)血活絡、化瘀止痛-生化湯

〖組成〗 全當歸八錢[各24g],川芎三錢[9g],桃仁去皮尖十四枚[各6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3)外感:養(yǎng)血祛風、散寒除濕-獨活寄生湯

組成: 獨活三錢(9g)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肉桂心 防風川芎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干地黃各二錢(各6g)

婦科雜病

一、徵瘕

1)氣滯:疏肝解郁、行氣散結-香棱丸

【組成】三棱180克(醋炒) 青皮 陳皮 莪術(炮,或醋炒) 枳殼(炒) 枳實(炒) 蘿卜子(炒) 香附子各90克(炒) 黃連 神曲(炒) 麥芽(炒) 鱉甲(醋炙) 干漆(炒煙盡) 桃仁(炒) 硇砂 砂仁 歸梢 木香 甘草(炙)各30克 檳榔180克 山楂120克

2)血瘀:活血破瘀、散結消徵-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藥各等分。上五味,研為細末,煉蜜和丸

大黃庶蟲丸

3)痰濕:除濕化痰、散結消徵-散聚湯

組成半夏(湯洗七次) 檳榔 當歸各22克 陳皮 杏仁(麩炒,去皮、尖) 桂心各60克 茯苓 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 枳殼(麩炒,去瓤) 厚樸(姜汁制) 吳茱萸(湯洗)各30克

4)毒熱:解毒除濕、破瘀消徵-銀花蕺菜飲

主料:金銀花30克,薄荷10克,蘆根60克

調(diào)料:白砂糖30克, 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去渣適量白糖

二、不孕癥

1)腎虛:腎氣虛證:補腎益氣、填精益髓-毓麟歸

腎陽虛證:溫腎助陽、化濕固精-溫胞飲

人參12g,炒杜仲15g,炒白術15g,菟絲子12g,炒山藥15g, 肉桂15g,補骨脂9g,熟地黃15g,炙甘草6g,香附6g。 喝7劑。早晚服

腎陰虛證:滋腎養(yǎng)血、調(diào)補沖任-養(yǎng)精種玉湯

大熟地30克(九蒸)、當歸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山萸肉15克(蒸熟)。

2)肺郁:疏肝解郁、理血調(diào)經(jīng)-百靈調(diào)肝湯、開郁種玉湯

組成白芍(酒炒)30克、香附(酒炒)9克、當歸(酒洗)15克、白術(土炒)15克、丹皮(酒洗)9克、茯苓(去皮)9克、花粉6克。

3)痰濕:燥濕化痰、理氣調(diào)經(jīng)-啟宮丸

組成芎藭、 白術、 半夏曲、 香附各30克, 茯苓、 神曲各15克, 橘紅、 甘草各3克。

4)血瘀:活血化瘀、溫經(jīng)通絡-少腹逐瘀湯

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黃9克、 五靈脂(炒)6克。

三、陰癢

1)肝腎陰虛:調(diào)補肝腎、滋陰降火-知柏地黃丸

2)肝經(jīng)濕熱:瀉肝清熱、除濕止癢-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酒炒(6克) 黃芩炒(9克) 山梔子酒炒(9克) 澤瀉(12克) 木通(6克) 車前子(9克) 當歸酒炒(3克) 生地黃酒炒(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3)濕蟲滋生:清熱利濕、解毒殺蟲-萆蘚滲濕湯

處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各30克,牡丹皮、澤瀉、通草、黃柏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便秘者,加大黃12-15克(后下)。濕熱較盛者,加龍膽草、梔子各12克。劇癢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