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恐怕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他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中謙讓、禮讓的典型代表。而今天,“孔融讓梨”的故事卻有了新的注解: 1.因為小的很快就能吃完,可以吃第二個。 2.小個的好咬,大個的孔融的小嘴咬不動。 3.大個的梨都是人工栽培的,在溫室中長大,可能是化學藥物催大的。而小個的都是野生,自然生長,營養(yǎng)豐富??兹谶€到山中摘了幾個,他早就聽聞野生的梨子個頭雖小,但味道卻比大個的好吃。在流行吃“土食品”的時代,孔融的選擇不是謙讓,而是追逐流行,個頭大的未必營養(yǎng)豐富,戴眼鏡的未必就有學問一樣的道理。 4.孔融的比例學學得好,大人吃大個,小孩吃小個,這適合比例原則。人大胃就大,需要的食物就多,反正,人小胃就小,吃的東西就較少??兹诘亩亲有?,只能裝下小個的梨,所以吃小的。 5.這是老師安排的,回家后吃梨要記得吃小的,才會令家長和老師們喜歡,只有孔融最聽話,所以他出名了。 6.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齡稍大后,竟然拋妻棄子,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7.孔融哥哥讓梨給別的小朋友,讓到最后自己還是有一個小梨呀!要是沒有7個梨他還會讓嗎? 8.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許在他哥哥們的眼里,他這不是謙讓,而是一種屈服。 9.孔融不喜歡吃梨,生怕父母要他吃大個的,所以先讓別人拿大的,自己卻吃小的。 10.“孔融讓梨”的故事容易培養(yǎng)孩子說謊。有幾個孩子的一家,某天,弟弟看中了剛買回的又大又黃的梨子,就想要,就搶先一步說:“我要吃最大的那個梨子?!笨墒悄赣H卻瞪了弟弟一眼,責備道:“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要向孔融學習?!笨吹降艿馨ち伺u,哥哥靈機一動,說:“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屢宦?,非常高興,表揚我是個好孩子。還把那個最大的梨子獎勵給了我。哥哥說謊話,卻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并受到了表揚。弟弟說真話卻受到了懲罰,從此,哥哥學會了撒謊,后來還學會了打架、偷盜、搶劫,為了想要的東西,哥哥不擇手段,直到有一天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 11.“孔融讓梨”的故事正確理解。有位母親共有三個兒子,他也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她覺得這三人時常搶東西吃,而且是看誰先下手。于是母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媽媽把那個最大的梨子舉過頭頂,對三個兒子說:這個梨子最大最好吃,你們誰都想得到它。很好,那我們來個比賽。誰贏了誰就獲得這個梨子。那位母親每次都安排不同的事情,讓三個兒子在同一規(guī)則下進行比賽,讓他們有競爭意識,要獲得最好的,就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和代價。后來,這三個兒子都有出息,都考上了大學,兩個博士,一個碩士在讀。 12.孔融的故事被媒體來采訪報道后,被媒體評為“最謙讓的人”,又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兒童”,“道德模范”,各種榮譽紛至沓來。請他到各地做報告,到各地的小學談感想,講體會。參加各種開業(yè)、慶典等活動。為此,孔融卻耽誤了學業(yè),考試總是不及格,被學校勸退。 |
|
來自: 太陽下的森林 > 《發(fā)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