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皇太子妃及後宮 冊后妃及冊太子妃禮儀) 黃帝娶於西陵之女(西陵,國名也),是為嫘祖(祖,一作俎。嫘,力追反。《索隱》曰:"一曰雷祖,音力誰反。"《正義》曰:"一作斸。")嫘祖為黃帝正妃(《索隱》曰:"按:黃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矢χk云:'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節(jié),生青陽;次妃彤魚氏女,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按《國語》,夷鼓、蒼林是二人。又按《漢書 古今人表》,彤魚氏生夷鼓,嫫母生蒼林,不得如謐所說。"),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元囂,是為青陽(太史公曰據(jù)《大戴禮》,以嫘祖生昌意及元囂,元囂則青陽也?;矢χk以青陽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見異也。《索隱》曰:"元囂,帝嚳之祖。按:皇甫謐及宋衷皆云元囂、青陽即少昊也。今此紀下云'元囂不得在帝位',則太史公意青陽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元囂是為青陽',當是誤也。謂二人皆黃帝子,并列其名,所以前史因誤,以元囂、青陽一人耳。宋衷又云:'元囂、是為青陽少昊,繼黃帝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以金德王,非五運之次,故敘五帝不數(shù)之也。'"),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降,下也。言帝子為諸侯,降居江水、若水、二國皆在蜀,即所封國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正義》曰:"《華陽國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際。黃帝與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孫因封焉。帝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謂之女樞。'"《河圖》云:'瑤光如蜺貫月,正白,感女樞於幽房之宮,生顓頊,首戴干戈,有德文也。'")。 帝嚳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生卨;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生放勛;次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帝嚳崩,帝摯代立。摯在位九年,政微弱,弟唐侯放勛德盛,乃禪位焉)。 唐堯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 虞舜娶堯之二女,長娥皇,次女英。舜升天子,娥皇為后,女英為妃。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 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啟。 商湯妃,有莘氏之女。 周太王娶有邰氏之女,曰太姜。 《詩》:"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王季娶摯任氏之中女(《正義》曰:"《國語》之摯、疇二國,任姓。奚仲,仲虺之後,太任之家。太任,王季之妃,文王母也。")。 《詩》:"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思齊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齊,莊;媚,愛也。周姜,太姜也。京,周地也。常思莊敬太任也。乃為文王之母,又常思愛太姜之配,太王之禮,故能為京室之婦,言其德行純備,故生圣子也)"。 《列女傳》:"太姜,太王娶之以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太姜有色而貞順,率導諸子,至於成童,靡有過失。太王謀事必於太姜,遷徙必與。太任,王季娶之以為妃。太任之性,端壹誠莊,維德之行。及其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此皆有賢行也。 文王娶有莘氏之長女,曰太姒。 《詩》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伣,譬也。知太姒之賢而尊之,如天之有女弟)。文定厥祥(問名之後,卜而得吉,則文王以禮定其吉祥。語納幣也),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不明乎其禮之有光輝,美之也。天子造舟,周制也,殷時未有此等制)。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天將命文王君天下於周京之地,故亦為作合,使繼太任之女事於莘國,莘國之長女太姒,則配文王維德之行),篤生武王。保祐命爾,燮伐大商(燮,和也。謂協(xié)和伐殷之事)。""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太姒十子,眾妾則宜百子也。《箋》云:"徽,美也。嗣太任之美音,謂續(xù)行其善教令。")。""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宗公,宗神也?;?,順也)。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法也。寡妻,適妻也?!豆{》云:"寡妻,寡有之妻。")。" 武王娶邑姜(服虔曰:"邑姜,武王后,太公之女也。")。 《論語》:"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天、散宜生、南宮適,其一人謂文母。劉侍讀以為子無臣母之義,蓋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內。亂,治也)。'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史記》:"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命之曰虞。" 《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妻,八十一。御妻,《周禮》謂之女御,以其御序於王之燕。妾,賤者。疏:"夫,扶也,扶持於王。婦,服也,言其進以服事君子也。以其猶貴,故加以世婦言之,亦廣世允也。嬪,婦人之美稱,可賓敬也。妻之言齊也,言進御於王之時,暫有齊同之義。妾之言接也,聞彼有禮,走而往焉,以得接見於君子也。《周禮》則嬪在世婦上,又無妾之文也。今此所陳,與《周禮》雜而不次者記者,之言或雜夏、殷而言之。鄭注《檀弓》云:'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夫人。夏則因而廣之,增九女則十二人。所增九女者,則九嬪也。'故鄭云:'《春秋》說云:"天子娶十二人",夏制。'鄭又云:'殷增三九二十七人,總三十九人,所謂二十七世婦也。周又三二十七人因為八十一人,則女御也。'"注:《周禮》至"賤者",《正義》曰:"解周名為女御之義,以其御於王之燕寢。御女:按《周禮》,王有六寢,一是正寢,馀五在後,通為燕寢。其一在東北,王春居之。一在西北,王冬居之。一在西南,王秋居之。一在東南,王夏居之。一在中央,六月居之。凡后妃以下,更為次序而上御王於五寢之中也。故鄭注《周禮 九嬪》云:'凡御見之法,月與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後。女御八十一人,當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當三夕;九嬪九人,當一夕;三夫人當一夕;后當一夕:亦十五日而遍云。自望後反之。婦人上御,必有女史彤管以差次之。后妃、群妾以禮御於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授之環(huán),以進退之。生子月辰,則以金環(huán)退之;當御者、以銀環(huán)進之,著左手;既御,著於右手,事無小大記以成法。'") 《昏義》:"古者,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治。故曰:天子聽男教,后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治。教順成俗,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後,六官在前,所以成副,施內外之政也。三夫人以下百二十人,周制也。三公以下百二十人,似夏制也。合而言之,取其相應,有象天數(shù)也。內治,婦學之法也。陰德,謂主陰事、陰令也?!墩x》曰:"按《宮人》云:'掌王之六寢之修'?!蹲ⅰ罚郝穼嬕弧⑿嬑?,是天子六寢也。云'六宮在後'者,后之六宮,在王之六寢之後,亦大寢一、小寢五,其九嬪以下亦分居之。其三夫人雖不分居六宮,亦分主六宮之事,或二宮則一人也,或猶如三公分主六卿之類也。云'內治,婦學之法也'者,按《九嬪》職云:'掌婦學之法',故知內治是婦學也。云'陰德,謂主陰事,陰令也'者,按內宰掌王之陰事、陰令。注云:'陰事謂群妃御見之事,陰令為王所求為於北宮也。'")。" 《周官》,內宰以陰禮教六宮(鄭司農云:"陰禮,婦人之禮。六宮,後五,前一。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言謂六宮,謂后也。婦人稱寢曰宮。宮,隱蔽之言,后象。王立六宮而居之,亦正寢一,燕寢五。'教'者,不敢斥言之。謂之六宮,若今稱皇后為中宮矣。"),以陰禮教六嬪(教之以婦人之禮,不言教夫人、世婦者,舉中省文也),以婦職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屬,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緒(婦職,謂織紝、組紃、縫線之事。九御,女御也,九九而御於王,因以號焉。使之九九為屬,同時御又同事也。正其服,止逾侈。奇邪,若今媚道。展,猶錄也。緒,業(yè)也。故書"二"為"三"。杜子春云:"當為'二'。二事謂絲、枲之屬也。")。大祭祀,后祼獻,則贊?,幘?,亦如之(謂祭宗廟,王既祼而出迎牲,后乃從後祼也。《祭統(tǒng)》曰:"君執(zhí)圭瓚,祼尸,大宗執(zhí)璋瓚,亞祼。此大宗亞祼,謂夫人不與而攝耳。獻謂王薦腥薦熟,后亦從獻也?,幘簦^尸卒食,王既酳尸,旨亞獻之。其爵以瑤為飾。")。正后之服位,而詔其禮樂之儀(薦徹之禮,當與樂相應。位謂房中戶內及阼所立處)。贊九嬪之禮事(助九嬪贊后之事。九嬪者,贊后薦玉齍,薦徹豆籩。齍,音咨),凡賓客之祼、獻瑤爵,皆贊。(謂王同姓及二王之後來朝覲為賓客者,祼之禮,亞王而禮賓。獻謂王享燕,亞王獻賓也?,幘羲詠喭醭曩e也。《坊記》曰:"陽侯殺穆侯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之禮。")致后之賓客之禮(謂諸侯來朝覲,及女賓之賓客)。凡喪事,佐后使治外、內命婦,正其服位(使,使其屬之上士。內命婦謂九嬪、世婦、女御。鄭司農云:"外命婦,卿大夫之妻。王命其夫,后命其婦。元謂士妻亦為命婦。")。凡建國,佐后立市,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陰禮(市朝者,君所以建國也。建國者必面朝後市,王立朝而后立市,陰陽相承之義。次,司次也。敘,介次也。陳猶處也。度,丈尺也。量,豆區(qū)之屬。鄭司農云:"佐后立市者,始立市,后立之也。祭之以陰禮者,市中之社,先后所立社也。故書'淳'為'敦',"杜子春讀'敦'為'純'。純謂幅廣也。制謂匹長。元謂純制,天子巡狩禮所云制。弊丈八尺,純四咫與。陰禮,婦人之祭祀"。純,諸允反,下同。咫音紙。與音馀)。中春,詔后帥內外、命婦始蠶於北郊,以為祭服(蠶於北郊,婦人以純陰為尊,郊必有公桑蠶室焉。中,音仲。)歲終,則會內人之稍食,稽其功事(內人,主為九御),佐后而受獻功者比其小大與其粗良,而賞罰之(獻功者,九御之屬。鄭司農云:"烝而獻功。"元謂《典婦功》曰:"及秋獻功。"),會內宮之財用(計夫人以下所用財)。正歲,均其稍食,施行功事,憲禁令於王之北宮,而糾其守(均猶調度也。施,猶賦也。北宮,后之六宮。謂之北宮者系於王宮之嗣,用王之禁令令之。守,宿衛(wèi)者)。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於王(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古者。使后宮藏種,以其有傳類蕃孳之祥,必生而獻之,示能育之,使不傷敗;且以佐王耕事,共禘郊也。鄭司農云:"先種後熟曰穜,後種先熟曰稑,王當以耕種於籍田。"元謂《詩》云"黍稷穜稑"是也。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每宮九嬪一人,世婦三人,女御九人。其馀九嬪三人,世婦九人,女御二十七人,從后唯其所燕息焉。從后者,五日而沐浴。其次又上,十五日而遍云。夫人如三公,從容論婦禮。")。 內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內宰,宮中官之長。數(shù):內宰對太宰治百官。內宰治婦人之事,故名內宰太宰。不稱外者,謂兼統(tǒng)內)。 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於王所(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婉娩。婦功謂絲枲。自九嬪以下,九九而御於王所。九嬪者,既習於四事,又備於從人之道,是以教女御也。教各率其屬者,使亦九九相與從於王所息之燕寢。御猶進也,勸也。進勸王息,亦相次敘。群妃御見法,見《曲禮》注)。凡祭祀,贊玉齍,贊后薦,徹豆籩(玉齍,玉敦,受黍稷器。后進之而不徹。故書"玉"為"王"也,杜子春讀為玉)。若有賓客,則從后(當贊后事)。大喪,帥敘哭者亦如之(亦從治。帥猶道也。后哭,眾之次序乃哭)。 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官而濯摡,為齍盛(摡,拭也。為猶差擇?!妒琛罚?祭祀黍稷,舂人舂之,饌人炊之,皆不使世婦。此為非舂非炊,是差擇曉然矣。")。及祭之日,蒞陳女官之具,凡內羞之物(蒞,臨也。內羞,房中之羞也)。掌吊臨於卿大夫之喪(王使之往吊)。 女御掌御敘於王之燕寢(言掌御敘,防上之專妒者,於王之燕寢,則王不就后宮息。《疏》:"掌御敘,不使九嬪、世婦掌之者,謂在上妒嫉自專之事,女御官卑,不敢也。")。以歲時獻功事。(絲枲成功之事)。凡祭祀,贊世婦(助其帥蒞女官)。大喪,掌沐?。ㄍ跫昂笾畣剩:笾畣食至牐?,棺飾也,持而從柩車);從世婦而吊於卿大夫之喪(從之數(shù),蓋如使者之介云)。 鄭氏曰:"不列夫人於此官者,夫人之於后,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無官職。世婦不言數(shù)者,君子不茍於色,有婦德者充之,無則闕。女御,《昏義》所謂御妻,御猶進也,侍也。" 天子聘女,納徵加榖珪(鄭元云:"納徵加於束帛。"賈公彥曰:"士以上皆同元纁束帛,天子加以榖珪也。")。 魯桓公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 《公羊傳》:"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以不稱使(冢宰周公稱使)?;槎Y不稱主人(時王者有母也)。遂者何?生事也(生猶造也,專事之辭)。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據(jù)待君命然後卒,大夫也)?成使乎我也(以上來無事,知成使乎我。使,所吏反)。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為媒,可則因用是往逆矣(婚禮成於五,先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然後親迎。時王者遣祭公來,使魯為媒,可則因用魯往迎之,不復成禮。疾王者不重妃匹,迎天下之母若逆婢妾,將謂海內何哉?故譏之。不言如紀者,辭有外文)。女在其國稱女,此其稱王后何?王者無外,其辭成矣。" 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 《公羊傳》:"其辭成矣,則其稱紀季姜何?自我言,紀父母之於子,雖為天王后,猶曰吾季姜(明子尊不加於父母)。" 襄公十五年,劉夏逆王后于齊(劉,采地。夏,名也。天子卿,書字;劉夏非卿,故書名。天子無外,所命則成,故不言逆女)。 《左氏傳》:"十二年,靈王求后於齊。齊侯問對於晏桓子,桓子對曰:'先王之禮,辭有之,天子求后於諸侯,諸侯對曰:夫婦所生若而人(不敢譽,亦不敢毀,故曰若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人(言非適也);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則曰先守某公之遺女若而人。'齊侯許昏,王使陰里結之(陰里,周大夫。結,成也)。十五年,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后于齊,卿不行,非禮也(官師,劉夏也。天子官師非卿也,劉夏獨過魯告昏,故不書單靖公。天子不親昏,使上卿逆而公監(jiān)之,故曰卿不行,非禮也。)。" 《通典》說曰:"《禮記 昏義》云:'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代也,故君子重之。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禮同尊卑而親之。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而後父子親,君臣正,故曰婚禮者,禮之本也。'公羊說,天子至庶人,皆親迎?!蹲笫稀氛f,王者至尊,無敵體之義,不親迎。鄭元駁之曰:'文王親迎於渭,則天子親迎也。天子雖尊,然夫婦無判,禮同一體,所謂無敵,豈施於此?'按《禮記》,哀公問曰:'冕而親迎,不亦重乎?'孔子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圣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乎?此言繼先圣之後,以為天地之主,非天子則誰乎?'是鄭以天子當親迎也。杜元凱以為天子不親迎。按《春秋》祭公逆王后于紀,《傳》曰:'禮也',劉夏逆王后,譏卿不行,皆不譏王不親行,明是天子不當親迎也。文王之迎太姒,身為公子,迎在殷代,未可據(jù)此以為天子之禮。孔子之對哀公,自論魯國之法,魯以周公之後,得郊祀上帝,故以先圣天地為言耳,非說天子之禮。" 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適稱皇后(師古曰:"適讀曰嫡。后亦君也。天曰皇天,地曰后土,故天子之妃,以后為稱,取象二儀。"),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師古曰:"良,善也。八、七,祿秩之差也。長使、少使主供使者。")。至武帝制倢伃、娙娥、傛華、充依,各有爵位(師古曰:"倢,言接幸於上也。妤,美稱也。娙娥,皆美貌也。傛?zhèn)妾q言弈弈也,便習之意也。充依,言充後庭而依秩序也。婕音接。伃音予,字或從女,其音同耳。娙音五經反。傛音容。"),而元帝加昭儀之號(師古曰:"昭顯其儀,亦隆重也。"),凡十四等云(師古曰:"除皇后,自昭儀以下至秩百石,十四等。")。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倢伃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師古曰:"中二千石,實得二千石也。中之言滿也。月得百八十斛,是為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言二千者,舉成數(shù)耳。")。傛伃視真二千石,比太上造(師古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歲凡得千八百石耳。太上造,第十六等爵。")。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師古曰:"二千石,月得百二十斛,一歲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耳。少上造,第十五爵。")。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師古曰:"中更,第十三爵也。更,音公衡反,其下亦同。")。充依視千石,比左更(師古曰:"左更,第十二爵。")。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師古曰:"右庶長,第十一爵。")。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師古曰:"左庶長,第十爵。")。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師古曰:"五大夫,第九爵。")。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師古曰:"公乘,第八爵。")。五官視三百石(師古曰:"五官,所掌亦象外之五官也。")。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師古曰:"涓,潔也。無涓,言無所不潔也。共讀曰恭,言恭順而和柔也。娛靈,可娛樂情靈也。保,安也。保林,言其可安眾如林也。良使,使令之善也。夜者,主職夜事,令,力成反。")。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云(師古曰:"家人子者,言采擇良家子以入宮,未有職號,但稱家人子也。斗食謂佐史也。謂之斗食者,言一歲不滿百石,日食一斗二升。")。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服虔曰:"陵上司馬門之外。")。 高祖呂皇后名雉,單父人。高祖微時,后父呂公相而異之,妻以后,生惠帝、魯元公主。高祖為漢王,元年,封呂公為臨泗侯。高祖崩,孝惠立,尊后為皇太后。 應歷代后之推尊為皇太后、太妃者,自推尊以後至崩葬事跡,并見《太后門》,此不具錄。後同。 戚姬,定陶人,愛幸,生趙王如意。高祖崩,為呂后所殺。 薄姬,吳人。初在魏王豹宮中,豹亡,輸織室。高祖幸之,生文帝。自有子後,希見。文帝封代王,從之。文帝既立,尊為皇太后。 孝惠張皇后,宣平侯敖之女,母魯元公主。呂太后欲為重親,故以魯元女配帝為皇后,無子?;莸郾溃侍笕♂釋m子立為帝。太后崩,大臣誅諸呂及所名孝惠子,張后廢處北宮(北宮在未央之北),孝文後元年薨,葬安陵,不起墳。 惠帝納后納采:雁璧、乘馬、束帛,聘黃金二萬斤,馬十二匹(呂氏為惠帝娶魯元公主女,故特優(yōu)其禮)。 先公曰:"魯元婿其弟,而不知帝之為人主也;惠帝妻其甥,而不知妻之為王后也。夫上者民之父母如此,豈可以奉神靈之統(tǒng)哉?蓋人倫顛倒,而君道陵夷甚矣!" 孝文竇皇后,觀津人。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至代。代王幸之,生女嫖及景帝。代王王后卒。及入為帝,立啟為太子,竇姬為皇后。景帝立,尊為皇太后。 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景帝為太子時,太后取為太子妃。景帝立之為皇后,無寵。立六年,薄太后崩,坐廢。廢後四年薨,葬長安城東平望亭南。 孝景王皇后,槐里人。初嫁為金王孫婦,母臧氏奪之金,以納太子宮。景帝為太子,愛幸之,生三女及武帝。景帝即位,廢薄皇后及太子為臨江王,乃立王夫人為后,男為太子,封后父信為蓋侯。武帝即位,尊為皇太后。 孝武陳皇后,長公主嫖女,父陳午。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乃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為皇后,十馀年無子。元光五年,坐巫蠱,廢居長門宮。後十馀年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孝武衛(wèi)皇后字子夫,生微,為平陽主謳者。帝悅之,納宮中。元朔元年,生男據(jù),遂立為皇后,據(jù)為太子。立二十八年,遭巫蠱事起,太子誅江充,發(fā)兵敗。收后璽綬,自殺。宣帝立,改葬,謚思后。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兄延年納之宮中,得幸,生昌邑哀王。夫人早卒,上憐之,以后禮葬。及衛(wèi)思后廢後四年,武帝崩,大將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 孝武鉤弋趙倢伃,河間人。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有奇女,乃使使召之,得幸為倢伃,居鉤弋宮,生昭帝。後從幸甘泉,以譴死。昭帝立,追尊為皇太后。 孝昭上官皇后,祖桀,父安,隴西上傢人。孝昭立,召入宮為倢伃,月馀立為皇后,年甫六歲。立十歲而昭帝崩。昌邑王即位,尊為皇太后(時年方十四、五歲)。 衛(wèi)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史良娣家魯國。元鼎四年,入為良娣,生男,號史皇孫。武帝末,巫蠱事起,衛(wèi)太子及良娣、史皇孫皆遭害。宣帝即位,追尊為戾后,起園邑。史氏侯者四人。 史皇孫王夫人,宣帝母,名翁須。大始中,得幸於史皇孫。皇孫妻妾無號位,皆稱家人子。征和二年,生宣帝。帝生數(shù)月,衛(wèi)太子、皇孫敗家,人子皆坐誅,莫有收葬者。宣帝即位後,追尊為悼后,起園邑。王氏侯者二人。 孝宣許皇后,父廣漢,昌邑人。宣帝養(yǎng)於掖庭,號皇曾孫,廣漢以女妻之,生元帝。數(shù)月,宣帝即位,立為皇后。廣漢封昌成君。明年,為淳于衍所毒崩。在位三年,謚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 孝宣霍皇后,大將軍光女。許后崩,光納之宮中,立為后。立五年,霍顯與子謀反,誅。坐廢處昭臺宮。後十二歲,徙雲(yún)林館,乃自殺,葬昆吾亭東。 孝宣王皇后,父奉光,長陵人。宣帝即位,入宮為倢伃。帝憐太子蚤失母,幾為霍氏所害,乃選後宮素謹慎無子者,立王倢伃為后,令母養(yǎng)皇太子。立十六年,宣帝崩,元帝即位,為皇太后。 孝元王皇后,名政君,父禁,居長安,為廷尉吏。宣帝時,入掖庭為家人子。歲馀,宣帝令送太子宮,見內殿,一幸有身,生成帝,為皇孫。元帝即位,以妃為倢伃後三年,立為皇后,成帝立,為皇太后。 孝成許皇后,平恩侯嘉女。元帝悼母恭哀后遭霍氏之禍,故選佳女配皇太子。成帝即位,立為皇后。立十四年,寵衰,坐姊為媚道祝詛,廢處昭臺宮。後九年,坐淳于長等與后姊孊通,書有誖謾,賜藥自殺,葬延陵交道廄西。 孝成班倢伃,帝初即位,選入後宮。始為少使,俄大幸,為倢伃,居增成舍,有男,後失之。鴻嘉三年,趙飛燕告許后及班倢伃挾媚道祝詛,后坐廢,倢伃入求共養(yǎng)太后長信宮。至成帝崩,倢伃充奉園陵,薨,因葬園中。 孝成趙皇后,本長安宮人(師古曰:"本宮人,賜陽阿主家也。宮人者,省中副使官婢,名曰宮人,非天子掖庭中也。事見《漢舊儀》。言長安者,以別甘泉等諸宮省也。")。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以其體輕故也)。成帝見而悅之,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召入,俱為倢伃。許后廢,乃立飛燕為皇后,而女弟為昭儀,姊弟專寵十馀年,無子。成帝暴崩,民間歸咎趙昭儀,皇太后詔問皇帝起居發(fā)病狀,昭儀自殺。哀帝立,尊趙皇后為皇太后。 孝元傅昭儀,哀帝祖母,父河內溫人。昭儀少為上官太后才人,自元帝為太子,得進幸,帝即位,立為倢伃,甚有寵,生一男一女,男為定陶恭王。帝既重傅倢伃,及馮倢伃亦幸,生中山孝王。上欲殊之於後宮,以二人皆有子為王,上尚在,未得稱太后,乃更號曰"昭儀",賜以印綬,在倢伃上。昭其儀,尊之也。至成、哀時,趙昭儀、董昭儀皆無子,猶稱焉。元帝崩,隨王歸國,稱定陶太后。恭王薨,子入為漢嗣,為哀帝,尊為恭皇太后。 定陶丁姬,哀帝母,山陽瑕邱人。恭王時,姬為後宮,生哀帝。帝入嗣漢,即位,尊為帝太后。 孝哀傅皇后,定陶太后從弟子。哀帝為王時,傅太后欲重親,取以配王。王入為漢太子,傅氏為妃;即位,立為皇后。哀帝崩,王莽奏徙桂宮。後月,復與孝成趙后俱廢為庶人,就其園,自殺。 孝元馮昭儀,平帝祖母。元帝即位二年,以選入後宮,生男,為中山孝王。元帝崩,隨王之國。哀帝立,傅太后以素怨誣以罪,自殺。 中山衛(wèi)姬,平帝母。成帝時,中山孝王無子,上以衛(wèi)氏子豪少女配孝王,生平帝。孝王薨,代為王。哀帝崩,無子,太皇太后詔迎中山王立為帝。王莽欲專權,懲丁、傅行事,乃令帝母衛(wèi)姬及外家不得至京師,更立宗室桃鄉(xiāng)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後,賜衛(wèi)姬璽綬,拜為中山孝王后,加湯沐邑。後以事誅衛(wèi)氏支屬,唯后在。莽篡位,廢為家人,歲馀卒。 孝平王皇后,安漢公王莽女。平帝即位,莽以女配帝,以禮迎立為皇后。歲馀,平帝崩,莽立孝宣元孫嬰為孺子,尊后為皇太后。莽篡,以嬰為定安公,改后為定安公太后,時年十八。自劉氏廢,每稱疾不朝會。莽敬悼哀傷,欲嫁之,更號為"黃皇室主(若漢之稱公主)"。后怒,發(fā)疾,不肯起,莽不能強。漢兵誅莽,后赴火而死。 王莽納女為后以固權,遣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太師孔光、大司徒馬宮等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積(皮弁,鹿皮為冠也。素積,以十五升布為衣,積素以為裳),以禮雜卜筮,太牢告宗廟,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一萬萬。"莽深辭讓,受四千萬,而以其三千三百萬子十一媵家。有詔,復益二千三百萬,合為三千萬。莽復以其千萬分予九族貧者。遣甄豐奉璽綬拜帝母衛(wèi)姬為中山孝王后。四年春,遣大司徒宮等奉乘輿法駕,迎皇后於安漢公第。授皇后璽紱(顏師古曰:"紱,所以系璽。"),登車稱警蹕,便時(取日時之便)上臨延壽門,入未央宮前殿。群臣就位行禮,大赦天下。益封安漢公地滿百里,賜迎皇后及行禮者,三公以下宰執(zhí)皆增秩,賜金帛各有差?;屎罅⑷?,以禮見高廟。尊父號曰宰衡,位在諸侯王上。 班固贊曰:"《易》著吉兇而言謙盈之效,天地鬼神至於人道,靡不同之。夫女寵之興,繇至微而體至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馀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至如史良娣、王悼后、許恭哀后身皆夭折不辜,而家依託舊恩,不敢縱恣,是以能全。其馀大者夷滅,小者放流。嗚呼!鑒前行事,變亦備矣。" 東漢《皇后紀》敘論:"秦并天下,多自驕大,宮備七國(《史記》:"始皇破六國,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水,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以充實之。"并秦為七也),爵列八品(《前書》曰:"漢興,因秦之稱號,正嫡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釐(釐,理)。高祖帷薄不修(《大戴禮》曰:"大臣坐污穢男女無別者,不曰污穢,曰帷薄不修。"謂周昌入奏事,高帝擁戚姬,是不修也),孝文衽席無辨(鄭元注《禮記》曰:"衽,臥席也。"孝文幸慎夫人,每與皇后同坐,是無辨也)。然而選納尚簡,飭玩少華。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倢伃一,娙娥二,容華三,充依四,已上武帝置;昭儀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長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順常十三,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十四,此六官品秩同為一等也)。妖幸毀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跡,前史載之詳矣。及光武中興,斫彫為樸,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shù)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并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算人(《漢儀注》曰:"八月初為算賦,故曰算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士,於洛陽鄉(xiāng)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納,詳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宮教頗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內無出閫之言,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弊矣。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令甲》,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雖御已有度,而防閑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亡緇蠹(緇,黑也。蠹,食木蟲。以喻傾敗也)云云(見《太后門》)。故考列行跡,以為《皇后本紀》。雖成敗事異,而同歸正號者,并列於篇。其以私恩追尊,非當時所奉者,則隨事附出(謂安帝母左姬及祖母宋貴人之類,并見《清河孝王傳》)。親屬外事,各依列傳。其馀無所見,則系之此紀(謂賈貴人、虞美人之類是),以纘西京外戚云爾。" 光武郭皇后,諱圣通,真定稾人。更始二年,光武擊王郎,至真定,納后,有寵。即位,以為貴人。建武二年,立為皇后。十七年,以寵衰怨懟,廢為中山王太后(后中子封中山王)。二十年,中山王徙封沛王,后為沛太后。二十八年薨,葬北邙。 按:西都廢后,如薄,如陳,如霍,如許,皆幽之別宮。至光武郭后,則以有子為王,故得隨子之國。然帝在而稱太后,非名也。 光烈陰皇后,名麗華,南陽新野人。更始元年,帝納后於宛;即位,封貴人,生顯宗。十七年,廢皇后郭氏而立貴人。制詔三公曰:"皇后懷執(zhí)怨懟,數(shù)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孤幼,恭承明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xiāng)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按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顯宗即位,尊為皇太后。 明德馬皇后,伏波將軍援之小女。世祖時,選入太子宮。顯宗即位,以為貴人。永平三年,立為皇后。肅宗即位,尊為皇太后。 賈貴人,南陽人。建武末,選入太子宮,生肅宗,為貴人。帝既為明德后所養(yǎng),專以馬氏為外家,故貴人不登極位。及太后崩,乃冊書加貴人王赤綬(諸侯王赤綬也)。 章德竇皇后,扶風平陵人,大司徒融之曾孫,以選入掖庭。建初三年,立為皇后。和帝立,尊為皇太后。 梁貴人,梁竦女。建初中,入掖庭,生和帝,竇后以為己子。忌梁氏,誅竦,貴人以憂卒。竇后崩,上尊號曰恭懷皇后,追服喪服,葬西陵。 和帝陰皇后,光烈皇后兄執(zhí)金吾識之曾孫。永元四年,選入掖庭為貴人。八年,立為后。十四年,坐祝詛事廢,遷桐宮,以憂卒。立七年,葬臨平亭部。 和熹鄧皇后名綏,太傅禹之孫。永光八年,入掖庭為貴人。十四年,陰后廢,立為皇后。帝崩,殤帝立,尊為皇太后。 安思閻皇后,名姬,河內滎陽人。元初元年,以選入掖庭為貴人。二年,立為皇后。譖皇子保,廢之。帝崩,立北鄉(xiāng)侯懿,尊為皇太后。 安帝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閻后專房妒忌,鴆殺李氏,譖廢保為濟陰王。安帝崩,立北鄉(xiāng)侯懿。懿卒,中黃門孫程等迎保立之,為順帝,遷閻太后於離。宮后崩,上李氏尊號曰恭愍皇后,葬恭北陵,為冊書金匱,藏於世祖廟。 順烈梁皇后,名妠(音納。納,娶也),大將軍商之女。永建三年,入掖庭為貴人。陽嘉元年,立為皇后。順帝崩,沖帝立,尊為皇太后。 虞美人,以良家子選入掖庭,生沖帝。帝早夭,大將軍梁冀秉政,忌惡他族,故抑而不登,但稱"大家"而已。陳夫人,魏郡人,少以聲技入孝王宮,得幸,生質帝。亦以梁氏故,榮寵不及。熹平四年,小黃門趙祐等言:"《春秋》之義,母以子貴。今沖帝母虞大家,質帝母陳夫人,皆誕圣皇,而未有稱號。夫臣子雖賤,尚有追贈之典,況二母見在,不蒙崇顯之次,無以述尊先世,垂示後世也。"帝感其言,乃拜虞大家為憲陵貴人,陳夫人為渤海孝王妃(孝王名鴻,生質帝),使中常侍持節(jié)授印綬,遣太常以三牲告憲陵、懷陵、靜陵焉(懷陵,沖帝陵。靜陵,質帝陵)。 桓帝懿獻梁皇后,名女瑩,順烈皇后之女弟。帝立,迎立為皇后?;侍蟊溃鲪凵运?。延熹三年,以恚崩,在位十三年,葬懿陵。其歲,誅梁冀,廢懿陵為貴人家。 帝既立,明年,有司奏太后曰:"《春秋》迎皇后于紀,在涂則稱后。今大將軍冀女弟,應昭圣善,結昏之際,有命既集(帝為蠡吾侯,梁太后徵,欲與后為昏,未及而質帝崩。帝即位,冊為后),宜備禮,進徵幣。"於是悉依孝惠皇帝納后故事,聘黃金二萬斤,納采雁、璧、乘馬、束帛,一如舊典。 桓帝鄧皇后,名猛女,和熹皇后從兄子鄧香之女。永興中,進入掖庭為采女,絕幸。梁后崩,梁冀誅,立為后。八年,坐驕忌廢,以憂死。立七年,葬北邙。 桓思竇皇后,名妙,章德皇后從祖弟孫女。延熹八年,鄧后廢,以選入掖庭為貴人,其冬,立為皇后。帝崩,靈帝立,尊為皇太后。 靈帝宋皇后,扶風平陵人,肅宗宋貴人之從曾孫。建寧三年,選入掖庭為貴人,明年,帝立為皇后。無寵,為中常侍王甫及後宮幸姬等所譖,坐廢,以憂死。 靈帝冊宋貴人為皇后,天子御章德殿軒,百官陪位,太尉襲使持節(jié)奉璽綬?;屎蟊泵?,帝南面,太尉立階下東向,宗正、大長秋西向,宗正讀冊(文曰:"惟建寧四年七月乙未,制詔:皇后之尊,與帝同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母臨天下,故有莘興殷,姜任母周,二代之崇,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宋貴人垂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威容昭曜,德冠後庭,群僚所咨,人曰宜哉。卜之蓍龜,卦得坤乾。有司奏議,宜稱紱組,以母兆人。今使太尉襲使持節(jié)奉璽紱,宗正祖為副,立貴人為皇后。后其往踐爾位,敬尊禮典,肅慎中饋母,替朕命,永終天祿。")。冊文畢,皇后拜,稱臣,任位。太尉授璽紱,中常侍、長秋、太仆、高鄉(xiāng)侯覽長跪受璽紱,奏於殿前。女使授婕妤,遂長跪受,以授昭儀,受,長跪以帶皇后?;屎蠓鸢?,稱"臣妾"。畢,黃門鼓吹三通。鳴鼓畢,群臣以次出。后即位,大赦天下?;屎笾缺葒?,即位威儀,赤紱玉璽也(漢制:乘輿黃赤綬四乘,黃赤縹紺,紱黃質,長二丈九尺九寸,太子、太后綬乘輿同)。 靈思何皇后,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風俗通》曰:"漢以八月算人,后家以金帛賂遺主者以求之也。")。生皇子辯,拜為貴人。光和三年,立為皇后。靈帝崩,皇子辯即位,尊為皇太后。 王美人,趙國人,以良家子選入掖庭,生皇子協(xié),何后妒而酖之。董卓既廢少帝,立協(xié),是為獻帝。後追尊為靈懷皇后,改葬文昭陵。 獻帝伏皇后,名壽,瑯琊東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孫。初平元年,入掖庭為貴人。興平二年,立為皇后。建安十九年,為曹操所殺,在位二十年。 獻穆曹皇后,名節(jié),魏公曹操之中女。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jié)、華為夫人,聘以束帛元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留住於國,以待年長)。十九年,并拜貴人。伏皇后殺,立節(jié)為皇后。在位七年。帝禪於魏,降為山陽公夫人。魏景初元年薨,合葬禪陵。 范曄論曰:"漢世皇后無謚,皆因帝謚以為稱。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上官,昭帝后也)。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并以德為配,至於賢愚優(yōu)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后俱稱德焉。其馀惟帝之庶母及蕃王乘統(tǒng),以追尊之重,特為其號,如恭懷、孝崇之比是也。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熹之謚(《蔡邕集議》曰:"漢世母氏無謚,至於明帝,始建光烈之稱,是後轉因帝號,嘉之以德,上下優(yōu)劣,混而為一,違《禮》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之制?!吨u法》'有功安人曰熹'。帝后一體,禮亦宜同。大行皇太后謚宜為和熹。"),其安思、順烈以下,皆依而加焉。 魏因漢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損。太祖建國,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儀,有倢伃,有容華,有美人。文帝增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除順成官。太和中,始復命夫人,登其位於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貴嬪、夫人,位次皇后,爵無所視;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xiāng)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倢伃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武宣卞皇后,瑯琊開陽人。本倡家,年二十,太祖納之於譙為妾,生文帝。諸子無母者,皆令母養(yǎng)之。建安二十四年,拜為王后。文帝受禪,尊為皇太后。 文昭甄皇后,中山無極人。本袁熙妻,冀州平,文帝納之,生明帝?;食醵辏栽雇n死,明帝即位,追謚。 文德郭皇后,安平廣宗人。太祖時,得入東宮。文帝為太子,立為夫人;及踐祚,為貴嬪?;食跞辏榛屎?。明帝即位,尊為皇太后。 明悼毛皇后,河內人?;食踔?,以選入東宮,明帝即位,以為貴嬪。太和元年,立為皇后。景初元年,以愛弛賜死,加謚,葬愍陵。 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世河右大族。皇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明帝愛幸之,拜為夫人,後立為皇后。齊王即位,尊為皇太后。 魏制:天子冊后,以皮馬庭實,加榖珪。齊王正始四年,立后甄氏,其儀不存。 晉景獻羊皇后,名徵瑜,泰山南城人。景帝納之,無子。武帝受禪,居弘訓宮,號弘訓太后。咸寧四年崩。 文明王皇后,名元姬,東海郯人。父肅,魏中領軍、蘭陵侯。歸於文帝,生武帝。帝受禪,尊為皇太后,宮曰崇化(初置宮卿,重其選,以太常諸葛緒為衛(wèi)尉,太仆劉原為太仆,宗正曹楷為少府)。泰始四年崩。 武元楊皇后,名艷,弘農華陽人,父文宗。武帝為世子聘之,即位,立為皇后(有司奏:依漢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湯沐邑四十縣。而帝以非古典,不許),生惠帝。泰始十年崩,葬峻陽陵。 泰始中,帝博選良家以充後宮,先下書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車,給騶騎,州郡,召充選者使后揀擇。后性妒,惟取潔白長大,端正美麗者并不見留。司徒李允、領軍大將軍胡奮、廷尉諸葛沖、太仆臧權、侍中馮蓀、秘書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嬪之列。司、冀、兗、豫四州二千石將吏家,補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多敗衣瘁貌以避之。九年,帝多遣良家子女以充內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系臂。平吳之後,復納孫皓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十年,將聘三夫人、九嬪,有司奏:"《禮》,皇后聘以榖珪,無妾媵禮贄之制。"詔曰:"拜授可依魏氏故事。"於是,臨軒使使持節(jié),兼太常拜三夫人,兼御史中丞拜九嬪。 武悼楊皇后,名芷,元后從妹,父駿。以咸寧二年立為皇后。惠帝立,尊為皇太后。 武帝咸寧二年,臨軒遣太尉賈充冊立皇后楊氏,因大赦,賜王公以下各有差,百僚上禮(納悼后)。太康八年,有司奏:"大婚納徵,用元纁、束帛加榖珪,馬二駟,羊、雁、酒、米如故(尚書朱整議:"按魏昏故事,天子以皮馬為庭實,加以榖珪。")。" 左貴嬪,名芬,兄思。好學,善文,名亞於思。武帝聞其名,納之,拜修儀。 胡貴嬪,名芳,父奮。泰始九年,納宮中拜貴嬪,生武安公主。 諸葛夫人,名婉,瑯琊陽都人,父沖。以泰始九年入宮,拜為夫人。 惠賈皇后,名南風,平陽人,父充。泰始八年,冊拜太子妃。帝即位,立為皇后。干政,廢楊太后,淫恣。在位十一年。趙王倫等廢而殺之。 惠羊皇后,名獻容,泰山南城人。賈后既廢,孫秀乃立為皇后。時太安元年。成都王穎奏廢為庶人。陳〈目爾〉等伐義復后位。張方入洛,又廢后。大駕幸長安,又復。永興初,又廢。河間王顒欲殺后,周馥止之。帝崩,懷帝立,尊為惠皇太后,居弘訓宮。洛陽敗,沒於劉曜。曜僭位,以為后。生二子而死,偽謚文獻皇后。 先公曰:"自司馬懿廢齊王芳,司馬昭弒高貴鄉(xiāng)公,而皆假太后以為言,既以此得成篡矣。詎意其後改易詔書,黜亮升駿者,后為之也;偽立文字,弒武悼,殺愍懷者,后為之也。彼羊后區(qū)區(qū)一放廢婦,人囚處宮闈,何預世事?而今日復,明日廢,紛紛未已,何邪?奸人常懼有假之以舉事,如前之為者,是以一人復之,則一人廢之,至辱於非類而後已,哀哉,誰實基之!" 謝夫人,名玖,父以屠羊為業(yè)。武帝時,入後庭為才人。帝以賜太子,生皇孫遹。遹立為太子,拜淑媛。及愍懷太子遇害,玖亦死。 懷帝王太后,名瑗,武帝宮才人。生懷帝,早卒。帝即位,追尊曰皇太后。 元帝夏侯太妃,名光姬,沛國譙人?,樼鹞渫鯙槭雷?,納焉,生元帝。帝嗣位,稱王太妃。永嘉初,薨於江左。 元敬虞皇后,名孟母,濟陽外黃人,父豫。元帝為瑯琊王,納為妃,無子。永嘉六年薨。太興三年,追冊為皇后。 豫章君荀氏,元帝宮人。生明帝,帝即位,封建安君。成帝立,尊重同於太后。咸康元年薨。 明穆庾皇后,名文君,穎川鄢陵人,父琛。元帝聘為太子妃,明帝即位,立為皇后。成帝即位尊,為皇太后。 晉太康中,有司奏:"太子昏,納徵用元纁、束帛,加璧、羊、馬二駟。 東晉太子昏,納徵禮用玉璧一,虎皮二(王彪之上書曰:"或者虎取威猛,有斑彩蔚,玉象德而有潤。珪璋亦玉之美者,豹皮彩蔚,以譬君子。王肅納徵辭云:'元纁、束帛,儷皮、雁羊,前漢亦無用羊之禮。'鄭氏《昏物贊》曰:'羊者,祥也。婚之有羊,自漢末始。'")。 成恭杜皇后,名陵陽,京兆人,鎮(zhèn)南將軍預之曾孫。成帝備禮拜為皇后。在位六年崩,年二十一。 咸康二年,帝臨軒,遣使持節(jié),兼太保、領諸葛恢,兼太尉、護軍孔愉,六禮備物,拜皇后杜氏。即日入宮,帝御太極殿,群臣畢賀(賀,非禮也。王者昏禮,禮無其制?!洞呵铩?祭公逆王后于紀",《榖梁》、《左氏》說與《公羊》又不同,而況漢、魏遺事闕略者眾。晉武、惠納后,江左又無《儀注》,故成帝將納杜后,太常華恒始與博士參定其儀。據(jù)杜元凱《左氏傳說》,主昏是供其昏禮之幣而己。又,周靈王求昏於齊,先儒以為邱明詳錄為王者昏禮。故成帝臨軒,遣使,稱制拜后,然其《儀注》又不具存。) 章太妃周氏,以選入成帝宮,生哀帝及海西公,拜貴人。哀帝即位,詔有司議貴人位號,太尉桓溫議宜稱夫人,尚書仆射江霦議應曰太夫人。詔崇為皇太妃,儀服與太后同。 康獻褚皇后,名蒜子,河南陽翟人,父裒。少以名家入為瑯琊王妃??档奂次唬榛屎?。穆帝即位,尊為皇太后。 康帝建元元年,納后褚氏而儀注陛者不設旄頭。殿御史奏:"今迎皇后,依昔成恭皇后入宮御物,而儀注至尊袞冕升殿,旄頭不設。昔迎恭皇后,唯作青龍旗,其馀皆即御物。今臨軒遣使,而五牛旗,旄頭畢罕并出,用即舊制,今闕。"詔曰:"今所以正法服、升太極者,以敬其始,故備禮也。今何闕所重而撤法物邪?又恭后神主入廟,先帝詔后禮宜有降,不宜建五牛旗。既不設五旗,則旄頭畢罕易具也。"又詔:"舊制既難準,且於今而備法服,儀飾粗舉,兼副雜器停之。" 穆帝永和十年,臺符問:"六禮版文,舊稱皇帝,今太后臨朝,當何稱?"博士曹耽云:"《公羊傳》,昏禮不稱主人,母命諸父為主(《傳》:記裂繻來迎女,不稱使也。無母,辭窮,乃命使者耳)。"太常王彪之云:"《三傳》異義,不可全據(jù)。今皇后臨朝稱制,文告所達,國之大典,皆仰稟成命,非無外事也。豈婚聘獨不通乎!六禮版文,應稱皇太后詔(彪之又曰:"天子嫁女,使同姓之國為主者,以受體於皇極,則有虧婚姻之敵禮。至於迎后之制,必禮成而後入,雖復戚屬之尊,亦臣妾也。天王之后,寧可先之蕃國,然後入臨六宮乎?是以祭公來迎王后於紀,使我為媒,不云為主。")。"符又問:"今后還政,不復臨朝,當何稱?"彪之云:"當稱皇帝詔。" 升平元年,將納皇后何氏。彪之正禮(始更六引經傳及諸故事,深非《公羊》"昏禮不稱主人"之義)曰:"王者之於四海,無不臣妾,雖復父兄之親,師友之賢,皆純臣也。夫崇三綱之始,定乾坤之儀,安有天父之尊,而稱臣下之命,以納伉儷?安有臣下之卑,而稱天父之名,以行大禮?遠尋古禮,於義不通。按咸寧二年,納悼皇后時,弘訓太后臨天下,而無命戚屬之臣為武皇父兄主婚之文??枷虒幑适?,不稱父兄師友,則咸康華恒所上合於舊也。謂今納后儀制,宜一依咸寧故事。"從之(華恒定六禮,云宜依舊及大晉已行之制,此恒猶識前事,故王彪之名從咸康,由此也。唯以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而咸康群臣賀為失禮,故但作咸康上禮,不復賀也)。其告廟六禮版文等,皆彪之所定(博士孫納云:"凡六禮版,長尺二寸,以應十二月;博四寸,以象四時;厚八分,以象八節(jié)。皆真書。后家答,則以鮫腳書之。")。納采,用雁一頭,白羊一口,酒十二斛(文曰:"皇帝咨前太尉參軍、都鄉(xiāng)侯何渾元資始,肇經人倫,爰及夫婦,以奉宗廟、天地、社稷。謀於公卿,咸以為宜,率由舊典。今使持節(jié),崇德衛(wèi)尉、碩太常彪之,兼宗正、散騎侍郎綜,以禮納采。"后家答曰:"皇帝嘉命,訪昏陋族,備數(shù)采擇,臣之先臣,散騎侍郎準之遺女,未閑教訓,衣履若人。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太尉將軍、都鄉(xiāng)侯糞上臣何琦頓首稽首,再拜。")承制。問名,用雁、羊如前(文曰:"皇帝曰:咨前某官侯何:兩儀配合,承天統(tǒng)物,正位於內,必侯名族,重申舊典。今使持節(jié)、某官彪之、某官綜,以禮問名。"后家答曰:"皇帝嘉命,使者彪之重宣中詔,問臣名族。女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祿大夫呼婁侯偵之遺元孫,先臣故蔡州刺史、關內侯悼之曾孫,先臣故安豐太守、關內中侯友之孫,先臣故散騎侍郎準之遺女。外出自於先臣故尚書左丞孔曹之外曾孫,先臣故侍中、關內侯夷之外孫女,年十七。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某官某侯糞土臣何琦稽首頓首,再拜恭承制詔。")。納吉,用雁、羊、酒如前(文曰:"皇帝曰:咨前某官某侯何:人謀龜從,僉曰貞吉。敬順典禮,今使持節(jié)某官彪之、某官綜,以禮納吉。"后家答曰:"皇帝嘉命,使者彪之重宣中詔,大卜元吉。臣陋族卑鄙,憂懼不堪。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某官某侯糞土臣何琦稽首頓首,再拜承制。")。納徵,用白羊一口,元纁帛三疋,絳二疋,絹二百疋,獸皮二枚,錢二百萬,玉璧一枚,酒十二斛,馬六駟(文曰:"皇帝曰:咨某官某侯何之族女,有母儀之德,窈窕之姿,如山如河,宜奉宗廟,永承天祚。以元纁、皮、馬、羊、錢、璧,以章典禮。今使持節(jié)、兼司徒、光祿勛、關內侯恪,崇德衛(wèi)尉、領太常彪之,以禮納徵。"后家答:"皇帝嘉命,使者恪重宣中詔,降昏卑陋,命以上公,寵以豐禮,備物典冊。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某官某侯云云,再拜承制詔。")請期,用雁、羊、酒、米如初(文曰:"皇帝曰:咨前某官某侯何:謀於公卿,大筮元龜,罔有不臧。率遵典禮,今使某官彪之、某官綜,以禮請期。"后家答:"皇帝嘉命,使者彪之重宣中詔,吉曰惟八月壬子可迎。臣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某官某侯某,再拜承制詔。")。迎,用雁、羊、酒、米如初(文曰:"皇帝曰:咨前某官某侯何:歲吉月令,吉曰唯未,率禮以迎。今遣使持節(jié)、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土晞迎。"后家答:"皇帝嘉命,使者晞重宣中詔,令月吉辰,備禮以迎。上公宗卿兼至,副介近臣百兩。臣螻蟻之族,猥承大禮,憂懼戰(zhàn)悸,欽承舊章,肅奉典制。前某官某侯糞土臣某,謹因使者兼某官某侯王晞上謹答。")。冊皇后文曰:"惟升平元年八月,皇帝使使持節(jié)、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晞,冊命故散騎侍郎女何氏為皇后。咨爾:《易》本《乾 坤》,《詩》首《關雎》,王化之本,實由內輔。是故皇、英嬪虞,帝道以光;任、姒母周,允嗣克崇?;屎笃涞o勖厥德,以肅承宗廟,虔恭中饋,盡敬婦道,帥導六宮,作軌儀於四海?;侍鞜o親,惟德是依,可不慎歟!" 穆章何皇后,名法倪,廬江灊人,父準。升平八年,以名家膺選,冊為皇后。無子哀。帝即位,稱穆皇后,居永安宮。永興三年崩,年六十六,在位四十八年。 哀靖王皇后,名穆之,太原晉陽人,司徒左長使?jié)髦?。哀帝即位,以王妃立為皇后。無子。三年崩。 廢帝庾皇后,名道憐,潁川陽陵人,父冰。初為東海王妃。王即位,立為后。太和六年崩。帝廢,追贈為海西公夫人。 簡文宣鄭太后,名阿春,河南滎陽人。先適渤海田氏,生一男而寡。元帝納之,生簡文帝。咸和元年薨。簡文即位,未及追崇,孝武時,追上尊號曰簡文太后。 簡文順王皇后,名簡姬,太原晉陽人,父遐。遂為會稽王妃,生子道生。失意,以憂死。孝武帝即位,追尊曰順皇后,合葬高平陵。 孝武文李太后,名陵容,本出微賤。簡文屢失子,召幸之,生孝武帝。帝即位,尊為淑妃,後追為皇太妃。 孝武定王皇后,名法慧,哀靖皇后之侄,父蘊。孝武即位,納為后。太元五年崩,年二十一,葬隆平陵。 安德陳皇后,名歸女,松滋潯陽人。孝武時,入宮為淑媛,生安、恭二帝。後追崇曰太后。 安僖王皇后,名神愛,瑯琊臨沂人,父獻之。初為太子妃,安帝即位,立為皇后。無子。義熙八年崩,年二十九,葬休平陵。 恭思褚皇后,名靈媛,河南陽翟人,父爽。初為瑯琊王妃,恭帝即位,立為皇后。帝禪位,降為零陵王妃。宋元嘉十三年崩,年五十三,祔葬沖平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