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寒證 證名。陽氣虛弱所致的證候。見《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二。證見面(白光)少華,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得熱則舒,腹痛喜按,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脈沉遲緩弱等。治宜溫補陽氣,選用理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參見虛證、寒證條。 作者: 心虛寒證 證名。心氣不足、心陽虛衰所出現(xiàn)的證候。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虛寒也?!笨杉嬉娤脖壮?,冷汗出等癥。治宜溫陽益氣,補血養(yǎng)心,用茯苓補心湯、遠志飲子等方。 作者: 腎虛寒證 證名。腎氣虧損,腎陽虛衰所致的證候?!秱浼鼻Ы鹨健肪硎牛骸安】嘈闹袗?,下重足腫不可以按地,名曰腎虛寒也?!薄度驑O一病證方論·腎膀胱經(jīng)虛實寒熱證治》:“腎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足腰不可以按,語音混濁,陽氣頓絕。”伴 肺虛寒證 證名。肺氣不足所出現(xiàn)的證候。其證咳嗽上氣,下利少氣,形寒怯冷,鼻多清涕等。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肺大腸經(jīng)虛實寒熱證治》:“肺寒虛,逆滿上氣,咽中悶塞,寒從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語無音聲,舌本干燥,吐沫唾血 脾虛寒證 病證名。指脾氣、脾陽虛寒出現(xiàn)的癥候。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脾胃經(jīng)虛實寒熱證治》:“脾虛寒病,泄瀉,腹?jié)M,氣逆,嘔吐,心煩不得臥,腸鳴,虛脹,飲食不消,勞倦,虛贏,喜噫,四肢逆冷,多臥少起,情意不樂?!币藴?/p> 肝虛寒證 證名。素體陽虛,肝臟虧損呈現(xiàn)的證候?!秱浼鼻Ы鹨健肪硎唬骸安】嗝{下堅,寒熱,腹?jié)M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jīng)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虛寒也?!薄度驑O一病證方論·肝膽經(jīng)虛實寒熱證治》:“肝虛寒,兩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寒熱 甚或凹下。不紅不腫。不甚疼痛。飲食稍礙。舌苔 滑白。二便如常?;蜃凿鐬a。間或寒熱往來。兩顴作紅。嘴唇燥裂。此上假熱下真寒證也。宜治理中湯。 鎮(zhèn)陰煎。附桂理陰煎。加減主之。 理中湯 黨參(五錢)淮藥(四錢,炒)僵蟲(二錢,姜汁 quo;小腸虛寒證,因陽氣不足,虛寒內(nèi)生,小腸臍腹失于陽氣的溫煦充養(yǎng),分清泌濁、受盛化物的功能減退,影響中焦脾胃的納運功能。寒滯肝脈證與小腸虛寒證,均屬寒證,但前者因寒邪客于肝脈故為實寒證;后者因陽氣虛弱,陰寒內(nèi)生,故為虛寒證。二者雖然都 沉濁 病狀名。指面色沉滯晦暗。多見于里虛寒證?!鹅`樞·五色》:“沉濁為內(nèi),浮澤為外?!?作者: (成都)為了精選家系切入證候研究,深層次地探討寒證的分子生物學(xué)基礎(chǔ)。研究者應(yīng)用基因芯片技術(shù)對同一家系中的4例虛寒證患者與6名正常人進行基因表達譜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此寒證家系中的虛寒證患者與能量等代謝相關(guān)的差異表達基因達15個,占此實驗中 家族聚集性的典型寒證家系,于是便圍繞該家系進行了深層次的虛寒證家系的分子生物學(xué)基礎(chǔ)研究。據(jù)介紹,該寒證家系祖孫三代15人中,虛寒證患者有7人。為確保研究的集約可比性,研究人員選擇該家系男性寒證者曹某及其2女1子共4名虛寒證患者作為實驗組, 盛,飲停水冷,故為本虛標實的虛寒證。 從病因病程上看,食滯胃脘證,起病多因暴飲暴食,貪食過飽。亦有因平素脾胃虛弱,運化不及,腐熟失職而致宿食不化,停留胃腑的。胃寒證,實寒證,多因寒邪侵犯,損傷胃陽;虛寒證,多因?qū)?b>寒證反復(fù)發(fā)作,漸損中陽所 太陰經(jīng)病 病名。六經(jīng)病之一。多因三陽病傳經(jīng)入里;或素體脾虛寒,發(fā)病即現(xiàn)太陰證狀,為直中太陰;或因誤治屬太陰屬寒濕為患的里虛寒證。其主要癥狀,有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時腹自痛。治以溫里為主,宜理中湯、四逆湯等方。 作者: 證:一驚邪,屬心氣虛;二癲癇,屬心氣虛有熱;三不得眠,屬心血虛有熱;四心煩,屬心家有熱;五怔忡,屬心血不足;六心澹澹動,七盜汗,屬心血虛;八伏梁,屬心經(jīng)氣血虛,以致邪留不去。補心方有人參湯、丹砂茯神丸、山萸丸等。參心病、心虛寒證等。 作者: 傷寒三陰證 病證名。泛指傷寒太陰、少陰、厥陰等三陰經(jīng)證候,與三陽經(jīng)證相對而言。三陰證多屬虛寒證候。太陰為腸胃虛寒證;少陰為心腎虛證;厥陰為寒熱勝復(fù),上熱下寒證。 作者: 溫補 治療學(xué)術(shù)語,系補法之一。用溫性補益藥治療虛寒證的方法。如脾胃虛寒用理中湯;腎氣虛寒用右歸丸等。 作者: 理中 治療學(xué)術(shù)語。指調(diào)理中焦脾胃的治法。多指中焦脾胃虛寒證,癥見自利不渴、嘔吐、腹痛等,用理中湯溫中祛寒。 作者: 灰色舌 病狀名。指舌質(zhì)灰色無苔。有寒證、熱證之分。舌質(zhì)純灰無苔而少津,為里實熱證,多伴有煩渴,或二便俱閉,或昏迷不省人事,脈沉伏,宜清熱解毒,通里攻下。若舌質(zhì)灰色潤滑而無苔,為里虛寒證,伴有腹痛,嘔吐,腹瀉,手足厥冷,脈沉細,宜溫中散寒 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辈⌒坝扇杺魅肴帲蛑敝腥?,屬里虛寒證?!秱摗け嫔訇幉∶}證并治》:“少陰病,脈細沉數(shù),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标柮鲗崯嶂?,宜清宜下;三陰虛寒之里,當(dāng)溫 可出現(xiàn)寒證表現(xiàn);病理性的機體產(chǎn)熱減少多由于甲狀腺、腎上腺軸功能不全致代謝低下所致,這正是腎陽虛靶腺軸功能不足的表現(xiàn)[2~6],但這并不能足以解釋虛寒證的所有臨床表現(xiàn),況且,并不能完全確定所有虛寒證皆有此軸功能不足,故“陽虛則寒”之寒證還有其 厥陰寒證 指厥陰病中的陽虛寒厥和血虛寒厥。詳厥陰病條。 作者: 表熱得寒證 證名。表熱、里寒癥狀同時存在。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由內(nèi)有虛寒,外感風(fēng)熱所致。詳見表熱證、里寒證條。 作者: 病因見痛經(jīng) 穴位:氣海 關(guān)無 操作步驟:用艾條溫和灸氣海、關(guān)元穴,每次15-20分鐘,每天2次;或隔姜灸,每穴3-5壯,每天1-2次。用治虛寒證經(jīng)痛。作者: 防風(fēng)、白芷、桔梗、大腹皮,少加白術(shù)、茯苓、甘草,略佐 升麻。痘出齊后,即加參、、芎、桔之類。如漿清,痘灰白色、自汗,保元湯為主,或十全大 補去川芎,加山楂。如見泄瀉,足冷寒戰(zhàn),切牙,虛寒證,則異功、木香可擇用。 《簡明醫(yī)彀》 正常人舌色為淡紅色。常見的舌色分為幾種: 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虛證、寒證、血氣虧虛證。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則屬血氣兩虛;舌淡白而濕潤,舌體胖嫩,有齒痕,多為虛寒證。若舌淡白,毫無血色,枯萎無光澤,無舌苔,稱為熟白舌,此情況屬危重之癥 ,更兼直中于里,此為兩感寒證,仲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是也。”多由外感寒邪,內(nèi)傷生冷,或里有虛寒,又感風(fēng)寒所致。證見惡寒無汗,頭痛身痛,腹痛泄瀉,四肢厥冷,小便清長等。治宜解表溫里,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小青龍湯等。詳見表寒證、里寒證條。 作者: 枕 膈;配穴取心 額 皮質(zhì)下 交感 腦點 神門 操作步驟:將大圓黑的油菜子用0.7平方厘米的膠布貼壓穴處。虛寒證,手法要輕,實熱證,手法及刺激要重。7-10天更換,左右交替。每天捏壓數(shù)次,捏壓次數(shù)和強度隨日而增。作者: 不寧,喜臥涼處,揭去衣被,大便 秘結(jié),小便赤澀,宜升麻葛根湯合十神解毒湯服。熱證悉平,太乙保和湯助漿;漿足后,保嬰百 補湯。八、九日紫黑干陷,獨勝、人牙之類。惟泄瀉后熱證已除,見虛寒證,異功散、木香散可 用矣。 《簡明醫(yī)彀》 兼有陰寒內(nèi)生之形寒肢冷,背寒,咳吐涎沫,脈遲等陽虛表現(xiàn);肺氣虛證病變尚輕淺,沒有寒象,而肺陽虛證病變較深較重 ,有寒象。 風(fēng)寒犯肺證與肺陽虛證:二者皆為肺之寒證,但一表一里,一實一虛。風(fēng)寒犯肺證系外感寒邪,肺氣失宣所致,其癥以咳聲 無力為里虛。邪郁于里,氣血阻滯陽氣不暢,脈沉有力為里實;臟腑虛弱,陽虛氣陷,脈氣鼓動無力,則脈沉無力。 遲脈:脈搏緩慢,(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寒則凝滯,氣血運行緩慢,脈遲而有力為實寒證。陽氣虛 真陰)不足之虛熱,而非有余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此為陰虛不足,陰虛則熱之證,應(yīng)尊王太仆“寒之不寒,責(zé)其無水,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療大法。方用六味地黃丸、左歸飲等?!盁嶂摺?,指用辛熱藥物治療寒證,病不愈而反 忌表藥者。 種種惡習(xí)。深可慨嘆。若舍證而言藥。何藥不忌。 一熱證誤服寒證尚輕各方者。雖不愈。尚不死。誤服寒證漸重各方。及補方者。必死。寒證誤服熱證漸 重各方者。必死。虛寒證過服表劑?;蛘`服下藥者。必死。寒熱二證。判若冰炭。此之不審。殺人反掌 斂, 為實證易治。氣血虛弱者,塌而不起,雖腫不赤而軟慢,肌寒肢冷,自汗色脫,食少懶言,小便 自利,大便滑泄,不起不腐,膿少而清,極難收斂。切忌攻伐,專宜溫補,此虛寒證難治。小按 即痛者,膿淺為實;重按乃痛者,膿深為虛。按之不復(fù)起者無膿,乃 毒。宣皮膚之風(fēng),小兒驚癇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氣,吸風(fēng)飲露,其氣清虛,故主療皆風(fēng)熱之恙,又治音聲不響及嬰兒夜啼,取 其晝 鳴夜息之義也。 痘疹虛寒證,忌服。 《本草征要》 明 李中梓 公元1368-1644 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fù)灸關(guān)元穴百余壯。及服十 全大補方效。 震按此種治法。惟薛公能之。若今人用參、附至四五錢不應(yīng)。惟束手待斃耳。但不載脈 象若何。想諸虛寒證畢現(xiàn)。其脈之大小遲數(shù)不足計耶。 《古今醫(yī)案按》 清 俞震篡 公元1778年 治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輕卻痛,按重則愈,皆虛寒證,服熱藥并針灸不瘥,此藥主之。 桂心(三分)甘草(炙,半兩)白芍藥(一兩半)遠志(去心,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入餳糖一塊如皂 莢子大,煎 肥豐,周身沉困,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緩或滑,或沉滑或沉緩。 (3)寒證:寒證在月經(jīng)病中以虛寒證為多,屬寒實者鮮少。 ①虛寒:虛寒在月經(jīng)病中多見于月經(jīng)后期、經(jīng)行量少、經(jīng)來成塊、痛經(jīng)、閉經(jīng)、經(jīng)行感冒、經(jīng)行胃痛、經(jīng)行 與虛寒證組。具有胃區(qū)脹滿,灼痛,泛酸,噯氣,嘔吐,大便不爽或干燥,舌苔厚膩,脈滑或或弦數(shù)為實熱證,共47例,男40例,女7例。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或灰黯,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曖喜按,甚至手足不溫,大便稀溏,舌質(zhì)色淡,舌體胖大,脈濡弱為虛寒證, 里證宜下者,以大柴胡湯下之。蓋傷寒過經(jīng),正氣多虛,恐麻黃承氣①太峻。誤用麻黃,令人亡陽;誤用承氣,令人不禁。若表證尚未除,而里證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湯通表里而緩治之。又老弱及氣血兩虛之人有下證者,亦用大柴胡湯下之,不傷元氣。如其 |
|
來自: 神醫(yī)圖書館318 > 《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