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黃芪功效分類: 一、補虛 1、黃芪建中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飴糖(30克) 桂枝(15克) 芍藥(18克) 生姜(9克) 大棗(6枚) 黃芪(30克) 炙甘草(6克) 【功效】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主治】葉天士為黃芪建中湯治虛勞提出具體指征:(1)久病消瘦;(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3)脈虛無力:(4)有操勞過度史:(5)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 2、補中益氣湯(小補中湯:黃芪、枳實、白術(shù)) 【來源】出自金代名醫(yī)李東垣《脾胃論》卷中。 【組成】黃芪 甘草(炙)各1.5克 人參(去蘆)0.9克 當(dāng)歸身0.6克(酒焙干或曬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術(shù)0.9克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或氣虛發(fā)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不任風(fēng)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F(xiàn)用于子宮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內(nèi)臟下垂者。 【歌訣】補中參草術(shù)歸陳,芪得升柴用更神;或補中益氣芪術(shù)陳,升柴參草當(dāng)歸身;升陽舉陷功獨擅,氣虛發(fā)熱亦堪珍。 3、當(dāng)歸補血湯 【出處】 《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 黃芪(30克) 當(dāng)歸(6克) 【功用】 補氣生血?! ?/p> 【主治】 血虛陽浮發(fā)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于婦人經(jīng)期、產(chǎn)后發(fā)熱等屬血虛陽浮者,以及各種貧血、過敏性紫癜等屬血虛氣弱者。) 4、歸脾湯 【來源】《正體類要》。 【組成】白術(shù) 9克,獲神 9克,黃芪12克,龍眼肉12克,酸棗仁12克,人參6克,木香6克,炙甘草sg,當(dāng)歸9克,遠志6克。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發(fā)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以及脾不統(tǒng)血所致的便血,婦女月經(jīng)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 【配伍特點】一是心脾同治,重點在脾,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源,方名歸脾,意在于此;二是氣血并補,但重在補氣,意即氣為血之帥,氣旺血自生,血足則心有所養(yǎng);三是補氣養(yǎng)血藥中佐以木香理氣醒脾,補而不滯。 5、保元湯 【來源】《博愛心鑒》。 【組成】人參3克 黃芪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 【功效】益氣補虛培元。 【主治】痘瘡氣虛頂陷者。 【歌訣】保元補益總偏溫,桂草參芪四味存。 6、通脈湯 【來源】《沈氏經(jīng)驗方》。 【組成】生黃耆30克 當(dāng)歸15克 白芷3克 通草6克。 【用法】用七孔豬蹄1對,以水L5升,煮湯吹去浮油,代水煎藥。煎至300毫升,熱服,藥后須以厚被覆面而睡,使藥力運行通體,即有乳,如未效,再二服無不通矣。 【功效】益氣通乳。 【主治】 產(chǎn)婦少乳或無乳。(下乳) 7、玉屏風(fēng)散 【來源】《丹溪心法》。 【組成】防風(fēng)、黃芪各一兩,白術(shù)二兩。上每服三錢,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 【功效】補脾實衛(wèi),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fēng)邪;風(fēng)雨寒濕傷形,皮膚枯槁。汗出惡風(fēng),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fēng)邪。(本方常用于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fēng)邪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于傷風(fēng)感冒而誘致病情反復(fù)者。) 二、通絡(luò) 1、黃芪桂枝五物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黃芪三兩[9g] 芍藥三兩[9g] 桂枝三兩[9g] 生姜六兩[18g] 大棗十二枚[4枚] 【功效】調(diào)養(yǎng)榮衛(wèi),祛風(fēng)散邪;益氣通絡(luò),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陰陽俱微,外證肌膚麻木不仁,如風(fēng)痹狀。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脈微澀而緊。 2、桂枝加黃芪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黃芪、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棗。 【功效】調(diào)和營衛(wèi),逐濕走表,助陽散邪。 【主治】(1)寒濕黃汗證。癥見脛冷,身體腫重,汗出色黃,舌淡苔薄潤,脈沉遲或脈浮。(2)營衛(wèi)不和表虛證。癥見汗出,或發(fā)熱,惡風(fēng)寒甚,或肌膚微腫,或嗜臥懶動,或動則汗出尤甚,脈浮無力。(3)太陽在風(fēng)證兼寒濕發(fā)黃證。癥見發(fā)熱,惡風(fēng),汗出,身目黃而晦暗,小便黃,腹?jié)M,舌淡,苔白,脈浮無力。 3、當(dāng)歸四逆加黃芪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黃芪 30-60克、當(dāng)歸(12克) 桂枝(9克) 芍藥(9克) 細辛(3克) 通草(6克) 大棗(8枚,擘[bo]) 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溫經(jīng)通脈。 【主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更見氣虛乏力者。 4、烏頭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麻黃 芍藥 黃耆 甘草各9克(炙) 川烏6克 【功效】益氣蠲痹,祛風(fēng)通絡(luò)。 【主治】腳部疼痛,不可屈伸。寒濕痹證。治療癥見關(guān)節(jié)劇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熱,舌苔薄白,脈沉弦 5、補陽還五湯 【來源】·卷下·癱痿論》。 【組成】 黃芪生,四兩[125g]; 當(dāng)歸尾 二錢[3g]; 赤芍 一錢半[5g]; 地龍 一錢[3g];川芎 一錢[3g]; 紅花 一錢[3g]; 桃仁 一錢[3g]。 【功效】補氣活血通絡(luò)。 【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fēng)。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止,舌暗淡,苔白,脈緩。 【歌訣】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jīng)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6、黃芪桃紅湯 【來源】《醫(yī)林改錯》 【組成】黃芪、桃仁、紅花。 【功效】益氣活血止搐。 【主治】產(chǎn)后抽風(fēng)。 三、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 1、托里消毒散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組成】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炒) 白術(shù) 茯苓各3克 金銀花 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功效】消腫,潰膿,生肌。 【主治】瘡疽元氣虛弱,或行攻伐,不能潰散?,F(xiàn)用于膿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證屬氣血不足者。 2、透膿散 【來源】《外科正宗》卷一 【組成】黃芪 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當(dāng)歸6克 皂角針4.5克 【功效】補益氣血,托毒透膿。 【主治】治癰疽諸毒,內(nèi)膿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主治正虛不能托毒、內(nèi)已成膿、外不易潰、漫腫無頭之癰瘍)。 【歌訣】透膿散治毒成膿,芪歸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銀蒡芷,更能速奏潰破功。或透膿散內(nèi)用黃芪,山甲芎歸總得宜,加上角針頭自破,何妨膿毒隔千皮。 3、五味消毒飲加黃芪 【來源】五味消毒飲來源于《醫(yī)宗金鑒》,加黃芪乃鄧鐵濤前輩經(jīng)驗。 【組成】 金銀花(15克) 野菊花(6克) 蒲公英(6克) 紫花地?。?克) 紫背天葵子(6克) 黃芪15克。 【功效】益氣 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五味消毒飲主治疔瘡初起,發(fā)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如見疔瘡癟陷,體虛氣弱者則加黃芪。 4、二生湯 【來源】《青囊秘訣》 【組成】黃芪3兩、土茯苓3兩、甘草3錢。 【功效】益氣解毒。 【主治】楊梅瘡。 5、土茯苓湯 【來源】《青囊秘訣》 【組成】黃芪3兩、土茯苓3兩、甘草3錢、黃柏3錢。 【功效】益氣清熱解毒。 【主治】楊梅瘡。 6、涌泉神應(yīng)散 【來源】《德生堂方》 【組成】金銀花3兩半,黃耆3兩半,當(dāng)歸2兩,甘草(切)2兩。 【功效】益氣解毒消癰。 【主治】婦人吹乳,或兩乳腫痛,即為乳癰。 四、利尿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黃芪“善利小便”?,F(xiàn)代研究指出:黃芪用量在15-30g時,利尿作用明顯。當(dāng)用量達到50g時,尿量反而減少。 1、防己黃芪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防己 一兩[12g] 黃芪 一兩一分[15g]去蘆 甘草 半兩[6g]炒 白術(shù) 七錢半[9g] 【功效】益氣祛風(fēng),健脾利水。 【主治】風(fēng)水或風(fēng)濕。汗出惡風(fēng),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歌訣】防己黃芪金匱方,白術(shù)甘草棗生姜,汗出惡風(fēng)兼身重,表虛濕盛服之康。 2、防己茯苓湯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防己三兩[9g] 黃芪三兩[9g] 桂枝三兩[9g] 茯苓六兩[18g] 甘草二兩[6g] 【功效】益氣通陽利水。 【主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3、黃芪五苓散 【來源】《傷寒論》 【組成】黃芪、桂枝、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 【功效】益氣通陽利水。 【主治】氣虛,小便不利。春澤湯變方。 4、黃芪四妙散 【來源】四妙散來源于《丹溪心法》 【組成】黃芪、蒼術(shù)、黃柏、牛膝、薏苡仁。 【功效】清熱利濕,通筋利痹。 【主治】濕熱下注,兩足麻木,筋骨酸痛等更見氣虛征象者。 5、黃芪甘草湯 【來源】《醫(yī)林改錯》。 【組成】黃芪4兩、甘草8錢。 【功效】益氣通淋。 【主治】老年溺尿莖痛,氣虛淋證。 6、縮泉丸加黃芪 【來源】 【組成】黃芪、益智仁、山藥、烏藥 【功效】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主治】膀胱虛寒證,小便頻數(shù)及小兒遺尿癥。以尿頻,遺尿,舌淡,脈沉弱為證治要點。 五、療痔 三奇散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三。 【組成】枳殼 黃耆 防風(fēng)各等分 【功效】 【主治】痢疾后虛坐努責(zé),或痔疾脫肛不收。 六、調(diào)節(jié)血壓(輕用15-30g升壓,重用30g以上降壓) 1、溫膽湯加黃芪 【來源】鄧鐵濤經(jīng)驗 【組成】黃芪、 半夏、 竹茹 、枳實 、陳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棗。 【功效】益氣滌痰降壓。 【主治】氣虛痰阻型高血壓。 2、補中益氣湯:升壓。 七、其他 1、三味黃芪丸 【來源】 【組成】黃芪3兩、蒼耳子1兩、防風(fēng)3錢。 【功效】 【主治】紫白癜風(fēng)。 2、四神煎 【來源】《驗方新編》原著清·鮑相璈 【組成】生黃芪半斤,遠志肉、牛膝各三兩,石斛四兩,金銀花一兩 【功效】扶正養(yǎng)陰祛邪,清熱解毒,活血通利關(guān)節(jié)。 【主治】鶴膝風(fēng)。兩膝疼痛,膝腫粗大,大腿細,形似鶴膝,步履維艱,日久則破潰之證。痛而無膿,顏色不變,成敗癥矣。 3、散膝湯 【來源】《辨證錄》 【組成】黃芪5兩、防風(fēng)3錢、茯苓1兩、肉桂5錢。 【功效】 【主治】鶴膝風(fēng)。 4、蒸膝湯 【來源】《辨證錄》 【組成】黃芪8兩、石斛2兩、薏苡仁2兩、肉桂3錢。 【功效】 【主治】鶴膝風(fēng)。 5、古開骨散 【來源】《醫(yī)林改錯》 【組成】黃芪120g、當(dāng)歸30g、川芎15g、龜板24g、血余炭1團。 【功效】催產(chǎn)。 【主治】難產(chǎn)。 6、黃芪赤風(fēng)湯 【來源】《醫(yī)林改錯》 【組成】黃芪、赤芍、防風(fēng)。 【功效】益氣止癇。 【主治】癲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