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梵高
梵高 梵高母親的肖像
作品名稱:梵高母親的肖像- portrait of van gogh's mother
作品尺寸:40.5cm× 32.5cm作品年代: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現收藏于:現存帕薩迪納的諾頓西蒙博物館。
畫作《梵高母親的肖像》是畫家梵高創(chuàng)作于1888年10月的一幅肖像油畫。
通過這幅油畫,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梵高的內心那樣孤獨寂寞,憂郁哀愁。
但是他對母親卻是一種他是真誠的愛,向往愛的世界。
通過母親的慈祥,表現出畫家內心深處的希望。
吃馬鈴薯的人
《吃馬鈴薯的人》荷蘭后期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高1885年4月創(chuàng)作的油畫。
為畫布油畫,油畫尺寸81.5x114.5cm。
該畫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在這幅畫里,梵高用粗陋的模特來顯示真正的平民。畫家自己說,“我想傳達的觀點是,借著一個油燈的光線,吃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工作的手從盤子里抓起馬鈴薯 - 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該畫作是梵高在北布拉班特居住時的作品,也是畫家自認為其最好的作品。
畫作賞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吃馬鈴薯的人》在這幅畫上,樸實憨厚的農民一家人,圍坐在狹小的餐桌邊,桌上懸掛的一盞燈,成為畫面的焦點?;椟S的燈光灑在農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們顯得突出。低矮的房頂,使屋內的空間更加顯得擁擠。畫面構圖簡潔,形象純樸。畫家以粗拙、遒勁的筆觸,刻畫人物布滿皺紋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軀體。背景設色稀薄淺淡,襯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
文森特·威廉·梵高在色彩上為了突出其內容,特意采用了夸張的形式。畫面色彩處于陰暗色調之中,給人以沉悶、壓抑的感覺,畫上的慘白色燈光與與微綠的昏暗色調的對比,造成一種幽暗低沉的氣氛,使人物形象顯示出強烈的光點,盛土豆的盤子里散發(fā)出縷縷的蒸氣,這一切都活畫出了貧苦農民家庭生活的真實情景。
文森特·梵高 1888 水彩 夜咖啡廳室外
夜晚的咖啡館《室外》作者:梵高質地:畫布,油彩
創(chuàng)作時間:1888年9月 尺寸:81*65.5公分
收藏地點:紐哈芬,耶魯大學藝廊。
介紹:住在阿爾時的梵高,迷上了畫燦爛的星夜。入夜后,他漫步在街頭巷尾,支起畫架,將藍色的星空、黑黝黝的房舍陰影,從屋子里流瀉出來的溫暖燈光,以及閃閃發(fā)亮如寶石般的星星,一一入畫。
這是梵高的晚期作品,用了他最喜歡的藍色與黃色作為主基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星空》。不同的是,畫中的夜晚并沒有給人壓抑之感,而是多了幾分和諧歡暢。那時梵高的心情應該是自由快樂的,暫時忘卻了生命的孤獨。
藍色與黃色向來是梵高的最愛,這兩種對比色,一個訴說著恬靜的心情,一個代表著喧鬧的氣氛,在這幅畫中,即便靜謐的藍色夜晚將至,但由鵝卵石鋪成的廣場,在黃色調的燈光下,依舊展現著人們的歡樂與活力。
本幅畫的筆觸相當準確,這是梵高細心觀察的結果。黃橙的燈光和深藍的夜空相互對比,視線沿著咖啡棚和座位向后延伸,使畫面產生縱深感。梵高曾說這是一張不用黑色的夜景圖,他成功的運用色彩表現了夜間戶外寫生的效果。
文森特·梵高 1888 水彩 夜咖啡廳室內
夜晚的咖啡館《室內》作者: 梵高,質地:畫布,油彩
創(chuàng)作時間:1888年尺寸:81x65.6公分
收藏地點:奧特盧,克羅勒-穆勒國家博物館
介紹:梵高的激情,來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個世界,來自他所認識的人們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強烈反應。這絕不是一個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種簡單的反應。他寫信給弟弟提奧的信,是一個藝術家寫出來的最動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覺力,這種知覺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應。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正在獲得效果,這種效果是通過黃色或藍色來取得的。雖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觀念用來表達對于人物和自然的愛,及其表現過程中的愉快,但他對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談到《夜晚的咖啡館-室內景》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
《夜晚的咖啡館-室內景》是由深綠色的天花板、血紅的墻壁和不和諧的綠色家具組成的夢魘。金燦燦的黃色地板呈縱向透視,以難以置信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反過來,紅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與之抗衡。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斗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作品預示了超現實主義用透視作為幻想表現手段的探索,但是沒有一種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塞納河濱》
文森特·梵高 1889 布面油畫 向日葵
向日葵 荷蘭 梵高作品賞析 1888 布上油畫縱100×橫76厘米
東京安田·葛西藝術博物館藏
梵高用簡練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整幅畫仍維持一貫的黃色調,只是較為輕亮。這幅畫被認為是梵高在黃房子里面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里那種短促而筆觸,在這里,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他大膽地使用最強烈的色彩,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歲月將使它們變得暗淡,甚至過于暗淡。"盡管采取了種種保護措施,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澤。
此畫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用綠色和藍色的細膩筆觸勾勒出花瓣和花莖,簽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藍色。籽粒上的濃重色點具有醒目的效果,纖細的筆觸力圖表現花盤的飽滿和紋理的婀娜感覺。在黃色背景前面的一幅十五朵花,好像我以前所畫的一樣。不同之處是這幅畫更大一些,它有一種相當特殊的效果,我認為這一幅是以更加簡練的手法畫出來的。在我的黃顏色房間里——帶紫色圓環(huán)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黃顏色的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只黃顏色的壺中,壺放在一張黃顏色的桌上。畫面的一角上,畫家的簽名:文森特。黃顏色的太陽透過我房間里的黃顏色窗簾,一派生氣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晨,我在床上醒來,想象這一切必定是芳香撲鼻。
作為一個因不平等和社會罪惡而發(fā)瘋的失敗的'傳教士',梵高是19世紀寫實主義的替罪羊之一;而他稱為'可怕的清醒'的心境的調子是那么高,直到現在,所有人都能聽到它,這說明了為什么1888年畫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術史上最受歡迎的一幅靜物畫,一幅以植物為題的《蒙娜麗沙》。
長鼓咖啡館里的女子 荷蘭 梵高
長鼓咖啡館里的女子 荷蘭 梵高作品賞析 油畫
此畫畫于1887年夏天, 自這一年的春天起, 梵高便常去克利希街的"鈴鼓"咖啡屋, 畫中的婦女就是這間咖啡屋的女主人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 以前曾當過德加的模特兒, 傳說跟梵高曾有過一段時期的深交。在這一幅畫上可以看到梵高在店內的墻壁上, 裝飾著他喜愛的日本版畫, 并與貝爾納、高更、勞特累克等利用此店舉行畫展。
對莫奈、畢沙羅為首的正統(tǒng)印象派畫家來說, 他們自稱為"反正統(tǒng)的畫家"。這一幅畫用細微的筆觸所形成的律動交響與色彩并置的手法, 表現出他有一段時間曾學習過修拉、西涅克的點彩法。
早在阿爾創(chuàng)作這批作品之前,這個問題就在巴黎梵高所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中有了類似的反映。從主題、風格和構圖上看,本畫是一幅印象主義作品,它類似于馬奈、德加和勒努瓦的作品。
畫中的女子據說是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她曾給讓-萊昂·熱羅姆、科羅和馬奈當過模特。19世紀80年代中期,她在巴黎克利希大街62號經營一家餐館,1887年有幾個月曾是梵高的情人。塞加托里答應展出梵高收藏的日本版畫。這個展覽為鈴鼓咖啡館的開張增輝不少,并且為咖啡館裝飾的異國情調添加了更多的內容。畫的背景上有一幅日本版畫,以表示塞加托里的時髦。不過在這幅作品中,右面墻上那幅很大的日本藝妓像仍然暗示了這位歐洲女子的社會身份和女性的性格。她獨自一人坐在那里喝啤酒、吸香煙,由此可以看出她是個抑郁的顧客,而不是咖啡館的業(yè)主;那么,進一步從她艷麗的裝束、她吸煙喝酒的習慣、她泡咖啡館的現象上看,我們則足以判斷她并不是中產階級婦女,而且有可以在操皮肉生涯。這幅作品將人物的情緒和處境做了理想化的處理,同時又暗示了人物的性關系和社會地位方面的情況,這就把塞加托里歸入了現代藝妓或現代巴黎人之列。
據貝爾納說,當塞加托里把梵高的作品以極低的價格出手時,他們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裂痕,可是根據高更的說法,他們的關系出現危機是因為她那位忌妒的情人爭風吃醋盯上了梵高。
作品以細致的筆觸將人物的表情生動地表現出來,前景的筆觸及鮮明用色,與背景形成對比。整幅畫是梵高精心營造的結果,作法上與印象派的表現方法相左。
文森特·梵高 舞廳
作 者:文森特·梵高 - vincent van gogh
作品名稱:舞廳- the dance hall 作品尺寸:65cm×81cm
作品年代:1888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現收藏于:法國巴黎巴黎奧賽美術館。
梵高對藝術的追求是,希望以真實、簡樸、強烈的色彩,讓所有可以看見的人都可以了解他的作品所要呈現的感受。
在他的作品中,有著單純易懂,及隨著心情起伏不定的筆觸。他不在乎是否正確的將事物描寫下來,而是以更直接的方法來深入事物的內在部份,挖掘出其象征的精神與意義。
這幅畫并沒有特別表現出梵高自己的個人風格,只是為了向高更證明他對那比派的了解較其深刻。整幅圖所表示的是種獨自表現形式的綜合主義,全體人物情景同蟻塚似的,克服了高更式畫法的直感原理。
而且這種變形畫中人物的畫法是梵高自海牙時期(1882)以來便慣用的手法,這一群看不清臉孔的人面,我們并不知道他們在做些什么,要由其畫中象征來探索。
梵高收獲景象賞析
梵高收獲景象賞析
這幅作品再次顯示了色彩的和諧—前景呈赭石和橘黃色,中景穿插著幾簇綠色矮樹叢和一片金黃色的田野,遠處露出青山藍天。黃色田野中,藍色的手推車和紅色的鏵犁格外醍目。
梵高為創(chuàng)作這幅油畫,共畫了四張習作,它們的構圖大致相似,手推車始終位于畫面中央。為了使作品產生縱深感,給人以從高視點遠望景色的印象,梵高讓天空只占畫幅的六分之一。藍色手推車構成畫面的焦點,位于畫面正中央。
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 荷蘭 梵高
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 荷蘭 梵高 1888 布上油畫縱51×橫45厘米 私人藏
這幅作于1888 年2 月的《割掉耳朵后的自畫像》,是給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現梵高當時在阿爾勒的精神狀態(tài)的自畫像。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梵高的自畫像,往往成為對畫家心理探索的佐證,是畫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鏡子。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于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發(fā)生一個多月之后。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麥田群鴉 荷蘭 梵高
《麥田群鴉》是梵高臨死前的幾幅作品之一,描繪的是法國瓦茲河上奧維爾鎮(zhèn)周圍鄉(xiāng)下麥田的情景。在這幅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郁感,烏云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蕩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面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也許這幅畫是作者在極力表達內心的孤獨與壓抑,就如畫面上的麥田別烏鴉壓住的感覺,金黃色的麥田表現出勃勃的生機,亦如作者內心生的欲望??吹竭@幅畫給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達著一種思想,也在宣泄著這種悲劇的情感。
文森特·梵高 1888布面油畫 有婦女在洗衣服的阿爾吊橋
有婦女在洗衣服的阿爾勒吊橋 荷蘭 梵高
油畫 荷蘭,克勒勒-米勒博物館藏
《阿爾勒吊橋》是梵高在晚年的時候(相對于他只有三十幾歲的壽命而言)住在阿爾勒這個小鎮(zhèn)上,畫了這個吊橋來表達他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春天的一個傍晚,幾個洗衣婦在河邊洗衣服,身旁是綠色的,黃色的小草,鏡子般的水被洗衣婦攪起一道道波紋,阿爾勒的吊橋在洗衣婦的旁邊,在橋的磚上有不下三種色彩,橋是由鐵索吊起來的,馬車正從橋上走過,馬的前蹄還在動,這就是“阿爾勒吊橋”的景色。
『1888年2月21日,梵高到達法國南部的阿爾勒,住在卡列爾飯店。這一張是他到達后的3月間所畫。信中寫著:"今天的工作是畫一張15號的畫——那是在藍色天空下,一輛小馬車正通過的一座吊橋,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綠草,橘色的河堤,還有一群穿著各色衣服的浣衣婦女。"這一張畫的色彩清澄而果斷,有如金屬管樂器奏出的嘹亮聲響。天空是一片藍,水波蕩漾的深邃運河,均遠離巴黎的喧囂,漫游在郊外的梵高,彷彿可以聽到他自己快活的聲息。這座吊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被破壞,現在已另外在別處建筑新橋。』
梵高畫了很多以橋為主題的作品,他仔細觀察藍天和四周生機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千方百計地表現河水的清澈透明。畫家從河對岸描繪了這幅景致。
這幅畫可以說是梵高的色彩實驗,畫家大量使用藍、橙補色,整張畫在三原色調的展現下,達到畫面平衡和諧的效果。光影的感覺在畫中不太明顯,全然以顏色為主導。筆觸縱橫交錯,細致入微,賦予作品濃郁的日本風格。
在給提奧的信中,梵高寫道: "今天我?guī)Щ貋硪环械鯓虻挠彤嫞幸惠v二輪小馬車從橋上走過,背景是藍天——河也是藍色的,河岸是桔黃色的,岸上長著綠草,有一群穿著襯衣與戴著五彩繽紛便帽的洗衣婦女。我還有另一幅畫著一條鄉(xiāng)下小橋與更多洗衣婦的風景畫;也畫了一幅火車站附近種著法國梧桐的林蔭道。
提奧,我感到好像是在日本一樣。我說得一點也不過火,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美麗的景色。……無論如何要來一趟,最好能住一陣子。驚訝吧,居然有這種顏色。"
曳起橋與打傘女士 荷蘭 梵高
曳起橋與打傘女士 荷蘭 梵高 油畫 德國,華拉夫理查茲博物館藏
1888年,梵高生活在法國南部阿爾勒。阿爾勒的朗格盧瓦橋,即曳起橋與打傘女士,梵高以它為主題畫了四幅油畫,另外還有一幅水彩畫,這一時期梵高將了常規(guī)繪畫技法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了融合。充分利用的鏡框透視,用他在海牙時創(chuàng)建的精確線條和角度,以表現事物的獨特視角。
此幅畫畫面呈現一片寧靜,寬闊的天空和水面上幾個稀疏的物體,在他的安排下成為色彩的實驗;畫上的主題只是讓顏色得以伸展的景物罷了,顏色彷彿是這些物體的第二層表皮。從堤防上遠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積相對的渺小,曳起橋在正午的陽光下左右相對,橋上的人成了幾個影子,以及用白色調表現的日光等,都是印象派畫家的畫風的痕跡,梵高在這地方顯然深受影響。
文森特·梵高 高更的椅子
作 者:文森特·梵高 - vincent van gogh
作品名稱:高更的椅子- Gauguin's chair 作品尺寸:高: 90.3 厘米. 寬: 72.5 厘米.
作品年代:1888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現收藏于:現存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術館。
油畫中是高更的手扶椅。這是畫家梵高與高更分手前繪制的高更空椅子:
素樸的造型,坐墊溫暖的綠色和椅架偏紫的藍色,
看得出兩位畫家臨別時和平珍惜的心情。
兩本厚書,點燃的燭臺似乎傳達了一種對友情莊嚴神圣的呵護之心。
文森特·梵高 善良的撒瑪利亞人
作 者:文森特·梵高 - vincent van gogh
作品名稱:善良的撒瑪利亞人- the good samaritan
作品尺寸:73cm× 60cm 作品年代:1890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是梵高依據德拉克洛瓦的原畫,J·羅朗斯的石版畫所做的臨摹,畫于1890年5月,梵高病體復原的初期。607信上說:“常常作畫臨摹,故不至忘記人物的形象?!庇终f,臨摹相當于音樂中作曲之后的作品演奏。他所做的臨摹,是以德拉克洛瓦和米勒的白與黑,或者依據他們兩人的主題來作畫,即興的配以顏色,或是追憶他們的畫,一邊摸索,一邊描畫。”所謂追憶,是說產生在感情中的朦朧色,或共鳴似的色彩。”
《善良的撒瑪利亞人》的構圖,雖然是梵高根據德拉克洛瓦的原畫所作,但畫面上的漩渦以平行的短促筆觸,表現意志的線條,來配合溫雅的淡紫色,切實的表現了充滿梵高本人情感的主題。
文森特·梵高 田野中的麥堆1885布面油畫
午睡 荷蘭 梵高 油畫 奧塞美術館藏
午睡 荷蘭 梵高 油畫 奧塞美術館藏
米勒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一位現實主義大師。梵高一向對米勒推崇備至,他對米勒的敬仰終生未改。梵高像米勒一樣關注世人疾苦,內心蘊藏著深厚的愛,并借助作品來傳達愛。梵高對米勒畫作的臨摹和再創(chuàng)作,人們能夠體會到二者對同一主題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現手法,也能看出兩種繪畫風格的鮮明對照。從兩兩對應的作品中,既可以領略梵高是如何將米勒的簡練、樸素、凝重演繹成梵高的色彩鮮明、生氣勃勃、狂野奔放。
星月夜
星月夜,也被譯為《星夜》。1889年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于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chuàng)作的一幅著名油畫作品。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歪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鹧鎰t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F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創(chuàng)作背景
1889年,在與高更一次爭吵之后,梵高精神分裂癥復發(fā)而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并用手帕包起后送與一名妓女。之后于5月8日自愿前往阿爾勒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治療,在那駐留了108天。在入住精神病院期間,梵高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繪畫作品,共計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在此階段的繪畫,梵高的畫風開始趨向于表現主義,作品充滿憂郁精神和悲劇性幻覺,其中作品《星夜》正是其中代表之一。[1]而作品《星夜》是在醫(yī)生允許梵高白天可以外出的條件下所創(chuàng)作,而其作品的所描述的風景也正是精神病院所在地圣雷米。
作品簡介
有種普遍的說法,由于這是梵高在精神病時期所作,世人普遍認為這是梵高想象出來的美妙情景。有人卻認為,這似乎更是感到安全和隱晦的產物,作為歉意和愛的表示,什么也沒有了的梵高割下耳朵。由于瘋狂的行為,這由心里發(fā)出的真實情感,就這樣被送入精神病院。而這時期的梵高,事實上卻創(chuàng)作了150多幅作品,精神病人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和心情嗎?不能從精神病的認識中擺脫出來,只是不想說也不知道說什么罷了。藝術并不是越會畫就越理解別人的心情,更不是認識的作品越多,越理解作者的心情。請不要褻瀆悲傷的人。[3]紅褐混合的火焰預示著要從情境內逃出的痛苦,與畫布頂點的距離也是絕不能逃出的理由,云層和夜空形成漩渦,不斷的吞進吐出,困惑、解脫、痛苦不停纏繞。平靜的村莊上方占據了大篇幅的瘋狂與悲傷。畫布沒有真正的如“流動的星夜”中說的那樣流動,是悲傷在纏繞著作者,不是畫布,畫境永遠是靜止且立體的,每一筆都體現著作者當時的心情。時間不同,心境不一。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暈,不停掙扎著釋放,可終究沒有到達村莊里面。仿佛幸福沒有照到悲傷里那樣。
在圣馬迪拉莫海邊的漁船 荷蘭 梵高
在圣馬迪拉莫海邊的漁船 荷蘭 梵高 油畫 梵高博物館藏
『1888年6月,梵高來到離阿爾50公里的圣瑪利,這是地中海邊的漁村,他在此完成了幾幅以漁船為畫題的作品。他在499信中告訴提奧,地中海的色彩千變萬化,有如鯨魯一般,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變成綠色、變成紫色,或變成青色……。然而,變化萬千的海面雖然美麗而奇幻,卻不如形狀變化多端、紅綠色對比強烈的漁船更能深深打動他的心。他把眼睛所捕獲的色彩鮮麗的漁船,清晰地畫在前景,省略其他部分來暗示遠方,讓人感到這是采用了日本版畫中擴大空間的手法。在細部的省略與夸張的變形中,則突出了空間上的深度?!?/SPAN>
梵高在這幅畫中,用輕亮的色彩,明快的筆觸,表現自然界的景象;用濃重的色彩,細致的筆法,描繪人造的船只。
"這幅畫畫的是海灘上的漁船,偌大的船身躺在灼熱的沙灘上,大海遠遠地消失在藍色的朦朧中,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但是太陽已經下山,人們只能憑借一些投影與沙灘上方熱空氣的顫動,而感到天氣的晴朗。"
織布工的左側和紡車 荷蘭 梵高
織布工的左側和紡車 荷蘭 梵高作品賞析 油畫
這幅畫的構圖是突出織布機的復雜與完整,而不是人物或背景,粗糙的地面只起襯托織機的作用,而這些織機又總是在側視或前視的角度上,也翼是說是畫的主角。傾斜的磚地面呈現出磚塊砌出的圖案,這就使畫的前景有了生氣,但是占主要地位的織機遮住了屋角,織機和那架傳統(tǒng)的紡車(這是未畫出的女工匠的工具)占據了整個畫面。
自畫像 荷蘭 梵高
自畫像 荷蘭 梵高作品賞析 油畫
這是最后一幅,也是最大的一幅,畫于1888年他就要離開巴黎的時候,而且在畫布的背面醒目地簽上了名字,這幅自畫像簡直就是那位正在作畫的畫家的宣言。畫家站在畫架前是畫家自畫像的傳統(tǒng)格式,同時梵高這幅自畫像的構圖與盧浮宮中倫勃朗的"畫家在畫架前的自畫像"及塞尚作于1885~1886年的"手拿調色板的自畫像"非常相似,在塞尚的那幅自畫像上,畫家手拿調色板冷漠地站在那里。梵高很可能在唐居伊老爹的美術用品商店里見過塞尚這幅自畫像,而且兩者的相似也使人也許在梵高動身前往南方之前,他在那個店中面對普羅旺斯的塞尚的"自畫像",與之進行過繪畫技巧上的探討。
這幅自畫像雖然也采用了傳統(tǒng)結構,卻帶有職業(yè)宣言似的色彩,因為它既突出了作者的階級身份又突出了作品的畫家身份。在這幅作品里,梵高將自己描繪為身穿無領短上衣的工人式的畫匠,手拿畫具站在畫架前面。然而他的裝束卻令人不知到底是何種身份的打扮。那上衣看上去像是被稱為畫家工作裝的那種外衣,可是實際上畫家的工作裝通常又不是這種式樣。畫家的工作裝要更寬松、更瀟灑些,無領的領口處用飾有花邊的帶子將領口扎住。而梵高這件上衣的肩縫和領口處的紐扣卻暗示這是一種更厚實的衣服,或許是工作穿的種上衣。梵高后來偏把它說成是農民的短外套。然而這件衣服本身式樣的模糊即暗示著它是多重身份的象征——畫家、手工藝人、工人、農民,恐怕梵高是想把所有這些身份都包含在其中吧。無論在作畫時實際上穿的是什么樣的服裝,19世紀的畫家們在自畫像里是很少身穿工匠服的。他們的自畫像常常更正規(guī),許多畫家畫室里的形象都是穿襯衫或短外套的中產階級,就像在弗爾南·科爾蒙的畫室里那群畫家一樣;塞尚那幅自畫像中畫家本人就穿著坎肩和短外套。梵高在他這幅自畫像中的無產階級打扮也并非毫無依據。呂西安·畢沙羅和保羅·西尼亞克得在大街上遇見他時,他就穿著粘滿顏料的衣服,像個整天跟顏料打交道的畫匠。
不過,這幅作品仍然算不上寫真的作品。畫面上除了畫架并無其他背景,為這幅作品而穿的那件藍外套上也沒粘上什么。可見這件衣服是作者有意選擇的,上面金色的斑點閃閃發(fā)光,似乎在贊美這件象征著職業(yè)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