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所為有所不為
道家的發(fā)展歷程中,雖然有儒家、法家有某些地方的相通,總的而言道家依舊是堅守“無為而治”的本質(zh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道到是最高的法則,是萬物的基本。世界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自然。世界有其特有的規(guī)律,我們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再創(chuàng)造新的、繁雜的條例,來約束自己。只要我們都遵循了規(guī)律,一切都會按照原定的方向自行運轉(zhuǎn)。《老子》:“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嘗試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庇盅裕骸敖^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所有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彼岳献咏o給我們設(shè)計的理想藍圖:上至君主下至一般民眾都以自然、清靜為首。沒有欲望就不會有紛爭。所以老子不認同儒家制定紛繁復(fù)雜的仁義,因為人本身就會這些,人的本能是生存著,互相不干擾,內(nèi)心平靜沒有雜念,就不會有矛盾。金科玉律多了反而是束縛,多則不利。“道”是應(yīng)有正確的軌道,欲望和貪婪是誘導(dǎo)我們遠離的因子,所以君臣民眾都要清心寡欲,無欲無求才可以在軌道中走的長久。
筆者在閱讀錢穆先生的《莊子通辨》時,驚訝的發(fā)現(xiàn),錢老先生把老子看成了一位陰謀家。錢穆先生認為,老子所追求的清心寡欲的社會,其實是陰謀家處心積慮想出來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嘗試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彼O(shè)想的君主是圣人,而且是社稷中唯一一個有智慧、清醒的人,他的治國手段是愚化民眾,使之完全聽從自己的號令。在整個社會中,就統(tǒng)治階級甚至只有君主才可以擁有知識。百姓則是要窮,要沒有理智的判斷,要沒有多余的物質(zhì)資料。無為的世界,成了圣人教導(dǎo)愚人,智人管理庸人的社會。所以老子眼中的君主就是個陰謀家,老子也是一位陰謀家。
筆者不太認同錢穆先生的觀點。老子設(shè)想的社會是君主清心寡欲,利用“道”這無形的法則來管理的一個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聯(lián)系老子的本人,是一位沒落的貴族,他的想法他可能對現(xiàn)有的政治懷有很大的失望感,于是他想回到久遠的原始社會型的生活模式。過著那種無憂無慮,人人安居樂業(yè),沒有戰(zhàn)爭,沒有殺戮的生活而已。老子的政治觀點是一種以無為勝有為的理想主義。
而莊子,一方面繼承了老子的無為的思想,一方面加入了自己對生命自由無拘無束的內(nèi)容。莊子更加強調(diào)的是逍遙,放任與虛無?!肚f子。天地》篇說:“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南面之賊也?!鼻f子更注重的是生命、精神上的需求。莊子認為道者,并不專屬于人生界,沒一個物體在它們自己的世界中都有屬于它們特有的道。所以我們不能夠用同一的標準去衡量。于是乎莊子認為,在人生界沒有興教化和立法度的必要,也沒有立君主的需要。政治于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可有可無。因為只要人人都行道,則天下大道已達,有無君主已經(jīng)不再重要。
在這里,筆者想把老子、莊子歸成客觀的唯心主義者,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道是萬物的之本。就好像是一顆樹,道是它的根,然后在根的滋養(yǎng)下衍生出了人、天、地、法。我們的所作所為,都必須按照道來行使,這樣世界就會安然、太平。老莊的分歧就在與君主的有無,老子認為君主是道的維系者和遵守者,只要君主在道的圈內(nèi)行走,國家社稷就會安穩(wěn)。而莊子構(gòu)建的社會中,君主是虛無縹緲之物。
二、黃老的道法相濟
到了漢朝,黃老思想傳播甚廣。黃老思想沿襲了道家的精髓,是道家發(fā)展史中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黃老思想融入了法家的精神,筆者涉獵的書籍不多,愚以為,黃老思想對道家已經(jīng)漸行漸遠。《黃帝四經(jīng)》指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執(zhí)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能自引以繩,然后見之天下,而不惑矣?!痹谶@里,黃老學者已經(jīng)把“道”制定成具體的法則,成為了一個約束人生活的條條框框?!豆茏印吩弧包S帝之治也,置法而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名者也。”詹石窗,謝清果兩教授解釋說“道家其實也可定了立法的治世效果,只不過注意到理發(fā)的去誒按,必須以道德自覺來兩服?!?/p>
黃老的道法相濟的政治觀念沖擊了老莊對虛無的“道”的認識。黃老認為法必須要立,執(zhí)法必須要嚴,這么來和法家的“法”的精神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法”的源頭有不同,黃老的“法”來自于對到的認識。雖然老莊認為道是源是本,是安定社會必要的法則,但是沒有人提出要把道具體化。即使是老子也只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把“道”具體成“法”正是一種欲望的表現(xiàn)。雖然源頭是“道”但是其中的內(nèi)容一定是融入了自己的目的和要求的。就好像現(xiàn)在社會的法律,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法律,都基于對法理的尊重和恪守。但是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他們的法律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條,每一個內(nèi)容都是在維護自身的利益。清心寡欲就在這“道法相濟”中被打破。
三、修生養(yǎng)息立根基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敝袊舷挛迩辏瑲v經(jīng)無數(shù)朝代,每一個朝代的誕生必然伴隨著的是長期的戰(zhàn)亂、饑荒。新朝代剛建立,國家凋敝,人民尚屬于水深火熱之中,若此時再大興土木,大改政治,只會把國家推到懸崖邊上。開國君主都比較睿智,國家剛剛起步,他們都會選擇修養(yǎng)生息,養(yǎng)精蓄銳。老子提倡的清靜無為對此不無影響。
最顯著的數(shù)漢朝初年,從高后到惠帝,從文帝到景帝,甚至連武帝前期也是提倡黃老之學。黃老乃容法、陰陽、儒家等一體的道家學說,延續(xù)了老莊的無為思想。有個典故是關(guān)于西漢名相曹參的,當時漢惠帝很納悶為什么丞相一直無所事事,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理應(yīng)該忙忙碌碌為國家操心。曹參回答惠帝,其實自己一直在辦事,不過是在無為的基礎(chǔ)之上,統(tǒng)治者無欲則百姓安穩(wěn),百姓沒有欲求則國家安康。西漢初年黃老是主流學說。武帝在早年曾經(jīng)想啟用儒士,但是遭到信奉道家的竇后極力反對作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漢初年,道家對漢朝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沒有前期的清靜,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或是文化,也不會得以快速的恢復(fù)。也不會有武帝之后追擊匈奴的豐功偉績。
利用漢朝的例子,筆者想說,在中國傳統(tǒng)政治中,儒家一直是占據(jù)主導(dǎo)的地位,但是道家同樣的對政治有很大、很深的影響。中國的政治模式是儒、道、法相結(jié)合。各位士人都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儒道相通的大學者。民生凋敝時則以“道”治天下。國力充足時,以“儒”治天下?!暗馈钡乃枷胍恢庇】淘谑咳说男闹?。
四、“道”士人的精神庇護所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儒家一直是文人的生活、學習準則。儒家傳統(tǒng)教育模式“學而優(yōu)則仕”。于是十年寒窗就為考取功名,長時苦讀就為為人父母官。儒家教導(dǎo)我們的是積極入世,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wù),“以仁為己任”。陳斯懷教授認為儒家也有隱處的思想“主要包括兩個內(nèi)容。其一是時勢問題,如果時勢不當就必須自覺選擇隱處。其二時道德持守問題,為了堅持與涵養(yǎng)個人的道德人格,有時應(yīng)該選擇隱處,并怡然自得于其中。”
筆者不太同意陳斯懷教授的看法。傳統(tǒng)文人受到儒、道兩家的影響甚深。儒家主張積極入世,道家雖沒有主張積極參與國家事務(wù),但是也不排斥,“入世當名相,出世當名醫(yī)”,不過道家更多的是一種自由避世的心態(tài)。 文人士人的出世心態(tài)大多還是來自道家的影響。
《論語。先進》中孔子問侍者志,其中一人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笨鬃釉谝慌浴班叭粐@曰‘吾與點也?!北砻嫔峡此瓶鬃又雷约旱闹鲝埐荒軌虮恢T侯接受,而備感失落,有種想回歸田園,過著簡單的歌、舞生活。但這也是孔子一時的想法,縱觀其一生依然是奔走于各國,宣揚自己“仁”的主張。在《論語。微子》中隱者對孔子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孔子回答“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币簿褪钦f孔子的最終理想是為社會的秩序和大道義。從孔子和其七十二徒積極努力入世的行為來看,儒家要教導(dǎo)我們隱處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學者認為也是一種隱處的精神。其實不然,這里只是一種小入世和大入世的區(qū)別。在一個人貧窮或者能力不足夠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先顧好自身的情況。安居樂業(yè),在清貧惡環(huán)境中修身養(yǎng)性,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已達到可以治國平天下的目標。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是心懷天下,心懷國家。不同的是能力波及的范圍。所以孟子所說依然是依然是入世的提倡者。
而道家所提倡的出世,是一種遠離政治煙硝,過“無絲竹之悅耳,無案牘之勞身”的一種快哉的愜意生活。隱,有如長沮,伯夷。也有大隱于朝廷者如東方朔。隨心所欲不為世俗所羈絆。追求一種對個體生命自由的尊重。以莊子為例“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quán)者,不能與人柄。操之惡栗,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鑒,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鼻f子對富、顯、權(quán)之類是持蔑視態(tài)度的,他認為那樣會失去生命自由自得的本色。不理會俗世生活史莊子的活法。
道家給人的是一種精神的解放和樂園。所以很多儒學士人在政治上屢屢受挫、不得志時,都會在道家中尋求精神的慰藉。
西漢前期,道家思想作為主流思想,給以失落的文人很大的精神安慰。洛陽才子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年二十余,最為少……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才華橫溢卻遭受朝廷排擠,被文帝疏遠,遷為長沙王太傅。志滿躊躇卻得不到重用,孤寂無奈只能從書中尋求寄托。于是《莊子》成為了他精神上的救命稻草。賈誼的《吊屈原賦》和《鵬鳥賦》都充分體現(xiàn)他從《莊子》中吸取的內(nèi)容。如《吊屈原賦》中“所貴圣人之神德兮,濁世而自藏”一句是化用了《莊子。則陽》的“是理自于民,自藏于畔”。
東漢末期的馮衍,身出名門,官宦世家。入世當官是他最大的心愿,可是他六次官場失意,積極的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心灰意冷的他被迫歸于田園,此時他半入道家,從《莊子》中得到感悟,點醒了在迷途困惑中的馮衍,讓他回歸生性的從容淡定。宋朝時期的蘇東坡也是在官場上此起彼伏,三次被貶一次比一次遙遠。俗話說“黃山成就了東坡,東坡成就了黃山”,筆者更認為是道家成就了蘇東坡。被貶黃山,東坡自感無望,對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于是常常游山玩水。儒家的學而優(yōu)則仕帶給他太多的苦難和矛盾,其實到了這個情況,東坡希望的只是平靜清淡的生活,猶如陶淵明”悠然見南山“般自得。道家對個體生命自由的追求影響了他,才是他寫出前后《赤壁賦》的傳世之作。儒家的包袱壓得蘇東坡喘不過氣來,在道家的世界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所以回到剛剛的問題,很多士人會因為時勢的不當和對品德的堅守而歸隱,實質(zhì)是受到道家的影響。世事不濟,我們無力救世,于是我們選擇退出歸隱山林,不再在這和渾濁的世間摻和?;貧w到自己應(yīng)該遵守的“道”中,清心無欲,自得其樂。人活著總在思考憂、愁,總在擔心危、害,太累了。被世俗羈絆住的士人,被現(xiàn)實壓垮的文人愿意外儒內(nèi)道,因為道家尋求的是心的恬淡,生命的自由,精神的從容。儒家教以他們?nèi)柿x禮教,教使士人為官為賢,為國為民。道家給以他們疲憊時的安慰,精神的庇護。
參考文獻:
①詹石窗,謝清果,《中國道家之精神》
②陳斯懷,《道家與漢代士人思想、心態(tài)及文學》
③方勇,《莊子學史》
④南懷瑾,《老子他說》
⑤崔大華、高秀昌等,《道家與中國文化精神》
⑥錢穆,《老莊通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