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古八景—東湖八景
據(jù)同治《宜昌府志》和《東湖縣志》記載,宜昌古八景一般是指宜昌市夷陵區(qū)的東湖八景,他們是:東山圖畫、西陵形勝、赤磯釣艇、黃牛棹歌、三游雨霽、五隴煙收、雅臺明月、靈洞仙湫。作為宜昌八大景觀,曾令無數(shù)文人騷客流連忘返。時光變遷,而今的“宜昌八景”或輝煌,或沒落,或已不復存在。
宜昌市歷史悠久,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并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今夷陵區(qū))、興山、巴東(今屬恩施州)、長陽、長樂(今五峰縣)5縣及歸州(今秭歸縣)、鶴峰(今屬恩施州)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宜昌領東湖(今夷陵區(qū))、興山、巴東(今屬恩施州)、長陽、長樂(今五峰縣)5縣及歸州(今秭歸縣)、鶴峰(今屬恩施州)2州 這些地方山水形勝、源遠流長,各有八景遐邇聞名、古今傳誦?!?/font>
一、東山圖畫
東山,位于宜昌古城之東部,海拔高度僅127.8米,但其山巒起伏,連綿蜿蜒數(shù)十里,恰與奔騰不息的長江一動一靜,婉若水、陸兩條巨龍,千百年來呵護著古城宜昌。歷代地方高官和文人墨客,站在東山之巔,眼簾中松柏翠綠、綠蘿溪溪流潺潺,東湖、南湖與長江水波相映成輝,故有“東山圖畫”之辭,為清“夷陵八景”之一。
東山上曾有慈云寺、東山寺、東山草堂等名勝古跡。東山寺始建于唐朝,它是宜昌早年的一座文化地標建筑。唐代之所以要修建東山寺,是因為作為古鎮(zhèn)郡城的宜昌之東,山勢蜿蜒低矮,而不及江對面的葛道山(即磨基山),則有“主不敵客”之勢。根據(jù)風水先生的意見,須在東山之巔建一超越江南諸山的寺院,強化主山氣勢。否則。難以褐福西陵,此“則寺之所由來也”。
東山寺建成之后,州府撥地43畝,有許多知名僧人供養(yǎng)侍奉,旦夕育經(jīng)祈禱,裼福西陵。東山寺吸引了四方仙客騷人慕名來游,常年香火不斷,棲遲瞻仰,熱鬧非凡。僅從可查詢的史料看來,北宋的歐陽修、南宋的陸游和明代的雷思霈等人均是榜上有名。歐陽修被貶為夷陵縣令,期間留下了大量吟詠夷陵山水詩文,其中不少詩句是與東山、東山寺有關。
因東山寺、古白龍神井、綠蘿溪、竹林臘梅等構成如詩如畫之景,曾引得陸游、歐陽修等眾多文人吟詠。始建于唐代的東山寺在東山之巔,現(xiàn)烈士陵園偏南,即現(xiàn)湖心亭北,與古白龍神井隔塘相望。寺內(nèi)有攬勝樓、東山草堂、鐵因庵。與江南葛道山(現(xiàn)磨基山)對峙。登攬勝樓,可遙望江流東去、俯看黛瓦街市,猶如圖畫之中,寺毀于抗戰(zhàn)中;又從城中望東山,暮鼓晨鐘,竹木蒼翠;東山日出之時為景物最美,舊宜昌縣府衙門門額上刻有“東山旭日”,為宜昌舊八景之首。
二、西陵形勝
又名:西塞晚霞。西塞即西陵山廟(現(xiàn)復建成嫘祖廟),原為前后坪的分水嶺,住有道士,毀于抗戰(zhàn)中。
西陵山,泛指從營盤崗至天燈包之間的山頭,位于宜昌城區(qū)西北部、南津關之東南、長江與黃柏河之間,海拔105.7米,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當?shù)厝罕姲堰@座山頭稱作西陵山。
早在宋代,西陵山被列為峽州(即宜昌)八處古跡之首。據(jù)傳,明代曾在此山興建西陵山廟,每逢農(nóng)歷三月十五(相傳這天是嫘祖的生日)舉行廟會祭祀嫘祖,世代延續(xù)。 1940年5月,嫘祖祠堂毀于戰(zhàn)亂。又據(jù)《宜昌府志》、《東湖縣志》記載:“西陵山在社林鋪,縣西北十五里,蜀江之險始此”,《宜昌府志》中還有“西陵山在社林鋪前后坪”的記載。由此可知,西陵山廟當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以前。據(jù)傳,清朝光緒末年,西陵山廟曾經(jīng)四川張道人擴建,建有靈官殿、正殿等大小房舍十余間,山門正對宜昌古城,其上石匾刻有“西陵山”三個大字,為當時宜昌著名的寺廟之一。宜昌淪陷期間,西陵山廟被日本侵略軍炸為廢墟。1949年宜昌解放后,西陵山廟遺址處被辟為農(nóng)田。1993年2月,為紀念嫘祖這位中華炎黃子孫的偉大母親,又在西陵山廟舊址重建嫘祖廟,建筑面積1217.27平方米,廟高26.53米,共四層,多層重檐,棱角刺天,24組風鈴懸掛翹角,隨風飄動,傳響天外。
登上西陵山頂,遠眺西陵峽口,群山連綿起伏,愈遠愈高。而腳下的山頭,海拔不過百余米,果真是“高山至此而陵”。山下奔流而去的長江被葛洲壩工程攔腰截斷,大壩上的宏偉建筑歷歷在目。山腳下的前坪和后坪,在葛洲壩工程1981年蓄水以后已被淹沒,形成人工湖泊。西陵山與湖泊碧波映襯,更顯得山清水秀。
三、赤磯釣艇
原在葛洲壩與西壩之間(又有稱現(xiàn)西壩三江口),有巨形紅色磯石露于江心,故名赤磯。向為漁舟泊于此,百年前被洪流沖消。
葛洲壩位于宜昌市區(qū)西北部,原是長江中的一個小島。略呈梭子形,長約2公里,寬約0.5公里,面積約0.6平方公里。其北端石磯正對西陵峽口,東隔二江與西壩相望,葛洲壩北抵鎮(zhèn)境山,南接江南獅子包。葛洲壩距三峽大壩38公里。
據(jù)《東湖縣志》記載:“葛洲壩在現(xiàn)西北八里濱大江內(nèi)連西塞”(今西壩)。葛洲壩歷史悠久,據(jù)傳,洲頭二江邊,施工中曾挖出一棵古樹,經(jīng)鑒定距今已有六千多年。據(jù)《東湖縣志》載:三國東吳赤烏七年(公元244年),吳西陵都督步隲曾在洲上筑步隲城;鳳凰元年(272年),其子步闡繼為西陵都督,據(jù)此城降晉,故又名步闡城。距今已有1700多年。
“葛洲”一名的來由,其說有二:一說洲上原多郭、鄒二姓,故名郭鄒壩,后逐漸演變?yōu)楦鹬迚?;另民間傳說古代有兩位勇士,化為青、白二龍在川江上運木材,幫助修建東山寺,不料在峽口遇上水妖,發(fā)生一場惡戰(zhàn),使船在沙洲上擱淺,故名“擱洲”。后來,因“擱洲”與“葛洲”諧音,遂稱為葛洲壩。
民間另有“長鏈鎖金船”之說。據(jù)傳,葛洲壩本是一條金船。從何處來,又流往何處去,都不得而知。當這只金船順流而下,剛剛流出西陵峽口,正好被開江治水的禹王看見了,他站立山頭用手一指,水底頓時出現(xiàn)一條金鏈,一頭飛去拴住了金船,另一頭便饒在岸邊的木樁上。從此,這只金船便被系在江心,洶涌的波濤也不能把它卷走。
又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春秋,這木樁竟?jié)u漸轉青生出枝葉,又長成了一棵又粗又大的青檀樹,撐開巨大的綠傘,為行人遮陰擋雨,而那水底長鏈則化成了大小相連、很長很長的一大串礁石。因為那堆大礁石有斑爛的花紋,很象一只臥虎,遂得名老虎礁。金船呢,它變成了一座寶島,正對著雄偉的西陵峽,日夜閃著金色的光彩。后來,就有了“長鏈鎖金船”之說。
1970年12月30日,舉世矚目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破土動工。葛洲壩被全部挖除,僅留下“葛洲壩”地名。為紀念毛主席1958年3月30日視察長江三峽,這個宏偉又名三三○工程。葛洲壩工程與三峽工程相比規(guī)模雖小些,但要比三峽工程復雜。工程上馬兩年后,暴露出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而被迫停工。1972年11月,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葛洲壩工程會議,決定成立由林一山為主任的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林一山提出的方案終于將困境中的葛洲壩工程引向成功。1974年10月主體工程施工, 1981年1月大江截流成功,1986年6月第一臺17千瓦機組正式并網(wǎng)發(fā)電。這是我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攔河大壩,是長江三峽工程的實驗壩。
西壩豆芽灣在宜昌曾經(jīng)十分有名。早些年,人們在街上只要看到水靈肥嫩的豆芽,就說是西壩豆芽灣的。西壩豆芽灣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名聲,據(jù)說遠與漢昭烈帝劉備有關呢。
話說關云長被東吳孫權殺害之后,急于復仇的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親率數(shù)十萬大軍從四川飛奔而來,東征孫吳。
蜀軍出川后,連戰(zhàn)皆捷,兵臨吳境宜都界口,蜀軍士氣旺盛,勢如破竹,先后擊破李異、劉阿等。吳將孫恒困于夷陵城中。是時,西壩上圍城蜀軍少說也有萬余。自古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成千上萬的將士屯聚于此,糧草雖然不愁,可是要吃菜呀!蔬菜供應一時成為蜀軍中十分頭痛的事。
一天,劉備巡視營壘,只見有幾個挑擔擔兒的人躲避不迭,便派人找來盤問。原來這是西壩上幾個做豆芽生意的人。劉備一聽說他們是賣豆芽菜的,笑曰:“此乃利軍利民之事,汝等何不廣而為之,以濟吾軍焉?!?/font>
于是,這幾個農(nóng)民回家便邀約左鄰右舍大干起豆芽生意來了。大軍在此一駐數(shù)月,不少人竟因此而發(fā)了財。從此,這里的農(nóng)民便長期以種豆芽販豆芽為業(yè),延續(xù)千百年之久。豆芽灣也因此而出了名。
四、黃牛棹歌
夷陵西境的黃牛巖至黑巖子一帶,是西陵峽中的險峻地帶。酈道元曾經(jīng)在《水經(jīng)注》中生動形象地敘述了這一地帶山勢險峻,河道曲回,水流湍急,礁險漩翻,行如登天的情景。
黃陵廟在黃牛巖山麓,古稱黃牛廟、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是長江三峽地區(qū)保存較好的唯一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筑的古代建筑群。廟在本市上游九十里的江南岸,高巖之上一大片石形,狀似躬耕農(nóng)夫趕牛扶犁,故名黃牛巖。黃牛巖在西陵峽中,帆棹漿櫓,上下唱號子,名曰棹歌。古人唱云:朝見黃牛,暮見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現(xiàn)黃陵廟依然屹立在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長江南岸黃牛巖下,矗立于波瀾壯闊的長江江邊。屬湖北省宜昌縣(現(xiàn)為宜昌市夷陵區(qū))三斗坪鎮(zhèn)。
五、三游雨霽
宜昌市三游洞位于城區(qū)西北7公里處,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三游洞早在1956年就被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宜昌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跡風景區(qū)。
三游洞是長江三峽西陵峽的起始點,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石灰?guī)r溶洞山洞。坐落在“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長江西陵峽口,依傍于“清流涵白石,靜見千峰影”的下牢溪畔,它的地質年代為寒武紀,距今約5億至6億年。在聞名遐邇的葛洲壩工程和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這兩座壩之間海拔170多米,洞深30余米,洞室宏敞,高約9米。入洞約15米處,有兩根巨大乳石自洞頂垂下,恰如門楹一般,把此洞分為前后兩室。前室明敞,后室幽秘,各有其趣。洞內(nèi)還有一個耳洞,它僅容一人扶壁貼身、彎腰曲腿而行。出此耳洞,即可一眺萬里長江的壯麗景色。洞壁高低起伏,奇異多姿,或如云飄水瀉,或如蛇舞獸奔,變化萬端,難以名狀。游客感悟三游洞用耳朵聽比用眼睛看更有韻味。洞內(nèi)外的石壁上,名人題刻甚多,它們都是重要文物,此外,明重刻《三游洞序》石碑彌足珍貴。
三游洞的由來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即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王朝平息“淮西叛亂”不久,白居易、白行簡與元稹在各自奔赴新任駐所的途中,于三月十日夜偶然相遇于夷陵(今宜昌市),共敘離別之情,往返相送,他們攀懸崖、登峭壁,在峽州上二十里北峰下和兩崖相廞間,發(fā)現(xiàn)一個奇洞。他們探訪奇洞,始游奇洞,命名奇洞為“三游洞”。三人在洞中各賦二十韻古調詩一首,由白居易作序,稱《三游洞序》,一并書于石壁,以茲紀念,亦供后來者登臨共賞。所以當?shù)胤Q白、元三人稱為“前三游”,白居易、白行簡與元稹三人的游覽,由于這篇序和他們的詩,使得西陵峽口、長江北岸的這個崖間山洞成了名勝古跡,詩題“三游洞”,也成了這個洞的名稱。之后,宋嘉祐元年(1056年)冬天,宋代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從故鄉(xiāng)眉州(今四川眉山縣)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市)應試。途經(jīng)夷陵來洞中游玩,并各有《三游洞詩》一首,刻在洞壁上,史稱為“后三游”。
六、五隴煙收
五龍山,又名五隴山。位于宜昌長江南岸,與天然塔隔江想望。因五峰連峙,蜿蜒如游龍奔江,故名。山下有五龍溪。據(jù)《東湖縣志》載:“期間,清流潺潺,村落參差,林木蔭翳,凌晨薄暮,嵐霧撲地,莫識津涯。迨清風科徐起,微煙縹緲。獨裊晴空,碧峰洗掃如黛,春華疏密,秋色丹黃,風景如畫?!?/font>
此山與天然塔相對的江中有一江心壩,霧景如煙,故名煙收壩,它隨江水的漲落而沉浮,江水漲高壩就被淹,俗稱淹子壩,也稱胭脂壩。五龍山與煙收壩的江景在古代就被稱為“五龍煙收”,清代列為東湖八景之一。
七、雅臺明月
東晉文學家、訓詁學家郭璞(公元276年——324年),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于晉武帝咸寧二年出生于官宦之家,璞父郭瑗為建平郡太守。郭璞深受父親的熏陶和影響,自幼苦讀經(jīng)書,研究古文奇字,而且妙通陰陽算歷、天文、卜筮諸學,特別擅長詩賦,人稱郭璞詞賦為東晉之冠。郭璞于元康七年(297年)攜妻帶兒,來到三峽中晉屬的建平郡郡治巫山,看望在此任太守的父親。并選擇夷陵定居。爾雅臺是郭璞著書立說的地方,北宋以來,人們欽佩郭璞,民間又稱郭雅臺。
同治三年(1864)《宜昌府志》載:“爾雅臺,在城西北隅鎖堂街?!奔闯菂^(qū)北左門與鎮(zhèn)川門之間,(今沿江大道東側西陵一路下段的三峽建行大門處)。郭璞定居夷陵,專心為古書《爾雅》作注釋。寫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性質的工具書。大約在太興二年(319年),郭璞惜別夷陵山水和父老鄉(xiāng)親,東下建鄴(今南京)。后來,鎮(zhèn)東大將軍王敦愛其才,通過其堂弟王導把郭璞調到武昌(今鄂州市),任記室參軍。太寧二年(324年),因直言而惹怒了王敦,一代文豪奇才郭璞竟被殺于荒野,隕年49歲。平定王敦之亂后,郭璞被追贈為弘農(nóng)(古縣名,今河南靈寶北)太守。后郭璞之子郭驁任臨賀太守時,才得將其父改葬。
郭璞其人其事,自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唐貞觀年間編撰的《晉史》,其中“卷七十二,列傳四十二”都是寫郭璞的,詳細記述了郭璞生平及其業(yè)績,因而郭璞名揚海內(nèi)外。夷陵是郭璞的第二故鄉(xiāng),為緬懷故鄉(xiāng)賢人,夷陵百姓在城之北隅筑臺,取名“爾雅臺”,供奉郭璞神位,歲歲祭祀。并在臺內(nèi)鑿了一口半圓形小池,取名“明月池”,寓郭璞生前在此注《爾雅》時洗墨之池。 “雅臺明月”成為“夷陵古八景”之一。
歷代過往夷陵的文人墨客,名人志士乃至寒士布衣,仰慕郭璞的豐功偉績,均到“爾雅臺”游覽、憑吊。留下許多感人肺腑的篇章,乾道元年(1165年)7月,王十朋調任夔州知府,途經(jīng)夷陵,寫下《爾雅臺》詩:“隱跡江山郭景純,學兼儒技術通神。蟲魚草木歸箋注,何害其為磊落人?!?/font>
“爾雅臺”由于年代久遠,其間廢而復,復而廢,又廢而又復,至宋代爾雅臺仍然屹立于夷陵城內(nèi)之北隅。北宋年間,“東坡居蜀,往來峽中,曾同山谷(黃庭堅字號)學書于此”,說明此時爾雅臺及其附屬建筑仍然是完好的。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10月,大詩人陸游赴任夔州通判,路過夷陵,他在《入蜀記》中寫道:“遍歷爾雅臺錦障亭,亭前海棠二本,亦百年物?!币舱f明這時爾雅臺安然無恙。但到了明代“爾雅臺”曾荒廢。明洪武年間國子博士詹同入峽,拜望爾雅臺,并作《爾雅明月二臺》詩一首,詩曰:“爾雅臺前草木疏,明月臺前月影孤。試問當年著書者,二臺留得此間無?!备袊@爾雅臺的滄桑。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東湖知縣林有席一到任即倡修爾雅臺,以培養(yǎng)人才,至此爾雅臺一直成為鄂西教書育人的場所。咸豐九年(1859年),新任東湖知縣劉浚鑒于爾雅臺年久“頹廢略盡”,便召集邑紳商議,募資重建課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營造,新臺終于建成,并命名為“爾雅書院”。爾雅書院與墨池書院、六一書院并列為宜昌的三大書院。
八、靈洞仙湫
石門洞,俗稱龍王洞,又名靈洞。位于點軍聯(lián)棚鄉(xiāng)干溪村。石門座落于群山環(huán)抱的幽谷之中,四周群峰叢青,林木蒼翠。洞口在山下巖壁間,分三層,舊有兩石下垂如門,故稱石門。洞內(nèi)大自然神奇造化,自然作品隨處可見。洞中建有廟宇,內(nèi)有龍?zhí)?,傳說水深千尺,龍王居潭底龍宮,統(tǒng)領水族,興云布雨。每遇天旱,官民頭戴柳枝,腳穿草鞋,手執(zhí)神香前往靈洞求雨。
相傳在宋代就有人在該洞修建建筑物,道教始祖張三豐在這里修練過,還留下了手書真跡;在明朝洪武八年,久旱不雨,一些庶民用龍王洞的水求雨,很靈驗。在得到朱元璋皇帝的“御賜靈濟”的美名,在石門洞從此開始大量修廟宇,香客不斷。以后600余年,石門洞成為萬民朝拜,有求必靈的“靈洞”??上г谖母镏校奈锉粴?,直到1995年石門洞重建。目前是宜昌市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歷史景點。
宜昌各縣古有八景
東湖八景:東山圖畫、西陵形勝、雅古名月、靈動仙湫、三游雨霽、五隴煙收、赤磯釣艇、黃牛棹歌; 鶴峰八景:八峰聳翠、紫煙輝霞、龍?zhí)豆哦?、印石成基、龍期夜月、果老仙洞、蓮石砥柱、天泉保障?br> 長樂八景:松嶺濤聲、城河水韻、石魚呈瑞、紗帽晴光、隍廟曉鐘、書院夕照、西山云景、南坡煙雨; 長陽八景:龍門春水、鳳臺秋月、東峰樵隱、西沙古渡、鱉渚漁歌、軍嶺晴云、泉水春耕、楊溪夜讀。 興山八景:屈洞含煙、妃臺曉月、珠潭秋月、仙女春云、雙戟摩空、五峰列指、橘林馴鹿、扇嶺猿啼; 巴東八景:巴山夜雨、村市曉鐘、鹿洞春色、??跒┞?、壤西草堂、風火水塔、萊柏甘棠、石稱橫江; 歸州八景:牛角朝云、楚臺暮雨、雞籠返照、冢樹連枝、野渡橫舟、秋濤洋月、九龍戲珠、三洞參佛。 注:①長樂還有城外八景。其內(nèi)容是:螯洲火樹、灣潭秋月、魚關晚唱、石柱排云、壺瓶滴翠、石橋天生、白溢水晴嵐、菩提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