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就像通話故事中所羅們那個裝著魔鬼的寶瓶,你追求它,擁有它,還要會正確使用它。我們只有主宰了金錢,它才會為你帶來益處,成為你享受生活的幫手。如果你把它捧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甚至冒險占有它,就會像故事中的漁夫一樣,釋放出魔鬼,以致危及自身。 巴爾扎克筆下的高老頭,早年喪妻,把全部情感都放在了兩個女兒身上。為了讓女兒攀上門好親事,他把所有的財產(chǎn)均分給了她們。后來他在女兒家中的地位每況愈下,最后被女兒趕出了家門。高老頭臨終前極其痛苦,渴望見女兒一面,但兩個女兒推三阻四地不肯來。直到這時他才醒悟,兩個女兒從來沒有愛過他,她們看重的是他的錢。他悲憤地喊出:金子可以買到一切,也可以買到女兒!高老頭在那個充滿著銅臭味道的金錢社會,如此的呼喊倒不足為奇,但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就讓人費解了。 有這樣的父女倆,女兒要出嫁,父親拿出幾千元錢給女兒買電器,算作陪嫁。誰知喜從天降,女兒竟獲得2萬元的購物大獎,她心安理得地把錢裝進自己腰包的同時,父親也毫不留情地把她告上了法庭。 購物獲獎,真乃喜事!可父女倆竟為這區(qū)區(qū)數(shù)字的獎金打起了官司,真讓人痛惜!當人們把金錢看得過于重要的時候,它真的會成為魔鬼。它會離間我們的親情,驅使人們成為它的奴隸。這父女倆,在它面前不就中邪一樣地丟掉了那么多年的親情,反目成仇了嗎? 面對金錢,我們到底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 實事求是地說,錢作為一種流通貨幣,我們的日常生活的確不可少。衣食住行,處處用錢,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更少不了錢。有了錢,我們可以實現(xiàn)很多美好的設想,我們的人生價值會得到更大的體現(xiàn)。 沒有錢辦不成事,但有了錢也不一定幸福。只顧物質享受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生活不會幸福。一個精神生活富足的人,可以駕馭錢,用錢造福;一個精神生活貧乏的人,只會被金錢驅使,成為它的奴隸。 對于金錢,我們要取之有道。金錢一旦成為魔鬼,就會使人不擇手段,去騙,去搶,去貪;就會讓我們失去親情,朋友,良心。這種有錢的生活是一種骯臟的,丑惡的,扭曲的。手里除了有錢,其它一無所有的時候,人就會面目皆非,變成一具行尸走肉,要錢何用? 莎士比亞在《雅典的太門》中,借主人公太門之口說:“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高貴的金子!這東西只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可見,金錢有多大魔力,我們必須主宰它,做它的主人。否則它會像魔鬼一樣吞噬我們的靈魂,使我們成為沒有魂靈地軀殼。 盡管生存離不開金錢,但生活不能只為了錢。金錢可以買到藥物,但不能買到健康;可以買來床鋪,但買不到睡眠。有很多東西,并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像那父女倆共處了二十幾年,這份血濃于水的父女情,只憑兩萬元就能買來嗎?這二十幾年的親情所贏來的幸福,在金錢面前就這樣不堪一擊嗎? 我們曾經(jīng)被孝子為救治父親的生命,花去所有積蓄的故事所感動;曾經(jīng)被孝女為了救活母親,義無反顧地走上手術臺捐腎的壯舉而震撼;曾經(jīng)為一個老母親為救活女兒,堅持捐出自己臟器的一部分的場面而感動得淚流滿面;曾經(jīng)為一個女中學生為了救助一個素不相識的農(nóng)村婦女,毅然決然地捐出自己部分肝臟的畫面而思考良久。 當然,我們也曾震撼于一些高官貪污的巨額數(shù)字;不齒于親姐妹為了爭得父親的幾張字畫而鬧上上法庭;不屑于那些用公款擺闊的形形色色的達官顯貴。這些拜倒在金錢腳下的形形色色的骯臟畫面,讓我們有多少感慨和悲憤? 對待金錢的迥異態(tài)度,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 擁有了金錢,如果還擁有健康的志趣,寬闊的胸懷,崇高的品德,就可以用錢先使自己的物質生活富裕起來,改善生活條件,然后來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追求完美的人生。這樣的人,不僅在物質上是富有的,在精神上也是充實的。這樣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者,才會成為金錢的真正主宰者。 朋友,相信金錢并非能解決一切,金錢所能解決的問題只是金錢問題。要想主宰生活,主宰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最完美的解放,就必須做金錢的主人。 金錢并不代表一切,只有當它為人的幸福服務時,才能算得上財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