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以后,融入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漸漸與中國的傳統(tǒng)儒家思想產生了異曲同工之處;佛教以戒律來約束學佛之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儒家以三綱五常做為為人處事的基礎;佛教把五戒做為做人的根本,儒家把五常當作做人的準則。因此佛教五戒與儒家五常密不可分。 前言 在兩千多年前的印度,誕生了一位圣人,后人稱為佛陀,因他的學說和他所創(chuàng)立的教派都影響了世人,所以人們把他的教派稱為佛教。同樣,兩千多年的中國也出現(xiàn)了一位圣人,與佛陀一樣,他的學說和教派也影響了世人,人們把他的教派稱為儒教。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歷史的不斷演變,人們慢慢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相同之處,這也是佛教能夠融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1、佛教的“不殺生戒”與儒家的“仁” 人類文明史上許多偉大的思想,都是時代憂患意識的表達,孔子和佛陀的思想亦不例外。生在戰(zhàn)亂時期的佛陀和孔子,面對世事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他們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孔子提出的是“仁”,而佛陀提出的是“不殺生戒”。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核心價值的思想理念,其他如“禮”、 “義”、 “信”、“忠”、 “孝”、 “恕”等等,則是從不同角度和認識層面對“仁”的闡釋與發(fā)揮。在孔子那里“仁”不僅是最高的理論道德范疇,也是最高的政治理想追求。從歷史演變和思想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孔子“仁”的觀點還有“仁慈” 、“仁愛” 、“仁義”等多種觀念,而在這多種觀念當中,我認為孔子“仁慈”與“仁愛”又是可以相通的,因此可以說“仁慈”便是“仁愛”。儒家的著作《論語》中曾多次提到“仁愛”二字,如《論語·顏淵篇》中說到“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如《論語·學而篇》中說到“泛愛眾,而親仁”等,可見“仁”的重要性,大到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與人交往、為人處事,都有用處。君王若能以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那國家必定繁榮富強,人民必定能安居樂業(yè);而人與人之間若能以仁愛相對,那么就不會發(fā)生爭執(zhí)和矛盾。以寬大之心對人便可謂仁,本著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心態(tài)便可謂愛,和此二義可稱之為“仁愛”。 在佛教思想當中,佛陀提出了不殺生戒,與儒家所不同的是,儒家的仁只是一個總的面上的概括,并沒有集中到某一點上來加以說明;而佛教則集中到了“不殺生”這個點上加以詳細的說明。殺生是非常嚴重的罪業(yè),佛教就針對這一點而提出了眾生都應具慈悲之心,所謂慈悲,慈是予樂,悲是拔苦,而不殺生就是最大的慈悲,既能予自己樂又能拔他人苦,這也是儒家所講的最大的仁愛。試想如果世間眾生都不殺生的話,那么世界就不會有戰(zhàn)爭,沒有戰(zhàn)爭自然就少了生離死別,這就是人間最大的仁愛。如果世間主人不斷造各種殺業(yè),那世界就不會安寧,又何來仁愛可言? 佛陀告誡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眾生都具有強烈的求生愿望,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并且當我們活著的時候都應有安全感,這是人權最基本的要求。而要想安全得到根本的保障,只有持“不殺生戒”。因此可見不殺生與仁愛的關系之密切。 2、佛教的“不偷盜戒”與儒家的“義” 在儒家思想當中,孔子主張“殺身成仁”,孟子提倡“舍生取義”。在儒家思想當中,他們認為義比生命更重要,可見義在儒家思想當中的重要性。他們認為人活著就要為“義”而奮斗,因此儒家要求無論做事也好,做人也好都要講“義”,而這“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義,仁義,義氣”等等,在我們生活當中用得最多的自然是義氣。 義的反面就是不義,何為不義,儒家認為茍且偷生,逃避責任實為第一大不義;其次還有出賣他人,盜取不義之財也實為不義。確實這些都屬于不義,一個人無論做事也好,做人也好,自然都不能缺少一個“義”字,應把“義”字當先,這樣才會對得起他人,也對得起自己。然而用一些不正當?shù)氖址ǎカ@取不義之財,那是更不義之行為,比如:盜、搶等。我們做人要講究一個“義”字,自然這些都不該去做。 佛教的不偷盜戒與儒家的“義”有所不同。早期佛教認為偷盜乃是最不義之事。既損害他人利益,又使他人生起嗔恨之心。因此佛教在《四分律》中就明確地列出了六個犯盜戒的根本條件曰: “復有六種不與取波羅夷:白手取、看取、遣人取、若重物、盜心、舉離本處,非己物非己物想有六種亦如是。是為六種取,得波羅夷?!庇纱宋覀兛梢姺鸾掏当I戒之嚴厲,不但在行為上明確禁止,就連在思想上起盜心也是不可犯的。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佛教的不偷盜戒與儒家所講的“義”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3、佛教的“不邪淫戒”與儒家的“禮” 《論語》有言: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蕙,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等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庇煽鬃舆@段話,我們可以看出“禮”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在這段話中孔子不但指出了生活中缺少“禮”的后果,還教育我們作為一個君子應如何來行“禮”。所謂“禮”者,也就是“禮儀”、“禮貌”之義,又可作“道理”來解釋,也就是說講禮也可以認為是講道理,那講道理自然也就是講禮,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連道理都不講了,自然也是不講禮的了。相反,一個講道理的人,自然也是一個懂“禮”的人。一個國家如果缺少了“禮”,那就無法治理:一個人如果缺少了“禮”的話,那與禽獸也沒有多大區(qū)別了。所以儒家認為無論做事也好,做人也好,治國也好,都要講究一個“禮”字。 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戒淫,在家者只戒邪淫。由此佛陀制定了“不邪淫”戒。在《大智度論》就談到了:“除己妻外,余諸男女鬼神畜生可得淫者,悉是邪淫?!?/p> 由此可見,佛對戒淫欲之重視,從佛教的不邪淫戒,我們就能看出佛教與儒家一樣是重“禮”的,所不同的就是儒家所講的“禮”比較全面,理論性較強,而佛教的“禮”則講得比較細致,他落實到了修道之人的生活當中去了。佛教所提倡的是既為修道之人,就要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方可證道,如若這三點都不清凈的話,又如何能修道呢?行淫,既損害身體,又妨礙修道,還有違倫理道德,所以佛教堅決禁止犯邪淫戒,這也是佛教重“禮”的一種積極表現(xiàn)。 4、佛教的“不妄語戒”與儒家的“信” 在儒家思想之中,除了對前四種思想重視之外,對“信”的思想也同樣重視。此“信”乃是“誠信”之義,自古以來儒家就把“誠實守信”作為他們大力倡導的傳統(tǒng)美德。誠者,真實無欺之謂也:信者,守信而不食其言之謂也。 “誠信”合起來,就是要求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誠實在,不失信譽?!罢\”與“信”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誠中有信,信中有誠。不誠則不可信:信必見其誠,故隋朝的王通說:“推之以誠,則不言而信?!彼纬某填椧舱f:“誠則信矣,信則誠矣?!笨鬃釉诮逃膶W生時把誠信看得尤其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他將會失去一切,因此,誠信也是做人的關鍵所在。 佛教與儒家有著相同的觀點,認為“誠信”是尤為重要的,但與儒家所不同的是儒家一開始就要求很廣泛,而佛教則是從最基本的說話講誠信開始,由此佛教便制定了“不妄語戒”,由“不妄語戒”我們也可以看出佛教對“誠信”的重視?!渡崂グ⑴艺摗酚校?/p> “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識言識,識言不識。是名八非圣語?!币馑季褪钦f,說虛妄不實的話,便是妄語,佛教還認為妄語并不單單是指說虛妄不實的話,其中綺語、兩舌、惡口都認為是妄語。 5、佛教的“不飲酒戒”與儒家的“智” 儒家不但講“禮”,同樣重視“智”,所以儒家出了很多有智慧的人,例如孔子、孟子及他們的諸多弟子,都是學識淵博的圣人。這里所講的智,便是智慧之義,在世俗人眼中認為智慧便是聰敏,有智慧的人便是聰敏的人,那要怎么樣才可稱得上聰敏人呢?按照世俗的理解,我們可以理解為知識淵博的人,便是聰敏人,因此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世俗的理解,把“智”理解成“知”,由此智慧便是知識,這是根據(jù)世俗來理解的。但事實上我們大家都知道,智慧并非是理解成“有知識”那么簡單,而有知識卻是智慧的第一步。因此,孔子就把“求知”看得非常重要,如何才能求得知識,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方可求得知識,因此孔子在學習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例如:積久成學,學無常師,不遷怒,不貳過,不恥下問,注重文化,學為基礎,只可意會,學無止境,學而不厭等觀點,而這些都成為了后人如何學習、如何求知的一種方法。 儒家對“智”的表現(xiàn)大部分以學習、實踐為主,而佛教對“智”的表現(xiàn)卻是大部分以生活為主,由此佛教便制定了“不飲酒戒”,這就是佛教在生活上對“智”的一種明顯的表現(xiàn)。酒在一般世人眼中看起來是好東西,但在佛教卻認為是壞東西,佛教的修行者講究三業(yè)清凈才能證道,而飲酒者不但傷及身體,而且會使三業(yè)不清凈,重者會酒后亂性,做出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會嚴重妨礙修道,屬于一種極不“智”的行為,因此佛教堅決要求持不飲酒戒。 結語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盛行,能與儒家思想相融合,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著相似的思想,他們都勸世人向善,少造惡業(yè)。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就是最集中的體現(xiàn)。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能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只是他們的分工不同,儒家是在思想上教育人們向善,佛教是在生活行為上規(guī)范人們不造惡業(yè),但其本質卻是一樣的,因此五戒、五常都是不可缺少的。 (編輯:彭鳳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