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的最高境界當然是謀天下的長治久安,在商界,就是企業(yè)的長盛不衰,因為所謀之物既大、且久、又無形。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經史子集,既是載道的,也是載謀的。在我看來,中國的傳統(tǒng)經典無書不謀略,有謀皆加減。 儒家:補藥(加法類大境界謀略) 儒家智慧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載體。之所以說它是加法類的大境界謀略,因為它謀的第一是人心(仁),第二是天下,第三是制度(禮);謀人心是做加法,謀天下是大境界,謀制度是求長治。但由于儒家智慧以加為本,當施政者不能仁時,它不能提供任何補救措施。 法家:春藥(減法類中境界謀略) 法家的智慧對外表現為“戰(zhàn)”,對內表現為“?!??!皯?zhàn)”就是“砍人頭”,用毀滅性戰(zhàn)爭消除任何抵抗,征服天下。在法家大行其道的秦國,砍數萬甚至數十萬敵軍的腦袋是經常的事。“?!本褪恰白饺耸帧保皇前褎e人的手都束縛住,大權都攬在自己手里,二是防止身邊的人向自己的權力伸手,防止權力被偷。所有這些,都是做減法,或者防止別人對自己做減法,但沒有達到自損型減法的上乘境界。它的問題是,只能讓人恐懼,不能讓人愛戴,因此,它所有的戰(zhàn)利品,包括國土、王權和財富都像是贓物,沒有安全感。 道家:瀉藥(減法類上乘境界謀略) 道家智慧的核心是“損”。內損自己的欲望,外損器物甲兵。兩件事情做成一件,天下便太平,人生也幸福,內心沒有欲望,再好的聲色犬馬也不會引起紛爭;如果物質貧乏,你即使有欲望,也沒有什么東西可爭。當然,如果內外都損,那就可以實現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問題是,人可以長大,但不能長小。嬰兒從無為到有為是一個成長過程,社會從貧乏到豐富也是這樣,像老子建議的那樣實行“愚民”(65章)和“棄利”(19章)的倒退政策,是不現實的,就像返老還童一樣不現實??偲饋砜?,道家是想用不及來糾正過分,將之用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政府的休息政策是上乘境界,用于社會改造則是下下之策。求于己是仙丹妙藥,求于人則是歪門邪道。改革前的中國是貧窮的,也是愚民的,爭斗非但沒有停止,甚至更激烈。 禪宗:解藥(減法類上乘境界謀略) 有一次,乾隆皇帝在朝廷上議畢正事,余興未了,又想賣弄一下才學,于是笑問道: “眾愛卿,朕出個題目,誰能回答上來,賞他正午陪朕一起用膳。聽好了,世界上什么人對你來說最重要?” 玉階下一陣被壓抑的騷動。過了一會兒,一位大臣奏道: “啟奏陛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當然是您老人家哪!” 乾隆笑了,“是嗎,你回家之后,見到夫人小妾,燕語呢喃,還記得朕么?” 另一位大臣馬上出班搶奏:“小臣知道了,世界上對小臣最重要的人是夫人和家人?!闭f完,他用眼角的余光瞟了兩眼左右大臣,心想你們嫉妒吧,中午那頓免費午餐老子搞定了。 乾隆笑得更響了:“那你是說,朕對你不重要?” 這一笑,對于那位大臣猶如五雷轟頂,膝蓋一軟,撲通跪倒,連叫:“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平身吧,”乾隆十分得意,“回答不了吧?我告訴你們,世界上對你最重要的人,是你身邊的人。在家,家人對你最重要,在朝廷,朕對你最重要。如果你不小心落到一伙強盜手里,那時,強盜對你最重要。所以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總在你身邊嘛?!?/p> 這個故事其實是對禪學的一個生動注釋。禪學可以說是用佛教語言表達的道家學說,不同的是它更關心人生,而不像道家那樣更關心政治。它的核心智慧是“空”。這個“空”,要重讀,是動詞,就是把你自己像一只杯子一樣徹底倒空。這是徹底的自損型減法,不要求于人,只要求于己。 不過,倒空了干嘛,裝什么?裝當下。一切都是空的,只有當下是實的。身邊的人,就是當下的人。當下就是一切,所以,要把你的一切都傾注在當下。這就是禪學的精髓。因此,你當下所從事的事情,就是你人生的全部意義,要貫注你的全部心力。結果,每件小事,都做得盡善盡美。但是,時間是一條河流,空間也是無限的,當下畢竟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一個點,如果永遠只看這個點,就像一個人永遠低著頭走路,既可能忽略遠方的美景,也可能遭遇慢慢接近的危險。 顯然,上面提到的中國四大傳統(tǒng)智慧和謀略,誰都不能單獨解決社會和人生的全部問題,就像任何一味良藥都不能包治百病一樣。儒家、法家、道家和禪宗,像中國四大傳統(tǒng)中草藥:儒家是補藥,可以讓健康的人更健康,但不能讓病人恢復健康,因此,它不可以用于戡亂,可以用于守成;法家是春藥,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爆發(fā)驚人的力量,但也可能掏空你的身體,讓你不打自倒;道家是瀉藥,可以化解貪欲過度者的積郁,但很難進補營養(yǎng)不良者的虛弱;禪宗是解藥,假如你中了情毒、權毒、名毒和利毒,昏迷不醒或執(zhí)迷不悟,可以服一丸禪學而解之,但是它只能解人生的毒,解不了制度的毒,只能解構,不能建構。因為它的作用,中國和日本等東亞社會免于被專制制度毒死,但它也沒有提供更好的社會制度安排。 以上所述,都是中國典籍中謀之大者和謀之常者,或者說是體現在謀略之中的道,也就是謀略原則,至于千變萬化、生動豐富的謀略故事和案例則存在于浩如煙海的歷史著作和文學作品中,比如家喻戶曉的四大才子書,《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和《紅樓夢》,其實都是用故事說出來的謀略書。還有《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更是經典的軍事謀略教科書,所有這些書里運用的謀略,都可以分解為加法和減法兩種基本動作和變招。 可以說,加減法是一把通用鑰匙,帶上它,你可以打開古今中外千萬口謀略和戰(zhàn)略百寶箱,如果你是收藏家,你會得到寶物;如果你是實干家,你會得到工具;如果你是戰(zhàn)士,你會得到武器;如果你不幸是個失敗者,不要緊,你有希望得到東山再起…… |
|
來自: 茶香飄萬里 > 《國學(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