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號上午,俺滿懷著激動和心情,來到位于西湖畔太子灣公園附近的張蒼水墓,憑吊這位堅持抗擊滿清、被俘不屈而犧牲的英雄!
牌坊頂?shù)呢翌~為:張公蒼水墓道。
牌坊中間的楹聯(lián)是:
東浙結丹心,錢沈幾人同一轍;南屏埋白骨,岳于二墓共千秋。
牌坊兩邊的楹聯(lián)是:
贈鹿果然圓舊夢;牧羊何事動哀思。
牌坊背面頂部的匾額為:勁節(jié)孤忠。
牌坊中間的楹聯(lián)是:抔土表忠魂湖山生色;閣門留王氣日月爭光。
牌坊兩邊的楹聯(lián)是: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佚 名集句) 張蒼水的墓地與祠宇緊鄰,坐落于杭州西湖東南面的南屏山下荔枝灣。凈慈寺后的南屏山峰巒挺秀,林木蒼茂,峻壁橫坡,宛如屏障。張公墓體圓錐形磚砌,墓道面向西湖,兩側古樹參天,石坊、翁仲、石獸等相對陳列,古樸威武,默守著千古忠魂。
張煌言(1620——1664)漢族, 南明將領、詩人,民族英雄。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年間舉人。1645年(弘光元年)清兵大舉南下,連破揚州、南京、擒殺弘光帝。張煌言與刑部員外錢肅樂、浙東志士董志寧等遂組成數(shù)千人的隊伍在寧波城隍廟集會,擁立魯王朱以海北上監(jiān)國。張煌言親赴臺州迎魯王,被授以“行人”之職,至紹興,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誥,出領軍旅”之事。后聯(lián)絡13家農(nóng)民軍,并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20余城,堅持抗清斗爭近20年。至1664年(清康熙三年),見大勢已去,隱居不出,被俘后遭殺害。
中間是張公墓;左邊是同他一道被俘、遇害的參軍羅子木的墳墓;右邊是他的侍童楊冠玉及舟子的墳墓。
至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清廷統(tǒng)治已穩(wěn),張蒼水得謚“忠烈”。越16年,萬斯大之孫福謀為立石墓門,海寧陳仲魚書曰:“皇清賜謚忠烈明兵部尚書蒼水張公之墓”。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高墳武穆連忠肅,參得新墳一座無?” ——這是張蒼水在《憶西湖》一詩中所表達的生死境界。他選擇了“寧以一死立信”的艱難道路,岳飛如此,于謙也如此,青山有幸埋忠骨,如今張蒼水墓與岳飛、于謙墓相鄰,并稱“西湖三杰”。(8801注:岳少保、于少保的墓地,本人將專文敘述。)
請注意“皇清”二字被人涂抹;
張蒼水祠位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建筑面積二百五十平方米,粉墻青瓦,為清代的江南民居風格。祠后為張蒼水墓。 祠堂是一座白墻黑瓦的仿明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1992年1月籌建落成。祠堂正廳有張蒼水先生像,高3米,四壁墻上掛有八幅壁畫,追述了張蒼水從少年到就義的悲壯一生。 “張忠烈公蒼水先生贊像碑”
張蒼水年表;
張蒼水墓祠重建于1985年。祠堂仿江南傳統(tǒng)祀祠,正中為張蒼水坐像,堂內(nèi)外多懸、刻其詩作以及后人頌念匾、聯(lián)。墓居祠左,墓道寬敞,前立青石坊,兩側陳放石虎、石馬等,松柏掩映,英風浩蕩
匾額上題寫:勛名蓋世;
四壁墻上掛有八幅壁畫,追述了張蒼水從少年到就義的悲壯一生。
這幅楹聯(lián)為:東浙結丹心錢沈幾人同一轍,南屏埋白骨岳于二墓共千秋。----趙 光題
舊日的張公墓; 沙孟海題寫的匾額:好山色
張蒼水在被清兵押赴杭州的途中,寫下了《甬東道上》一詩: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煛?o:p>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抒發(fā)了他以岳飛、于謙為楷模,以身許國的情懷。 在被囚于祠院中時,又作《憶西湖》一詩,以明心志。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 相傳張蒼水臨刑前,在官巷口的廣場遙望鳳凰山一樣,贊曰:“好山色!”并向監(jiān)斬官索取紙筆,寫絕命詩一首,遂從容就義。遇害后,他的遺骨由問石和尚收拾,棺木暫停寶石山,后覓地南屏山北麓的荔枝峰下安葬。當時張蒼水的墓僅黃土一杯,連墓碑也沒有立。雖然清王朝有高壓政策,但張蒼水的墓前常有“包麥飯而祭者”,“寒食酒漿,春風紙碟,歲時澆奠不絕,而部曲過其墓者,猶聞野聲”。這就是民心。 今南屏山下張蒼水墓已經(jīng)整修,坐南朝北,張墓居中,西側為參軍羅子木墓,東側為侍童楊冠玉及舟子墓,三墓成品字形布列。三墓皆圓形拱頂,墓壁清水磚砌,上封土植草,前有神道,中立有青石牌坊。兩側分立七組石像生。 “青山有幸埋忠骨”。從西湖的角度來看,張蒼水之墓相對而言,并沒有岳飛和于謙之墓來得氣派熱鬧,張蒼水的墓向來比較冷清一點。 但對于張蒼水來說,能與岳飛、于謙一同安眠在西湖山色之間,也是身后的莫大安慰。歷史上,思想家黃宗羲為張蒼水墓撰寫了《有明兵部左侍郎張公墓志銘》,墓志銘中寫道:“北有岳墳,南有于墓” 、“同德比義,而相旦暮”。 黃宗羲對張蒼水的評價極高,將他的義勇、才情比作宋末的文天祥,感慨其墓又與岳飛、于謙之靈遙相呼應,覺得“這一切都是順天之意啊”。 不斷被修葺的墓、墓道,還有,建立了祠堂。 赴死前,張蒼水朝溫潤延綿的吳山方向望去,口念三個字,“好山色”。 完,謝謝觀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