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新荷葉在水底慢慢地成長,水面上探出了它那嬌嫩的小手。機靈的蜻蜓喜出望外,趕緊飛過來站在了它上頭。 [出典] 南宋 楊萬里 《小池》 注: 1、《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2、注釋: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愛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fēng)光。 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花。 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花的尖端。
3、譯文1: 泉水的出口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 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fēng)光的柔和。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經(jīng)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譯文2: 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譯文3: 泉眼無聲地流淌著細流,樹影映在水中愛戀日光的溫柔。小嫩的荷葉才露出一點兒尖角,早就有蜻蜓駐立在上頭。
4、 楊萬里生平見 未是秋光奇艷,看十五十六。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主張抗擊金人,收復(fù)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閑居鄉(xiāng)里長達15年之久。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大家。今存詩作4200余首,不少抒發(fā)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fù)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纖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nóng)》、《憫旱》、《農(nóng)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出對農(nóng)民艱難生活的同情。楊萬里初學(xué)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著意,50歲以后詩風(fēng)轉(zhuǎn)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fēng)伯》:“風(fēng)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xiàn)了誠齋體的特色。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fēng)格清新,富于情趣,頗類其詩。又精于《易》學(xué),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為經(jīng)學(xué)家非議。所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jié)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xù)編》本。
5、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fēng)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fēng)物圖,表現(xiàn)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 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fēng)光,才以水為鏡,展現(xiàn)自己的綽約風(fēng)姿。 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睍r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yīng),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diào),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5、名句賞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diào)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tài)感的新景象,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 詩題“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詩詞需有不同的題材與剛才,有的重大題材,須寫出壯闊的境界、恢宏的氣勢;有的題材甚小,僅是生活中一個細節(jié),但卻能寫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國維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人間詞話》
6、此詩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讓人讀后,久久難以忘懷。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diào)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tài)感的新景象。 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你看:一股泉水緩緩地、小心翼翼悄無聲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陽的照射下,清晰可見。陽光透過池畔的綠樹,將樹陰投入水面,陰陽交錯明暗斑駁。好像是泉水很愛惜風(fēng)和日麗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細流匯成了小池,昨日還平靜的水面上,今天就長出了尖尖的、還包卷著的嫩荷葉,并吸引著可愛的蜻蜓飛來嬉戲。《小池》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樸實的語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風(fēng)光,一切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詩,句句如畫,自然樸實,真切感人。 一個“惜”和一個“愛”,給了泉水和綠樹以生命,擬人化的手法分別寫出了泉眼是因為珍惜涓涓細流,生怕動作大了把水滴濺出才輕輕地流淌;樹陰更是喜愛潑灑在水面上斑駁陸離的陽光。一個“露”和一個“立”生靈活現(xiàn)地刻畫了小池的勃勃生機,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已經(jīng)立在它的上頭了,生動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交融情景。這首詩細膩地描繪了詩人對景物觀察的細致入微,表現(xiàn)出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有生命感和動態(tài)感的清新景象。
7、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笔敲?,傳頌得家喻戶曉。而我卻對“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庇辛艘稽c新的感悟。對這兩句,一般的解釋是: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fēng)光的柔和。作者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fēng)光,才以水為鏡,展現(xiàn)自己的綽約風(fēng)姿。 再仔細地讀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突然想到:原來大自然中的泉眼也懂得節(jié)約水源,不讓流水嘩嘩地流淌,真正做到了細水長流。其實又何止泉眼有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呢?這不也正是詩人本身的意愿嗎?看來大自然本身和古人都比我們現(xiàn)代人有遠見呀!人類再不珍惜水源,怕是最后一滴水連眼淚也沒了?。。∪绻麤]有溫暖的陽光,沒有清澈見底的池水,哪來綠陰陰的大樹,你說他能不“愛晴柔”嗎? 在這里,詩人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刻而嚴肅的話題:保護好人類唯一的太陽,不要污染水資源,我們才有資格享受到綠樹的綽約風(fēng)姿和由他提供的新鮮空氣,當然也會欣賞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钡娜の丁⒑椭C的畫面。
8、蜻蜓生卵于水中,因之常飛于水面之上。 初夏的蜻蜓在水面上飛來飛去,無可棲身,發(fā)現(xiàn)有一枝未展的荷葉,也就成了最好的休憩之所。同時尖尖卷著的荷葉也只能承載輕盈的蜻蜓。 初夏時節(jié),荷葉剛剛鉆出水面,嫩綠未展,尖角如箭。蜻蜓纖小娉婷,顫巍巍立于亭亭玉立的荷箭之上,二者情狀統(tǒng)一,給人以和諧的美感。一枝待展的荷葉,立一只輕捷的蜻蜓,使初夏小池充滿了生機,呈現(xiàn)一幅清新疏朗的畫面。
9、 吾愛荷花,緣于《愛蓮說》,情系于《小池》,止于《荷塘月色》,愛荷之心久矣!
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以蓮喻佛,通俗傳道。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佛即蓮花,遂成圖騰。頂禮膜拜,心跡空靈。 獨自一人,賞荷悟荷拍荷,聚焦百朵。感芙蓉之高潔,悟蓮花之淑嫻,享水芝之清純,觀一花之曼妙,慕一葉之神奇,感一世之情深,嘆一生之輪回。遂得之真諦:雨打菡萏日西斜,一湖碧水洗酷夏。含羞紅粉婀娜舞,對影三人醉芳華。
10、我只是一只很小的蜻蜓,我不知道我為什么那么喜歡這一片草叢里,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喜歡獨自站在這一根細軟的藤上。但是我卻必須在這里等他出現(xiàn),已經(jīng)過了多少個輪回了呢?我不知道,只是知道春夏秋冬不停地在我的面前走過,而我卻固執(zhí)地等著。一千年了,從前世的分離到現(xiàn)在的出現(xiàn),桃花依舊,人面全非。佛告訴我這里是他必經(jīng)的地方,而我卻投生了做了一只蜻蜓。造物的弄人,不能改變的悲哀,我除了在這里等他他出現(xiàn),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從綠變黃,從黃到綠,不斷地輪回著。同伴們都說,你應(yīng)該去站著荷花的尖上,應(yīng)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麗的??墒撬鼈儾恢?,我一直在等一個人,等一個可以明白我的一個人,將我的美麗拍在照上,從沒有放棄過。我一直在那里站著,品味著自己的情緒,在這一片綠色里,獨自地快樂,獨自地傷心。一直過了一百年,一千年…… 那么多年過去了,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孤獨, 習(xí)慣了一個人的日子,也習(xí)慣了一個悲哀。我每一次想起它的時候我都努力地想要改變。于是有了一次,當我飛在小荷的尖上的時候,我卻感到了心驚,總是覺得那一種美麗是不應(yīng)該屬于我的,它應(yīng)該是屬于每一只蜻蜓,但是卻獨不是我。
11、當讀到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詩句時,才真正體會蜻蜓的美麗和可愛。蓮荷和蜻蜓真是絕配,蓮荷的高潔脫俗,和蜻蜓的輕盈靈動,交互成趣,構(gòu)成一種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 再讀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首詩時,我眼前不期然閃現(xiàn)一片紅蜻蜓的翅影,在那平靜的水面上回翔,就象徐志摩的詩里寫的: 人也是這樣,當生命享盡擁有的快樂,該離去的時候就離去吧,何必在意、扼腕或者留戀呢?
|
|
來自: hjmhjmhjmm > 《宋元明清詩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