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皇帝》之李班:寬愛仁孝難為君 在古代社會,皇位傳承一般都講求“父死子繼”,一旦刻意打破這個規(guī)律,舍近求遠,避親就疏,讓宗族子弟入繼大統(tǒng),而把親生兒子撇在一邊,坐冷板凳者必然與承襲者勢同水火,極易引發(fā)宮廷政變和國家動蕩,除非承襲者有剛猛的政治鐵腕和雄厚的武裝勢力。十六國時期成國開國皇帝李雄大概沒有料到,在他死后不久,以侄子身份即位的李班就死于非命。殺死李班奪權的,正是李雄的親生兒子。
當時,李班因李雄病亡而悲痛過度,一門心思撲在李雄的喪禮上,對心懷不軌的李越等人不加防范,沒有意識到自身處境的危險。李班的親弟弟李玝察覺李越名義上是來奔喪,實則來者不善,別有用心,于是建議李班“遣越還江陽,以期為梁州刺史,鎮(zhèn)葭萌”,讓李越回江陽,并讓李期接替自己主持北方軍務,將此二人遠遠地打發(fā)走,以防不測,以絕后患。但是,寬仁厚道的李班“以未葬,不忍遣”(《資治通鑒》)。 不調(diào)離李越、李期也就罷了,李班卻讓親弟弟李玝仍返回涪城駐地,不許他在成都挑撥離間。在李班看來,自己是李雄欽定接班人,即位已成事實,只要對李越、李期二人“推心待之”(《資治通鑒》),自信他們不會鬧事。不久,天空出現(xiàn)異象,太史令韓豹借機稱“宮中有陰謀兵氣,戒在親戚”,暗示李班當心李越、李期搞政變,可惜“班不悟”(《晉書》)。李班是個聰明人,豈能不悟?他待人太友善了,絲毫不設防。 李班的“推誠居厚,心無纖芥”(《晉書》),能感動好人,卻感動不了狼。十月初一晚上,李班在為李雄哭喪時,李越潛入殯宮殺死李班,“越因班夜哭,弒之于殯宮”,可憐李班在位百余天即遭殺害。隨后,李越假傳任太后詔令,宣布李班的種種“罪狀”,廢掉李班的皇帝名號,“矯太后任氏令,罪狀班而廢之”(《資治通鑒》)。時年,李班四十七歲。李班死后,李期即位,謚李班為戾太子;再后來,李壽即位,追謚李班為哀皇帝。 四百多年前,西漢太子劉據(jù)因巫蠱之禍被廢身死,其孫劉詢即位后追謚其為“戾太子”,“戾,曲也”(《說文解字》),意在為祖父劉據(jù)平反。然而,李班的謚號“戾太子”則有貶義,李期硬給李班扣上了暴惡、暴戾的罪惡帽子。李雄打破陳規(guī),“傳大統(tǒng)于猶子”,最終導致“尋戈之釁”和“傾巢之釁”。其實,早在李班當年被立為太子時,就已埋下“亂自此始”(《晉書》)的伏筆,盡管他是個好人。 謙虛、博納、好學、寬厚、仁慈、孝順、節(jié)儉、泛愛、真誠,諸多美德被李班集于一身,論人品德操,李班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堪稱第一。胡三省在為《資治通鑒》作注時也感慨道:“李班豈不不謂之仁孝哉!”人品好,難能可貴,但太過,則會成為婦人之仁,也會成為致命弱點,故《晉書》稱“班以寬愛罹災”,豈不哀哉!品行好,能做個好人,未必是當皇帝的料;想當皇帝,還是應該剛?cè)岵?,適當狠一點。(劉秉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