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直腸粘膜上的贅生物,是常見的直腸良性腫瘤。其大小、形態(tài)、位置高低可不同。可單發(fā)也可多發(fā)。出血是其主要臨床癥狀,其次是脫出、腹瀉、粘液便或反復(fù)出現(xiàn)腹部隱痛等。也有無癥狀者。本病的原因肖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機械性損傷、糞便刺激、炎癥刺激、遺傳因素、基因突變等有關(guān)。 有哪些癥狀?
1.便血:大便時糞便表面帶血,色鮮紅,肛門部無疼痛,或便時有粘液和血。 2.脫出:部分病人便時有物脫出肛外,常有蒂,表面呈草莓狀,色鮮紅。伴出血癥狀。便后可自行復(fù)位或手法復(fù)位。 3.排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腹瀉、粘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個別患者由于長期腹瀉繼發(fā)水電解質(zhì)紊亂。 4.腹痛:一般小的息肉無腹痛,息肉較大時可出現(xiàn)腹痛,多為墜脹性隱痛,伴發(fā)腸套疊時則疼痛加劇。 5.全身癥狀:出血嚴重者可引起貧血,消瘦,心悸氣短,肛門下墜。 如何診斷?
根據(jù)便血、排便習慣改變以及其他癥狀,結(jié)合內(nèi)鏡及X線檢查,即可對息肉作出診斷。直腸指檢極為重要,較大的息肉均可捫及。直腸鏡或纖維結(jié)腸鏡檢查,有助于了解息肉在結(jié)腸分布情況,并可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決定治療方法。 如何治療?
黃芪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鮮皮15克,炒烏梅15克,地膚子10克,莪術(shù)10克,三棱6克,甘草6克,兒茶3克,五味子3克,三七粉(沖服)3克。 *脾虛夾瘀者,重用贊芪至30克,加炒白術(shù)10克,人參1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乳香6克,沒藥6克,元胡12克。 *濕濁凝結(jié)者,加蒼術(shù)12克,茵陳15克,法半夏10克,佩蘭10克,砂仁6克,枳殼6克,厚樸10克。 *寒凝瘀結(jié)者,加附子6克,肉桂3克,吳茱萸10克,沉香10克,降香10克,補骨脂10克。 *鏡檢粘膜糜爛者,加敗醬草30克,黃連10克。 *腸粘膜潰瘍,黃芪用至30克,兒茶用至6-9克。 *腸粘膜充血,加土茯苓30克。 *粘膜水腫較重者,加赤芍12克,銀花15克,防己12克。 *腸痙攣明顯,加蠶沙12克,防風10克。 *粘液多者,加六月雪15克,胡黃連1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有哪些單驗方?
1.烏梅12克,貫眾15克,五倍子9克,夏枯草30克,半枝蓮15克,槐角9克,水煎濃縮成10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腸,10天為1個療程。 2.乳香、沒藥各10克,牛薏苡仁15克,青黛3克,水煎濃縮成100毫升,保留灌腸。 3.五倍子、玄明粉、黃柏、銀花、苦參各39克,加水100O毫升,煮沸,去渣取汁,放入盆中,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劑,每天3-5次。 特別提示
1.飲食以清淡為主,調(diào)整飲食習慣,多食用蔬菜等粗纖維食物。 2.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反復(fù)出現(xiàn)腸炎、痢疾等疾病。 3.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利于大腸正常運動。 4.家族性腺瘤息肉遲早發(fā)生癌變,確診后應(yīng)積極手術(shù) 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