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又稱肛周膿腫,是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發(fā)生的化膿性感染。多由肛竇炎發(fā)展而來。肛門直腸外傷或肛周疾病也可繼發(fā)感染而成本病??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20-40歲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 有哪些癥狀?
肛周膿腫的一般臨床表現(xiàn)是,先感到肛門周圍有一腫塊,微感疼痛,或感肛內刺痛或墜脹作痛。繼則疼痛加重,肛門周圍腫塊增大,紅腫觸痛,質較硬。重者有惡寒、發(fā)熱,身體困倦,食欲不振,大便秘結等癥狀,如不作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1周左右局部即可形成膿腫。深部膿腫或粘膜下膿腫初起局部癥狀可不明顯,而發(fā)熱、惡寒等全身癥狀較重。膿腫形成后局部可有波動感,如自行潰破或切開后可流出黃白色膿液。此后疼痛可逐漸緩解或消失,體溫下降,其他癥狀亦隨之緩解消失。 如何診斷?
根據患者肛周疼痛和發(fā)熱等癥狀,結合局部紅腫熱痛的特征,一般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診斷不難。 需要注意的是深部膿腫外觀無明顯異常,需根據病史、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必要時進行穿刺,方能作出正確診斷。 如何治療?
白頭翁15克,秦皮10克,皂角刺10克,黃柏10克,白芷10克,黃連6克,紅花6克,丹皮12克。 *高熱持續(xù)不退,加生石膏15克,大青葉10克,連翹10克,銀花10克。 *大便秘結,加生大黃9克。 *疼痛甚者,加乳香10克,沒藥1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有哪些單驗方?
1.白頭翁15克,秦皮、皂角刺、黃柏、白芷各10克,黃連、紅花各6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口1劑。 2.番木鱉適量,去油研為細末,醋調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3.黃連、黃芩、木香、玉片、大黃、當歸各6克,烏藥5克,連翹、銀花各15克,梔子9克,薄荷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患處用槐枝、蔥白煎湯熏洗,洗后將瓦松陰干為末,撒布于患處。 特別提示
1.給予軟質或半流質飲食,飲食宜清淡,忌食腥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2.保持排使通暢,必要時每晚口服20-30毫升石蠟油,避免糞便干燥。 3.如果已經切開排膿,每天晚上及便后用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 4.防治便秘和腹瀉,及時治療肛隱窩炎及肛乳頭炎,及時治療可能引起肛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克隆病、腸結核等。 5.注意肛門衛(wèi)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