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背部 0.三叉三穴,在2.3.4指、小指叉口之中央點,共三穴。 1.靈骨穴,在手背虎口處,即第一、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坐骨神經痛、腰痛、腳痛、半面神經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脹大、月經不調、經閉、經痛、難產、背痛、耳鳴、耳聾、偏頭痛、腸痛、頭昏腦脹。針深五分至二寸,可透過重仙穴。亦可向外斜刺二至三寸。孕婦禁針,此穴有強烈收縮子宮之功能。 2.木火四穴(七十二絕針之一)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斜刺,由上往下斜針十五度,入針一~二分。 手背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三節(jié)間橫紋正中央,分別為1234穴。 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風后遺癥、草鞋風。三棱針淺刺出血奇效。 3.八關(前)穴:手背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節(jié)、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 *使用五分針,直刺二~三分。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經、腎神經。 中風、半身不遂;腦貧血、耳鳴。 八關三四穴(七十二絕針之一)主治:中風、半身不遂(由上往下斜刺)、手臂不舉(特效)、腿痛(特效)耳鳴、痿癥、五十肩(由下往上斜刺) 八關,位于手背,相鄰兩指之指蹼緣。左右手各4穴。 八關之后,是八邪 4.七華穴,手背,食、中、無、小指,二節(jié)橫紋內外側各一,共七穴,加少白穴(在小指近大拇的側端),稱八華穴。 *直刺一分~三分 頭痛、頭昏、三叉神經痛、腦鳴、腦脹痛、五臟不安。腦瘤(特效)腦炎。 5.白穴 大白穴(三間)。針四分至六分,或用三稜針,治小兒氣喘、發(fā)高燒及急性肺炎。孕婦禁針。 上白穴,手背第二、第三掌骨間,掌指關節(jié)上五分。眼角發(fā)紅、坐骨神經痛、胸痛。 下白穴,與中渚相差五分。針深三分至五分。 腎病之腰痛、腰酸、背痛、頭暈、散光、乏力、腎臟之坐骨神經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腫。 下白穴,入腎經,為董氏治腰、腎疾病的要穴之一。 中白穴,液門下五分處。 牙齒酸、肝微痛,以及液門穴主治各癥。 針深三分至五分。中白、下白穴常一起使用,主治上述各癥。 6.腕順一穴,手背小指掌骨外側下緣,距腕橫紋1.5寸。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疲勞、腎臟炎、四肢骨腫、嚴重腰兩邊痛、背痛。 針深二分至一寸。腕順穴入腎經,為治療耳疾、腎疾、腰痛之常用穴 腕順二穴,在小指掌骨外側下緣,距手腕橫紋2.5寸。 鼻出血、失枕、治療頸椎、胸椎酸痛、以及一穴主治之各癥??舍樕疃种烈淮?。腕順一、二穴須貼骨下針效果才會顯著。 7.八邪穴,位于手指背側,微握拳,第1~5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祛風通絡,清熱解毒,舒筋活絡。 11.腰痛點穴,威靈+精靈穴:分別于手掌第2、3和4、5掌骨之間,約當腕背橫紋和掌骨小頭聯線中點相平處取穴,一側兩個穴位。直刺0.3~0.5寸,或由兩側向掌中斜刺0.5~1.0寸,可灸?;鲋雇?,舒筋通絡;化痰息風。主治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手背紅腫疼痛、腕關節(jié)炎、猝死、痰壅氣促、小兒急驚風、小兒慢驚風。 A、食指背 1.指五金穴+指千金穴,食指第一節(jié)+外側三分,共三穴。 *直刺一~二分。 急慢性腸炎、下腹痛、魚刺鯁喉、肺虛畏冷。 2. 指駟馬,手背食指+二節(jié)+外開三分,共三穴。 肋膜炎、皮膚病、臉上黑斑、雀斑、鼻炎、耳鳴、中耳炎、胸痛。 *直刺一分~三分。 掌指側固有神經、肺分支神經。 皮膚病、小腿痛、咽喉炎、支氣管炎、腰痛、坐骨神經痛。 4.指胃穴,手背食指第二節(jié)+內側三分,共二穴。 *直刺一分~二分。 胃炎、胃潰瘍、肺熱咳嗽、肺虛畏令、皮膚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