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骨骼造血系統(tǒng)疾病 人體骨骼造血系統(tǒng)是一種活的組織,擔(dān)負(fù)著對人體器官保護(hù)、支持、運動及造血的重要功能。骨骼的任何變形和損壞,不僅會給人帶來一定痛苦,而且會危及其生命。及時救治骨骼出現(xiàn)的疾病,保護(hù)好骨骼造血系統(tǒng),確實是人們需經(jīng)常注意和關(guān)注的課題之一。 一 骨折 常見疾病及處方: 處方1:公牛角1個,榆樹皮9克,陳醋500克。將公牛角、榆樹皮共研細(xì)末,醋調(diào)為糊,涂布貼患處,骨折自響,有特效。 處方2:地骨皮15克,陳石灰5克。將地骨皮研末與陳石灰調(diào)糊涂于被壓爛的腳面或肩膀處。很快見效。 處方3:老松香1500克,棺材香200克,古銅錢24個,原渣24個。用紅銅鍋木炭火熬煉,制成每個50克的小圓餅。大人每次1個餅,黃酒250克沖服;小兒1次35克餅,黃酒適量;60歲以上1次100克餅,酒適量。接骨前先正骨固定,24小時即能接住。 處方4:綠豆糖(炒)50克,五加皮50克,乳香、沒藥、地龍各6克,三七參25克。共研細(xì)末,涼水調(diào)敷患處,治單純性骨折。 處方5:五加皮200克,去毛骨血烏公雞一只。將烏公雞同五加皮共搗如泥敷患處,布包一周后揭去,不可太久,肉自完好?;蛴梦寮悠?克黃酒煎服,盡量飲,以醉為妙。 處方6: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鎖陽15克,水蛭、甲珠、片姜黃、黃明膠、香附各10克,骨碎補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兒童減量。可益腎壯骨疏筋活絡(luò)。主治陳舊性骨折。 處方7:芥末50克,醋適量。芥末溫水調(diào)濕加醋敷患處,3小時后取下。隔2-3天再用1次??苫钛?。主治跌打損傷后的淤血疼痛。 處方8:(1)桃仁泥、土鱉蟲、丹參、黃芩、黃柏各200克,紅花、甲珠、制乳香、制沒藥各100克,虎杖300克,地榆30克。 (2):伸筋草、補骨脂、蘇木、山藥各150克,當(dāng)歸、丹參、山萸肉各200克,赤白芍各120克,血竭60克。 將上方藥分別研細(xì)過篩,均以飴糖適量調(diào)糊備用。方(1)用于骨折閉合復(fù)位后,敷于患處,外用夾板或石膏固定。連用7天。方(2)7天換藥一次,連用2次??上[止痛,促進(jìn)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 處方9:骨碎補、血竭、硼砂、當(dāng)歸、乳香、沒藥、川斷、自然銅、地鱉蟲各等份,共研粉名接骨散。用凡士林調(diào)敷患處。治骨折。 二 骨膜炎 處方1:大黃、黃連、黃柏各30克,元胡20克,制乳香、制沒藥、白芷各15克,醋適量。藥物共研細(xì)粉,醋調(diào)為糊,外敷患處。對骨膜炎,尤其是軟骨炎有效。 處方2:金創(chuàng)活絡(luò)膏或萬應(yīng)筋骨膏貼敷患處,對骨膜炎很效。 三 骨髓炎 處方1:去殼巴豆包煎60克,豬腳1對(小兒體弱者減半)。將二味加水6斤共燉至爛,濃縮至800克時去巴豆及腳骨,不加鹽,1日分2次空腹服下。如不愈,每隔1周再服1劑。可連服10至20劑。對慢性骨髓炎、骨結(jié)核、多發(fā)性膿瘡瘍都有效。 處方2:三七45克,紅花60克,蜈蚣100條。共研粉,分成60包。每服1包,日服2次。治慢性骨髓炎。 處方3:蟾酥。研粉。每次5毫克,日3次。飯后服用。直至慢性骨髓炎瘺孔閉鎖后,鞏固1至2個月。也可以0.1%的蟾酥液向瘺孔內(nèi)每日或隔日滴入1次。3個月1療程。治骨髓炎。 處方4:鮮獨角蓮(八角盤)2份,樟丹1份,香油2份。獨角蓮切片在香油中炸黃取出棄之。煉藥香油滴水成珠,倒入樟丹,攪拌呈黑色,入冷水中。成膏藥,外貼敷。治急慢性骨髓炎。 處方5:水銀30克,白礬24克,火硝21克。將上藥用升華方法制成。色黃者為黃升丹,色紅者為紅升丹。藥存久者為佳。用時將75%酒精浸泡過的細(xì)棉繩沾藥適量后,插入竇道至頂端。初次用要多,以后要減少。毒肉腐膿去凈即停藥。對藥過敏者禁用。主治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處方6:去殼巴豆,黃蠟。把黃蠟在銅勺中溶化,稍涼入巴豆,不粘連撥出置瓷盤中,粒粒分開,冷凝后入瓶備用。用時,每日2次,每次5至7粒,早晚空腹囫圇溫開水送下。防瀉肚。以愈為度。可抗癆殺蟲,對各種骨結(jié)核很效。 處方7:芫花3克,雞蛋3個。共煎煮蛋,蛋熟去殼服之。治骨髓炎。 處方8:全蝎30克,蜈蚣4條,地鱉蟲27克。共焙干研末。每服9克,小兒減量。用時,將藥粉混入雞蛋內(nèi),蒸熟,飯前服。1日3次。主治骨結(jié)核。 處方9:全蝎30克,蜈蚣30克,甘草3克。研細(xì)加工成丸。每服0.9-1.2克,日3次。主治骨結(jié)核。 處方10:活蟾蜍1只,搗爛敷患處。隔日換藥1次。3次見效。治骨結(jié)核。 處方11:蒜苗30克,生姜20克,蔥白15克,花椒6克。共搗如泥,貼敷患處。日換1次。治骨結(jié)核。 處方12:煅牡蠣30克,蜈蚣3條,五枝水(楊、柳、桃、槐、艾)適量。先將前兩味焙黃研末,再將五枝水洗凈患部瘡口,后將藥末倒入孔內(nèi)。患處流出腐膿水即愈。主治骨髓炎。 處方13:鮮煙葉100克,鮮魚腥草100克,食鹽少許。3藥共搗如泥涂患處。日換1次。連用至愈。主治骨髓炎。 四 滑膜炎 處方1:白芷研末,黃酒調(diào)糊外敷患處并包好。日換藥1次??上[止痛。連用7天,積水即消。主治滑膜炎。 處方2:金銀花30克,連翹9克,赤小豆30克,當(dāng)歸9克,防己15克,血藤30克,赤芍9克,牛膝9克,車前子30克(包)。水煎服。日1劑。兒童減半。主治滑膜炎。 五 肩周炎 處方1:山萸肉適量,水煎溫服。緩解后,每次10克左右洗凈與大米同煮食。治肩周炎。 處方2:老生姜300克,細(xì)辛80克,60度高粱酒100毫升。姜、細(xì)辛共研末,微炒,倒入高粱酒,再微炒片刻。將藥敷于患處。每晚1次。5-14天見效。治肩周炎。 處方3:朝天椒數(shù)個,蠟燭1支。選準(zhǔn)最痛點,。把點著的朝天椒對準(zhǔn)最痛點,熱灸4-6次。以不燙壞皮膚為度。每日1劑。連用5至7天即效。 處方4:威靈仙15克,蒼術(shù)15克,防風(fēng)15克,晚蠶沙30克。共研末,鍋中炒熱,入黃酒120毫升拌勻,再炒數(shù)分鐘。裝布袋熨患處半小時。每日2次,5至7日1療程。主治肩周炎。 處方5:生川烏、生草烏、建曲、蒼術(shù)各9克,甘草3克,白酒500克。上藥泡酒內(nèi)7天即可服用。每晚睡前飲3至6毫升。禁止風(fēng)寒。(本方生川草烏有毒,慎用為宜)。 處方6:炒地龍500克,制馬錢子、紅花各350克,漢防己、醋炒乳香、醋炒沒藥、制骨碎補、五加皮各150克。共研末。裝膠囊。每丸0.15克。日3次,每次5丸。15天1療程。停藥5日,再服15日。治肩周炎。 處方7:云南白藥2克,白酒調(diào)糊攤在風(fēng)濕膏上貼患處,日換藥1次。外用熱水袋熨20分鐘。治肩周炎。 處方8:新鮮柏樹枝100克。洗凈瀝干,放進(jìn)500毫升白酒中,7天后用藥酒擦拭患處,肩周炎7日即愈。 處方9:生姜300克,大蔥白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共搗細(xì)末,微炒熱加白酒150毫升,裝布袋趁熱敷于患處,蓋被取微汗。藥袋可連用數(shù)日。每晚1次。堅持使用,對肩周炎很效。 處方10:100克活螃蟹2只,水空排泥,搗爛后敷于患處,包扎固定。日換藥1次,連用2周。對肩周炎極效。 六 肋軟骨炎 處方1:金銀花、連翹、地丁、蒲公英、,黃芪各15克,黃柏、橘梗各12克,乳香、沒藥各9克,防風(fēng)3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熱解毒,疏通氣血。主治非化膿性肋軟骨炎。 處方2:板藍(lán)根、魚腥草、貫眾各30克,赤芍21克,虎杖、丹皮各18克,紫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汕鍩峤舛荆錾⒔Y(jié)。主治非化膿性肋軟骨炎。 隨癥加減: 肝郁氣滯者加青皮、陳皮、川楝子各18克,川芎21克,柴胡、郁金、枳殼各15克,香附12克。 氣滯血瘀者加桃仁12克,生地24克,當(dāng)歸18克,紅花10克,丹參24克,川芎21克,郁金18克,香附18克,乳香,沒藥各10克。 痰瘀阻滯者加薤白、郁金、枳殼各12克,半夏10克,丹參21克。 七 頸椎盤突出 處方1:陳醋300毫升,加熱。用口罩蘸熱醋外敷患處30至40分鐘。每日1-2次.10天1療程。對頸椎盤突出一般2個療程即效。 處方2:頸椎病藥枕 當(dāng)歸、川芎、辛夷花、羌活、藁本、制川烏、乳香、沒藥、紅花、赤芍、石菖蒲、燈心草、桂枝、細(xì)辛、白芷、丹參、防風(fēng)、威靈仙、合歡花、吳茱萸、冰片各30克。共研末作藥枕。每日連用6小時以上。如此使用3-6個月。對頸椎病、高血壓、風(fēng)濕、動脈硬化、腰椎病等都很有益。 處方3:外用藥枕四款 風(fēng)寒濕痹型:威靈仙、羌活、獨活、制川草烏、葛根、防風(fēng)、細(xì)辛、桂枝、冰片各適量作枕頭用。 氣滯血瘀型:乳香、沒藥、,川芎、紅花、急性子、玫瑰花、血竭、麝香、元胡、冰片各適量作枕。 痰濕阻絡(luò)型:夏枯草、野菊花、丁香、乳香、蠶沙、葛根、蒼術(shù)、陳皮、決明子、冰片各適量作枕。 肝腎不足型:野菊花、白芍花、仙茅、仙靈脾、薄荷、決明子、烏藥、杜仲、肉桂、補骨脂、磁石粉各適量作枕。 處方4:頸椎藥枕 葛根、白芍各120克,川芎、黃芪各50克,當(dāng)歸40克,草烏、細(xì)辛各20克,失眠多夢加蓮心;肝陽上亢加鉤藤、蔓荊子、白蒺藜,焙干共研細(xì)末作枕。主治頸椎病。 處方5:丹參、葛根各18克,桂枝6克,赤芍、當(dāng)歸、羌活各12克,黃芪、大棗各18克,白芷、地龍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赏ńj(luò)化瘀,調(diào)補氣血。主治頸椎綜合癥。 八 腰椎盤突出 骨質(zhì)增生 處方1:干姜、炙甘草、獨活各10克,云苓、焦白術(shù)、木瓜、桂枝、桃仁、紅花各15克,寄生、當(dāng)歸各20克,黃芪40克。水煎服。早晚空腹服用。主治腰椎骨質(zhì)增生。 處方2:骨質(zhì)增生治療三步法 第一步:酒燒3個本地雞蛋,1日1次,連用8天。 第二步:外用擦劑 川烏10克,草烏10克,馬錢子、白芷、紅花30克,細(xì)辛20克,麝香1克(后放),桐油500克。上藥與桐油同煎30分鐘,再放入白酒100克煮一下。紗布過濾取液加入麝香即成。用此藥液擦拭患處。每日早晚1次。連用1周。 第三步:堅持活動關(guān)節(jié),加強功能鍛煉。 處方3:當(dāng)歸、丹參各15克,赤芍、熟地各12克,川芎、桂枝、烏稍蛇、沒藥各9克,乳香、甘草、蘇木各6克。水煎服??蓽亟?jīng)補血活絡(luò)。主治腰椎骨質(zhì)增生。 處方4:白芍30克,木瓜、血藤各15克,威靈仙12克,甘草12克,主治骨質(zhì)增生。頸椎增生加葛根12克。 處方5:生川草烏、透骨草、伸筋草、樟木、紅花、乳香、沒藥、杜仲、獨活、白芷、威靈仙各10克,細(xì)辛5克,丁香2克。共研細(xì)末,醋浸取液?;疾侩x子導(dǎo)入。連用一周。 處方6:炙馬錢子,元胡各15克,紅花、木香、乳香、沒藥、三七、桂枝各25克,白芍、郁金各50克,大艽100克,血竭5克。共研碎,浸于1000毫升白酒中放置一周。取液中藥離子導(dǎo)入,正負(fù)極交替。隔日1次。主治骨質(zhì)增生。 處方7:淫羊藿100克,防己30克,乳香、沒藥各20克,紅花、桃仁、地龍、生草烏各30克,秦艽、威靈仙、川芎、蒲公英各40克,干姜50克。 加減:頸椎痛加透骨草、葛根各30克;肘關(guān)節(jié)加透骨草、羌活各30克;腰膝、跟骨部痛加杜仲、牛膝各30克;膝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加伸筋草30克;沉重難移加豬苓30克;痛甚加草烏至40克,肉桂15克;外傷加三七、茜草各20克;跌撲閃挫加骨碎補30克,元胡、蘇木各20克。上藥共水煎取液,中藥離子導(dǎo)入。每日1次。連用10次為1療程。休息2日,再開始第2療程。主治各種骨質(zhì)增生。 處方8:川烏、羌活、威靈仙、防己、紅花、當(dāng)歸、乳香、沒藥、葛根、川芎、白芷、樟腦、透骨草、馬錢子各適量。除樟腦外,均水煎取液濃縮。樟腦用乙醇溶解加入、混合。中藥離子導(dǎo)入。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1療程。連用2個療程。主治骨質(zhì)增生。 處方9:川斷、桑寄生、透骨草、威靈仙、杜仲、骨碎補、生川烏、生草烏、獨活、防己、烏梢蛇各50克,乳香、沒藥各25克,血竭10克。共水煎取液。離子導(dǎo)入。治骨質(zhì)增生。 處方10:蘇木、紅花、當(dāng)歸、菟絲子各12克。頸椎增生加桂枝12克;腰椎增生加杜仲12克。上藥浸于500毫升白酒一周后,離子導(dǎo)入患部。主治相關(guān)骨質(zhì)增生。 九 骨刺 處方1:制草烏、川芎各50克,白酒適量。前兩藥分別研細(xì),混合裝瓶。每睡前,用上藥粉與白酒調(diào)糊攤于紗布貼于患處。每日1次。2周1療程。主治骨刺。 處方2:川芎45克。研末,分裝3個布袋內(nèi),縫好。每次取1袋置于患處,日換1次,輪流使用。治骨刺。 處方3:徐長卿、川芎各200克,骨碎補、威靈仙根各100克。加入2500毫升白酒和2500毫升冷開水中。浸泡7日后,每日早晚各飲50毫升,40天飲完為1療程。治骨刺。 處方4:肉桂、川椒、紅花、元胡、生姜各7克。水煎,足浴。每次20分鐘。半月1療程。用于足部骨刺。 處方5:生姜、香油各適量。生姜切片,蘸香油擦拭患處。每日2次。后將姜搗爛,用香油敷于患處。3次見效。治骨刺。 處方6:生川烏研細(xì)末,白酒調(diào)糊敷患處。日換1次。3次見效。主治骨刺。 處方7:威靈仙、楮實、馬鞭草、蘇木、海帶、皂刺、蒲公英、胡索、防己各60克,地鱉蟲40克,五靈脂、白芥子、制草烏、三棱各30克,鮮蔥100克,醋100毫升。將藥物加水煮沸,入盆中加蔥和醋,浴足1小時。日浴1次。毎劑用2天。對足骨刺顯效。 處方8:桑樹枝15克,雞腳250克。水煎浴足。主治足跟骨刺。 十 股骨頭壞死 處方1:(內(nèi)服方)玄胡、乳香、丹參、紅花、劉寄奴、牛膝、續(xù)斷、益母草各9克,蘇木、血竭各6克,土元3克。水煎服。日1劑。用于骨巨細(xì)胞瘤。 外用方:當(dāng)歸12克,赤芍、兒茶、雄黃、劉寄奴、血竭各9克,乳香、沒藥各6克,西紅花2克,冰片3克,麝香0.15克。共研細(xì)末,調(diào)敷患處,3日換藥1次。若3日所敷藥干燥,可稍加新藥調(diào)之再敷。用于骨巨細(xì)胞瘤。 處方2:菊花、皂刺、三棱各9克,海藻15克,山慈菇12克,山豆根30克,馬錢子、莪術(shù)各6克。水煎服。日服一劑。主治骨肉瘤。 處方3:黨參、黃芪、歸尾、赤芍、白術(shù)、丹參、王不留各9克,川斷、夏枯草、海帶、海藻、狗脊各12克,桑寄生、牡蠣各30克,炙甘草、陳皮各6克,木香4.5克,全蝎粉、地龍粉各4.5克(吞服),小溫中丸12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劑。二黃丸(0.15克裝)。每周吞1粒。主治溶骨性骨肉瘤。 十二 貧血 處方1:菠菜、豬肝各150克,調(diào)味適量。共煮熟,加調(diào)味品服用??裳a血。 處方2:馬奶葡萄干、雞肉各100克,豆蔻、干姜各1克。雞肉文火烤黃,再與其他同煎煮。吃肉喝湯。用于貧血食療。 處方3:黑木耳50克,紅棗30克。共煎服,可治再障貧血。 處方4:雞血藤100克。水煎服。用于氣血不足貧血。 處方5:何首烏400克。米飯鍋上三蒸兩曬,搗為細(xì)末。開水沖服。用于肝腎陰虛貧血。 處方6:豬肝100克,菠菜250克。煮湯食服。用于缺鐵性貧血。 處方7:豬肝、砂仁各30克,山藥50克。豬肝煮熟焙干,與砂仁、山藥共研末。每服2-3克,日服2-3次。治缺鐵性貧血。 處方8:土大黃30克,丹參15克,內(nèi)金10克。水煎服。忌辛辣。治貧血。 處方9:紫河車12克焙干研末。每服6克。溫開水沖服。60天為1療程。治貧血。 處方10:枸杞10克,紅棗15個,大米50克。共煮食。早晚空腹用。連用30天。用于貧血。 處方11:綠豆50克,紅棗50克(去核),共煮熟搗爛加紅糖服用。每日1劑。連用30天。用于貧血。 處方12:核桃仁50克,鹿角膠、紅糖各30克,去核紅棗20克,焙皂礬10克。共研細(xì)末。每服9克,日3次。開水沖服。治缺鐵性貧血。 處方13:荔枝、大棗各10個,煎水代茶飲??芍呜氀?。 處方14:大棗、花生米各50克。水煎煮。加紅糖50克。每次食棗和花生米5-10粒,飲汁1匙。日2次。連服2個月。主治氣血不足所致貧血,四肢無力,眩暈心悸等癥。 處方15:何首烏240克,白米飯蒸后曬干研末。每晨用雞蛋1個打碎入碗,加首烏末15克,調(diào)勻蒸食。可治貧血。 處方16:牛奶加蜂蜜,服用治兒童貧血。 處方17:阿膠加黃酒。每服50-100毫升。早晚各1次。60天為1療程。主治缺鐵性貧血。 處方18:阿膠生血片。每次2片,日3次。治再障貧血。以愈為度。 處方19:人參15克,黃芪50克,廣陳皮24克,阿膠珠24克,血余炭15克,小薊炭100克,鹿角膠50克,白芍24克,蓮房炭24克,熟地24克,枸杞21克,,天門冬18克,五味子、木香、丹參、砂仁、炙甘草各9克。上藥共研細(xì)末。用牛骨髓2斤,與前藥混合搗勻,搓蜜為丸。每丸3克。每次服1丸,漸加至2丸。無反應(yīng)可增至3丸。早晚空腹服。主治再障貧血。 處方20:黃鼠狼。將黃鼠狼去皮,內(nèi)臟及骨肉置爐火上慢慢烤干,烤熟勿焦,研粉沖服。每日3次。每次3克。治再障貧血。 處方21:首烏、地榆各50克,當(dāng)歸、生地、枸杞、天花粉、山楂、棗仁、阿膠各9克,狗脊、續(xù)斷、黃精、孩兒參、丹參、炙黃芪、白芨、冬草、葛根、山藥各15克,麥冬6克。除阿膠外,余藥共煎,取液濃縮,加阿膠溶化。每日3次。每次200毫升。飯前半小時服用。主治再障貧血。 處方22:雞血藤250克,白芨100克。共研末。每服6克。主治貧血。 處方23:黃芪400克,當(dāng)歸、首烏各100克。共研細(xì)末。每服4-6克,日3次??芍呜氀?。 處方24:黨參12克,血藤30克,白芍9克,熟地18克。水煎服。治營養(yǎng)性不良由于消化功能障礙所致貧血。 處方25:紫河車、當(dāng)歸各10克,熟地、黨參、黃芪、何首烏各12克,龜板膠、鹿角膠各9克,桑葚20克,制黃精15克,仙鶴草30克,砂仁6克。水煎服。主治再生障礙貧血。 處方26:黨參、當(dāng)歸、生地、阿膠(沖服)、制首烏各9克,炙黃芪、白芍各2克,焦白術(shù)6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治屬于心脾兩虛、腎陰虧耗、髓虛血虧型再障貧血。 處方27:紫河車1具,熟地300克,黨參、天冬、阿膠各250克,桂圓肉500克。共熬膏。早晚空腹服1匙。主治貧血。 十三 溶血性貧血 處方1:黨參、龍眼肉各20克,當(dāng)歸、熟地、白芍、川芎、白術(shù)、黃芪、遠(yuǎn)志、茯神、棗仁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2:阿膠、龜板膠、鹿角膠各5克。加溫溶化代茶飲。 以上2方均治溶血性貧血。 十四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處方1:側(cè)柏葉10克,槐花12克,大棗6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處方2:松針(馬尾松)60克,白茅根、藕節(jié)30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 處方3:花生米衣3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日1劑。7天1療程,連用1至3療程。 處方4:大劑量服用阿膠,對血小板減少癥,尤其是化療所致減少者療效最佳。 處方5:黃芪30克,黨參、枸杞、首烏、阿膠、當(dāng)歸、熟地、炒地榆各15克,川斷、白芍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6:白芨、仙鶴草、金銀花、大小薊、藕節(jié)、敗醬草、旱蓮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7:綠豆、紅棗各50克,紅糖適量。水煎食服。主治血小板減少癥。 以上7方均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十五 壞血病 處方1:當(dāng)歸、川芎、熟地、白芍、大青葉、白芨、仙鶴草各10克,山楂、麥芽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2:生食西紅柿100克。每日2次。 處方3:大紅棗20克,蒸食之。每日1劑。長期食用有效。主治維生素C缺乏類壞血病。 處方4:洋蔥頭和鹽共煮吞服。經(jīng)常堅持有效。 十六 白血病 處方1:川芎15克,板藍(lán)根18克,鐵扁擔(dān)15克,豬殃殃草49克,罌粟殼6克,水煎,日1劑。或制成浸膏片服用。每日服3-4次。對急性淋巴性、急性粒細(xì)胞性、慢粒急性病變所致的白血病均有效。 處方2:生地、熟地、棗皮、蒲公英各18克,枸杞、地丁、半枝蓮、菟絲子、女貞子各15克,杜仲24克,山藥、茯苓各21克,生曬參12克,當(dāng)歸10克,五味子、青黛、甘草各6克,雄黃3克,白花蛇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4次服用??呻S癥加減。主治慢性粒細(xì)胞性白血病。 處方3:當(dāng)歸、黃柏、龍膽草、梔子、黃芩各30克,青黛、蘆薈、大黃各15克,木香9克。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日服3-9丸。緩解慢性粒細(xì)胞性白血病。 十七 鼻衄 處方1:生地9克。燉爛帶湯服下,鼻血立止。 處方2:人中白不拘多少,燒出煙。令患者用鼻聞之,血立即停止。 處方3:指甲削成粉末用鼻吸之。 處方4:按著交叉治療的原則捆住中指指跟,可止住對側(cè)鼻竅流血。, 處方5:韭菜100克,洗凈搗爛取汁,兌酒少許,夏天冷服,冬天溫服??芍胃鞣N鼻出血。 處方6:蒲公英15克,白茅根、蘆根各20克。水煎服。忌辛辣食物、酒等。 處方7:韭菜25克,炒熟加陳醋200毫升。趁熱喝3-50毫升,可止鼻血。 處方8:生地24克,生白芍15克,側(cè)柏炭18克,犀角(另煎)、仙鶴草各9克,川軍炭、甘草各6克,沙參、藕節(jié)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肺熱加黃芩10克,元參18克,白茅根24克;虛甚者加西洋參9克。可清肝涼血止血。 處方9:茜草炭、大薊或小薊炭共研細(xì)粉作丸,溫水吞服??芍贡茄脱例l出血。 十八 咳血 主要是針對肺熱壅盛,肝火犯肺,陰虛火旺,脾肺虛寒等引起的咳血現(xiàn)象。 處方1:肺熱壅盛型 (1) 白茅根30克,水煎;生萊菔500克,搗爛取汁,沖入茅根汁內(nèi)加鹽少許。每服1杯。日3次。 (2) 款冬花12克,百合30克,水煎,加入蜂蜜服。熱盛咳血加生地25克,黃芩12克。 處方2:肝火犯肺型 (1)青黛3克,牡蠣30克,杏仁20克,共研細(xì)末。黃蠟15克溶化。和入藥末中,加適量童便為丸,如彈子大。每丸裝入去核柿餅內(nèi)。每服一丸,均細(xì)嚼,米湯送服。 (2) 茜草根15克,艾葉3克,烏梅15克。水煎服。 處方3:陰虛火旺型 (1) 生地25克,煎湯加童便60毫升,黃明膠15克,烊化。分3次服。 (2) 百合30克,生地30克。水煎服。 處方4:脾肺虛寒型 炮干姜、側(cè)柏炭、艾葉炭各9克,甘草、人參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蓽匮a脾肺,益氣攝血。 十九 吐血 本節(jié)處方主要用于上消化道性吐血。 處方1:鮮馬齒莧250克,醋適量。先將馬齒莧加油鹽炒至將熟,加醋調(diào)拌食服,每日1次。 處方2: 大黃1份,白芨3份,共研細(xì)末。每次2克,日3至4次。 處方3:地榆炭、仙鶴草、煅瓦楞子各30克,三七2克,甘草3克。水煎服??芍问改c潰瘍出血、糜爛性出血性胃炎、食道糜爛出血、食道靜脈破裂出血、胃癌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 處方4:白芨、白芍、紫珠草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處方5:藕節(jié)30克,百合15克。水煎服。 處方6: 三七、郁金、熟大黃、牛膝各10克。水煎服。 處方7:三七粉。溫開水送服。每次1-2克,日3次??芍紊舷莱鲅⒅摊浵卵?、血崩、產(chǎn)后流血多等癥。 處方8:三七粉3克(沖服),白芨15克,藕節(jié)12克,白茅根40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制大黃6克(沖服)。水煎服。 處方9:熟地9克,茜草炭、當(dāng)歸、川芎、白芍、香附各6克。水煎服。 處方10:血余炭研粉。每次用鮮藕汁30克混服血余炭粉6克。日3次。 處方11:藕節(jié)100克,白茅根、紅糖、生地炭各50克,阿膠15克(烊化)。水煎過濾。紅糖沖服。主治吐血、肺痛大口吐血。 處方12:藕根去皮,白糖調(diào)均勻,多食可治滿口吐血。 處方 13:按胃肝脾類分: 胃中積熱型:白芨粉3-6克。日2-4次,開水送服;烏賊骨、白芨粉各等份,每次3克,日3-4次;生地、白芨、地榆各15克,水煎服;花芯石,火煅,醋浸,研粉。每次3-5克,日3次。 肝火犯胃型:龍膽瀉肝湯加減??扇ゲ窈眉榆绮莞?、白茅根、藕節(jié)、花芯石等涼血止血?;蚣娣疑⒅寡?。若吐血過多,用犀角地黃湯。 脾虛血溢型:歸脾湯加減仙鶴草、炮姜、烏賊骨、白芨等止血藥物;脾胃虛寒肢冷便溏者用金匱柏葉湯。吐血重癥者、有氣隨血脫危重癥候,急用獨參湯益氣固脫。 所有吐血病人,必須飲食適宜,易消化,嚴(yán)防暴食,忌煙酒辛辣動火之品。 二十 便血 處方1:地榆、槐花等為細(xì)末。每次3至5克,日3次。主治腸道濕熱,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者。 處方2:灶心土、附子、白術(shù)、熟地、阿膠、黃芩、甘草各適量。出血較重者,加赤石脂、烏賊骨澀血;陽虛肢冷加鹿角霜、炮姜以溫陽止血;下血日久,氣虛下陷,肛門下墜,用補中益氣湯,益氣升陽。 處方3:明礬10克,地膚子30克,鴉膽子10粒。以上藥量可增至其3倍。水煎時可加水200至2000毫升,煎至減半,保留灌腸。每日2次。 處方4:干香椿白皮15克,冰糖160克,水4碗煎成2碗,2次服完。治大便出血。 處方5:生姜曬干炭化研末,每次3克,日3次。空腹熱米湯送下。治慢性腸出血。 處方6:大蘿卜皮,蓮葉適量,炭化研末,溫開水沖服,每日3-5次,每次4克。治療大腸出血。 處方7:霜柿子葉,洗凈曬干研末,每次服5克,每日3次。對肺結(jié)核出血、子宮出血、痔瘡出血都有效。 處方8: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下。治便血。 處方9:熟地、當(dāng)歸各50克,焦地榆、焦木耳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出血。 椿白皮15克,側(cè)柏葉、蜜炙槐角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帶血。 大薊、椿白皮各50克,地榆、槐花各15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前后出血。 羊血煮熱,蘸醋食之治療大腸出血。 處方10:槐角250克,黃酒500毫升,加水適量煎至200毫升,每晚睡前服100毫升。主治內(nèi)外痔瘡。 二十 便血 處方1:地榆、槐花等為細(xì)末。每次3至5克,日3次。主治腸道濕熱,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者。 處方2:灶心土、附子、白術(shù)、熟地、阿膠、黃芩、甘草各適量。出血較重者,加赤石脂、烏賊骨澀血;陽虛肢冷加鹿角霜、炮姜以溫陽止血;下血日久,氣虛下陷,肛門下墜,用補中益氣湯,益氣升陽。 處方3:明礬10克,地膚子30克,鴉膽子10粒。以上藥量可增至其3倍。水煎時可加水200至2000毫升,煎至減半,保留灌腸。每日2次。 處方4:干香椿白皮15克,冰糖160克,水4碗煎成2碗,2次服完。治大便出血。 處方5:生姜曬干炭化研末,每次3克,日3次??崭篃崦诇拖?。治慢性腸出血。 處方6:大蘿卜皮,蓮葉適量,炭化研末,溫開水沖服,每日3-5次,每次4克。治療大腸出血。 處方7:霜柿子葉,洗凈曬干研末,每次服5克,每日3次。對肺結(jié)核出血、子宮出血、痔瘡出血都有效。 處方8: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下。治便血。 處方9:熟地、當(dāng)歸各50克,焦地榆、焦木耳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出血。 椿白皮15克,側(cè)柏葉、蜜炙槐角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帶血。 大薊、椿白皮各50克,地榆、槐花各15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前后出血。 羊血煮熱,蘸醋食之治療大腸出血。 處方10:槐角250克,黃酒500毫升,加水適量煎至200毫升,每晚睡前服100毫升。主治內(nèi)外痔瘡。 二十一 尿血 處方1:大蒜適量,搗爛如泥,敷雙足心,3小時后取下,可治行經(jīng)如崩、崩漏等功能性子宮出血。 處方2:蓖麻仁30克,蓖麻葉2張,共搗如泥敷肚臍、百會2穴。日換1次。主治月經(jīng)過多形狀的功能性子宮出血。 處方3:苦參6克,黃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黃赤,尿血鮮紅,心煩失眠等下焦熱盛的尿血者。 處方4: 知柏地黃丸加女貞子、小薊、蒲黃等養(yǎng)陰止血藥,可治尿頻帶血、眩暈、耳鳴心煩、腰痛等癥屬于陰虛火旺型的尿血者。 處方5:歸脾丸加熟地、阿膠、升麻、柴胡等,可治久病尿血,面蒼白,體倦食少,牙齦出血,皮下出血等屬于脾不統(tǒng)血者。 處方6:無比山藥丸,隨癥加龍骨、補骨脂、仙鶴草、紫珠草、蒲黃、鹿茸、狗脊等,可治年老腎虛腰膝酸軟、小便不暢尿血、頭暈耳鳴屬于腎氣不固型尿血者。 處方7:小薊根、丹皮、炒梔子仁、炒蒲黃、白芍、茜草根、炒黃柏、木通、軟白薇、萹蓄各10克,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主治尿中帶血、血絲、血片,溺時作痛,帶紅細(xì)胞血淋性質(zhì)尿血者。 處方8:雞腹內(nèi)未成熟的黃色小雞蛋2個,大蔥白、干姜各50克。在麻油鍋內(nèi)同炒去蔥姜,用黃芪50克煎湯為引,頓服??纱笱a氣血,升氣止血。主治血崩、血漏。 處方9:雞冠花9克,沙槐花6克,棕炭6克,三七6克,研細(xì)末。1日內(nèi)3次服完。主治一切婦科出血癥。 處方10:棕炭6克,棉籽炭100克,共研細(xì)末,分成20包,每次1包。開水送服。主治婦女子宮出血。 處方11:生藕節(jié)100克,白冬瓜1個,加大米共煮取湯代茶飲??芍文蜓?。 處方12:鮮茜草根200克,水煎取液熏洗前陰及小腹部。治療尿血。 處方13:馬齒莧、白茅根、梔子各40克,共為粗末,置于容器內(nèi)。加黃酒200毫升,浸5日后開封飲之。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7-9天即可治愈血尿。 處方14:槐角燒灰為末,酒送服,每次6克,每日2次。對經(jīng)血不止特效。 處方15:鮮葡萄根150克切細(xì),同200克瘦豬肉剁成肉餅,加少許鹽,置碗內(nèi)蒸熟,食肉喝湯。每日1劑,一般經(jīng)血不止2-3劑即愈。 處方16:大小薊各15克,煎服,日1劑,分2次服??芍寡?,對尿血癥尤效。 處方17:蓮房10克,貫眾炭10克,荊芥炭10克。水煎服。主治婦女血崩。 處方18:鮮地錦草適量,洗凈蒸熟調(diào)入油鹽姜絲,用酒1-2杯送服,或陰干為末,酒調(diào)服3-6克。主治婦女血崩。 第二部分 肌肉皮膚系統(tǒng)疾病 人體肌膚在人體組織中占有最大部分。按著構(gòu)造和功用肌肉通常分為橫紋肌、心肌和平滑肌。橫紋肌也稱隨意肌,它可隨人意志完成一切有意識的動作;心肌是組成心臟的肌肉,操縱著川流不息的血液循環(huán),是不隨意肌的一種;平滑肌是一種不受意識支配,但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guān),能完成各種臟器功能且不易疲勞的肌肉。此3種肌肉都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管理和受惠于皮膚組織的保護(hù)。人體肌膚出現(xiàn)疾病,輕者使人不適,重者尤其是重要肌膚的病變?nèi)缧募〉募膊〉榷紩氯擞跉埢蚴ドR虼巳藗兤綍r一定要高度重視肌膚的衛(wèi)生和健康,及時治療其所發(fā)生的疾病。 一 軟組織損傷 處方1:艾葉、花椒各適量,蒜辮1掛,煎水熏騰患部,直至其水涼。主治扭挫傷。 處方2:生梔子30-50克,雞蛋清1個,面粉、白酒各適量。梔子研末與其它共調(diào)成糊,貼于患處,紗布等覆蓋固定。敷藥后休息。日換藥1次。1次見效。主治軟組織損傷。但對5天以上和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效差。 處方3:生附子30克,研細(xì)末,白酒調(diào)糊,敷足心。治療急性腰扭傷。3次顯效。 處方4:大黃15克,川芎12克,生川草烏、紅花、梔子各9克,公丁香5克,干姜2克,共研細(xì)末。白酒或醋調(diào)糊,貼敷患處,固定。日1次。1次即效。 處方5:梔子、大黃、乳香各50克,共研細(xì)末。劇痛、紅熱者用蛋清或蜂蜜(陳舊性用白酒)調(diào)糊,涂敷患處0.5厘米厚,油紙覆蓋,紗布包扎。日換1次。2-3天即效。主治扭挫傷。 處方6:雞蛋2個打入碗中,加入紅花10克,拌勻,用油炒熟,不加鹽等,1次服完。每日1-2次,一般3-4劑即可使閃腰痊愈。 處方7:韭菜250克,生姜100克,蔥白50克,共搗爛加白酒炒熱后敷患處。主治跌打腫痛。若內(nèi)傷瘡?fù)?,取鮮韭菜250克搗爛取汁,沖白糖服用,同效。 處方8:活土元10只,活螃蟹1只。共搗如泥。外敷患處,上放熱水袋。日2次。主治急性腰扭傷。 絲瓜瓤焙干炭化研面。每次用酒1盅調(diào)服5克。每日3次,連用3日,對急性腰扭傷很效. 處方9:桃仁、乳香、沒藥、獨活、羌活、防己各5克,紅花9克,蘇木30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毎劑可用3次。主治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處方10:黃柏、丹皮、防風(fēng)、川芎、甘草各6克,蒼術(shù)12克,川椒、荊芥、當(dāng)歸各9克,苦參15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日3次。用于損傷后筋腫硬痛、麻木腫脹者。 處方11:桂枝、桑枝、補骨脂、伸筋草、制乳香、制沒藥、落得打、全當(dāng)歸、紅花、羌活、萆薢各9克,牛膝、獨活、淫羊藿各12克,宣木瓜6克,透骨草10克。水煎取液熏洗患處,每日2次。用于關(guān)節(jié)損傷腫脹疼痛、行動不利者。 處方12:麥麩3斤加陳醋1斤,拌勻炒熱裝布袋速敷患處。涼后再熱再敷。3小時敷1次。每次30分鐘??芍闻匝韧础?BR> 處方13:全蝎、細(xì)辛各等份,研細(xì)末。凡士林調(diào)膏涂患處。3-4天換藥1次。主治肌肉纖維炎。, 處方14:生梔子、生大黃各等份研細(xì),裝瓶存放。用時,用蛋清或熱酒、開水、蜂蜜任何1種配成糊,外敷患處。厚度約0.5厘米。上蓋油紙,包扎固定。日換藥1次。主治扭傷、挫傷、砸傷,急性未化膿無破傷者。用此方同服造血丸,效果更佳。 處方15:川芎30克,乳香、沒藥、血竭各6克。共研末。陳醋調(diào)敷患處。每日1次。連用5-7天。主治表皮未破的軟組織損傷。 處方16:乳香、沒藥、土元、黃柏、胡椒各等量,共研末,醋調(diào)外敷患處,每日1次。直至扭傷腫痛痊愈。 處方17:大黃500克,土元、紅棗各100克,桃仁50克,細(xì)辛40克。共研末。75%酒精或白酒調(diào)糊外敷患處。主治軟組織損傷。 處方18:制川草烏、白芷、山奈各10克,柴胡、乳香、沒藥各6克。共研細(xì)末。每服4克。用于急性軟組織損傷。 處方19:澤蘭12克,乳香、沒藥、歸尾各10克,紅花6克。水煎服。用于各種輕度軟組織損扭挫傷。 處方20:韭菜,10%的樟腦酒或50%的酒精。韭菜搗泥狀加樟腦酒調(diào)糊外敷患處。油紙覆蓋包扎固定。日換藥1次。主治急性或陳舊性關(guān)節(jié)扭傷。 處方21:桃仁4克,紅花、乳香、沒藥、梔子、赤芍、白芷、大黃各15克,共研細(xì)粉裝瓶備用。用時,取適量藥末加酒精或醋調(diào)糊外敷患處。2-3日換藥1次。主治肌膚損傷,氣血瘀滯性的軟組織損傷。眼睛及有皮膚破損者忌用。 處方22:菊花、蒲公英、地丁、穿心蓮各15克,芒硝10克,羌活、獨活、細(xì)辛各9克,沒藥、乳香各6克。水煎取液溫洗患處。每日數(shù)次。主治軟組織急性炎癥。 二 腰肌勞損 處方1:海鹽、艾葉各50克,花椒25 克,蜜蜂窩7個,白蛇皮1條。取水5大腕,將上藥水煎至2大碗。趁熱用布蘸藥液擦拭患處。每日睡前1次。每劑可復(fù)煎3-5次。1周見效。防止風(fēng)吹。3周可使腰腿痛痊愈。 處方2:土元、焦梔子、姜黃各等量,共研細(xì)粉,醋調(diào)糊多敷患處。主治損傷瘀血疼痛腫脹。 處方3:百20%續(xù)斷酊60毫升,20%當(dāng)歸酊40毫升,混合。每日內(nèi)服3次,每次15-20毫升。主治腰肌勞損、四肢麻木。 處方4:酒炒威靈仙,粉碎。每次飯前以酒調(diào)服5克。主治腰酸疼痛。 處方5:千年健、乳香、桃仁、紅花、威靈仙、當(dāng)歸、丹參、海風(fēng)藤各30克,牛膝60克,甘草15克。共研細(xì)末,裝瓶備用。每次3克,每日2次。黃酒送服。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 處方6:獨活10克,威靈仙、狗脊、地龍、穿山甲各15克,補骨脂、骨碎補各12克。水煎服。主治腰肌勞損腰膝酸軟無力。 處方7:續(xù)斷、杜仲各15克。水酒煎服。主治慢性腰痛。 處方8:杜仲20克,威靈仙15克,分別研粉混勻。再取豬腰子1-2個,破開洗去血液,放入藥粉合緊置碗內(nèi),加水少許蒸熟。吃腰子飲湯。每日1劑,孕婦忌用。主治腰肌勞損。 處方9:烏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蛇去頭尾及內(nèi)臟,與蜈蚣全蝎共研細(xì)末。每日服3克,分1-4次服下。10天1療程。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 三 刀創(chuàng)傷出血 處方1:白石灰6份,大黃1份。先將大黃煎汁,潑入白石灰內(nèi)為末,再炒。以石灰變成黃色為度。將石灰過篩備用。用時,摻撒于患處。紗布緊扎??芍蝿?chuàng)傷出血。 處方2:五加皮、地龍各20克,乳香、沒藥、土元、骨碎補、白芨各10克,蜂蜜適量。藥都研末,用蜂蜜或白酒調(diào)糊外敷患處。可接骨,活血止血。用于骨折、損傷、瘀血疼痛。 處方3:馬勃6克,天竺黃12克,共研細(xì)末,撒于傷口,稍加壓包扎。用于創(chuàng)傷出血。 處方4:紫珠草適量,研末撒于患處或以鮮葉搗爛外敷。用于外傷出血。 處方5:劉寄奴適量,研末撒敷患處。主治創(chuàng)傷出血。 處方6:藤黃240克,麻油500克,同煎去渣加白蠟240克,至滴水成珠為度,收藏外用。用于外傷出血、燙火傷等。 處方7:南瓜砸碎敷于外傷患處。連用7天。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療創(chuàng)傷。 處方8:黃鱔焙干研末吹入鼻孔或敷于傷口,即可很快止血。 處方9:醋熬數(shù)滾,加入豬膽汁、枯礬和松香各適量,即可制成治療創(chuàng)傷的膏藥。 處方10:篦麻油少許,燒開。用棉球蘸油凃于患處??墒箘?chuàng)傷皮膚出血停止。 處方11:當(dāng)歸15克,棗樹皮焙干研末,撒于患處,可治刀傷出血。 四 凍傷 處方1:辣椒桔或茄子秸一捆,水煎取液。溫洗患處。不可熱洗,防止患部如耳鼻損壞落掉。 處方2:辣椒、生姜各15克,白蘿卜50克,水煎洗患處。主治輕度未潰爛的凍瘡。 處方3:凍山楂燒熟去核搗爛如泥外敷患處,紗布包扎,效同前方。 處方4:有硬塊的凍瘡可用姜汁、辣椒頻頻擦。若有小泡時,可用蜂蜜20%,豬油30%調(diào)均勻外敷。治療未潰輕度凍傷。 處方5:仙人掌適量,去刺洗凈切片搗爛,外敷患處。輕者1次即愈。重者涂后3天換藥1次。1周即愈。適用于未化膿凍瘡。 處方6:用4%的硼酸水洗患處,然后涂上白降汞軟膏或青霉素 軟膏,后用紗布包扎,并注意清潔保暖。用于潰爛后的凍瘡。 處方7:用脫脂棉蘸十滴水涂抹患處,每日3-5次,5天即可治愈凍瘡。 處方8:取熟雞蛋黃1-2個,置勺內(nèi)燒烤析出黃油,冷卻裝瓶備用。用時,取雙氧水清洗傷口,將蛋黃油敷于患部,包扎。3-5天即使凍瘡愈合。 處方9:杏樹皮曬干研末,撒裂口內(nèi),紙糊烤干??墒箖霪徚⒓粗雇础?BR> 處方10:熟土豆去皮,搗爛如泥加凡士林涂患處。治皮膚皸裂。處方11:茶葉嚼碎敷于患處,膠布包裹,凍瘡裂口很快愈合。 處方12:香蕉皮或其泥反復(fù)擦拭患處數(shù)次,可使皸裂痊愈。 處方13:熟大棗去核,搗泥涂覆患處,每日1次,3-4次可使腳掌裂口痊愈。 處方14:當(dāng)歸四逆湯 當(dāng)歸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細(xì)辛、通草、甘草各6克, 大棗8個。水煎服。可溫經(jīng)散寒防止凍瘡。 處方15:當(dāng)歸、肉桂各60克,紅花、川椒、干姜各30克,細(xì)辛、樟腦各15克。用95%的酒精1000毫升浸泡7天,外擦患處。新凍未潰破者,可用紅花油、活絡(luò)油外擦。治凍瘡?fù)А?BR> 處方16:生姜、當(dāng)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7天后飲服。每次20毫升,每日2次??蓽亟?jīng)通絡(luò)防治凍瘡。 處方17:每日早晚洗手后取蜂蜜反復(fù)擦拭患部,可有效防止皸裂。 處方18:冬青250克,鹽適量。煎洗患處,每次20分鐘。5天可使凍瘡痊愈。 處方19:白芨適量研末,加凡士林制膏外擦手足皮膚,4-5天即可使皸裂痊愈。 處方20:夏天,取紫皮蒜2-3頭,曬熱搗爛,外涂易凍處,每日3-5次,連用4-6天,可治易發(fā)凍瘡。 處方21:櫻桃20-30克,高粱酒中浸泡1-2周。用此酒擦拭易凍處。每天1-3次。可防凍瘡復(fù)發(fā)。 處方22:生姜切片擦患處,每日2-3次。連用7天。預(yù)防凍瘡。 處方23:夏天用西瓜翠衣擦拭患處,每日3-5次,每次5分鐘,連用5天??深A(yù)防凍瘡。 處方24:夏天用新鮮松樹枝液擦拭患部,可防止凍瘡。 處方25:紅花、歸尾、桂枝、干姜、薄荷各15克。切碎入500毫升白酒中浸泡密封10天后,外擦患處??煞乐箖霪?。 處方26:每天晚上用熱花椒水浸洗患處。連用15天。可防止凍瘡。 處方27:熟豬油10克,蜂蜜30克?;旌暇鶆?,涂擦患部。防治凍瘡。 處方28:芝麻適量,搗碎放在凍瘡處,來回揉搓30分鐘。每日1次。連用10天??煞纼霪?。 處方29:生姜50克。搗爛浸于50毫升白酒中數(shù)日,用此涂擦患部;或?qū)?0克紅辣椒切碎浸于50毫升白酒中10天。取液擦拭患處。都可預(yù)防凍瘡。 處方30:仙人掌去刺洗凈切片,蘸白糖外敷患處,每日1次,連用3天??煞纼霪?。 處方31:艾葉10克,帶須蔥白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處,防止凍瘡。 處方32:蘿卜片烤熟,熱涂患處,每日2-5次;大蔥、大蒜、生姜共搗如泥,涂抹患處。均可防治凍瘡。 處方33:(用于已經(jīng)潰破的凍瘡) 馬勃1塊,貼敷患處,1-2天換藥一次;干姜片、秙礬各適量,共研細(xì)末,撒少許于患處,2天換藥一次;云南白藥均勻撒于傷面,隔日換藥。均可使?jié)⑵苾霪徣?BR> 處方34:鹽水洗凈傷處,然后涂上下述藥膏:痢特靈10片、維生素B210片、冰片2克、云南白藥半瓶、熟豬油50克。共調(diào)勻裝瓶做成藥膏。 處方35:柿子皮50克烘干研面,熟菜子油調(diào)勻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5天,可使破皮凍瘡痊愈。 處方36:當(dāng)歸20克,陳醋500毫升,文火煎洗患處,每日1劑;大蘿卜挖坑倒入香油,火烤至油沸騰。用此油涂擦患部,每日2次。連用數(shù)日。可治凍瘡。 處方37:當(dāng)歸12克,桂枝、赤芍各9克,生姜5克,甘草3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6劑??煞纼霪?。 處方38:當(dāng)歸6克,紫草、忍冬藤各10克。共浸于麻油內(nèi)24小時。文火煮到藥枯焦,過濾取油外涂患處??芍委熓肿惆椓?。 處方39:麻雀腦曬干研末裝瓶備用。用時,用開水調(diào)和凃于患處,通常1-2次即可治愈1-2度凍瘡。 處方40:花生皮粉50克,醋100毫升,樟腦1克,酒精少量?;ㄉこ袋S研粉加醋調(diào)成醬狀,再將樟腦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調(diào)均凃于凍傷處,用布包扎。2-3天即愈。 處方41:牛脂30克,樟腦、甘油各10克,香料適量。先將牛脂入容器內(nèi)加溫融化,放入樟腦、甘油、香料,攪拌冷凝為膏備用。輕度凍傷可直接抹之;重癥欲潰者,可微溫使藥膏溶化后蘸之擦患處。此方對1-2度凍傷療效很好。3度者不可用。 處方42:冬青250克,鹽適量。水煎取液洗患處,每次20分鐘,連用數(shù)日。可治凍瘡。 處方43:芫花6克,甘草1 0克,茄子秸50克,水煎洗患處。治凍瘡。 五 燙傷 處方1:四環(huán)素10片研末,外敷患處,勿包扎,可治輕度燙傷。 處方2:蛋清適量,加入3倍量的白酒中調(diào)均,敷于燙傷處。每日數(shù)次。對燙傷顯效。 處方3:地龍7條,放入白糖中溶化,扔去皮,取其藥糖水外涂患處,可治燙傷。 處方4:在燙傷部位快速涂抹牙膏,可很快止痛,防感染且不留疤痕。 處方5:全蝎20個,冰片3克,共研細(xì)末,入250毫升麻油中浸泡24小時。用此油外涂患部,每日3次??芍雇捶栏腥荆委熕馉C傷。 處方6:溲西瓜過濾取汁,裝瓶置陰涼處。用此水涂擦被燙傷處??珊芸熘雇矗黄鹋?,痊愈。 處方7:水飛石灰3杯,蜂蜜、香油各1杯,調(diào)成糊狀,外涂患處。主治火燙傷。 處方8:石膏、大黃、滑石、海螵蛸各等份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糊外敷患處。主治燙傷火燒傷。 處方9:將受傷部位浸于食鹽水中,可消腫止痛,然后在患處涂些香油、凡士林、蜂蜜、蛋清、獾油等,均可使?fàn)C傷止痛或痊愈。 處方10: 未成熟的無毛小老鼠數(shù)只,置瓶中,加入麻油,密封,置于陰涼處,久之自溶。用時,拿雞毛蘸此藥水涂擦患處,可以止?fàn)C傷疼痛。 處方11:生石灰50克,溶于250毫升清水中澄清取液100毫升。倒入60毫升香油。用純棉布蘸此液外涂患處。每日2-3次??芍屋p度燙傷。 六 燒傷 處方1:四黃散 黃柏、黃芩、大黃、虎杖各150克,地榆20克,黃連、紫草各60克,甘草45克,冰片30克。共研細(xì)末。麻油調(diào)糊外涂患處。對燒傷燙傷極效。 處方2:干紫草800克,麻油5000克煎熬去渣,滅菌備用。紗布浸此藥外敷患處,或用無菌球涂此油凃于創(chuàng)面。對燒傷燙傷很效。 處方3:紫草、黃連各30克,大黃50克,麻油100毫升。油炸藥后濾液。每毫升加冰片0.1克搖均勻,涂布患處。對水火燙傷極效。 處方4:大黃炭50克,黃柏炭40克,地榆炭30克,滑石粉20克。共為細(xì)末。麻油調(diào)敷患處。主治燒燙傷。 處方5:側(cè)柏炭15克,冰片3克。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涂外敷。每日2次。用于水火燙傷。 處方6:鮮大薊根3根,洗凈搗爛取汁,與菜油適量摻勻調(diào)涂患處。用于燒燙傷。 處方7:地榆、大黃各30克,冰片2克。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涂。主治燙傷。 處方8:紫珠草、大黃、黃芩、黃柏各等份研末。涂布患處。主治燒傷。 處方9:虎杖150克,冰片10克,共研細(xì)末,凡士林調(diào)膏,高壓消毒后外涂患處。主治燒燙傷。 處方10:藤黃240克,麻油500克,同熬去渣加白蠟240克,至滴水成珠收藏外涂用。治燒燙傷。 七 電灼傷 處方1: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金銀花、赤芍各10克,生地30克,水煎服。用于電灼傷后高燒煩躁、口渴、尿黃、便秘、舌紅絳而干、苔黃燥者。 處方2:人參、五味子各9克,麥冬、黃芪各12克,黃連、梔子各10克,制附子6克,生地30克。水煎服。用于神色疲敗、氣迫急促、肢冷電灼傷者。 處方3:黨參、甘草、川芎各9克,白術(shù)、茯苓、熟地、白芍各12克。水煎服。用于神疲乏力、納差、燒傷創(chuàng)面色淡、生長難、植皮不易存活、舌質(zhì)淡、苔白薄的電灼傷者。 處方4:用女子乳汁點眼,可以使電弧所打的眼傷很快止痛痊愈。 凡是電灼傷者都要注意及時送醫(yī)院救治方為上策。 八 蟲 蛇 犬馬等咬傷 處方1:黃色蟾蜍殺死,用鹽腌埋于地下4-7天,取其液抹于患部,可治療蛇咬傷口。 處方2:活蜘蛛1個,將蜘蛛放在毒蛇咬傷處,片刻取下放入半碗水中,如此數(shù)次,蛇毒即消。 處方3:用煙袋油加水1-2碗,令被傷者服下。感覺甜時可多服。傷口痛,可用煙油涂抹,能消毒止痛。治療蛇傷。 處方4:扁豆葉搗爛如泥敷于傷口,可治療蛇傷。 處方5:斑蝥4個,麝香0.5克,雄黃1.5克,甘草、滑石各6克。共研細(xì)末,黃酒送服,蓋被取微汗。治療狂犬咬傷。 處方6:取犬毛1撮,炭化研末,撒于狗咬傷口,可治療狂犬咬傷引發(fā)的病癥。 處方7:熟豬肉1大塊,嚼爛貼敷在馬咬傷口,其痛立止。 處方8:仙人掌30克,去刺切片洗凈搗爛加雄黃少許,拌均敷于患處,可治蟲蛇咬傷。 處方9:仙人掌50克,去刺皮洗凈,加水磨汁,蛋清調(diào)勻擦患處,對蟲蛇咬傷有效。 處方10:蚤休適量。適量燒酒磨其汁,外涂患處,治蜂類蟄傷。 處方11:鮮半邊蓮120克,搗爛加甜酒或溫開水擂汁內(nèi)服。每日1次。外用鮮草搗爛加鹽少許敷傷口、周圍及腫處。主治蛇咬傷。 處方12:雄黃、枯礬等量研粉,濃茶或白酒調(diào)敷傷口。主治蜈蚣咬傷。 處方13:蝸牛3個,搗爛敷于患處,可治蝎子蟄傷。 處方14:黃芩、黃連、穿心蓮、田基黃各10克,金銀花、半邊蓮、白花蛇草、一枝黃花、半枝蓮、生大黃(后下)各15克,丹皮、茅根、仙鶴草各12克。水煎服。主治毒蛇咬傷、流血不止、疼痛難忍、肢腫且毒向上延行、皮膚紫黑、組織壞死甚至危及心臟損害等重癥者。 處方15:用堿水(碳酸氫鈉液)涂抹患處,可治蜈蚣咬傷。 九 顏面疔瘡 是一種由于邪毒化熱蘊蒸肌膚,氣血凝滯,發(fā)生在顏面上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初起有瘡頭、麻木癢痛腫等癥狀。宜清熱解毒涼血。 處方1:金銀花、黃連、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草河車、炒牛蒡子、歸尾、黃芩各適量。水煎服,每日3-4次。發(fā)熱惡寒明顯者加服蟾酥丸。用于顏面疔瘡初期。 處方2:金銀花、連翹、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黃芩、黃連、甘草、當(dāng)歸、赤芍、梔子各適量。壯熱口渴者加石膏、知母;膿成遲緩加皂刺;便秘加大黃、玄明粉。用于顏面疔瘡中期。 處方3:顏面疔瘡潰后,可用去腐生肌散或用九一丹藥捻引流外治。 處方4:雄黃6克,煅牡蠣12克,共研細(xì)末。蜂蜜調(diào)糊外敷患處。主治疔瘡。 處方5:金銀花15-30克,天花粉、當(dāng)歸、赤芍各9克,貝母、皂刺、白芷各6克,乳香、沒藥、防風(fēng)、穿山甲、陳皮各5克,甘草3克。水煎服。主治瘡瘍初起。 處方6:金銀花30克,天花粉、皂刺各12克,白芨、貝母、知母、甲珠、半夏各6克,乳香3克。水煎服。主治癰腫瘡瘍。 處方7:黃芩、黃柏、大黃各10克。共研細(xì)末。加面粉30克,炒黑,醋調(diào)為糊外敷患處。用于癤腫疼痛。 處方8:金銀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野菊花12克,天葵子9克。水煎加適量黃酒服。主治各種疔毒癰瘍。 處方9: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黃芩12克,魚腥草20克,水煎服。同時,用50克搗爛的仙人掌泥外敷患處。3劑1療程。治顏面疔瘡。 十 手足疔瘡 本病多由臟腑內(nèi)蘊溫?zé)嵬獍l(fā),或因外傷所引起的氣血壅滯、經(jīng)絡(luò)阻塞而引起的病癥。宜清熱解毒利濕熱為主。 處方1: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赤芍、地龍、甘草、當(dāng)歸、紅花各適量,水煎服。主要用于手足疔瘡未化膿期。 處方2:金銀花、連翹、地丁、蒲公英、黃芪、皂刺、甘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手足疔瘡化膿期,可清熱解毒、排膿消腫。 處方3:金銀花、連翹、野菊花、黃連、當(dāng)歸、黃芪、甘草、茯苓各適量。水煎服。加服知柏地黃丸。用于手足疔瘡潰后期。 手足疔瘡三個階段均可用膏藥或散劑外敷治療。 處方4:綠豆15-30克,冷水浸泡絞汁飲服?;蛑鬁l服。治一切癰腫瘡瘍。 處方5:木蝴蝶單用貼患處。治癰疽瘡口不斂。 處方6:鮮白薇適量搗爛外敷。治瘡癰腫毒。 處方7:焦巴豆、雄黃、大黃各等份。共研末制糊丸,如小豆大。每服2-4丸。每日2次。用于瘡瘍疔毒。 處方8:大黃15克,赤小豆10克,雄黃5克,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敷患處。主治疔瘡。 處方9:鮮梔子、鮮蜈蚣、鮮蛇含草各10克,共搗如泥敷于患處。治疔瘡。 處方10:癰疽瘡癤藥膏 露蜂房、杏仁各30克,黃芪20克,蛇蛻(鹽水洗凈)、元參各15克,去油垢的亂發(fā)一團(tuán),菜子油300克,黃丹150克。 先將菜子油和亂發(fā)入鍋內(nèi)煎熬。侯發(fā)烊盡,加杏仁。待杏仁呈黑色,布濾去渣。加黃芪、元參,熬1-2小時,再加蜂房、蛇蛻,攪熬至黑色,濾去渣,再慢火熬。最后下黃丹,急攪千余轉(zhuǎn),滴水成珠時膏藥即成。將膏攤于牛皮紙或黃蠟紙上備用。外貼患處,可消腫散結(jié),拔毒生肌,治各種癰疽瘡癤。 處方11:鮮地錦草適量,搗爛或干品研末,香油外敷患處??芍伟b腫瘡毒。 處方12:全株白菊花搗汁加黃酒飲服,可解疔毒。 處方13:鮮狗脊加白糖共搗爛,外敷患處??芍味警彎兙貌皇湛凇?BR> 十一 紅絲疔 魚臍疔 紅絲疔是一種手足疔繼發(fā)或四肢末端皮膚感染病毒后,邪毒竄入經(jīng)脈,并很快向上走竄危及內(nèi)臟的疾病。是一種“走黃”逆癥。而魚臍疔是一種感染了疫死的牛馬豬羊等病毒而形成的特殊的烈性傳染病,瘡型凹陷如魚臍,故得其名。此兩種病都需高度重視,抓緊治療。 紅絲疔治法和處方 紅絲疔治療可參照顏面手足疔瘡兩節(jié)。亦可用截紅絲放血外治后,再敷五味去濕散。同時,內(nèi)服下方:金銀花24克,赤芍9克,黃連6克,僵蠶、防風(fēng)各4.5克,蟬衣、甘草、青皮各3克,牛膝、十一 紅絲疔 魚臍疔 紅絲疔是一種手足疔繼發(fā)或四肢末端皮膚感染病毒后,邪毒竄入經(jīng)脈,并很快向上走竄危及內(nèi)臟的疾病。是一種“走黃”逆癥。而魚臍疔是一種感染了疫死的牛馬豬羊等病毒而形成的特殊的烈性傳染病,瘡型凹陷如魚臍,故得其名。此兩種病都需高度重視,抓緊治療。 紅絲疔治法和處方 紅絲疔治療可參照顏面手足疔瘡兩節(jié)。亦可用截紅絲放血外治后,再敷五味去濕散。同時,內(nèi)服下方:金銀花24克,赤芍9克,黃連6克,僵蠶、防風(fēng)各4.5克,蟬衣、甘草、青皮各3克,牛膝、澤蘭各6克,。 魚臍疔治法及處方: 初期處方:黃芩、黃連、梔子、黃柏,、金銀花、連翹各適量,水煎服?;蛴糜衤陡鄵襟蛤芎蟿┩夥蠡继?。 中期處方:生地、丹皮、連翹、金銀花、黃連、黃芩、梔子、大青葉、野菊花、甘草各適量。水煎服。壯熱者加服紫雪丹。也可用白降丹加蜂蜜調(diào)勻敷焦痂,促其脫落。 后期處方:一般不再內(nèi)服藥物,但可用生肌玉紅膏、蓋貼太乙膏外治。 魚臍疔和丹毒、顏面疔瘡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其下陷如魚臍。此應(yīng)特別注意。 十二 爛疔 是一種因皮膚破損感染毒邪,再加濕熱火毒內(nèi)蘊,導(dǎo)致氣血凝滯熱盛肉腐潰爛而成的急性疾患。宜清熱利濕解毒為主。 處方1:金銀花、連翹、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牛膝、木通、澤瀉各適量。水煎服。神昏加生地、犀角。用于爛疔初期治療。 同時,用玉露膏摻蟾蜍合劑外敷患處。 處方2:犀角、連翹、生地、丹皮、黃連、梔子、黃柏、金銀花、甘草、大青葉各適量。水煎服。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 同時,用五五丹或5-10%蟾酥合劑外敷。此法用于爛疔的中期治療。 處方3:六味地黃丸內(nèi)服,外敷生肌散蓋紅油膏。 本病 必須嚴(yán)密注視,防止其向“走黃”發(fā)展,危及內(nèi)臟。 十三 走黃疔瘡 是疔毒走入血分、內(nèi)攻臟腑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和很危險的癥候。既有一般疔瘡特征,又有發(fā)熱惡寒、神昏譫語的全身癥狀。 處方1:疔毒復(fù)生湯牡蠣、梔子、金銀花、木通、連翹、牛蒡子、乳香、沒藥、皂刺、天花粉、大黃、地骨皮各8分,水酒各一茶盅,煎成一半。飲服。脈實便秘者加樸硝。主要用于即將走黃癥狀者。 處方2:七星劍湯 野菊嫩頭、蒼耳頭、豨薟草、半枝蓮、地丁各9克,麻黃3克,蚤休6克,好酒500毫升。煎至一碗,熱服,蓋被出微汗為度。用于已經(jīng)走黃者。 處方3:蟾酥丸 酒化蟾酥6克,輕粉1.5克,枯礬、寒水石、銅綠、乳香、沒藥、膽礬、麝香各3克,雄黃6克,蝸牛21個,朱砂9克。在端午日午時,于靜室中,先把蝸牛研爛,再同蟾酥等藥混合搗勻,做丸如綠豆大。每次服3丸,嚼爛白酒送服。蓋被出汗為度。重癥可再服1劑。亦可做餅外用。主要用于手足冰涼,六脈暴絕,氣閉不通走黃者。用此方時要繼服木香流氣飲。 本病系現(xiàn)代所稱濃毒敗血癥。需采取綜合措施,方保無憂,務(wù)請注意。 十四 火癤 火癤隨處可生,腫高根淺,范圍局限,色紅灼熱疼痛,多是單發(fā),膿出即愈。治宜清熱解毒為主。 處方1: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甘草、赤芍各適量。水煎服??汕鍩釠鲅舛尽S糜诨鸢X初期。 處方2:黃芪、當(dāng)歸、川芎、炙山甲、金銀花、赤芍各適量。水煎服??赏卸就改?。用于火癤中期。 處方3:一般不用內(nèi)服藥,用外治法。對瘡口大者上生肌散促其生肌長肉。 十五 暑癤 亦叫痱毒。是在暑濕季節(jié)所發(fā)生的化膿性疾病。患部紅熱腫脹,頭面部多見。治宜清暑利濕。 處方1: 連翹、天花粉、赤芍、車前子、金銀花、甘草、竹葉、佩蘭、野菊花、澤蘭各適量。水煎服。用于暑癤初起。 處方2:金銀花、連翹、佩蘭、野菊花、黃芪、蘆根、甘草、皂刺、當(dāng)歸、等隨癥加減,以清暑托毒透膿。用于暑癤中期治療。 處方3:益胃湯合六一散 。 暑癤亦可用外治法治療。 十六 螻蛄癤 是發(fā)生在兒童或忽視頭部衛(wèi)生成年人頭部的一種形如蟮拱頭狀的螻蛄癤子。病程較長,纏綿難愈。 處方1:野菊花、黃芩、當(dāng)歸、金銀花、甘草、梔子、防風(fēng)、連翹、生地等隨癥加減以疏風(fēng)清熱,涼血解毒。用于螻蛄癤初起。 處方2:當(dāng)歸、川芎、黃芩、黃芪、甲珠、野菊花、茯苓皮、大青葉、黃連、白芷等隨癥加減。以清熱解毒,透膿去腐。用于腫塊漸大僵硬不化等癥狀時的螻蛄癤中期。 處方3:連翹、黃芪、佩蘭、梔子、蜈蚣、黃芪、全當(dāng)歸、茯苓、黨參、神曲、雞內(nèi)金等隨癥加減,以解毒止竄,益氣養(yǎng)血生肌。用于螻蛄癤后期。 十七 暑濕流注 流注是一種竄發(fā)于肌肉深部的膿瘍,邪毒隨經(jīng)流竄,走無定向且多發(fā)。初起酸痛,外觀不顯變,漫腫膚板滯堅硬。病因較多。而暑濕流注則是夏秋之間,暑濕季節(jié)所發(fā)生具有流注特點的一種瘡瘍。故有其名。 處方1:牛蒡子、藿香、佩蘭葉、赤芍、薏仁、金銀花、連翹、扁豆花、香薷、蒲公英等隨癥加減。水煎服。3-5劑即可??汕迨罨瘽?,和營解毒。用于暑濕流注初起。 處方2:藿香、佩蘭、金銀花、地丁、赤芍、蒲公英、連翹、野菊花、薏仁、冬瓜子、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汕迨罱舛荆拍撓[。用于暑濕流注化膿期。 處方3:腐去新生者,可不用內(nèi)服藥。但,新肉長慢者,宜用八珍湯加減;有新瘡瘍者,用托里消毒散加減;陰虛明顯者用清骨散加減。用于暑濕流注后期。 十八 余毒流注 多見于疔瘡、癤痘毒等中后期,是邪毒未凈而引起他處化膿性疾病。本病纏綿難愈,須認(rèn)真治療,不留后患。 處方1:連翹、金銀花、黃芩、黃連、木通、生地、大青葉、梔子、蒲公英、野菊花等隨癥加減。水煎服??汕鍩崂麧瘢瑳鲅舛?。用于余毒流注初期。 處方2: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芪、黨參、炙山甲、川芎、當(dāng)歸、皂刺、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赏卸九拍摗S糜诨撈?。 處方3:一般不服藥。但氣血虛弱者,需服八珍湯。有新的流注形成。應(yīng)按初期方法治療。 十九 瘡不收口 處方1:蕎麥秸燒灰,冷水調(diào)涂患處。對生瘡久不開口者,可使其1日即開。 二十 黃水瘡 處方1:苦參20克,冰片0.5克,共研細(xì)末。紅霉素適量調(diào)糊,外涂患處。每日1次。一般2次即效。忌食油炸煎炒及魚腥等發(fā)物。用于黃水瘡瘍等。 處方2;輕粉適量,紅蘿卜搗爛如泥,與其混合再搗。取此藥泥敷于患部,包扎固定。3-5 天換藥1次。一般即可使流黃水的瘰瘡?fù)热?。但有肌萎縮,有白斑流黃水,痛癢不止者忌用。 處方3:烏賊骨適量,焙黃去殼。搗極細(xì)粉裝瓶備用。用時,先將瘡面洗凈擦干,撒上烏賊骨粉,蓋布包扎。2-3天換藥1次。直到潰瘍面無滲出液后,再上藥1-2次。本方對下肢慢性潰瘍極效。 處方4: 煅石膏40克,煅蛤蚧粉40克,青黛12克,黃柏、輕粉各15克,冰片2克。共研細(xì)末。涂患處。每日3次。主治黃水瘡。 處方5:把溫?zé)岬亩垢笥诏徤希啿及?。每?次,連用3天??墒裹S水瘡痊愈。也可用于耳后根奇癢(耳線炎)。 處方6:煉蛋黃取油凃于患部。1-2次黃水瘡一般可結(jié)痂痊愈。此方也可用于其他化膿性瘡瘍。 處方7:鮮狗脊加白糖共搗爛如泥敷患處。治毒瘡及潰瘍久不收口。 處方8:松香、黃柏、枯礬各等份。研細(xì)末涂患部。主治黃水瘡 二十一 無名腫毒 處方1:斑蝥14個,紫荊皮15克,白酒50克。藥入酒浸7日,去渣用藥水涂瘡部。數(shù)次即可起泡,用針刺破放毒水即愈。 處方2:夏天捉活蛇1條,裝瓶醋浸密封。遇有腫毒取其蛇醋涂之立效。 處方3:大劑量皂刺(120克以上)水煎服??墒篃o名腫塊消失。3-5天為1療程。輕者1個療程,重者3-5個療程。有效率80%以上。單味復(fù)方均可。 處方4:綠豆粉醋調(diào)為糊外糊患處??墒篃o名腫毒乃至搭背瘡等痊愈。 處方5:膽南星適量研碎,清水調(diào)糊外敷患處。治無名腫毒。 處方6:茄子加醋搗泥狀,外敷患處??芍螣o名腫毒和蜂蜇腫痛。 二十二 癰腫 癰多是氣血與毒邪搏結(jié)壅塞而成。屬于陽熱實證。按其發(fā)病部位而名不同。此病長發(fā)于疔癤之后。具有紅腫熱痛,易膿易潰并伴有一定全身癥狀。宜清熱解毒,疏通氣血為主。 處方1:金銀花、天花粉、生草、貝母、當(dāng)歸、赤芍、制乳香、連翹、防風(fēng)、地丁各適量。水煎服。多風(fēng)熱加荊芥、牛蒡子;多火郁加柴胡;多濕熱加黃柏、萆薢、牛膝、車前子等。可散風(fēng)清熱,活血解毒。用于癰腫初期。 處方2;金銀花、連翹、歸尾、赤芍、天花粉、制乳香、制山甲、皂刺各適量,水煎服。便秘結(jié)加瓜蔞仁、生大黃;小便短赤加赤茯苓、澤瀉、竹葉;口干渴加生地、生石膏、石斛;氣虛膿成遲者加生黃芪、薏仁。以調(diào)和氣血,托毒透膿。用于化膿期。 處方3:金銀花、蒲公英、當(dāng)歸、赤芍、生黃芪、甘草、川芎、茯苓各適量。水煎服。氣血太弱,胃納差者用四君子湯合益胃湯加減。以活血消腫,益氣排膿。用于潰后期治療。 處方4:蒲黃10克,潑硝20克。共研末醋調(diào)外敷未透膿者瘡面,數(shù)日可使瘡消。 二十三 痄腮 是一種時毒。腫痛輕而皮色不變,一般不化膿,是和癰腫不同的一種疾病。 處方1:紫草10克,赤芍、牛蒡子、黃芩、僵蠶各12克,蒲公英20克,板藍(lán)根30克,連翹、貫眾、大青葉、龍膽草、夏枯草各15克,水煎服。發(fā)熱加柴胡10克,石膏15克;頭痛加防風(fēng)、白芷各12克;咽痛加馬勃、玄參10各克;嘔吐加藿香、竹茹各12克,。對流行性腮腺炎很好。 處方2:生大黃適量研粉,食醋調(diào)糊抹患處,膠布固定,發(fā)熱者加鎮(zhèn)痛解熱藥,主治腮腺炎。 處方3:忍冬藤、夏枯草各50克,蒲公英40克,元參25克。水煎服,治腮腺炎。 處方4:板藍(lán)根30克,金銀花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蝓r蒲公英搗爛配蛋清外敷患處。治腮腺炎。 處方5:青黛3克,冷水調(diào)糊,雞毛蘸涂患處。治腮腺炎。 處方6:大黃、姜黃各50克,蟬蛻25克,僵蠶30克。共研細(xì)末。黃酒調(diào)服。每日10克。大便干燥者加蜂蜜服用。主治腮腺炎。 處方7:青黛、紅小豆各30克,大黃15克,共研細(xì)末。每次取15克,蛋清調(diào)糊,涂患處。每日3-5次。7天可使腮腺炎痊愈。 處方8:、生石膏、連翹、金銀花各15克,天花粉、牛蒡子各10克,黃芩12克,蒲公英、板藍(lán)根各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腮腺炎。 處方9:青黛,生大黃各等份,冰片少許,食醋適量。前2藥研粉加冰片調(diào)勻,食醋調(diào)糊敷患處。每日1次,直到腫脹消失為止。治腮腺炎。 處方10:蚤休、冰片、仙人掌粉、板藍(lán)根各10克。先將蚤休加冰片磨化成50%濃度,再加入仙人掌粉、板藍(lán)根粉,充分調(diào)勻外涂患處,每日5-6次。治腮腺炎。 處方11:綠豆60克。煮熟加白菜心2-3個,再熬20分鐘,取汁頓服。每日1-2次。治腮腺炎。 處方12:酒黃芩、玄參、牛蒡子各9克,板藍(lán)根、連翹各12克,柴胡、桔梗、甘草各6克,馬勃、僵蠶、陳皮、薄荷各4.5克,黃連、升麻各3克。水煎服。治腮腺炎。 處方13:玄參15克,板藍(lán)根12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 處方14:青黛、紅小豆各30克,大黃15克,將后2味藥研粉與青黛混勻,分成5包,用時取藥粉1包,與2個雞蛋清調(diào)糊外敷患處,可使腮腺炎很快痊愈。 二十四 頸癰(夾喉癰) 是易發(fā)生在兒童頸部的一種癰腫,多因外感風(fēng)濕風(fēng)熱,肝胃火毒上攻,或因乳娥口疳,齲齒、頭面瘡疔誘發(fā)而成。治法宜分期施治。 處方1:散風(fēng)清熱、活血消腫。藥用: 炒牛蒡子、雙花、連翹、荊芥、薄荷、夏枯草、菊花、天花粉、歸尾、赤芍、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頸癰初期。 處方:2清熱托毒排膿。葯用: 雙花,、連翹、當(dāng)歸、赤芍、制山甲、皂刺、天花粉各適量。水煎服。熱甚加黃芩,生石膏;四肢抽搐或厥冷加鉤藤,羚羊角。用于頸癰中期即化膿期治療。 處方3:潰后期一般不需內(nèi)服藥。若久病氣虛者,可用八珍湯加減。 本病各階段均可用散膏等外敷,且療效確切。 二十五 腋癰(夾肢癰)腋窩癰 是生于腋窩處、防礙上肢活動且伴有全身癥狀的一種癰腫。多同肝脾血熱或瘡疔誘發(fā)以及腋窩部皮膚受損,毒邪乘虛而入所致。治宜清熱解毒,解郁消腫。 處方1:清肝瀉熱,利濕解毒,用柴胡、黃芩、梔子、連翹、天花粉、防風(fēng)、牛蒡子、當(dāng)歸、赤芍、木通、金銀花各適量。隨癥加減,用于初期治療。 處方2:腫痛消減、熱退身安的,一般可不用內(nèi)服藥。對病癥不減輕者可用犀角粉、生地、丹皮、黃連、雙花、連翹、制山甲、甘草等繼續(xù)清熱涼血解毒。用于腋癰中期治療。 處方3:諸癥皆減輕,基本痊愈,一般可停服藥。但氣血兩虧肌肉生長緩慢者可用八珍湯加減。 二十六 乳癰 是女性乳房部發(fā)生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妊娠期發(fā)生的叫內(nèi)吹乳癰;哺乳期的叫外吹乳癰。多因肝胃失和、乳汁瘀滯、乳裂染毒所致。治宜疏肝清胃為主。 處方1:全瓜蔞,牛蒡子,天花粉,陳皮,連翹,金銀花,柴胡,黃芩,蒲公英,木香各適量。水煎服。產(chǎn)后惡露未盡者加歸尾、川芎、益母草;乳汁過多加山楂、白芍;紅腫劇烈者加丹參、制山甲、王不留;高燒不退加生石膏、知母。用于乳癰初期疏肝清胃。 處方2: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川芎、制山甲、皂刺、歸尾、赤芍、野菊花各適量。水煎服。氣血虛弱加黨參、黃芪扶正托毒。用于乳癰中期清熱解毒,通乳透膿。 處方3:潰后期宜調(diào)理氣血,清解余毒。用金銀花,甘草,當(dāng)歸,王不留,黃芪,茯苓等。 處方4:乳頭破碎、乳裂者,在注意乳房清潔衛(wèi)生的同時,應(yīng)用清肝火瀉濕熱藥物。如柴胡,黃芩,龍膽草,梔子,車前子,澤瀉,木通,甘草,當(dāng)歸等。也可直接服用龍膽瀉肝丸。 處方5:茄子根燒灰存性香油涂擦乳部,可治婦人哺乳期乳頭生血裂。 處方6:生麥芽200克,放入300毫升水中煎煮取液。每次經(jīng)前3天連服3劑。共服3-5個月。可治愈婦女經(jīng)前乳房腫痛。 處方7:苦楝子適量,連皮仁搗碎曬干,每次取其末9克、紅糖60克,用黃酒或開水100-200毫升沖服。每日1-2次。連服2日.可治乳腺炎。 處方8:遠(yuǎn)志10克,加白酒10毫升,浸泡10分鐘,將容器中的白酒點燃至火滅,取容器中液體1次服下。乳腺炎輕者一般服藥4小時后癥狀減輕體溫下降。重者6小時也可見效,一般急性乳腺炎1劑即愈。未愈者加服1劑。 處方9:云南白藥1-2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調(diào)糊凃于乳房紅腫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2日換藥1次。連用3次。對產(chǎn)后乳腺炎極效。 處方10:川芎、黃連各30克。共研末香油調(diào)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3-6天。對乳癰初起很效。 處方11:豬牙皂研粉,包成花生米小包放入75%酒精或白酒中,使其外濕里干,不可浸泡。將小包置于患乳對側(cè)鼻孔內(nèi)12小時,通常1-2天內(nèi)的積乳,塞1次即可排出。必要時過8-12小時可再塞1次。用蔥白代替對產(chǎn)后積乳也有效。本方可防止乳癰。 處方12:鮮半夏2粒去皮,蔥白1根,共搗爛揉成條狀,塞于患乳對側(cè)鼻孔內(nèi),每日2次,每次30分鐘,一般2-3小時痛止。本方對早期乳腺炎未化膿者有效。也可用蔥白少許搗泥用棉布裹之,塞對側(cè)鼻,使急性乳腺炎1夜即消。 處方13:婦女乳頭暈外長瘡久不收口,用6個臭大姐(紫薇蟲)紗布擰碎外敷患處。當(dāng)即見效。有的當(dāng)日即可生肌長肉。 二十七 臍癰 心脾濕熱火毒流于大小腸,積結(jié)于臍中,以致氣血凝滯而成?;蛞蛱弁醋侠^發(fā)感染所致。紅腫范圍超過7厘米以上,并伴有發(fā)熱惡寒等全身癥狀,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為主。 處方1: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牛膝,歸尾,赤芍,甘草各適量。熱毒重者加黃連,梔子等。水煎服。用于臍癰初期疏風(fēng)清熱,活血解毒。 處方2:金銀花,蒲公英,地丁,黃芪,制山甲,皂刺,甘草,薏仁各適量。水煎服。用于臍癰中期托毒透膿。 處方3:潰后期一般不內(nèi)服藥。但有漏管,氣血虛弱者宜用八珍湯氣血雙補。 二十八 急性子癰(睪丸病變) 由于濕熱下注于足厥陰肝經(jīng)之終,濕熱與氣血凝滯而成或睪丸外傷毒邪乘襲與氣血凝滯所致。宜清肝利濕熱為主。 處方1:龍膽草,柴胡,梔子,車前子,黃芩,黃柏,木通,當(dāng)歸,生地,金銀花,地丁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急性子癰初期清肝火,利濕解毒。 處方2: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黃芪,制山甲,木通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急性子癰未潰前清熱利濕托毒。 潰后宜托毒透膿,用生黃芪,白芷,敗醬草,皂刺,蒲公英,生甘草等,水煎服。 處方3:潰后期酌情用八珍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治療本病要區(qū)別于卵子瘟,陰囊癤等。 二十九 慢性子癰(睪丸腫硬) 是由于肝腎陰虧、經(jīng)脈空虛、痰濕之邪乘虛而入,凝結(jié)于睪丸而成。宜滋陰除濕、化痰消腫。 處方1:熟地,知母,當(dāng)歸,白芍,川芎,柴胡,黃芩,陳皮,貝母,地骨皮,黃柏,功勞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睪丸腫硬初期除濕解毒,化痰軟堅。 處方2:黃芪,山甲,皂刺,黃柏,功勞葉,地骨皮,柴胡,熟地,川芎,當(dāng)歸等隨癥加減。用于睪丸腫硬中期托毒透膿。 處方3: 潰后用六味地黃丸或十全大補丸等滋補肝胃益氣養(yǎng)血。 三十 委中癰(委中毒) 是由于濕熱下注或外傷染毒而誘發(fā)于膝委中處的一種疾病。宜清熱解毒利濕,活血消腫。 處方1:金銀花,牛膝,茯苓,車前子,地丁,萆薢,歸尾,丹皮,防己,蒲公英,連翹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委中癰初期清熱利濕,活血散瘀。 處方2:金銀花,地丁,連翹,牛膝,生黃芪,全當(dāng)歸,山甲,皂刺,川芎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委中癰中期托毒透膿。 處方3:潰后期宜補益氣血,用八珍湯合增液湯治療。 三十一 肝癰 由于積濕生痰,導(dǎo)致氣血受阻或者怒郁氣滯血瘀以及勞傷過度,絡(luò)傷血瘀、郁積化熱而發(fā)生在肝部如期門處的一種化膿性疾病。宜清肝火利濕熱,理氣解毒。 處方1:柴胡,黃芩,梔子,連翹,生地,赤芍,當(dāng)歸,金銀花,黃連,白頭翁,大青葉,川楝子等隨癥加減。用于肝癰初期清瀉肝火,理氣解毒。 處方2:柴胡,黃芩,黃連,梔子,白頭翁,赤小豆,金銀花,薏仁,敗醬草,連翹,白花蛇草,大青葉,木通,甘草等隨癥加減。用于肝癰化膿期的疏肝清熱,解毒排膿。 處方3:柴胡,黃芩,金銀花,連翹,大青葉,野菊花,敗醬草,冬瓜仁,魚腥草,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饶撗影最^翁,秦皮。馬齒莧,黃連;胃陰傷者,用益胃湯加減;脾陽受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肝癰是種急癥危癥,早期消散是關(guān)鍵。要防止其遺毒于肝臟。 三十二 腸癰 由于飲食不節(jié),致使腸胃受損,濕熱內(nèi)蘊,或損傷瘀血,七情所傷,六淫侵襲,腸道寄生蟲等導(dǎo)致腸胃運化失職。糟粕積滯,生濕生熱,氣血不和,瘀積腸道而成的一種發(fā)生在腹腔內(nèi),以疼痛為主要特征的急腹癥。治宜通腹瀉熱,活血解毒。 處方1:大黃,丹皮,芒硝,桃仁,紅藤,金銀花,地丁,木香,枳殼,白花蛇草等,水煎服。嘔重加竹茹,姜汁炒黃連;可行氣活血解毒,通腑瀉熱利濕。用于瘀滯型腸癰。 處方2:大黃,元明粉,丹皮,白花蛇草,金銀花,連翹,黃連,赤芍,紅花,木香,枳殼,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赏ǜ瓰a熱,活血解毒。用于濕熱型腸癰。 處方3:連翹,金銀花,黃連,白花蛇草,梔子,黃柏,黃芩,敗醬草,薏仁等隨癥加減,水煎服??汕鍩峤舛荆拍撓[。用于病情較重的熱毒型腸癰。 治療本病需區(qū)別于腹皮癰、寒疝、右側(cè)髂窩流注等,千萬不可誤診誤治。 三十三 肛門癰 是由于濕熱蘊結(jié)肛門或染毒誘發(fā),或因脾肺腎虧損,濕熱乘虛下注等引起經(jīng)絡(luò)阻隔,氣血凝滯而發(fā)生在肛門周圍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屬實癥的應(yīng)清熱利濕解毒為主;屬于虛證的應(yīng)滋陰除濕解毒。 處方1:生地,歸尾,黃連,黃柏,赤芍,牛膝,金銀花,地丁,木通,荊芥,甘草,便秘加大黃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實癥初期清熱利濕祛瘀解毒。 處方2:金銀花,地丁,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制山甲,皂刺,全當(dāng)歸等隨癥加減。用于肛門癰實癥中期清熱解毒,托毒透膿。 處方3:六味地黃丸。用于實癥肛門癰潰后期治療。 處方4:茯苓皮,薏仁,澤瀉,地骨皮,黃柏,地丁,牛膝,蒼術(shù),功勞葉,黃芩,咳血肺虛加沙參、麥冬;神疲納呆便溏加山藥;腎虛加龜板,鱉甲等。用于虛證肛門癰初期健脾利濕解毒。 處方5:黃芪,制山甲,川芎,全當(dāng)歸,皂刺,馬齒莧,地丁等,水煎服。用于虛證肛門癰中期托毒透膿。 處方6:外用生肌散或珍珠散。形成漏管者,可用掛線或手術(shù)切除。 三十四 腦疽 是發(fā)生在頸后發(fā)際處具有膿頭的急性瘡瘍。多因濕熱邪毒凝聚,火毒內(nèi)生,腎陰虧損等形成。實癥宜清熱解毒為主;虛癥宜滋陰清熱托毒為主。 處方1:雙花,炒牛蒡子,野菊花,赤芍,貝母,天花粉,制乳香,連翹,黃芩,云苓皮,蒲公英,黃連,便秘加大黃、枳實等。用于實癥腦疽初期疏風(fēng)清熱,活血解毒。 處方2: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野菊花,生黃芪,赤芍,黃連,黃芩,梔子,皂刺,薏仁等隨癥加減。用于實癥腦疽中期即潰膿期的清熱解毒益氣透膿。 處方3:八珍湯加減或益胃合補中益氣湯加減。用于實癥腦疽收口期的治療。 處方4:生地,丹皮,雙花,生石膏,沙參,麥冬,黃芩,當(dāng)歸,赤芍,川芎,黃芪,竹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虛證腦疽初期滋陰清熱托毒。 處方5:黨參,當(dāng)歸,川芎,白芍,雙花,茯苓,皂刺,黃芪,桔梗,連翹,陰虛加生地、天花粉;便秘加火麻仁、郁李仁、槐米等,水煎服。用于虛癥腦疽中期扶正托毒透膿。 處方6:生地,玄參,天冬,天花粉,當(dāng)歸,黃芪,白芷,云苓,炒白術(shù),川芎,黨參,雙花,黃芩等,水煎服。用于虛癥腦疽后期養(yǎng)陰托毒透膿。 三十五 百會疽 是發(fā)生在顛頂督脈正中,經(jīng)火毒凝集而成,或發(fā)生于偏旁線的經(jīng)太陽膀胱經(jīng)由濕熱凝結(jié)而成的急性化膿性瘡瘍。本證需分氣實、陽虛、虛陽浮泛三種類型治療。 處方1:抑陽散(天花粉、姜黃、白芷、赤芍各50克共研細(xì)末。蛋清或陳醋調(diào)糊)。外敷。用于氣實癥初期百會疽治療。 處方2:癰疔百效丸(巴豆、雄黃、大黃各9克,共研細(xì)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5-6丸,重癥毎服8-9丸。白開水送服。當(dāng)瀉至3-5次時冷粥1碗喝下,以便止瀉。用于百會疽初期急救。 處方3:沖和外敷膏(炒紫荊皮250克,炒獨活、炒赤芍、白芷各150克,石菖蒲75克共研細(xì)末,蔥湯或熱酒調(diào)和而成)貼敷患處。用于氣實性百會疽患者。 處方4:生附子餅(生附子100克,搗爛,黃酒調(diào)糊而成)敷于雙涌泉處,以瀉其毒。或內(nèi)服桂附地黃丸。用于虛陽浮泛型百會疽者。 處方5:太乙膏和生肌散外敷 太乙膏:生地、土元、玄參、赤芍、大黃各15克,乳香、沒藥各6克,阿魏3克,輕粉1.5克,血余炭9克,肉桂7.5克,黃丹300克。先把草藥在麻油1斤中,按春5、夏3、秋7、冬10天浸泡后,炸枯取藥油,加頭發(fā)、黃丹,滴水成珠成膏加阿魏面,水浸去火毒。主要用于一切惡瘡、痰濕流注、風(fēng)濕注痛、癰疽發(fā)背等外貼。 生肌散:血竭、三七、兒茶、乳香、沒藥各9克,冰片3克,麝香0.5克。共研細(xì)末。撒于瘡口。有水加龍骨粉3克;欲收口快加珍珠粉3克,蟹黃粉6克。治癰疽諸瘡,腐肉已盡而破爛不斂。 三十六 對口疽 是發(fā)生在脖頸處的一種化膿性瘡瘍疾病。治宜參照前面癰腫,尤其是腦疽部分內(nèi)容。還可試用下方: 川芎3克,穿山甲10克,研細(xì)末。陳醋調(diào)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1-2周。適用于腦疽、頸疽中央已破潰而四周堅硬紫暗者。 三十七 附骨疽 是深著于骨的一種瘡瘍。多因余毒濕熱、跌打損傷、筋骨受損、瘀血凝滯化熱誘發(fā)所致。治宜清熱解毒。 處方1:金銀花、牛膝、車前子、地丁、赤茯苓、黃連、黃芩、黃柏、木通、連翹、赤芍各適量。有損傷史者加桃仁、紅花。水煎服。用于附骨疽初期清熱化濕,活血通絡(luò)。 處方2:金銀花、歸尾、牛膝、黃連、黃芩、連翹、生黃芪、制山甲、皂刺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附骨疽成膿期清熱化濕、合營托毒。 處方3:黃芪、黨參、當(dāng)歸、金銀花、蒲公英、白芷、薏仁、各適量。水煎服。氣血兩虛用八珍湯;疽毒內(nèi)陷用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注意本病應(yīng)與流痰、流注疾病嚴(yán)加區(qū)別。 三十八 環(huán)跳疽 是發(fā)生于環(huán)跳穴骨節(jié)間的化膿性急性疾病。病因同附骨疽。宜清熱解毒,利濕通絡(luò)。 處方1:金銀花、牛膝、蒲公英、地丁、萆薢、v木通、赤芍、甘草、茯苓皮、黃柏、歸尾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環(huán)跳疽初期清熱利濕,活血解毒。 處方2: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牛膝、茯苓皮、黃柏、敗醬草、當(dāng)歸、黃芪、木通等,各適量,水煎服。用于環(huán)跳穴疽化膿期清熱利濕,托毒透膿。 處方3:黃芪、當(dāng)歸、牛膝、忍冬藤、地丁、茯苓、黃柏、甘草、薏仁等各適量,水煎服。陰虛久不收口者,內(nèi)服知柏地黃丸。 注意治療此病應(yīng)與痹癥,臀癰,環(huán)跳流痰嚴(yán)格區(qū)別。 三十九 乳發(fā) 乳漏 乳疽 多是肝氣郁結(jié),胃熱壅滯于乳房而成的一種化膿性疾病。治宜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為主。 處方1:可參照乳癰部分。 處方2:龍膽草、梔子、柴胡、黃芩、車前子、澤瀉、木通、生地、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隨癥加減,水煎服。 四十 疽毒內(nèi)陷 膿毒敗血癥 是由于疽毒內(nèi)陷入里,侵犯營衛(wèi),內(nèi)逼臟腑的一種全身性急性感染疾病。亦稱膿毒敗血癥。治宜分型分期辨證施治。 處方1:犀角、生地、玄參、金銀花、連翹、黃連、丹參、麥冬、梔子、黃芩、黃柏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火焰型初期涼血解毒,瀉熱養(yǎng)陰,清心開竅。 處方2:當(dāng)歸、川芎、赤芍、黨參、金銀花、黃芪、茯苓、白術(shù)、皂刺、桔梗、連翹、梔子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干陷型中期補養(yǎng)氣血,托毒透膿,清心安神。 處方3:附子、白術(shù)、黨參、生姜、炙甘草、炙黃芪、山藥、茯苓、焦三仙各適量,水煎服。肢冷自汗加肉桂,龍骨,牡蠣;昏厥欲脫加玄參,菖蒲,遠(yuǎn)志,干姜;脾胃虛弱用益胃湯合增液湯加減。 四十一 脫疽 脫骨疽 是一種由于氣血運行障礙或氣血失和而形成的能使骨節(jié)脫落的惡性疾病。應(yīng)分型施治。 處方1:歸身、川芎、赤芍、雞血藤、牛膝、木瓜、地龍、肉桂、干姜、黃芪、甘草等。水煎服。用于虛寒或寒濕型脫疽溫陽通脈散寒。 處方2:歸尾、赤芍、川芎、紅花、牛膝、地龍、元胡、桃仁、土元、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挾濕者加二妙散。用于血瘀型脫疽通絡(luò)活血,理氣止痛。 處方3:當(dāng)歸、玄參、川芎、金銀花、甘草、石斛、牛膝、丹參、蒲公英、元胡、乳香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熱毒型脫疽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處方4:當(dāng)歸、黃芪、生地、川芎、白芍、茯苓、白術(shù)、黨參、甘草、地榆、白芷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氣血兩虛型脫疽益氣養(yǎng)血。 本病可用外治法,效亦佳。均忌煙防寒。 四十二 氣癭(粗脖子) 是一種因肝脾氣逆不舒,氣滯郁結(jié)或因碘缺乏而形成的觸之綿軟,似氣囊并隨喜怒而消長的粗脖子病。應(yīng)疏肝理氣散結(jié)消腫為主。 處方:柴胡、青木香、陳皮、海帶、海藻、昆布、海螵蛸、海蛤殼、當(dāng)歸、制香附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氣癭治療。 四十三 肉癭(粗脖子) 是一種因肝氣不舒氣滯郁結(jié),脾虛失于健運,痰濕內(nèi)生結(jié)于頸部少陽膽經(jīng)處如肉狀的腫物。治宜疏肝開郁,化痰消堅。 處方:海藻、貝母、昆布、制半夏、青皮、當(dāng)歸、丹參、夏枯草、黃藥子、山慈菇等隨癥加減。胸悶不舒加香附,郁金,木香;心悸易汗加茯苓,熟地,黨參,五味子;煩躁、手指震顫加鉤藤,生石決明,熟地,白蒺藜;善饑者加知母,生石膏; 消瘦無力便溏加炒白術(shù),扁豆,生山藥等。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數(shù)日。 治療此病應(yīng)與瘰疬,石癭相區(qū)別。 四十四 臁瘡 是一種由于濕熱結(jié)聚或濕熱下注而發(fā)生在腿脛部足三陽和足三陰經(jīng)處的化膿性疾病。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托毒透肌。 處方1:初起將三香膏(乳香,松香,輕粉各等份,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糊即成)適量,夾在一層紙內(nèi),扎數(shù)個小孔。以蔥湯洗凈瘡面后。把藥紙帶孔面對準(zhǔn)瘡口貼好。固定。3日換藥1次。主治紅腫疼痛,疼多癢少,未經(jīng)受風(fēng)紫黑的臁瘡。 處方2:夾紙膏(炒黃丹,輕粉,兒茶,沒藥,雄黃,血竭,炒五倍子,銀朱,枯礬各等份,制法同前方)貼敷。主治初起色紫,或臁瘡破潰,色紫惡臭,面上有腐肉者。 處方3:解毒紫金膏(煅皂礬,明凈松香各1斤,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稠即成)。先將用蔥、艾、甘草煎的湯洗凈患處,然后外敷紫金膏,油紙蓋住,軟布扎緊,3日1換。主治臁瘡日久紫黑,頑固不已收口。 處方4:蜈蚣錢。(蜈蚣,甘草,獨活,白芷各3克,在桐油100克中煎滾,稍溫備用)先用米泔水洗凈臁瘡。制1面團(tuán),圍在瘡口四周,勿令泄氣。將腿放平。以匙挑蜈蚣藥油,漸漸趁熱加滿面團(tuán)中間的洞內(nèi)。待油溫取下??墒癸L(fēng)毒自散,腐肉漸脫。用于年久黑陷,臭穢的臁瘡。 處方5:黃蠟膏。(血竭、煅赤石脂、煅龍骨各9克,共為細(xì)末,香油50克,入頭發(fā)1團(tuán),煅枯去渣,再入黃蠟50克、白膠香9克,溶化盡,離火,下血竭等細(xì)末,攪勻侯冷,瓷罐內(nèi)收藏)。將黃蠟膏捏成薄片貼瘡上,固定。3日后翻過來再貼。用于臁瘡生肌,消腫止痛。 處方6:上等卷煙灰撒于患部,2-3日即愈。主治下肢經(jīng)常流臭黃水、不紅腫、體溫正常的臁瘡者。 處方7:天靈蓋1個。焙黃研末,加輕粉3克、梅片50克,共研末。香油調(diào)擦。主治臁瘡,或小兒禿瘡。 處方8:蒲公英500克,煎湯取汁熬膏。按瘡大小攤貼,不好不落見效。用于臁瘡。 處方9:綠豆60克文火略炒研末,以陳醋調(diào)敷患處,3天換藥1次。連用40-50天。主治下肢慢性潰瘍。 處方10:熟地、當(dāng)歸、川芎各15克,黃芪50克,紅花、黃柏各10克,白芍、山楂各18克,水煎服。連用1-2個月。同時用鹽水清洗瘡面。主治小腿慢性潰瘍。 處方11:輕粉適量,紅蘿卜泥調(diào)敷患處,紗布固定。用于臁瘡及其他皮膚嚴(yán)重潰爛且難收口痊愈者。 處方12:酒精浸泡阿膠,使其呈凍狀,涂敷下肢患處。治臁瘡及下肢潰瘍。 四十五 氣瘤 是一種因為肺虛,肺氣失宜導(dǎo)致痰氣凝滯,營衛(wèi)不和而成的,質(zhì)地柔軟,壓之凹陷有彈性如氣囊的氣瘤。治宜宣肺調(diào)氣,化痰散結(jié)。 處方:通氣散堅丸。人參、桔梗、川芎、當(dāng)歸、天花粉、酒炒黃芩、麩炒枳殼、陳皮、制半夏、茯苓、天南星、去心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甘草各30克,共研細(xì)末。荷葉煎湯為丸。毎服3-6克。飯前姜湯送服。連用至愈。 四十六 肉瘤 是一種由于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隨經(jīng)脈流竄肌膚之間,痰濕與氣血凝滯,質(zhì)地軟綿、似肉狀的腫物。治宜健脾化痰軟堅。 處方: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敷。此2藥制法如下: 陽和解凝膏: 鮮牛蒡子全草1500克,鮮白鳳仙梗、川芎各120克,川附、桂枝、大黃、當(dāng)歸、肉桂、草烏、地龍、僵蠶、赤芍、白芷、白蘞、白芨、乳香、沒藥、續(xù)斷、防風(fēng)、荊芥、五靈脂、木香、香櫞、陳皮各60克,蘇和油120克,麝香30克,菜子油5000毫升。 白鳳仙熬枯去渣,次日除乳香、沒藥、麝香、蘇和油外均入鍋煎枯取液,過秤。每桶500毫升加黃丹210克。熬至滴水成珠不沾指為度。再將乳香及麝香加入,半月后即可貼敷。此藥膏可溫經(jīng)合陽,行氣活血,祛風(fēng)散寒,化痰通絡(luò)。適用于瘡瘍陰癥、乳癖等。 黑退消: 生川烏、生草烏、生膽南星、生半夏、生磁石、公丁香、肉桂、制乳香各15克,制松香、鏀砂各9克,冰片、麝香各6克。除冰片外,余藥研細(xì)混勻,再將冰片、麝香加入拌均,入瓶密封。用時,將藥粉撒于膏藥或油膏上貼敷患處??尚袣饣钛铒L(fēng)逐寒,消腫破堅,舒筋活絡(luò)。用于瘡瘍陰癥未潰者。 四十七 筋瘤 是由于長期過度勞累,肝脾受損等導(dǎo)致痰濕流竄筋膜,瘀阻經(jīng)脈絡(luò)道,而形成的一種在筋或脈道處的腫物。又名筋結(jié)。應(yīng)以行氣化痰軟堅,或以活血通絡(luò)為主。本癥和腱鞘囊腫相似。 處方1:陳皮、制半夏、茯苓、土貝母、山慈菇、紅花、三棱、莪術(shù)。隨癥加減。水煎服??山∑⒒迪[軟堅。用于痰濕型筋瘤。 處方2:當(dāng)歸、桃仁、澤蘭、牛膝、赤芍、川芎、紅花、忍冬藤、地龍。血瘀化熱加地丁、黃柏、連翹;兼濕熱下注者用萆薢滲濕湯加減??苫钛ńj(luò)。用于血瘀型筋瘤。 處方3:蘆薈、甘草、酒洗昆布、黃連、青皮、海蛤粉、牙皂各15克,酒煮生地泥、當(dāng)歸、酒炒白芍、川芎各100克。共研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毎服80丸,食前開水送服。用于惱怒傷肝,郁結(jié)為瘤,堅硬色紫,青筋結(jié)若蚯蚓者。 四十八 血瘤 是一種因心火妄動,血熱而血行失常,導(dǎo)致氣血縱橫脈絡(luò)交錯,結(jié)聚成塊,顯露肌膚而成的,高于皮膚的紅色或紫色柔軟腫物。常因潰破流血而得名。治宜涼血活血,滋陰降火為主。 處方:黃芩二母丸: 黃芩、黃連、去心貝母、當(dāng)歸、酒炒白芍、羚羊角、生地、熟地、蒲黃、地骨皮、川芎各50克,甘草15克。共為細(xì)末。側(cè)柏葉煎湯面粉為丸。如梧桐子大。毎服70丸,燈心湯送服。 四十九 脂肪瘤 豆腐渣瘤 是一種因脾虛,不能健運,痰濕內(nèi)生,凝聚肌膚而成,帶有豆腐渣樣并脂樣物質(zhì)的腫物。宜用白降丹做捻子等外治。 處方1:白降丹 朱砂、雄黃各6克,水銀5克,鏀砂15克,火硝、食鹽、白礬、皂礬各75克。先把朱砂、雄黃、鏀砂研細(xì)末。入水銀、火硝、皂礬、食鹽、白礬,共研勻,以水銀不見星為度。入陽城罐按法煉成。每用以綿紙蘸滾藥,插入瘤內(nèi)?;?nèi)膜為度。可腐蝕惡肉,化除內(nèi)膜及瘺管。 處方2:消癭散 海藻6克,龍膽草6克,昆布3克,土瓜根9克,半夏6克,甘草、干姜、附子各3克。水煎服。主治諸癭初起。 處方3:枯瘤餅 白砒、鏀砂、黃丹、輕粉、雄黃、乳香、沒藥、硼砂各3克,斑蝥20個,去殼曬干切片田螺3個,共研細(xì)末。糯米粥調(diào)和捏成小餅曬干。先灸瘤頂3柱,以餅貼上,再用黃柏末水調(diào)蓋敷藥餅,侯10日,瘤可自然枯落。再用收口藥外摻收功。主治諸瘤初起不消。 五十 乳癘 乳房腫大 是一種因腎氣不充,肝失其養(yǎng),或久吃某些藥物而誘發(fā)于中老年男性或兒童身上的乳房異常結(jié)核。內(nèi)治宜調(diào)補肝腎,佐以軟堅散結(jié)。 處方:偏于腎虛者用左歸丸合逍遙丸;偏于陽虛者,用右歸丸合逍遙丸。因用某些激素致病者,速停其藥。 五十一 乳癖 乳腺增生 是一種由于肝郁痰凝,脾失健運,氣滯痰凝于乳房部而形成的腫塊。是婦女乳中結(jié)核的一種。宜疏肝化痰消堅,或以調(diào)攝沖任為主。 處方1:當(dāng)歸、白芍、柴胡、黃芩、茯苓、制半夏、瓜蔞、陳皮、土貝母、山慈菇等隨癥加減。水煎服。可疏肝解郁化痰消結(jié)。用于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 處方2:菟絲子、枸杞、熟地、山萸肉、當(dāng)歸、鹿角膠、橘核各適量。腫塊疼痛者加川楝子、川芎、青皮;腫物隨情緒消長加服逍遙丸;腫物較硬加山慈菇、土貝母、荔枝核等。以調(diào)攝沖任。用于沖任不調(diào)型乳腺增生。 處方3:醋柴胡、香附各9克,蒲公英30克,赤芍12克,紅花4.5克。水煎服。主治乳腺增生。 五十二 乳巖 乳腺癌 是一種內(nèi)傷情志,郁怒憂思,肝脾氣逆而形成的婦女乳部的惡性腫瘤。治宜疏肝解郁,化痰軟堅。 處方1:初腫未潰外貼消核膏或太乙膏,撒陰毒內(nèi)消散;潰后外摻九一丹或珍珠散。 處方2:歸尾、赤芍、茯苓、黃芩、香附、土貝母、黨參、白術(shù)、川芎、陳皮、瓜蔞、半枝蓮、白花蛇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 處方3:山慈菇200克,蟹殼100克,帶尖蟹爪100克,共研細(xì)末,搓蜜為丸。每丸10克。每次1-2丸。每日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 處方4:全蝎6克,蜈蚣1條,核桃1個。將核桃打開兩瓣。1瓣去仁,將藥放內(nèi),捆住,放火上燒之冒青煙為度。研末。開水沖服。主治乳巖、乳瘡、上中下搭背瘡。 處方5:制馬錢子,醋各適量。馬錢子研末,醋調(diào)敷患處??芍稳橄侔⑵つw癌、肛門癌。 五十三 瘰疬 老鼠瘡 是一種由于肝氣郁結(jié),脾失健運,痰熱內(nèi)生,或肺腎陰虛,痰火凝結(jié)兼感外邪而成發(fā)生在頸部的慢性化膿性疾病。初宜疏肝解郁,化痰消腫;中宜前法加透膿托毒;后宜滋陰補腎。 處方1:全當(dāng)歸、赤芍、柴胡、茯苓、貝母、陳皮、半夏等隨癥加減,水煎服??墒韪勿B(yǎng)血,解郁化痰。用于初期治療。 處方2:當(dāng)歸、赤芍、柴胡、茯苓、貝母、陳皮、半夏、黃芪、制山甲、皂刺、夏枯草、黃芩、黃連、神曲、麥芽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中期透膿托毒解毒。 處方3:生地、山藥、玄參、茯苓、澤瀉、沙參、麥冬、貝母等隨癥加減,水煎服?;蚍兜攸S丸、十全大補丸等。用于潰后期解決肺腎陰虛之患。 處方4:紫玉簪花全株2-3棵,石杵搗爛如泥(忌用金屬鉄器),取汁,稍加醋置砂鍋內(nèi)慢火熬膏,冷藏密封。用時,用毛筆蘸藥液擦涂患處。每日2-3次.對瘰疬極效。 處方5:輕粉適量,紅蘿卜搗爛如泥,與其混勻,外敷患處,包扎。對瘰瘡流黃水痛癢者有效。 治療此病應(yīng)與淋巴結(jié)核癌轉(zhuǎn)移區(qū)別。 五十四 內(nèi)痔 是一種由于血行不暢,血郁化熱,熱血相搏,經(jīng)脈橫解,結(jié)滯不散而成發(fā)生在肛門處的疾病。初中期宜涼血止血,清熱利濕;后期宜氣血雙補。 處方1:生地、當(dāng)歸、槐角、地榆、黃芩炭、荊芥炭、黃柏、大黃炭、小薊、麻仁、馬齒莧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內(nèi)痔初期和中期的治療。 五十五 外痔 本病主要以熏洗或手術(shù)摘除為主。 處方:五倍子、樸硝、蓮房、荊芥、馬齒莧、地丁、黃柏各等份,煎湯熏洗或坐浴。 五十六 混合痔 處方1:胡桃45個,五倍子數(shù)十克。將核桃劈成兩半去仁,五倍子研末分裝在核殼內(nèi),白面包好,火燒面干為黑紅色。去面研為細(xì)末。早晚服2-3克。米湯送服。外用冰片擦患處。耐心使用,久必獲效。治內(nèi)外痔漏。 處方2:去核黑棗10個,陳皮、皂礬各27克。共搗作丸39個。每早嚼食1丸,開水送下。主治痔漏。 處方3:韭菜,生姜。先用韭菜煎湯熏洗后將生姜片置于瘡上艾灸。可治痔漏疼痛。 處方4:嫩柳樹稍代茶飲或煎柳樹皮內(nèi)服。能有效防治痔瘡。 處方5:蝸牛開水燙死曬干研末。加少量麝香、冰片,共研取粉放碗中過1夜涂抹患處。治痔瘡。 處方6:活螃蟹500克泡于1000毫升50度白酒中,15天后飲用。每日2次每次30-40毫升。2劑可使痔瘡痊愈。 處方7:當(dāng)歸、白蠟各60克,白芷15克,輕粉、血竭各12克,甘草36克,紫草6克,麻油50毫升。先將白芷、當(dāng)歸、紫草、甘草四味油浸3日,大勺內(nèi)炸枯濾油取汁,入血竭、白蠟,微火化開。用茶盅4個,預(yù)燉水中,將膏分四處倒入盅內(nèi)。待片刻下研細(xì)的輕粉。每盅3克攪勻。即成生肌玉紅膏。用時凃于紗布條上,塞于患處。每日1次,直到切口愈合??墒怪搪┱邷p輕痛苦,縮短療程。 處方8:去黃豆大小的煙鍋油,手指塞入肛門1寸左右,連用一段時間??芍斡惸晷灾摊?。 處方9:每天取點食鹽和1:5000倍的高錳酸鉀,置于40度的溫水中,坐浴。堅持3-6個月,可助痔瘡者康復(fù)。 處方10:荊芥、防風(fēng)各15克,馬齒莧20克,甘草10克,水腫加蒼術(shù)15克,芒硝10克;血栓者加桃仁、赤芍、紅花各10克;炎癥重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各20克,黃柏15克;疼痛重加乳香、沒藥各15克。水煎熏洗或坐浴。本法對外痔最有效。一般4-5劑即愈。 處方11:槐米、地榆各等份,微炒研末,每次取5克,米湯調(diào)服,每日2次,飯前服用;海參研細(xì)粉,每次15克,加阿膠6克,和水半杯燉溶,空腹米湯沖服,日2次;無花果1-2個,水煎或空腹生食,每日2次;泥鰍100克,黃芪30克,米酒一杯,水燉服;鯽魚一條,韭菜200克,煮熟食用;魚腥草代茶飲。任選一方使用,都可治痔瘡。 處方12:清涼油涂肛門處,久必效;柿餅5-6個水煮爛,每日吃2次;每次飲服豬苦膽1-2個;鮮大蔥搗爛外敷患處;胖大海3個,槐角30克,水煎服。任選一方使用,可治痔瘡。 處方13:苦參50克,黃芩、連翹、蒲公英、梔子、赤芍各20克,土茯苓30克,大黃15克,,水煎服;紅小豆500克煮熟曬干,醋浸月余,取出晾干。每日3次,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槐角若干,蒸熟蜂蜜攪拌晾干。每次取10個,代茶飲,直至痊愈。上述3方均治痔瘡。 處方14:香蕉1000克,蜂蜜100克香蕉搗爛與蜂蜜拌勻,每天早飯前吃1勺。連吃7天。對除肛瘺外的內(nèi)外痔都有效。 處方15:全蝎、僵蠶各10克,生雞蛋15個。先將兩藥焙干研末。將15個雞蛋打孔,并把藥粉均勻置于蛋內(nèi)攪勻,封口蒸熟。每日睡前空腹吃蛋1個。連用15天。一般1-2個療程痔瘡即愈。 處方16:魚腥草30克,馬齒莧、苦楝皮、芒硝各15克,水煎熏洗患處。治痔瘡。 處方17:黑木耳15克,冰糖30克,水燉服,對痔瘡便血及子宮出血均效;側(cè)柏葉100克,槐花60克,均焙黃研末,每次服6克,米湯送服,每日3次;鮮地錦草100克(干20克),大蒜辮1個,誰煎洗患處;大黃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黃芩3克,當(dāng)歸6克,水煎服,輕者3劑,重者10劑;花椒10粒,食鹽一勺,開水沖開,熏洗患處。均治痔瘡。 處方18:麝香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白礬、銅綠各1.5克。共研細(xì)末。密封存放。用時,先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清洗,再撒藥粉。一般用藥2-4次即愈。不可內(nèi)服。 處方19:大黃50克,雞蛋2個。將大黃置200毫升開水中煮1分鐘,再放雞蛋煮20分鐘。每早晚吃1個雞蛋。水可用于洗滌肛門。對痔瘡有效。 處方20:全艾草10棵,水煎取液加鹽2.5克,趁熱熏洗肛門。每劑用2次。每晚1次。治痔瘡。 處方21:黑木耳10克,文火煎成糊食服。每日3次。對痔瘡有良效。 處方22:麝香0.15克,制馬錢子7.5克,冰片、銅綠、白礬各1.5克,研細(xì)末,撒于患處。治痔瘡。 處方23:棉花籽適量炒黃研末口服;石榴皮30克,明礬15克,水煎洗患處;豬苦膽加等量紅糖熬糊涼后抹患處,每日2-3次;豬苦膽1個,雄黃黃粉25克,混均,紗布蘸藥塞于肛門內(nèi),對內(nèi)痔尤效。 處方24:地榆12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梔子10克,槐花10克,茯苓10克,赤小豆15克,當(dāng)歸12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對混合痔尤效。 處方25:黑木耳30克,砂糖60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 五十七 肛漏 是由于肛門周圍癰潰或外傷引發(fā)而在肛門周圍形成漏管的一種疾病。患部常流滋水或膿液,瘙癢。在其內(nèi)治上,主要是清熱解毒利濕為大法。 宜用五味消毒飲加味: 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隨癥加減。水煎服。 五十八 肛裂 本病與肛漏相似。治宜清熱潤燥通便為主。 處方1:(脾約麻仁丸)大黃、厚樸、杏仁、白芍、麻仁、枳實組成。可潤腸通便,清熱化濕。用于濕熱燥結(jié)所致的肛裂等。 處方2:(潤腸湯)大黃、歸尾、羌活各15克,去皮尖桃仁、麻仁各50克,水煎服?;虺槿柿硌腥缒嗤猓溆鄵v細(x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招陌字鄿拖隆V髦物嬍硠诰?,大便秘澀,或干燥秘結(jié)不通,不思食及風(fēng)結(jié)血結(jié)等癥。 五十九 水痘 是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治療宜抗病毒,預(yù)防繼發(fā)性感染為主。 處方1:銀翹解毒丸。 處方2:金銀花10克,竹葉6克,甘草3克,水煎服。 處方3:板藍(lán)根30克,干車前草6克,水煎服?;蜣裁祝常翱?,綠豆10克,水煎服。 六十 帶狀皰疹 是一種因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水痘帶狀病毒所發(fā)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疾病。宜清熱解毒。 處方1:貫眾、板藍(lán)根、大青葉各30克,金銀花、當(dāng)歸、蒲公英各10克。水煎服?!?BR> 處方2:云南白藥與白酒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1次。3-7天即愈?!?BR> 處方3:六神丸與醋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3次?;蛘哂么笄嗳~湯調(diào)敷?!?BR> 處方4:南通蛇藥片,內(nèi)服。每日3次?;蛩幤心罚埃ゾ凭{(diào)涂患處,每日5-6次?!?BR> 處方5:紫金錠10-20片,研面,開水調(diào)涂患處。每日2次。同時加服紫金錠,每次0.9克,每日2次。 處方6:喉癥丸150粒研粉加水或醋3毫升調(diào)勻外涂患處。每日4次。 處方7:牛黃解毒片3個,壓碎加生理鹽水100毫升,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3-4次?!?BR> 處方8:冰硼散適量與凡士林調(diào)均外敷患處。每日1次?!?BR> 處方9:七厘散。每次2克,每日3次。溫開水或黃酒送服。疼痛加劇者加大劑量,可每次6克?!?BR> 處方10:梅花點舌丹,內(nèi)服,每次1粒;外用取1-2粒,研碎 加清茶少許涂患處。 處方11:雙黃連粉針劑60毫升,加生理鹽水250毫升,靜脈滴注。 處方12:仙人掌去刺洗凈與少量糯米粉拌合,搗爛后敷患處,紗布包扎。每日換藥一次。 處方13:雄黃、冰片各5克,25%酒精100毫升,與上藥粉混合成懸液,外涂患處。每日4-6次?!?BR> 處方14:鮮番薯葉適量,與冰片少許搗爛外敷患處?!?BR> 處方15:鮮絲瓜葉榨汁,涂患處,干后再擦。一般帶狀皰疹當(dāng)日減輕,3-4天即愈?!?BR> 處方16:青黛20克,菖蒲30克,滑石粉30克,共研末。患處滲液者,干粉外撲;無滲液者用麻油調(diào)擦。 處方17:伸筋草適量焙干研粉,麻油調(diào)涂患處。 六十一 風(fēng)疹塊 是一種因為感受風(fēng)、濕、熱邪所引起,在患部皮膚突然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風(fēng)團(tuán)。特點發(fā)病迅速,消退亦快,瘙癢劇烈?!?BR> 處方1:金銀花、菊花、連翹、炒荊芥、炒牛蒡子、薄荷、桑葉、川芎、紅花、蟬蛻各適量。水煎服。食道有燒灼感者,加赤芍、小薊、生地;病在胃腸道,惡心、嘔吐加制半夏、淡竹茹;腹痛便秘加大黃、芒硝;咽喉部水腫呼吸困難者加歸尾、赤芍、地龍、防風(fēng)、桑白皮、茯苓皮、生地;眼、口、唇、外陰等浮腫明顯,加桑白皮、菊花、苦參、炒牛蒡子、防風(fēng)、秦艽、澤瀉、冬瓜皮、車前子、木通、甘草。用于風(fēng)熱型疏風(fēng)清熱活血止癢。 處方2:荊芥、防風(fēng)、川芎、茯苓、羌活、獨活、白芍、甘草。水煎服。久病衛(wèi)陽虛者加黃芪、白術(shù)。用于風(fēng)寒型疏風(fēng)散寒,調(diào)和營衛(wèi)?!?BR> 處方3:荊芥、防風(fēng)、連翹、當(dāng)歸、赤芍、黃芩、大黃、芒硝、甘草、薏仁、茯苓皮、白術(shù)等隨癥加減。用于腸胃濕熱型表里雙解,清熱利濕?!?BR> 處方4:黨參、當(dāng)歸、白芍、川芎、白術(shù)、茯苓、生地、甘草、防風(fēng)、蟬蛻等隨癥加減。水煎服。用于氣血雙虛型扶正祛邪?!?BR> 處方5:當(dāng)歸、川芎、赤芍、生地、仙茅、淫羊藿、蟬蛻、防風(fēng)。心煩易怒加丹皮、梔子、柴胡;倦怠乏力加茯苓、黨參、薏仁等。水煎服。用于沖任不調(diào)型調(diào)攝沖任?!?BR> 處方6:地膚子30克,苦參30克,水煎洗。每日2次。用于風(fēng)疹塊?!?BR> 處方7:烏梅、五味子、桂枝、荊芥各10克,防風(fēng)5克,蟬蛻、丹參各12克,水煎取汁加紅白糖各適量,溫服。連服3-6天。反復(fù)發(fā)作者加蜈蚣3條,烏梢蛇10克。主治風(fēng)疹塊?!?BR> 六十二 濕疹 是一種因風(fēng)濕熱邪引發(fā)的常見瘙癢性皮膚病。應(yīng)分型論治?!?BR> 處方1:(濕熱型用)萆薢、黃柏、赤茯苓、澤瀉、滑石、薏仁、蒼術(shù)、苦參、甘草各適量,腹痛便秘加大黃;胃納差加雞內(nèi)金、炒神曲。以清熱利濕?!?BR> 處方2:(血虛風(fēng)燥型用)生地、當(dāng)歸、赤芍、川芎、荊芥、防風(fēng)、蟬衣、白鮮皮、苦參、何首烏、甘草等隨癥加減。水煎服。以養(yǎng)血祛風(fēng)?!?BR> 處方3:(風(fēng)熱型用)黃柏、蒼術(shù)、地榆、苦參、紅花各適量,煎湯洗患處。以活血驅(qū)風(fēng),燥濕止癢。 處方4:苦參、蛇床子各等量,水煎洗患部。治濕疹、皮癬等。 處方5:斑蝥10個,全蝎1個,70%酒精20毫升。前2藥碾碎入酒精中浸泡1天后,用藥酒外涂患處。 處方6:虎杖200克,枯礬6克。共研細(xì)末。麻油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1次。主治濕疹?!?BR> 處方7:明礬100克,松香100克,黃丹100克,香油適量。先將明礬、松香分別炒至無水,晾干研細(xì),再與黃丹混勻,用香油調(diào)糊外敷患處。每日1次。治濕疹?!?BR> 處方8:枯礬、雄黃、生石膏各2份,冰片1份。共研細(xì)末。凡士林調(diào)糊涂拭患處。治干型濕疹?!?BR> 處方9:黃豆炒熟后研末,香油調(diào)勻,外涂患處。治濕疹、黃水瘡。 處方10:雞蛋黃(生或半熟)涂患部。每日2次??芍侮幠覞裾?。 處方11:紫蘇葉適量,水煎洗患處,然后用雞蛋黃油涂患處并包敷??芍侮幠覞裾?。 處方12:滑石100克,冰片30克,枯礬40克,共研粉,撒患處。每日2-3次。主治陰囊濕疹。 處方13:木槿皮適量,煎湯熏洗患部。可治陰囊濕疹。 處方14:馬齒莧30克,蒲公英30克。白礬15克,煎湯外洗患部可治急性濕疹。 處方15:蒼術(shù)10克,黃柏12克,苦參12克,地膚子12克,梔子12克,龍膽草10克,甘草10克,車前子10克,夜交藤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山藥10克,地骨皮10克,紫草10克,地榆10克。水煎服。連用7天。主治肛門濕疹。 處方16:苦參15克,枯礬3克,地膚子、紫草、青黛、野菊花各10克,水1000毫升加醋15毫升,每日1劑,煎湯坐浴。每次20分鐘。可治肛門濕疹。 處方17:馬齒莧30克,龍膽草、黃柏、紅花各9克,苦參15克。水煎取液外洗患部??芍螡裾睢?BR> 六十三 蕁麻疹 是一種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kuò)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局限性水腫反應(yīng)。病因十分復(fù)雜。容易反復(fù)。中醫(yī)主要以清涼解表、祛風(fēng)濕為主。 處方1: 徐長卿500克,加誰2500毫升,文火煎液,過濾保存。長期存放需加0.3%的防腐劑。用時,蘸藥液外涂患處。主治蕁麻疹、濕疹、腳癬。 處方2:百部9克,酒精250毫升,浸泡24小時即成。用時棉球蘸液涂患部。主治蕁麻疹。 處方3:威靈仙、石菖蒲、胡麻仁、苦參、何首烏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睡前飲服,微取汗。主治蕁麻疹。 處方4:蟬蛻粉100克,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日2次。每次服1丸。主治頑固性蕁麻疹。 處方5:全韭菜200克,煎液內(nèi)服一半,另一半洗患處。主治蕁麻疹。 處方6:白術(shù)15克,赤芍、枳殼、防風(fēng)、荊芥各10克,蟬衣6克。水煎服。對丘疹性蕁麻疹最效。 處方7:三黃片9克,1日2次服。 處方8:蒼術(shù)、黃柏各10克,馬齒莧30克,白鮮皮20克,大黃6克,加六一散,水煎服。主治有水瘡,瘙癢重,口干燥熱,便干尿黃濕熱型丘疹樣蕁麻疹。 處方9:白術(shù)、枳實、內(nèi)金各10克,白鮮皮20克,焦三仙各45克,水煎服。用于偶見水瘡,消化不良,腹脹食滯型蕁麻疹。 處方10:苦參、白鮮皮、蛇床子、浮萍各15克,蟬衣10克,共研細(xì)末。加撲爾敏3片(研末)。麝香虎骨止痛膏一貼。用時,患部酒精消毒,取中藥末10克,加撲爾敏粉,白酒調(diào)糊敷于患部,后用止痛膏固定。10小時取下。連貼3次。主治腹痛型蕁麻疹。 處方11:炒黑芝麻研末,加白糖。每次取黑芝麻粉加3勺黃酒調(diào)勻,置碗內(nèi)隔水燉10-15分鐘,每天早晨或飯后2-3小時將其食服。每日1-2次。連用3-4天。主治蕁麻疹。 處方12:白酒100毫升,生艾葉10克,共煎至50毫升左右,頓服。每日1劑,連服3天。對各種蕁麻疹都有效。 六十四 毛囊炎 粉刺 痤瘡 是一種毛囊細(xì)菌感染而發(fā)生的化膿性炎癥。治療清熱解毒排膿燥濕為主。 處方1:梅花點舌丹10粒,每日3次;六神丸10粒,每日2次;三黃片或牛黃解毒片按說明服用。 處方2: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9克。水煎湯洗。每日2-3次即效。 處方3:牛黃解毒片研細(xì)末,蜜調(diào)為糊涂患處。每日3次即效。 處方4:金銀花、蒲公英各30克,苦參、黃柏、連翹、木鱉子各15克,白芷、赤芍、丹皮、甘草各10克。水煎溫敷患處。每日一劑。3-5天見效。 處方5: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蚤休15克,丹參12克,梔子10克,皂刺、葛根、防風(fēng)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連用1周。 處方6:五倍子50克,炒黑研細(xì)末,醋調(diào)為糊覆蓋患處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1周。治毛囊炎。 處方7:五倍子3克研細(xì)末,冰片1.5克,雞蛋2個。先將雞蛋制蛋黃油然后將五倍子粉和冰片摻入攪勻,裝瓶密封。用時取此藥油涂擦患處。治毛囊炎。 處方8: 每晚取鮮泡桐花1把揉搓取汁擦患處,然后上床睡覺??芍蚊已?。 處方9:百合60克,洗凈加蜂蜜30克,隔水燉服。治痤瘡。 處方10:老茄子蒂曬干焙焦研末。麻油調(diào)糊敷于患處。每日1-2次。7天1療程。一般4天痤瘡即破潰流膿。再擦結(jié)痂。一周即落下。主治毛囊炎。 處方11:大白菜葉攤平,酒瓶碾壓呈網(wǎng)糊狀,用其蓋于患部。每10分鐘換1次。堅持?jǐn)?shù)日,可治粉刺、毛囊炎。 處方12:馬齒莧200-300克水煎服?;驌v爛敷患處。忌辛辣海鮮等食品。不得使用肥皂化妝等??芍斡畀彙?BR> 六十五 疣 尋常疣 傳染性軟疣 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而引起的在皮膚上形成的良性贅生物。俗稱刺瘊、瘊子等。治宜清熱解毒或摘除。 處方1:紫草12克,薏米30克,水煎服;大青葉、牡蠣、薏米各30克,白芍12克,水煎服;白芷、赤芍、馬齒莧各15克,山楂、木賊各9克,水煎服。均治扁平疣。 處方2:木賊30克煎洗患部;木賊、山豆根、白礬各30克,煎洗患部;鴉膽子搗爛外涂,勿傷及正常皮膚尤其是面部。均治扁平疣。 處方3:板藍(lán)根、薏米、代赭石各30克,白芍15克,木賊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傳染性軟疣。 處方4:用人骨頭經(jīng)常摩擦患部可使瘊子漸漸脫落消失。 處方5:將瘊子挑破見血,用牛干子棵白汁涂擦瘊子,可使瘊子很快消失。 處方6:地膚子15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藥渣加白礬50克,冷卻后裝瓶備用。用時蘸藥液涂擦患處,每日3-6次。治各種疣。禁用化妝品。 處方7:木賊草70克水煎洗患部。每次20-30分鐘,擦拭到局部微紅或微痛為止。每日3次。每日1劑。7天后疣即全部脫落。 處方8:鴉膽子50克,大黃、薏米各10克,共研末。75%酒精250毫升浸泡一周。取藥液洗患處,每日3次。連用7-10天。主治扁平疣。 處方9:馬齒莧、薏仁各30克,蜂房、白芷各9克,苦參、陳皮各15克,蛇床子12克,蒼術(shù)、細(xì)辛各6克。水煎洗疣體。每日2次。每劑連用2天。主治扁平疣。 處方10:蒼耳子:木賊草:當(dāng)歸=2:2:1比例,浸泡于50%酒精中7天,(冬春14天)取汁備用。用時 ,先用熱水擦疣體發(fā)紅后再涂藥液。每日3-5次。15天1療程。主治扁平疣。 處方11:紅花、地膚子、白鮮皮、明礬、蟬衣各適量,研末,加75%酒精,密封3日。取液擦患部。主治扁平疣。 處方12:新絲瓜葉搗爛取汁涂患處,每日1-2次。治扁平疣。 處方13:土茯苓50-100克,煎湯代茶飲。治扁平疣。 處方14:苦瓜去籽,放酸菜缸內(nèi),浸泡一周后切碎油鍋爆炒1分鐘做菜食用。每次食60克??芍伪馄金唷?BR> 處方15:用醋泡過的姜片反復(fù)擦拭疣體,使其見血。每日2-3次。以愈為度。 處方16:白鮮皮、白礬各5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次,連用3-5天。 處方17:甲珠、木鱉子、天葵子、鏀砂、明礬各等份。先炒甲珠和木鱉子。剝?nèi)ツ诀M子外殼,然后共研成末,裝瓶備用。用時,選擇最大的疣,將上藥末與少許麻油調(diào)糊敷于疣上,紗布固定。敷藥一周為1療程。用藥后不要與水接觸,忌辛辣燥熱之品。 處方18:用蒜瓣擦拭疣體數(shù)日,可使其慢慢脫落。 處方19:疣體洗凈,取新鮮雞蛋內(nèi)膜,用有蛋清的一面貼敷患處,早晚各1次,每次2小時,連用5-7天。主治疣。 處方20:生石灰面貼患處,1天后取下,隔日1次,疣會自動脫落。 六十七 諸癬 處方1:鮮生姜適量擦拭患處,可治癬、斑禿。 處方2:芫花適量研粉,與豬油和勻涂患處。用于頭癬和脫發(fā)。 處方3:海桐皮、蛇床子各15克,木槿皮12克,生大黃10克,白酒250毫升浸泡,取液擦拭患處。用于皮膚癬瘡。 處方4:川楝子適量,焙焦研末。加麻油或凡士林拌勻,制成20-50%的軟膏涂患處。涂前應(yīng)用明礬水洗凈患處。用于頭癬。 處方5:苦楝皮100-200克,苦楝子30-4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3次。用于疥瘡。 處方6:鮮旱蓮扎汁涂患處。用于腳癬。 處方7:硫磺末3克,凡士林30克,調(diào)勻成膏。涂擦患處,連用1-3周。用于疥瘡。 處方8:雄黃30克,花椒30克,共研末。茶油調(diào)涂患處。每日1-2次。用于疥瘡。 處方9:雄黃30克,梔子20克,共研末。香油調(diào)糊擦患處。每日1-2次。用于神經(jīng)性皮炎。 處方10:木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徐長卿30克,土茯苓25克,苦參25克,枯礬20克,水煎20分鐘。取液趁熱浸泡患部。每日2次。用于手、體癬。 處方11:斑蝥15克,微炒研末,蜜調(diào)糊外敷患處。用于積年癬瘡。 處方12:狼毒研粉,香油調(diào)涂患部。用于頑癬瘙癢。 處方13:藤黃、大黃、硫磺、片姜黃、雄黃各3克,共研末。香油調(diào)敷患處。用于一切頑癬。 處方14:蛇蛻6克,苦參15克,蛇床子30克,白礬9克。煎湯洗患處。用于疥癬。 六十八 斑禿 是一種因為濕熱邪毒及細(xì)菌感染發(fā)生在人頭部的皮膚病。治宜祛風(fēng)燥濕消毒殺菌為主。 處方1:柏樹葉浸泡酒中7日。取其液擦拭患部,連用數(shù)日,可生發(fā)去禿。尤其對鬼剃頭效果更佳。 處方2:生姜涂擦患部,再用獨頭蒜擦患部,然后取黑牛糞白布包扎于禿瘡處。7天打開禿瘡即愈。 處方3:補骨脂、白芥子、雄黃各30克,鐵銹、生姜各50克,共泡于500毫升白酒中,密封1周。制成生發(fā)液。每日涂擦3次,每次3-5分鐘。兩周即可生出青白色頭發(fā)。然后用下各方鞏固: (1)何首烏、熟地各300克,萬年青、黑芝麻各900克,山藥600克,花椒30克,胡桃肉、白果、人參片各100克,桑葚子500克,研末搓蜜為丸。每丸15克。早晚各1丸。黃酒送服。不久發(fā)可變黑。 (2)制首烏、生地、甘草各10克,共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日服一次,連用2周.。 (3)薄荷、生地、車前子、丹皮、何首烏、丹參、連翹各9克,焦梔子、黃芩、白芍各6克,水煎服。用之可使頭發(fā)變黑。也可治療少白頭。 處方4:川椒50克,酒浸1周,取液涂擦患處。連續(xù)使用,可使禿瘡痊愈。 處方5:何首烏15克,女貞子10克,黑豆10克。浸泡開水瓶中飲用。長期使用,可使白發(fā)變黑,無白發(fā)可防其早生。亦可輔助治療肝腎陰虛高血壓、習(xí)慣性便秘及面部皺紋。 處方6:鮮柏樹葉50克,紅辣椒10個,75%酒精500毫升,制酊密封15天。每天用此酊擦拭患部5-7次??芍味d瘡。 處方7:川椒、辣椒各5克,加入100毫升米醋中浸泡。每日擦涂患處2-3次??芍伟叨d。 處方8:豬苦膽1個,將膽汁倒入面盆中,溫水?dāng)嚢柘搭^。后再用清水沖洗。此對脂溢性脫發(fā)尤效。 處方9:每天用己尿液洗頭,堅持百日,可使頭發(fā)變黑、柔軟光滑。但洗后不可立即用清水沖洗。 處方10:茯苓500克,研細(xì)末,每天服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連用到斑禿痊愈。或用生姜片擦拭患處,每日3-5次即效。 處方11:甜瓜葉搗汁涂患部,或摘側(cè)柏枝葉陰干制末,和麻油拌勻涂拭患部,可治無發(fā);頭發(fā)不黑者,可取黑芝麻久蒸曬干研末,與熟棗肉共搓為丸,久發(fā)即便黑。 處方12:白菊花、生地各30克,旱蓮草18克,水煎服,每日2次;菠菜50克,黑芝麻20克,炒熟食用,每日1-2次;大蒜2頭,與30毫升蜂蜜共搗如泥,擦涂患處;芹菜、桑葚子各30克,黑豆20克水煎服,每日2次;黑芝麻桔、楊柳葉各60克,洗凈水煎取液洗頭,每周3-4次;黑芝麻1500克,炒熟碾磨與500克紅糖混合,每日取適量食用1次;50克黑芝麻粉配服3個熟雞蛋;用溫鹽水洗頭。均可有效控制脫發(fā),防止斑禿。 處方13:蜂蜜1勺,雞蛋黃1個,芝麻油1匙,生發(fā)水2匙,洋蔥汁適量混均,涂于頭上,外蓋塑料布,上敷熱毛巾1-2小時。再用洗發(fā)水洗掉上藥,堅持一段時間,發(fā)可有疏變密。 處方14:女貞子、桑葚子、白術(shù)、白鮮皮各15克,赤石脂、熟地、何首烏各20克,川芎10克。水煎服。連用一周。治脂溢性脫發(fā)。 處方15:熟地、何首烏、菟絲子各15克,當(dāng)歸、川芎、防風(fēng)各10克,水煎服,治斑禿。 處方16:補骨脂、旱蓮草各50克,75%酒精400毫升浸泡一周后,用藥液擦拭患處。可治斑禿。 處方17:(生發(fā)飲)生地、熟地、側(cè)柏各15克,當(dāng)歸20克,何首烏25克。隨癥加減。水煎服。治禿發(fā)。 處方18:側(cè)柏葉,當(dāng)歸身各等份,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每日2-3次。此為二仙丸。久服治禿發(fā)。 處方19:荊芥、防風(fēng)、山楂、僵蠶、羌活、當(dāng)歸、旱蓮草、桑白皮、生地、白鮮皮、澤瀉、川芎隨癥加減,水煎服。治禿發(fā)。 處方20:鮮松枝60克,水煎洗;羊屎適量,納入鯽魚腹中,置瓷罐中密封燃燒,用其灰香油調(diào)涂患部??芍味d瘡。 處方21:熟地、枸杞各100克,沉香10克,米酒1000毫升,泡10日后服用。每次2-3匙。每日2次。以后加酒500毫升,半個月后服用??芍味d瘡。 處方22:黑芝麻、鮮桑葚各50克,共搗爛,加蜂蜜少許調(diào)勻置瓶中。毎服6克。連服3個月。(鮮桑葚子可用何首烏250克代替)。治禿瘡。 處方23:桃仁1000克,冷水浸泡3天去皮,適量白糖加熱溶化后倒入桃仁,攪均勻。每日吃2次,每次10粒。連吃100天。治禿瘡。 脫發(fā)效驗方 處方17:(生發(fā)飲)生地、熟地、側(cè)柏各15克,當(dāng)歸20克,何首烏25克。隨癥加減。水煎服。治禿發(fā)。 處方18:側(cè)柏葉,當(dāng)歸身各等份,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每日2-3次。此為二仙丸。久服治禿發(fā)。 處方19:荊芥、防風(fēng)、山楂、僵蠶、羌活、當(dāng)歸、旱蓮草、桑白皮、生地、白鮮皮、澤瀉、川芎隨癥加減,水煎服。治禿發(fā)。 處方20:鮮松枝60克,水煎洗;羊屎適量,納入鯽魚腹中,置瓷罐中密封燃燒,用其灰香油調(diào)涂患部??芍味d瘡。 處方21:熟地、枸杞各100克,沉香10克,米酒1000毫升,泡10日后服用。每次2-3匙。每日2次。以后加酒500毫升,半個月后服用??芍味d瘡。 處方22:黑芝麻、鮮桑葚各50克,共搗爛,加蜂蜜少許調(diào)勻置瓶中。毎服6克。連服3個月。(鮮桑葚子可用何首烏250克代替)。治禿瘡。 處方23:桃仁1000克,冷水浸泡3天去皮,適量白糖加熱溶化后倒入桃仁,攪均勻。每日吃2次,每次10粒。連吃100天。治禿瘡。 處方24:生赭石500克研細(xì)末,早晚飯前毎服3克,連服3個月。主治青少年脫發(fā)。 處方25:鮮側(cè)柏葉30克,桑葉15克,鬧羊花30克,骨碎補12克,透骨草10克,皂角3克共研末。75%酒精中浸泡,以沒藥為度,密封7天。即可用藥液擦涂患部。治脫發(fā)。 處方26:何首烏、生側(cè)柏、黑芝麻、旱蓮草、女貞子、生地各30克,陳皮15克,川椒9克,大青鹽13克。水煎取液,加黑豆500克,共煮至藥汁被豆子全部吸收為止。將豆曬干。每次嚼服60粒。每日3次。治脫發(fā)。 處方27:焙干的生姜皮、人參各30克,研細(xì)面,用鮮姜片蘸藥粉擦拭落發(fā)處,隔日1次。用于精神因素所致脫發(fā)。 處方28:飯前溫水常服焦內(nèi)金粉,20天即可使斑禿好轉(zhuǎn)。 處方29:生芝麻30克,榨取其油涂抹其頭5-10天。頭發(fā)干枯和脫落即明顯好轉(zhuǎn)。 處方30:食醋30毫升,鐵勺內(nèi)燒開。趁溫用其擦拭患處,每日次數(shù)不限,多多益善。用于頭皮癬引發(fā)的斑禿。 處方31:白礬、郁金各等份,研細(xì)末制丸。每丸4-5克。每次1丸。每日2次.治脫發(fā)。 處方32:骨碎補15克,白芷10克,斑蝥5個,將其浸于100毫升米酒中15日,濾取藥液涂患處。每日3-4次。連用10-15日為1療程。主治脫發(fā)。 處方33:(生發(fā)飲)制首烏、桑葚子、生黃芪、枸杞、菟絲子、元參各15克,酒當(dāng)歸9克,酒川芎3克,補骨脂、熟地、黨參各12克,黑芝麻24克,水煎服。主治脫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