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報告 TOP
論壇元老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焦樹德方劑心得十講》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中 醫(yī) 治 療 方 法 (1)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甘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鎮(zhèn)咳祛痰、緩急止痛。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肝瀉火。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甘草: 健脾益氣、清熱...
中醫(yī)師承實錄(余國俊 著)學習筆記
柴胡桂枝湯加減:柴胡 15g,黃芩 6g,法夏 12g,甘草5g,生姜 5g,桂枝15g,白芍 15g,生姜 10g,大棗10、茯苓20、仙鶴草50、葛根30。方:試投補絡補管湯合補中益氣湯:生龍骨30g,生牡蠣 30g,山萸肉 ...
趣味方歌
解毒利咽 白喉之陰虛燥熱證 清熱 水熱互結(jié)證 麥門冬湯,麥門冬湯用人參!熄風通絡 陰虛風動證 陰水 中臟腑 實脾飲,健脾溫陽利水 脾陽虛弱證 閉證 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溫腎助陽!內(nèi)有痰濕證 新加黃龍...
臨床應用逍遙散的體會
逍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在《傷寒論》中四逆散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成,原方由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術(shù)、薄荷、生姜、甘草組成,諸藥合用,可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yǎng),脾弱得復,氣血兼顧,肝...
中醫(yī)知識積累
柴胡15 黃芩15 甘草15 半夏15 人參15 生姜15 大棗12枚 白芍15 薄荷6茯苓30白術(shù)30 丹皮10 炒梔子10 遠志10 竹茹10 木香10 青皮10 ...
中醫(yī)內(nèi)科如何辨證?(二)
本證主要是由于肝陽上擾,陽亢化風所致,治療以平肝熄風潛陽為主,方藥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石決明、杜仲、懷牛膝、桑寄生、梔子、黃芩、益母草、茯苓等;治療以清熱涼肝熄風為主,方藥選...
《筆花醫(yī)鏡》又名《衛(wèi)生便覽》,系清江涵暾原著
牛黃 麝香 龍腦(以上各六錢另研) 羚羊角 當歸 防風 黃芩 柴胡 白術(shù) 麥冬白芍(各七錢半) 桔梗 茯苓 杏仁 川芎 大豆黃卷 阿膠(各八錢五分) 蒲黃人參 神曲(各一兩二錢五分) 雄黃(另研四錢) 甘草...
我的博客--劉臣彬中醫(yī)內(nèi)科學
腎陽偏亢,蒸動腎關(guān),則多尿。腎主水,腎陽虛衰,腎關(guān)不開,加上脾不能運化水濕,則浮腫水蓄。胃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主運化,化水谷為宗氣,水谷精微,上行入肺,轉(zhuǎn)變而為津,敷布于全身.脾胃受燥邪所傷,...
【徐宜厚:濕疹】
治宜瀉黃散加減:藿香、佩蘭、茯苓皮各12g,焦山梔、甘草、黃芩、柴胡各6g,生石膏15~30g,防風、炒白芍、麥冬、炒丹皮、虎杖、菌陳各10g。藥用滋陰除濕湯加減:生地15~30g,炒白芍、當歸、玉竹、炒丹...
科學領(lǐng)域優(yōu)質(zhì)作者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