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焦樹德方劑心得十講8

 學中醫(yī)書館 2013-01-06
越鞠丸
香附(醋炒)、蒼術(shù)(泔浸、炒)、撫芎、神曲、炒梔子,上藥等分,共為細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6~9克,一日2次。
此方也可作為湯劑使用。
本方中所用之“撫芎”為芎穹之產(chǎn)于江西者。據(jù)《中國醫(yī)學大辭典》載:“產(chǎn)于江西舊撫州境者,其中心有孔。辛溫無毒,開郁、寬胸、通經(jīng)絡。治胸膈痞滿作痛。”“與他處所產(chǎn),迥然不同?!敝斓はf:“撫芎總解諸郁,直達三焦,為通陰陽氣血之使?!保ā侗静菥V目》)可見丹溪先生在越鞠丸中選用撫芎,而不用川芎,是有道理的。也可以看出前人注重地道藥材,是有臨床實踐根據(jù)的?,F(xiàn)在一般多用川芎代之,用量可稍小些。
本方統(tǒng)治六郁(氣、血、痰、火、濕、食),胸膈痞悶,脘腹堵脹,吞酸嘔吐,飲食不消,胸脘刺痛、噯氣腹脹等癥。
“越鞠”即發(fā)越鞠郁之氣的意思。方中以香附開氣郁,蒼術(shù)燥濕邪,撫芎調(diào)血郁,梔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氣暢而郁舒。五味藥治六郁,惟無治痰藥,是何道理?因痰郁多與脾濕有關(guān),有時也與氣、火、食有關(guān)。今濕、氣、火、食諸郁都解,痰郁隨之而解,故方中不另設(shè)治痰藥。六郁之中又以氣郁為主,故氣暢而郁舒。
方中五味藥雖然原方的用量皆為等分,但是可根據(jù)某部重則加重某藥的用量。例如氣郁重者可重用香附,濕郁重者可重用蒼術(shù)等。另外還常常根據(jù)某部重而再加味,如濕郁(周身沉重或痛,遇寒即發(fā))加茯苓、白芷,火郁(頭脹、急躁、尿赤、脈數(shù))加青黛,痰郁(動則氣喘、脈沉滑、胸悶、膩苔)加南星、半夏、瓜蔞、海石,血郁(四肢無力、能食、胸脘或有刺痛)加桃仁、紅花,氣郁(胸膈悶脹)加木香、檳榔,食郁(噯酸、腹脹、不能食)加麥芽、山楂、砂仁,挾寒(遇寒加重,得熱則舒)可少加吳茱萸。
我曾多次以本方加厚樸10克、半夏9克、蘇梗12克、旋覆花10克(布包)、烏梅3~5克、金果欖9克、茯苓12克水煎服,用于治療梅核氣,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請參考試用。
近些年來,也有不少醫(yī)生以本方隨證加減,用于治療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肋間神經(jīng)痛等病,屬于六郁所致的胸膈悶脹、脘腹疼痛、脅痛惡逆、噯氣吞酸等癥。
婦女因氣郁而致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等癥者,可用本方加當歸、白芍、元胡、川楝子、炒小茴香、吳茱萸等治療。
《醫(yī)學入門》六郁湯(香附6克、陳皮3克、半夏3克、川芎3克、蒼術(shù)3克、赤茯苓2.5克、梔子2.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生姜3片)與本方均能治胸脅悶脹疼痛、脘堵噯氣、食欲不振精神抑郁諸癥。但六郁湯偏于治氣郁、痰郁為主者,越鞠(湯)丸則偏于治濕郁、血郁、食郁為主者。
本方藥味偏于香燥,故血虛、陰虛、津液不足諸證者禁用。
逍遙散
柴胡、白芍、當歸、白術(shù)、茯苓各30克、炙甘草15克,(宋代)原方為粗末,每服6克,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煨姜)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近代多以此方作為湯劑服用,藥量可根據(jù)原方意和具體情況稍加變動。一般常以當歸、白芍、白術(shù)、柴胡、茯苓各6~9克、炙草3~4.5克,水煎服。也有的為細末,每服3克,生姜、薄荷少許,煎湯送服,每日2~3次。
據(jù)前人分析,本方中柴胡配以少量薄荷使用甚妙。因為中醫(yī)理論認為膽為甲木,具少陽之氣,其性柔嫩,好象嫩草穿地而未伸,此時若被寒風一郁,則不能上伸而下克脾土。惟得溫風一吹,郁氣始能得到暢達。本性喜風,寒則摧萎,溫則發(fā)生。柴胡、薄荷辛能發(fā)散,配當歸而溫入少陽,溫風拂郁,木氣得伸,土亦得滋,無燥熇之患,金水自能相生,五臟榮澤,氣血條暢,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內(nèi)經(jīng)》說:東方青色入通于肝,東方肝不為生生之氣,肝郁則害脾。方中以當歸、白芍養(yǎng)血斂陰而柔肝,柴胡升陽散郁,合白芍以疏肝。又用白術(shù)、甘草和中益脾,助土德以升木。茯苓利濕助術(shù)、草而令心氣安寧。引以煨姜,暖胃祛痰,調(diào)中解郁,薄荷辛散郁熱,搜消肝風,疏郁調(diào)中。水達脾升,膽和胃降,諸郁自已,故方名“逍遙”。
本方為主治肝脾不和的常用方劑,可用于治療血虛肝燥,頭痛目眩,眼赤煩渴,口苦倦怠,抑郁不樂,兩脅作痛,往來寒熱,潮熱咳嗽,咽干便濇,胃脘疼痛,小腹重墜,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作脹,脈弦大而虛等癥。
本方加丹皮(瀉血中伏火)、梔子(瀉三焦郁火)、名丹梔逍遙散或八味逍遙散。治怒氣傷肝,血虛目昏,頭痛目赤,小便澀痛等癥。
本方去姜與薄荷,加生地黃以滋腎養(yǎng)血,名黑逍遙散,用于治療肝陰虛,氣郁不舒,月經(jīng)后錯、行經(jīng)腹痛,下午煩熱等癥。
我常以本方隨證加減,用于調(diào)治月經(jīng)。如月經(jīng)趕前,經(jīng)水量多,急躁易怒者,以丹梔逍遙散加桑寄生20克、川斷炭15克、艾炭30克、棕炭30克、益母草15克。月經(jīng)后錯,月經(jīng)量少,血暗有塊,行經(jīng)腹痛者,用黑逍遙散,改生地為熟地,加香附10克、川芎6克、紅花9克、桃仁9克、炮姜3克、元胡6克。月經(jīng)淋漓不斷者,逍遙散加桑寄生30克、川斷炭15克、艾炭30克、棕炭30克、阿膠珠10克、黨參10克。子宮出血,血崩不止者,加桑寄生30克、川斷炭2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12克、棕炭30克、艾炭30克、益母草炭20克、炮姜炭5克、黨參12~15克(或人參3~6克)、赤石脂15克(先煎)。
我也常用本方隨證加減,治療肝脾失和所致的慢性泄瀉,癥見脅部脹痛,腹部重墜,食欲不振,口干不欲多飲,舌質(zhì)較紅,大便溏泄,每日3~4次,四肢倦怠,飯后遲消或倒飽、面色萎黃欠澤,脈象弦細,重按乏力。我加減的基本方如下:土妙當歸6克,土炒白芍9克,土炒白術(shù)9克,茯苓20克,柴胡6克,炙甘草3克,車前子12克(布包),炒山藥12克,炒扁豆10克,芡實米12克,蓮子肉6克,肉豆蔻10克,伏龍肝60克(煎湯代水)。水煎服,每收良效。適用于慢性腸炎、腸結(jié)核等病。
對于因脾胃失和而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脅脹痛,噯氣吞酸,大便時溏時干,悒悒不樂,胃部不適,舌苔薄白,脈象弦細或弦滑之證(本證常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診斷的慢性肝膽疾?。?,我常用本方加減如下:柴胡9克,黃芩9克,炒川楝子9克,白芍12克,當歸6克,焦白術(shù)6克,茯苓12克,澤瀉9克,香附9克,青陳皮各6克,焦四仙各9克,木香6克。每收滿意效果。請參考試用。
本方與四逆散(柴胡、枳實、白芍、炙草)皆為疏肝理脾之劑。二方相比,本方偏用于血虛肝燥,木郁克脾;四逆散則偏用于熱郁而四肢逆冷,影響脾胃之證。四逆散改枳實為枳殼,再加陳皮、川芎、香附,名柴胡疏肝散,主治肝氣郁結(jié),脅肋疼痛,胸脘脹悶,寒熱往來等癥。逍遙散偏用于血虛肝郁者,柴胡疏肝散偏用于氣滯肝郁者。
據(jù)近代實驗研究報導,本方具有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減輕的作用,并有使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活力下降的效能??晒┡R床參考。
藿香正氣散
藿香90克、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30克、白術(shù)、陳皮、半夏曲、厚樸、桔梗各60克、炙甘草75克,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用水一盞、生姜三片、大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盞,熱服。如欲出汗,蓋好衣被,再煎服之。
現(xiàn)臨床上多參照原方用量比例精神,改為湯劑服用。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內(nèi)傷濕冷,飲食停滯,又外感風寒,癥見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等。又治中暑、霍亂吐瀉,感染嵐瘴不正之氣,舌苔白膩、脈象滑等癥。
方中以藿香辛溫散寒,理氣和中,芳香祛穢,表里兼治作為主藥;輔以紫蘇、白芷、桔梗散寒發(fā)表,芳香化濕,宣暢肺氣,半夏曲燥濕降氣,和胃止嘔,厚樸行氣化濕,消脹除滿。佐以白術(shù)、茯苓、陳皮健脾化濕,理氣除痰,大腹皮行氣利濕,生姜、大棗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百藥。
本方在夏暑季節(jié)最常使用。如果表邪偏重,惡寒發(fā)熱而無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之力。如兼食滯加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焦檳榔、炒萊菔子,以加強消導。如濕盛腹瀉者,可加炒扁豆、炒薏米、車前子等以利濕止瀉。
本方以藿香命名,因藿香清芳微溫,為醒脾快胃、振奮清陽之妙藥。正如《本草正義》所說:“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熱,能祛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但本品溫和力緩,同時須配伍蒼術(shù)、厚樸、佩蘭、蘇葉或白術(shù)、陳皮、茯苓等。王好古也曾贊揚本品:“入順氣烏藥散則補肺,入黃芪四君子湯則補脾”。本方有發(fā)越脾氣、調(diào)中焦升降之力,故名“正氣散”。
我常用此方治療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效果良好。例如李某某,女,26歲,因八月天氣炎熱,吃冷飲水果太多,夜臥窗前,睡眠受寒,次日頭痛發(fā)熱憎寒無汗,全身酸懶,脘脹腹痛,嘔吐四次,水泄三次,舌苔白膩,脈象浮滑,重按無力。據(jù)此脈癥,知為暑夏季節(jié),內(nèi)傷濕冷,外感風寒,腸胃氣亂,寒濕不化,而致吐瀉,表證不解而致頭痛寒熱。四診合參,診為暑濕吐瀉之證。治以溫散化濕,佐以解暑。處方:藿香10克,紫蘇9克,白芷9克,半夏10克,干姜6克,香薷9克,炒扁豆9克,茯苓20克,大腹皮12克,廣木香6克,車前子12克(布包),炒白術(shù)6克,伏龍肝60克(煎湯代水)。一劑顯效,三劑痊愈。
藿香正氣散與六和湯(砂仁、藿香、厚樸、杏仁、半夏、扁豆、木瓜、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生姜、大棗)皆能治療夏月飲食不調(diào)、外感暑氣而致寒熱、吐瀉等癥。二方相比,本方解表除濕之力大于六合湯,但正氣虛弱之人應慎用。六合湯解表芳化之力雖小于本方,但益氣匡邪之功卻大于本方,并且還有和肝舒筋之作用,對吐瀉轉(zhuǎn)筋者有效。
本方與不換金正氣散(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藿香、半夏、生姜、大棗)皆用于治療濕濁內(nèi)停,兼有感冒而嘔吐泄瀉之證,但本方解表發(fā)散與利濕之力較大,不換金正氣散則化濕和胃、調(diào)中止嘔之力偏重,解散之力較輕。
凡陰虛火旺,中焦火盛而作嘔作脹,以及溫熱病,均忌用本方。
痛瀉要方
土炒白術(shù)90克、炒白芍60克、防風30克、炒陳皮45克。
本方原來可作散劑或丸劑、湯劑。近人多酌減其用量作湯劑服用,參考用量為土炒白術(shù)15克、炒白芍12克、炒陳皮7.5克、防風6克。    此方主要功用是扶脾疏肝,緩痛止瀉,用于治療因肝郁犯脾而致的腹瀉。這種泄瀉的癥狀特點是每遇生氣則腹痛、腹瀉加重,先感腹痛,后即泄肚,泄后腹部略覺舒服,痛一陣,瀉一陣,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有的常年不愈。舌苔薄白,脈象常見弦意。有時左弦右滑,有時右手弦滑大于左手。本病乃因肝氣久郁,肝郁乘脾,脾虛中濕不化,氣郁不舒,氣濕相搏而作腹痛。故《醫(yī)方考》說:“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彼耘R床常兼見氣滯、煩悶、性情急躁、食欲不振、體倦易疲、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F(xiàn)代醫(yī)學之慢性腸炎、過敏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結(jié)核性結(jié)腸炎、慢性痢疾等病中,常出現(xiàn)痛瀉之證,可用本方隨證加減治療。
方中以白術(shù)苦甘性溫,功能健脾燥濕和中為主藥;白芍酸微寒,抑肝而扶脾,柔肝緩急而止痛為輔藥;防風辛溫有香氣,能散肝郁,醒脾氣,又有風能勝濕的作用而為佐藥;陳皮辛溫本能利氣開胃,炒香則加強燥濕醒脾之效,氣行則痛止,為使藥。四藥相合成為補脾瀉肝之劑。本方原名白術(shù)芍藥散,因其為“治痛瀉要方”,故后人皆習稱之為痛瀉要方。久瀉不愈者,可加升麻、伏龍肝、補骨脂等。
方中白芍、防風配伍使用甚為巧妙。二藥相合有抑肝、柔肝、疏肝、扶脾、醒脾、燥脾的作用。李東垣用防風時曾說:“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薄稖罕静荨氛摪咨謺r曾說:“腹中虛痛,脾經(jīng)也,非芍藥不能除。”前人認為白芍既入肝脾經(jīng)血分,又為脾虛的引經(jīng)藥。防風不但有風能勝濕的作用,且能升陽氣而醒脾,搜肝氣而疏肝。可見劉草窗深得白芍、防風之妙用,所制之痛瀉要方療效卓著,廣為后人們習用。希望今人學習本草者,不要受現(xiàn)在中藥書中分類法的限制,要深入全面地學好每藥的性味功能和配伍變化。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才能肩負起繼承發(fā)揚的重任。僅舉此二藥為例,望讀者能舉一反三地去領(lǐng)會。
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方、附子理中湯治療老年人年久泄瀉,每到清晨腹中雷鳴、脹痛,趕緊上廁,瀉后腹中即覺舒適,白天或再小瀉一二次。如遇生氣則病情加重,腹中陣陣作痛,每痛必瀉,瀉后痛減,食欲不振,飯后遲消,四肢乏力,舌苔較白,脈象弦細或弦滑,重按無力。大便化驗陰性,結(jié)腸檢查無器質(zhì)性改變。我的驗方如下:土炒白術(shù)10克,土炒白芍10克,防風10克,炒陳皮5克,補骨脂10克,吳茱萸6克,五味子6克,肉豆蔻10克,茯苓18克,黨參10克。制附片6~9克,炮干姜3~5克,炙甘草5克。如治中年人,附片、干姜可再酌減用較小量。如每次均為水泄,可將茯苓加至20或25克,肉豆蔻加至12克,五味子加至9克,另用伏龍肝60~100克,煎湯代水。如腹脹明顯可加木香6~9克。每收良好效果,請參考試用。    本方與四神丸相比較,本方主治肝郁犯脾所致的瀉肚,其癥特點為腹痛一陣即瀉一次,瀉后痛止,遇生氣則病發(fā),脈常帶有弦象;四神丸主治脾腎兩虛所致的瀉肚,其癥狀特點為清晨(約5時左右)腹中鳴響,即上廁瀉肚一次,多為老年人,尺脈多弱。
腸胃濕熱所致泄瀉的患者忌用本方。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炙甘草二兩、黃芩二兩(有的作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以上為原書中的用量與煎服方法。近人的用量如下可資參考。
葛根15~24克、炙甘草6克、黃芩6~9克、黃連9~12克,用水約1200毫升,先煮葛根,煎至1000毫升,放入其他藥,再煎,煮取400毫升,分兩次溫服,每次服200毫升。
本方為解表清里之劑。主治傷寒頭痛發(fā)熱,惡風自汗,本應用桂枝湯解表,醫(yī)者誤用下法,致虛其腸胃,熱邪乘虛入里,而造成病人下利不止,脈促(為表邪仍未解),喘而汗出(里熱氣逆)之證。此為邪熱留于太陽、陽明,協(xié)熱下利,可兼見身熱口渴,胸脘煩悶,自汗氣喘,舌紅,脈數(shù)或偶有一止(促脈)等癥。
方中用葛根專解陽明之肌表,又能升陽明清氣,而治瀉利,作為主藥。輔佐以芩、連,寒清里熱,苦堅里虛,并燥腸胃之濕。使以甘草甘緩和中,協(xié)調(diào)諸藥。四藥相合而成解肌表、清里熱之方,表解里和,不治熱,熱自退,不治利,利自止,不治喘,喘自平。此為太陽陽明,表里兩解之變法。
現(xiàn)代醫(yī)學的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病,如出現(xiàn)上述諸癥時,可用本方加減治療,效果甚佳。
我常用本方加木香9克、厚樸10克、焦檳榔12克、炒白芍12克、馬齒莧10克等,用于急性菌痢出現(xiàn)腸胃濕熱證者,可收良好效果,請試用。
本方與黃芩湯均治傷寒病出現(xiàn)下利者。但要分清本方所治為太陽病桂枝證誤不遂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脈促者;而黃芩湯(黃芩、白芍、甘草、大棗)則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既有太陽證之身熱、頭痛、脊強,又有少陽證之耳聾、脅痛、嘔而口苦、寒熱往來。自下利,“自”是指未曾誤用下法(本方所主為誤用下法所致)而自出現(xiàn)下利之癥,病在半表半里,故以黃芩湯和解之。
如下利帶有膿血,血多膿少,腹痛腹墜,肛門灼熱,里急后重,窘迫使頻,舌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而弦者,可以本方加白頭翁、秦皮、馬齒莧、生地榆等,有佳效。
寒濕下利及里虛寒下利者,均禁用本方。
防風通圣散
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15克、生石膏、黃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荊芥15克、炒白術(shù)15克、炒山梔15克,上藥共為末,每服6~15克,加生姜3片,水一大盞,煎至六分溫服。近代多按原方比例斟酌用量,作為湯劑服用,或水泛為丸劑,每服6~9克,溫開水送下。
大便自利者去芒硝、大黃;自汗者去麻黃、加桂枝;咳嗽痰涎多加姜半夏;頭痛目昏加桑葉、菊花;兩太陽穴處痛者,可加蔓荊子;體胖痰盛者,可加制半夏、化橘紅、茯苓,適減當歸、白術(shù)。
本方應用甚廣,為解表通里、疏風清熱之劑,凡屬氣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實、風火壅盛諸證,皆可應用。主治內(nèi)有蘊熱,外感風邪,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目昏暈、耳鳴鼻塞、目赤睛疼、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唾涕粘稠、咳嗽上氣、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等;甚至胃火引動肝風而致手足瘛疭、驚狂譫妄。由于氣血怫郁壅滯,胃經(jīng)風熱而致的瘡瘍腫毒、丹斑癮疹、皮膚瘙癢、頭面瘡癬等,隨證用之皆有良效。
近代常根據(jù)辨證論治的原則,隨證加減,應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癤癰、敗血癥、膽囊炎、胰腺炎、闌尾炎、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病而出現(xiàn)前述證候者。對于難治性頭痛、偏頭痛屬于實證者,均有效果。
近些年來,本方還用于減肥和預防中風?;几哐獕憾w胖痰盛者可經(jīng)常服用此方(加化橘紅、半夏、茯苓),對預防發(fā)生腦血管意外(中風)有一定作用,尤其對大便經(jīng)常干結(jié)者更為合適。
本方初看起來,藥味繁多,似偏雜亂,其實組方之意非常合乎經(jīng)旨,所以此方問世以來,沿用甚廣。方中取防風、荊芥、薄荷、麻黃,輕浮發(fā)散以解表,使表邪從汗出,而散之于上。大黃、芒硝破結(jié)通腑;梔子、滑石降火利水,使熱邪從大小便出,而泄之于下。風淫于內(nèi),肺胃受邪,故以桔梗、石膏清肺瀉胃。風邪為患,肝木受之,以芎、歸、芍和血益肝。再用黃芩清中上二焦火;連翹散氣聚血凝而解全身毒熱。重用甘草緩峻而和中,配滑石又有六一散利水瀉熱之意。白術(shù)健脾而燥濕,使上下分消,表里交治,而于散瀉之中又寓有溫養(yǎng)之意。故喻嘉言贊譽本方是一個“汗不傷表,下不傷里”的有效良方,可以放心應用,且可常服。
我在臨床上,除用此方作湯劑,治療上述諸病癥外,還去麻黃、滑石,加羌活(后頭痛)、白芷(前頭痛)、蔓荊子(兩太陽穴處痛)、生石決明、菊花(偏頭痛)治療各種頭痛屬于實證者。去滑石、山梔、芒硝,加赤芍10克、炙山甲6克、忍冬藤20克、白蘚皮20~30克、苦參20~30克,治療蕁麻疹。去滑石、川芎、芒硝,加紫草、元參、生地、茜草炭治療過敏性紫癜。去滑石、芒硝、麻黃、白術(shù)、白芍,加赤芍、銀花、地骨皮、升麻、白芷,治療風火牙痛,齒齦紅腫。最近治一青年女子(本院護士),面部皮膚發(fā)黑暗而微浮腫脹,致使面部很難看。我囑其常服防風通圣丸,使大便每日達l~2次。另用荊芥9克、生地15克、當歸9克、紅花10克、白芷9克、白附子6克、麻黃9克、生石膏30克、白僵蠶10克、白蘞10克、蒼術(shù)9克,煎水內(nèi)服,約服3周后,面部皮膚浮腫消退,皮膚變白,面現(xiàn)潤澤,恢復了美觀,患者非常高興。中藥之效果真是往往令人不可思議。
本方去麻黃、芒硝、白術(shù)、梔子,加桂枝,名雙解散(《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三),可用于表里皆實、皆熱,能使表里證同時可解。方中桂、防、荊、薄、芎可以解表,芩、黃、翹、膏、滑可以清里。又有歸芍和血,桔、草調(diào)氣,表里氣血,治療全面,故名雙解。主用于風熱壅遏,痘瘡初起,透而不顯,便結(jié)尿赤,以及瘡毒內(nèi)外皆熱之證。河間先生《宣明論方》中也有“雙解散’,原方為益元散七兩與防風通圣散七兩相合均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五寸,鹽豉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一盞,溫服。此方加強了治暑濕的作用,故對“小兒瘡疹,使利出快,亦能使氣宣通而愈”,擴大了防風通圣散的治療范疇,對風寒暑濕、饑飽勞役、內(nèi)外諸邪所傷,無問有汗、無汗,以及汗后雜癥,便秘原黃,自覺不快,便可通解得愈。尤其在夏秋暑濕季節(jié),此方更較適用。
本方加人參補氣,熟地益血,黃柏、黃連除熱,羌活、獨活、天麻、細辛、全蝎祛風,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九重9克,每服1丸,茶清送下,名祛風至寶丹,可用于防治中風,已病能治,未病能防。喻嘉言、陳修園等醫(yī)家均稱此方為“中風門不易之專方也”。
本方與三黃石膏湯(生石膏、黃芩、黃連、黃柏、梔子、麻黃、淡豆豉)比較,雖然二方皆能解表清里,但三黃石膏湯辛寒味苦偏于清里熱,祛風解表之力不如本方,主用于清熱攻邪,因缺乏顧正之品,故不如本方“汗不傷表,下不傷里”。
本方與五積散(方見后)相比,本方為解表清里之劑,主用于外感風熱(或風寒化熱)、內(nèi)有蘊熱;五積散為解表溫里之劑,主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
一切虛證頭痛、脾虛胃弱、內(nèi)傷生冷所致的惡寒發(fā)熱(發(fā)熱輕、惡寒重、苔白滑)等癥,均忌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