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文學家們發(fā)現,含有少量鋰元素的恒星往往擁有類日系統。構成類日系統的恒星往往會消耗其中的鋰。詳見譯文《探測類日系統的捷徑》。 2. HE0450-2958的一個特點引起了一組天文學家的興趣:它被包裹在塵埃云團之內,可是塵埃云團太小,遮擋不住外圍的一個星系。詳見譯文《類星體創(chuàng)造了星系嗎?》。 3. 在幾乎所有星系團的中心部位,都深藏著一類奇特的恒星群體,它們被稱為“藍離散星”。盡管這些恒星都應該跟它們的同伴年齡相當,但它們看起來要年輕得多。詳見譯文《藍離散星是如何保持年輕的?》。 4. 一個巨大的磁環(huán)從較小恒星的南北兩極一直延伸到那顆較大的恒星處,這顆較大的恒星位于大約900萬公里之外。詳見譯文《用磁力鎖定同伴的恒星》。 5.藝術家的轉繪:這里發(fā)現的超新星近看可能就是這個樣子??梢钥吹?,超新星的猛烈爆炸沖擊到恒星先前所釋放的不穩(wěn)定物質之中。詳見譯文《最遠距離的恒星爆炸》。 6. 剛剛發(fā)現的一個奇怪物體位于火星的軌道之外,可能是一次小行星碰撞之后的殘存物。詳見譯文《潛伏在小行星當中的奇怪球體》。 7. 通過對200多個遠方的星系進行X射線和紅外線觀測,結合在可見光狀態(tài)下拍攝的圖像,結果顯示當兩個星系互相碰撞、其中心的黑洞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類星體就形成了。詳見譯文《星系碰撞創(chuàng)造了類星體》。 8. 將近半個世紀以前,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假設:根據純粹的概率統計,銀河系可能有著豐富的類地行星。詳見譯文《類地行星可能遍布銀河系》。 9. 讓原子氧和分子氫在深邃而寒冷的太空真空環(huán)境中結合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水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們認為,答案可能在于星際塵云之中。詳見譯文《水從何方而來》。 10. 在合適的天氣條件下,地球上空40公里處的雷暴可能會將細細的電子束加速到接近光速。詳見譯文《天空中的巨型粒子加速器》。 11. 哈勃太空望遠鏡不受地球大氣的干擾,可以觀察到遠處星系和星云奇妙而迷人的詳細情況,還可以測量宇宙中超新星膨脹的速度。圖為蟹狀星云。詳見譯文《正在膨脹的宇宙》。 12. 天文學家們觀察到了最為年輕的黑洞:光線來自當時只相當于學步兒童一般年齡的黑洞,黑洞位于5,000萬光年之外的一個星系中。詳見譯文《相鄰星系中處于嬰幼兒期的黑洞》。 13. 天文學家們發(fā)現了一顆來自其他星系的行星,他們相信這顆行星的大小至少相當于木星,處于一顆猛烈燃燒的古老恒星周圍的軌道上。詳見譯文《來自其他星系的行星》。
14. 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如哈勃望遠鏡(見插圖)拍下的這些暗淡的天體,為宇宙的電離化提供了幫助,使其在10億歲時變成了透明狀態(tài)。詳見譯文《早期宇宙中的煙霧是如何消散的?》。 15. 昴星團只有太陽年齡的2%,其中的恒星仍在一起漂浮于太空。太陽和地球很可能曾經屬于一個類似的恒星團,但是天文學家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太陽的同胞弟兄。詳見譯文《尋找太陽的同胞弟兄》。 2012年12月28日于邢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