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張栻祖墓的歷史考察
2005-7-26 16:28:55 趙海萍 蔡東洲
[摘要] 張浚、張栻家族成員中至少有7位卜葬于四川綿竹。宋孝宗時張氏家族營造了以張栻祖父母張咸夫婦墳墓為中心的柏林陵園。這座陵園受到明清官府的著力保護,遺跡存留至今,蘊含著一定的學術價值。 [關鍵詞] 張栻;祖墓;張氏家族;柏林陵園 四川綿竹是南宋重臣張浚、理學宗師張栻的故里。據(jù)歷史文獻和石刻資料,張栻的祖父張咸、祖母計氏皆卜葬于綿竹市漢旺鎮(zhèn)柏林壩。千年過去,其祖墓的現(xiàn)狀如何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對四川綿竹張栻祖墓進行了實地踏勘。現(xiàn)將這次學術考察的結果,并結合歷史文獻的相關記載,對張栻祖墓的變遷及其價值略加考論。 一 綿竹張氏乃唐朝宰相張九齡之弟九皋之后裔。朱熹《張公(浚)行狀》中記載:“公諱浚,字德遠,本唐宰相張九齡弟節(jié)度使九皋之后,自九皋徙家長安?!迨雷媸速易跁r為國子祭酒,從幸蜀,因居成都,壽百有二十歲。長子庭堅,以蔭為寶符郎,后不仕。寶符之子即沂公也。沂公早世,夫人楊氏攜三子徙綿竹,依外家,遂為綿竹人?!盵1]張栻《夔州路提點刑獄張君墓志銘》亦稱:“予家自唐嶺南節(jié)度由曲江徙長安,國子祭酒由長安徙成都。再世,高祖諱文矩,早捐館舍。夫人楊氏挈孤,依外家于漢之綿竹,今綿竹之張皆自高祖出也?!盵2]所謂“沂公”,即綿竹張氏始祖張文矩。 這兩段材料清楚地告訴我們,張氏在唐宋時期有過三次遷徙:第一次是張九皋因仕宦由韶州曲江遷往京城長安;第二次是唐末國子祭酒張磷隨僖宗入蜀,因居成都;第三次為宋初沂國公張文矩妻楊氏因夫早死而攜三子徙綿竹,依外家,而為綿竹人。第三次遷徙后,綿竹便成為張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并存留有大量張氏家族的相關遺跡,諸如為紀念張浚而建的紫巖書院(今綿竹中學)、為紀念張栻而建的南軒書院(今南軒中學)。同時,綿竹也成為張氏家族成員的卜葬之地。據(jù)宋代文獻和地方史志記載,卜葬綿竹的張氏家族成員至少有7位: 張纮與其妻趙氏的合葬墓的地點有兩種不同說法:一在綿竹西南鄉(xiāng)。張纮,乃張浚之祖。民國二十五年(1935年),綿竹文人黃尚毅為之立墓額曰“翼國公張纮之墓”。次年此墓垮塌,當?shù)剞r民取出一墓志碑,交縣民教館保存。時任綿竹女子中學校長的西華師范大學教授傅平驤先生曾見過此碑,并將其登記人《名勝古跡調查表》。文革時原碑佚失,唯存拓片,現(xiàn)翻刻重立于柏林陵園。20世紀90年代,地方文史工作者再次探尋此墓,卻不知墓址所在[3]。二在綿竹漢旺柏林壩。民國《綿竹縣志》載:“宋張纮墓,在縣北二十五里柔遠里,即今漢旺鄉(xiāng)之柏林壩?!币蚰甏眠h無法確證,但在綿竹境內是無疑的。 張咸及夫人趙氏、計氏墓葬在綿竹縣漢旺鎮(zhèn)柏林壩,以其地古柏參天,俗稱“大柏林”。現(xiàn)存兩墓系20世紀末修復的,而《宋賢良張公碑》則是晚清翻刻的。張咸,字君悅,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紹圣元年(1094年)再中賢良方正科。張咸夫人計氏在其夫早逝的艱難境況下把張浚兄弟撫育成人。自明嘉靖以來,這座張栻祖墓受到歷代官府的保護,存留至今。 張椿墓在綿竹縣北20里的永祚鄉(xiāng)。據(jù)張栻《通判成都府事張君(椿)墓表》載,張椿為張鉞之孫、張漫之子,與張栻同為張纮之曾孫,張栻稱其為“從兄”。張椿幼孤,由張栻之祖母秦國夫人計氏養(yǎng)育。張椿后來以叔父張混致仕恩補將仕郎,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十月甲子葬于綿竹永祚鄉(xiāng)之原[4]。 張棁墓在綿竹縣北15里的武都鄉(xiāng)。稅乃沂國公張文矩之后,據(jù)張拭《夔州路提點刑獄張君(欖)墓志銘》,張棁之父注,祖鈞,曾祖絢,與張栻同高祖文矩,張栻稱之為“從兄”。張棁,紹興二年進士,淡泊名利,多施仁政,積官至朝請大夫,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十二月甲寅朔,葬于綿竹縣之武都鄉(xiāng)[5]。 張櫟墓在綿竹縣北,今左有白云庵,白夫人墓附焉。民國《綿竹縣志》歸張櫟為張氏家族成員。當系與張栻同輩的張氏大家族成員。 張然墓在綿竹縣普閏鄉(xiāng)。民國《綿竹縣志》載:“張然,魏公裔也,官南宋節(jié)度使,墓在北里普潤鄉(xiāng)廩生袁琢堂界內,為土人所掘。張宗得其墓志,欲控上臺。時沈琢如令是邑,恐累貧民,賺志毀之。張宗無據(jù),事遂寢。而修《志》未載,殊為可惜?!睆埿怠锻ㄅ谐啥几聫埦?椿)墓表》明確記載:“子男三人:然,迪功郎?!盵6]張然乃張椿之子。張構在重新刻立《張咸墓碑》的中有“曾侄孫通直郎新差知資州資陽縣然”之語[7]??芍?,張然曾任資陽知縣。 張庶及夫人趙氏墓在綿竹縣普閏鄉(xiāng)。張庶乃張浚兄湃之孫。魏了翁《張唏顏(庶)墓志銘》稱:“漢綿竹張君庶字唏顏,取同邑趙氏。慶元五年(1199年)秋,趙夫人寢疾,醫(yī)久不效。十月辛未,君以二子圯、墀及二婿如縣之普閏鄉(xiāng)柔遠里卜乾山之原,吉,曰:‘即死,則葬于是,以趙袱?!魅展镉?,夫人卒,君哭之慟,亦卒。圯、墀以明年二月壬寅遵治命,合葬君、夫人。”[8]可見,張庶與其妻趙夫人于慶元六年(1200年)二月合葬在普閏鄉(xiāng)柔遠里卜乾山之原。 張氏家族唯兩核心人物張浚、張栻沒有歸葬四川綿竹,而客葬湖南寧鄉(xiāng)。隆興二年張浚臨終對張栻兄弟說:“吾嘗相國家,不能恢復中原,盡雪祖宗之恥,不欲歸葬先人墓左。即死,葬我衡山下足矣。”張栻、張構兄弟遵照遺囑,移柩潭州,“以是歲十一月辛亥葬于衡山縣南岳之陰豐林鄉(xiāng)龍?zhí)林盵9]。朱熹《右文殿修撰張公(拭)神道碑》云:“淳熙七年春二月甲申,秘修撰、荊湖北路安撫、廣漢張公卒于江陵之府舍?!涞芎庵菔肪龢嬜o其柩以歸葬于潭州衡陽縣楓林鄉(xiāng)龍?zhí)林!盵10即父子同葬一處,但具體地點與朱熹所載略有出入,張浚父子墓址在湖南寧鄉(xiāng)縣溈山南官山附近。在元朝時張浚父子之墓就已被毀,時人蘇天爵說:“張魏公世家西蜀,薨葬衡山之麓。愚官鄂省,訪問故家遺俗,則喬木無存,不勝懷賢之感?!盵11] 二 四川綿竹境內張氏家族成員的墳墓,多因年代久遠,不可探尋,唯有漢旺柏林壩的張咸及夫人計氏墓因得到歷代官府的著力保護而得以存留至今。 張咸夫婦墳墓當始建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前期?!端钨t良張公碑》載:“元符二年夏五月初四日,以疾終于成都普福僧舍,享年五十二。大觀二年三月初十日,葬于普潤鄉(xiāng)柔遠里之新兆?!盵12]即張咸去世于元符二年(1099年),下葬于大觀二年(1108年)。此時張氏家族并不顯赫,只是卜葬大柏林而已,還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大規(guī)模的陵園建設。到南宋前期,張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經(jīng)濟實力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張浚因平定“苗劉之變”,幫助高宗復辟帝位而倍受高宗寵信,出將人相,盡管因在對金朝的問題上與高宗政見不合而被排除于朝廷之外,但高宗對他還是恩寵有加。據(jù)朱熹《張魏公行狀》載:“時紹興二十有五年也?!蛉隋徂?。”[13]太夫人,即張浚之母計夫人。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的張氏家族已十分顯赫,除張浚這位重臣外,其兄弟子孫多有一官半職,有足夠的實力對大柏林陵園進行宏大的建設,從柏林陵園殘存的石俑、石羊等規(guī)???,這座陵園當建造于計氏去世以后。 孝宗淳熙時,浚子構擔任臨安知府,以“碑文漫滅”為由,重新刻立了其祖張咸的墓碑。歷代相續(xù)的地方文獻在收錄《宋賢良張公碑》后還有一段注文曰:“碑文漫滅。淳熙十二年,孫朝散郎、權尚書兵部侍郎兼知臨安軍府事、兩浙西路安撫使構得副墨于故庋中,亦廢迷人名氏。屬承議郎敕行在諸軍審計司許及之為之書,因曾侄孫通直郎新差知資州資陽縣然、曾孫通直郎新差知潼川府犍為縣兼來調官,俾立石于墓下。”《咸淳臨安志》卷四十八載,淳熙十三年(1186年),張構確為臨安知府[14]。重新刻立張咸墓碑應該有其他原因,因為此時距張咸墳墓初建不到80年,四川又無戰(zhàn)亂相毀,不可能就“漫滅”了。更讓人費解的是如此重要的家族文獻連作者姓名也不可知曉,張構亦不去考尋。因而,我們有理由認為,墓碑的重新刻立極有可能是根據(jù)兩宋之際的政治局勢和思想潮流變化而為的。 這座陵園并未逃脫宋末兵燹的劫難而完好地保存下來。明朝嘉靖中,四川巡按劉黻親自踏勘張咸夫婦墳墓,其《訪求賢后裔主守祠墓疏》中稱:“今丘壟岑寂空山,自宋去今三百余年,故跡漸湮,墓側之地,久沒于民,未經(jīng)修理。本職親詣墓所,勘得二冢俱在,山徑甚荒?!盵15]至于造成這一慘狀的原因,劉氏沒有直接交待。依時局推測,張氏陵園應該毀于宋末戰(zhàn)火。南末后期,蒙占攻人四川,蜀人紛紛東逃以避戰(zhàn)禍,世家大姓更是舉家遷徙。據(jù)虞集記述當時的情形說:“會國朝以金始亡,將并力于宋,邊兵入蜀,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謀出峽以逃生?!盵l6]如此,則陵園無人看管,加上蒙古軍及隨軍西僧、商人劫掠財物成性,所到之處,無所不為,由于貪圖寶器,世家大姓、皇親貴族的陵墓難于幸免。西僧楊璉真珈盜發(fā)紹興南宋帝后陵寢就是明證。綿竹在宋代為望縣,而經(jīng)宋末元初的破壞,降為下縣,以至在“至元十三年以產少并人州”[17]。可見,盡管沒有直接文獻資料記載此時張氏陵園遭到毀壞,但可以想象它亦無法逃脫這場浩劫。 明朝嘉靖中,柏林張氏陵園得到官府大規(guī)模的修復,而這次修復的倡導者便是時任四川巡按的劉黻。劉黻,字伯繡,湖南衡陽人,正德二年(1507年)進士,嘉靖初年任四川巡按,其倡導、主持修復柏林陵園的情況,備見他本人上奏朝廷的《訪求賢后裔主守祠墓疏》及楊廷和撰寫的《宋丞相魏國張公父子祠堂記碑》。 劉黻修復柏林張氏陵園蓋萌念于嘉靖初湖南寧鄉(xiāng)縣令胡明善在寧鄉(xiāng)建張浚張栻父子祠堂。據(jù)楊廷和記載:“會衡山劉侍御黻持節(jié)按蜀。過家,見而悅之,既至蜀,以告予,謂予魏公鄉(xiāng)后學也,屬為文,刻于神道之右;且檄下廣漢,訪其遺胤?!盵l8]這就是說,劉黻到四川上任前在寧鄉(xiāng)見過胡明善所建祠堂,且對胡氏之舉十分贊賞,到任后不僅囑閑居在家的楊廷和撰寫祠堂記,而且檄下尋訪張氏后裔。劉黻在《訪求賢后裔主守祠墓疏》中翔實地陳述了修復張栻祖墓的理由和具體措施:“除給發(fā)官價,買到附近民田四十畝,修立享堂書院一所,以為看守拜吊之地。但前項享堂原無祭祀,墳墓無人主守,若至年遠,亦復廢弛。及照張氏,四川廣漢人,為今綿竹縣,有無嫡親子孫,川湖隔省,無由查考,理合開陳。伏乞行令有司訪求,起送前來,主司祠墓,則久廢之典,庶兒可舉矣。等因到州,行令該縣訪查去后,續(xù)據(jù)申州遵依,傳集里老紳衿人等,查勘得張氏子孫不知何時式微,止有祠堂一所,中有張氏父子塑像。又浚父張咸、母計氏秦國夫人、前母趙氏墳墓俱葬縣北普潤鄉(xiāng),墳碑三通存,志俱皆崩滅,不能全識。并查漢州張氏父子亦有祠堂,俱無祀典,擬合就行回報等因到。臣照得,宋室南遷,國家多難,張浚奮不顧身,以圖恢復;子參謀幕府,綜理微密,又能講明正道,上以啟告其君,下以淑諸后學,俱可為難矣……今父子邱垅荒落數(shù)千里外,故鄉(xiāng)之地,子姓無傳,誠為可憫。仰惟我祖宗以來醇崇正學,凡先賢有功國家及斯民者,俱蒙錄其后人,崇以禮祭。而陛下登極以來,主張吾道,作興斯文,尤為特盛。倘念張氏父子成立之難,比照舊例,凡張浚及子拭二冢祠宇在寧鄉(xiāng),及舊祠之在綿竹漢州者,各行令有司,歲時春秋祭祀,以表忠賢,以慰人心。及浚父張咸、母計氏等墳墓,俱令修葺,禁革樵采,著為定式,永遠遵守。如此,則寧鄉(xiāng)新修祠宇,不致廢弛;而綿竹漢州故鄉(xiāng)之地,神有所依。.忠賢有慶,斯道增光,其于世教,不為無補?!备爬ㄆ饋?,這道奏請所陳述修復的具體措施主要有四項:第一,官府出資購買田地40畝,修建享堂書院,作為拜祭之所;第二,尋找張氏后裔,主司祠墓;第三,把寧鄉(xiāng)及綿竹兩處張浚、張栻父子祠墓納入國家祀典;第四,修葺綿竹張咸及妻趙氏、計氏墳墓,禁止采樵,永遠遵守。這樣做的理由則簡單而明確,即激勵忠賢,“醇崇正學”。這道大補世教的奏請得到了朝廷的準允。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墳墓,敕建祠宇,并下旨在官山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也可以從后世關于綿竹張氏陵園內的享堂書院及“后裔”守護墳墓的記載中得到證明。 三 清代的綿竹張氏祖墓沿用明朝管理規(guī)制,仍用張氏“后裔”中選擇忠厚老實者守護祠墓。 盡管地方官府著力保護,但柏林張氏陵園仍然難免天災人禍。對張栻祖墓破壞最大的是光緒十九年那場暴風雨,雍國公張咸及秦國夫人計氏二通墓碑被這場暴風雨折斷。至20世紀中期,整個陵園古柏盡死無余了。1983年綿竹縣開始對張咸夫婦墓加以保護,組織人員對“大柏林’,進行清理,劃定保護范圍,把撲倒的《宋賢良張公碑》重新豎立起來,確定這里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委派專人守護。1996年又修復兩墓,墓額分別為“宋封雍國公張咸之墓”、“宋封秦國夫人張計氏墓”,相對而立,墓前各置石俑二、石馬一、石獅一。墓旁原有《宋賢良張公碑》一通,現(xiàn)又增立了《武都居士墓銘》。 矗立在張咸墓旁的《宋賢良張公碑》始刻于宋徽宗大觀中,再刻于宋孝宗淳熙時,三刻于光緒十九年秋。第二次重刻所依據(jù)的張浚次子構故庋中的“副墨”,應該是可信無誤的。對于第三次刻立,時人鄧炳云《重鐫宋雍國張公碑銘記》載:“今秋值暴風雨而碑撲折,且拔大木三株。予聞之,親往諦視,字可辨者尚十之六七。詢其后裔,《族譜》中載有全文,取而閱之,仍有殘缺者十余字。后于《全蜀藝文志》得其全文,可以補缺訂訛。其墓志銘始立于徽宗大觀二年,歷年七十有九而字已磨滅,厥孫枸于孝宗淳熙十三年重立,即此碑也。計至今歲癸巳,又七百有八年矣。碑中記先世至晚唐遷綿世系及公生平言行、出處、官階,較史為詳悉。知縣李蓮生命其祠中后裔首事者采買佳石,延選良工,仿原式而重刊之。即以售木之金為樹碑用,且并兩墓碑漸剝蝕者從新刊立,略綴數(shù)言以記其事,俾后來征文考獻有所據(jù)。,,但將此碑文與《綿竹縣志》、《全蜀藝文志》所載錄校對,不僅與民國《綿竹縣志》頗有出人,而且同《全蜀藝文志》差別很大。此舉三例:碑文及《縣志》有云“紹圣改元,哲宗皇帝始躬攬萬幾,時以繼志述事為重,故六科又廢”之句,而《全蜀藝文志》無此句。碑文及《全蜀藝文志》有句作“文彩燁燁”,而《縣志》卻作“文彩奕奕”。碑文及《縣志》有“哀我造物不愍遺”之句,而《全蜀藝文志》卻作“哀哉造物不我營”。短短千余字,文字出入近70處,取舍去從,實有考辨之必要。 其次,碑文所載家族成員的名字多與宋代文獻不合?!端钨t良張公碑》所載,張咸有孫男三人:枸、棲(《全蜀藝文志》作榧)、悍,無一見諸宋代文獻,而從朱熹《張魏公行狀》及魏了翁《張曦顏墓志銘》可知,張咸之孫有杓、槔、栻、構等?!段涠季邮磕怪俱憽份d,張纮“子男四人,長曰矩,次曰鎰,克家以謹;次曰鉞、曰鏑,皆應進士舉。男孫五人灌、演、泳、溉、泌。”除子鉞外,其余三子五孫競無一人可在其他宋代文獻中得到證實,而載諸宋代文獻和石刻資料中的張氏家族成員又不見于此碑!殊不可解。如果說,史有明載的濩,滉、澥、浚四孫尚未出世,那么子輩之張咸應該載入。張咸,字君悅,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紹圣元年再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官至成都節(jié)度判官。張咸生于慶歷八年(1048年),纮死于嘉裙八年(1063年),時咸已16歲。此碑怎會遺漏如此重要的兒子? 【參考文獻】 [1]朱熹.晦庵集卷95[m].四庫全書本. [2][5]張拭著,楊世文、王曉波點校.張栻全集卷39[m].長春出版社,1999. [3]寧志奇.南軒故里史跡考述[j].綿竹文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第十輯,1991. [4]張拭著,楊世文、王曉波點校.張栻全集卷40[m].長春出版社,1999. [7]楊慎編,劉琳、王蓉貴校點.全蜀藝文志卷47[m].線裝書局,2003. [8]魏了翁.鶴山集卷79[m].四部叢刊本. [9]朱熹.晦庵集卷95[m].四庫全書本. [10]朱熹.晦庵集卷89[m].四庫全書本. [11]蘇天爵.滋溪文稿卷29[m].跋張魏公與劉和州手帖.中華書局,1997. [12]綿竹柏林公園現(xiàn)存《宋賢良張公碑》. [14]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卷48[m).中國方志集成本. [15]民國.綿竹縣志卷16古跡[m].中國方志集成本. [16]虞集.道園學古錄卷20[m].史氏程夫人墓志銘.四庫全書本. [17]元史卷60地理志[m].中華書局,1976. [18]民國.綿竹縣志卷16古跡[m].中國方志集成本. 【作者簡介】趙海萍,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蔡東洲,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四川南充637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