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麥氏理論的量潮分析觀點,120日量線還在下跌,所以要期待,或是寄望這個股從這里開始上漲,這樣的要求難度的確比較大,對比120日量的扣減,還有23個交易日比扣減比較大的量潮,但是從均價線對比,股價是站上120日均線,這個表示,吸籌的動作都是在往高買進,而且不愿意低買,不僅如此還在作價。 可惜的是沒有看到明顯的區(qū)域蓄量,沒有蓄量股價上揚,這個更是墊高買進的操作手法動作,這個就叫人納悶,到底要干什么?說是吸籌拉高價位買進,的確如此,但是也沒有買到多少籌碼;行情不好還逆勢抗跌,股價還漲,到底介入者在想什么?為何不擔心下跌?是不是背后有一個長線的利好消息,只是還沒有到發(fā)布的時候呢? 當然這個是從120日量線角度分析,假如用60日量線的角度分析,我應(yīng)該要說,這個股吸籌動作已經(jīng)到了可以維持三個月的影響力了,不僅維持,而且開始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撐盤后發(fā)動價格優(yōu)勢的操作。差別在,介入者還是采取不急也不徐,你說他在操作買入,但是也不急著拉;你說墊高成本操作,盤面上看似乎如此;價格主導(dǎo)關(guān)系已經(jīng)告訴我們,這個股價不會輕易下跌,這個才是重點。 不過就蓄勢的角度看,至少要讓60日量線開始醞釀人氣,因為人氣是主要的關(guān)鍵;至少要從量的滾動中看到參與的人群開始集中;至少要從不斷換手的過程中看到有人上,也有人下,很熱鬧。只有這樣才會吸引更多想賺錢的人進來,但是目前看來介入者好像也不這么想,到底他想怎樣? 從時間來看,最多23個交易日以后,這個股自然就形成成本墊高在120日線上,蓄量的程度,就算沒有明顯的滾量換手,也會形成穩(wěn)定鎖碼效果,這樣就構(gòu)成沉淀作用,當籌碼沉淀以后,不需要費太大的量就可以撬動股價,那個時候的股價,隨便買一點都會強力上漲,因為流通在外的籌碼越來越少,你若想買進只有將股價拉高,這樣才會吸引短線者獲利賣出來給你,除了這個,沒有其他,因為已經(jīng)不容易吃到的貨,不會輕易的釋放,所以后市已經(jīng)看到機會與希望,不會讓到口的肉給溜了。 我們也想知道真實的狀況是什么?但是不容易知道,其實也不用知道,只要你對這個區(qū)域持股有信心,知道你該做什么就好。 記得!這個階段大盤是下跌的,你持有這個股票并沒有造成多大虧損,對比還是不錯,等待更大的獲利機會出現(xiàn),不要輕易松手將手中的股票放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