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處處織金歸來不看洞宮蘇藝 《 光明日報 》( 2011年05月04日 13 版)
在織金洞,我與其說是在頂禮膜拜洞穴的美景,不如說是在努力增長巖溶的知識。 織金洞在貴州的西部。我們參加2011“多彩貴州踏春行”的一行人,在參觀了畢節(jié)試驗區(qū),飽覽了百里杜鵑之后,來到了織金洞。就好像一首歌曲的高潮總是放在最后,熟悉情況的主人也把織金洞視為這次大型采訪活動的壓軸大戲。 多年前我曾經(jīng)去過貴州安順地區(qū)的龍宮。龍宮必須乘船進去,在船上欣賞一個個洞穴。同行的幾位歌唱家情不自禁的高歌,水面和洞穴的自然回響讓大家興奮不已,認為在龍宮里開一場音樂會肯定比音樂廳還要過癮。路上,我讓主人比較一下龍宮和織金洞。沒想到他說,除了龍宮是水洞,織金洞是旱洞之外,龍宮無法和織金洞相比。 當我終于走進織金洞,立刻發(fā)現(xiàn)主人的自信和自己的無知。 織金洞發(fā)現(xiàn)于1984年4月8日,當時織金縣政府組織的旅游資源勘察隊進入了這個洞穴。其實,世居在這一帶的苗族同胞早就知道這個洞。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十、十一兩日,是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跳花節(jié)。他們喜歡在這兩天來到這里,在洞口的空地上比賽踢毽球(俗稱“打雞”),并把這個洞稱為打雞洞。由于該洞位于織金縣,后來因此定名為織金洞。 很多旅游者進入織金洞后,都會出現(xiàn)一種失語的狀態(tài),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在強烈沖擊下的感受,作家詩人難以下筆,攝影家滿眼都是美景,我也是如此。人們無不為織金洞的美而動容,但幾乎所有的人都稱織金洞的美難以言傳,更難意會。 一般來講,洞穴無非就是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石筍、鐘乳石組合,但織金洞肯定可以改變?nèi)说亩囱ㄓ^。走進織金洞,就如同走進神話中的“天宮”,因為面前的織金洞超乎想象的“大、奇、全”。 “大”指的是織金洞的空間及景觀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洞體兩壁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一般高寬均在60米至100米之間,大小廳堂47個,其中上萬平方米的廳堂有5個。從洞的體積上講,它比一直譽冠全球并列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國、前南斯拉夫等歐洲國家的溶洞要大兩三倍。 “奇”指的是景觀及空間造型奇特,審美價值極高。專家們從奇特度、審美度等各方面給其中許多廳堂和景觀評了滿分10分。 “全”指的是洞內(nèi)景觀形態(tài)豐富,類型齊全,石筍、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鐘旗、卷曲石、月乃石、雞血石、葡萄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盤、云碟、穴罐、谷針田、梅花田、珍珠田、邊石壩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巖溶景觀,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各種形態(tài),堆積物平均高度為40米左右,最高的達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筍還要高7米多。 織金洞根據(jù)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jīng)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xiāng)澤國等景區(qū),有150多個景點。雄偉壯觀的“地下塔林”、虛無縹緲的“鐵山云霧”、一望無涯的“寂靜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廣寒宮”、神秘莫測的“靈霄殿”、豪邁挺拔的“銀雨樹”、玲瓏剔透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場景,令人心魄震驚,嘆為觀止。每座廳堂都有琳瑯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shù)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tài)。霸王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tài)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于白玉盤中,被贊嘆為國寶。 織金洞太繁復、太豐富,且不說尚有一半廳堂未開放,已勘察的長12.1公里只開放的6.6公里,成千成萬的小景觀未命名,甚至一些大景觀大場面至今也尚無佳號雅稱。如果仔細觀看所有的景觀,或許一天也出不了洞,更何況許多景觀你只覺得它美它奇,但又難以用一個個具體物象比擬它。所以有資深的游客說,觀賞織金洞,絕不像品一首小詩那么灑脫,也不似畫廊觀畫那么悠閑、從容,你時時會被一種近乎壓抑的崇高感征服、凈化,思維也似乎中斷了,你需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中超脫出來,與它保持一段距離。但是,在織金洞,你又必須學會聯(lián)想,在洞中找到了“天宮”??椊鸲幢旧淼臉?gòu)造就注定要給你這種想象力。不同閱歷的人,想象的角度和內(nèi)容也不同。你會聯(lián)想到中國的名山大川諸如“水鄉(xiāng)澤國”、“黃土高原”,聯(lián)想到古羅馬城堡和古希臘遺址。你會聯(lián)想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神話傳說,甚至還會發(fā)思古之幽情,與這經(jīng)歷了數(shù)十萬年的石頭精靈溝通,渴求一種深切的生命體驗,探尋它的由來。 織金洞的造就者是水和時間。依附在洞頂及長在洞內(nèi)千姿百態(tài)的景觀,都是含有碳酸鹽類的水沿洞體巖縫滲透沉淀而形成的。而織金洞內(nèi)的卷曲石,不受地心吸引力的束縛,自由地向空間卷曲發(fā)育生長。它們有的像樹枝,有的像梅花,有的像鹿角。更為奇特的是,卷曲石中心是空心管道,里面密封儲水,管壁極薄,因此通體透明。卷曲石是織金洞中的珍奇景觀,據(jù)研究主要由于毛細水作用而成。 應該說,“看景不如聽景”的感嘆在織金洞無效。無論是文字、圖像,即便是3D電影,都無法表現(xiàn)織金洞的豐富和深邃。唯一的途徑,就是置身其中,親自去感受。 盡管織金洞美得讓人無法言說,但是到過織金洞的許多名人名家,不可能保持沉默。谷牧的“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游?!瘪T牧的“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瑯?gòu)謩俚噩幊鼐?,始信天宮在人間?!倍林~被認為是絕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