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瓷罐賞析(圖)
明清青花瓷的收藏,已經(jīng)成了瓷器收藏的重頭戲。 清代(中晚期)青花瓷還較為常見,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就難找了。明代青花瓷,有哪些特點(diǎn)?很多收藏愛好者的感覺還很模糊。 明代青花瓷大體來說,可分為三個時期:洪武時期,永宣時期,成化后的明代中晚期時期。 洪武青花瓷的生產(chǎn),因該是元青花生產(chǎn)向明代過渡的交接時期,洪武青花的器形,工藝,很多方面還和元代青花有類似的特點(diǎn),所不同的就是青花料不同,元青花用的是蘇麻離青料,青花發(fā)色有鐵銹斑。洪武青花用的是國產(chǎn)料,青花發(fā)色灰暗,灰黑。永宣青花瓷,是明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生產(chǎn)的巔峰之作。青花發(fā)色用的也是蘇麻離青料,青花發(fā)色純正帶鐵銹斑。永宣青花瓷的工藝,材質(zhì),器形很多相似之處,所以瓷界對永宣青花瓷有“永宣不分”之說。成化后的明代晚期青花瓷,用的是國產(chǎn)料,青花發(fā)色也顯得黑灰。 明代青花瓷罐,高20厘米,口沿一圈醬口。醬口是明代和清早期瓷器的常見特點(diǎn)。
瓷罐通體滿器青花紋飾,可見五層分布: 第一層在口沿,一圈旋紋。第二層在口沿肩部,四個開光圖案,繪的是靈芝紋,四個藍(lán)底魚鱗狀紋。第三層在罐腹部中間,是主題紋飾,繪的是纏枝花卉紋;第四層在近圈足,繪的是一周圈如意云頭;第五層在圈足,兩道旋紋。從器物器形,青花發(fā)色,繪畫風(fēng)格看,瓷罐是明代中期器物。
青花罐器表,很明顯呈橘皮狀
青花罐用的是拉坯,接胎工藝,器物里面的腹部中間,能見明顯的拉坯接胎痕。
青花罐底足,是兔款,兔款是明代和清早期的常見青花款。畫的兔子千姿百態(tài),活靈活現(xiàn)。這個圖款的兔子,線條簡練,兔子肥而不缺靈態(tài),使人感到活潑可愛。
青花罐的釉色肥膩,呈玉質(zhì)感,器表可見縮釉和棕眼,透過一百倍的顯微鏡,可看見釉層中大小疏朗的氣泡,氣泡晶瑩剔透。 青花罐的底足,修胎內(nèi)削,修胎顯得草率,底足呈露胎狀。 器形如此完整,釉色這樣純正,紋飾又這樣自然流暢嫻熟,品相又完好的明代青花罐,已經(jīng)很難找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夠認(rèn)識它,喜歡它,保護(hù)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