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海的召喚 10月中旬的秋日午后,和蔡素芬約在信義路巷弄里的小咖啡館。3點剛過,一身利落裙裝的蔡素芬如風而至。彷佛新作《海邊》里所描寫的那股濱海之風,所行之處吹動女子的身體,「將聲符帶來的故事化為詩篇?!棺匝酝涤诔鞘信c海邊,已經能夠拉出一條「自由的跡線」的蔡素芬,《海邊》全書自由地穿行于十二個彼此相關的短篇故事,無論出城還是進城、出航抑或歸岸,看盡海邊人事的更迭與起落,蔡素芬寫來不啻有了一種如風的淡定。 事實上,距離上一部長篇小說《燭光盛宴》(2009)的出版已屆三年,筆鋒從大時代的盛宴一路流離輾轉,今年9月甫推出的新作《海邊》,毋寧是她重新回歸寫作之初的母海,回到多年前那部《鹽田兒女》的七股海邊。彷佛在書寫的行旅中同時淘盡了修辭與時間,《海邊》沒有《鹽田兒女》那樣明確的鄉(xiāng)土修辭與地理背景,反而更像是一座座心靈的舄湖,沿著臺灣的西南海岸一個洞穴一個洞穴地開敞。舄湖里有海,像故事涌現;而舄湖里的海與海相連,正如同《海邊》里一個個看似獨立、卻彼此關連的短篇。對此,蔡素芬說:「我想重新回到海的本質,書寫那些與海相關的片段?!?/span> 童年即已隨著父母到城市生活,自言家鄉(xiāng)的海對她而言既是生命的起源,也是心靈的出口。蔡素芬笑說自己無論走到哪里都拖帶著一座海洋的原型?!改鞘菑男¢_始的一個隱喻,有時就像一個贈禮,讓你一生都可以用各種形式回去?!褂谑?,《海邊》的寫作機緣必然跟回返有關,跟一種內在的波動有關。離鄉(xiāng)多年,仍深受此種神秘召喚,有時蔡素芬重回故鄉(xiāng)的海岸,「我一個人去海堤上散步。冬天的海邊非常蕭瑟,只有巨大的海風呼呼地吹著,什么人也沒有。在那種無從抵擋的海風之中,有一瞬間我忽然覺得,該為這座海寫些什么?!?/span> 也因此,《海邊》的寫作跡線,與其說是鄉(xiāng)土,其實更接近一種個人生命的原型狀態(tài)。蔡素芬說:「我覺得有些事物是超越時間與年代,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可能存在的,它是一種情緒或困境,勾連著沿海的這些漸漸敗落的村鎮(zhèn),人們有時向城市逃逸,有時又受限于原鄉(xiāng)的困局。這本書里我試圖去寫一個這樣的內容:它和鄉(xiāng)土有關,卻不必然是『鄉(xiāng)土的』?!褂谑牵逗_叀返臄⑹侣暰€圍繞著一種心理聲音,忽而寫實,忽而使人掉進虛幻的漩渦。如〈海邊的婚禮〉里在婆婆眼中幻化為魚的新娘,蔡素芬說:「我刻意去回避一種寫實的基調,不受現實羈絆,是在技術上讓鄉(xiāng)土脫離寫實吧。但也不刻意強調技術,我不喜歡太技術性的形式,比較相信內容,大都是讓內容引領我去尋找形式。」 二 、命運與預示 家鄉(xiāng)在臺南七股,童年時每逢寒暑假都會回到海邊的老家,蔡素芬坦言:「大海并不只有浪漫的一面,對我而言它其實是非常毀滅性的?!顾f從小就經常聽說有人掉進海里,然后好多村中男人去海上打撈。「有的時候會撈到,但也有完全撈不到的時候。好像那個人就這樣被海吞沒了一樣?!顾貞浀?,自己童年時代要好的玩伴,就是這樣掉進海里,再也沒有回來。 「我記得那是小學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村子里一直在廣播叫村中的男人去海里找人,人找到了,卻怎么救都救不回來,到現在我都還清楚記得那個下午,岸上的人一片混亂、他母親哭得站不起來的樣子。那整晚我都睡不著,對一個好端端還玩在一起的人突然給海水帶走了,感到很恐怖,那時起,海的毀滅性一直籠罩著我?!共趟胤艺Z帶神秘地說:「海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死亡,還有走私和偷渡。有些人在陸上待不下去了,就用另一種方法離開陸地,最后消失在海上。那真的是一種徹底的消失,你根本無法想象他到哪里去了,跟著某艘船走了,到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或自己投到海里?沒有人知道。」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海邊》里幾乎篇篇都有死亡的意象──跌落海里的醫(yī)生、畫家、出走漁村卻死于車禍的廚師、招魂的父親、終生為亡夫鬼魂所纏繞的寡婦……這些不斷來臨卻又彼此傾軋的死亡,讓整部小說成為一個時間的環(huán)狀體,而每條拉出的線軸都充滿著命運的預示。蔡素芬說:「寫作這部小說,還有一個遙遠的起源,那就是我從小在海邊的一個表舅,后來出車禍過世了?!顾f小時候受過表舅教導,深感親切,小說里的「無浪」,便是她懷念表舅的投射?!肝乙恢卑褜λ膽涯町斪觥逗_叀返囊χ唬蛟S是因為想為亡者訴說話語吧,一想寫海,就會想到他?!共趟胤移届o地說。也因此,《海邊》全書都難以擺脫一抹招魂的色彩,以及鬼魂的聲音。蔡素芬的筆鋒游走于陰陽兩界,方生方死,彷佛時間線軸上的每個暗示,都指向命運。而只有大海是永恒的。「寫完前面十一篇的時候,我總覺得少了什么,直到想起海邊的風,我忽然明白,這些故事里的生命沒有對錯,只是一種狀態(tài),而風見證這一切,于是寫下了可做為跋的最后一篇〈風行海邊〉。」 三 、遷移的路徑 極早即有「城市經驗」的蔡素芬坦言,這幾年除了工作,只有年節(jié)時能夠回到海邊?!肝以诤_叺泥l(xiāng)村里還有親人,所以還有一個回去的憑借?!共趟胤艺f,臺灣因為產業(yè)結構的關系,沿海的鄉(xiāng)村人口有絕大多數朝向城市流動,「除了從小就生長在城市里的人,幾乎每個人的背后都是拖帶著一座鄉(xiāng)村的?!?/span> 寫《鹽田兒女》時即已處理過鄉(xiāng)村和城市之間的拉鋸,而多年后的《海邊》,則比較像是一條條遷移的線軸?!改憧梢钥吹接行┤顺鋈チ耍行┤擞只貋砹耍青l(xiāng)之間的關系是流動的?!惯@幾年目睹家鄉(xiāng)的青壯年人口不斷外流,海邊的村落漸趨凋零?!噶粝聛淼拇蠖际亲卟坏艋虿幌胱叩??!共趟胤也粺o感慨地說?!缸鰹橐粋€離家多年的書寫者,我自覺已經能夠維持一種比較自由的心境,去面對這種城鄉(xiāng)之間相悖的引力,來保持書寫者的位置?!?/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