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飛經(jīng)小楷(釋文)《靈 飛經(jīng)》 道教經(jīng)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稘h武內(nèi)傳》謂此經(jīng)用于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qū)策眾靈、役使鬼神?!鹅`飛經(jīng)》又名《六甲靈飛經(jīng)》,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右下筆潭》中稱其:“如新鶯歌白囀之聲”,楊守敬評:“靈飛經(jīng)一冊,最為精勁,為世所重”。 《靈飛經(jīng)》的章法為縱有行,橫無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長短、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變化自然,且整篇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顧盼照應,通篇字渾然一體,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之氣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 《靈飛經(jīng)》以其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的藝術特色為歷代書家所鐘愛。明董其昌說:“趙文敏一生學鐘紹京終十得三、四耳”。近代大書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益于《靈飛經(jīng)》??梢姟鹅`飛經(jīng)》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
《靈飛經(jīng)》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鐘紹京書。鐘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鐘”,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shù)百卷?!鹅`飛經(jīng)》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后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范本。
瓊宮五帝內(nèi)思上法 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九通,平坐,思東方東極玉真青帝君,諱云拘,字上伯,衣服如法,乘青云飛輿,從青要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nèi),手執(zhí)通靈青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青上帝君,厥諱云拘,錦帔青裙,游回虛無,上晏常陽,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通靈致真,五帝齊軀,三靈翼景,太玄扶輿,乘龍駕云,何慮何憂,逍遙太極,與天同休。”畢,咽氣九咽,止。 四月五月丙丁之日,平旦,入室南向,叩齒九通,平坐,思南方南極玉真赤帝君,諱丹容,字洞玄,衣服如法,乘赤云飛輿,從絳宮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nèi),手執(zhí)通靈赤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赤帝玉真,厥諱丹容,丹錦緋羅,法服洋洋,出清入玄,晏景常陽,回降我盧,授我丹章,通靈致真,變化萬方,玉女翼真,五帝齊雙,駕乘朱鳳,游戲太空,永保五靈,日月齊光。”畢,咽氣八過,止。 七月八月庚辛之日,平旦,入室西向,叩齒九通,平坐,思西方西極玉真白帝君,諱浩庭,字素羅,衣服如法,乘素云飛輿,從太素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nèi),手執(zhí)通靈白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白帝玉真,號曰浩庭,素羅飛裙,羽蓋郁青,晏景常陽,回駕上清,流真曲降,下鑒我形,授我玉符,為我致靈,玉女扶輿,五帝降軿,飛云羽翠,升入華庭,三光同輝,八景長并?!碑?,咽氣六過,止。 十月十一月壬癸之日,平旦,入室北向,叩齒九通,平坐,思北方北極玉真黑帝君,諱玄子,字上歸,衣服如法,乘玄云飛輿,從太玄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nèi),手執(zhí)通靈黑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北帝黑真,號曰玄子,錦帔羅裙,百和交起,徘徊上清,瓊宮之里,回真下降,華光煥彩,授我靈符,百關通理,玉女侍衛(wèi),年同劫紀,五帝齊景,永保不死。”畢,咽氣五過,止。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戊已之日,平旦入室,向太歲叩齒九通,平坐,思中央中極玉真黃帝君,諱文梁,字總歸,衣服如法,乘黃云飛輿,從黃素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nèi),手執(zhí)通靈黃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黃帝玉真,總御四方,周流無極,號曰文梁,五彩交煥,錦帔羅裳,上游玉清,徘徊常陽,九曲華關,流看瓊堂,乘云馳轡,下降我房,授我玉符,玉女扶將,通靈致真,洞達無方,八景同輿,五帝齊光?!碑?,咽氣十二過,止。 靈飛六甲內(nèi)思通靈上法 凡修六甲上道,當以甲子之日,平旦,墨書白紙?zhí)m玉女左靈飛一旬上符,沐浴清齋入室,北向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太玄玉女十真人,同服玄錦帔、青羅飛華之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垂之至腰,手執(zhí)玉精神虎之符,共乘黑翮之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子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形,乃叩齒六十通,咽液六十過。畢,微祝曰:“右飛左靈,八景華清,上植琳房,下秀丹瓊,合度八紀,攝御萬靈,神通積感,六氣練精,云宮玉華,乘虛順生,錦帔羅裙,霞映紫庭,腰帶虎書,絡羽建青,手執(zhí)神符,流金火鈴,揮邪卻魔,保我利貞,制勒眾妖,萬惡泯平,同游三元,回老反嬰,坐在立亡,侍我六丁,猛獸衛(wèi)身,從以朱兵,呼吸江河,山岳頹傾,立致行廚,金醴玉漿,收束虎豹,叱咤幽冥,役使鬼神,朝伏千精,所愿從心,萬事刻成,分道散軀,恣意化形,上補真人,天地同生,耳聰目明,徹視黃寧,六甲玉女,為我使令?!碑吥碎_目,初存思之時,當平坐接手于膝上,勿令人見,見則真光不一,思慮傷散,戒之。 甲戍日平旦,黃書黃素宮玉女左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太歲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黃素玉女十真,同服黃錦帔、紫羅飛羽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之至腰,手執(zhí)神虎之符,乘九色之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戍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形,乃叩齒六通,咽液六十過。畢,祝如前太玄之文。 甲申之日平旦,白書黃紙?zhí)貙m玉女左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西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太素玉女十真,同服白錦帔、丹羅華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之至腰,手執(zhí)神虎之符,乘朱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申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形,乃叩齒六通,咽液六十過。畢,祝如太玄之文。 甲午之日平旦,朱書絳宮玉女右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南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絳宮玉女十真,同服丹錦帔、素羅飛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之至腰,手執(zhí)玉精金虎之符,乘朱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午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身,乃叩齒六通,咽液六十過。畢,祝如太玄之文。 甲辰之日平旦,丹書拜精宮玉女右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本命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拜精玉女十真,同服紫錦帔、碧羅飛華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之至腰,手執(zhí)金虎之符,乘黃翮之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辰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身,乃叩齒六通,咽液六十過。畢,祝如太玄之文。 甲寅之日平旦,青書青要宮玉女右靈飛一旬上符,沐浴入室,向東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青要玉女十真,同服紫錦帔、丹青飛裙,頭并頹云,三角髻,余發(fā)散之至腰,手執(zhí)金虎之符,乘青翮之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寅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身,乃叩齒六通,咽液六十過。畢,祝如太玄之文。 行此道,忌淹汙、經(jīng)死亡之家,不得與人同床寢,衣服不借人,禁食五辛及一切肉。又對近婦人尤禁之甚,令人神死魂亡,生邪失性,災及三世,死為下鬼,常當燒香于寢床之首也。 上清瓊宮玉符,乃是太極上宮四真人,所受于太上之道,當須精誠潔心,澡除五累,遺穢汙之塵濁,杜淫欲之失正,目存六精,凝思玉真,香煙散寶,孤身幽房,積毫累著,和魂保中,仿佛五神,游生三宮,豁空境于常輩,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不逾年而降已也。子能精修此道,必破券登仙矣。信而奉者為靈人,不信者將身沒九泉矣。上清六甲虛映之道,當?shù)弥辆琳嬷?,乃得行之,行之既速,致通降而靈氣易發(fā)。久勤修之,坐在立亡,長生久視,變化萬端,行廚卒致也。 九疑真人韓偉遠,昔受此方于中岳宋德玄。德玄者,周宣王時人,服此靈飛六甲得道,能一日行三千里,數(shù)變形為鳥獸,得真靈之道。今在嵩高,偉遠久隨之,乃得受法,行之道成,今處九疑山,其女子有郭芍藥、趙愛兒、王魯連等,并受此法而得道者,復數(shù)十人,或游玄洲,或處東華,方諸臺今見在也。南岳魏夫人言此云:“郭芍藥者,漢度遼將軍陽平郭騫女也,少好道,精誠真人因授其六甲。趙愛兒者,幽州刺史劉虞別駕漁陽趙該婦也,好道得尸解,后又受此符。王魯連者,魏明帝城門校尉范陵王伯絀女也,亦學道,一旦忽委壻李子期,入陸渾山中,真人又授此法。子期者,司州魏人,清河王傅者也,其常言此婦狂走,有一旦失所在。 上清瓊宮陰陽通真秘符 每至甲子及余甲日,服上清太陰符十枚,又服太陽符十枚,先服太陰符也,勿令人見之,寧與人千金,不與人六甲,陰正此之謂。服二符,叩齒十二通,微祝曰:“五帝上真,六甲玄靈,陰陽二氣,元始所生,總統(tǒng)萬道,撿滅游精,鎮(zhèn)魂固魄,五內(nèi)華榮,常使六甲,運役六丁,為我降真,飛云紫軿,乘空駕浮,上入玉庭。”畢,服符,咽液十二過,止。 陽符 陰符 朱書太玄玉女靈珠,字承翼 墨書太玄玉女蘭修,字清明 右此六甲陰陽符,當與六甲符具服,陽曰朱書符,陰曰墨書符,祝如上法。 欲令人恒齋戒,忌血穢,若汙慢所奉,不尊道法者,殞為下鬼,敬護之者長生,潛泄之者凋零。吞符咀嚼,取朱字之津液而吐出滓著,香火中勿符紙納胃中也。 秀媚舒展 筆韻精妙--唐〈靈飛經(jīng)〉賞析
《靈飛經(jīng)》又名《六甲靈飛經(jīng)》,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右下筆潭》中稱其:“如新鶯歌白囀之聲”,楊守敬評:“靈飛經(jīng)一冊,最為精勁,為世所重”。 一、結(jié)體寬綽,空靈柔和 此帖全篇以空靈平和之氣貫穿全篇,筆畫舒展自如,顧盼有情,呼應俱佳。字體大小長短各異,全篇字疏密適當,精神飄逸。此帖以點代畫之處較多,使間架寬綽,如“清”、“ 飛”等字的處理,既開闊了字的空白處,也起到密中見疏的藝術效果。此帖很多字的處理都強調(diào)主筆的突出,增強筆畫間的對比效果,如:“行”、“晏”、“甚”、“五”、“ 真”等字的處理,更使得字的結(jié)體開闊、舒展。 二、用筆精煉,起迄分明 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偏鋒輔之的外拓法。晉代大書家王獻之就善用外拓法。帖中每字的筆畫都有幾筆重、幾筆輕,起止分明,筆畫柔中有剛,剛?cè)峄パa,特別是字中的長橫與長 豎筆畫顯得特別挺勁,內(nèi)含千鈞之力。含痛快于沉著之內(nèi),加之靈巧遵勁的筆力,使得此帖氣韻高雅,瀟灑大度。故臨習此帖時一定要注意帖中的“柔中有剛,秀而不媚?!钡乃?/p> 術特色,方能得此帖之神韻 三、章法錯落有致,妙趣橫生 《靈飛經(jīng)》的章法為縱有行,橫無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長短、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變化自然,且整篇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顧盼照應,通篇字渾然一體,雖為楷書,卻有 行書的流暢與飄逸之氣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 《靈飛經(jīng)》以其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的藝術特色為歷代書家所鐘愛。明董其昌說:“趙文敏一生學鐘紹京終十得三、四耳”。近代大書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益于《靈飛經(jīng)》。可見《靈飛經(jīng)》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 2010-08-03 09:55:13| 分類: 書畫古玩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記《靈飛經(jīng)》四十三行本 啟 功 《靈飛六甲經(jīng)》是一卷道教的經(jīng),在明代晚期,發(fā)現(xiàn)一卷唐代開元年間精寫本,它的字跡風格和磚塔銘一派非常相近,但毫鋒墨彩卻遠非石刻所能媲美。當時流入董其昌手,有他的題跋。海寧陳氏刻 《渤海藏真》叢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兩家似有抵押手續(xù)。后來董氏又贖歸轉(zhuǎn)賣,鬧了許多往返糾紛。《渤?!纺】倘頃r,脫落了十二行,董氏贖回時,陳氏扣留了四十三行。從這種抽頁扣留的情況看,脫刻十二行也可能是初次抵押時被董氏扣留的,后來又合又分,現(xiàn)在只存陳氏所抽扣的四十三行,其余部分已不知存佚了。 《靈飛》本身的書法,在唐人寫經(jīng)中,允推精品,試用敦煌所出那么多的唐人寫經(jīng)來比,夠得上《靈飛》那樣精美的,也并不太多。在清代科舉考試的標準,書法的優(yōu)劣,幾乎與文章的優(yōu)劣并重,所以它又成了文人士子學習小楷的極好范本。于是《渤?!烦跬厮斐上∮姓淦?。原石又因捶拓漸多,不斷泐損,隨著出現(xiàn)了種種翻刻本?!洞呸ヌ锰贩痰墓P畫光滑,又偽加趙孟煩跋,在清代中期曾成為翻本的首領,事實卻是翻本中的劣品,和《渤?!返脑蚕嚯x更遠?! ? 嘉慶中嘉善謝恭銘得到陳氏抽扣的四十三行,刻入《望云樓帖》,刻法比《渤?!凡煌?。不但注意筆畫起落處的頓挫,且比《渤?!繁韭苑?。凡是看過敦煌寫經(jīng)的人都容易感覺《望云》可能比較一逼真,而《渤?!房赡苡兴渴д??! ? 這四十三行在清代后期歸了常熟翁氏,從影印文恭公同和的《瓶廬叢稿》所記中,得知在翁家已歷三代。文恭的玄孫萬戈先生,前幾年來北京,歡然互敘世代交誼處,我第一詢問的即是這四十三行,萬戈兄慨然以攝影本見贈,還親自抄錄了陳氏累代的題語和文恭的若干條跋記。廬山真面入目以后,才真正看出唐人的筆法墨法,始知無論《渤?!?、《望云》都一樣走了樣.尤其墨彩飛動的特點,更遠遠不是石刻拓本所能表現(xiàn)萬一的。這次萬戈先生把它交給《藝苑掇英》,發(fā)表,使這四十三行《靈飛》,真面目與世相見,實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 ? 我所說的重大意義,不僅只是廣大書法愛好者得見著名的唐人真跡這一方面,更有意義的是翁萬戈先生除拿出《靈飛》外,還把家中世藏珍品,加上自己歷年收集的,一同印出與海內(nèi)外同好共賞,豈不堪稱一件無私的盛舉: 從《靈飛》的書法論,它那秀美中有古趣的風格,舒展中有團聚的結(jié)體,平易中有變化的用筆,都已把唐人書法的特色表達無余。此外對學書者有更重要的啟示兩端: 一是明白了任何精工的石刻,也難把墨跡中最重要的活氣顯示出來,這可譬如看樂譜上排列的音符,即使是記得再細的,把主旋律外的各個裝飾音都寫上去的,也不如聽一次演奏。這不但《靈飛》墨跡與刻本有別,一切石刻都與原寫墨跡有別。看了《靈飛》墨跡,可以一豁然心胸。這項啟示的價值, 又豈止在欣賞《靈飛》一帖為然?它有助于學書者臨習一切石刻時,懂得石刻與墨跡的關系是怎樣的。不致再把死板刀痕,看成毛錐所寫的完全效果?! ? 二是自從《靈飛》刻石行世后,對于清初許多書家,都起著極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清朝一朝。直到包世臣出,奮力提倡北碑,唐碑派和《靈飛》的勢力相對的有所減弱,但在科舉廢止之前,考卷的領域中,這種影響還沒有全被北碑所取代。這里要附加校正說明的:清代館閣卷折吸取《靈飛》刻本的一個側(cè)面,并不減弱《靈飛》在書法真諦上的地位。到今天真跡出現(xiàn)更可一洗把《靈飛》與館閣卷折齊觀的誤解?! ? 清代中期陸續(xù)有少量的唐人寫經(jīng)墨跡出現(xiàn),書家對這種墨跡的重視,也逐漸加強。例如王文治得律藏經(jīng),屢次談到印證其筆法。成親王、吳榮光也屢次題跋贊賞一個分了許多段的《善見律》卷。這些寫經(jīng)墨跡,也曾被摹刻在幾種叢帖中。但它們的聲威,都不及靈飛的顯赫。原因何在,當然《渤?!贰總鞑サ募染们覐V是一個因素,而仔細對校那幾種寫經(jīng),它們的風采變化,確有遜于《靈飛》處。即在今天,拿敦煌所出、日本平安朝所遺的寫本來與《靈飛》比較,《靈飛》仍然可以敢當那一比,而不輕易出現(xiàn)遜色。那么這四十三行經(jīng)得起多方比較的杰出藝術品,在今天印出,我都替那位無名英雄的書手,感覺自豪: 世間事物沒有十分完美無缺的,看這四十三行,總不免有不見全文的遺憾。但從另一角度看《渤海》也不是真正全文,它既無前提,也不知它首行之前還有無文字,中問又少了十二行,也是較少被人注意的。如從“償鼎一臠”的精神來看這四十三行,字字真實不虛,沒有一絲刀痕石泐,實遠勝于刻拓而出的千行萬字。而《渤?!匪钡氖?,即是這四十三行的最后十二行,拿它與《渤?!啡竞嫌^,才是賞鑒中的一件快事。 至于什么鐘紹京書等等臆測之論,實是自古鑒賞家的一項通病,無款的書畫,常要給它派一個作者,有的在卷外題簽或在卷后跋中指定,這還不傷原跡;有的即在卷內(nèi)添加偽款,破壞文物,莫此為甚?!鹅`飛》從元人袁桷指為鐘紹京后,明、清相承,有此一說。至今若干唐人真跡已為世人共見,那此一推測已無辯駁,而古人所見不多,有所揣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