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古錢幣收藏常識古錢幣收藏常識一、 古錢幣收藏常用術(shù)語 收藏古錢幣必須了解一些基本的術(shù)語,與錢商打交道,與同仁交流,才能做到內(nèi)行說行話。這里收集一些常用術(shù)語做個簡單的介紹。 內(nèi)廓:古錢幣穿孔凸起的邊緣。 外廓:也稱外輪或邊緣,是古錢幣周邊凸起的邊緣。 錢幕:內(nèi)廓與外廓之間的部分。 穿孔:也稱貫,古錢幣中央的通孔。 方穿:穿孔的形狀為方形。 圓穿:穿孔的形狀為圓形。 廣穿:穿孔比一般的要大得多。 包漿:古錢幣表面的一層極薄的氧化物。 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錢幣上的銹色,或出土時間雖長但銹色未遭破壞的。 傳世古:古錢幣未經(jīng)入土,歷代流傳下來,古錢表面上有一層黑褐色的包漿,這種氧化物極其顏色稱為傳世古。 熟坑:指歷代流傳下來的古錢幣上的銹色。 入骨銹:古錢幣上的銹深深滲入錢體內(nèi)部,堅硬難脫,稱為入骨銹。 錯范:范即模型,面、背范攏不準造成古錢幣文字易位或穿孔變形。 異范:錯用兩種不同錢幣的面、背范鑄造出來的錯錢。 合面:將兩種錢幣的面范合在一起鑄出的兩面都有文字的錢。 合背:將兩種不同錢幣的背范合在一起鑄出的兩面都是背文或都是素背的錢。 流銅:鑄造時流出范外的銅滴。 鎏金:非貴重金屬錢幣鑄成后在表面鎏一層金。 錯金:古錢幣上的陰文文字或圖案,用金填補過。 對讀:古錢幣上的文字按上下左右讀。 旋讀:古錢幣上的文字從上到下順時針或轉(zhuǎn)讀。 傳形:上下或左右的文字易位。 復式:古錢幣面上的文字重復,多出現(xiàn)在兩個字的古錢中。 隱起文:文字凸起處高低不一,筆劃有粗有細。 對錢:同一種古錢的面文采用兩種書體,其字結(jié)構(gòu)、筆劃、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銅色都較一致或相似,稱為對錢。 母錢:鑄造錢幣時所用的錢模,按照加式方法不同可分為雕母或鑄母。 雕母:由技藝高超的工匠雕刻而成,只要目的是用于評審和翻鑄鑄母。 鑄母:是用雕母翻鑄的母錢。 鐵母:指鑄鐵錢用的銅質(zhì)母錢。 鐵范銅:用鐵錢范鑄出的文字、形制都和鐵錢相同的銅錢。 二、 古錢幣的分級與價格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價值來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guān)系的變化而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波動。古錢幣的分級一般是按照存世量來定的,但古錢幣的存世量是一個難以給予確認的不定數(shù),這個數(shù)是變化的,因為收藏在民間的古錢幣根本無法統(tǒng)計,而還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古錢幣大量出土,所以古錢幣分級以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古錢幣的分級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按R分級的。這是國外古錢的一種分級方法,即按古錢幣的存世量分為九個等級,等級與存世量的具體規(guī)定如下: R1 普通多 R2 較少 R3 1001——5000枚 R4 301——1000枚 R5 101——300枚 R6 31——100枚 R7 11——30枚 R8 2——10枚 R9 1枚 二是按五級制分級,五級即珍、罕、稀、少、多,可用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代替,也可按星級來標志,即無星、一星、兩星、三星、四星。同等級內(nèi)的錢幣又可分上、中、下三級,總共十五級。因稀和少在語義和數(shù)字上不是很明顯,有的錢幣譜上把這兩個等級合為一級,這是五級制的簡化。 三是按十級制分級。十級的具體規(guī)定如下: 一級 大珍或特珍 二級 珍 三級 珍貴 四級 罕 五級 稀貴 六級 稀 七級 甚少 八級 少 九級 較多 十級 多泛 三種分級方法中,十級制和R分級的等級相當接近,除九級和十級相當于R1外,其余的等級基本上可以一一對應。五級制和R分級中的等級對應要復雜一些,有的錢幣譜上將兩種分級方法的等級都標了出來。 錢幣的等級不同,價格相差很大,珍品的價格大多在萬元以上,普品的價格大多不會超過一元。古錢幣的參考價格在錢幣譜上都有標注,目前,國內(nèi)出版的古錢幣圖譜方面的書籍已有不少,讀者挑選的余地很大,建議以最新版本為首選。最新版本標注的參考價格與市場價較為接近。 三、 古錢幣的品相 收藏古錢幣還應對其品相有細致的了解,品相不同,價格相差也很大,如鐵錢,品相很差的就沒有任何收藏價值。不過,古錢幣歷時久遠,經(jīng)過使用的磨損和埋藏的浸蝕,古錢幣的品相自然會受到影響,收集到精美古錢幣的難度就很大。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一般的古錢幣圖譜對品相并沒有著重強調(diào),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給收藏愛好者造成誤解。古錢幣的品相分級遵守硬幣分級的規(guī)定,但要求可相對現(xiàn)代硬幣稍稍降低。因此古錢幣的品相大體可分為以下五級。 1、樣品或精制品。最為樣品的古錢幣是當時精心挑選出來的精品,又沒有經(jīng)過使用,只有包裝物留下的痕跡。即使用30倍的放大鏡也看不到任何流通和磨損的痕跡。 2、全新品或未使用品。沒有進入流通領(lǐng)域的古錢幣,幾乎沒有使用過,大部分表面具有原始光澤,全部細致的紋理均清晰可見,除硬幣最為突出的地方稍又磨損外,其余的表面毫無磨損痕跡。 3、美品。進入流通領(lǐng)域的古錢幣,整個硬幣只有極輕微的磨損,內(nèi)部大面積細紋清晰可見。美品這個等級又可細分為三級,如果古錢幣的內(nèi)部細紋基本上未磨損,或者其紋理的50%清晰可見,則可定為極美品;如果古錢幣的原有的細致紋理75%清晰可見,或者內(nèi)部細紋未被磨損,其突出部分呈現(xiàn)中度磨損,文字和數(shù)字的拐角可能不夠清晰,則可定為優(yōu)美品; 4、佳品。古錢幣經(jīng)長時間的使用和磨損,一般的磨損比較嚴重,不僅外廓、文字數(shù)字都有磨損,就是內(nèi)部細紋也有大面積的磨損,如果硬幣的圖案輪廓仍清晰可見,內(nèi)部細紋只有25%清晰可見,這樣的古錢幣可定為佳品。 5、劣品。古錢幣磨損嚴重,圖案只能看出主體部分的輪廓,文字和數(shù)字的局部之外不清晰,內(nèi)部細紋無法辨認,外廓磨損嚴重或有少許碰傷。 古錢幣的收藏與投資鑒賞珍稀古錢介紹 收藏古錢幣當然要講究品相,其中樣品和全新品較難求,收藏應以美品和佳品為主,如果不是珍罕古錢幣,劣品基本上沒有收藏價值。另外,古錢幣的品相不能忽視古錢幣表面的銹色,美品和佳品的古錢幣的銹色自然有光澤,銹跡均勻,不影響古錢幣的圖案輪廓以及文字和數(shù)字的清晰度。 中國古錢成千上萬,其中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是稀有的古錢幣。春秋時代“空首平肩弧足”式布幣之所以能賣到數(shù)千元、上萬元,并不完全是因為它們的年代久遠,更主要的還在于這類錢品極其稀少。北宋錢幣與遼錢流通于同一時代,但遼錢稀少,相對來說比北宋錢幣要貴重得多。南宋晚于北宋,但南宋的錢幣一般比北宋的要珍貴,也是由于南宋的錢幣流傳于世的少于北宋的錢幣。同一朝代的錢幣價格相差懸殊,也取決于它們存世的多寡。以南宋而言,高宗時“建炎元寶”鑄量就很少,重寶亦不多;孝宗時有隆興、乾道、純熙、淳熙4種年號錢,而隆興折二錢更為少見;寧宗時,鑄慶元、嘉泰、開禧、嘉定4種年號錢及“圣宋重寶”鐵錢, “開禧通寶”折十型背利大錢現(xiàn)僅存二品。毫無疑問,越是屬于這種情況的古錢,其身價就越高。 投資古錢的價值:品相 注意它的品相。品相是指古錢本身的銹蝕程度及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一枚古錢既稀有,同時又具備良好的品相,那是再好沒有的了。錢文雖然特殊,如果面目不清,銹成一團,收藏價值和珍貴程度就會大大降低。真錢看的多了,對鑒別贗品很有幫助。辨別真?zhèn)蔚谋臼率窃趯嵺`中得出的,之所以說它是“一眼假”,是因為銅色火氣太重,地章不平,字口粘連,背更是離譜,樓主以后若遇到這樣的錢出譜的錢,最好別碰。辨別真?zhèn)问茄驖u進的過程,是收藏者與制假者較量的過程,凡是喜好收藏的人,幾乎無人不買假,這是水平提高的過程也是一種經(jīng)驗積累。 古錢作偽的方法 翻砂法——翻砂法是我國古代鑄幣的主要工藝法。隋以前鑄錢多采用錢范鑄造,自唐代開始,則采取母錢翻砂的技術(shù),不管是哪一種鑄造方法,除了某些歷史時期外,總體上說都比較講究鑄幣的工藝質(zhì)量,錢幣的質(zhì)地一般都比較緊密細致,流傳至今,表面自然產(chǎn)生一層色呈深褐色的包漿,讓人感覺火氣盡退,色澤柔和。而偽品的鑄造工藝一般比較馬虎,致使錢質(zhì)疏松,讓人感到火氣很重,錢面砂眼和氣孔雖經(jīng)打磨,但總不及自然磨損而顯得光滑。 改刻法——這種作偽的方法比較重要,就是將一枚普通錢幣經(jīng)過加工改刻之后,變成一枚珍貴的錢幣。改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利用流銅進行改刻。古代鑄錢,由于技術(shù)上的原因,銅錢表面會留下澆鑄時遺留的銅液結(jié)晶,錢幣界稱這種結(jié)晶為流銅。流銅的存在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在作偽者眼里卻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這些流銅往往被刻成星紋或月紋,也有的則被刻成文字,這些被刻成的星月紋或文字一般位置都不正。 嵌補法——嵌補法是錢幣作偽的又一重要方法。傳統(tǒng)所說作偽的挖補法、拼合法、打制拼合法等,可以嵌補法一言以蔽之。 古幣珍品贗品鑒偽方法 縫衣鋼針測試法 沸水燒煮法 比較版別法 觀察銅色法 辨聲聽音法 當代大古錢收藏家馬定祥先生根據(jù)各種錢幣的珍稀程度,并以現(xiàn)在錢幣收藏市場的行情為依據(jù),把古錢幣分為十個檔次,即:一級大珍、二級列、三級罕貴、四級罕、五級稀罕、六級稀、七級甚少、八級少、九級較多、十級多泛。 1983年馬定祥先生所著《太平天國錢幣》一書,古錢處于一級的是根據(jù)錢幣的珍貴程度,最先提出評定錢幣的“十級制”。 古錢按稀罕程度高低分為一至十級,每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三級,而“五十名珍”(業(yè)內(nèi)公認的最珍貴的50種古錢)是其中的極品,如東周的“三孔布”、王莽時的“壯泉四十”、宋代的“建國通寶”、清代的“天國通寶”等,價格幾乎都在數(shù)萬元以上。 珍稀的古錢幣 特殊版別的珍稀古錢是說同一種錢由于不同時地的鑄錢常帶有各自的特征,甚至包括因為刻版的錯誤而形成的有特殊標記的古錢。收藏者一般都喜歡追求一些特殊而少見的版別,而隨處可見的版別卻不受青睞,市場上售價也很低。西漢時流通的五銖是普通而易見的古錢,如果不是形制特殊,往往是賣不上價的,但假若是在刻版與鑄造時發(fā)生誤差而造成的變形、疊字的五銖錢,反而能賣上好價錢。清代距今最近,但并不是所有的清錢都不值錢,有些版別特殊、鑄量稀少的清錢也十分難得。古錢屬于重要鑄幣,盡管其數(shù)量不算太少,品級仍然很高。如新莽造的金錯刀和契刀這兩品就很有投資收藏價值。金錯刀,“一刀”二字陰識,以黃金錯之,“平五千”三字,陽識;契刀,“五百”二字陽識,“契刀”二字橫列。它們在鑄幣史上有特殊的意義,制作又非常精美,因而價值是很高的。至于以幣值等級、或背文鑄地、或不同字體、或一朝年號、或不同版別搜集組合起來的“套子錢”那就更加寶貴了。比如王莽的“六泉”、“十布”配齊,無論何時何地均能賣上好價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