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論治體會
脾胃同居中州,屬土,為后天之本,主受納水谷,化生氣血,營養(yǎng)五臟,并通降濁物。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病理情況相互影響,但是臨床之時,務必分清脾病與胃病,或脾病及胃、或胃病及脾,輕重主次,才能使治療井然有序。 1 脾與胃的生理特點 脾屬五臟,為陰土,能藏精氣,滿而不實,體陰而用陽,誠如朱彥修所說“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格致余論·鼓脹論》)。故脾以脾陽為貴,功能升清,宜升則健,運化胃中水谷,為胃行其津液,不但使入胃之水谷化生營衛(wèi)精氣,并能升騰營衛(wèi)精氣,歸肺達五臟九竅,營養(yǎng)周身,因此脾臟喜溫喜燥而惡濕濁,溫燥則脾氣輕而得升,氣濕氣濁則降,譬如陽光明媚,天氣清朗,陰雨霧氣,天氣混濁。正如葉天士云:“太陰陰土,得陽始運”。胃屬六腑,為陰土,傳化水谷,實而不滿,體陽用陰,腐熟水谷,通降濁物,胃降濁的功能不但表現(xiàn)為使水谷化生后的糟粕下降排出體外,并能使五臟代謝后的廢物亦排出體外,因此胃喜潤而惡燥,以通為用,以降為和。潤則六腑通暢,濁物順流而下,燥則六腑干涸,濁物積滯難下,正如葉天士云:“陽明陽土,得陰自安”。 脾臟的升清與胃腑的降濁相輔相成,脾臟能升清,必在胃能降濁的基礎上,否則胃中濁物壅滯,一方面水谷不能納入,脾氣匱乏,胃不降濁,五臟代謝之廢物亦不能正常排出,濁氣阻滯,脾臟難以發(fā)揮正常的升清。胃能降濁也必在脾能升清的基礎上,否則脾氣郁滯,不能磨谷,不能運化水谷,為胃行其津液,胃中水谷壅滯,影響胃腑通降。胃腑不降,濕濁彌漫,必使脾陽受損,難以升清,無力為胃行其津液,加重水濕內(nèi)停。脾臟不升清,陰火乘中,必損胃陰(津、血),胃中干涸,難以降濁。無容納谷,脾氣更傷。因此周慎齋說:“胃氣為中土之陽,脾氣為中土之陰,脾不得胃氣之陽則多下陷;胃不得脾氣之陰則無轉(zhuǎn)運?!辈粌H如此,胃的納食與脾的運化,以及脾喜燥而胃喜潤亦相輔相成。亦如尤氏說:“土具沖和之德,而為生物之本,沖和者,不燥不濕,不冷不熱,乃能化生萬物,是以濕土宜燥,燥土宜潤。便歸于平。” 2 脾病與胃病的特點 李杲氏云:“飲食不節(jié)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顯火上行獨燎其面,……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關于脾病與胃病的病因雖然不能截然分開,但從臨床角度看,引起胃病者,仍以飲食不節(jié)為最,或飲飽失宜,或肥甘厚味,或恣酒辛熱,腸胃壅滯,胃失和降,濁氣上逆,胃本多氣多血之腑,濕濁積滯,化生濕熱,反傷胃陰(津、血),久則脾無所稟故亦病。勞役形體則傷氣,氣傷久則脾必怠惰,清氣不升,營衛(wèi)不行,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痰濁內(nèi)生,故胃亦從而病。另外情志因素亦是導致脾胃病的一個極重要因素,它主要是通過影響氣機的升降使 三焦氣機升降不利,從而脾不升清,胃不降濁而病焉。 胃病則胃陰不潤降,痰濁陰火內(nèi)結(jié),故胃病以痛為主,痛者不通,或氣滯、血瘀、火郁、濕阻,六腑實而不滿,滿則胃痛。 脾病則脾陽不升清,清氣內(nèi)郁,陰火乘中,故脾病以痞脹為甚,并兼見清陽不升之證,如清陽不走四肢的肢困,清陽不實腠理的多汗病寒熱,清陽不上清竅的面色無華、頭暈、食后困倦,以及乏力勞累、四肢心熱等。 脾胃不和,往往脾陽不磨谷而反呈陰火傷胃陰,胃陰不腐熟水谷反呈痰飲傷脾陽。 胃病則濁氣不降而脹,但脹不分食前食后,因胃中有邪氣。 脾病則清氣不升而痞,但痞以食后為甚,因脾不運氣、不磨谷。 胃中有熱則口干口苦,胃中嘈雜、吞酸,便秘。 脾陽不足則胃中冷涼,或感寒食涼則胃脹加重。 胃病多實,實在濁氣,虛在胃陰。 脾病多虛,虛在陽氣,實在痰飲。 3 脾胃病的治療 由于脾與胃的生理特點及病理特點就決定了治脾貴在溫脾陽(氣),以升清,使脾陽氣以運,清氣能升。治胃貴在養(yǎng)胃陰(津、血),以降濁,清火降濁,胃喜潤降。因此升脾陽與降胃陰在脾胃病的治療中至關重要。胃病者恒多胃不降濁,或因食滯、氣郁、痰飲及瘀血內(nèi)阻,或因胃陰不足,潤降不行,故表現(xiàn)為胃一方面不能納水谷,或納而不降,則胃脹胃痛,惡心嘔吐,吞酸嘈雜。降胃之藥雖多,然以大黃一味最佳,劑量大小可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及大便的干稀及頻次決定,其它如半夏、枳實、厚樸、沉香、代赭石、生地黃、當歸、桃仁等均可辨證應用。脾病者脾不升清(陽、氣),或因胃中填滿,或因肝氣郁結(jié),或脾陽氣妥,故表現(xiàn)為食后胃脹,乏力嗜睡,頭悶身困,甚或泄瀉、溲頻等。當此之時,宜宣發(fā)陽氣,使之升提,如藿香、紫蘇葉、升麻、柴胡、羌活、葛根、制附片、干姜、防風等。如系貪涼恣冷而致脾陽遏郁者,藿香、紫蘇葉為佳,酌加蒼術、干姜、厚樸、半夏、砂仁等。如肝郁脾陽不升清者,柴胡首選,酌加枳殼、白芍藥、防風、羌活等。如系暴食填胃,升降無隙,脾陽遏郁者,當降胃為先?;蛞煌聻榭?,可見吐亦升發(fā)脾陽之法也。脾陽氣妥者,升麻最宜,方選補中益氣湯。另外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脾傷最易使脾陽郁于陰血之中,此時發(fā)越脾陽以附片最佳,但注意量不可過多,以 3~ 5 g為宜,且定要防其升發(fā)陽氣過極,而致吐血、鼻衄。古人治胃脘痛有服藥而大吐血,吐后胃痛如失者。我也曾有治胃潰瘍而用附片4 g致鼻衄者,雖鼻衄后胃痛緩解,但應用仍要謹慎。一般附片可與大黃相配,一升一降,奧妙無窮。還有血虛陽郁者,亦于大量補血藥中加少量附片發(fā)越陽氣,行氣活血,往往于難治性或陳舊性潰瘍可治愈。另外,臨證之時,還要分清脾病、胃病或脾胃合病,采用相應的治脾、治胃或脾胃同治,而且可能遇到病理相矛盾的脾胃同病,譬如脾陽虛與胃陰不足同病,脾氣虛與胃陰不足同病,胃陰虛與脾虛生濕同病,脾氣虛與胃中陰火同病等,一般而言,脾胃病,初期病在胃,后漸至脾或脾胃合病,初期多實,中期則虛實挾雜,后期虛多實少。 3、1 初期 初期由于胃陰(津、血)、脾陽(氣)尚能代償,病理以邪實為主,其臨床可表現(xiàn)為陰火、痰濁、食積、氣滯、寒凝、瘀血,因此治療以祛邪為務,可靈活選用瀉陰火、化痰濕、消積食、行氣滯、散寒凝、活瘀血等方法。總之,胃腑以通為順,以降為和,目的是祛除胃中積滯,恢復胃的通降功能,使胃能納、能降,從而脾能運、能升發(fā),丹溪越鞠丸從氣、血、痰、火、食、濕六郁方面組方簡煉,立意創(chuàng)新,很有實用價值,對于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以及萎縮性胃炎等病,根據(jù)氣、血、痰、火、食、濕的偏重而適當增損藥物,即能拈手即效。 如已用祛邪之藥而邪不去者則是正氣不足。中藥的應用以機體為本,以正氣為本,正所謂“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如果想主觀地用藥把邪氣怎么,不借助正氣的作用,因勢利導排出邪氣,那么雖用祛邪之藥,如何能發(fā)揮作用呢?這里的正氣不足在脾胃就是脾陽不運,或胃陰不降,細查在氣在陰,或加溫運脾陽,升清輸脾,或加養(yǎng)陰潤降,以和胃降濁。如我治一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患者,男, 35歲,主訴胃脘脹滿,無疼痛,脹以清晨為甚,活動后反減,飲食尚可,大便干,約2日一行,舌淡苔薄黃,脈弦滑。初診辨證為肝胃不和,陰火郁結(jié),胃陰已傷。用四逆散加大黃黃連瀉心湯,胃脹稍減,大便亦軟。但仍口干多飲,唇上生瘡,再服胃脹不減,細問才知,胃脹每于受涼后加重,食硬不消化食物亦加重。恍悟其人脾陽已傷,不能為胃磨谷。僅于前方加制附子、升麻2味, 3劑后胃脹大減,口干及唇上瘡已愈。再3劑后飲食增加。另一為老年慢性結(jié)腸炎患者,反復腹泄2年,大便日3 ~ 4次,飲食不慎則次數(shù)增加,診時脈濡滑,舌苔黃膩。用化濕之法,處以小柴合藿樸夏苓湯,便次雖減,但其舌上黃膩苔久不退去,后細診舌苔厚而膩不浮,乃脾陽不足,中焦不運,濕濁不化之故,上方加干姜一味,舌苔漸退,服泄亦止。這二例病人的治療均說明正氣已傷,才使祛邪之法不能生效。 3、2 中期 脾胃病進一步發(fā)展,病至中期,脾陽胃陰傷損,出現(xiàn)部分功能失代償,故表現(xiàn)為虛(脾陽氣虛、胃陰津血不足)實(邪氣)挾雜證型,此期大多脾胃合病,因此臨床即要脾胃同治,又要扶正祛邪。 3、2、1 附子瀉心湯:功能降瀉胃中陰火,而兼升補脾陽。適用于胃中陰火郁結(jié)不降,脾陽已傷。故一方面表現(xiàn)為胃中疼痛,脹滿,嘈雜灼熱,吞酸口苦,便秘溲赤,或五心煩熱,口干多飲,另一方面已有胃脘部冷涼,感寒或食冷后胃脹痛加重。本方尤適用于慢性或難治性潰瘍,由于服中西藥克伐日久,脾陽已虛。 3、2、2 半夏瀉心湯:功能健運脾氣,化痰降濁。適用于脾陽不運,胃津反為痰飲,胃中水谷不化,痰濁不降,胃津既為痰濁,則胃陰不足,脾陽亢反成陰火,陰火加痰上壅,脾中清陽不升,水谷停中。證見心下痞滿,食后加重,便秘,呃逆,多痰等。臨床可根據(jù)正邪的比例加減,如溫脾陽加制附子、干姜、草豆寇。補脾氣加黨參、黃芪、生甘草。健脾運藥加白術、茯苓、砂仁。瀉陰火:其中瀉心火加大黃、山梔子、生石膏。瀉相火加知母、黃柏?;禎峒影胂摹㈥惼?、萊菔子、蒼術、藿香、車前子、澤瀉。降氣加枳實、木香、青皮、香附。消食加神曲、焦山楂、雞內(nèi)金?;钛赢敋w、桃仁、川芎。 3、2、3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出自李杲《脾胃論》,藥物由柴胡、甘草、黃芪、蒼術、羌活、升麻、人參、黃芩、黃連、石膏組成。功能升發(fā)脾中陽氣,降瀉胃中陰火。主治脾傷清氣不升,胃中水谷不運,痰濁不降,陰火乘中,表現(xiàn)為體乏無力,面色無華,多汗易感,頭暈頭痛,四肢心熱,食后困倦。隨證加減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表現(xiàn)為食少乏力,體虛易感,以及伴胃粘膜脫垂、胃下垂等病者有很好療效。 3、2、4 加味四物湯:藥物組成有生地、當歸、白芍藥、川芎、柴胡、枳殼、甘草、黃芩、黃連、白及。功能調(diào)和肝胃,行氣活血,柔肝養(yǎng)胃,瀉火除濕。適用于胃傷陰血不足,潤降不行,氣滯血瘀,陰火郁結(jié)之胃脘痛,脹滿呃逆,吞酸嘈雜。對于陳舊性胃潰瘍及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很好療效。 3、2、5 加味一貫煎:藥物組成有生地、沙參、麥門冬、當歸、白芍藥、枳殼、川楝子、黃芩、黃連、生甘草、太子參。功能滋養(yǎng)胃陰,瀉陰火除濕行氣。適用于陰火郁結(jié),濕濁內(nèi)阻,而胃陰已傷者。證見胃脘隱痛,饑不欲食,或痞滿不食,胃中嘈雜,或吞酸,呃逆。慢性萎縮性胃炎多有此證型。 3、3 后期 由于脾陽(氣)、胃陰(津、血)的進一步損傷,脾陽(氣)、胃陰(津、血)的功能已失代償,故表現(xiàn)為虛多實少,其證型有脾虛氣陷(補中益氣湯證),脾腎陽虛(附子理中湯證或腎氣丸證),氣陰兩虛(生脈散證),胃腎陰虛(六味地黃湯證)等。此期西醫(yī)相應的病名有陳舊性潰瘍、重度萎縮性胃炎、胃下垂、胃癌等。只要辨證準確,就要守方常服。 4 調(diào)五臟以安脾胃 東垣昌“百病以脾胃為本”,“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因此,東垣認為凡內(nèi)傷之病,一般都與脾胃有關,于是主張“調(diào)脾胃以安五臟”。及至明·張景岳論內(nèi)傷虛勞者,則昌“安五臟即所以治脾胃”。蓋脾胃居中州,資生氣血,血以養(yǎng)心,而心火腎陽又資助脾陽,胃陰以腎陰為本,脾陽升清需要肝氣條達,胃陰潤降得肺氣清肅。因此,不但脾胃有病可及五臟,而五臟有病,禍必脾胃,即能“調(diào)脾胃以安五臟”,亦必能“調(diào)五臟以安脾胃”。如胃陰(津、血)不足,潤降不行,胃脘脹滿,飲不欲食,大便不暢,可以沙參、麥門冬、杏仁、桑白皮潤肺以降胃。而脾胃不升清,乏力、頭暈,可以荊芥、防風、升麻、麻黃等宣肺以升脾陽,其它如以桂枝、炙甘草溫心以暖脾,以酸棗仁、遠志、半夏安心神以和胃,以當歸、生地黃養(yǎng)心血以滋胃陰,大黃黃連瀉心以降胃,方如四逆疏肝以和胃,龍膽草、山梔子清肝和胃。一貫煎、芍藥甘草湯柔肝和胃,八味腎氣丸可通過溫腎以助脾陽,六味地黃湯可以通過滋腎陰以補胃陰(津、血)等??傊?,只要曉明病機,終可殊途同歸。( xinjun) 蒲公英是一味治療胃痛的好藥,無論是急慢性胃炎及潰瘍均可使用,此藥苦而不傷胃氣,甘寒不損正氣,還有疏肝利膽作用,對肝胃失和也是良藥一味,可以在各種證型之胃痛中加用。這是我實習時幸得浙江省名中醫(yī)王以文之傳,使我受益一生,為此我曾經(jīng)在中醫(yī)雜志上發(fā)表過〈王以文治胃鱗爪〉的文章。 (978679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