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中醫(yī)師臨證必讀
醫(yī) 箴 銘 扶危濟困醫(yī)為先 仁人孝子方可傳 品正行端勤道藝 多存救世種福田 守分安命循天理 勿貪卑尊與洋錢 切勿嗜酒與玩樂 有請速至莫遲延 細心診脈專心治 勿論貧富盡皆然 勿談已長相人短 最宜謙遜貴親賢 倘若孀婦妮僧請 必須侍者在當前 方可入房慎診視 不便之患勿輕談 娼妓以裸請看病 必正聲色因邪緣 勿乘勿危而索利 勿假貴藥以謊錢 如遇孤苦貧窮者 周濟為散德無邊 醫(yī)貴通儒先窮理 講究藥品炮制祥 朝夕體貼永無恙
藥 性 六 字 經(jīng) 欲知醫(yī)理濟世 先將藥性品祥 藥本寒熱溫平 性有補瀉溫涼 臨癥照病用藥 配伍不得荒唐 先將溫性之藥 一一載之篇章 培陽固氣人參 滋陰補腎地黃 白朮健脾祛濕 黃芪補氣托瘡 淮山補中益氣 枸杞添精起陽 杜仲強筋暖腰 黃精能除勞傷 故紙固精暖腎 蓯蓉補腎潤腸 巴戟澀精補髓 兔絲添精髓強 鹿茸培元壯腎 辰砂安魂助陽 川芎頭痛開郁 當歸補血最良 五味生津斂肺 棗皮滋陰益陽 菖蒲除風開竅 益智遺濁安康 棗仁斂汗補心 遠志寧心善忘 南星化痰除風 半夏燥濕相當 蒼術(shù)燥濕發(fā)表 白叩溫胃非常 止嘔安胎砂仁 下氣心疼良姜 防風除風骨疼 蔥白發(fā)汗腫傷 陽經(jīng)頭痛白芷 諸瘡排膿相當 少陰頭痛細辛 利竅通關(guān)最強 除風羌活獨活 止嘔丁香藿香 厚樸消脹除滿 腹皮利隔除癢 陳皮消痰和脾 烏藥順氣寬腸 草叩除寒止痛 白附除風面光 冬花消痰止咳 木鱉消腫療瘡 阿膠止嗽補血 赤脂止瀉固腸 溫性之品如是 熱性亦有數(shù)行 肉桂溫補虛寒 附子返本還陽 川椒逐冷明目 葫巴溫臟膀胱 心疼冷極胡椒 腹疼疝氣茴香 氣逆腹痛吳萸 逐寒快胸干姜 入骨搜風川烏 降氣暖胃沉香 良姜心疼要藥 肉叩寒瀉神方 牙皂通關(guān)吐痰 巴豆寒積通腸 砒霜吐痰截瘧 硫磺逐冷壯陽 祛風瘡癢蛇床 驚癇牙痛蜂房 止汗祛風桂枝 發(fā)汗逐寒麻黃 化痰消痞白芥 止痛散氣檀香 干膝破血除積 麥芽消食寬腸 大蒜解毒疥瘡 虎骨逐風筋強 藥性平和最多 略編當要相商 紅花通瘀破血 百合止嗽潤腸 白礬能化風痰 沒藥能止痛傷 平肝理氣青皮 暢脾止痛木香 天麻頭眩第一 地骨骨蒸無雙 清心利頭白菊 除邪祛風雄黃 龍骨固精汗斂 牛膝除濕精強 風寒發(fā)汗紫蘇 破血除癢花榔 除風癉癢防風 止嗽化痰杏霜 咽腫痰熱硼砂 心疼瘡瘍?nèi)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香附開郁調(diào)經(jīng) 火麻下乳潤腸 茯苓化痰滲濕 苡仁除濕脾強 木瓜斂汗?jié)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香儒藿亂暑傷 使君殺蟲固美 靈脂氣痛最良 續(xù)斷接筋續(xù)骨 并治腰膝折傷 秦艽肢節(jié)風痛 諸經(jīng)濕火相當 石斛除熱堅筋 玉竹祛濕潤腸 蒿本頭痛風逐 茺蔚明目肝涼 蛇退化毒除翳 蟬退消風驚狂 木賊祛翳要藥 歸尾破血良方 玄胡通經(jīng)止痛 蒙花虛翳青盲 補精滋血首烏 去翳除風青箱 柏仁補心斂汗 蘇子下氣舒腸 平性之品如是 再輯藥性寒涼 涼血滋陰牡丹 清心血熱地黃 赤芍破血要藥 烏梅止渴神方 白芍平肝腹痛 玄胡脾熱通腸 玄參浮火能滋 黃柏降火最良 桔梗開胸清肺 枳殼快氣寬腸 知母滋腎正渴 麥冬清肺最涼 連翹清熱三焦 扁蓄通利膀胱 解熱瀉火甘草 破積除熱大黃 黃芩清熱瀉肺 滑石除熱小腸 桑皮清熱止嗽 黃連清心厚腸 山梔郁熱能逐 花粉胃熱消盲 柴胡平肝逐瘧 葛根發(fā)表清涼 天冬止漱潤肺 木通熱淋利腸 祛風化痰薄荷 解毒消瘀牛蒡 祛風血熱荊芥 逐瘀涼血蒲黃 膽草口苦濕熱 地榆血痢金瘡 石膏清熱甚切 蒼耳除風最強 石決清肝明目 車前除熱小腸 海藻能消癢子 瞿麥能利膀胱 祛翳除風蒺藜 清心瀉熱牛黃 羚羊解毒清肺 犀角清熱止狂 蔓荊祛風清頭 芒硝脾熱通腸 常山截瘧甚效 澤瀉利水最良 茵陳黃疸除濕 桃仁破血潤腸 升麻升提除風 苦參下血療瘡 前胡祛寒止嗽 槐花涼血痔瘡 白芨斂肺為上 白斂消腫奇方 牽牛除火功聚 三棱破積力強 豆根咽腫能止 益母調(diào)經(jīng)最良 鱉甲骨蒸要藥 地膚瘙癢相當 平肝清熱青黛 定驚通關(guān)麝香 燈草利水通淋 竹葉止煩性涼 疫毒解人中黃 藥性要略如是 再讀本草添詳 識 藥 要 略 歌 上古炎帝償百草 始興醫(yī)藥民不老 繼而黃帝詢歧伯 靈樞醫(yī)道為至寶 藥有五行治萬病 金木水火土為要 五色青赤黃黑白 五氣香臭腥膻燥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性五用當知曉 五性寒熱溫涼平 升降浮沉中宜效 藥有五味分陰陽 味主里兮氣主表 氣味俱有表里入 輕重浮沉當分曉 配入黃芩輕入肺 黃連稍重入心竅 黃柏味重入腎經(jīng) 悉是寒涼輕重考 能辨氣味分輕重 知病深淺無不好 味主降兮氣主升 辨別陰陽莫潦草 氣厚便為陽中陽 陽中陰兮氣微少 氣微發(fā)泄厚發(fā)熱 五氣異治宜探討 味厚便為陰中陰 陰中陽兮味厚薄 味薄則通味厚泄 五味五氣各相好 苦味入心酸入肝 甘脾辛肺咸腎曉 又以五味本來性 苦則寒涼酸斂巧 甘則補脾辛主散 咸則軟堅各經(jīng)到 余味是收香主散 淡則利水麻毒草 藥有兼味兼經(jīng)行 五味五臟皆能到 又分五色入五臟 丹參紅色入心好 大黃黃色泄脾實 玄參黑色滋腎好 青皮青色平肝經(jīng) 百合白色潤肺好 又如象形以療疾 連翹似心涼心包 沙蒺如腎以補腎 荔枝胡桃外腎睪 白芨似肺功斂肺 牛膝如膝行膝竅 藥用根苗分三焦 下焦用根上焦稍 中焦用身肢用枝 輕香上升蒿本好 重濁下行用防杞 桔梗上行肺部到 麻黃發(fā)汗根收汗 陰陽之疾有顛倒 苦極似火反或熱 生克制化當細考 辛以補肝酸瀉之 咸能補心瀉甘草 甘草補脾苦瀉之 酸能補肺辛泄妙 以苦補腎咸為瀉 五臟所欲宜當曉 寒熱溫涼歸四氣 石膏辛寒清胃好 桂附之熱半夏溫 薄荷氣涼類通曉 任它諸藥有千般 氣味寒熱有可考 以上藥味大略編 藥之療疾理中考 吾輩有藥當識此 片言稍可代至寶 上古償藥費苦心 有益后世功不小 翹望高明加斧正 吾之管見真小渺 見 病 知 方 湯 頭 歌 太陽頭痛腰脊強 發(fā)熱無汗麻黃湯 桂枝杏仁與甘草 骨節(jié)疼痛正相當 但是冬月正傷寒 脈浮緊甚屬膀胱 或服升陽發(fā)表藥 桂枝白芷杏麻黃 防風羌芎川甘草 豆豉一撮引蔥姜 若是脈虛身有汗 另服躒邪實表湯 躒邪實表桂枝防 芍藥芎草白朮羌 汗多加芪姜棗引 喘加前胡杏仁霜 春溫夏熱秋濕疾 通用羌活沖合湯 羌活沖合本神方 防風蒼術(shù)白芷香 羌活生地細辛草 川芎黃芩引蔥姜 陽明目痛并鼻干 身熱無汗不得眠 額前眉眶皆作痛 葛根解肌湯作先 葛根芍藥桂枝芩 姜棗加入水同煎 若是口干汗不解 白虎知草梗米添 少陽寒熱嘔而苦 胸脅痛疼忌汗吐 小柴胡湯用半夏 黃芩甘草柴胡參 身熱譫語大便堅 大柴胡湯又為先 仍用黃芩芍半夏 大黃枳殼姜棗煎 太陽之癥腹硬滿 燥渴咽干大便難 此是里熱相攻聚 桂枝大黃湯可痊 桂枝大黃枳實草 苓樸芍榔硝同煎 若是腹?jié)M又自痢 口不渴兮陰寒是 速用附子理中湯 參術(shù)姜附甘草使 脈微欲絕四肢冷 四逆姜附甘草準 病傳少陰口咽干 痞滿燥濕俱難痊 五六日間不大便 大承氣湯妙若仙 大承氣湯用生軍 厚樸芒硝枳實陳 只見痞滿少見燥 減去芒硝名小承 若是燥濕無痞滿 調(diào)胃承氣又當行 硝黃甘草枳實撲 三陽惡熱皆可增 熱傷津液虛之極 生脈麥冬五味參 厥陰厥冷爪甲青 脈沉寒痢不渴真 惡寒唇紫身難轉(zhuǎn) 回陽救急湯最靈 附子干姜人參草 白術(shù)肉桂廣皮陳 嘔吐半夏姜汁炒 腹痛芍藥吳萸增 自痢陳土升麻少 無脈五味豬膽生 小腹冷痛加青皮 戰(zhàn)粟麻黃效如神 此是陰厥加減藥 陽厥目張身轉(zhuǎn)輕 三承氣湯斟酌用 柴芍黃連膽草君 若是腎虧有虛寒 理陰姜歸熟地甘 陽虛有寒汗不出 再造散服自然安 參芪桂枝防芍草 羌芎辛附姜棗煎 兩感傷寒不易治 當辨陰陽有后先 或是陽分先受病 陶氏沖合湯最驗 柴葛防芷羌芎草 蒼地辛芩黑地甘 若是里寒似居多 五積妙方莫遲慢 茅蒼陳皮桔枳樸 姜歸麻黃芩芷半 官桂芎芍參草等 惡寒溫服熱冷嚥 風寒頭痛服何藥 人參敗毒散最確 人參桔枳芎芩草 柴胡前胡羌獨活 咳嗽可加半夏陳 風熱荊防早有名 若是藿亂并吐瀉 藿香正氣亦有靈 藿香蘇桔茯半草 大腹蒼術(shù)芷樸陳 癢濕痰痞平胃散 參術(shù)陳樸甘草增 瘟疫初起身發(fā)熱 頭暈腹鳴舌苔白 目張足軟口中干 達原飲服方最切 草果檳榔柴厚樸 知母黃芩甘草芍 若是肋痛耳聾嘔 口苦少陽加柴胡 腰背項痛邪太陽 此方又加羌活主 眉目骨痛并鼻干 熱溢陽明干葛添 舌上積粉漸漸黃 傳里三消飲最良 達原飲曰三陽藥 大黃姜棗服而康 大渴大汗用白虎 內(nèi)陷膈痞三承湯 蓄血膀胱大便實 桃仁承氣湯莫遲 歸芍粉丹桃硝黃 除陷犀角地黃湯 鼻血狂熱皆宜服 犀角丹芍生地黃 熱溢下焦發(fā)黃疸 茵陳山梔大黃主 瘟疫濕熱喉面腫 普濟消毒飲最靈 玄參黃連牛旁子 連翹姜蟲青黛芩 升麻白芷馬勃草 桔梗前胡加熟軍 汗下之后腹又痛 芍藥湯服斟酌用 歸芍檳榔草厚樸 身涼盜汗芪術(shù)共 邪留邪分亦當下 若式發(fā)斑不可攻 大下腹冷毒內(nèi)陷 循衣摸床又撮空 托里舉斑湯宜服 歸芍芎芷柴辛共 汗下不解聾耳煩 足冷咳嗽嘔發(fā)斑 里實表虛出皮膚 消斑青黛飲莫慢 柴玄知連黛生地 石膏梔草參同煎 發(fā)斑心窩毒熱重 清斑神效湯最良 玄參重用粉升配 升芷白芥與沙參 誤下結(jié)腸硬如鞭 大陷硝黃甘遂煎 少陽胸脅表邪熾 小陷蔞半黃連使 體衰當攻用何藥 陶氏黃龍湯有功 參歸地黃柴厚樸 芒硝枳實大黃宗 解后血燥陰未復 清燥養(yǎng)營湯自松 歸芍生地天花粉 知母甘草水煎濃 里癥未消加黃枳 痰涎蔞貝蘇桔紅 胸膈痞下元氣壞 另用人參養(yǎng)營湯 當歸白芍人參等 生地附子炒干姜 寒入陰分腹痛極 小建芍棗桂枝詒 虛極腹脹大便結(jié) 濟川煎服自然通 升麻澤瀉與枳殼 當歸牛膝肉從蓉 暑熱頭痛身體倦 清暑益氣甚方便 參芪歸術(shù)橘皮紅 甘草柴樸用蜜煉 伏暑吐瀉并燥渴 香儒扁豆草厚樸 暑熱藿亂瀉咽干 四苓散用當斟酌 豬苓白朮澤瀉茯 服之小便即不數(shù) 風寒暑熱足氣腫 獨活寄生湯可飲 獨活寄生杜牛膝 參歸辛艽桂研面 生芍芎防茯苓草 姜棗并來除癱瘓 濕熱相博是腫痛 當歸拈痛散如神 二術(shù)參歸羌防草 豬苓葛茵升知芩 一切風熱瘡疥疾 皆用防風通圣散 防風川芎歸芍硝 麻黃連翹與石膏 薄荷苓桔甘草術(shù) 荊芥梔子水煎服 瘧疾二術(shù)蘇加風 枝前羌青芷辛芎 不愈柴半豬澤術(shù) 茯桂青樸芩草宗 久瘧補中加肉桂 少加半夏羌防風 服過二劑羌防去 首烏石斛加入中 或服十全陽八味 三陰久瘧見神功 十全四君合四物 肉桂黃芪加入中 痢疾蒼榆歸草苓 枳兵楂青香附陳 紅加桃仁槐花米 白加木香結(jié)生軍 微痛虛寒吳萸姜 噤口倉稟散為良 即是人參敗毒散 加入粳米是神方 外用豬腎搗入麝 包臍一時開口償 血痢不止腹痛極 定服石室至神丹 歸尾黃連枳草芍 木香萊菔同水煎 不痛是寒黃連去 尾易全歸兵榔添 久痢血虛陽氣弱 溫肺參附熟地黃 咳嗽初服參蘇飲 紫蘇陳皮草桔梗 前胡法夏茯苓參 甘葛枳殼木香引 傷食腹痛同二陳 平胃加入咳嗽寧 蒼術(shù)陳皮草樸夏 山楂神曲白茯苓 久咳氣虛宜補氣 夜咳金水六君靈 熟地當歸陳皮半 甘草胡桃與茯苓 水泛為痰如何治 八仙辰壽飲如神 即后六味地黃湯 加入麥冬五味輕 陽虛四君補脾弱 參術(shù)茯苓甘草確 肝腎陰虛用六味 熟地棗皮淮山藥 粉丹澤瀉白茯苓 加入桂附八味全 血虛定用四物湯 歸芍川芎熟地黃 氣虛補中益氣湯 箭芪路黨焦術(shù)良 甘草升麻柴胡炙 當歸廣皮引棗姜 勞倦傷陰兼外感 定服補陰益氣湯 參歸熟地陳皮草 升麻柴胡與淮山 脾胃虛寒脾痛瀉 胃關(guān)煎服妙若仙 熟地山藥扁豆草 姜術(shù)吳萸用水煎 瀉甚豆叩破故子 陽脫人參附子添 中寒嘔吐并泄瀉 溫胃煎能治臟寒 參術(shù)重用姜歸草 扁豆陳皮一二錢 脾虛便血魂不寧 壽脾煎服效如神 歸術(shù)山藥棗仁子 遠志干姜連肉參 肝腎虛寒小腹痛 暖肝煎服最有靈 當歸枸杞小茴桂 烏藥沉香與茯苓 上熱下寒痛泄虛 全真參氣湯最靈 熟地術(shù)附五味子 麥冬牛膝與人參 陰虛格陽失血癥 鎮(zhèn)陰煎服保真元 熟地二兩桂附草 牛膝澤瀉一二錢 勞傷自汗身發(fā)熱 十全補正湯最確 似瘧非瘧氣血衰 參芪歸術(shù)白芍藥 棗仁茯苓桂宜少 杜仲續(xù)斷牛膝合 外感去參加柴胡 氣滯少加木香磨 血氣虧損骨節(jié)痛 除風去濕三氣飲 歸芍枸杞杜牛膝 桂附芷茯熟地辛 男婦氣血大損傷 大補元煎第一方 參歸棗皮山藥草 枸杞杜仲熟地黃 氣分偏虛加芪術(shù) 陽虛畏寒桂附姜 血滯加芎棗皮去 滑泄五味故紙良 陰衰陽勝腎水虛 左歸熟地山茱萸 枸杞淮山茯苓草 壯水滋陰最為奇 血熱妄動加生地 腎熱骨蒸加骨皮 陽虛不寧女貞子 肺熱玄參麥冬宜 減去茯苓與炙草 加入龜鹿兔絲膝 方仍右歸和歸丸 補陰止汗生津液 當歸補血參補氣 照病加減莫猜疑 陽衰陰盛用何方 右歸飲能壯元陽 棗皮桂炙附片草 山藥枸杞熟地黃 氣虛自汗加參芪 火衰嘔噦加炮姜 中寒泄瀉肉豆叩 小腹疼痛吳萸強 此方又加杜仲歸 鹿膠兔絲治勞傷 命門火衰下焦冷 虛淋寒疝無不藏 仍若照病隨加減 右歸飲乃是妙方 氣血俱虛五臟傷 五福飲用熟地黃 參術(shù)當歸炙甘草 散加升麻溫加姜 心脾虛加棗仁志 七福飲名是奇方 景岳陰虛有五方 大意五臟虛火張 水虧煩渴生潮熱 一陰生地熟地黃 丹參麥冬芍藥草 并治血動虛勞傷 二陰元參生地草 麥冬棗連芩通良 心經(jīng)熱甚不制火 失血發(fā)笑并驚狂 三陰參歸酸棗仁 炙草酒芍熟地黃 肝脾虛損精不足 虛勞失血服之康 四陰沙參麥芍草 茯苓白術(shù)生地黃 保肺清金陰虛火 吐衄煩渴咳嗽良 五陰參術(shù)扁芍草 淮苓五味熟地黃 陰虧脾虛失血癥 止泄實脾此方強 俱要依病各加減 虛補熱清仔細詳 陰虛骨蒸五心熱 熟地生地淮山鱉 骨皮棗皮粉丹皮 方名太乙清血熱 陰衰腰痛并遺精 歸腎丸乃大補陰 熟地淮枸山茱萸 杜仲兔絲龜茯神 和藥白蜜二八兩 各藥四兩地半斤 久瘧汗多元氣衰 休瘧首烏參術(shù)歸 炙草水煎露一宿 次早溫服久瘧停 陰虛生熱加知麥 陽虛畏寒加姜桂 腎虛熟地枸杞仲 氣血凝滯酒一杯 外邪未盡柴辛麻 痰積枳殼半夏隨 痰飲水停嘔吞酸 定服苓術(shù)二陳煎 豬苓術(shù)澤茯苓草 陳半干姜一二錢 胸膈脹滿治氣滯 小和中飲山楂先 柴樸陳皮茯苓等 香附甘草水同煎 小水不利腫脹滯 小分清飲服之安 茯苓澤瀉紫厚樸 薏苡豬苓枳殼兼 三焦壅滯腫脹澀 萊菔白芥茯苓澤 廓清飲能寬胸膈 枳殼厚樸腹皮陳 諸蟲上攻胸腹痛 掃蟲煎中青皮榔 烏藥榧子吳萸草 烏梅硃砂合雄黃 蟲積難去溫臟丸 參術(shù)茯苓當歸芍 川椒榧肉使君子 吳萸兵榔神曲和 一切氣滯寒滯痛 丁香丸用木沉香 荔枝牙皂香附澤 烏藥陳皮茴丁香 胸腹疼痛諸積滯 太平丸用草叩姜 牙皂白芥澤樸陳 烏藥巴豆棱蓬香 一切陽邪諸積閉 百煩丸乃是妙方 大黃一兩牙皂錢 和丸少服即安康 痰因火動氣壅喘 清膈煎化老痰靈 陳皮貝母海石緞 白芥木通膽南星 怒氣傷肝脅痛煩 化肝煎服是良藥 青皮陳皮牡丹皮 澤瀉梔子貝母等 胃火上沖慪不止 安胃飲中用黃芩 山楂麥芽木通等 澤瀉石斛廣皮陳 水虧火盛頭牙痛 玉女煎服方安可 熟地麥冬知母膝 陽明余熱煩可宜 胃火煩熱任班嘔 左清飲方甚白虎 知母木通生石膏 金釵石斛水煎服 婦人血海熱滯瀉 約陰丸用歸術(shù)等 生地榆苓石脂芩 五味丹參續(xù)斷合 心肝氣滯血不足 暢壅煎用生地等 麥冬菖蒲陳通斛 丹皮茯神知母酌 生冷傷脾或寒瀉 佑關(guān)煎用紫厚樸 陳皮扁豆豬苓草 澤瀉姜桂淮山藥 遺精帶濁心脾虛 秘元煎用白茯苓 遠志山藥參與術(shù) 炙草芡實酸棗仁 陰虛滑泄遺濁淋 固陰煎用山茱萸 人參熟地山藥草 遠志五味兔絲宜 勞倦心虛夢遺精 兔絲煎用參歸苓 淮山遠志兔絲草 鹿角霜同酸棗仁 婦人崩漏并腸風 惜紅花用白術(shù)苓 地榆續(xù)斷五味草 荊芥烏梅淮山藥 夢遺滑精服固真 兔絲牡歷茯苓櫻 婦人經(jīng)滯心脾傷 速用逍遙散最良 歸芍杏仁茯苓志 陳皮炙草熟地黃 婦人血虛經(jīng)滯痛 決陰煎服最為奇 當歸熟地與烏藥 肉桂澤瀉與牛膝 婦人經(jīng)滯氣逆痛 調(diào)經(jīng)飲服自然寧 當歸牛膝山楂肉 香附烏藥青陳皮 婦人血滯痛不安 通瘀香附紅花先 歸尾山楂與烏藥 廣皮木香澤瀉兼 婦人胎元若不固 胎元飲用歸術(shù)參 熟地杜仲淮山藥 炙草陳皮效如神 胎元內(nèi)熱不安寧 涼胎飲用生地黃 當歸白芍甘草等 枳殼石斛與茯苓 婦人血暈經(jīng)不調(diào) 毓麟珠乃種子方 重用首烏人參配 當歸陳皮引炮姜 參術(shù)歸術(shù)茯苓草 杜仲椒地鹿角霜 痘疹血氣不滿光 六物煎服固本強 人參當歸炙甘草 川芎芍藥熟地黃 痘疹癢痛或寒戰(zhàn) 六氣煎能治虛寒 參芪歸術(shù)炙甘草 肉桂加入培真元 氣血俱虛瘧不止 何人飲乃截瘧方 重用首烏人參配 當歸陳皮引炮姜 疝氣疼極荔枝散 荔枝核炒大茴香 一切無名癰瘡毒 連翹歸尾煎最良 連翹重用歸尾少 銀花紅膝酒煎湯 癰疽腫毒一初起 鐵柜散敷便無妨 二烏乳沒五倍子 花粉白斂生大黃 南星半夏榆皮共 米醋調(diào)敷即安康 對癥用藥方如是 變癥百出細推祥 嘔吐呃逆多屬寒 亦有熱癥亦清涼 也有寒熱皆不宜 清理和解自古祥 也有心虛當補腎 也有陰虛兼補陽 虛當補母肝補腎 心實瀉子利小腸 唯有傷寒危險癥 一時轉(zhuǎn)陰陰轉(zhuǎn)陽 陰轉(zhuǎn)陽兮病易治 陽轉(zhuǎn)陰癥亦須防 本是陽證陽不足 藥宜清涼兼固陽 又有陰癥兼疫毒 先溫后清急轉(zhuǎn)方 傷寒熱極反作瀉 熱積膀胱下之康 醫(yī)貴活法生活方 不可固執(zhí)用陳方 以上古方一百二 熟讀領(lǐng)會最為良 務在臨證審虛實 察色診脈辨陰陽 隨證加減細斟酌 焉能有功利膏肓 五 臟 六 腑 虛 實 用 藥 歌 心部脈虛用棗仁 當歸淮山白茯神 心部脈實口舌干 麥冬黃連連翹增 寒加菖蒲熱犀角 引經(jīng)獨活與細辛 肝部脈虛用當歸 阿膠木瓜苡仁配 肝實目赤右脅痛 青皮柴胡白芍生 溫用肉桂涼膽草 引用柴胡是本經(jīng) 脾虛箭芪炒白術(shù) 蓮米芡實白條參 脾實目腫皆胸脹 枳殼花粉與生軍 溫用姜桂涼明粉 升麻白芍能引經(jīng) 肺部脈虛用黨參 山藥箭芪白茯苓 肺實防風桑白皮 葶歷蘇子枳殼陳 溫用干姜涼芩桔 引經(jīng)蔥蘇白芷升 腎部脈虛用熟地 枸杞兔絲虎骨靈 腎實囊痛及齒痛 黃柏知母澤瀉清 溫用桂附破故紙 獨活肉桂定引經(jīng) 膽虛木通龍膽草 膽熱黃連竹茹清 溫用半夏及青皮 川芎柴胡是本經(jīng) 胃虛宜用白術(shù)參 蓮子扁豆芡實陳 胃實熱極用大黃 樸硝枳實石斛均 溫用丁香吳茱萸 涼加滑石芩連清 大腸虛用蓮米參 龍骨肉叩牡歷增 實用枳殼與厚樸 桃仁檳榔與熟軍 溫用姜桂涼地榆 引經(jīng)升麻同葛根 小腸虛用牡歷粉 石斛螵蛸益智仁 實用木通與滑石 前仁澤瀉并豬苓 溫加小茴涼花粉 黃柏蒿本是引經(jīng) 膀胱虛用荔枝核 橘核續(xù)斷益智仁 實用芒硝與滑石 澤瀉扁蓄車前仁 溫加茴香涼黃柏 引經(jīng)蒿本藥上行 三焦虛用炙甘草 黃芪芡實益智仁 瀉用澤瀉引參芎 附子能溫十二經(jīng) 涼加石膏地骨皮 柴胡川芎引經(jīng)行 此像諸經(jīng)當要藥 諒病加減用之靈
傷 寒 六 經(jīng) 陰 陽 病 狀 秘 決 歌 太陽發(fā)熱脈浮緊 頭痛身痛背惡寒 陽明熱甚在肌肉 脈必浮洪痛額前 少陽半表脈弦緊 耳聾脅痛口苦干 太陰身溫脈見沉 腹?jié)M吐利身不安 少陰發(fā)熱手足冷 脈必沉細話懶言 厥陰厥冷脈沉緩 唇清舌卷腹脹痛 陽證面唇皆紅活 身輕飲水口舌干 目干喜言聲響亮 口鼻氣熱手溫然 爪甲紅活小便赤 大便或秘硬如鞭 若神言鬼語譫妄 目赤口燥心自煩 陰證面色多青黑 虛陽赤浮子時間 唇色青紫不紅活 舌上白苔滑不平 口發(fā)燥渴不思飲 或飲熱湯便喜歡 病人身重難轉(zhuǎn)則 踡臥欲寐向壁眠 不欲見人常閉目 氣短聲微語懶言 口鼻之氣往來會 爪甲青紫溺如泉 小便清色或淡黃 大便不實或瀉焉 或時身熱按無熱 陰盛冷透手指間 陽證不分身寒熱 寒熱服藥有妙法 身表寒甚藥溫服 身表微熱藥涼步 陽證似陰身反涼 熱結(jié)膀胱反瀉焉 脈沉有力或燥熱 小便赤色大便堅 揚手擲足語有力 陽甚拒陰使之然 皆因腎虛內(nèi)冷極 渴不喜飲是的端 言語鄭聲氣短促 平自就是時常聲 大便不通小便黃 或兼嘔逆自利焉 總之脈數(shù)不鼓指 陰盛格陽假陽是 虛陽上泛或咽痛 寒病取脈方能安 人參回逆方可用 節(jié)奄當歸用參元 即是香附片草艾 麥冬五味知黃連 片姜蘇蔥紅棗引 水煎溫服病體痊 此是傷寒辨陰陽 壽是秘訣欲后傳 炮 制 藥 歌 莞花本利水 非醋不能通 綠豆本解毒 帶殼不見功 草果消膨脹 連殼反脹胸 黑丑片利水 遠志苗毒逢 莆黃生通血 熱補血運通 地榆醫(yī)血藥 連稍大助紅 陳皮本理氣 留血補胃中 附子救陰證 走用走皮風 川烏解風痹 久用使人蒙 人言燒煅用 蒙石火煅紅 入醋應研末 制度必須熟 蔞仁炒去油 片用痹痛攻 炮制常用法 方能奪化工 知母桑皮天麥冬 首烏地黃片熟宗 偏宜瓷器竹刀切 鐵器臨之效差別 厚樸豬苓與茯苓 桑皮更要外去皮 四散最忌連皮用 去盡方能奪神工 制藥天冬巴戟天 蓮米遠志皆般全 并宜剝?nèi)バ臑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否則令人煩躁添 益智天麻柏子仁 更加草果四般論 并宜去殼方為妙 不去令人心麻增 何方還須姜炮制 蒼術(shù)半夏與陳皮 更宜酒洗下三味 蓯蓉地黃與當歸 |
|
來自: 360馨醫(yī)堂 > 《中醫(y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