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座落在雙峰縣荷葉鎮(zhèn)(舊屬湘鄉(xiāng)),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整個建筑像北京四合院結(jié)構(gòu),包括門前的半月塘、門樓、八本堂主樓和公記、樸記、方記3座藏書樓、荷花池、后山的鳥鶴樓、棋亭、存樸亭,還有咸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云館等等,頗具園林風格,總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富厚堂的精華部分是藏書樓,曾藏書達30多萬卷,系我國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書樓之一。
曾國藩作為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和湘軍統(tǒng)帥,他的故居成了人們了解曾國藩其人其事,追尋湖湘文化蹤跡的一處旅游景點。2003年,故居接待海內(nèi)外游客5萬人。
富厚堂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故居,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一種文化的紀念碑。
富厚堂的建設,若從曾國藩親建“思云館”的清代咸豐年間算起,至光緒元年(1875)春其子曾紀澤最后一次修繕完工,前后約20年,四次興工,歷經(jīng)兩代人的努力,以當時曾國藩父子的身份與地位,應當建得相當豪華而氣派。而實際上,氣派倒有,豪華卻無,如其說是“侯府”,不如說是學宮。八本堂、求闕齋、歸樸齋、宏賁齋、筱詠齋、勤敬齋、無慢室、藝芳館、思云館……這一系列名號,在默默地展示著過去主人的志趣與風采。主人在當今這個時代曾一度受到冷遇,于是它們也顯得有一點落寞,一點憂郁。管理者修舊如舊,歲月在這里得以留下最接近自然的記錄。再沒有受到過去愚昧的摧殘,也沒有得到畫蛇添足的關(guān)照。它們老舊得恰到好處。
荷葉的明珠
地處湘中的荷葉,邊緣環(huán)列著一系列綿延的大山,使荷葉成了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 像一片碧綠的大荷葉。座落其中的富厚堂,便是荷葉上的一顆明珠,這里的山川田園, 乾坤相銜, 剛?cè)嵯酀? 渾然一體,有人說,難怪這是個出大人物的地方。 其實,造就偉大的沃壤,應該是歷史,是文化。打開湘中地圖,衡山的王船山, 邵陽的魏源, 安化的陶澍, 這些湖湘文化的精英, 把他們所在地聯(lián)成一個三角, 荷葉正處在三角的中心。沒有湖湘文化的浸潤,沒有晚清的動亂,也許曾國藩不會出山,更不會建功立業(yè),也就沒有這鄉(xiāng)間侯府——富厚堂了。
簡樸的侯府
走進大門,人們也許有些奇怪:堂堂侯府氣派雖在,建筑卻為何如此簡樸?柱為圓柱,梁是方梁,看不到雕梁畫棟,唯見磚墻青瓦。再仔細一點你更會發(fā)現(xiàn):建筑外墻用的是青磚,內(nèi)墻則一律為土磚,連“八本堂”中廳及懸掛清同治皇帝御書欽賜的“勛高柱石”大匾的正廳,兩邊墻壁也是由土磚砌成的。這位率領(lǐng)湘軍打開南京的統(tǒng)帥,被清皇朝封為“毅勇侯”的重臣,營建的府第竟比級別遠比他低的人家還寒酸 ……
這就不得不說到“八本堂”的“八本”了:“讀書以通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言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边@是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當時,曾國藩置身于清王朝與太平天國的矛盾、滿漢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清朝皇室派系矛盾與官場內(nèi)部斗爭等重重矛盾之中,這副曾國藩手書的對聯(lián),“戰(zhàn)戰(zhàn)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很能說明他的生存狀態(tài),非此他何以立足?他能稍稍放縱自己嗎?
豐富的藏書
富厚堂的精華所在,應數(shù)它的藏書樓。它的正廳是土磚砌成,而藏書樓則里外上下全是青磚,足見書在主人心中的地位。站在曾國藩次子曾紀澤藏書的“歸樸齋”的三樓上,四處藏書樓悉收眼底。與其緊連的是收藏曾國藩書籍的共三層五間的“求闕齋”,與之相對應的宅北尚待修復的“藝芳館”,則是曾國藩三子曾紀鴻及其夫人郭筠的藏書樓,位置、規(guī)模與“歸樸齋”相當。那與正宅不相連的“思云館”,一度作為曾府學堂,抗日期間,曾國藩的第四代孫女曾寶蓀,將長沙藝芳女校全部圖書、儀器移藏于此,思云館就成了她的藏書樓。
據(jù)長期掌管侯府藏書樓已有八七高齡的王席珍女士介紹,若從曾國藩父親曾麟書藏書的利見齋算起,這一家五代有七個藏書家,五座藏書樓,這在中國私家藏書史上是罕見的。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四處藏書樓,其建筑面積達二千多平方米,曾共藏各類中外圖書三十萬卷,占地八九百平方米,那是多么充盈、博大、輝煌!
而今,四處藏書樓都靜靜地立在原地,無限的滄桑與灰暗,令人有點傷感。但盡管書去樓空,你仍可從它的嚴整與恢宏,以及其他一些精當巧思的細節(jié)中,聞到縷縷幽幽書香。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各個出版部門出版的編輯整理、研究詮釋曾國藩的著作不勝枚舉,洋洋大觀,其源頭都來自這富厚堂四處藏書樓所藏的三十萬卷藏書?。∵@些書,有的被曾氏后人帶到了海峽彼岸,大部分被人民政府接收,藏于湖南省圖書館,還有少量的散失在民間。不管怎樣,富厚堂的書香一定會飛播五洲四海并傳之久遠。書,才是富厚堂的最大財富。
攸永的家風
一座建筑,一部歷史。今天,富厚堂即將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來參觀的人,除了黨政領(lǐng)導、專家學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 。大家最感興趣的,要數(shù)這個封建皇朝貨真價實的“高干”之家,不管天下風云變幻,幾番改朝換代,其家庭始終保持著嚴謹?shù)募绎L,數(shù)代無一廢人,均有建樹。曾國藩的兩個兒子:曾紀澤是著名外交家,曾紀鴻是著名數(shù)學家;孫輩中曾廣均,二十三歲即中進士;第四代孫曾約農(nóng)、曾寶蓀均是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第五代、第六代遍布海內(nèi)外,大都學有所成……
秘訣究竟在哪?一部《曾文正公家書》,嚴束家人,頻撞警鐘,包羅萬象,用心何其良苦!當可視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家教經(jīng)典?!都視防镌鴩H自總結(jié)的“八字家法”,“早、掃、考、寶、書、蔬、魚、豬”,全然農(nóng)家本色。清同治四年,曾國藩已封侯拜相,位高權(quán)重,但十分清醒,他在寄夫人歐陽氏的信中說:“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長久之計?!惫手渭艺邭W陽夫人及后來長期在富厚堂主持家政的兒媳郭筠,都忠實地履行了他的指示。郭筠手書的“曾富厚堂日程”:“一,男女皆應知習一樣手藝;二,男女皆應有獨自一人出遠門之才識;三,男女皆應知儉樸,每月所入必要敷每月所出,人人自立一賬簿,寫算不錯;四,男女皆應俠義成性,不要行為有虧;五,男女皆應抱至公無私的心腸,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強不求自至矣;六,我家行之,一鄉(xiāng)風化,則強國之根,基于此矣”。這是要求子孫們天天去做,時時遵守的。
歷覽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鄉(xiāng)間侯府富厚堂給我們的啟示多多。 (中國廣播網(wǎng)記者鄧文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