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八字針法

 夕陽紅10 2012-07-14

八字針法  

2012-07-11 17:36:15|  分類: 默認分類 |字號 訂閱

本文轉載自民間中醫(yī)《八字針法》
八字針法








 
八字治療的原理:

 

圖片

 


     通過對“生物生命基礎功能學”研究與探索,得知任一種“生命細胞”如果離開了“干細胞Scs”的幫助,功能細胞就會滯動或僵化,從而導致血氧微循環(huán)的流量受到限制,造成干細胞對組織的修復工作受阻,這就是患病的根本原因。
    對這一久藏之謎揭示,無論任何原因所發(fā)生的任何疾病,都是由于干細胞的“滯動”與功能細胞“僵化”所發(fā)生的。細胞的僵化是同“干細胞Scs”的減少與消失有關。那么,干細胞Scs究竟會到哪里去了呢?這就是研究治療法中最難的一個焦點。

 

圖片

 

                                             -----物質的跨膜運動
    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干細胞Scs”雖是細胞修復的主要原材料,但這些“干細胞Scs”確是“穩(wěn)定性”與“固定性”不強的物質,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它們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一旦某個部位或某個器官受到任何刺激時,這些“干細胞Scs”為了避免自身的傷害,就會根據(jù)受刺激程度的不同,而暫時“逃逸”被損傷部位的組織。通過研究得知,它們失去的地方是有“定向”與“定處”的,根據(jù)它們的“定向”與“定處”的特性,如果再通過在“定處”部位實施刺激手段,通過刺激的感受作用,它們又會立即返回原位(病患部位),譬如說媳婦受氣,回娘家(被失調的“干細胞Scs”),再通過一定的方法勸請她“返回”婆家(再把“干細胞Scs”請回原位),達到一家人團圓(比方恢復“細胞功能”而愈病)的目的。

 

圖片

 

                                                                                        干細胞是一切細胞之母
八字治療法的實質:陰陽、相對、平衡、反應 
      “八字治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八個字的含義,無論對任何原因所發(fā)生的疾病,均可在瞬間內達到好轉與消失。
“八字治療法”是以“生物轉換工程”的原理與總結出“八個字”
而命名的,就是“陰陽、相對、平衡、反應”。
    在人體的定向部位實施刺激手段,在瞬間可將“自然物質”(干細胞Scs
返回原位(病患部位),起著活躍“離子道”的功能作用,使“滯動”與
“僵化”的受傷細胞馬上得到活力,恢復細胞的運動功能,使微循環(huán)得到了
疏通,故而達到愈病的目的。


    生物轉換工程——“八字治療法”的威力無窮,它對任何疾病的“痛苦感受”都可在一分鐘內消除,特別對有些
頑固性的疾病,在用任何藥物與方法都難以治愈的情況下,非此莫屬。

“八字治療法”的特點是:
1、治療面廣。它沒有任何局限性(對任何種類疾病的輕重和部位都沒有任何局限
),在施用“八字治療法”時,不講病因與病種,只講病感與病型。病感是:疼
脹、酸、麻、癢;病型是:腫、硬、色、疣、僵?!鞍俗种委煼ā本褪菍iT消除
病感和病型的特效療法。比如某個部位腫、痛難忍,可在一分鐘內立即消腫止痛。
某一個部位僵硬不能伸曲,可在一分鐘內立即恢復伸屈自如等。對眾所周知的如
腫瘤、白血病、糖尿病、哮喘、股骨頭壞死、牛皮癬等各種不治和難治的頑疾,、
若使用“八字治療法”認真地施治,無不獲得病減、治愈和根除等效果。
2、見效快。無論任何原因所發(fā)生的任何疾病,均可在瞬間內(一分鐘內)達到減輕、痊愈和根除等不同程度的療效。
3、可靠性強。無論任何部位所發(fā)生的任何疾?。ㄐ≈烈粋€青春痘,大至一個腫瘤)都可使95%以上的患者獲得較好的感受與
療效。特別對有些頑癥,在使用任何藥物與辦法都不能獲愈的情況下,必用此方才能獲愈。
4、操作簡單。無論任何部位所患的任何疾病均為一病、一針可完成治療祛病的全過程。
5、八字治療法”本屬深入淺出的一種高科技療法,不僅是治療的手段與方法容易,而且還適合于自我治療,并可使用于臨床
若能被每個人都能掌握的話,人類再不會受重癥與頑癥的折磨了,癌癥也會降到最低限度。
6、無任何局限性。無論任何部位、患任何疾病均可治療。
 
“八字治療法” 中所說的“陰陽”有三個層次的概念

 

圖片

 


 
1)方位概念;
2)生物電的概念;
3)人體的陰陽總概念。 
    現(xiàn)僅就方位的概念作一說明: A 上陽下陰    B 背陽腹陰(即后陽前陰)   C 左陽右陰    D 外陽內陰 E 四肢中,
手掌連胳膊肚面為陰,足背順連腿前為陰,反之為陽。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BR>
 
9.“八字治療法”中的“相對”指的是:
    “相對”是“八字治療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指病點與治療點的相對關系。與別的療法的一個很大的區(qū)別是這里把
人看成是一個有生命力的生物體!而不是僅僅看成二維的物體。(這一點在論述“平衡”的概念時再詳述 )“相對”
的總原則是“陰病陽治、陽病陰治”,分述如下:
A 上病下取    B 下病上取    C 左病右取    D 右病左取     E 后病前取    F 前病后取     G 內病外取

10.“八字治療法”中的“平衡”的概念是:
    身體局部發(fā)生病變的內因就是局部“自然物質”失調而撤走的結果,“自然物質”離去造成了身體的不平衡?!白匀晃?BR>質”離去的地方有規(guī)律可循,也就是通過研究得知,他們失去的地方是有“定向”和“定處”的,根據(jù)他們的“定向”與
“定處”的特性,如果再通過刺激,它們又會立即返回原位(病患部位),“八字治療法”治病的原理就是讓離走的“自然
物質”回到原來的的地方,從而恢復機體的平衡。這樣的點就是平衡點,也就是治療點。病點與治療點之間必須同本體的中
心點是一條垂直線。如圖A,B.無論是一個橢圓體還是一個長方體,在本體總面積中,必須形成一個二分之一的平均相等的各半
面積。如圖A,C.
 

 

圖片

 


 
11.“八字治療法”中的“反應”指的是 :有諸內必行諸外
    當任何事物的內在發(fā)生變化時,都有其各種形式的外在表現(xiàn)反應。疾病發(fā)生后,除了在病灶區(qū)發(fā)生疼痛等五官感覺反應
外,還可能在身體某些部位發(fā)生結節(jié),壓痛點等等疾病的反應。但是有些外在表現(xiàn)并不是隨便顯示出來的。在“八字治療法
”中,在找準基本平衡點后,在基本平衡點處用酒精棉球反復擦洗,即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紅點或紅塊狀,它就是“八字治療法
的反應區(qū)或反應點。在這些反應點或反應區(qū)最明顯的中間施針,就可以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反應”在“八字治療法”
中的應用非常重要,一般只要定位準確,刺激適當,往往效如桴鼓。
 

 

圖片

 



筆者把治療點總結為陽性點、辨證點、全息點。
        陽性點:根據(jù)陰陽,相對,平衡找準基本平衡點后,在基本點處用棉球反復檫拭,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紅點或紅塊狀,這就是陽性點,為了保證

陽性點的位置更準確,我們須記住幾個重要的標志:前后正中線,天突,尾骨,大椎,曲骨。以及四肢的骨性標志。量出病灶處與這些標志的距離,在相

應反應區(qū)的骨性標志處給予準確定位。
        全息點是為提升整個人體免疫力,以及治療和預防而設置的幾個特殊穴位。如:內外踝附近赤白肉際內四外三,以及大椎、命門(腰2上

下)、長強等。這些穴位用來調理,調節(jié)人體的整體情況。
       辨證點,也就是疾病的病根處。雖然我們已經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穴位回歸公式,但是此處這個點是需要我們運用所有中醫(yī)的辨證論治,四診合參或西醫(yī)的診斷學,解剖學,生理病理學等等知識來診斷和尋找疾病的根源。比如:左腿后側疼按公式扎右手掌心側的陽性點,但僅靠這樣的治療有時容易引起復發(fā),必須考慮引起腿疼的病因有可能是繼發(fā)性腰椎的毛病或者是原發(fā)性坐骨神經痛所致。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治病必求于本,根據(jù)病因選擇對應的病根處,即辨證點。
        選好陽性點,辨證點,全息點即可開始下針。按照部位選取九針中不同的針具,施針時盡量選擇筋骨,刺激骨膜為準,也可根據(jù)病情病位選擇相應的層次治療。


12.八字治療法不是單一的針刺方法:
        “八字治療法”是一種全新的醫(yī)療思路和模式,根據(jù)“陰陽、相對、平衡、反應”這八字要訣,可以非常確切地找到病灶的治療位置(即反應區(qū)或反應點 ),醫(yī)生可根據(jù)病人體質的強弱不同、病程的長短不一、病況的不同和醫(yī)生自己的特長而有針對性地選擇針刺、灸、按摩、點穴、刮痧、外敷膏藥等各種方法進行治療。重癥可配合李老先生的中藥(萬寶功能湯 )和中藥制劑等構成立體治療手段。所以說“八字治療法”不只是單一的針刺方法。

 

14.“八字治療法”的特點是:
1. 基礎研究特點: 療法從細胞分子醫(yī)學角度闡述了疾病的產生的機理,是由于細胞的“滯動”和“僵化”使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影響了液體流量,導致機體內“自然物質”減少和消失,造成運動功能失調而發(fā)病。
2.高科技特點: 生物轉換工程是“八字治療法”的核心理論。當恢復機體細胞“膜電壓”對細胞離子道發(fā)生正常的開閉運動與體液進行交換作用時,就會恢復機體健康和疾病痊愈的結果。疾病與康復的轉換媒介就是“人體生物電”。具有高科技性質。
3.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特點: 激活潛在的細胞免疫系統(tǒng),就是充分調動機體強大的自愈能力之有效手段。并形成四維理論。
4.不斷探索特點: “八字治療法”的很多內涵不僅來自于《黃帝內經》等諸多祖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巨著,同時還與其他療法的緊密結合,是博采眾家精華,不斷充實、完善的途徑
5.指導思想特點: 中醫(yī)整體觀與辨證施治貫徹始終。力求走向世界的“突破點”。
6.治療原則特點: 相應反應區(qū)(點)、能量點理論、中醫(yī)“病根理論”、全息理論是指導治療的原則。
7.結構特點: 針刺方法+萬寶功能湯、三二液是組成“八字治療法”立體結構的精華所在。
8.臨床及學習特點: 1)治療面廣;2)見效快;3)可靠性強;4)操作簡單;5)易學、易懂、易掌握 。

 

15.“穴位回歸公式”中的穴位有:
        根據(jù)“穴位回歸公式”可把治療點總結為陽性點、辨證點、能量點共三大類。
        陽性點:根據(jù)陰陽,相對,平衡找準基本平衡點后,在基本點處用棉球反復擦拭,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紅點或紅塊狀,這就是陽性點,為了保證陽性點的位置更準確,我們須記住幾個重要的標志:前后正中線,天突,尾骨,大椎,曲骨。以及四肢的骨性標志。量出病灶處與這些標志的距離,在相應反應區(qū)的骨性標志處給予準確定位。
        能量點:是為提升整個人體免疫力,以及治療和預防而設置的幾個特殊穴位。如:內外踝附近赤白肉際內四外三,以及大椎、命門(腰2上下)、長強等。這些穴位用來調理,調節(jié)人體的整體情況。
        辨證點:也就是疾病的病根處。雖然我們已經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穴位回歸公式,但是此處這個點是需要我們運用所有中醫(yī)的辨證論治,四診合參或西醫(yī)的診斷學,解剖學,生理病理學等等知識來診斷和尋找疾病的根源。比如:左腿后側疼按公式扎右手掌心側的陽性點,這樣的解決容易引起復發(fā),必須考慮引起腿疼的病因是繼發(fā)性腰椎的毛病還是原發(fā)性坐骨神經痛所致。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治病必求于本,根據(jù)病因選擇對應的病根處,即辨證點。
        選好陽性點,辨證點,能量點即可開始下針。按照部位選取九針中不同的針具,施針時盡量選擇筋骨,刺激骨膜為準,也可根據(jù)病情病位選擇相應的層次治療。

16.“八字治療法”中的穴位四維概念:
       與一般的繆刺、巨刺僅僅只有兩維的概念不同,“八字治療法”中的穴位(如反應區(qū)或反應點)是具有四維的概念的。它的治療移動點加上時間因素就構成了穴位的四維概念。
       “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wèi),榮衛(wèi)稽留,衛(wèi)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fā)熱,內為少氣,疾瀉無怠,以通榮衛(wèi),見而瀉之,無問所會。”《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穴位是一個多維的立體結構,它能通榮衛(wèi),在榮衛(wèi)之間稽留。臨床中在應用“八字治療法”治療疾病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與疾病區(qū)相對應的反應區(qū)或反應點會隨著病情的變化在位置、形狀、大小等方面發(fā)生某些變化,這也就是它的時間性的一個具體的表現(xiàn)。另外,我們治療疾病時需根據(jù)不同疾病不同層次皮膚刺激,神經刺激,骨膜刺激,血管壁刺激,韌帶刺激等等,這些是其三維空間的特性,加上前面的時間性,就組成了四維穴位的完整概念。

 

17.辨證論治的概念在“八字治療法”中的體現(xiàn):
        “八字治療法”源于中醫(yī)內經。與中醫(yī)理論密切相關,充分體現(xiàn)著辨證論治的思想。
        首先本療法以“陰陽、相對、平衡、反應”為大綱,以陰陽平衡為目的。由于陰陽是機體內對立而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所以八字治療法依此針對不同性質的病變,陰病陽治、陽病陰治進行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各種疾病與人體臟腑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八字治療法仍以中醫(y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指導思想。例如:肝在脅下,膽附與肝,二者互為表里。肝主筋,司全身筋骨關節(jié)之伸屈;肝主疏泄,其志為怒,與精神情志的疾病調節(jié)密切相關;肝藏血,與血液循環(huán)密切相關;其華在爪甲,開竅于目。肝為風之臟,主升主動,喜條達,惡抑郁。 五行屬木,其色為青。喜酸味,其液為淚。臨床上見到與此相關的疾病,必須從肝而治。又例如,肝司全身筋骨關節(jié),若膝關節(jié)拘攣失用,單純治療反應區(qū),就易反彈,療效不穩(wěn)。這時若加用肝相應區(qū)及上行關節(jié)相應區(qū),效果就顯著。肝病、膽病、眼病、情志病、婦科病……等,均宜用之。
        從經絡角度考慮,肝脈起于足大趾,環(huán)陰器,過少腹,夾胃,屬肝絡膽,布脅肋,循咽喉,連目系,上顛頂。這些部位病變于“肝”有關也必須在相應的肝反應區(qū)予以協(xié)同治療。這就是治病求根。 其他臟腑也是同理,略。
        臨床上的病癥,一般很少單純出現(xiàn),多虛實夾雜、錯綜復雜。單獨針對某一反應區(qū)或某一臟治療,也不利于療效的鞏固。我們必須捋順相互之間的關系,按照主次程序,設置符合病情的治療方案,才會取得更佳療效。病情有急有緩、有標有本,治療不可齊頭并進,急癥宜先治,靶目標明確,癥狀緩和后或慢性病,則標本兼治。對于正氣虛弱病人,首先要調理氣血化生之源(脾胃)。關于任督二脈, 因其總管人身陰陽之氣,是非常關鍵的經絡。
       總之,辨證論治涉獵較廣,為我們運用“八字療法”提供了廣闊舞臺。李伯松老師依據(jù)中醫(yī)原理經過數(shù)十年的挖掘、研究、實踐總結成功了“八字治療法”,是中華民族的醫(yī)學瑰寶,是眾多治療方法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她必將為中醫(yī)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

 

18.“八字治療法”中所講的“病感”與“病型”:
        “八字治療法”中所講的“病感”是指:疼、脹、酸、麻、癢;“病型”是指腫、硬、色、疣、僵。一般來說,任何原因所發(fā)生的痛苦,都離不開上述的“病感”的感受與“病型”的感受。而“八字治療法”治療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這些“病型”和“病感”,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比如某個部位腫、痛難忍,采用八字治療法后,可在一分鐘內立即止痛。某一個部位僵硬不能伸曲,基本上也很快恢復伸曲自如等。

19.“八字治療法”中人體的四個本體是:
        “八字治療法”把人體分為四個部分:頭(橢圓形)、頸(圓柱形)、軀干和四肢,每個部分稱為一個本體。一般而言,在本體內,都能找到疾病的反應點,這是短波;但是,如果反應點被另一個本體擋著,比如頭頂?shù)募不?,無法在頭與頸的連接處施針,就要在會陰處施針,這就是長波。

20.“八字治療法”中的四種“生物電象”:
         “八字治療法”中的四種“生物電象”分別是:通向本體范圍內的“短波”電象;通向多部體(本體外)的“長波”電象;通向全身或特定部位的“全息波”電象以及通向表皮的“浮波”電象。

21.“八字治療法”中必須針刺骨膜:
        《黃帝內經》中對針刺骨膜的問題在不少篇章中都有描述,如(靈樞?官針篇第七)“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薄拔逶惠敶蹋敶陶?,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腎之應也”。針刺骨膜是“八字治療法” 中的一種常用針法,其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刺透網狀物,還利用了骨膜所特有的“低刺激、高反應”的特性,通過針刺骨膜可以在瞬間改善病變部位平衡狀態(tài),達到減輕或治愈的目的。當然,針刺骨膜僅僅是“八字治療法”中的一種針法。

22.要掌握“八字治療法”,需掌握下面三個圈:
         第一個圈-------“穴位回歸公式”,也就是指給病人治病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高能量點:醫(yī)生必須要根據(jù)病人的年齡、患病時間的長短、病況及是否同時治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病來決定是否要開“高能量點”。若需要開“高能量點”的話,還要明確開哪幾個點?并明確先后順序。
        2)對應點:找準、找對病灶的對應區(qū)或點(在找對、找準對應區(qū)或點的基礎上找準反應區(qū)或反應點)。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找區(qū)或找點不準的話,將會大大地影響療效。有些地方的點或區(qū)在找到后用酒精棉很容易擦出紅塊或紅點,有些則不易,這時你得仔細觀察,有些是像樹的年輪般的;有些可借助刮莎板刮出點來;有些可用手指、壓棒、火柴棒、一次性衛(wèi)生筷子或針的柄按壓找尋痛點以幫助找到所需針刺的反應區(qū)或反應點;有些地方整個一片都是紅的,而只有個別點是白色或青色或其它顏色,這恰恰正是要扎的反應點。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需扎一個形狀(如:上下左右四針等)。有的部位不能只扎一個點,要多扎幾個點, 而且不能只是點幾下。針刺是在一分鐘內,不是幾秒鐘內,切記! 要扎到骨膜(能扎到骨膜的地方),需刺穿網狀物 。再要注意的是進針的角度,這非常重要。
       3)病根點:病根點也叫辨證點。我們都知道內經中也反復強調“治病必求于本” 。舉例來說,左膝關節(jié)痛,按八字的找點原則是扎右手肘,但略知皮神經分布的人都知道有“腰三主管膝周炎” 一說,因此在扎了右手肘后,還要扎腰三的對應點(區(qū)),即前胸骨的相關位置才行。
        第二個圈-------立體治療針藥同用的觀念
        我們都知道,“八字治療法”并不僅僅是針刺的概念,“自然物質”是由“生物電”和“化學物質”所組成,故我們在運用“八字治療法” 給人治病時,需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是單獨用針刺還是針刺與給病人喝“萬寶功能湯”相結合或除給病人針刺、喝“萬寶功能湯” 外還需使用中藥的點滴(如牛皮癬患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把針看成陽,把藥看成陰的話,針藥并用相當于陰陽平衡。
        第三個圈------“八字治療法” 的模式靈活運用
        醫(yī)生可根據(jù)病人體質的強弱不同、病程的長短不一、病況的不同和醫(yī)生自己的特長而有針對性地選擇針刺、灸、按摩、點穴、刮痧、外敷膏藥等各種方法進行治療。如腰部疼痛的病人,可在胸骨處扎針,也可用膏藥外敷或灸,均可達到較好的效果,有些老人和小孩或一些怕針的病人,初次可用大姆指點壓等的手法,待病人病情有改善或緩解后,再行針刺,則病人較易接受,有的病人甚至點壓后無需再針刺病已痊愈了。

23.同位點針刺法
        早在兩千年前的《內經》中,就有“髎刺法”的記載,用我們今天的理解就是對稱針刺法,即“病在左,針之右”,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將談到的同位點針刺法的前身及其理論淵源。
       病在左,針之右;病在右,針之左; 病在上,針之下;病在下,針之上; 病在前,針之后;病在后,針之前。
進一步推理,就是:
        病在左上,針之右下;病在右上,針之左下; 病在左下,針之右上;病在右下,針之左上; 病在左前,針之右后;病在右前,針之左后; 病在左后,針之右前;病在右后,針之左前。
        用數(shù)學中的坐標圖來界定,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就是對稱(左與右)、對應(上與下)和對折(左上與右下)的關系。在人體上,我們的手與足,就有對稱(左與右)、對應(上與下)和對折(左上與右下)的關系,同樣,四肢的各個對應部位及軀干都有這樣的關系。

  

24.     同位點在針灸臨床中的意義:

       手足相關的發(fā)現(xiàn)--------國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上肢與下肢之間存在著相關關系,如日本的吉元昭治把這種相關關系稱為“手足相關”,并繪出相關圖。圖上可以看出肩與臀相關、肘與膝相關、手與足相關,利用這一關系,前臂有病可在小腿施治,拇指有病可在姆趾進行治療,既與傳統(tǒng)中醫(yī)的髎刺法相吻合,病在上,治在下,病在下,治在上。實際上是對人體存在的上下對應,左右對稱的客觀現(xiàn)象的具體描述。

 

圖片

 


         人體的拮抗現(xiàn)象------日本的間中喜雄(1969年)還提出了左右拮抗、上下拮抗、背腹拮抗和四肢軀干間的拮抗現(xiàn)象,這種拮抗針刺激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反應了人體各部之間的相關規(guī)律。
        郭氏有效點療法-------中國針灸專家郭效宗發(fā)明的有效點針灸療法,是他畢生臨床研究的結果,他將有效點進行分區(qū),以頭頸部、軀干部、上肢部和下肢部為各獨立部分,按一定體表及外部標志分別分成Ⅰ、Ⅱ、Ⅲ、Ⅳ、Ⅴ個區(qū),頭頸部的五個區(qū)由內向外排列,每區(qū)縱向分布,其余各部則由下向上排列,每區(qū)均橫行分布。郭氏認為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各部分是密切相關的,例如上肢部、下肢部、頭頸部、軀干部的Ⅰ區(qū)都有相互調節(jié)的相應關系,當病變在頭頸部的Ⅰ區(qū)時,可以在其它部的Ⅰ區(qū)找到相應的有效點治療,表現(xiàn)出同一序號區(qū)相互調節(jié)的重要作用。
        黃金分割的啟示---陳氏的相關研究:陳氏研究發(fā)現(xiàn),腰痛的治療,傳統(tǒng)針灸取穴委中,不是簡單的“經絡所過”問題,它反映了針刺一個黃金分割點對另一個黃金分割點進行有效調整的問題,因為腰是人整體的黃金分割點,膝關節(jié)(委中穴在其后側)是下肢的黃金分割點,這一問題后被針刺曲池等穴(肘關節(jié)上的穴位,肘關節(jié)是上肢的黃金分割點,并且選取的穴位與腰沒有直接的經絡聯(lián)系)治療腰痛卓有成效所證實,這無疑證明了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同位點之間有相同或相似的穴位功能。
        局部與整體------微針體系的穴位分布規(guī)律 :微針體系包括耳針、頭針、手針、足針、鼻針、面針、腹針、眼針腕踝針等,這些小的針灸體系,均可以對人體全身的疾病或生理功能的失調有重要的調整作用,而它們的穴位分布與人體的各個部位和器官一一對應。如耳穴的分布象一個蜷曲倒置的嬰兒;頭針的伏象說,認為在發(fā)際區(qū)的穴區(qū)象一個伏著的人;鼻針的穴位分布則象一個盤腿背坐著的人。這些都說明了局部與整體有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經穴與臟腑相關的實驗研究-----我國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胃部疾患主要在足三里、中脘、陽陵泉等穴位出現(xiàn)壓痛點和索狀物,而肝病則在足三里、肝俞、曲泉、太沖等穴處出現(xiàn)上述陽性反應。(175頁)又一項研究證明,心血管系統(tǒng)和精神意識方面的疾患時,心經和心包經的電阻率有異常變化,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時電阻率的變化則多見于肺經穴位,胃潰瘍病人胃經穴位的皮膚電阻率變化最顯著,其次是脾經穴位。還有研究證實,某些內臟生理功能的變化,也會引起穴位導電量明顯的變化和低電阻點的增多。(176頁)以上事實說明,臟腑疾患和生理功能改變時,人體的體表除可出現(xiàn)痛覺過敏外,還可出現(xiàn)皮膚導電量等病理性反應,并有相對特異性?,F(xiàn)代研究結果遠不止這些,限于篇幅我們不能一一例舉。
       由此可以總結出:
1、人體各部分相對應的穴位之間有同位點的關系,其功能相同或相似;
2、體表的穴位與人的臟腑之間有相應的關系,刺激這些部位對內臟疾病和生理失調有調節(jié)作用;
3、局部的穴位群與整體的各部分有相對應的關系,局部刺激對整體有調節(jié)作用。
        實際在臨床上,我們應用同位點取穴法的例子比較多見,如我們常用大陵穴治療足跟痛,這是一個典型的同位點取穴法中的上病下取的例證。大陵穴位于掌根,我們是在用掌根的穴位治療足跟的病。我們治療胃病常用足三里穴,按照同位點取穴的原則,手三里與足三里有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我們單純用手三里治療胃病,也有肯定的療效。

         另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下的膽囊穴是治療膽囊炎的有效穴位,那么,我們在前臂的同位點上選取一點針刺配合應用,臨床證實有肯定的效果。有趣的是,我們考慮到胰腺與膽囊受同一節(jié)段的脊神經的支配,因此,將治療膽囊炎的配穴用于胰腺炎的治療有同樣的效果。上述的三個配穴例子,有在同名經上的,有在異名經上的,有的是穴位,有的不是穴位,可它們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遵循了同位點規(guī)則。
          根據(jù)上述所論,我們例舉一些臨床常見的同位點針刺法:
1、左病右取法:依古人“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立法。如網球肘在左則取右側對應點,又如踝關節(jié)扭傷在右,則取左側對應點。
2、上病下取法:是前法的延伸,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膝關節(jié)痛,取肘關節(jié)對應點,又如足跟痛取手掌跟的大陵穴。
3、前病后取法:是軀干段的配穴法,如乳腺病區(qū)背部的對應點治療。
4、穴位同位點配穴法:是指上下對應部位的穴位同時相配的取穴法,如取足三里穴治療胃病,用手三里穴相配。如需內關穴治療,就配三陰交穴治療。
5、微針體系的同位點配穴法:這包括多種微針體系里的取穴法,如在頭伏象的肩點針灸可以治療肩周炎。
6、綜合應用同位點配穴法:是指上述方法的結合使用。
        之所以在針灸臨床眾多的針法中提出同位點針刺法,是為了在復雜煩瑣的針灸配穴理論中尋求一種簡潔有效的方法與規(guī)律,同位點針刺法無疑具備這樣的特點。我們在針灸的原理的研究中曾提出:人是一個具有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修復機制的復雜生命體,針灸正是通過有規(guī)律的刺激調動這一自我康復機制的有效方法,而同位點針刺法正是在治療中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25.   0.618與針灸
        黃金分割法在數(shù)學、建筑、生物、音樂等諸多的領域里有著廣泛的應用,被稱為宇宙神秘的黃金數(shù),人作為生物界的領主,更是與黃金分割密切相關,我們從針灸的角度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了人體的穴位與黃金分割的密切關系,及其在針灸理論與臨床醫(yī)療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1、數(shù)學中的黃金分割問題

 

圖片

 


        在已知線段上求作一個點,使該點所分成的較長線段是全線段與另一部份的比例中項,這就是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問題。 “黃金分割”比值約為0.618。這種分法為“黃金分割”,這個點稱為“黃金分割點,意大利數(shù)學家斐波那契在《算盤書》的修訂本中提出「兔子問題」,導致斐波那契數(shù)列:1,1 ,2,3,5,8,13,21,34,……,它的每一項與后一項比值的極限就是黃金分割數(shù),即黃金分割形成的線段與全線段的比值。
2、生物界的黃金分割現(xiàn)象
         人們發(fā)現(xiàn),在海洋鸚鵡螺身上,一些動物角質體上,有甲殼的軟體動物身上,都有“黃金螺線”。蕨類植物的琴狀梢頭,其螺線為前述“黃金螺線”。向日葵不但葵盤上有一左一右的黃金螺線,而且每朵小花或果花上也有兩條黃金螺線,更奇異的是每套螺線總數(shù)都符合F數(shù)列:如有21條左旋,則必有13條右旋,其總數(shù)為34條。事實上,任何菊科植物的花盤都有與向日葵盤一樣的特點。此外,向日葵的外緣花瓣分為55和89瓣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這兩個數(shù)值也正好是F數(shù)列中的相鄰兩數(shù)。
斐氏當年的研究已經表明,許多植物的葉片、花瓣、果粒數(shù)與F數(shù)列相吻合。著名的“魯?shù)戮S格定律”實際上是前述F數(shù)列在植物學中的應用,與黃金分割有關。數(shù)學家澤林斯基在一次國際數(shù)學會上指出,樹的年分枝數(shù)目就是F數(shù)列,即枝數(shù)的增長遵循前述小兔增長的規(guī)律。
           許多植物萌生的葉片、枝杈或花瓣都按黃金分割的角度伸展,從上往下看時,它們把水平面360°角分為約222.5°和137.5(360×0.618=225)。即任意兩相鄰葉片(枝頭或花瓣)都沿著兩個角度伸長;這樣,它們雖不斷輪生,卻互不重疊,有利于光合作用。這不能不說是生物進化中與黃金分割有著迷一樣的聯(lián)系的結果。
3、與人有關的黃金分割問題
       實際上黃金分割法在建筑、美術、攝影、音樂、科學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我們之所以引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黃金分割現(xiàn)象,是想以此提示人們,物種的延續(xù),生物的進化無不與黃金分割密切相關。作為生物界的領主人類來說,更脫離不了黃金分割的。      

      如:有人研究出人體最感舒服的溫度約23度(氣溫),是正常體溫37度的黃金點(23=37x0.618),還發(fā)現(xiàn),精神愉快時,人腦電波頻率下限(8赫茲)與上限(12.9赫茲)之比,恰為黃金數(shù)。其實,人體的結構也遵循黃金分割的比例。
        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系時,發(fā)現(xiàn)了人體結構中有14個“黃金點”(物體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 0.618),12個“黃金矩形”(寬與長比值為 0.618的長方形)和2個“黃金指數(shù)”(兩物體間的比例關系為 0.618)。
        人體的黃金點:

 1)肚臍:頭頂-足底之分割點;
(2)咽喉:頭頂-肚臍之分割點;
(3)、(4)膝關節(jié):肚臍-足底之分割點;實際上它還是下肢長(大腿、小腿與腳長之和)的分割點;
(5)、(6)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中指尖之分割點;
(7)、(8)乳頭:軀干乳頭縱軸上的分割點;
(9)眉間點:發(fā)際-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
(10)鼻下點:發(fā)際-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
(11)唇珠點:鼻底-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
(12)頦唇溝正中點:鼻底-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
(13)左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左1/3與右2/3之分割點;
(14)右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右1/3與左2/3之分割點。   
黃金矩形:
(1)軀體輪廓:肩寬與臀寬的平均數(shù)為寬,肩峰至臀底的高度為長;
(2)面部輪廓:眼水平線的面寬為寬,發(fā)際至頦底間距為長;
(3)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底間距為長;
(4)唇部輪廓:靜止狀態(tài)時上下唇峰間距為寬,口角間距為長;
(5)、(6)手部輪廓:手的橫徑為寬,五指并攏時取平均數(shù)為長;
(7)、(8)、(9)、(10)、(11)、(12)上頜切牙、側切牙、尖牙(左右各三個)輪廓:最大的近遠中徑為寬,齒齦徑為長。
黃金指數(shù):
(1)反映鼻口關系的鼻唇指數(shù):鼻翼寬與口角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shù);
(2)反映眼口關系的目唇指數(shù):口角間距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shù)。
4、黃金分割與人體穴位的密切關系
       我們從針灸學的角度來研究會發(fā)現(xiàn),位于人體臍部的黃金分割點就是神闋穴,在后面則對應著第四腰椎(椎兩旁的1、5寸是大腸腧,在人的黃金分割橫線上)。對整體而言是這樣,對局部而言則因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劃分方法,下面我們具體談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明確幾個有關人體的黃金分割概念:
1、黃金分割點--以人的臍高與身高之比為常數(shù)R,人體某相對獨立部分之長與R之積所確定的點為黃金分割點。
2、黃金分割線--指通過黃金分割點上的縱線或橫線。
3、黃金分割區(qū)--指同一段上黃金分割正向點與負向點之間的區(qū)域。
4、黃金分割正向點--指與人的頭向相同而確立的黃金分割點,如身高的臍點。
5、黃金分割負向點--指同一段上與正向點方向相反的點。 (注:通常我們說的點與例舉的穴位有的為正向點,有的為負向點。)
       現(xiàn)在再來看人體結構中的 “黃金點”和穴位的關系:

(1)、肚臍:神闋穴,其橫線上有天樞、大橫、帶脈、大腸俞、腰陽關穴;(2)、咽喉:其橫線上有人迎、扶突穴; (3)、膝關節(jié):有犢鼻、委中、委陽、陰谷穴。(4),肘關節(jié):有曲池、尺澤、曲澤、小海、少海、天井穴。(5)、乳頭:乳中穴。(6),眉間點:印堂穴。(7)、鼻下點:人中穴。(8)、唇珠點:兌端穴。(9)、頦唇溝正中點:承漿穴。(10)、左右口角點:地倉穴。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劃分:
       脊柱—軀干段的黃金分割點在第七錐下橫線上:有至陽、膈俞、膈關穴;
       胸腹部—黃金分割點在劍突上:有鳩尾穴;
       肘部至遠端 —黃金分割點在腕橫紋上:有太淵、大陵、神門、陽谷、陽池、陽溪穴等;
       膝部至遠端—黃金分割點在踝橫紋上:有解溪、申脈、昆侖、太溪、照海、商丘、中封穴等;
       四肢—四肢長的黃金分割點在肘膝關節(jié)橫線上。 (注:大腿+小腿+足長其黃金分割點也在膝關節(jié)橫線上,因此提示上下肢有對應關系)
       另外,單一的部分可以進一步劃分;如上臂、前臂,大腿、小腿,手、足等;軀干及頭還可以作縱向的劃分,如以前或后正中線為周長起止點做劃分。針灸醫(yī)生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黃金分割點(線)上紛紛對應著我們熟知的穴位,且多數(shù)是我們常用的又很重要的穴位。我們知道,黃金分割法之所以被稱作“黃金”,它們不僅僅是在美學、力學及生物學等方面有重要意義,也反映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就人體而言,“臍療”之所以在民間盛行,這與它有廣泛的治療作用和顯著的療效是分不開的,從另一角度看,也反映出了人體黃金分割穴位治療作用的“最佳”,這不容我們忽視,我們有必要就此研究、開發(fā)和利用這一規(guī)律,從而揭示黃金分割點(線)與人體穴位之間的關系。
5、有關黃金分割線(或點)上的穴位作用的探討
          臨床上腰痛患者我們除了在腰部取穴外,還常取膝部的委中穴,由此我們想到,腰部是人身高的黃金分割點,委中穴是下肢部的黃金分割點,這是巧合嗎?雖然它的出發(fā)點是基于經絡理論——膀胱經通過腰部,然而,這是否是黃金分割點的穴位之間具有相似作用的結果呢?為此,我們對腰痛患者采用了其它黃金分割點配穴法,如單取肘部曲池穴等配穴針刺,果然跟我們推測的一樣,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以“肘上四穴治療腰痛58例”為題在《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99、2期上進行了報道,同時也搜集到了原始經驗的依據(jù),如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找到的尺澤治“腰脊強痛”,尺澤、委中、人中治“挫閃腰脅痛”《針灸大成》,“腰痛引少腹、四肢不舉、小海主之”《皇帝甲乙經》,“挫閃腰脅痛取尺澤、曲池《神應經》”等等,這也說明了我們先人在古代的醫(yī)療活動中無形的遵循著黃金律。
        黃金分割配穴法的確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和神奇的療效。如我們發(fā)現(xiàn),小節(jié)段上的黃金分割點,其治療范圍較廣,但針對性較差,而大節(jié)段上的黃金分割點,其治療范圍較窄,但它的針對性較強。也就是說,人體大段上劃分的黃金分割點治療范圍較窄,而相對獨立的小段上劃分的黃金分割點治療范圍較廣。從另一角度講,也就是人整體劃分的黃金分割點與局部劃分的黃金分割點之間有大小之分。我們還發(fā)現(xiàn),每一黃金分割點既對局部區(qū)域有調整作用,又對對稱、對應部位及整體有調整作用。再者黃金分割點之間級差相同或相近的,調整作用也相近,反之則調整作用有較大區(qū)別。有趣的是,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些人體穴位的分部還符合菲氏數(shù)列,如腹部神闕穴是5與8之比,臍下關元穴是2與3之比,前后發(fā)際正中線上的百會穴是5與7之比,亦接近數(shù)列,而頭針的平刺難免穿過該點。這些發(fā)現(xiàn)給我們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空間,按照這一思路,我們可以從辨證、辨經、辨陰陽、辨虛實等多方面運用黃金分割配穴法去深入地研究它們的規(guī)律性。
6、黃金分割法在針灸配穴中的應用
        我們看到,黃金分割法在針灸領域的應用,從理論上講,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經絡理論;從配穴上講,它擴大了配穴思路;從穴位功能上講,它增加了主治作用;因而可以說它是針灸理論與臨床的補充和發(fā)展。下面我們具體談一下:
1、常見的黃金分割點上的穴位(略) 這樣的穴位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另外,有些部位雖然可以確定黃金分割點而沒有穴位在其上,但取之仍有很好的治病作用,這也是我們發(fā)現(xiàn)新穴位的好方法。
2、配穴法:A、同級黃金分割配穴法。(包括對稱、對應配穴法。) B、臨近級黃金分割配穴法。 C、本經黃金分割配穴法。 D、異經黃金分割配穴法。 E、本、異多經黃金分割配穴法。 這樣的配穴法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例舉了。
3、應用舉例:

A、有資料報到,采用接經取穴法治療坐股神經痛有效率98%,而采用的穴位是支溝與腕骨兩穴,它們分別是肘遠端段的兩個黃金點,一正向(支溝穴)一負向(腕骨穴)。①
B、止血方的組成為大陵與郗門,一為肘至遠端段的黃金點,一為前臂的黃金點。②
C、百會提肛方的組成為百會、鳩尾兩穴,一為前后發(fā)際的黃金點,一為胸腹部的黃金點。③
D、我們臨床常用的單穴治病有很多是黃金點上的穴位,如孔最治支氣管哮喘、肺結核咯血,印堂治胃炎,曲池治高血壓等等。④
        有些針灸配方中要用許多穴位,可我們總能看到黃金點的影子,這恰好說明是我們在實踐中無形的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只是我們沒有認識而已,這里的例子來源于已出版的資料以示真實。它在治療中究竟還有何規(guī)律,很值得我們研究與探索。
        我們知道,針灸的經絡理論一直指導著臨床,而針灸的快速發(fā)展已無法再用傳統(tǒng)的理論去闡述它了,如微針體系的出現(xiàn)、新穴的報道、奇穴的應用、新的配穴法等,而黃金分割法的引用從新的角度闡述了針灸的作用機理,它說明了人體上的黃金分割點之間是不同部位的同位點,具有相似的作用,它既是針灸配穴的最佳點,又是發(fā)揮治療作用的最佳點,還有可能是疾病形成初期的最早的反應點,因此,在配經選穴中它有定位、定向及治療作用最佳等重要意義。而它的正負點又道出了人的陰陽兩種屬性,符合中醫(yī)的陰陽理論。這無疑給針灸理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維、新方法,給針灸配穴拓寬了思路,從而給帶有局限性的針灸療法帶來了新的突破?;谏鲜鲇^點,我們運用黃金分割配穴法至臨床中,其靈活性和廣泛性及獨道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26.隨著學習應用“八字治療法”的逐漸深入,我們就會在臨床上遇到問題:
一)怎樣正確、快速地找病灶部位的對應點?
二)對應點(區(qū))、反應點(區(qū))、對應治療點(區(qū))的關系是怎樣的?
三)按照“陰陽、相對、平衡、反應”這八個字通過病灶部位找到對應治療點(區(qū))后,到底是要扎一針還是數(shù)針?
四)在臨床上怎樣合理、正確地掌握和應用四種電波?

五)如何靈活把握四個本體和人是一個完整的大本體的關系?
六)本體與本體的結合部怎樣處理

七)針刺的程序應該怎樣呢?
八)究竟該怎樣理解“萬寶功能湯”?

九)怎樣正確理解“病根點”的問題?

十)何人、何時、何處及該怎樣使用全息點(或我稱之為高能量的點)?

        先說第一個問題:“ 對應點”(要注意與“對應治療點”的異同,這一點我后面還會再談到)的找法一定要掌握三大技巧,即:1)掌握了四個本體極其解剖的特點;2)了解“以骨為準,以痛為腧”的真正含義;3)記住幾個本體中的若干重要標志點。
        在“八字治療法”里, 關于人體中的陰陽屬性, 有一個地方與所有的針灸書里都不一樣, 就是腳底心。 把人看成是一個爬行動物正在地上爬,那么就人的前后陰陽屬性來說,則所有朝著太陽 (或曰被太陽所照) 的地方均為陽 (包括腳底心); 而所有與地面相接觸的部分均為陰。 下圖中,就人的前、后 (腹、背) 的陰陽屬性來說,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均為陽 。臨床上,治足跟疼也就是根據(jù)這個屬性來定的。

 

圖片

 


        第二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理解這三個點(區(qū))的異同。通過病灶點(區(qū))我們很容易找到其相應的對應區(qū)或點,但這僅僅是一個大致的位置。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找到反應點(區(qū))。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找區(qū)或找點不準的話,將會大大地影響療效。有些地方的點或區(qū)在找到后用酒精棉很容易擦出紅塊或紅點,有些則不易,這時你得仔細觀察,有些是像樹的年輪般的;有些可借助刮莎板刮出點來;有些可用手指、壓棒、火柴棒、一次性衛(wèi)生筷子或針的柄按壓找尋痛點以幫助找到所需針刺的反應區(qū)或反應點;有些地方整個一片都是紅的,而只有個別點是白色或青色或其它顏色,這恰恰正是要找的反應點。
        那么找到了反應點(區(qū))就算找到了最佳進針點(也叫對應治療點)了嗎?答案是不一定!有時為了更安全,你就得犧牲一些療效,或斜刺或偏離一些反應點的位置進針。
        第三個問題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需扎一個形狀(如:上下左右四針等)。有的部位不能只扎一個點,要多扎幾個點,,而且不能只是點幾下。針刺是在一分鐘內,不是幾秒鐘內,切記!另外要扎到骨膜(能扎到骨膜的地方),需刺穿網狀物。再要注意的是進針的角度,這非常重要。還有就是按我自己臨床的體會:凡要扎幾次的病人,你在扎第二次(或第三次等等)時,若你很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紅點的位置與第一次有一些小小的變化,這也說明了病情在發(fā)生變化,故你的治療點也應變化,這也是我以前反復強調的(病是活的、變化的,治療點又豈能一成不變),這也證明了“人身無處是穴、人身處處是穴”的道理及“穴位”是四維的概念。因此,你的治療點應該是這個新的反應點(這也叫“病穴相應”)。
“外踝后方微腫,痛劇”的病例:
1)八字治療法的八個字是:陰陽、相對、平衡、反應;
2)八字治療法中無穴位的概念,又處處體現(xiàn)穴位的四維概念;
3)外踝后方微腫,痛劇,并引起小腿后部酸脹,那就找對測的手腕的地方(用陰病陽治,陽病陰治,在小腳趾方向的,就一定要找小手指的方向);
4)如果還不清楚的話,那我這樣說:背部(含腿、腳)都是陽,那就是委中、承山都是陽,腳踝處的解溪是陰。你再把手舉起來,向前的屬陰,向后的屬陽。還有一種方法,你想象人是在地上爬的,那朝天的都是陽,朝地的都是陰;
5)這樣你就找到了對應點或叫對應區(qū)(相對于病灶點或區(qū));
6)你用酒精棉在該區(qū)擦拭,一定會找到紅點或紅區(qū)(其它情況也會發(fā)生,但疼痛的一般就是紅的反應);
7)你用針對準紅點或紅區(qū)扎,使用《內經》中的短刺,即就近刺到骨膜,用的是合谷刺的手法,不留針,大約一分鐘內;
8)好了,患者該是笑嘻嘻地能走路了,也不疼了。
         實際上,在“八字治療法”中先把人分成四個本體,即:頭(橢圓形)、頸(圓柱形)、軀干和四肢,每個部分稱為一個本體。一般而言,在本體內,都能找到疾病的反應點(區(qū)),這是短波;但是,如果反應點被另一個本體擋著,比如頭頂?shù)募不?,無法在頭與頸的連接處施針,就要在會陰處施針,這就是長波。另外還有浮波和全息波。每一個本體都有一個重心點,由這個重心點,我們就很容易找到與病灶點(區(qū))相對應的對應點(區(qū))。拿軀干來說,就是:曲骨穴與大椎穴相對應;尾椎與天突相對應;胸與腰四、腰五旁開3~5CM處相對應(因人而略有小小的變化);腋窩對應環(huán)跳穴,.......。
        凡是男性的病,如前列腺炎等等,那就是扎大椎附近的反應點(區(qū)),女子的痛經、子宮肌瘤等等,也是那個附近(有沒病或有什么病,你用酒精棉一擦就知道啦)。痔瘡那就是扎天突。心臟病就扎右面的腰四、腰五旁開3~5CM處相對應點(區(qū))(一扎,患者就會感覺人輕松很多,有的說就像是把胸口上的一個蓋子給拉掉了,胸也就不悶了)。那么,治女同胞的乳腺炎或小葉增生呢?我想大家馬上就會明白了。治腋部的?。ê治叮驮鷮鹊沫h(huán)跳呀。
         要說明的是,把人分成四個本體是為了找點的方便,可千萬別忘了人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本體呀,這樣你也就能理解為何治痔瘡也可挑上唇系中的小白點等等。
       眾所周知的“感冒三針”,一旦你明白了它的原理就一點也不難理解它的功效。皮膚病怎么治,脫發(fā)又怎么治,明白了科學道理,都是很簡單的。 再如痛經及因痛經引起的不孕,為何要扎大椎附近,為何要加承漿和委中二穴,大家都可以自己好好再悟一悟的。

27.針灸治病的三大途徑
        1)調神;   2)調氣(調氣血、調陰陽);     3)解結
        調神、調氣和解結三者之間,既有本質的區(qū)別又有一定的相互聯(lián)系。牽涉到局部、全身及與天地日月一體的關系。通過調整人的身、心、神、靈,以求回復真正和相對的天人合一。
        要把治病的三大途徑,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調神”、“調氣”和“解結”真正理解并能在實際臨床中靈活應用的話,還必須先明確幾個概念。下面我就談談這些問題:
        1)“核、關、穴、孔、竅、結、鎖”等都有其自身的具體位置和真正的意義
        我的師傅在教我傳統(tǒng)針灸時,曾經對我說過:搞針灸的人若對“核、關、穴、孔、竅、結、鎖”這七個字的真正含義能有所領悟的話,則針術成矣,否則的話,頂多只是有了針功而已。很多年以來,師傅的話一直銘刻在我的心中,對這七個字反復的心悟和體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針法的一些奧妙之處,獲益匪淺。后面我會作一些介紹的。
         2)有關經絡的問題
        這是一個誰也繞不過去的問題,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你說有經絡的話,卻偏偏拿不出有些人所要的東西;你說沒經絡吧,有很多有效的治病方法又確確實實可以用經絡來解釋。我記得很早時,我的一個師傅曾對我這樣說,他說經絡傳導有三套系統(tǒng)。也就是指:
①脊柱(龍骨—龍脈)為主的神經傳導系統(tǒng);
②以骨膜為主的筋膜傳導系統(tǒng)。肝主筋,膽主膜。切記“ 以骨膜為主”并不是說只有骨膜;
③ 隱形傳導系統(tǒng)。
           師傅說這三套傳導系統(tǒng)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
3)關于“生物轉換工程”的個人見解
       肌體生物電(廣義講應是:生物能量或生命信息能量)通過特定激發(fā)手段,產生某種信息波(全息電波也是其中的一種),反饋到大腦中樞指揮系統(tǒng),按一定的生物信息密碼,求助調動、激活全身的相應能量參與幫助受損的細胞。也就是大腦依據(jù)病灶區(qū)所求,下達指令,引導全體生物(電)能量從病灶相應區(qū)或其他地方一起直達病灶區(qū),直至病愈的整個工作程序就稱之謂“生物電--腦轉換工程”。
        在“生物電腦轉換工程”中,大腦是“母體”?!澳阁w”涵括了中樞神經,但是中樞神經不等于母體。“母體”這一概念是今天正式向大家提出的,請大家注意這個詞的深刻含義!
       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母體!如同一臺電腦的CPU,人體一切之中樞。理解了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母體這個概念,我們不僅能知道為什么有時只不過是單單扎了高能量點,同樣能治療好疾病的原因了。我們還能進一步了解了所謂情志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情志對大腦這個母體產生了影響,使得母體誤發(fā)出了某些指令,如減少或中斷或停止對某一個或某幾個臟或腑所需能量的供應,從而導致該臟或腑的功能不全或產生疾病。
       這里有二個含義: A)一個人若老是誤認為自己的肺有病,則大腦這個母體(指揮中心)就會使得對肺的能量的補充出現(xiàn)問題。B)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的道理何在呢?請大家自己好好悟一悟。
        反過來,若已有了病,只要母體能調動自身的能量(包括能正常工作的免疫細胞和那些我在內部講課時反復提到的那些“沉睡的免疫細胞”)。萬一能量不足夠的話,就要借助于針、藥或其它的治療手段。這就很明白了,既然大腦是母體,那調神(狹義的)肯定要調腦,調任督脈就比較容易理解啦,這是走捷徑呀。(當然不同的病,所調的程序是不一樣的)
        我的研究表明,針刺對應點或區(qū)(娘家)并不僅僅起著把對應點的生物電請回病灶點或區(qū)(婆家), 還擔負著導航的作用,也就是通知大腦這個“母體”病灶點的確切位置,讓大腦這個“母體”很快地調動全身的能量又非常精確地找到病灶點或區(qū)來治療疾病。
4)關于長強等高能量點(區(qū))
         長強區(qū)是全身非常重要的一個高能量點,此處匯聚了五臟六腑與經絡的龐大信息能量。大家通過觀看我下面發(fā)的那兩張圖就能非常明了啦。

圖片

 

 

 

圖片

 

 


        尾椎直腸是人體的生命之根,人體各個器官都能在直腸末端找到對應點。從生理學原理來看,人的一切感知和運動,都是在大腦中樞神經的支配下完成的,而脊神經中有神經直接連接大腦與直腸,對直腸末端進行刺激,就相當于刺激大腦中樞神經,能在瞬間調動全身機能,活化全身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民國時印制的"正人明堂圖 藏腑明堂圖",其實際上已把尾椎直腸全息療法的原理用圖的形式表述得非常清晰。與此相關的,經由背部的幾個經絡均上通頭部,是治療神經系統(tǒng)尤其是腦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部位。大家仔細觀察長強區(qū)相應位就可看出長強與治療范圍的關系。談到高能量點,我們一定要注意人體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過分的透支,會使疾病治療向相反方向發(fā)展。
        因此,即使是八字治療法中的高能量點,也不可隨意頻繁使用。對某些疾病的某些部位(如肌肉萎縮的對應部位)一日需要針刺2次,而高能量點則使用一次即可。需要療程治療的病種,可以采用間日或間隔幾日的方法,避免透支使用。另外,我們可以加用萬寶功能湯。
5)關于針灸中動態(tài)八卦手法的簡解
       我們可以把一些主要的高能量點看成八卦來進行治病,這是一個以靜態(tài)為主的手法,另外尚有兩種動態(tài)八卦的方法,這些是道家針法中的不傳之秘,我只能簡單地說一下:
       A)把某一點看成是主穴,則在其上、下、左、右四點中你得加補一針或若干針,這樣的話,你的療效會提高很多。老師那天講了“八字治療法”中扎大椎(這里是把大椎看成高能量點)時的一些方法,他說到若病在大椎以上,你就得先扎上面一針,再扎大椎,等等。而按我們道家?guī)煾到涛业姆椒?,則在大椎、神厥等要穴的周圍,有一動態(tài)的有如繞地球轉的月亮一般的“穴”,這“穴”隨時辰的不同而處在不同的位置(有些人對流注的理解就是十二經,實在是很片面的)。我們扎時是不會按上、下、左、右四點來扎的。但對沒把握的人來說,用圍針(即扎四針)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法,雖不是最佳,但多少還是有用的。老師的方法對生物電的傳導肯定是有幫助的。
       B)把大椎、神厥等要穴看成是主穴,也就是中間土(數(shù)字上就是5),把身上的其它相關的部位按河圖或洛書的方法排列并進針,這也是一種動態(tài)的八卦。有關這個問題有時間我再與大家好好交流。
6)“穴位回歸公式”的介紹
       “穴位回歸公式”是由楊蘭醫(yī)生和筆者在二零零七年初首次獨立提出的,其中的一篇論文“穴位回歸公式初探”已正式發(fā)表在《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7年第5卷第17期 P74~76上。文中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如下三點主要的觀點:
A)疾病是活的,而以往的穴位是死的。用固定的穴位來治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無異于緣木求魚、刻舟求劍。按“穴位回歸公式” ,我們可讓每一個疾病有其自己相對應的“穴位”(反應區(qū)或反應點)。這些穴位與傳統(tǒng)的十二經和奇經八脈的取法不完全一樣,是因人、因病而定,且具有多維立體結構的特性,從而也是精確的、科學化、標準化的“穴位”;
B)兩人首次系統(tǒng)而又完整地提出:“八字治療法”治病一定要有“陽性點或區(qū)(反應點或區(qū))”、“病根點或區(qū)(辨證點或區(qū))”、“全息點或區(qū)(高能量點或區(qū))”這三大點(區(qū))的概念。套用穴位回歸公式,你就能既很方便又很精確地找到各種疾病所對應的“穴位”;
C)文中明確地提出治病的三大途徑是:解結、調氣和調神,而所謂的結就是一個一個疾病的反應點,解開這些結,打通這些結,病焉能不愈?
          以左膝關節(jié)疼來加以說明:
        * 若病程很短且不是很嚴重的話,則只需扎右手肘處對應點。需注意的是,我們扎的時候, 不單單是一個點, 而是一個圈或帶或在此圈上的若干點或一個面,也就是我們要扎“對應點(區(qū))”;
       * 若病程較長或病較為嚴重的話,則應先扎高能量點,如腰二區(qū)(從第三腰椎起扎到第一腰椎,三針)、大椎等,再扎右手肘處對應點,也就是我們要扎“高能量點、對應點”;
       * 有時膝關節(jié)的疼痛, 不能單單考慮膝關節(jié)的問題,從皮神經分布來看,“腰三主管膝周炎”,故本著“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你就必須要把第三腰椎的問題給解決好,那我們就得按腰三的對應區(qū)扎胸前,同時要把高能量點和右手肘處的對應點扎了,也就是我們要扎“高能量點、對應點、病根點” ;
      * 考慮到人是一個整體,有些久病、重病還得打開其上下通道的關鍵點,即開鎖。本例中,你得把本體與本體的結合部(左邊的髖關節(jié)打通),也就是“對應點、高能量點、病根點、開通道之鎖);
      * 還有些時候,你需要做的是“對應點、高能量點、病根點、開通道之鎖、局部處理(如放血或采用浮針);
      *還有的時候,除扎針外,你得結合中藥共同治療。
       大家看到,同樣是左膝關節(jié)疼,處理方法就不一樣,這還不包括有時先要進行復位處理等等,但由于有了整體的概念,你在處理這類病患時,心中就不會發(fā)慌。
        說到放血療法的問題,我想“八字治療法”并不反對放血, 但是我們不提倡隨意的放血。給大家講過了,對于一些僵硬的、壞死的細胞, 單純把生物電請回去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要給這些壞死的細胞(已在體內變質的壞分子)尋找出路,所以放血療法在這就是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像馬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幾輛車撞毀在一起,你就是把所有的警察調來都無濟于事,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毀壞的車用拖車拖走才能恢復正常的交通流暢。這里我要指出的是,就放血而言,要注意三個問題。其一是部位的問題,也就是你在哪里放血;其二是放血的量的問題;第三是怎樣提高療效的和防病氣的問題。就第三個問題來說,有時在放血的時候, 我們要配合一些外用藥物,如治療喉部出現(xiàn)問題的候,      我們在尾骶部等部位放血,要用一種草藥, 搗爛后敷在放血處。這樣對患者和我們醫(yī)者都有極大的好處。這個是道家的一些秘法。
當然,你也可按我以后會談到的“四何假設”或“天易針法”來處理這類病;你還可按切浮脈所得,從“皮、脈、肉、筋、骨”(也就是“肺、心、脾、肝、腎”)分五層逐層來調理和治?。ㄟ@些是民間中醫(yī)常用的方法)。

 

28.穴位回歸公式
         疾病是變化的,而以往的穴位是固定的。用固定的穴位來治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無異于緣木求魚、刻舟求劍?,F(xiàn)在我們可以通過“八字治療法”中的“陰陽、相對、平衡、反應”推導出“穴位回歸公式”,讓每一種病證有其自己相對應的“穴位”(反應區(qū)或反應點)。
        傳統(tǒng)的經絡穴位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發(fā)現(xiàn)并總結的。歷代對穴位的認識不斷豐富,數(shù)量不斷增多,一般分為三類:

        1>,歸屬于一定經絡稱十四經腧穴;

        2>,在原有經穴以外增加的經外奇穴;

        3>,沒有固定位置,隨病痛處和壓痛點而取的阿是穴。『2』從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到《靈樞?經脈》以及現(xiàn)在的針灸教材對于經絡穴位無不呈現(xiàn)著明顯演變的痕跡?!端貑?五藏生成篇》:“此皆衛(wèi)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這個解釋真實而中肯,只要是衛(wèi)氣所留止,邪氣所克之處即為穴位。并不一定就固定在某處,人體處處是穴位?!鹅`樞?經脈第十》指出:“十五絡脈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古人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人經不同,絡脈也不同,醫(yī)者取穴之時當求之上下。

       《靈樞?官能篇》云:“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里,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伐有過。知解結,知補虛瀉實,上下氣門,明通于四海,審其所在,寒熱淋露,以輸異處,審于調氣,明于經隧,左右肢絡,盡知其會。”通過辨證審查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盡知其會。會:也即是穴之所在。明疾方可定穴、解結、補虛、瀉實。穴隨疾之變化而動。
       《靈樞?刺節(jié)真邪第七十五》告知:“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另有:“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后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結是什么?從古人的以上論述中可以知道結就是就是一個一個疾病的反應點,解開這些結,打通這些結病焉能不愈?(當然針灸的治療不止解結,尚有調氣,調神。)而且穴位是活動的,是一個多維的立體結構,它能通榮衛(wèi),在榮衛(wèi)之間稽留。我們治療疾病時應根據(jù)不同疾病不同層次給予皮膚刺激,肌肉刺激,骨膜刺激,血管壁刺激,韌帶刺激,神經干刺激等等。通過“陰陽、相對、平衡、反應”這八字要訣,推出一個個活的,精確的,科學化,標準化的穴位,進行以針刺為主的治療,(尚還可根據(jù)病人體質的強弱不同、病程的長短不一、病況的不同和醫(yī)生自己的特長而有針對性地選擇針刺、灸、按摩、點穴、刮痧、外敷膏藥等各種方法進行治療。) 因針灸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使得每一種病感(痛、脹、酸,麻、癢)和病型(腫、硬、色、疣、僵)均可以找到其對應的反應點或反應區(qū)而得到治療解決。

29.生物電現(xiàn)象
       通過“陰陽、相對、平衡、反應”八字治療法創(chuàng)建的“穴位回歸公式”,對于疾病施診治療具有很好的效果,這與生物電現(xiàn)象密不可分。因為特制的針刺激相應骨膜上的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調動自身相應的生物電波在瞬間傳遞于病灶,恢復病灶細胞活力,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達到治病的效果。
        當人體組織受到一些外加的刺激因素(金屬的,藥物毒物的,溫熱的,或適當?shù)碾姶碳ぃ┳饔脮r,可以應答性的出現(xiàn)一些特定的反應和機能改變。在各種組織中,一般以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以及某些腺細胞表現(xiàn)出較高的興奮性。興奮性被理解為細胞在受刺激時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也就是產生一個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方向可傳導的電變化。另外,兩位德國生物學家,他們進一步證實了細胞膜上具有極微小的離子道。細胞不斷運動和不斷的與體液物質進行交換,就是依靠離子道的開閉作用實現(xiàn)。無獨有偶,陳爾瑜等『4』用成人尸體3具及小腿標本一具,留針于局部再解剖,結果,自風池至足竅陰25個穴位中,于骨膜,骨間膜相關者18個,都與筋膜,神經鞘膜,關節(jié)囊相關。用小腿標本7具,在骨間膜近腓骨緣處用PIXE作線形掃描,發(fā)現(xiàn)穴位區(qū)鈣元素濃度比非穴位區(qū)高4倍以上??梢娙藗冊谏钪邪l(fā)現(xiàn)的傳統(tǒng)穴位也存在如此現(xiàn)象。
        有學者在中醫(yī)理論中是以五臟六腑中膽的生理功能來解釋此現(xiàn)象,肝與膽相表里,肝主筋,膽主膜,由于膽之膜所處的人體位置與筋相同,為不里不外的半表半里之間,是人體中氣化之氣的上行通道,也是液化之液的下行通道,人體中凡十一臟皆有氣化和液化活動,它們生發(fā)的氣、液都要經膽之膜而上下穿行,膽之膜既是氣態(tài)物液化后沉降時的必經之處,也是液態(tài)物氣化后升浮時的必經之處,故曰“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當針刺膽之膜系統(tǒng)時表現(xiàn)出低刺激高反應的狀態(tài)。疾病治療時即有書中所云,效之性明乎見蒼天,如風之吹云。這也是為何我們一再強調以刺激骨膜為準的原因。
       典型病例
        1 李某某,男,72歲,電力工程師。2007年4月7日就診。主訴:嚴重頭暈,惡心嘔吐,步態(tài)不穩(wěn)兩月?;颊邇稍虑捌鸫餐桓醒灒瑖I吐,全身怕冷,語言低弱。前往湘雅附一醫(yī)院住院治療,具體用藥不祥。癥狀稍控制但仍感頭暈,惡心,步履不穩(wěn)。遂轉至腦科進行西藥擴血管,高壓氧倉,理療等等治療,沒有明顯好轉。眩暈,步履不穩(wěn)同前.體格檢查:患者頸部不能隨意轉動,動即眩暈,頸肌較板,局部發(fā)涼。MRI檢查,結果示:頸2-7椎體后緣相鄰上下角明顯骨質增生;頸4/5,5/6,6/7椎管狹窄。

        西醫(yī)診斷:頸椎病。治療:采取全息點:大椎,命門,長強;陽性點:曲骨。局部:大柱灸。連續(xù)四天,眩暈癥狀消失,行走輕松步態(tài)穩(wěn)定,氣色較前紅潤。囑其注意起居行動徐緩。隨訪癥狀沒有復發(fā)。
        2 丘某某,女,24歲,醫(yī)生。2007年3月15日就診。主訴:咽喉會厭部20X30mm囊腫十月,會厭部疼痛,聲音嘶啞?;颊咴诘谝淮稳焉锝K止后咽喉會厭部出現(xiàn)一20x30mm大小的囊腫。2006年7月13日在某醫(yī)院全麻下行囊壁剝離術,手術摘除干凈。2006年10月發(fā)現(xiàn)又長出囊腫,同年12月行手術,之后在2007年1月26日又做過一次手術?;颊邥捥弁?,吞咽時有特殊的咕嚕聲,兩側頸淋巴結有壓痛,月經周期紊亂,一次流產史。

        治療:3月15日第一次針灸治療:在頸部陽性點針刺,連續(xù)三天,隨后囊腫消失只剩囊壁,第五天囊壁消失。4月3日經期過后發(fā)現(xiàn)又長出一10x15mm囊腫,無前次的疼痛感。遂進行第二次針灸治療:全息點:大椎,命門,長強,內外踝7針,頸部陽性點。三次過后,囊腫變小,只剩囊壁,考慮與第一次妊娠終止及經期有關,囑其忌口,連續(xù)3-5個月經周期過來治療。此病案收集之時,患者已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一療程三天,現(xiàn)囊腫只剩5x5mm,全無以往之疼痛感。遂記錄在案。
         3 章 某,女, 19 歲,江陵縣自馬鎮(zhèn)鄧崗村一組, 1985年患全身性牛皮癬,全身皮膚潰爛,癢痛難忍達八年之久,經多家多方治療,病情越發(fā)加重。在失望中,于 1993年4月13日在八字治療法醫(yī)院治療,經診斷認為,由于血液中受病毒感染,在毒素的外泄中,引起全身性皮膚微循環(huán)功能失調,導致毛孔閉塞,皮膚排泄功能失調,使排泄污無路排出,聚集于皮表,為皮膚發(fā)病的主要表現(xiàn),應以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 ( 一般的牛皮癬,其病毒都在血液與染色體中)清除體內病毒疏通微循環(huán),擴張肌表與毛孔,提高皮膚的排泄功能,才能達到治愈此病的目的。

        在施用 “萬寶功能湯”中另加:白癬皮60克、地膚子15克、蛇床子15 克、苦參 10 克、龍葵 30 克、益母草 30 克,一日服 3 次,每天用“八字治療法”點刺二遍,用配制的“三二病毒消”注射液滴注二月后,病情大減、癢痛感全消失,三月后癥狀完全消失,皮膚恢復正常,同年 7月17日出院。
        4 張某某,女, 27 歲,教師, 1985 年,右頸部患淋巴結結核,二年后,漸漸潰瘍流濃水,經各方治療不但未愈,反而發(fā)展到全頸部數(shù)十枚,先后腫大潰爛,流膿水。 1988年4月17日就診,除了頸部患潰瘍性淋巴結結核外,體質其它尚好,就單獨采用在相應部位用“八字治療法”點刺治療與足部點刺,六個療程后各處潰瘍愈合。12個療程后,大小包塊全部消失而愈。至今一切良好。
         用“八字治療法”治療百余種疾病起到針到病除,特別是治療淋巴病,牛皮癬,各種疼痛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對淋巴系統(tǒng)疾病(淋巴結炎,淋巴結核,淋巴腫瘤等)一萬一千多病例中,配合藥物萬寶功能湯治愈率達99.73%,時間上縮短為原來的七分之一,在衛(wèi)生廳組織的專家評論會上得到肯定。另有同行治療乳腺增生502例均有效,其中431例在一定療程后針出腫消痛止。
      

30.“萬寶功能湯”

        是恩師李柏松先生學習大量古典中醫(yī)書籍并經反復多次以身試藥后提出的,期間恩師為尋找合理的組方和藥量,數(shù)次昏迷過去,歷經苦難,終于完成了“萬寶功能湯”的基本組方和二十四種加減方,經三十年的臨床,證明是極為有效的,為方便大家使用,這里把二十四種方全部予以公布。

一(1).“萬寶功能湯”胃部疼痛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陳皮60克、丁香10克、木香10克、沙仁10克、白豆蔻10克、肉桂10克、延胡素15克、五靈脂15克、石菖蒲30克、川楝子15克、白礬10克、九里香1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一(2).“萬寶功能湯”食欲不佳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服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神曲30克、山楂60克、麥芽15克、厚樸15克、三梭15克、莪術15克、檳榔30克、石菖蒲15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一(3).“萬寶功能湯”嗝逆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服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沙仁15克、白叩15克、木香15克、陳皮60克、肉桂15克、木通15克、丁香10克、石菖蒲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一(4).“萬寶功能湯”大便干結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兩至三天大便者,添加大黃30克。三至五天者,大黃50克;七日以上大便者,當歸90克、萊菔子60克、大黃90克、石菖蒲15克、白礬1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一(5).“萬寶功能湯”大便稀數(shù)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每天數(shù)遍者,添加大黃3—6克、柯子15—20克、黃芪90—120克、丁香10克、石菖蒲30克、女貞子30克、山藥60克、白礬1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一(6).“萬寶功能湯”結腸癌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三梭30克、莪術30克、檳榔60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半枝蓮120克、半邊蓮90克、茅草根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玄參60克、苦參60克、薏仁米120克、炒大黃60克、石見穿30克、白鮮皮60克、蒲公英60克、龍葵60克、石菖蒲30克、白礬10克、菝葜120克、徐長卿9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二.“萬寶功能湯”高熱、低熱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干姜加至90克、桂枝30克、麻黃15克、白芥子30克、紫蘇30克、蒲公英60克、白茅根60克、生石膏60克、徐長卿6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三.“萬寶功能湯”高血壓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丹參60克、丹皮30克、黃柏15克、木通30克、蒲公英60克、益母草60克、金錢草60克、茅草根60克、杜仲60克、天麻30克、菖蒲30克、雞血藤30克、生石膏60克、地骨皮60克、徐長卿6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四.“萬寶功能湯”肝部的疾病(甲肝、乙肝、黃膽肝炎等)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丹皮60—90克(大三陽乙肝患者可重用丹皮90克)、徐長卿30克、丹參30克、梔子15克、金錢草30克、茵陳60克、蒲公英60克、龍葵60克、射干15克、白鮮皮30克、茅草根60克、半枝蓮60克、半邊蓮60克、下枯草60克、郁金30克、石見穿30克、石菖蒲30克、天麻30克、菝葜30克、槐米15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五.“萬寶功能湯”支氣管、哮喘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白芥子30克、紫蘇60克、羌活15克、桂枝30克、麻黃15克、桔梗30克、姜黃30克、山豆根30克、蒲公英30克、秦艽60克、棗仁30克、苦參15克、虎杖30克、獨活30克、陳皮60克、石菖蒲30克、石見穿30克、天麻30克、徐長卿60克、蜈蚣3條(研末隨藥吞服少許)。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六.“萬寶功能湯”風濕性心臟病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黃連6克、姜黃30克、威靈仙15克、郁金30克、干姜90克、石菖蒲30克、棗仁30克、天麻3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七.“萬寶功能湯”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羌活30克、獨活30克、姜黃30克、白芥子30克、威靈仙15克、延胡素15克、細辛15克、木通15克、木瓜60克、射干30克、黃芪90克、白鮮皮60克、石菖蒲30克、防己30克、補骨脂60克、雞血藤60克、天麻30克、菝葜60克、秦艽30克、徐長卿60克。
八.“萬寶功能湯”各種結核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玄參60克、薏仁米60克、澤漆15克、山慈菇30克、海藻30克、夏枯草60克、貓抓草50克、射干15克、桔梗30克、蒲公英30克、龍葵30克、三梭30克、莪術30克、金錢草30克、石菖蒲30克、石見穿30克、菝葜3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九.“萬寶功能湯”各種結石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金錢草30克、海金沙30克、雞內金30克、澤瀉15克、滑石60克、木通30克、大黃60克、蒲公英30克、三梭30克、莪術30克、檳榔60克、石菖蒲30克、虎杖30克、山慈菇30克、徐長卿6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萬寶功能湯”各種出血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仙鶴草60克、血余炭15克、徐長卿30克、梔子炭30克、干姜炭30克、夏枯草30克、白茅根60克、地骨皮30克、半邊蓮30克、半枝蓮60克、石菖蒲30克、三七粉30克(每次3克沖服)。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一.“萬寶功能湯”牛皮癬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白鮮皮60克、木槿皮60克、徐長卿60克、土荊皮15克、秦皮30克、土荊芥15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當歸90克、龍葵60克、蒲公英30克、益母草60克、海金沙15克、丁香10克、菝葜60克、金錢草60克、茵陳60克、石菖蒲30克、苦參30克、虎杖30克、天麻30克(可用秦皮150克煎水外洗)。(3)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二.“萬寶功能湯”股骨頭壞死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重者加附片120克(單煎、久煎90分鐘)、干姜120克、甘草60克、黃芪120克、當歸90克、川芎60克、白芍60克、太子參60克、石菖蒲30克、防己30克、木瓜60克、補骨脂60克、山藥60克、地骨皮30克、秦艽60克、天麻30克、菝葜60克、徐長卿90克、羌活30克、蜈蚣3條、全蟲15克(研末隨藥湯分次沖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三.“萬寶功能湯”各種腫瘤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三梭30克、莪術60克、檳榔60克、乳香15克、徐長卿90克、天麻30克、沒藥15克、蜈蚣3條、全蟲15克、壁虎2條、水蛭10克、石見穿60克、貓爪草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苦參30克、薏仁米120、玄參90克、木通30克、夏枯草60克、射干30克、半枝蓮120克、半邊蓮60克、白茅根60克、石菖蒲30克、澤漆30克、山慈菇30克、菝葜120克、三七粉30克(每用3克沖服)。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四.“萬寶功能湯”神經紊亂癥(不定時的亂言語,時說時笑者)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茯神30克、石菖蒲30克、大黃90克、棗仁30克、棗皮30克、何首烏30克、夜交藤60克、白礬10克、天麻3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五.“萬寶功能湯”常年偏正頭疼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細辛15克、當歸50克、川芎50克、白芥子30克、姜黃30克、木通30克、石菖蒲30克、威靈仙15克、天麻30克、徐長卿30克、羌活15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六.“萬寶功能湯”頭暈、頭痛、失眠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當歸50克、川芎50克、徐長卿30克、棗仁60克、石菖蒲60克、女貞子60克、何首烏30克、木通30克、澤漆10克、丹參30克、獨活30克、威靈仙15克、夜交藤60克、天麻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七.“萬寶功能湯”癲癇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石菖蒲60克、棗仁60克、蜈蚣3條、全蟲15克、天麻30克、女貞子60克、郁金30克、金錢草30克、射干30克、石見穿30克、木通30克、皂莢10克、澤漆10克、山慈菇30克、白礬10克、藜蘆6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八.“萬寶功能湯”浮腫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澤漆30克、澤蘭30克、澤瀉30克、木瓜30克、防己30克、茵陳60克、牛膝30克、土茯苓30克、豬苓30克、半枝蓮30克、菖蒲30克、棗仁30克、菝葜90克、徐長卿120克、水蛭15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十九.“萬寶功能湯”月經不調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益母草60克、女貞子60克、蒲公英30克、水蛭15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二十.“萬寶功能湯”男女不孕不育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蛇床子30克、菟絲子30克、太子參30克、肉桂30顆、徐長卿30克、木通30克、威靈仙30克、蜈蚣3條(研末沖服)。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二十一.“萬寶功能湯”陽痿(各種原因引起的性功能障礙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徐長卿30克、威靈仙20克、菟絲子(打碎)20克、蛇床子(打碎)20克、雞血藤60克、太子參30克、杜仲60克、地龍(洗凈)30克,另外將全蟲15克、鹿茸15克、蜈蚣6條研末,分次隨藥湯沖服。
忌食一切腥、膻味食品、如水中的動植物和牛、羊肉等。
二十二.“萬寶功能湯”食道疾?。ㄍ萄世щy)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石見穿60克、桔梗30克、山豆根30克、金錢草30克、木通30克、半枝蓮60克、白芥子30克、皂莢15克、澤漆30克、山慈菇30克、白礬10克、菖蒲30克、棗仁3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二十三.“萬寶功能湯”耳鳴、耳聾癥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石菖蒲60克、女貞子60克、木通30克、皂莢15克、白芥子30克、威靈仙30克、山慈菇30克、棗仁30克、天麻30克、徐長卿30克。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二十四.“萬寶功能湯”糖尿病
附子片60克(先單煎90分鐘);
干姜6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白芷30克、蒼術30克、萊菔子30克、大黃15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當歸50克、川芎30克、仙茅30克、香附子30克、太子參30克、枸杞30克、淫羊藿30克、紅棗90克;
橄欖15克、白礬10克、菖蒲30克、生地30克、徐長卿60克、菝葜90克、知母60克、地骨皮30克、郁金30克、葛根60克、天花粉60克、白術30克、麥冬30克、五味子15克、五倍子15克、藿香30克、黃苓10克、黃連6克、黃柏15克、萊菔子60克、海風藤30克、生石膏60克、鳳尾草30克、玉米須30克(玉米90克打碎也可)、鮮梨1個切片、鮮蘿卜9片。
忌食水中食品,如各種魚類等。

        在八字治療法中,高能量點(部)是構成“穴位回歸公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那么這些高能量點(部)自身有什么特點?其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又有何特點?何人、何時、何病、何處及該怎樣使用高能量點(部)?
在認識之四,我已介紹了人可以分成四個本體,在這四個本體中,頭部、頸部和軀干對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這三個里少了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活。相反,人就算沒了四肢,但仍可存活。這就是”三段論“的概念。
圖9-1

 

圖片

 

  圖9-2

 

圖片

 

    
                                            
分清了”三段論“和”四個本體“的異同,我們再來看看上面的兩張圖。

在圖9-1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人能存活所必需的三個本體中,最高點為"百會“,最低點為”長強“。
此外,在頸與頭的結合處,有”風腦三針部“;在頸與軀干的結合處,有”大椎部“。
再仔細分析一下,你可以注意到這里我為何要把"膻中部 ”、“命門部”和"神闕部“也放上。
我個人有個想法,就是人體中除了"上焦”、“中焦”和"下焦“外,是否還應該有與外界有相當緊密聯(lián)系的"天焦”和"地焦“?(當然這僅僅是個人還不太成熟的想法)。天焦與地焦也是人體能量陰陽轉換的一個關鍵樞紐。
在三段論的基礎上,我們現(xiàn)在考慮把人的四肢給"安”上,如圖9-2。
在圖9-2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足部赤白肉際(也就是八字治療法所說的“內四外三”)見圖9-3和圖9-4(圖9-4為八字療法的一個學員所制)。
圖9-3 圖9-4

 

圖片

 

開四關(兩合谷、兩太沖)是我們在傳統(tǒng)針灸中常用的方法。其實對圖9-1和圖9-2能有較為深刻理解的朋友是可以看出開四關重要的原因的。再就是有些針法在治療疼痛類疾病時,為何也要在四肢的末端附近先扎針?大家可思考一下。


按”穴位回歸公式“的理論,“對應治療點(區(qū))”(陽性點的一種)、高能量點(部)、病根點為三位一體,若再加上針藥立體治療的思路及三大治病方法,則構成了“八字治療法”最主要的診、治病模式。
凡是在”八字治療法“里,我們說到點(區(qū)),原則上講的就是對應治療點(區(qū)),因此”肛腸點(區(qū))”所指的位置肯定不在肛腸處,而是在根據(jù)”八字治療法“所確定的對應治療點或那片區(qū)域內,如乳腺增生對應治療點(區(qū))一定不會在乳房那里,是在人的背部腰四、腰五旁開處。但若我們講高能量點(部)中的“大椎部”時,其位置一定是在大椎穴的附近。
高能量點(部)自身的特點。
一般來說,一定具有下面一點或幾點的特性:
1) 調節(jié)人體陽氣(但就左右來說,又是陰陽的關系);
2) 調節(jié)人體陰氣(但就左右來說,也是陰陽的關系,再就是陰不包陽陽自滅);
3) 這些高能量點不僅可以調動免疫細胞,還可以調動沉睡的免疫細胞。
最終,就是陰陽的調整問題。
因此,我們馬上能得出高能量點(部)所處位置的特點:
1) 任、督兩脈上;
2) 本體與本體的結合部處;
3) 赤白肉際處(陰陽交界線);
4) 其他若干重要的位置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