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歸根到底是人的活動。談?wù)摴芾?,往往不能不首先談到作為管理主體的人。這在歷來重人治輕法治的中國古代社尤其如此。因此,在中古代管理思想史上,關(guān)于用人的論述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國古代的用人思想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來進行了解。 一、事業(yè)成敗關(guān)鍵在于得人與否 自古以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下。這一得一失之間,正是大凡事業(yè)成敗的關(guān)鍵之所在。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經(jīng)天下的人,都莫不極盡智慮以求得人得民。所謂得民,就是贏得黎民百姓的擁戴;所謂得人,就是得人中之杰,得人才?!渡袝分杏醒?,“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睕]有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邦則不邦,國則不國,軍隊、企業(yè)或者其他各種組織也是如此。 春秋時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相管仲說:“政之所行,在順民;政之所廢,在民心。”《管子·牧民》孟子則說得更為精辟透徹。他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離婁章句上》西周初年的姜太公姜子牙在相傳為其所作的《六韜》中說,治國之要首先在收攬?zhí)煜旅裥?。《六韜·卷一·文韜·文師第一》傳說漢初有個叫黃石公的著有一部《太公兵法》即《三略》,并授給了張良。在該書中,黃石公認為,“夫主將之法,務(wù)攬英雄之心?!螄布遥萌艘?。亡國破家,失人也?!辈⒄f,“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得其干,收本,則政行而無怨”。《三略·上略》中國古代這些關(guān)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戰(zhàn)略思想,從兩個方面對我們今天的組織管理者來說有所啟示和教益。譬如說企業(yè),首先,企業(yè)的生存在于爭得市場的一席之地。市場占有率越高,企業(yè)的生存就越有保障,企業(yè)也愈加發(fā)展壯大。所謂占有市場,換句話說就是贏得顧客和客戶。對于企業(yè)來說,市場就是天下,顧客和客戶就是人民。得客戶之心者得市場。企業(yè)的戰(zhàn)略指導(dǎo)思想就是要始終不斷和最廣泛地爭取客戶。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還將在后面的第三節(jié)第一部分中繼續(xù)論及。其次,企業(yè)的興衰既與是否贏得外部廣大客戶的民心息息相關(guān),也與企業(yè)的管理者是否贏得企業(yè)內(nèi)部員工的民心緊密相關(guān)。一個離心離德沒有凝聚力的企業(yè)不可能在競爭的市場中生存下去。管子說,“上下不和,雖安必?!薄!豆茏印ば蝿萜反呵飼r楚國的斗廉說:“師克在和不在眾(意即軍隊獲勝在于官兵團結(jié)內(nèi)部鞏固而不單純在于兵力眾多)?!薄蹲髠鳌せ腹荒辍贰痘茨献印分姓f:“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庇终f:“良將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薄豆茏印ば蝿萜肥袌銮∪鐟?zhàn)場。指揮員只有贏得士兵的擁護,上下團結(jié)一致,軍隊才能取得勝利。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者也只有贏得部屬員工的忠誠,內(nèi)部一團和氣,企業(yè)才能獲得成功。 中國歷史上治國治軍之人或者論國談兵之人,重得人才更甚于重得一般民眾。因為實踐中得人才與否往往與事業(yè)成敗直接相關(guān)。所謂“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士者即指人才。繼姜太公呂望在周王朝政治生活中發(fā)揮重大作用的周公姬旦就十分重視廣攬?zhí)煜掠⒉?。他曾諄諄告誡伯禽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妒酚洝斨芄兰摇窔v史上盛贊周王朝有所謂的“成康之治”。這盛世治局的出現(xiàn),不能不說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大政治家周公旦“禮賢下士”的政策措施。春秋時期經(jīng)商出身而后相佐齊桓公達四十年的管仲和戰(zhàn)國末期輔佐秦王統(tǒng)一中國的李斯都拿高山大海的胸懷和氣度來作比喻,說明欲成就一番天下大業(yè)的人,對于人才都是不厭其多的。管仲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管子·形勢篇》李斯也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清·吳楚材,吳調(diào)侯:《古文觀止·諫逐客書》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墨子認為:“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wù),將在眾賢而已?!薄吧匈t為政之本?!薄赌印ど匈t上》漢高祖劉邦曾說:“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薄豆盼挠^止·求賢詔》這里的周文即周文王。他拜姜子牙為軍師,后又擢其為相,使不過百里的西戎小國周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后來,姜子牙幫助文王之子周武王最終消滅了商王朝,一統(tǒng)天下。齊桓即春秋五霸之道齊桓公姜小白。他任用管仲為相,使齊國富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劉邦認為,周文王、齊桓公之所以成就一番江山大業(yè),傳名千古皆因分別得有姜子牙、管仲二賢之力所致。可見,劉邦對有王佐之才的人評價很高。此外,劉邦本人在取得天下登基后不久的一次慶功會上總結(jié)經(jīng)驗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薄妒酚洝じ咦姹炯o》劉邦從自身和項羽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出發(fā),由衷地感嘆人才是事關(guān)功業(yè)成敗的根本。在中國歷史上,堪稱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尤其重視人才之于事業(yè)的重大作用。從建安八年至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曾四次頒布求賢令。道道求賢令,字字真切,句句動容,其思慕人才之心非常真實非常迫切。自古及今,真正做到把得人才與否放在攸關(guān)功業(yè)成敗身家性命之地步的,當首推曹操。建安十三年,他在《短歌行》之二中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痹诖耍懿俳韪呱酱蠛橛?,抒發(fā)了自己廣納天下人杰才俊共創(chuàng)大業(yè)的廣闊胸襟,并以西周初期的大政治家姬旦自比,表示要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使天下人心都歸向于他。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天子廢立操于軍閥權(quán)臣之手,各路諸侯紛紛擁兵自重,相互征伐不已,神州已亂,國已不國,黎民百姓飽受流離失所之苦。當此之際,曹操能由小至大,由弱至強,削平中原諸侯,統(tǒng)一北方,在很大程度上恢復(fù)了社會的生產(chǎn)秩序和生活秩序,應(yīng)該說,這從曹操海納百川的云水襟懷和不拘一格招納人才并唯才是用的用人之道中得力良多。以賢明著稱的唐太宗李世民亦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敦懹^政要·卷三·擇官篇》“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蓖蠒虼?,他廣泛羅致人才為己所用,甚至取才于敵,如猛將尉遲敬德乃是取自宋金剛的降將;又如平定塞外大患屢建奇功的李靖,原為隋朝名將,曾因很早識破李淵的造反意圖,趕赴江都告發(fā),但在滯留長安途中被李淵擒獲,李淵為泄私憤,下令斬殺,而李世民卻十分敬重李靖的軍事才能,一手將李靖救下,并加以重用,因功拜兵部尚書、尚書仆射,封衛(wèi)國公;再如曾力勸李建成及早將李世民除掉的原太子府謀士魏征,也是因為太宗愛惜魏征有智滅劉黑闥的才干,在他奪得皇位之后,不計舊怨,對魏征照樣量才授職,加以重用,言聽計從,按功績由諫議大夫,累遷秘書監(jiān)、侍中,封鄭國公。不僅如此,李世民登基后又大辦學校,大興科舉,大量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僅國子學一項,學生人數(shù)就達八千多人。這比隋文帝時的七十多人多一百多倍。在他身邊集聚的人才之多,水平之高,為歷代帝王所罕見。 在中國的古代管理思想史上,還有不少人論述了人才和事業(yè)興衰之間的關(guān)系。如東漢的桓譚說:“得十良馬,不如得一伯樂;得十利劍,不如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薄痘缸有抡摗啡龂鴷r期的諸葛亮說:“治國之道,務(wù)在舉賢。”《諸葛亮集·舉措第七》十六國時期前秦大臣高泰說:“治本在得人,……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說:“行道之本,本于得賢?!薄栋资祥L慶集·卷四六·策林·尊賢請厚禮以致大賢》繼《呂氏春秋》、《淮南鴻烈》之后有代表性的雜家著作或傳為劉勰所撰或傳為劉晝所制的《劉子》中說:“國之需賢,譬車之恃輪,猶舟之倚楫也。車摧輪則無以行,舟無楫則無以濟,國乏賢則無以理。……立政致治,折沖厭難者,舉賢之效也。”《劉子·薦賢第十九》北宋大政治家司馬光說:“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資治通鑒·魏紀》北宋另一位頗有影響的政治家范仲淹說:“王者得賢杰而天下治,失賢杰而天下亂?!薄斗段恼ぞ砦濉みx任賢能論》中國封建社會后期頗有作為的清圣祖康熙皇帝說:“政治之道,首重人才。”《清圣祖實錄》卷四四清世宗雍正皇帝也說:“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余皆枝葉事耳?!薄队赫炫I旨·雍正四年八月初六日·鄂爾泰》又說:“從古帝王治天下,皆言理財、用人,朕思用人之關(guān)系,更在理財之上,果任用得人,又何患財之不理,事之不辦乎?”《上諭內(nèi)閣·四年六月二十八日諭》從上述看來,中國古代謀國治國之人莫不重視賢能俊士對于天下得失和國家興衰的重大作用?,F(xiàn)代社會中的企業(yè)欲馳騁于市場,競爭于天下,同樣需要極力招攬各種人才,以謀求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這些人才無疑應(yīng)當門類廣泛,種類齊全。在科學技術(shù)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企業(yè)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爭取人才的競爭。誰贏得了人才的比較優(yōu)勢,誰就贏得了勝利,誰就贏得了未來。 在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特別是在兵家的論述中,還有重視贏得帥才將才的思想。如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將無能,累殺千軍?!庇秩缢^“置將不善,一敗涂地。”《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說:“夫?qū)⒄?,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薄秾O子兵法·謀攻》“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孫子兵法·作戰(zhàn)》,孫子將精通軍事的將帥視作掌握人民生死命運的人和國家安危的主宰。戰(zhàn)國時期大軍事家吳起說:“夫總文武者,軍之將也?!弥畤鴱姡е畤?。”《吳子·論將第四》《六韜》中說:“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將不可不察也。”《六韜·龍韜·論將第十九》曹操曾在用兵關(guān)中戰(zhàn)后講評時說:“軍無適主,一舉可滅。”《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意思是,敵軍雖然眾多,但是互不統(tǒng)屬,軍無主帥,一舉即可消滅。唐代政治家陸贄說:“克利之要,在乎將得其人。”《陸宣公奏議·卷一·奏草·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上述思想言論表明,中國古代歷來十分重視軍中將帥人選是否合適得當。管理企業(yè)猶如治軍,同樣需要精當?shù)钠髽I(yè)各級主管。俗說話:“一家人吃飯全靠當家的?!逼髽I(yè)的各級主管就是企業(yè)及其各部門的當家人。正如日本著名企業(yè)家松下幸之助所言,“用錯主管賠大錢”。當家人必須挑選精當,不可錯置。先配將,而后配兵。無論是在什么組織之中,得民心,得人才,總是事業(yè)興旺和成功的根本保證。 二、察人識人乃用人之先 漢代學者班彪在《王命論》中總結(jié)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興得天下,蓋因五種原故,其中之一即知人善任。其實,做帝王君主也好,做將領(lǐng)統(tǒng)帥也好,做企業(yè)主管也好,欲事業(yè)順利發(fā)達,均須知人善任。而欲善任部屬群僚,則當先有知人之明。《尚書·皋陶謨》中說:“知人則哲,能官人?!币馑季褪悄茏R別人的賢愚善惡的人是個聰明人,這樣的人能夠統(tǒng)御他人。 知人一般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即察人和識人。察即考察,或者說是從旁仔細觀看調(diào)查之意,這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識即識別,或者說是根據(jù)觀察所得之材料辨別認清對象之意。察而有識便是知。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豐富而有價值的關(guān)于知人的論述頗多,構(gòu)成了管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春秋時管仲認為,看人的喜好和厭惡所在從而可知其長處和短處何在,看人的交游即可知道其品德如何。他說:“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審其所好惡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薄豆茏印?quán)修篇》晉代傅玄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薄短由俑刁稹吠说览怼4送?,管仲還認為:“必諾之言,不足信也?!崩献右舱f:“輕諾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就是說,輕易許諾他人的人靠不住。管仲還說:“小謹者,不大立”,即謹小慎微的人干不成大事。中國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一般將人區(qū)分為君子和小人。他說,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而第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第二》,意即君子能夠團結(jié)大多數(shù)而小人偏愛搞小團體?!熬討训拢∪藨淹?,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即是說,君子保存自己固有之善,小人沉溺于所處之安樂;君子守法,小人貪利。還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第四》,即說君子懂得大義,小人只知私利。在孔子看來,考察、識別一個人應(yīng)當“不以言舉人”《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第五》,“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論語·為政第二》,即是說,看一個人的行為,看一個人辦事的方式,看一個人的愛好。人怎么偽裝得了呢?真實行為是難以做作的??鬃硬粌H反對以言舉人,也反對以貌取人,并以親身經(jīng)歷說明了以言貌取人的教訓(xùn)。他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歷史上,以言談取人,戰(zhàn)國時趙國曾失于趙括,三國時諸葛亮曾失于馬謖;以相貌取人,劉邦差點失去韓信,劉備差點失之龐統(tǒng)。此外,孔子還提出:“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的思想,也就是說,凡毀譽之言,必須要深察,不可輕信。 道家始祖老聃關(guān)于察人識人的論述貫穿于他的樸素辯證法的思想。他說:“大直若屈,大巧若詘,大辯若訥”《老子·第四十五章》,意即真正耿直的人性格不外露,表面上好像逆來順受;真正靈巧的人不炫耀自己,表現(xiàn)上似乎很笨拙;真正能言善辯的人平時不外顯,說話好像很遲鈍。林逋說:“小人詐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悅之者眾;君子誠而拙,似迂而直,故人知之者寡?!薄妒⌒匿洝诽K東坡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薄短K東坡集·賀歐陽少師致仕啟》諸如此類,都與老子關(guān)于知人的論述思路一致,也正如常言所說人不可貌相之意。 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周,針對如何不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而窺測人的內(nèi)心這一問題,在其《列御寇》一文中,假托孔子之口說:“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謖而達,有堅而緩,有緩而釬,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睋Q成現(xiàn)代話就是,人心比起山川來還要兇險,了解人心比知道天還難得多,因為天有春夏秋冬和時間上的早與暮,這些都容易掌握。而人則難知多了,有的人容貌敦厚,內(nèi)心深沉而不外露,外表像個謹厚的樣子,而行為卻驕溢;有的人貌似長者,其實品行不端;有的人外表上看似圓順,但內(nèi)心卻剛直;有的人看起來樣子很堅定,但內(nèi)心卻怠慢;有的人看似緩和,可是內(nèi)心卻是急性子。所以,這樣的人趨義急如饑渴,一遇事態(tài)變化,棄義如同避開炎熱一般。因此,作為君子的領(lǐng)導(dǎo)者,可讓他到遠方去,觀察他是否忠誠;讓他在近旁,便于觀察他謹慎、敬重的情況;分配給他繁難的工作,檢視他的才能;向他突然提出問題,考察他的智力;給他短促的期限,觀察他的信用;把錢財交付他保管,試探他的廉潔;告訴他當前處境的危險,觀察他的節(jié)守;用酒把他灌醉,察看他的儀表;將他置于有女色的地方,觀察他的操守。盡管這在“察人”的方法上有點“不擇手段”,但是說明了古人在這個方面所費之心機。 戰(zhàn)國時荀況在《君道》一文中也提出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考察和識別人的方法。他說:“校之以禮,而觀其能安敬也;與之舉措遷移,而觀其能應(yīng)變也;與之安燕,而觀其能無流也;接之以聲色、權(quán)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币簿褪钦f,用一定的道德標準來考查,看他能不能堅守本分,有沒有自我慎獨的精神。給他變換一下生活環(huán)境,看他能不能應(yīng)付事態(tài)的變化。給他創(chuàng)造安逸舒適的生活條件,看他能不能做到不流于淫蕩。連續(xù)讓他聽各種頹廢的歌曲、接觸妖冶嫵媚的女人,操掌一定的特權(quán),激起滿腔的憤怒,經(jīng)歷患難和險惡的環(huán)境,看他能不能抗拒腐蝕,保持優(yōu)良的道德作風。 中國古代被列為武經(jīng)七書之一的《六韜》中曾有一段如何考察將領(lǐng)的方法。該書借姜太公之口說,士的外表和內(nèi)情不符的有十五種情況,有的外似賢良而內(nèi)實不肖,有的外似善良而實為盜賊,有的外似恭敬而內(nèi)實不遜,有的外似謙謹而內(nèi)不至誠,有的外似精干而內(nèi)無才學,有的外似渾厚而內(nèi)不誠實,有的外多計謀而內(nèi)不果斷,有的外似果斷而內(nèi)無作為,有的外似老實而內(nèi)無信用,有的外似動搖而內(nèi)實忠誠,有的言行過激而作事卻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內(nèi)心懼怕,有的外表嚴肅而內(nèi)實平易近人,有的外貌嚴厲而人心溫和厚道,有的外表虛弱、貌不驚人,但受命出使,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沒有完不成的任務(wù)。用什么辦法可以真正了解他們呢?書中提出了所謂的“八征”之法,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提出問題來考察其理解的程度;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詳盡追問而考察其應(yīng)變能力;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間接打探以考察其是否忠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坦率交談以考察其德行;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廉,讓他管理財務(wù)以考察其是否正直廉潔,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用女色相試以考察其操守;七曰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告之以危難形勢以考察其勇氣;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tài),使其醉酒來考察其真實神態(tài)?!读w·龍韜.選將第二十》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人才學家劉劭,曾寫下了一部關(guān)于人才問題的專著《人物志》。他在該書的序言中指出:“夫圣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敝艘?,不能片面。為此,劉劭提出了鑒別人才的“八觀”和“五視”之法。所謂“八觀”,就是“一曰觀其奪救以明間雜;二曰觀其感變以審常度,三曰觀其志質(zhì)以知其名;四曰觀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觀其愛敬以知通塞;六曰觀其情機以辨恕惑;七曰觀其所短以知所長;八曰觀其聰明以知所達?!薄度宋镏尽ぐ擞^》換句話說,就是要觀察其援助哪些人、剝奪哪些人,以了解他的社會地位;觀察其感情的變化,以了解他的品德;觀察他的氣質(zhì),以了解其將來的名聲;觀察其動機,以了解他是公正批評還是攻訐;觀察其愛敬,以了解他感情的通塞;觀察其動機,以了解他的志向和興趣;觀察其長處,也要注意他的短處;觀察其聰明程度,以了解他的見識。所謂“五視”,就是“居,視其所安;達,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與;窮,視其所為;貧,視其所取。”《人物志·效難》 由于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在觀察人才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一些偏頗謬誤。為了避免這些偏差,劉劭又提出了識別人才的“七繆”;“一曰察譽有偏頗之繆,二曰接物有愛惡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誤,四曰品質(zhì)有早晚之疑,五曰變類有同體之嫌,六曰論材有申壓之詭,七曰觀奇有二尤之失?!薄度宋镏尽て呖姟啡龂鴷r期的諸葛亮也說過:“夫人之性最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謀而觀其識,四曰先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以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以觀其信?!薄吨T葛忠武志·心書·知人》唐朝的魏征亦曾提出過所謂“六觀”的考察和識別人才的方法。他說:“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養(yǎng),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貞觀政要·卷三·擇官》魏征的“六觀”以及荀子的“四觀”和劉劭的“五視”、“八觀”都是通過人們在實際活動中的所做所為來考察識別人物,而莊子的“九征”和《六韜》的“八征”以及諸葛亮的“七觀”,則都是從積極的方面主動著手全面地考查了解一個人。 另外,不從人的表象而以人的實際工作能力與成績來考察和評價一個人,這也是中國古代很多人的看法?!稘h書·文帝紀》中說:“古之選賢,傅納以言,明試以功?!币馑际撬]舉賢良,要全面地聽其言辭,并要在實際工作中考察其能力。漢代王符也說:“論士必定于志行,毀譽必參與效驗。”《潛夫論·交際》換成白話就是評定一個人,要根據(jù)他的志趣言行,批評與表揚,均要以事實為依據(jù)。王符還說:“夫劍不試則利鈍暗,弓不試則勁撓誣,鷹不試則巧拙惑,馬不試則良駑疑。此四者之有相紛也,由不考試得然也?!薄稘摲蛘摗た伎儭匪?,在王符看來,人也須試之以事,考之以績方可識別。唐朝陳子昂也曾說:“欲知其人,觀其所使?!薄蛾愂斑z集》北宋王安石說,考察官吏不能只靠耳目,不能只聽一個人的反映,而必須看他的行動,必須通過實際工作來檢驗官吏的言行。《臨川先生文集·卷三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清圣祖康熙認為有些人“口之所言與身之所行往往不相符合,”《清圣祖實錄》卷八八對此要“聽其言然后察其行”《圣祖御制文集·一集卷二六·講筵緒論》。俗諺說:“相馬不如賽馬”,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晉代的葛洪認為,不能依據(jù)流俗而看待一個人。他說:“世有雷同之譽,而未必賢也,俗有嘩之毀而未必惡也。是以迎而許之者,未若鑒其事而試其用;逆而距之者,未如聽其言而考其實。則佞媚不以虛談進,良能不以孤弱退。”《抱樸子·廣譬》曾擔任過唐德宗宰相的陸贄,從自身長期從政任人的經(jīng)驗中得出認識說:“吶吶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鄙樸忤逆者未必悖,承順愜可者未必忠?!薄蛾懶苍芳ふ摮匍爢T及刺史等改轉(zhuǎn)倫序狀》宋人蘇東坡從研史中得出看法認為,大凡有超世之才的人,必定有不合世俗口味的地方,并說,“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其大,而其志甚遠也”。《古文觀止·留侯論》這些考察和識別人的方法,也是值得我們很好地借鑒的。 清代一無名氏編的《增廣賢文》中有兩句話叫做,“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边@倒也是一種知人之論。與此大意相仿,莊子曾說,“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薄肚f子·盜跖》由上可見,中國古代有著豐富而有見地的關(guān)于如何考察和識別人的方法和經(jīng)驗。即便如此,古人仍然認為知人不易。如王安石曾于公元1069年對神宗趙頊說:“人才難得亦難知?!薄毒V鑒易知錄》卷七十司馬光也感嘆說:“知人之道,圣賢所難也。”《資治通鑒·魏紀》甚至連作為頗多的康熙皇帝也認為,“知人難,用人不易。致治之道,實關(guān)于此?!薄肚迨プ媸ビ?xùn)》卷二三以王安石、司馬光和康熙等人之閱歷猶且如此看待,可見真正做到知人決非易事。常言說慧眼識英雄,反過來說,英雄尚待慧眼識。真正能識別人才的人其本身見識就不在一般人之下。今天,教育考試制度逐漸健全和發(fā)達,各種資格證書尤其是由國家主持考試的高級資格證書,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很多種類的人才因此而易于鑒別。但一方面,知能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不能排除,另一方面,關(guān)于人的品行和性情鑒定是無法用一次或兩次的統(tǒng)一考試所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今從事各種領(lǐng)導(dǎo)和人事工作包括企業(yè)管理工作的人,猶需從中國古代關(guān)于如何知人的思想言論中用心領(lǐng)會、體察和借鑒,或可有所教益。 三、既知人便當善任 使用人才是用人之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實現(xiàn)善于任用,中國古代先后提出了如下諸多的用人原則。 1.任人唯賢?!渡袝分刑岢觯骸叭喂傥┵t才?!薄渡袝は逃幸坏隆房梢?,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提出了任人唯賢的用人主張??鬃釉诨卮鹬俟瓎栒r也說“舉賢才”?!秴问洗呵铩泛汀蹲髠鳌分卸加涊d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請求退職,晉悼公要他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繼任,他推薦了與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薦,他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包括孔子、韓非子在內(nèi),后人都贊揚祁奚是“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對他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種外不避仇、內(nèi)不避親正是任人唯賢的要求和體現(xiàn)。 《大學衍義補輯要》中說:“欲得良將而用之,必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廢。”就是說,要想得到良將而任用他,就必須做到不因為關(guān)系不密切而遺忘他,不因為出身低賤而拋棄他,不因為有私人怨恨而疏遠他,不因為曾犯過錯誤而廢棄他。戰(zhàn)國時荀況還主張“賢能不待次而舉”,即對于那些德才兼?zhèn)涞娜瞬槐匕凑胀ǔ5墓匐A次序就提拔上來。漢代王符在《潛夫論·本政》中說:“茍得其人,不患貧賤。”三國時曹操說:“郡國所選,勿拘老幼”,用人“無限年齡,勿拘貴賤?!薄段褐尽の牡奂o》,《魏志·王昶傳》唐太宗李世民也說:“朕以天下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以才行是任,豈以新舊為差?!薄敦懹^政要·卷五·公平第十六》房玄齡亦說:“用人但問堪否,豈為新故異情?!薄敦懹^政要·卷五·公平第十六》北宋時政治家包拯說:“常格不破,大材難得?!泵魈嬖钗迳辏萌藨?yīng)當“毋拘資格”,并說:“朝廷懸爵以待士,資格者為常流設(shè),非為賢才設(shè)。今后庶官之有才能而居下位者,當不次用之?!薄睹魇贰みx舉志·洪武十一年》清世宗雍正在位期間也主張用人不拘限成例。他說:“朕用人原只論才技,從不拘限成例?!薄队赫炫I旨·雍正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石麟》并說:“唯期要缺得人,何論升遷之遲速,則例之合否耶”?!队赫炫I旨·雍正八年五月初六日·田文鏡》他表示,“國家用人,但當論其賢否,不當限以出身。朕即位以來,亦素重待科甲,然立賢無方,不可謂科甲之外遂無人可用,自恃科甲而輕忽非科之人,尤為不可。自古來名臣良輔,不從科甲出身者甚多,而科甲出身之人,亦屢有蕩檢逾閑者。”《上諭內(nèi)閣·雍正四年七月十三日》他還命京官學士、侍郎以上,外官布、按以上,各密保一人,“將其可勝督撫之任,或可以藩皋之任,據(jù)實奏明,不必拘定滿漢,亦不限定資格,即府縣等員,官階尚遠者,果有真知灼見,信其可任封疆大僚,亦準列于薦牘之內(nèi)?!薄肚迨雷趯嶄洝ぞ戆拴枴び赫吣晁脑氯沙綏l》總而言之,中國古代歷來主張任人唯賢。唯賢是用人的重要原則。只有唯賢,方可做到善任。 欲要唯賢,則用人便不計私仇,不論親疏,不限年資,不拘貴賤,不循成例,不拘常格,唯賢是任。歷史上,不計私仇前嫌,齊桓之用管仲,曹操之用張遼、張繡、陳琳等,李世民之用魏征;不拘貴賤,商湯之用伊尹,武丁之用傅說,周文王之用姜子牙,秦穆公之用百里奚,劉備之用諸葛亮,唐太宗之用馬周等,都是非常好的先例。 2.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賢者一般指既有德又有才之人,若德才不能兼具,古代論者多取德于才之先。宋人司馬光認為,“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币虼?,他說,“取士之道,當先德行,后文學?!薄毒V鑒易知錄》卷七十三明太祖朱元璋也說,“有司察舉賢才,必以德行為本,文藝次之。”《明鑒易知錄》卷一清圣祖康熙帝一貫主張,“國家用人,當以德器為本,才藝為末。”《圣祖御制文集·二集卷三八·張華以才學天識各重一時》當然,最好“才德兼優(yōu)為佳”,但在“從來才德難以兼全”的情況下,只能“以立品為主,學問次之”,他甚至說道:“論才則必以德為本,故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圣祖御制文集·一集卷二六·講筵緒論》 3.德功能三者皆備。在中國古代,還有人提出按德、功、能三個方面的標準用人任人的主張。如管仲說:“君之所慎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薄豆茏印ち⒄吩诠苤倏磥?,用人不僅要視其德才如何,亦要看其有否功績。曹操曾提出“明君不官無功之臣”《曹操集注》夏傳才,中州古籍1986年版,第83頁。。其本旨也是寓考核于任用之中。 4.不求全責備,唯才是舉。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痹谥袊糯?,論者大多反對按完人的標準要求用人??鬃诱f:“無求備于一人。”《論語·微子》據(jù)《初潭集》所載,齊桓公在任用衛(wèi)人寧戚時說,用人不可“以其小惡,忘其大美”。漢武帝劉徹曾詔示天下說:“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而至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薄豆盼挠^止·武帝求茂材異等詔》劉徹認為,選拔人才,不必求全責備,只要有特長就應(yīng)該使用。西漢東方朔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饔兴灰?,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議也?!薄段倪x·卷四十五·答客難》漢代班固說,“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善者不疵細瑕”?!稘h書·陳湯傳》歷史上治軍治國卓有成效的曹操,針對東漢末年選官的積弊,更是堅決主張用人切勿求全責備,唯才是舉。從建安八年至建安二十二年,他曾四頒求賢令。在第一道《論吏士行能令》中,曹操說:“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曹操集注》夏傳才,中州古籍1986版,第83頁。在第二道《求賢令》中,曹操又說:“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舯亓慷罂捎?,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薄段褐尽の涞奂o》,《曹操集注》夏傳才,中州古籍1986年版,第123,153,162頁。在這里,曹操把那些迂腐無用的取人標準一掃而光,把人無完人、慎勿茍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長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奴才的思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xiàn)了他那超凡不俗的遠見卓識。實際上,曹操所用之人或拔于微賤如程昱、郭嘉、樂進、于禁、荀、滿寵等,或是取用于敵如許攸、賈詡、張遼、張、徐晃、龐德、徐庶等,或是拋開私怨而信任如舊如張繡、陳琳等。曹操愛惜人才之殷切,任用人才之大度,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除開唐太宗李世民,實無人能出其右。 唐初貞觀十二年,魏征在一次上疏中也說:“夫雖君子不能無小過,茍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綱鑒易知錄》卷四十四唐代歷史學家吳兢同樣指出:“不以求備取之,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疏賤,論者稱為良相也。”《貞觀政要·任賢》宋代歐陽修說,“舉將而限以資品,則英豪之士在下位者不可得矣?!薄稖试t言事上書》“限以資例則取人之路狹,不限資例,則取人之路廣?!薄稓W陽文忠公集·再論臺官下不可限資考札子》明太祖朱元璋為圖江山大計,對曾經(jīng)“仕元者”既往不咎。他認為這些人中不乏賢才。因此,他對這些人說,“吾當以投誠為誠,不以前過為過”《明史紀事本末·北伐中原》,積極爭取其中有才干的人共創(chuàng)大業(yè)。 5.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用人之長,人皆可用;量才授職,人事相宜。戰(zhàn)國時楚國大政治家大詩人屈原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薄恫肪印匪璐苏f明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大思想家孟軻的那句名言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即“人皆可以為堯舜”。這也是說,每個人都可以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戰(zhàn)國末期的呂不韋認為,“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善用人者,應(yīng)當是“假人之長以補其短”?!秴问洗呵铩ぞ硭摹び帽姟反呵飼r齊國著名大夫晏嬰也曾說:“任人之長,不強其短,任人之工,不強其拙?!薄蛾套哟呵铩?nèi)篇問上·第二十四》大思想家荀子認為“君子之所謂賢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謂也;君子之所謂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謂辯者,非能遍辯人之所辯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謂也?!喔呦?,視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nóng)人;通貨財,相美惡,辨貴賤,君子不如商賈;設(shè)規(guī)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币虼耍髯犹岢觯骸白H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賢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萬物得其宜?!薄盾髯印と逍А分T葛亮也曾說過:“老子長于養(yǎng)性而不可以臨危難。商鞅長于理法,不可以從教化。蘇、張長于馳辭,不可以結(jié)盟誓。白起長于攻取,不可以廣眾。子胥長于圖敵,不可以謀身。尾生長于守信,不可以應(yīng)變。王嘉長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許子將長于明藏否,不可以養(yǎng)人物。此任長之術(shù)者也?!薄吨T葛亮集·論諸子》《劉子》認為,特定的事只可任用有特長的人去做,這樣便事得其人,人事相宜。其作者還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說:“夫檉柏之斷也,大者為之棟梁,小者為之櫞桁,直者中繩,曲者中釣,隨材所施,未有可棄者?!币虼?,其結(jié)論是,“君子善能拔士故無棄人,良匠善能運斤故無棄材”。北宋政治家司馬光說:“人之才或長于此而短于彼,……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茍隨器授任則世無可棄之士?!薄度罩洝ぞ砭拧けEe》他還說:“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薄顿Y治通鑒》卷一明代王陽明說:“人之才能,自非圣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因此不能求全責備,他說,“夫求才于倉卒艱難之際而必欲拘于規(guī)矩繩墨之中,吾知其必不克矣?!薄锻蹶柮魅ぞ砭拧り愌赃厔?wù)疏》此外,中國古代兵家關(guān)于用人之長,使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也有不少論述,如所謂“兵家所利,隨其長短而用之也。是以,善撫恤者,勿頻斗,慮其勞疲而無勇也;善保守者,勿使進攻,慮其遲緩而不猛也;多方者,勿使與于決事,慮其猶豫也;多勇者,勿與謀,慮其過輕也。”《虎鈐經(jīng)·卷之一·人用·第三》“夫大將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材力之勇怯,藝能之精粗,所使人各當其分,此軍之善攻也。”《武經(jīng)總要·前集卷一·缺席一·料兵》 6.職責不同,要求不一。擬任之人必須是行家里手,知軍曉事,這也是中國古代論者所加以強調(diào)的一條用人原則。大軍事家孫武說:“不知三軍之事,而司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quán)而司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孫子兵法·謀攻篇第三》孫子認為,領(lǐng)軍帶兵之人必須熟諳軍事,深知用兵之道,這是軍隊作戰(zhàn)取勝的原則之一。孫子還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薄秾O子兵法·計篇第一》明太祖朱元璋說:“將必擇有識、有謀、有仁、有勇者?!薄睹魈鎸氂?xùn)·卷六·武備》孫子和明太祖的這些話都是強調(diào)將領(lǐng)的素質(zhì)一定要符合將領(lǐng)一職的崗位職責要求,外行不得充任。 7.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也是中國古代所一貫倡導(dǎo)的重要的用人原則。春秋時管仲說,“不知賢,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復(fù)使小人參之,害霸。”《說苑·卷八·尊賢》管仲認為,使用賢才而不信任賢才,是同不知其賢和知而不用同樣有損于爭霸諸侯的大業(yè)?!度浴分姓f:“將可樂而不可憂……將憂則內(nèi)外不相信?!薄度浴ど下浴芬簿褪钦f,對將領(lǐng)要充分信任而不可使他有遭到陷害的顧慮,對將領(lǐng)疑慮,君將之間就互不信任。不信任的后果是將領(lǐng)難以充分展示才華,從而有可能招致戰(zhàn)爭的失敗。唐人陸贄說:“有疑則勿果于用,既用則不復(fù)有疑,待終其謀乃考其事,事衍于素者,革其弊而黜其人,事物于初者,賞其人而成其美,使受賞者無所與讓,見黜者莫得為辭?!薄蛾懶苍芳ふ堅S臺重長官舉薦屬吏狀》宋代歐陽修更是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骸叭稳酥溃诓灰?。寧可艱于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薄稓W陽文忠公集·論任人之體不可疑札子》古人認為,靠不住的人,斷然不可任用,因為將事業(yè)托付給一個對其缺乏了解從而不可靠的人,不咎于玩弄甚至葬送事業(yè)。此乃基本前提。其次,既用之斷不可復(fù)相疑之,因為即使所任得人,但上下相猜,有乖人和,事業(yè)亦決無成功之理。歷史上,魏文侯用樂羊伐中山,秦王用甘茂伐韓國,曹操用荀留守許都,唐太宗用房玄齡留守京都等,俱是有名的用人不疑的故事。至于楚莊王絕纓會上不查唐狡,曹操于官渡之戰(zhàn)中擊敗袁紹并繳獲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不僅不逐一點對姓名收殺,反而當眾焚毀,則更是使君臣上下無由猜疑的明智之舉。 8.官無常貴,能上能下。這一思想最早見之于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墨翟。他說:“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換成今天人們常常所說的話就是,用人要按照賢能的標準和公正無私的原則,打破終身制,做到能上能下。這一思想主張雖歷經(jīng)重重歲月而光輝不減,是不可多得的思想珍品。 9.人盡其才?!叭吮M其才”語出《淮南子·兵略訓(xùn)》,其意是讓每個人都發(fā)揮其聰明才智。這一用人思想最早出自先秦韓非。他說,“力不敵軍,智不盡物。與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國。”《韓非子·八經(jīng)第四十八》真正精明的管理者并不在于他個人的才智要比一般人高明多少,而在于善于集中眾人的智慧,充分發(fā)揮眾人的聰明才智。韓非指出,“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于智;賢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于能。”《韓非子·主道第五》為君應(yīng)當“盡人之智”、“盡人之力”、“盡人之能”。 四、用人之道的其他方面 1.考核??己耸怯萌吮夭豢缮俚闹匾襟E。對官吏進行任內(nèi)或任后考核、考績、考課,我國古已有之,如《尚書·舜典》中說:“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春秋時管仲說:“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薄豆茏印て叻ā芬馑际牵褪浅刹诺娜?,不經(jīng)過考核和試用,也不能輕率地加以收錄使用。戰(zhàn)國時軍事家吳起認為,考核的目的是,“罷無能,廢無用,捐不急之官。”《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通過考核,罷免無能和不稱職的官吏,除去無關(guān)緊要的官員。 2.薦訪。三國時諸葛亮曾說:“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眾下。故人君舉賢,必求隱處……或有高才卓絕,不見招求,或有忠賢孝悌,鄉(xiāng)里不舉?!薄吨T葛亮集·舉措第七》在他看來,人才往往被隱藏埋沒,如不深入查訪,就無法得到。諸葛亮原是荊州劉表轄區(qū)內(nèi)的一個隱士,人稱“臥龍”,由于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劉備的三顧茅廬,才走向仕途,得有機會在中國歷史舞臺上展示手腳。所以,他主張人君要到隱處求才,想必有切身之感。無獨有偶,起自布衣的皇帝朱元璋與諸葛亮持有相同的看法。他在一份詔書上說:“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今賢士多隱居巖穴,豈有司失于敦勸歟?朝廷疏于禮待歟?抑朕寡昧不足致賢,將在位壅塞使不上達歟?不然,賢士大夫,幼學壯行,豈有沒世而已哉?”引自《古代人才論淺述》唐溥生,安微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朱元璋認為,或許由于種種原因,真正的賢才多在林泉息影。因此,朝廷用人當于隱處求訪。除求訪之徑,古人亦重人才自薦一途。毛遂自薦的故事人人皆知,其做法也為后人所稱道,有的并且仿而效之。 3.培養(yǎng)。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薄豆茏印?quán)修》在管仲看來,培育一次收益百次的是人才。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薄睹献印じ孀诱戮湎隆愤@是說自我培養(yǎng)和自我鍛煉的重要性。王安石在給仁宗皇帝趙禎的《上時政疏》中說:“蓋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蓖醢彩J為,如果不大量培植各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就不能保持政權(quán)。“眾建賢才”是事關(guān)國家政權(quán)鞏固與否的根本大計。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冬十二月,南宋皇帝趙構(gòu)對大臣們說,“人才須素養(yǎng)。太宗置三館養(yǎng)天下之士,至仁廟(仁宗朝)人才輩出為用。今日若不興學校,將來安得人才用耶?”《綱鑒易知錄》卷八。由此可知,古人早已認識到,只有經(jīng)過大量培養(yǎng),才會有人才可供使用。 4.優(yōu)待。韓愈曾經(jīng)說過:“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古文觀止·雜說(四)》韓愈用千里馬和常馬的區(qū)別作比喻,說明人有大才和小才之別。大才對社會和事業(yè)的貢獻大,自應(yīng)優(yōu)待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優(yōu)裕的物質(zhì)條件,以便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三國時期曾任曹操參軍的仲長統(tǒng)認為,給任職的官吏提供優(yōu)厚的經(jīng)濟待遇,是使官吏忠于職守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他認為“彼君子居位為士民之長,固宜重肉累帛,朱輪四馬?!薄逗鬂h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用兵的要訣,在于有隆重的禮節(jié)和優(yōu)厚的俸祿。禮節(jié)隆重,有智謀的人就會自動到來;俸祿優(yōu)厚,有義氣的人就會樂于效命。所以,用厚祿優(yōu)待賢人,不要吝惜財物,獎賞有功的人不要拖延時間。用人的方法就是封爵位尊重他,給資財贍養(yǎng)他,有才的人就會自愿投效。 5.流動。東漢馬援曾對光武帝劉秀說:“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當擇君?!绷_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又如古諺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薄傲记輷衲径鴹??!庇纱擞^之,中國古代對于人才的合理流動已有了充分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