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直就想寫一篇文章悼亡南唐后主李煜,可惜被瑣碎的雜事和無盡的心事所耽擱,沒有騰挪出時間來,今天剛好上不了網(wǎng),終于能靜下心來懷念這位令我頂禮膜拜的文人了。 上不網(wǎng)了還是要對著電腦,哎,越來越感覺自己得了“電腦依存癥”了,遠離了新鮮的空氣、美好的花草樹木、活躍的人類交往,每天面對電腦的時間太長了。媒體是人的延伸,卻在網(wǎng)絡(luò)爆炸的時代異化了我們?nèi)祟悺k娔X就像一把雙刃劍,在滿足著我們欲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更深層次的空虛和憂愁。 然而我還是感到很慶幸,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最憂愁的時候也不及李煜憂愁的十萬分之一;如果你覺得你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許多憂愁而不能釋懷的話,那么也請你仔細欣賞一下李煜的詩詞吧。 1、李煜簡介 1.1、李煜生平簡介 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十四年。字重光,原名從嘉,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南昌繼位,改名為李煜,史稱李后主,時年25歲。 李煜即位后,對北方宋朝無比恭謹(jǐn),但對趙匡胤要求自己去汴梁覲見的這個要求堅決拖延不去。終于,宋太宗開寶七年(974年)九月,兵伐南唐,于975年將南唐滅亡。39歲的李煜降宋,全族被俘至汴京。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李煜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眾人一般的看法),埋葬于洛陽的北邙山,其絕麗夫人小周后悲不自勝,不久亦卒,附葬于北邙山。 1.2、李煜與周后 說到李煜,就不能不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了,也就是李煜的紅顏知已周后了。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后主大一歲,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她常彈奏后主的詞調(diào),極得后主贊美,這不能不說是李煜詩詞的一個巨大動力了。文人們的才思來源古今幾乎都一樣:悲痛、感傷、寂寞、酒和女人。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艷的詞,死后又影響后主做感傷悲切的詞。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為皇后。小周后也是一位絕代美人,美人的魔力,總是能感應(yīng)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字來。曹雪芹寫《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是那樣,金庸、古龍寫武俠也是那樣。更夸張的是,尤其是古龍,據(jù)說一手拿酒,一手握筆,旁邊坐著個裸體的女子時才思就猶如滔滔江水泛濫而不可收拾。 1.3、作為國君的李煜 作為一位國君,李煜在歷史上微不足道,甚至可有可無,更加慘痛地說:可能沒有他做君主,南唐的命運或許更加長久一些,當(dāng)然這也只是猜測之詞。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李煜沒有什么突出的文治功名,歷史上也沒有確切的記載,即便是在五代十國的眾多君王之中,他也并不怎么突出。南唐在他的統(tǒng)治下,一直就在宋朝的軍事強壓之下茍延殘喘,始終沒有振作起來,直至滅亡。 他的臣子徐鉉曾經(jīng)這樣評說他:“賞人不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唯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威不克愛?!币馑际钦f李煜不喜殺戮,既不喜兵,又不行威,最終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五代十國亂世之中滅亡了。 1.4、作為文人的李煜 作為一個國王,李煜備受爭議,他的帝王事業(yè)在他降宋后結(jié)束,而他的文化影響才剛剛開始,他的詞也正是在他作為囚徒的四年大放異彩,一掃五代十國時期綺麗艷美的花間習(xí)氣,李煜用其獨特的經(jīng)歷,熔鑄亡國之痛之情感,顯示出了非凡的境界和氣魄。他的詞不僅比所有帝王寫得好,而且在所有詞人中,也是卓爾不群、獨樹一幟,用詞簡潔明了,渾然天成,表現(xiàn)力強,無人能及,被譽為“千古詞帝”。 李煜的詞成就固然最高,是一位無可爭議的杰出詞人,他的才華還不止如此,并且是一位令人矚目的畫家、書法家和詩人。李煜的詞詩書畫,都給隨后的宋王朝文化精英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以至于有人說“宋朝的刀劍滅亡了李煜的王國;而后來,李煜的筆,則征服了滅亡他的宋朝?!币虮救似弥?,在此只對其詞作為評述對象;并且,由于李煜軟禁之前的詞風(fēng)帶有“花間”習(xí)氣,與軟禁之后的許多“神品”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故欣賞重點放在后唐滅亡之后的四年。 2、李煜后期之詞與詞風(fēng) 2.1、主要代表作 2.1.1、《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1.2、《相見歡》又名《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1.3、《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2.1.4、《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1.5、《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2.1.6、《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2.1.7、《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2.2、李煜后期詞作之風(fēng) 2.1.1、滿懷憂愁 在中國整個文學(xué)史上,能把憂愁寫得如此之深的、淋漓盡致而又蕩氣回腸的、簡潔明了而意無窮無盡的,恐怕只有李煜一人了。 在我的記憶中,婉約派四大宗匠,“閨語”李清照、“情長”柳永、“別恨”晏殊,再加上“愁宗”李煜,能把憂愁寫得形象、意向最好的恐怕就是李煜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span>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span>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span> 李煜的哀愁近乎哀絕,猶如冰火兩重天,以極端奔放的方式噴涌出來還不止,即使“長江悲已滯”,也解不了心中之憂愁,“一江春水向東流”,你能阻止嗎? 李清照的愁思寫得也很好:“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span>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span>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span> 李清照的惆悵與無奈是一種思念情語,女子的閨語之聲,標(biāo)準(zhǔn)的婉約派詞風(fēng);而李煜的盡管也屬于婉約派,但兼具浪漫主義色彩,比起李清照,李煜的憂愁之語更讓人覺得沉重千鈞,思緒萬千,紛至沓來,有如排山倒海之勢,幾乎能讓你窒息。 法國著名作家繆塞說過:“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崩铎系脑~就屬于此類,他經(jīng)常以淚洗面,時光不能倒退,人事不能重來。他只有惆悵、惋惜和無盡的回憶了,伴隨回憶的就只有淚水了。 清代沈雄在《古今詞話》中曾言:“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辈湃死铎巷L(fēng)流千古的憂愁之詞的代價就是他統(tǒng)治下的國家的滅亡。國家不滅,李煜詩詞靡麗;國家滅亡,李煜詩詞才名垂千古。“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留給我們后人恐怕只有無盡的思索了,李煜沉重的代價給我們的也只有更多的感慨了。 2.2.2、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xiàn)力。 李煜后期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shù)特色。軟禁的歲月對于李煜而言,身心俱受重大摧殘,“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薄巴乱殉煽眨€如一夢中。”“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span> 李煜在這種比折磨還要痛苦的揪心之中,生命歷程和創(chuàng)作歷程都已經(jīng)達到極限了,寫詞似乎不再需要斟酌字句、思考技巧、錘字煉句了,一氣呵成,自心中流淌而出,語言自然、渾然天成,而又意境高遠且富有表現(xiàn)力。 單就遣詞造句而論,以上幾首詞恐怕只有“千古第一人”的李白和詞圣蘇軾等少數(shù)幾人才能凌駕于他之上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span>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李白的詞豪放而不受約束,天地之間任他縱橫。但李白是狂傲的,似乎目空一切,與李煜詞中無盡之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蘇東坡的詞也渾然天成,不受約束,其詞也有憂愁,但子瞻往往能在憂愁中看破紅塵,自得其樂,似乎大徹大悟,天下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又不同于李煜和李白。 “天涯何處無芳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span>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span> 縱觀整個文學(xué)史,也的確只有簡單明白,但意境高遠的詞句才能名垂千古,李煜的幾首詞是這樣,再想想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薄笆晟纼擅C?,不思量,自難忘。”都是那么淺顯明白的詞句??!李煜的《虞美人》、《相見歡》、《望江南》幾乎都不用任何解釋。 相反,像著名詞作家周邦彥、姜夔,被稱為一代“詞宗”,然而由于用詞艱澀,用典過多,雖然成就斐然,但我們又能記起幾首呢?我猜想終究會被時代慢慢過濾掉的,時代更需要的是跨時代的語言。 3、李煜的文與政 3.1、歷史上的文人與政治 不僅僅是我這么認(rèn)為的,我想絕大多數(shù)人都這么認(rèn)為:古時出色的文人在社會上一般都不得志,這并非他們沒有才能,而正是因為他們的超長才能和正直的為人,因為寫出好的作品就需要有出眾的才華和純正的性情,而這兩者特別是后者都妨礙他們在中國社會上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但他們的文采風(fēng)流卻彪炳千秋。 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一生仕途不順,四處漂泊,最后還被流放,因病去世;杜甫一生愁,不得志,最大的官才做到左拾遺,后漂泊困頓病卒。白居易雖官居高位,但屢次被貶,王維歸隱,孟浩然窮困潦倒,李商隱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唐代著名詩人仕途較為順利的恐怕只有杜牧了,名氣稍小一點的張九齡、張說他們倆官至丞相,這已經(jīng)很少見了。 再看看宋朝:蘇軾三番五次被貶,貶到黃州、杭州、揚州,后又貶到廣東惠州、海南儋州,他一生政治上長期失意,經(jīng)歷坎坷不平;辛棄疾一生抱負(fù)不得施展,壯志難酬,幾次落職,幾次閑居,一生壓抑難泄,憂郁而終;李清照一生的苦難就不用說了,北宋滅亡、丈夫趙明誠死后,她幾乎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了余生,孤寂愁苦,飲恨而終;秦少游一生仕途與蘇軾一樣不順,賀鑄終身不遇,姜夔政治極為失意直至去世依然為一布衣……宋朝還有那么幾個著名的文人政治上極為得意:王安石、歐陽修、周邦彥等。 到了元朝,由于統(tǒng)治者的原因,文人們的落魄就更加明顯了,整個元曲幾乎都是浪子情懷、隱逸情調(diào)和閨情怨語了:喬吉一生窮困不得志,浪跡江湖;張可久仕途終生不得志;關(guān)漢卿簡直就是一浪子班頭,馬致遠一生不顯達,白樸一生縱情山水詩酒自娛,貫云石、徐再思、王實甫、鄭光祖他們在政治上都沒有什么成就和作為。 3.2、如何看待李煜的文與政 李煜的文學(xué)成就無可爭議,誰也不敢小看他那斐然的才華,他酷愛讀書,醉心于才藝生活,詩詞書畫樂無所不精,整個宋朝的詞作家都對他贊賞有加,包括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魄力的蘇軾、李清照他們。 但李煜的為人、為君之道卻歷來備受爭議。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曾不無惋惜地寫到:“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看到此我也很惋惜,因為俘虜之前的李煜幾乎就是在養(yǎng)尊處優(yōu)之中生活的,從他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薄八氖陙砑覈?,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李煜根本就不喜歡兵事,性格寬恕,政治上才能表現(xiàn)很軟弱,有相王之命,卻無相王之才。盡管如此,我一直就認(rèn)為這不足以證明他為人為君的“錯”,他是一個情感豐富極具才情的文人,若非如此,又怎么能寫出如此之深刻的文字來呢?“文如其人”這幾乎是顛破不滅的真理了。一個心境浮躁、只會高談闊論而無真才實學(xué)的人怎么會有如此之深的感慨,而又能付之于筆墨表現(xiàn)出來呢? 想想夾在唐宋之間的五代梁、唐、晉、漢、周總共歷史也只不過持續(xù)了50余年而已,而李煜僅僅在位時間就長達14年,如果李煜真的是那么昏庸無能的話又豈能持續(xù)十幾年呢? 倒不是因為我偏好李煜的詞,就愛屋及烏非要來為李煜辯其名,我只是想表達不要一定要用帶有色調(diào)的眼鏡、用完美的要求去苛求現(xiàn)實中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是人,不是神,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把我們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處理得那么完善那么完美。 甚至連我心中的圣人蘇軾都用苛求的眼光去責(zé)備李煜歸降的時候應(yīng)該痛哭九廟謝罪于臣民而后行,不應(yīng)該獨對宮娥垂淚,做兒女之態(tài)。李煜只是一個人,他本意只想做一個超脫世俗紛爭喧囂的高士,只是陰差陽錯的做了君主而已,怎么能用如此近乎完美的要求來責(zé)怪他呢?所有君王都喜歡別人說他“以人為本”、“以天下百姓為己任”,但你仔細想想又有哪一位君主真正做到了天下百姓要高于自己的親人呢?這本來就是一個謬論。就別說李煜,誰人被俘虜?shù)臅r候心中還不是想著自己的親人朋友,而會想到天下的百姓蒼生呢? 結(jié)束語: 洋洋灑灑一口氣寫了5000多字,眼睛累得直流淚水,也對得起我對李煜的盛贊了?!办献鞑湃苏娼^代,可憐薄命做君王。本就一心向文藝,何苦挑剔苛求之?”李煜在中國文壇的地位是建立在他那震撼人心的詞作之上的,所以我們品味李煜也就欣賞他高水準(zhǔn)的詞作吧! 2012年5月26日凌晨 張啟廣 本文參考文獻: 1、《李煜》 董希平 中華書局 2、《唐詩鑒賞辭典》于至堂 北京出版社 3、《宋詞三百首詳注》 李華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4、《元曲三百首鑒賞辭典》 傅德岷 余曲 長江出版社 5、《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 中國紡織出版社 6、《傳播學(xué)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