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老子的“清靜無為”(張艾茜 廖楠) “清靜無為”是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提 出天道自然無為,主張心靈虛寂,堅守清靜,消極無為,復返自然。漢初實行這種政治策略。清靜無為是道家中最為重要的思想。 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行為。按現在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匯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zhí)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zhí)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下面是一些原文: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質真若渝⑤。大方無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⑦。 [注釋] 1、建言:立言。 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嶇,坎坷曲折 3、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說此名應在“大方無隅”一句之前。 4、建德若偷:剛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樣子。偷,意為惰。 5、質真若渝:渝,變污。質樸而純真好像渾濁。 6、大方無隅:隅,角落、墻角。最方整的東西卻沒有角。 7、善貸且成:貸,施與、給予。引伸為幫助、輔助之意。此句意為:道使萬物善始善終,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 [譯文] 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④,沖氣以為和⑤。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⑦。 [注釋] 1、一: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即道是絕對無偶的。 2、二:指陰氣、陽氣?!暗馈钡谋旧戆鴮α⒌膬煞矫妗j庩柖馑慕y(tǒng)一體即是“道”。因此,對立著的雙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沖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 4、負陰而抱陽:背陰而向陽。 5、沖氣以為和:沖,沖突、交融。此句意為陰陽二氣互相沖突交和而成為均勻和諧狀態(tài),從而形成新的統(tǒng)一體。 6、孤、寡、不谷:這些都是 7、教父:父,有的學者解釋為“始”,有的解釋為“本”,有的解釋為“規(guī)矩”。有根本和指導思想的意思。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①?得與亡孰病②?甚愛必大費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注釋] 1、多:輕重的意思;貨,財富。 2、得:指名利;亡,指喪失性命;病,有害。 3、甚愛必大費:過于愛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費。 4、多藏必厚亡:豐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 5、知足不辱:今本沒有“故”字,據帛書補之。 [譯文] 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有人認為“無為”就是毫無作為、消極等待,只是聽從命運的擺布,這實在是誤解了老子的本意。在現代社會中,這個思想是否還有價值呢?,我們是否還需要"無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包含著對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深刻理解,包含著對社會的有益啟示,它要求人們樹立一種超脫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無私無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無為"思想不僅有存在 的價值,而且需要繼續(xù)發(fā)揚。譬如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具備“無為”的思想,通過“無為”達到 “無為而民自富”的目的。小到一個國家,大到全人類和整個自然界,“無為”思想都有正確的實際意義,人類步入現代社會以來,工業(yè)文明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人類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毀滅地球多少次,人類的“有為”違背了“無為”的自然規(guī)律,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懲罰,面對人類和自然界的矛盾關系,我們不止一次地想到了幾千年前的老子那雙睿智的眼睛和充滿智慧的思想。當今重新將老子的思想運用于重構人與自然界的和諧關系上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創(chuàng)造人類的幸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人類掌握了可以毀滅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力?,F代工業(yè)文明的最大負面效應就是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惡化的問題,它不僅嚴重制約著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而且愈來愈明顯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如何才能使人類與自然界出現“雙贏”的狀態(tài),是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而老子的“清靜無為”的思想在此領域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這個思想對于我們解決今天的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問題,重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無疑具有深刻的啟迪。 老子的哲學并不是一種西方意義上的知識學體系,而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對“道”的追尋。老子“道”的學說,就是對宇宙萬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遠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實踐之中。對于個體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則是一種達至善治的智慧。老子的所處時代距離我們今天已經相當的遙遠了,但他的思想還是流傳到了今天,并且還具有不菲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正確理解無為的思想并且應用于實踐中,這也很好的應證了一句話,古為今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