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定位圖
1、合谷(手陽明大腸經(jīng))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2、內(nèi)關(手厥陰心包經(jīng))
定位: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
3、期間(肝經(jīng))
定位: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4、章門(肝經(jīng))
定位:第11肋游離端下際
5、氣海(任脈)
定位: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6、關元(任脈)
定位: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
7、腎俞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8、足三里
定位: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
9、太沖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之間的凹陷中
10、涌泉
定位:足趾跖屈時,約當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
-
<>噴嚏網(wǎng)--讀書、培訓、8小時外的健康生活! 之 [樂 活]
人體按摩穴位示意圖
一、耳朵人體全息示意圖
二、脊椎全息圖
三、手背反射區(qū)圖
四、手部病理反應點適應癥對照表
五、手部病理反應點--掌背圖
六、手部病理反應點--掌心圖
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圖
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圖
九、手的人體全息示意圖(1)
十、手的人體全息示意圖(2)
十一、手掌反射區(qū)圖
十二、雙足全息圖
十三、針灸穴位圖(1)
十四、針灸穴位圖(2)
十五、針灸穴位圖(3)
十六、足背側反射區(qū)
十七、足底反射圖區(qū)
十八、足內(nèi)側反射區(qū)圖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圖解)----五臟相對五行
一、穴位:脾經(jīng)(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
操作:
①補脾經(jīng):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兒拇指橈側緣向掌根直推,見中圖。
②清脾經(jīng):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見右圖。
約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圖解:
二、穴位:肺經(jīng)(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jīng):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jīng):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fā)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圖解:
三、穴位:腎經(jīng)(腎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補腎經(jīng):在小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腎經(jīng):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澀不利,遺尿,尿頻等。
圖解:
四、穴位:肝經(jīng)(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肝經(jīng):在小兒食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肝經(jīng):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見右圖,清100~300次。
主治:驚風抽搐、目赤,傷風感冒,脾虛泄瀉,肝炎等
圖解:
五、穴位:心經(jīng)(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補心經(jīng):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心經(jīng):指尖向指根直推,見右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圖解:
這是從網(wǎng)上找到的,五臟相對于五行的,大家沒事的時候可以多做按摩,閑著也是閑著,做了總比沒做的好.只是上面說的是患兒,應該對應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詢問過中醫(yī),穴位是一樣的。健身是全民的,無論是以什么方式。沒事時,坐車時都可以按摩一下試試了!
頭部穴位圖(正面)
頭維穴 發(fā)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魚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絲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倉穴 承漿穴
補充:前頂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當陽 五處 曲差 眉沖 素髎 兌端 齦交 上迎香
頭部背面穴位圖
百會穴 后頂穴 風府穴 風池穴 天柱穴 啞門穴 太陽穴 下關穴 客主人 耳門穴 聽宮穴 翳風穴 頰車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補充:四神聰 強間 腦戶 目窗 正營 率谷 承靈 腦空 頭竅陰 完骨 天沖 頷厭 頭臨泣 懸顱 懸厘 聽會 和髎 熄 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圖
天突 璇璣 華蓋 紫宮 玉堂 膻中 中庭 鳩尾 巨闕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闕 陰交 氣海 石門 關元 中極 曲骨 會陰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贗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日月 期門 天池 食竇 天溪 胸鄉(xiāng) 周榮 中府 云門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靈臺 至陽 中樞 脊中 懸樞 命門 腰陽關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風 天宗 臑俞 肩貞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會陽 長強 魄戶 膏肓 神堂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白環(huán)俞
上肢內(nèi)側穴位圖
天泉穴 天府穴 俠白穴 青靈穴 曲澤穴 尺澤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nèi)關穴 列缺穴 經(jīng)渠穴 太淵穴 大陵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勞宮穴 少府穴 中沖穴 少沖穴
下肢內(nèi)側穴位圖
箕門穴 血海穴 陰包穴 曲泉穴 陰谷穴 陰陵泉 膝關穴 地機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筑賓穴 蠡溝穴 三陰交穴 交信穴 復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鐘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孫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隱白穴
上肢外側穴位圖
曲垣 秉風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貞 臑會 臂臑 消濼 手五里 清冷淵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瀆 支正 溫溜 三陽絡 支溝 會宗 偏歷 外關 養(yǎng)老 陽谷 陽池 陽溪 腕骨 后溪 中渚 前谷 液門 少澤 關沖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下肢外側穴位圖
居髎 環(huán)跳 髀關 風市 中瀆 伏兔 陰市 梁丘 膝陽關 犢鼻 陽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豐隆 外丘 陽交 飛揚 光明 陽輔 懸鐘 跗陽 解溪 沖陽 丘墟 太沖 陷谷 足臨泣 第五地 內(nèi)庭 行間 大敦 厲兌 足竅陰 至陰 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門 申脈 仆參 昆侖
第一個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取穴是這樣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jié)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按摩合谷穴有什么作用呢?根據(jù)經(jīng)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jīng)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于大腸經(jīng)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fā)熱、口干、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5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強度,穴位下面要出現(xiàn)酸、麻、脹的感覺,即有“得氣”現(xiàn)象為好,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2個穴位是內(nèi)關.內(nèi)關穴的取穴是這樣的:位于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后量3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內(nèi)關穴屬心包經(jīng),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記載:“手心主之別,名曰內(nèi)關,心系實則心痛”.所以古典的經(jīng)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jīng)的內(nèi)關穴聯(lián)系起來,千百年來無數(shù)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jīng)的內(nèi)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另外,由于心包經(jīng)起于胸中,所以針刺和按摩內(nèi)關穴對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疑難病都有一定的療效.和按摩合谷穴一樣,我們建議,按壓內(nèi)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內(nèi)關穴上,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jié)奏地按壓并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內(nèi)關穴產(chǎn)生一定的得氣感覺,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傳到中指,上傳到肘部,這樣才有較好的效果.
這里要介紹的第3個穴位是足3里.足3里穴的取穴是這樣的:可以在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4指并在脛骨外側的交點處就是此穴.足3里屬足陽明胃經(jīng),胃經(jīng)與脾經(jīng)互為表里,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通過按摩足3里都會起到10分顯著的效果.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yǎng)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jīng)又屬于多氣多血的經(jīng)脈,這條經(jīng)脈受到激發(fā),氣血旺盛,必將影響5臟6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3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y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那么,怎樣按摩足3里才容易得起你?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推拿與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3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3里穴上,其他4指握住脛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頻率和前面談的兩個穴位一樣,但力度要大,由于足3里下面的肌肉較為豐富,有時按摩可能達不到一定的效果,這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達到得氣的效果.
內(nèi)關防治疾病甚廣,是多功能、高效用、適應范圍廣的重要腧穴。對呼吸系疾病的效果:內(nèi)關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甚效。對循環(huán)系疾病的效果?! ?nèi)關穴在掌后橫紋上二寸、兩筋間,與外關相對。
按摩方法: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壓右內(nèi)關穴上,左手食指壓在同側外關上,按捏10~15分鐘,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壓左側的穴位,反復操作即可。
內(nèi)關防治疾病甚廣,是多功能、高效用、適應范圍廣的重要腧穴。對呼吸系疾病的效果:內(nèi)關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甚效。對循環(huán)系疾病的效果:
1.治冠心病及心絞痛:當心絞痛發(fā)作時,用雙內(nèi)關,較強刺激可使心絞痛很快緩解。
2.治心律失常:內(nèi)關對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及心律不整均有良效。
3.治高血壓病及對高血脂病人均有一定效果。
對消化系疾病的效果:治嘔吐有良效,尤以神經(jīng)性嘔吐有效率為97.5%。治胃腸疾病,對急慢性胃炎、腸炎、胃潰瘍、急性腸梗阻均有效。
對神經(jīng)及精神系疾病的效果: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癔病、癲狂、癇癥。治中風及后遺癥。
對其他疾病的治療:治瘧疾,急性咽炎,落枕,手指麻木,昏厥抽搐,青霉素過敏休克,肋間神經(jīng)痛,痛經(jīng),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效果。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動畫圖解)----五臟相對五行
http://q.yesky.com/group/review-18036081.html
足部穴位圖 http://www./c/am/pic/fzu.html
如果不明白穴位的網(wǎng)友,請看以下這個網(wǎng)站,中醫(yī)穴位圖flash版
http://www./am/pic/fmian.html
人體經(jīng)絡視頻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6301763&cid
面部按摩的常用穴位圖
承漿 在頜唇溝的中央,當下唇下陷中。主治口眼歪斜,面腫,齦腫,齒痛,流涎,癲狂。
地倉 在口角旁開4分處。主治口眼歪斜,流涎。
人中 在人中溝上中1/3處。主治口眼歪斜,流涎,鼻塞。
迎香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5分,當鼻唇溝中。主治鼻塞,鼻淵,口眼歪斜,面癢,面腫。
四白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顴骨上方凹陷中。主治目赤癢痛,目翳,口眼歪斜,頭痛眩暈。
承泣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緣與眼球之間。主治目赤腫痛,夜盲,迎風流淚,口眼歪斜。
睛明 目內(nèi)眥上方1分處。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目內(nèi)眥癢痛,目眩,近視,色盲。
攢竹 眉毛內(nèi)端,當眶上切跡處。主治視物不明,流淚,口眼歪斜。
魚腰 在眉毛的中點。主治目赤腫痛,眼瞼下垂,眉棱骨痛。
絲竹空 在眉梢的凹陷中。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齒痛,癲癇。
印堂 在兩眉連線的中點。主治頭痛,眩暈,鼻淵,鼻衄,小兒驚風,產(chǎn)后血虛。
角孫 將耳廓前后對折,在耳尖所到的顳頜部。主治耳部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頸項強直。
耳門 在耳屏上切跡前方,當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凹陷中。主治耳鳴,耳聾,齒痛。
聽宮 在耳屏前下頜關節(jié)髁狀突的后緣,張口呈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
聽會 在耳屏切跡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孔。主治耳聾,耳鳴,齒痛,口眼歪斜,下頜關節(jié)脫臼。
翳風 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緣的凹陷中。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頰腫。
下關 在顴弓與下頜切跡之間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主治齒痛,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牙關開合不利。
頰車 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咬緊牙齒時,當咬肌的最高隆起處。主治口眼歪斜,頰腫,齒痛,口噤不語。
大迎 在下頜角前1寸3分,當咬肌附著部前緣。主治口噤,頰腫,齒痛。
陽白 目正視,瞳孔直下,在眉上1寸處。主治頭痛,目痛,目眩,外眥疼痛,夜盲。
太陽 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1寸的凹陷中。主治頭痛,牙痛,目赤腫痛,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