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劉徹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文帝劉恒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并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chuàng)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yè)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葬于茂陵,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漢武帝創(chuàng)造了數(shù)個第一: 一、罷黜百家,表彰六經(jīng)(易白沙將其曲解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jīng)”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罷黜百家,表彰六經(jīng)”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舞臺上獨領風騷兩千余年,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所推崇。這里要說明的是,漢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fā)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發(fā)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二、設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經(jīng)常會借口打壓殺死丞相,導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職。為貫徹自己的命令,他便設立中朝,尚書臺也是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 三、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四、太初改歷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太初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 五、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xù)至今,今天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制造、漆器制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蘿卜 葡萄 汗血馬 核桃 天馬等。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 歷史意義重大。 七、創(chuàng)立太學 漢武帝創(chuàng)建太學、鄉(xiāng)學,設立舉賢制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官制度。 八、罪己詔 征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nèi)心悔意。這就是《輪臺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 九、加強中央集權 為加強中央集權,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武帝還找借口,一次就削去當時一半的侯國。 發(fā)動對匈奴戰(zhàn)爭,開拓疆土 漢武帝對外采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馬邑之戰(zhàn)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zhàn),先后派衛(wèi)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qū),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于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 (1)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前鋒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wèi)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云中(今內(nèi)蒙古托克托東北)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衛(wèi)青首次出征,但他英勇善戰(zhàn),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wèi)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加封關內(nèi)侯。 (2)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的秋天,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漢武帝派李廣鎮(zhèn)守右北平(今遼寧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則避開李廣,而從雁門關入塞,進攻漢朝北部邊郡。漢武帝又派衛(wèi)青出征,并派李息從代郡出兵,從背后襲擊匈奴。衛(wèi)青率三萬騎兵,長驅(qū)而進,趕往前線。衛(wèi)青本人身先士卒,將士們更是奮勇爭先。斬殺、俘獲敵人數(shù)千名,匈奴大敗而逃。 ?。?SPAN lang=EN-US>3)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集結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漁陽。武帝派衛(wèi)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qū))。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zhàn)役。衛(wèi)青率領四萬大軍從云中出發(fā),采用“迂回側(cè)擊”的戰(zhàn)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闕(今內(nèi)蒙古杭錦后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lián)系。然后,衛(wèi)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匈奴白羊王、樓煩王見勢不妙,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shù)千人,奪取牲畜一百多萬頭,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qū)。因為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漢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西北),設置朔方郡、五原郡,從內(nèi)陸遷徙十萬人到那里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筑的邊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史記》《漢書》盛贊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衛(wèi)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SPAN lang=EN-US>4)匈奴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敗,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奪回去,所以在幾年內(nèi)多次出兵,但都被漢軍擋了回去。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漢武帝命衛(wèi)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fā);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wèi)青的節(jié)制,率兵從朔方出發(fā);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fā)。這次總兵力有十余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來到,就放松了警惕。衛(wèi)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這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暢飲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馬,帶了幾百壯騎,突出重圍,向北逃去。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shù)百里沒有追上,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萬五千余人,牲畜有幾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收兵回朝。 漢武帝接到戰(zhàn)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wèi)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wèi)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wèi)青非常謙虛,堅決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zhàn)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yōu)楹?。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zhàn)的。他們?nèi)嗽醺医邮芊赓p。”漢武帝表示:“我沒有忘記諸校尉的功勞,同樣也會嘉賞。” 于是衛(wèi)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為列侯,長子衛(wèi)伉為宜春侯,次子衛(wèi)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wèi)登為發(fā)干侯,均食邑1300戶。 漢武帝隨后又封賞了隨從衛(wèi)青作戰(zhàn)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5)經(jīng)過幾次打擊,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門,劫掠定襄(今山西省定襄)、上郡(今陜西綏德縣東南)。元朔六年(公元前124年)二月,漢武帝又命衛(wèi)青攻打匈奴。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后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tǒng)歸大將軍衛(wèi)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fā),北進數(shù)百里,殲滅匈奴軍數(shù)千名。這次戰(zhàn)役中,衛(wèi)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精騎首次參戰(zhàn),取得了殲敵兩千余人的輝煌戰(zhàn)果。戰(zhàn)后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后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名,取得了輝煌戰(zhàn)果。 派遣出使西域與和親烏孫 漢武帝在發(fā)動對匈奴戰(zhàn)爭同時,他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lián)系,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zhì)生活,并發(fā)展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為了聯(lián)合烏孫抗擊匈奴,封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 對東北方和南方用兵 在東北方,他派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兵滅衛(wèi)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漢帝國的版圖至此基本成形。 在南方,派中郎將唐蒙通夜郎、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滅南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權歸附漢朝,在西南先后設立了七個郡,其中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與南海諸島的地區(qū)。疆土最南端超過今天越南胡志明市,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qū)自秦朝后重歸中國版圖。 惟才是舉、不拘一格 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通過“貲選”當官;先賢的 劉徹頭像 后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然而,尤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舉、不拘一格。如皇后衛(wèi)子夫是從奴婢中選拔出來的。衛(wèi)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仆和奴產(chǎn)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在宮中養(yǎng)馬的奴隸,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托孤的重臣。這些情況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然而,這不是說漢武帝用人沒有標準,標準還是有的,標準就是“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這就是說,只要愿為漢朝事業(yè)奮斗,有藝能、有才干的人,能為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話,用人的標準是惟才是舉。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嘆地說:“漢之得人,于此為盛!”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輪臺罪己詔 晚年喪子和軍事上的失利,使武帝在精神和思想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對大臣們說:我即位以來,辦了很多錯事,使天下百姓愁苦,現(xiàn)在后悔也來不及了。今后凡是傷害百姓,浪費財物的事情,一律停辦。丞相田千秋建議:很多文士都談論神仙,但都沒有成效,應當罷斥。武帝聽后說:我從前太愚蠢,受了方士的欺騙。其實天下哪有什么仙人,全是方士們妖言惑眾。注意飲食和服藥,就可以減少疾病了。于是,便將方士全部遣散。 正當武帝為自己從前的所作所為深感后悔之時,搜粟校尉桑弘羊等人上書,請求派遣兵卒在輪臺(今新疆輪臺縣東南)屯田,并嚴敕邊郡太守、都尉,加強對邊防烽火的管理,選拔戰(zhàn)士,積蓄糧草。這個建議雖然有益于鞏固邊防,武帝卻沒有同意。他針對桑弘羊等人的上書,頒布了一道詔書,這就是著名的輪臺罪己詔.武帝在詔書中說:曩者,朕之不明,……興師遣貳師將軍(即李廣利),……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而擊車師時,……發(fā)兵,凡數(shù)萬人。……漢軍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以竟師,強者盡食畜產(chǎn),贏者道死數(shù)千人。詔書接著說: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臺,輪臺西于車師千余里……今請遠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優(yōu)民也。今朕不忍聞。武帝還特別強調(diào)指出,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nóng).至于修馬復令,只是用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頒布輪臺罪已詔,是漢武帝統(tǒng)治政策的重大變化。它表明漢武帝已決心不再主動對匈奴用兵,而要注重發(fā)展農(nóng)業(yè),提倡農(nóng)耕以恢復生產(chǎn)。為實現(xiàn)這一政策,漢武帝不但下令不復出軍,而且還在征和四年封丞相田千秋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養(yǎng)民也。同時,還任命趙過為搜粟校尉,推廣代田法,并下詔重申:當今之務,在于力農(nóng)。 漢武帝一生致力于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鞏固統(tǒng)一的西漢帝國,奠定了中華民族遼闊疆域的基礎。但與此同時,在他統(tǒng)治期間,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nèi)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按司馬光的評價,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而西漢王朝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同漢武帝晚而改過,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漢武帝還沒有來得及全面推行其與民休息的政策,便于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去世了。其后繼者昭帝和宣帝堅持執(zhí)行武帝晚年制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漢中期出現(xiàn)了被后世稱頌的昭宣中興局面。 歷史評價 CCTV播出的《漢武大帝》片頭是這么評價漢武帝的: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 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這樣高的評價在中國的歷史劇中是很少見的。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罪己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nèi)心悔意。這就是《輪臺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敢于罪己,置自己過失于天下輿論中心,漢武帝無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錯,也會下“罪己詔”,公開認錯,展示明君姿態(tài)。 直言敢諫的汲黯曾批評漢武帝:皇上殺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寬恕,這樣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會被殺光。漢武帝不為所動,漠然一笑:何世無才,只是人主沒有識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夠辨明人才,何必擔心天下無才? 就是這樣一位視人才如草芥的漢武帝,一方面又極端地愛才、惜才。 封建專制體制下,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一是任人唯親,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二是論資排輩,必須按“三十九級臺階”,一級一級往上爬,不能“亂”了規(guī)矩。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只要有才華,主父偃持不同政見,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為有能力,衛(wèi)青家奴出身,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僅如此,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tǒng),容納異類,慧眼發(fā)現(xiàn)東方朔,將莊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君臣之間宛如玩伴;同時,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jié)贊嘆,言聽計從。 他初讀《子虛賦》,即大為傾慕;得見作者司馬相如,如獲至寶,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能識人、能容人、能用人,漢武帝千古無二。秦始皇、漢高祖視文人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終究雅量闕如。 漢武帝備受誤解和爭議的,就是閹割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家——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褒有貶,班固的《漢書·武帝紀》對他的文治大加贊揚: 班固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遂疇咨海內(nèi),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shù),協(xié)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后嗣得遵洪業(yè),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班固絕口不提漢武帝的武功,表明對漢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是表揚、批評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nèi)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tǒng)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但在晚年,劉徹卻因巫蠱之禍濫殺大臣王子,引得后世非議。相較于一生從未濫殺一位大臣的秦始皇,這無疑是劉徹的不及。
【摘自:中國做人做官研究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