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解答當前財政熱點問題時表示,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目前的宏觀稅負水平并不高。這位負責人介紹,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口徑計算,2010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6.4%,2009年為25.3%。 按照財政部的說法,所謂國際通行的標準,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tǒng)計口徑,政府財政收入包括稅收、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但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這些收入加總后與GDP的比例,就是宏觀稅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宏觀稅負的標準沒有問題,按照這個標準,可以將規(guī)范的發(fā)達國家的一切政府收入都全部囊括進去,得出精確的結(jié)論,但問題在于,這個標準卻絕對無法涵蓋中國政府的全部收入,因為中國的政府收入,除了上面列舉的以外,還有很多沒有計算在內(nèi)。 你以一部分的收入占GDP的比重,與人家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進行比較,怎么能夠得出科學合理公正的結(jié)論? 關于宏觀稅負,中國學界普遍認可有三種統(tǒng)計口徑,即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所謂小口徑,就是稅收占GDP的比重。這個口徑雖然符合宏觀稅負的名稱,卻不符合中國的實情,因為中國的政府收入中,稅收只是其中一部分,不過是總數(shù)的一半多一些。按照小口徑計算,2009年中國的宏觀稅負只有17.75%。 稅收加上社?;鹗杖胝糋DP的比重,就是中口徑的宏觀稅負。一些學者研究的結(jié)論是,中口徑的宏觀稅負,2009年應該是25.18%。這個數(shù)字與財政部公布的結(jié)論相差0.12%,因為財政部所用的口徑,還要加上國有資產(chǎn)收入。這就是說,財政部所說的宏觀稅負,基本就是學術界所采用的中口徑統(tǒng)計得出的數(shù)字。 但是,中口徑得出的數(shù)據(jù)仍然沒有涵蓋中國政府的實際收入,也沒有完全體現(xiàn)中國納稅人的實際負擔。這里面沒有計算各種收費、罰款、攤派、土地出讓金等,而這些收入占政府收入很大的比例,如2010年僅全國土地出讓金就達2.7萬億元,占當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將這些收入加上,其所占GDP的比重,就是大口徑的宏觀稅負。雖然大口徑統(tǒng)計中的政府收入并非都是稅收,但它們都是納稅人給政府的負擔,是政府的收入,也就是說,大口徑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中國納稅人給政府的實際負擔。 那么,按照大口徑計算,中國宏觀稅負應該是多少? 高培勇在《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09/2010》一書中披露,2007年,大口徑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觀稅負)為31.2%,而薛剛在《我國宏觀稅負的經(jīng)濟分析與優(yōu)化路徑》一文中,經(jīng)過對《中國統(tǒng)計年鑒)等資料的研究得出結(jié)論:2007年的宏觀稅負是31.5%,2008年是30.9%,2009年是32.20%。 研究者指出,由于各級政府為了政績,往往拔高GDP,但政府收費和制度外收入?yún)s因隱蔽而被壓低,所以,大口徑的宏觀稅負,也只能是最為保守的數(shù)字,實際稅負可能更高(見劉涵:《我國宏觀稅負國際比較的不同口徑研究》)。這就是說,即使2009年32.20%的宏觀稅負,也是最為保守的數(shù)據(jù)。 與國外各國的宏觀稅負相比,我國的宏觀稅負嚴重偏高。國際上低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平均為13.07%,中下等收入國家平均為18.59%,中上等收入國家為21.59%,高收入國家平均為28.90%,像美國這樣發(fā)達的國家,其宏觀稅負也不過35%。中國目前處于中下等收入國家,宏觀稅負已經(jīng)高出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數(shù)了,怎么能夠說,中國的宏觀稅負不高? 宏觀稅負造成國民負擔沉重,對于經(jīng)濟的影響也是負面的。世界銀行工業(yè)部原顧問基思·馬斯頓研究指出,宏觀稅負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經(jīng)濟增長率就下降0.136個百分點,高稅負必然以經(jīng)濟增長為代價。這個結(jié)論,對于不承認宏觀稅負過高,進而致力于提高宏觀稅負的中國財政部門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警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