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天主教堂是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世紀末,徐光啟墓附近地區(qū)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會建新堂,1910年完成,即后來的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中國第一座按西方建筑風格建造的教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鴉片戰(zhàn)爭后,曾遭羅馬教廷下令解散的耶穌會已恢復,其會士重來江南,5年后在徐家匯建立會所,咸豐元年(1851年)建造教堂,為中國第一座西方建筑式樣的教堂,為徐家匯舊天主堂,奉“圣依納爵”為主保。宣統(tǒng)二年新大堂建成后奉圣依納爵為主保,稱“圣依納爵堂”,舊堂改奉“無原罪始胎圣母”為主保,稱無原罪始胎堂。
該堂教徒人數(shù)建堂時為100余人,光緒二十七年1700人,民國31年(1942年)7000人,1951年8400人,1998年10350人。
徐家匯在天主教歷史上有重要地位。上海天主教的文化出版、科學教育等事業(yè)在此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徐家匯成為上海天主教中心。民國13年,中國天主教“第一次全國主教會議”曾在此舉行。抗日戰(zhàn)爭初期,徐匯大堂、徐匯中學等辦了難民所,收容難民數(shù)以萬計。
1949年后,上海天主教界開展反帝愛國運動,走獨立自主自辦教會道路。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第一屆代表會議選舉張家樹神父為上海教區(qū)正權主教,由皮漱石總主教主禮的祝圣主教儀式就在徐家匯天主堂舉行,從此,該堂成為主 教座堂,并改奉“圣母為天主之母”為主保,稱天主之母堂。 “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堂受到毀壞,鐘樓尖頂被拆毀,整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被砸碎,并作為上海市果品雜貨公司倉庫。1979年,該堂歸還教區(qū)后,即著手修復,并于當年11月舉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彌撒。1980年圣誕節(jié)前夕大堂修繕一新,張家樹主教主持圣誕節(jié)大禮彌撒,千余教徒恭與彌撒。1982年8月,兩座各重達13噸的十字鐵塔架,重新安裝到鐘樓上。
1985年1月,李思德、金魯賢神父任上海教區(qū)助理主教的祝圣儀式在此舉行。1988年2月,張家樹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該堂。
改革開放以來,該堂成為對外交往的重要場所,每年均有世界各地天主教人士前來參與宗教活動或參觀訪問,其中有香港胡振中樞機主教、澳門高秉常主教、林家駿主教、菲律賓海梅·辛樞機主教等;英國圣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凱瑞博士,南非圣公會主教圖圖博士來滬訪問期間,曾到該堂參觀。 1989年9月25日,徐家匯天主堂由市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優(yōu)秀近代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