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醫(yī)生共126頁
作者:羅大倫 提交日期:2008-10-13 18:01 爺倆都喜歡喝兩盅 我一直覺得張景岳和他的父親是一對兒很有趣的父子,兩人有很多共同的愛好,比如在軍事方面的,兩人也都喜歡醫(yī)藥,張景岳的父親顯然對醫(yī)學很是愛好,從他在張景岳十四歲就送去跟人家學醫(yī)就可以看出來,除了這些,這對兒父子還都喜歡喝點兒小酒。 沒事兒的時候,父子倆坐在院子里,望著北京湛藍的天空(那會兒污染還不嚴重),心情舒暢地喝上二兩,其樂融融??! 但是,這喝酒分別都給他們帶來了一些麻煩,這從張景岳的書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這位父親張壽峰同志,他就不但是喜歡喝兩盅,而且那簡直就算是“善飲”了,結果在四十歲以后,就開始感覺身體不行了,患了“痰飲之疾”,經(jīng)常出現(xiàn)往上嘔酸水、胃里脹滿的情況,飲食也開始減少,感到眩暈、驚惕恍惚,總之是毛病一大堆,他自個兒也明白,這是酒喝多了,體內(nèi)出現(xiàn)了痰飲,于是就開始求醫(yī),到處治療,一點也沒有效果。 那個時候張景岳還是個少年,心里也很著急,但是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這位張壽峰同志情急之下,就想起了一個狠招:應用吐法。 這個吐法其實本來是中醫(yī)里面常用的一個方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就非常的善用這“汗、吐、下”三法,這個吐法并不只是把胃里的毒物或者無法消化的東西吐出來,而是利用嘔吐,把上焦和體內(nèi)的一些廢物排出,把這些影響氣機運化的障礙排除后,是人體恢復正常的狀態(tài),但是這個吐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用了,因為有些痛苦。 看來這位張壽峰同志真是急了,連這種狠招都用了,他開始用的是藥物中的催吐劑,結果發(fā)現(xiàn)吐了以后,還感覺不錯,就開始了接二連三地吐。 在吐過一段時間以后,搞笑的情況出現(xiàn)了,這位張壽峰同志練就了一套不用藥就可以吐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早晨睡醒的時候,仰臥在床上,然后用噯氣的方法往上提氣(各位千萬別跟著學,我也不知道這是怎么練出來的),然后慢慢地,痰涎就開始吐出來了,再接下來吐出的就是一些“紫黑酸惡不堪言者”,然后喝粥調養(yǎng)。 這位張壽峰同志很能堅持,每個月都堅持吐那么一兩次,堅持了很多年(根據(jù)張景岳的說法,是一直堅持到八十二歲他去世為止)。 估計當年張景岳一定覺得日子過得特難受,見天兒的聽見父親狂嘔的聲音,這擱誰都受不了(后來連張景岳自己都嘔了),于是實在忍不住了,就勸父親:“您這么吐,難道就不怕傷了正氣嗎?”(因為中醫(yī)認為吐雖然可以排出廢物,但是也會傷到元氣) 張壽峰同志剛剛吐完,很是得意,聽到小景岳發(fā)問,就回答到:“以前啊,這朱丹溪喜歡使用倒倉法,給人喝牛肉湯,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可是這個方法看上去巨恐怖,基本就沒人敢用(倒倉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而張子和用藥來催吐,雖然很快,但是那個藥都是猛烈之藥,所以會傷到正氣,而我這個自我催吐法,不用藥物,很和緩,所以不會傷到正氣?!?BR> 小景岳不無擔心地望著父親,張壽峰同志意猶未盡:“人體的氣機無非是升降而已,可是如果有什么阻礙了升降的道路,那么人就病了,現(xiàn)在我通過吐,把這些障礙排除了,那人還能有什么病呢?所以啊,這是個好方法,來,兒子,讓我也教教你怎么吐吧!” 您說,有這樣的父親嗎? 結果是小景岳也跟著學起了吐,但是總是不得要領,后來也就算了。 再后來,小景岳長大了,開始游走江湖,又參了軍,終于可以擺脫了父親的嘔吐的聲音。 等到回家以后,不可避免地,又開始面對父親的定期嘔吐了。 但是現(xiàn)在張景岳倒是覺得父親說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自己也學了幾天,但是總趕不上父親的說吐就吐這個功夫(這的確太難練了,估計對一般人來說難于上青天)。 張景岳后來記載,說他父親后來干脆就把酒給戒了,然后每個月吐一兩次,堅持了四十年,到八十多歲時還能登山,在“燈下抄錄古書”,后來也一直沒有病,在八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帶著微笑,就去世了。 其實,我寫這個故事并不是讓大家都吐,這個吐法中醫(yī)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用了,主要的原因是比較難受,但是這個故事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胃腸不宜過份地飽脹,清淡飲食和少食對人是有好處的。 要么說這爺倆很象呢,這張景岳沒事兒時也跟著老爹喝兩盅,后來又碰到了那些號稱俠客的朋友,也少不了喝(估計這幫兄弟那是狂喝),結果到了四十歲以后,跟他爹一樣,身體也出現(xiàn)了問題。 什么病呢?就是一喝酒,就鬧肚子。 這個病現(xiàn)在可多去了,現(xiàn)在很多同志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基本上是拿酒當水來解渴的,單位應酬、朋友交往,都少不了多喝點,所以經(jīng)常有患者來看病,患的就是酒后泄瀉。 張景岳那么大一個名醫(yī),四十多歲的時候也被這個病給折騰慘了。 那個時候張景岳剛從部隊退下來,揣著大明政府發(fā)的軍功章就回家了,估計前來串門的老戰(zhàn)友也少不了,這是退伍軍人的特點嘛,結果喝了酒就鬧肚子,有的時候瀉得都非常的厲害,連著病了好幾年,“其勢已窘”(看看古代的名醫(yī)自個兒患病時的情況)。 人家張景岳自個兒讀的書也多,就把以前古代各個醫(yī)家論述的治療酒瀉的方法都找出來了,什么朱丹溪的,什么薛立齋的,都拿出來看,然后看著合理的,就試著服用。 這些人里面,朱丹溪認為酒是熱毒,所以用的是涼藥,黃連什么的,薛立齋是補脾的,反正各有說法。 張景岳按照這些說法,服用了什么理中丸、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等,都沒有效果。 張景岳算是真沒辦法了,“技窮力竭,若無再生之望矣”。 此時的張景岳,心情很是復雜,就這么一個小小的鬧肚子,居然把自己給徹底地難住了? 他很不甘心,于是就潛下心了,仔細地開始琢磨,這到底是怎么會是兒呢? 琢磨的結果是:他認為這個病是命門火不足造成的,需要峻補命門。 于是,他自己創(chuàng)立了胃關煎、右歸丸、一氣丹等方子,服用了一年,最后把自己的病徹底給治療好了。(當然,他把酒也給戒了) 右歸丸現(xiàn)在在藥方里都有賣的,可誰也想不到,原來是張景岳治療自己的酒瀉時創(chuàng)立的。 下面我把這幾個方子給大家聊聊,因為張景岳的方子特實用,他對中醫(yī)臨床的貢獻非常的大,在現(xiàn)在的《方劑學》教材中,除了醫(yī)圣張仲景的方子,收錄數(shù)量第二多的,那就是張景岳了。 先說胃關煎,這個方子是用來脾腎虛寒導致的泄瀉的,有的人鬧肚子,就是一見涼就鬧,早晨吹到冷氣,喝了涼啤酒等時候一定會瀉,張景岳的胃關煎是治療這個的。方子組成是:熟地、炒山藥、炒白扁豆、炙甘草、焦干姜、吳茱萸、白術。 我把這個方子給大家解一下:方子里面的第一味藥是熟地,這很讓人奇怪,您說這不是補命門的嗎?命門是腎陽啊,怎么出來一個補腎陰的藥物呢? 而且,張景岳說這味藥在這里少用可以用三五錢,多用可以用一兩,這么大的量,是干什么的呢? 原來,張景岳是精通《易經(jīng)》的人,中醫(yī)里面有句話,叫“醫(yī)易同源”,這個觀點就是張景岳明確提出來的,其他人說的都含含糊糊的,張景岳小時候的國學功底厚啊,他深知陰陽互根的理論,中國古代哲學認為,陰陽是互相轉化的,是互根的,一個方面的生發(fā),是以另一個方面的發(fā)展為基礎的,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系統(tǒng)觀,它很恰當?shù)亟忉屃嗣軐α㈦p方的依存關系。所以在中醫(yī)里,認為陽氣不足,也會導致陰氣不足,而陰氣不足,也會導致陽氣的不足。換成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物質基礎的不足,也一定會導致功能的不足,好比油燈里的油少了,那么火苗燃燒的時間也一定地少。 所以張景岳提出了一個中醫(yī)里面的千古名句,這句話是學中醫(yī)的人必須會的,就是“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在臨床中,你反復琢磨這句話,確實有提綱挈領的感覺,很是受益。 張景岳對熟地那是十分的看重,因為熟地“大補血衰,滋培腎水,填骨髓,益真陰。專補腎中元氣,兼療藏血之經(jīng)”,而且張景岳認為熟地可以入脾經(jīng),滋養(yǎng)脾陰,所以是一味兼顧脾腎的藥物,在這里,熟地可以補足脾腎之陰,使得陽氣的生發(fā)有了物質基礎。 干姜是味辛熱的藥物,可以溫中散寒,起到止瀉的作用,炒焦后尤其可以起到收斂的作用;吳茱萸溫中下氣,方子里只用了五、七分,非常的少,但是可以起到暖肝經(jīng)的作用,因為中醫(yī)認為這個瀉是和肝經(jīng)有關的;白術、山藥和白扁豆都是補脾的,我們以前講過了,對于脾不足的人,這些藥非常的好,很平和,可以自己磨粉,熬成糊喝;方子里的炙甘草是坐鎮(zhèn)中州的,起到補脾胃的作用。 總的看來,這個方子有補脾胃的,有溫中的,但是最高明的用法就是使用了熟地,起到了從陰轉陽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 那么右歸丸是怎么回事兒呢?我們現(xiàn)在藥店里賣的這個藥,是用來治療什么的呢?原來,這是張景岳的《景岳全書》里的新方八陣中補陣里的方子,組成是:熟地、炒山藥、炒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膠、菟絲子、杜仲、當歸、肉桂、制附子。 這個方子是根據(jù)金匱腎氣丸打的底,張景岳覺得金匱腎氣丸里有瀉的成份,但是有的患者腎陽非常的虛,根本就不用瀉,所以他就把金匱腎氣丸里面的茯苓、澤瀉、丹皮三味瀉的藥給去掉了,他說這樣補的力量就專一了,然后又給加上了些補的藥物,我給各位解一下:張景岳首先加上了枸杞子,這枸杞子是一味藥性甘平的藥,我們在藥店,超市可以經(jīng)??吹?,紅紅的,嚼起來甜甜的,很好吃,以寧夏產(chǎn)的為好,這味藥的葉子也可以用,春天采的枸杞葉叫天精草,夏天采的枸杞花叫長生草,秋天采的果實叫枸杞子,冬天挖的根皮叫地骨皮,其中地骨皮比較常用,是退骨蒸潮熱的,枸杞子可以滋養(yǎng)腎精,它補的是腎精,是屬于補陰的藥物,但是這味藥陰中含陽,同時可以微補腎陽,因此過去說“離家千里,不食枸杞”,意思是腎陽補足了,該想老婆了。因為枸杞子同時可以入肝經(jīng),因此對肝腎不足造成的眼睛不好很有療效,有的人眼睛干,見風就流淚,尤其是老人,服用含有枸杞的杞菊地黃丸就很有好處。 方子里的鹿角膠我再說一下,這味藥是用梅花鹿的鹿角,在每年的冬天,熬制而成的膠,我國的東北為主產(chǎn)區(qū),過去北京一些老字號如鶴年堂等都在南苑那里有自己的鹿場,就是為了自己控制質量,這梅花鹿的一身都是寶貝,梅花鹿在剛長出角的時候,角還沒有骨化,那叫鹿茸,一般在清明的時候踞,那叫“頭茬茸”,秋天踞叫“二茬茸”,鹿茸踞的時候,是把它趕到一個特制的小木頭屋子里,動彈不得,然后再踞,踞下來后,鹿茸要燙好多次,把里面的血燙出來,然后再烤干,這些都是手藝,一般人掌握不好,這個茸就廢了。記得當年鶴年堂的九十多歲的劉老掌柜跟我說,如果這個梅花鹿的茸長得太漂亮了,這個鹿就倒霉了,就要連頭砍下來,最后做得特漂亮的,放在架子上,過去這是皇宮里面或者王公貴族來用的。 當這個鹿角骨化了以后,就叫鹿角了,這在藥店里是兩味藥,不同的。 鹿茸是峻補腎陽的藥,補的力量大,而鹿角補的力量弱些,但是鹿角有活血、化瘀、消腫毒的作用,因此您在一些跌打損傷的藥里可以看到鹿角的影子。 如果把鹿角熬成了膠,那么就變成溫補肝腎,滋養(yǎng)精血的藥物,是兼入血分的,鹿角膠可以溫補下元,補陰中之陽,通督脈之血。走的是后背的督脈,而龜板膠走的是前面的任脈,因此這兩味藥和起來叫“龜鹿二仙膠”,可以大補任督二脈。有的朋友頸椎出了問題,增生了,以前就有一位老中醫(yī)告訴我他的治療秘訣,就是少量地服用鹿角膠,他說能給把增生的部份化開,其實就是補的督脈,讓身體自行恢復,我一般是直接用右歸丸配合葛根湯來用。 鹿角熬完了鹿角膠以后,剩下的藥渣叫鹿角霜,很脆,一捏就碎,這也是補腎陽的一味藥,這個藥的好處是毫無滋膩之性,對于有痰濕的人都可以用,各位不要看已經(jīng)是熬剩下的了,其實力量還是很大,我在臨床中經(jīng)常用鹿角霜,便宜,價格不貴,而且補腎陽的作用也很明顯。 菟絲子這味藥是補肝腎之精的,該藥也是補陽的藥物,具有辛通之性,補而不燥,一般和枸杞子合用,則陰陽雙補,另外這個藥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熬水后,用這個水涂抹在臉上,可以去臉上的斑點,這對喜歡美麗的女士們是個好的消息。 杜仲這味藥是補腎的,性溫,也是偏于補陽的藥物,它的特性是對筋骨有好處,可以強筋骨,壯腰膝,中醫(y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對于腰膝酸軟的癥狀,杜仲是比較適合的,杜仲的藥性是入氣分的,燥而善走,在應用熟地的時候,為了不使得滯膩,可以同時應用杜仲,就可避免此問題。杜仲在我國特別的多,它的藥材是杜仲樹的樹皮,如果你折斷它,用力一拉,會看到很多白色的絲,如同橡膠一樣,它的樹葉也是,一撕開,可以看到很多的白絲。這味藥在買的時候要說清楚,各地藥行給藥的習慣不同,你寫杜仲,在東北藥店就給你生杜仲,在北京就給你炒杜仲,生用的時候強筋骨的力量更強,炒用則滋補的力量更強,炒黑了還可以止血。 方子里的當歸是用來養(yǎng)血的。 那么這個方子是用來治什么病的呢?張景岳自己說是治療:“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泄痢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jié)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BR> 最后,他還給總結了一下:“總之,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體不收,或眼見邪崇,或陽衰無子等證,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而神氣自強矣,此方主之?!?BR> 看來張景岳同志對這個方子是很推崇的,因為中醫(yī)認為腎陽在右,腎陰在左,所以張景岳給這個方子起名叫右歸丸。而這個方子也成為了后世溫補腎陽的經(jīng)典方子,對于腎陽確實不足的人,這個方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這個右歸丸對老年人腎陽虛引起的膝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老化),骨質疏松等證都有效果,對腎陽虛引起的陽痿、遺精也很有效果,對女同志的一些陽虛病證也很有好處,很多婦科專家也經(jīng)常用這個方子,我國的已故婦科大師羅元凱就極其推崇張景岳,甚至他的整個婦科理論都是從張景岳這里發(fā)展而來的。 但是我在臨床應用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個方子也有個弱點,就是通的力量不夠,一下子補進去以后,人體受不了,所謂“虛不受補”是也,所以有的患者反應怎么服上以后腰開始痛了,這個時候我通常用桑枝十克、絲瓜絡十克,這都是通絡的藥物,讓患者熬水,然后用這個水來送服右歸丸,就起到了補而不滯的作用了。 在治療好了自己的酒瀉以后,張景岳同志的心并沒有完全安定下來,他在四十九歲的時候(公元1612年),又開始出去游走江湖了。 不知道江湖上到底有什么?讓大家魂牽夢繞的? 而這次在江湖上的一個經(jīng)歷,卻讓張景岳如夢初醒,從此放棄一切,一心專研醫(yī)術,并懂得了醫(yī)道的真正含義,最后終于成為一代大家。 而再此之前,張景岳都把醫(yī)術當作一個好玩的事情,懂很多,卻沒有細心專研,更沒有達到悲天憫人的至高境界。 那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
|
來自: 盲人王后 > 《古代的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