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分析:
一、直接描寫:人物描寫(肖像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答題時,我們不寫“人物描寫”,要具體答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這些描寫方法總是為塑造人物的某種形象、性格服務的。外在的描寫(肖像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有時也會反映人物的心理。 二、間接描寫:場面描寫 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社會環(huán)境描寫) 自然環(huán)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jié)、氣候以及景物)在文中可能起的作用:a渲染某種氣氛 b襯托人物某種心理、心情 c襯托某種社會環(huán)境 d為主題服務 e交代時令(季節(jié)) 三、細節(jié)描寫(一般兼有其他描寫方法。如《差半車麥秸》中的一些細節(jié)描寫同時又是動作描寫,同樣細節(jié)描寫也可以和其他描寫方法同時出現(xiàn)。) 四、描寫角度 ①正面描寫 ②側(cè)面描寫 復習范圍: 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jīng)〉》《背影》《臺階》《老王》《信客》 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我的母親》《我的第一本書》《列夫·托爾斯泰》《再塑生命》《俗世奇人》 復習過程: (一)回憶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二)敘事散文刻畫人物形象,常常選擇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性格:學生分組思考—— 1、《藤夜先生》中選取了哪些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先生的性格品質(zhì),對先生作了哪些描寫?文章中寫到日本的愛國青年,對表現(xiàn)藤野有什么作用? 2、《老王》中選取了哪些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老王的品質(zhì),作了哪些描寫? 3、《信客》一文是怎樣表現(xiàn)人物的? 4、《再塑生命》寫了關于老師的哪些事跡,文章寫我的心理對表現(xiàn)老師這個形象有什么作用? 5、《刷子李》是怎么樣表現(xiàn)這個人物的? 6、《泥人張》又是怎么樣表現(xiàn)人物的? 7、《我的母親》一文選擇了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母親的教育方法? 8、朱自清是怎樣刻畫自己父親的形象的,你怎么評價父親的所作所為? (三)學生分組討論 (四)集中展示討論成果: 1、關于《藤野先生》 人物刻畫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體寫了四件事,從不同的側(cè)面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1.主動關心“我”的學習,認真為“我”改講義。文中寫道:“過了一星期,大約是星期六,他使助手來叫我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關注“我”,并主動問“我”上課的“講義”能否抄下來,要“我”拿出所抄的講義給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對“我”的講義,“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這些事情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終認真負責的精神。2.為“我”改正解剖圖。“還記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F(xiàn)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這里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循循善誘。在藤野先生親切和藹的談話里,我們可以體會出他既尊重學生──“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也尊重科學──“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3.關心解剖實習。“解剖實習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興地,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diào)對我說道:‘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尸體?,F(xiàn)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關心“我”的學習,一直惦記著“我”的解剖實習,“我”考試及格了,他很高興,如釋重負。4.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這件事表現(xiàn)了他對骨學的興趣和求實精神。 2、關于《老王》 這篇課文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老王一輩子很苦??恳惠v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fā)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涼艱難。 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他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愿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 作品寫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動亂的年代。學術權威被認作“反動學術權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但是,任何邪風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他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臨死也要去謝謝好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 3、關于《信客》 信客終年跋涉,非常勞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發(fā)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帶出的信、物。還有額外工作,要經(jīng)常代讀、代寫書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謀生者死了,得盡同鄉(xiāng)情誼,匆匆趕去,代表家屬料理后事,收拾遺物?;氐洁l(xiāng)間,又要通報噩耗,幫著安慰張羅,交送遺物,匯報處置后事的情況。“信客”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xiāng)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貧窮。老信客干了一輩子,家里破爛灰暗,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沿途投宿,揀便宜的小旅館住,吃飯盡找那種“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胃病和風濕病成了職業(yè)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懷疑、欺凌、憎恨。老信客僅僅裁下窄窄的一條紅綢,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譽,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報噩耗,有的農(nóng)婦竟把他當作死神冤鬼,大聲呵斥。送交遺物,還被人懷疑貪占。那個發(fā)了財拈花惹草的同鄉(xiāng)竟誣稱信客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這條路布滿兇險,叫人撐持不了。 但是,社會總體總是有良心的,奉獻者終究會贏得敬愛和懷念。信客終于不再堅持下去了,人們想起他的好處,常送去關懷和溫暖,就是那位發(fā)財?shù)耐l(xiāng)后來也向他道歉,并請他接受代辦本鄉(xiāng)郵政的事務。人們推舉信客當老師,信客工作出色,還當了小學校長。他死時,人們紛紛趕來吊唁。 2.特殊的職業(yè)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質(zhì)。 信客任勞任怨。他理解在外謀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屬,理解他們的需要與感情。事情不分份內(nèi)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辭,有時候還得忍受無端的猜疑與羞辱。 信客誠信無私。他銘記老信客的囑告:“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誠信是這個職業(yè)的生命。誠信以不貪為前提,他潔身自好,從不雁過拔毛,他潔白無瑕,也不怕別人懷疑。 信客待人寬容。他在發(fā)財?shù)耐l(xiāng)那里遭遇了兇險,他不想讓在外的同鄉(xiāng)蒙受陰影,回鄉(xiāng)后也沒有挑事,不說任何壞話,他保護了一個家庭。 信客的閱歷又讓他增長才干。他年輕時屢屢碰壁,窮愁潦倒,長時間當信客,文化程度提高了,眼界開闊了,閱歷豐富了,他當教師是好樣的教師,當校長是好樣的校長,他贏得了社會普遍的贊譽。 但是,教育一個6歲的盲聾啞兒童談何容易,其艱難程度恐怕超出常人的想像。不用說關于一個“doll”最基本的概念需要多少次練習,就是“杯”和“水”的區(qū)別也難以“說”清。文中寫道:“我和莎莉文老師為‘杯’和‘水’這兩個字發(fā)生了爭執(zhí)。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二者混為一談,‘杯’也是‘水’,‘水’也是‘杯’。”當莎莉文老師丟開這個問題,重新練習布娃娃“doll”這個詞時,“我”卻把布娃娃摔到地上。對此,莎莉文老師既不是簡單粗暴,更不是撒手放棄,而是換一種教育方式──或者在尋找讓“我”樂意接受的、可能有效的方式:莎莉文小姐把洋娃娃碎片掃到爐子邊后,便領著“我”到外面暖和的陽光里去了。 她倆“散步”來到井房──這時的“散步”恐怕是莎莉文小姐的精心安排吧。“散步”讓小海倫從剛才的壞心情中解脫出來,從而贏得輕松愉快的學習心境,獲得最佳的教育契機。在井房,“莎莉文老師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噴水口下,一股清涼的水在我手上流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盲聾啞人只有通過觸覺來感知事物,當“water”從海倫的手中流過的時候,莎莉文老師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寫著“water”這個詞,時機抓得多么準確,教學方法多么巧妙。果然,“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莎莉文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可以說,莎莉文用“水”啟開了海倫智慧和情感的大門。“水”讓海倫油然而生求知的欲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感情,也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妙的感受。 莎莉文老師還善于引導海倫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海倫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對這一段經(jīng)歷的回憶,作者是用詩一樣的語言把它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閱讀這一段,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來,去體會莎莉文小姐的教育藝術:“繁花似錦的夏季來臨,莎莉文小姐牽著我的手漫步在田納西河的岸邊,望著田野、山坡,人們正在田間地頭翻土播種。我們在河邊溫軟的草地上坐下,開始了人生新的課程。……莎莉文小姐先教會我從那粗壯的樹木,那細嫩的草葉,還有我妹妹的那雙小手貪圖美的享受,然后才教我畫地球的形狀。她把對我的啟蒙同大自然聯(lián)系起來,使我同花同鳥結(jié)成愉快的伙伴。”甚至,莎莉文小姐幫助海倫坐到樹上,甚至兩人在野外就餐。雖然,那次海倫體驗到大自然嚴厲、暴躁的一面,受到一次驚嚇,很難說是莎莉文的巧妙安排,但讓海倫獲得對大自然全面、深刻的體驗,無疑符合莎莉文老師的初衷。 關于“愛”的解釋,對于一個視聽健全的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莎莉文不僅極其藝術地解釋了愛,而且讓海倫體驗了愛,懂得了愛,喚醒了愛。當“我”在花園里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莎莉文老師,莎莉文立即予以感情的回報;當我不愿意接受別人親吻的表達時,莎莉文則用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并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由此進行著關于“愛”字的問答和探討。當“我”問“愛是什么”,莎莉文并沒有直接回答,我們試想一下,對于一個感官健全的人也難以回答吧,但莎莉文并沒回避,而是“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莎莉文老師先要讓海倫感受到“愛”,表明“愛”是發(fā)自心靈的情感。盡管這種解釋并沒有讓海倫完全明白,但實際上已引導海倫對“愛”字有所感悟,所以,海倫才相繼問道:“愛就是花的香味嗎?”“愛是不是太陽?”一般看來,海倫能對“愛”有這樣的感受已經(jīng)很可貴了,但是莎莉文并沒有給予認同。從下文我們才得知,這正是莎莉文的教育藝術。她要引導海倫從“能觸摸的東西”中獲得思維的提升,“領悟到抽象的概念”。她不希望對“愛”理解得太具體,她想通過對“愛”的探討,進一步開發(fā)海倫的思維、智慧和心靈世界。所以,當海倫再一次問到“愛是不是太陽”,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已有認識的基礎上給予升華:“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jīng)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么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莎莉文對“愛”作了多么絕妙的解釋,抽象的道理說得具體形象,深刻的內(nèi)涵又與孩子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莎莉文能做到循循善誘。在海倫略有所悟而又困惑不解時,給予解釋和引導,不愧為杰出的教育家。作者最后寫道:“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shù)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此時,作者已感受到了“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靈中間”的那種美好的情感──這便是“愛”。 總之,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梢哉f,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5、關于《刷子李》 一波三折的敘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寫“泥人張”,則是單刀直入。三言兩語介紹泥人張后,便切入正題,這是一場人格的較量,也是智力的較量。面對海張五的挑釁,人們都等著看泥人張怎樣“回報”。于是,故事有了懸念。而泥人張的回報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張五接著又侮辱起泥人張的手藝──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對此,泥人張居然毫無反應,但事后的“回報”更令人叫絕──次日,街市小雜貨攤上擺出了一二百個“海張五”泥像,并大書“賤賣”等字。泥人張一言不發(fā)而妙招制勝。 7、關于《我的母親》 1.母親對我“教之嚴”“愛之慈”。“每天天剛亮,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對我說昨天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如果說母親對我學習的督促是非常嚴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則近乎嚴厲了,而她對孩子的嚴厲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這就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罰時,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因為,她處罰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對孩子有所懲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實際上,“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這一句也是為下文安排了伏筆。 寫母親對兒子的“嚴”和“愛”,不僅有簡明的敘述,而且有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母親聽了“我”一句輕薄的話,“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不許我上床去睡”以及“用舌頭舔我的病眼”兩件事,充分表現(xiàn)了“我的母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 2.母親在“當家”的艱難處境中所表現(xiàn)出的寬容隱忍、仁慈溫和的性格品質(zhì)。這些方面的性格品質(zh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的。(1)除夕時,不僅要“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而且最為煩難的是還要打發(fā)大哥因吸鴉片、賭博而招致的一大群債主,因為是新年,母親“從不罵他一句”,“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作者寫道:“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這似是一筆帶過的交代,但深想一下,母親做得多么不易!(3)大嫂和二嫂斗氣,擺臉色,打罵孩子來出氣,對此,母親是“忍”和“讓”,“忍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而她的“法子”,既不是說清楚,也不是爭勝負,而是“這一天的天明時,她就不起床,輕輕地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來照管她。她剛哭時,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這是一位心地清明、是非分明、情感豐富的女性,也是一位忍辱負重、仁愛寬厚的女性。這種隱忍和善良,能驚天地,泣鬼神,難怪在這樣的哭聲中,總有一位嫂子端來熱茶,勸一會── 這來勸母親的正是近來慪氣的那個,并且換得一兩個月的太平清靜的日子。 3.寫母親“很有剛氣”的一面。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但“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一個“無正業(yè)的浪人”五叔,“在煙館里發(fā)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大概總有什么好處給他”,母親“氣得大哭”,“當面質(zhì)問”,“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她才罷休”。從平常看來,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的侮辱,但作為一名年輕的寡婦,在當時來說就大有捍衛(wèi)名節(jié)的必要,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對于晚輩們妯娌之間的慪氣,實在忍不住了,她也只是“聲音很低”地哭,而為這件看起來很小的事卻“氣得大哭”了。 最后一段,寫母親對自己深遠的影響。作者寫道:“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這一段里,作者盡管寫了母親對自己的影響之大,但用詞極為謙遜,講究分寸。40歲的胡適,已是大學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說“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適交往,或讀過他傳記的人,都會感覺到他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美好品質(zhì)。但作者在說到自己的“美德”時,卻極為低調(diào)。用了“如果”“學得”“一絲一毫”“一點點”等限制詞,體現(xiàn)了謙謙君子風度。文風,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個人做人的態(tài)度風格,而這一點正是受了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 8、關于《背影》中的父親形象: 《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說“我們在《背影》中看到的與其是一個父親的形象,毋寧是一個母親的形象”,這是把父親的形象絕對化了,以為父親就是嚴父,其實慈父的形象也是父親的形象。朱自清父親性格中也有剛強的一面。聽他面對雙重災難的心聲:“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而浦口送行,則更多地表現(xiàn)他慈愛的一面。 看看父親愛子的行為方式,對父愛的感知會更深一層。在中國父母的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幾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這樣。盡管急于謀事,最后還是決定自己去送兒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閃失。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力不勝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為孩子盡心盡力,心里就會感到滿足、舒心。“背影”,為了兒子而勉為其難的形象,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國的慈父總是甘為孺子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請注意,父親是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