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是我國最著名的軍事著作,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法書。它們不僅奠定了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chǔ),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地位。 提到三十六計,很多人耳熟能詳,隨便能背出幾計,經(jīng)常會拿來一用,現(xiàn)代人照樣上當。 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記得一首五言詩: 金玉擅公策,借以擒劫賊。 魚蛇海間笑,羊虎挑桑隔。 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 屋梁有美尸,擊魏連伐虢。 比打油詩好一點,出處己忘,但四十字中,除“擅公策”及“伐”字外,每個字代表一計,很有利于記住三十六計,各位可陪同此書慢慢領(lǐng)略。 三國的歷史雖短,卻是中國人才輩出的時代,緣于三國時期的紛爭局面確實需要人才,更緣于三國時期的紛爭局面有利于人才的脫穎而出。 人才的本領(lǐng)往往體現(xiàn)在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上。戰(zhàn)略是一種大才,一種眼光,一種宏觀的視野和韜略,戰(zhàn)術(shù)卻是用計,一種對手間的拼爭和算計,一種具體的經(jīng)營和謀略。將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用活了,一局棋也就活了。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中的首計,出于《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薛仁貴瞞著不理朝政的唐太宗,在不知不覺中乘船渡海。此計的魅力在于利用假象迷惑對方,使其失去警覺和移開注意力,而落入你的圈套。 《三十六計》中的原文是:“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nèi),不在陽外。太陽,太陰。”意思是說,防備太周密,結(jié)果反而意志松懈;平常習(xí)慣的事件,就不容易引起疑心了;陰謀往往藏在陽光之內(nèi)。
<一> 玄德瞞天取西川
劉備入今四川,奪取同宗兄弟劉璋的基業(yè),是最大的瞞天過海。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就為劉備謀劃了稱帝的步驟,就是先取荊州為本,再取西川立基業(yè),然后圖中原。劉備通過與孫權(quán)聯(lián)盟,赤壁大戰(zhàn)擊敗曹操,借得荊州后,想盡快取得西川,好有塊地盤圓當皇帝的美夢。但西川是同宗兄弟劉璋的地盤,不能明搶。為此,劉備頗費了一番腦筋。當時,漢中的張魯、北方的曹操都有取西川的意思,西川大多數(shù)有眼光的人都預(yù)測到了怯弱的劉璋難以保全西川,于是紛紛尋找靠山和出路作善后打算。趁此機會,劉備溝通了劉璋身邊的張松、法正、孟達等主要官員,說通劉璋:曹操、張魯都要取西川,我們是打不過的,要能抗拒他們,只有請曾在赤壁戰(zhàn)勝過曹操的很有能力很有聲名的劉備兄弟來幫忙。同時,劉備也裝出在竭心盡力保護西川的樣子:大舅子孫權(quán)約劉備共同攻西川,劉備說,不行!這是我兄弟的基業(yè);孫權(quán)又要派兵單獨攻打西川,并同意打下西川后,將西川作為妹妹的嫁妝送給劉備以換回荊州,劉備又說,果真這樣,我寧愿到山上落草。四面受困的劉璋對劉備的關(guān)懷信以為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劉備這位兄弟真夠意思,誠心為我保護西川。同宗兄弟,擔(dān)心什么,于是力排眾議,主動請劉備入川,從而引狼入室。 劉備入西川剛剛碰了酒杯行過見面禮,法正、孟達及龐統(tǒng)等人就想將見面酒會換成鴻門宴除掉劉璋。劉備考慮到要做得穩(wěn)妥體面一些,趕緊說:“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決不可行。”于是一直在等待時機,做準備工作。待到立穩(wěn)了腳跟,拉攏了人員,自認為威信已經(jīng)有了,準備工作差不多時,劉備借口抗曹,要劉璋增兵撥糧。此時劉璋已經(jīng)看出了劉備的不軌之心,于是只撥給四千老兵。劉備馬上露出了真面目,我為你拒敵,你卻連兵馬糧草都不給我,怎么對得住我呢?耍個回馬槍挑起了戰(zhàn)事。 劉璋肯定不是劉備的對手。小耍計謀,劉備便奪了涪關(guān),殺了劉璋的湯懷、高沛兩將。僅僅初戰(zhàn)告捷,劉備便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酒會上興高采烈,只想唱卡拉OK,還得意忘形的問龐統(tǒng):“今日之會,可為樂否?”好在龐統(tǒng)當時冷靜,勸阻劉備“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義之兵也。”為此,兩人還差點紅了臉。好在都是酒醉后的事,第二天還是和好如初。 當然,劉備奪西川畢竟還是費了一番努力,甚至失去了第二號謀士龐統(tǒng),最后靠諸葛亮來幫忙。但有了一塊地盤,劉備終成帝業(yè)??蓱z的劉璋最后被貶到全國最小的公安縣住歇。 劉備步步隱藏著自己真實的意圖,一切都好像順理成章,其實一切都是陰謀,瞞天過海達到了目的。
<二> 孟德用亂破黃巾
曹操攻擊波才所率領(lǐng)的紅巾軍時,也使用過一次漂亮的瞞天過海。 當時,波才所率領(lǐng)的黃巾軍將漢朝的朱攜元帥圍困在長社城,曹操入城來救援解圍。 曹操先是抓住黃巾軍用柴草扎營的弱點,在一個黑夜用火攻破圍,將黃巾軍打回老巢穎川城,同時讓曹仁挑選幾十個機警強悍的軍卒化成黃巾軍,趁夜戰(zhàn)混亂之時、黃巾軍撤退之機混入了穎川城。曹仁等進城后,立即分頭行動,勘察地形,偵察兵力部署,摸清情況,繪成草圖,傳出書信。 第二天,漢軍里應(yīng)外合,一舉全殲了此地的黃巾軍。
<三> 龐德設(shè)計下長安
曹操要掃平關(guān)中, 用智謀引誘關(guān)中諸將起兵造反,以使師出有名。關(guān)中諸將雖然都上當了,但也不乏用計的地方. 馬超、韓遂統(tǒng)率20萬大軍,直抵關(guān)中重地長安??な冂婔硪幻娌架姷钟?,一面向曹操報警。西涼兵先鋒馬岱率15000人搶先到達,不到一個回合,鐘繇大敗,率眾退保長安城。馬超等指揮大軍將長安團團圍定。 長安乃西漢舊都,城固壕深,易守難攻。所以,西涼兵雖經(jīng)10余日攻戰(zhàn),仍未能破城。 這時,馬超的部將龐德說:“長安城中多是鹽堿地,不僅水不堪飲用,城內(nèi)亦缺少柴草。大軍已圍困了十余日,城內(nèi)軍民俱已缺水少柴,不如暫且退軍。”他主張馬超改變長圍硬攻的打法,并獻上取城之計。 馬超一聽大喜,立即揮軍撤退。西涼之軍突然退去,鐘繇擔(dān)心有詐,派人哨探,見馬超大軍果然已經(jīng)遠去,這才放心。下令大開城門,準許被圍10余日的軍民出城打柴取水。一連幾天,城門大開。人來人往,熱鬧非常,好似又一片歌舞升平。到第五天,馬超大軍突然又來了,受驚的軍民又蜂擁奔入城內(nèi)。鐘繇仍關(guān)閉城門,堅守不出。 當夜三更時分,鐘繇之弟鐘進把守的西門突然火起。鐘進急忙救火時,猛聽大喝一聲:“龐德在此!” 措手不及,被龐德一刀殺死。接著,龐德打開城門,馬超、韓遂等的兵馬殺入城中。鐘繇慌亂中棄城從東門逃走,馬超、韓遂等輕取長安。 龐德此計是根據(jù)城中缺水少柴的實情,以撤軍的方式麻痹鐘繇,然后自己雜于入城的軍民之中,瞞天過海混入城內(nèi),從內(nèi)部下手,拿下長安城。
<四> 仲達克日擒孟達
司馬仲達司馬懿克日擒孟達更是一瞞天過海的典例。 諸葛亮用離間計使司馬懿去職失權(quán)歸宛城閑居后,自以為天下無敵了,于是放心大膽攻打曹魏欲一統(tǒng)中原。出師很順利,一路過關(guān)斬將,還俘獲了魏之附馬夏侯楙。原來不得已而降魏的蜀將孟達準備獻城起義從新反魏歸蜀,諸葛亮伐魏前景十分光明。 但意想不到的是,關(guān)鍵時刻曹睿采納了重臣意見重新起用了司馬懿。消息靈通的司馬懿很快得到了孟達反叛的消息。 按照常規(guī),走馬上任的司馬懿要先往長安謝恩,請得君命后才能組織兵馬出戰(zhàn),一來一往趕到孟達駐守的新城,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孟達不慌不忙地做著反叛準備。 但司馬懿何等人物,表面上派人通知孟達,要其做好戰(zhàn)斗準備,自己要先去長安謝恩,以穩(wěn)住孟達之心,好像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樣;暗中卻迅速集結(jié)兵力,只八日時間便趕到新城,迅速擒獲孟達,收服了叛軍,并控制了街亭,擊退了諸葛亮。 在這里,司馬懿所用的瞞天過海之計是用常規(guī)指令瞞住孟達,用超常規(guī)的速度擊潰孟達,一舉成功。
(孟德思奇)
《三國演義》及三國故事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隨處可見,而三國人物更加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能夠說出來的道理,就不是道理了,這是直白的翻譯。其實老子是在說,人的悟性,心有靈犀,才能一點就通,大道理人人都懂,人人都能講上一大堆,但是未必人人都會去按照道理去做事。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以及對不同的人,我們肯定是做不同的事。道理是死的,而世界是變化的,誰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中找到適合自己為人處世原則,這就要靠智慧和悟性了。 第一計: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之計原文是“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nèi),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之首,這一計的產(chǎn)生本是出于一次善意的欺騙,但后來卻被演變成為了達到目的而采用的陰謀,瞞天過海之計可大可小,它不僅被用作軍事戰(zhàn)略中的計謀也被演成生活中化解尷尬的智謀,此計最重要的特點就在于一個“瞞”字,因為欺瞞是所有計謀的共同特點,瞞就是欺騙、遮掩、以假亂真、隱真示假,它是三十六計所有計謀都包含的一個特點。也是它因何被列在第一位的原因所在。 新三國第71集,關(guān)羽出兵打樊城,東吳終于等到奪取荊州的最佳戰(zhàn)機,呂蒙先是詐病,然后由年輕而有沒有名氣的文官陸遜執(zhí)掌大都督,在關(guān)羽大戰(zhàn)樊城而久攻不下時,陸遜又給關(guān)羽寫了封信,信中言語謙卑,為的是引誘關(guān)羽將荊州守軍全部調(diào)往樊城前線,以圖荊州。關(guān)羽果然中計,馬良勸說關(guān)羽,如果東吳來犯該當如何,關(guān)羽說沿江設(shè)烽火臺,如有東吳兵馬來犯,舉火為號,半日即可殺回荊州。呂蒙帶精兵假裝客商,騙過守衛(wèi),半夜襲取了烽火臺。最終關(guān)羽丟失了荊州。 東吳取荊州,就利用了“瞞天過海“之計,其實也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個人還是比較為關(guān)羽感到惋惜的,其實關(guān)羽是有主要責(zé)任的,但是作為主管全局的劉備和諸葛亮在荊州問題上也是有責(zé)任的,關(guān)羽是個將軍,他職責(zé)就是打仗。諸葛亮臨走時送給關(guān)羽的八個字“東和孫權(quán),北拒曹操”,這是個政治綱領(lǐng)。關(guān)羽、張飛、馬超這樣的將軍在新三國及演義里描寫是沒有政治頭腦的,讓他們守荊州遲早都是要丟的(因為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東吳始終是想奪回荊州的,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應(yīng)該防著東吳),本人認為趙云是比較有政治頭腦的將軍,從他勸說劉備不要討伐東吳這件事情可以看的出來。所以讓趙云來守荊州可能會更好(按新三國及《三國演義》描寫的趙云)?!秾O子兵法》上說,”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個人認為關(guān)羽在”智“上做的不是足夠的好,其它四個方面做的都很到位!當然這里的”智“絕對不只是指智商這么簡單,情商也非常重要,我認為《孫子兵法》中說的智中應(yīng)該包括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