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專題
古代選舉篇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下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漢代察舉制度的先河。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把有名望、有德才的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方法可分為特舉(有朝廷下詔朝臣、郡國太守,推舉賢良方正、敢直言進諫者,經(jīng)皇帝策問后授以官職)及常舉。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賢良方正、孝悌力田等。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是指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當官。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提倡民主推薦、口碑民聲。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九品中正】魏晉南北朝時的官吏選拔制度。通過品評,將人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評,被評為上等的人將被推薦到各級政府中去做官。
【科舉】指隋唐以后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荚噧热莼臼侨寮业乃臅褰?jīng)等,文章格式必須是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準。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明朝三百年歷史也只有黃觀、商輅兩人連中三元。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唐代稱同中進士的人為同年,明清鄉(xiāng)試、會試同榜登科者都稱同年。顧炎武《生員論》“同榜之士,謂之同年”。
【院試】明清時由各省學政主持、取得生員(秀才,別稱茂才)資格的入學考試,又叫童生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正場一場,復試一場。錄取者即為生員。
【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凡本省生員與監(jiān)生、蔭生、官生、貢生、錄科等考試合格者,均可應考。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到慶典加科為恩科。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考試,分三場,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期在二月,乾隆時改為三月??荚囉啥Y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逢辰、戌、丑、未年為正科,若鄉(xiāng)試有恩科,則第二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
【殿試】也叫廷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時間在會試后一個月。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也叫殿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員。
【生員】即秀才,通過院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guī)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guī)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shù)、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guī)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jīng)》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fā)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
【校】夏代學校的名稱。
【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xiāng)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鄉(xiāng)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官】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漢武帝時設五經(jīng)博士,這是西漢太學建立的開始。魏晉到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或兩者都設。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xiàn)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多造在山林名勝之地。始于唐初,宋代官府鼓勵大興書院,出現(xiàn)了著名的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批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明代因議論朝政而遭禁毀。清代時發(fā)展至千所,但多以應舉為目的。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tǒng)稱。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
【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的學生?;蛴蓪W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jiān)生資格。
【諸生】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tǒng)稱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