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顯現(xiàn)自己有德,是因為他有德;具備下德的人也能夠表現(xiàn)為外在的不失德,是因為他沒有德。上德的人無為就沒有什么可為的,下德的人無為還有事可為。上仁的人行道卻沒有什么可做的,上義行道卻有什么可做的,上禮的人行道沒有人回應(yīng)他,揚著胳膊把他扔出去。 所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義”,失去了義,然后才有禮。“禮”這個東西,忠信缺薄,是禍亂的罪魁禍首。超前就能夠認識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薄禮;處于樸實,不居虛華。所以要舍棄薄禮虛華而選取樸實敦厚。 【解析】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德者無為就會認為什么都沒有了,下德者無為是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有物可以攝?。驗樯系抡卟皇切械勒?,而下德者是行道者。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高尚的仁慈者行道沒有什么可以做的,高尚的義氣者行道卻有什么可以做的。仁和義的意義相近,為什么一樣的“為之”,仁沒有什么可做的,而義卻有什么事情可做的呢?實際上這是在講仁和義作為行道者都是沒有什么可做到,因為上人和上義都不會是行道者,但作為行道者行道的對象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利用他們的仁義之心借以攝入,尤其是有義氣者更容易作為道補來填補道缺,這是上仁和上義一個是無以為,一個是有以為的原因。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為什么這些上禮者去行道,行道者卻沒有人去回應(yīng),反被行道者攘臂而扔出去了呢?因為“禮者”講究的是禮尚往來,你給我什么樣的禮,我就給你回敬什么樣的禮,需要彼此之間的回應(yīng)。所以用“禮”的方式去行道,沒有人去回應(yīng),都把這個“禮”攘臂地扔了出去。假如行道者接受禮者禮尚往來的方式,那會得到禮者什么樣的“回禮”呢?行道者給對方送過去的是一個陰邪欺詐的“大禮包”,對方給他回敬的“禮包”應(yīng)該是如果能夠抓住他,就對他施行報復(fù),抓不住他,也會出于氣憤對他進行一頓臭罵。所以老道一見到這種情況就“莫之應(yīng),攘臂而扔之”。“禮者”隱意為不會被行道者所蒙蔽,能夠和行道者分庭抗禮的人。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表面上這是在給道、德、仁、義、禮排序,似乎是在說道有多么的高尚,實際上這是道對德、仁、義的一系列攝入,一直攝入到禮為止。 “失道”也就是“失于道”。道有道缺,德被道缺攝入。這句話總體的意思就是你們這些高尚的人要有德、有仁、有義,你是需要付出了才是真的有德、有仁、有義,我的道缺就盛裝這些付出的。你得失于道之后才算你有德,你向道缺付出了德之后才算你有仁,你向道缺付出了仁之后,才算你有義,你向道缺付出了義之后,最后你才會想到“禮尚往來”,你的付出得到了什么。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看語氣,老道很痛恨這個禮,痛恨這個“禮尚往來”的方式。他說,之所以受騙者會出現(xiàn)要求“禮尚往來”的方式,就是因為他對道的忠信薄弱造成的,它是導(dǎo)致行道時出現(xiàn)禍亂的罪魁禍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禮尚往來”者識破了騙局,你不是痛恨我們嗎?那我再氣一氣你,逗一逗你,你往前看,你以前的那些付出的那些德、仁、義都是道的光華,這是你愚昧的開始。承接下句,你是我們的“大丈夫”。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行道者以陰柔自居,所行的是陰術(shù),他們不會自稱“大丈夫”,他們口中的“大丈夫”其實就是他們陰術(shù)攝取的對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們這些奉獻者,你們都是我們行道者的“大丈夫”,你們要處在為人奉獻的德、仁、義的厚層面,不要處在和我們“禮尚往來”薄層面,要處在奉獻的實在層面,不要處在能夠識破前面騙局的層面。所以你們應(yīng)該放棄做奉獻者,選取做行道者。拉攏識破騙局的人入伙。這是安撫的識破騙局者的一種方式。實際上,還有另外一種方式結(jié)合,那就是威脅其它的地方多處涉及到。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從前得道的,天得到道才會清明;地得到道才會寧靜;神得到道才會靈顯;河谷得到道才會充盈;萬物得到道才會生存;侯王得到道才會成為天下正位。 如果沒有道就會導(dǎo)致:天不清明,恐怕要崩發(fā);地不安寧,恐怕要毀滅;神不靈顯,恐怕要止息;河谷不充盈,恐怕要干涸;萬物不能生存,恐怕要絕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正位,恐怕要傾覆失位。 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chǔ),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谷”,這不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珞珞堅硬像石頭。 【解析】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明明是指道,可是偏不直接說,用“一”代替,這就體現(xiàn)了技法的問題,避免“珞珞”。 天地清寧與否,與他所講的“道”何干?不過是胡抱天地,亂扯關(guān)系。“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倒是確實,因為李耳的道術(shù)基本上是給所謂的“神”的異類用到,異類之所以能夠成為“神”,能夠顯靈,就是因為有道的欺騙性在,不然也不過是一個異類生命而已。“谷”意為道缺,當然是得道以盈。萬物生與不生與道無關(guān)。候王的正位如果是靠道的欺騙來獲得,那他自身的候王位置也不正,如果不是靠欺騙獲得,那其位正不正與道無關(guān)。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有些人形容某人能吹牛時常說:“那人吹得天崩地裂”。這句話在這位太上老君的身上實現(xiàn)了,只不過是他吹得是“地崩天裂”。 不直接說“沒有道,就將“天裂地崩”,而用“天無以清地?zé)o以寧“等代,又是一個避免“珞珞”技法,此種技法在經(jīng)中多見。 此“六恐”是在前面各種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所用的恐懼之法。先設(shè)法讓人相信前面所建立的關(guān)系,要脫離關(guān)系就用恐懼之法。如果脫離和放棄了道,就會天裂地崩,萬物滅絕,候王傾倒失位。在32章和37章共給候王設(shè)了兩次套,到了這里,候王你要是離開道,你就得倒臺子。候王至此恐怕也不自由了。“六恐”中只有“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這兩樣恐懼是真的,神要是沒有道的協(xié)助欺騙對人就不靈了,就只能到一邊歇著去了。他用“歇”字,看來是在一旦欺騙失敗了之后,還不甘心,我先歇一歇,你等我歇過勁兒來,我再騙你。“谷”是道盛裝騙物的“騙囊”,要是沒有道的欺騙來充實,那恐怕真的要枯竭了。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要想做行道者的高貴,就必須下賤一些,做一些下賤的勾當,高貴是以這些下賤為根本的。要想把道吹高,就必須把它的根基吹好,道的高是以這些根基為基礎(chǔ)的。 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不谷是不善的意思。這又是個笑話,候王的“孤、寡、不谷”只是口頭上的一個謙稱,這就成了“以賤為本”啦?非乎?非也!實際上老道所稱的“無、無為”也都是類似于候王稱孤道寡這樣的笑話。這也是在告訴人那些“無和無為”之類的說法只是一個口頭上的名稱。 故至譽無譽。:結(jié)合前面,所以至高的榮譽要先靠欺騙和吹牛等手段打好基礎(chǔ),然后自己不要稱自己有榮譽,那么自然就會有榮譽,如果說自己非要顯露說自己有榮譽,那么反而可能得不到榮譽。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不欲”是“為而不欲”,也就是靠欺騙吹牛等手段把自己擺到了好的位置,然后又擺出一副沒有要占領(lǐng)的這個位置的樣子,這種方式就會象琭琭美玉惹人愛。“珞珞如石”四字前從對應(yīng)上講,應(yīng)該有“欲而不為”四字,如果不知道“欺騙吹牛打基礎(chǔ)”,只是一味地顯露自己的“我欲”,那么,就會“珞珞如石”惹人厭。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 返本歸真,是道在運動;虛弱的虧空正是道所要使用的。天下萬物都是生自于有,有生自于無。 【解析】 反者,道之動。:解見第18章。 弱者,道之用,:道缺越大,道體就越“弱”,這是道所要利用的。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缺所攝入的“天下萬物”是生自于道體“有”,而這個道體“有”生自于沒有,也就是這個“有”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事實根本不存在。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上士聽了道,殷勤地去行道;中士聽了道,若有若無;下士聽了道,大笑。不笑就不足以成為道。 所以,建言者有言:光明的道反而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反而好似倒退;平坦的道反而好似崎嶇不平。崇高的德反而好似洼谷;潔白反而好似有瑕污;廣大的德反而好似不足;建立德反而好似偷竊;質(zhì)樸純真反而好似在改變。大方好似沒有角落;大器要晚成;大音流傳不需要太多的聲源;大象,反而沒有形象;道隱沒而沒有名稱。只有道,善于寄養(yǎng)萬物而且善始善終。 【解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上士為奉獻者,奉獻者殷勤行道;中士為普通人,對道若有若無;下士為知道者,知道者知道騙局的內(nèi)情,故此大笑。其意是上士愚蠢,中士居中,下士聰明能夠懂得行騙,所以才會大笑。最后,老道給道制定了一個道的標準就是要笑,才夠“道”,不笑,就不夠“道”。這一標準因為有笑料,可以開心,所以被后來的許多行道者所采用,有些行道者除了騙人之外,還要弄出一些笑料來,《道德經(jīng)》中類似的笑料很多。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老道向他的騙眾問:“你們看我所講的‘道德’如何?”騙眾說:“我們似乎感覺有些不對,好象有些黑白顛倒了”。老道說:那你們再聽我道:明道本來就象暗昧;進道本來就像倒退;平道本來就像有些崎嶇。上等的德(由于付出)本來就像洼谷一樣;大白(正義)(由于付出)本來就像受到侮辱一樣;廣大的德(由于付出),本來就像不足一樣;德建立(匯聚)的地方(指道),本來就像偷一樣,(行道的)真正的本質(zhì)本來就像在變動一樣(由于是欺騙)。渝意為變。信眾聽完之后,心里明白了,疑慮也就打消了,原來這“道德”本來就是這樣。事實上呢?如果把其中的“若”字改成“是”字那就完全對了,正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把騙局的缺陷用一個“象”字明擺出來。就像賊在人前露出了破綻,賊卻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說:你看我穿這身衣服好象賊似的,我們那個地方的人穿的衣服都是這樣,受騙者就不懷疑了。 大方無隅;:隅意為角落,此處引意為道的缺陷之處。由于道的缺陷之處在前面用“賊喊”的方式彌補了,所以此處講,道的“大方”無隅,沒有缺陷。 大器晚成;:道的“大器”必須是道體做好,且其缺陷也彌補之后,才能做成,所以講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古時對聲和音的規(guī)定是聲在前,音在后,聲為“發(fā)聲”,音為發(fā)聲之傳“音”,所以有“聲音相和,前后相隨”。“大音希聲”的意思就是雖然發(fā)出的聲稀少,但是傳出的音卻很大,傳的很遠很廣。引意為道的語言稀少,但是能夠流傳很廣。 大象無形;:“執(zhí)大象,天下往”,所謂的“大象”其實就是行道者編造出來騙人的,所以會“無形”。道本身也是大象,所以道也無形。 道隱無名。:道騙完人之后,能夠把欺騙隱藏起來,而不留下什么騙人的名聲。 夫唯道,善貸且成。:貸是指借入或借出。這里的善貸是指善于用謊言做交易。此句的意思只有道才善于用謊言做交易,而且能夠成功。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生出唯有的獨一,唯有的獨一又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又相交而生出另外之物,它和陰陽二氣一起總共為三,這三種性質(zhì)一起就能生出萬物。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因為是陽意,所以,此處不必過多的去理解) 人們厭惡“孤”、“寡”、“不谷”,但王公卻用這些名稱自稱。所以事物或者是損害它反而會對它有益;或者是有益于它反而對它有損。別人這樣教導(dǎo)我,我也這樣去教導(dǎo)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解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為道體,“二”道體和道缺,“三”為道體、道缺、道補。道生一,道生出道體,道體是道的實體部分。一生二,道體自然會生出道缺,一就化為二。二生三,有了道體、道缺,就自然攝入道補,所以二就生出三。三生萬物;有了道體、道缺、道補,就自然可以完成攝入,生出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陽對應(yīng)的不是正常的陰陽相對應(yīng),陰陽相抱,而是負陰和陽相抱,負陰也就是陰有負,是故意制造出來的道缺。負陰因為有缺陷,不能存在與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要存在就一定要和對應(yīng)的“大陽”抱在一起,然后讓它們一起相互“沖氣”融和,這樣負陰才能存在,這樣才能行道。在第19章中涉及到它的用法。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此句的隱含意義為稱孤、寡、不谷即可稱作是王公,那我的“道”稱“無”和“無為”,這比孤寡還孤寡,比不谷還不谷,那我應(yīng)該稱什么呢?所以他被他后世的徒子徒孫們稱作是“太上老君”。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事物的規(guī)律往往是損之形成道缺反而受益,如果是自我夸耀、自我突出反而受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老道的道術(shù)一般的多被異類所使用,根據(jù)他這幾句話和我對異類的一些了解,應(yīng)該是道術(shù)在李耳之前就已經(jīng)在存在,并且在世間一代一代地相互承傳,在李耳之前就有人教他道術(shù),他也要把道術(shù)傳承下去,所以他講“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不過道術(shù)發(fā)展到他這里,他把道術(shù)發(fā)揚光大,寫出了一部《道德經(jīng)》,所以他講“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強梁是指相互傳承的道術(shù)。這就話的意思就是道術(shù)不能讓它斷絕,要讓它發(fā)揚光大,要把它發(fā)展成為一個教派,我李耳將要以這部《道德經(jīng)》成為教父。所以,他自稱為“老子”,這也是取名的原因之一。看后來的發(fā)展,他也的確做到了,他成為了道教的教主。 本章主要是總結(jié)了道的一些核心內(nèi)容,提出要把道術(shù)發(fā)揚光大,提出立教,由他做教父。實際上宗教信仰領(lǐng)域都是由異類影響和控制的,而在世界上能夠作為異類控制人類的方法和技巧的主要就是這部《道德經(jīng)》。道教的影響從全世界的范圍內(nèi)看雖然不算太大,但《道德經(jīng)》的影響絕不僅僅是道教?!兜赖陆?jīng)》主要闡述的是詭詐術(shù)的方法論,而其它宗教的控制者——異類生命,主要是借鑒或引用這種方法論,然后在一個新的基點上發(fā)展起一個新的宗教來,比如象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教義中都有這種痕跡。可能有人認為《道德經(jīng)》是中國的,而其它宗教是外國的,有一句話叫做“野生動物無國界”,我們的國界是人之間劃分的,而異類生命是一種另類生命,它們之間好象也沒有什么國界,似乎它們自己倒是成了一個“異類國度”。它們在騙人時往往是相互溝通、相互團結(jié)的。自然,在方法論上也可以相互借鑒。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馳騁于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沒有之有可以進入沒有間隙的東西。我是因此才知道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誨,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能比上它的。 【解析】 老道上一章立了教之后,這一章顯得很高興,要馳騁天下了。于是問:“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汝能知否?答曰:此句能知,可以理解,美人計中天下很多大英雄都敗倒在石榴裙下,豈不是以柔制堅?老道說:那我再給你出個謎語:“無有入無間”你說是什么意思?答曰:“無有”不就是沒有嗎?沒有進入沒有間隙的東西中,那沒有怎么能進入呢?就算叫進入,那和不進入不都一樣嗎?反正都是沒有。老道說:我再提醒提醒你,我就是因為它才得到無為的好處的。你要悟?。。ú谎灾蹋o為帶來的好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的。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名聲和身體哪一個更可???身體和貨物哪一個更多?得到和死亡哪一個弊端更多?過分的貪愛必然要有大的付出;收藏的多必然也會導(dǎo)致失去的多。所以知道什么限度為足,就不會受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失??;這樣才可以長久。 【解析】 身與貨孰多?:身多,因為貨為身所用,沒有身,再多的貨也是沒用。 得與亡孰???:得到和死亡相比哪一個是弊病?死亡是弊病,因為人死了得到再多也沒用。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行道時過分的貪圖攝取必然付出大的代價,攝取的多必然會加重死亡的傾向。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所以行道要知道什么限度為足,就不會受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失?。贿@樣才可以保身而長久。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 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大的充盈其氣勢好象是沖奔,它的用處是不會窮盡的。大直好似有彎曲;大巧好似笨拙;大辯好似不善言辭。清靜能夠戰(zhàn)勝躁動,寒冷能夠戰(zhàn)勝炎熱。清靜無為是天下之正。 【解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道”為“大成”,道有道缺,所以“大成若缺”。道有道缺似乎為弊,但它用起來卻沒有弊端。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道攝入才會盈滿,雖然只是攝入,但卻象在沖一樣,因為實際上它是在不斷地“掠奪”。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只有有意地制造出大的“屈、拙、訥”的道缺,就能夠攝入道補,使得自己無為而成為“大直、大巧、大辯”,所以才會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安靜的行道的方式能夠勝過躁動,“寒勝熱”寒可以吸收熱處的熱量,故“寒勝熱”,這也是道攝取方式的一種比擬。正常的清靜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過失,但算不算天下正還不好說,因為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去面對許多的矛盾,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的,該動的時候就必須動著去面對,總是找清靜算怎么回事呢?但老道的這個“清靜”和正常的清靜可完全不是一回事,他是很不清靜地使用手段做了道,然后“清靜無為”地等著獵物自動上門。這種清靜可絕不是什么天下正,而是“天下邪”,但是卻能夠標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 天下有道,就可以把戰(zhàn)馬拉回來給農(nóng)民種地拉糞。天下無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在郊外的戰(zhàn)場的生下馬駒。禍沒有大過不知足的,罪過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知道滿足的界限,永遠是滿足的。 【解析】 表面上的陽意是要統(tǒng)治者知足,不要發(fā)動戰(zhàn)爭,以使百姓受害,是反戰(zhàn)的。 實際上是告訴行道者,要量“道”的盛載能力而攝取,如果不顧及“道”盛載能力而去過分的攝取,那就會敗露。因為“道”畢竟是一種騙局,所以會給行道者自身帶來禍患,也容易引發(fā)行“道”者和獵物之間的戰(zhàn)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只要“天下有道”,“道”行的好,“卻走馬以糞”,就能夠使能打仗的“戰(zhàn)馬”變?yōu)榧S土。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如果“天下無道”,“道”行不好,不知“道”的攝取多少為足而敗露,那就會“戎馬生于郊”,即使在郊外也有“戰(zhàn)馬”站出來與行道者作戰(zhàn)。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行道者最大的禍患就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就是表現(xiàn)出“欲得”。因為這樣都容易暴露。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也就是要知“道”的盛載能力之“足”的這個“足”,才能長久地使“道”的攝取得到滿足。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門戶,就能夠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夠知曉天道。向外走得越遠,知道的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出行就可知天下事,不需親自看見就心中自明,無為就可以成功。 【解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牖為窗戶。此句對于道的受騙者而言實際上是一種引誘和控制方法。從控制的方法上講就是把受騙者控制起來,讓人“不出戶,不窺牖”,這也就是第56章所講的“塞其兌,閉其門”,把人封閉,和外界信息隔絕,這樣有利于控制。從誘餌的角度講,實際上是暗示了一種神秘功能的存在。能夠“不出戶,知天下”的,異類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做得到。異類向人展示此種功能,然后以此為誘餌,向所謂的學(xué)道者說:你要想向我一樣,有這樣的本領(lǐng),你就得聽我的話,封閉起來才能“見天道”,一些所謂的修煉者基本上都是如此。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你要是走出門戶向遠走,走得越遠,知道得就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因為行道者已經(jīng)摸透了受騙者的行為規(guī)律,所以把道設(shè)好之后,一切都可以“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另解也可以解作異類的神秘功能。 第四十八章 【原文】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為學(xué)的人每日都會有所增益;為道的人,每日都會有所損耗,損耗又損耗,以至于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做,卻什么都能夠做得到,常常無事就能夠取得天下。如果有事的話,就不能取得天下。 【解析】 上一章展示了神秘功能,使出誘餌,這一章就提到了“學(xué)”。學(xué)有兩種:一種是“下學(xué)”,是學(xué)如何騙人;另一種是“上學(xué)”,是在行道者的指導(dǎo)下,學(xué)如何做一個受騙者。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下學(xué)”會每日受益,他所學(xué)的是如何做道缺(損),在道缺基礎(chǔ)上又做道缺,以至于可以“無為”而守著道缺,靠道缺攝入。“上學(xué)”在行道者的指導(dǎo)下學(xué)的是只有受損,才能修成正道,修成正道才會有益,受損又受損,以至于最終什么不能干了,也就是廢掉了。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下學(xué)”無為的“無不為”是靠攝取來達到無所不為的,“上學(xué)”無為的“無不為”只是一個虛幻的幌子,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取天下常以無事”就是取得天下常??繜o中生有的撒謊欺騙。如果撒謊欺騙暴露了(有事),就不足以取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無常心,常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譯文】 圣人沒有常人的私心,經(jīng)常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愚善),這是德的善良。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好笑),這是德的信任。圣人在天下,收斂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歸于渾樸。百姓都注起自己的耳目聆聽圣人的教誨,圣人都像對待嬰孩兒一樣對待他們。 【解析】 圣人無常心,常以百姓心為心。:乍看這位“圣人”和百姓真是心貼心,心連心,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行道者真正的面目是以百姓的心作為謀取的對象,以“攝心術(shù)”的方式使百姓作為行道者的獵物,這才是真正的“以百姓心為心”。假裝和百姓的貼近也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的策略。圣人就是有著這樣的一顆“無常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向行道者付出的善人,我用道把他的“善”攝入;不向行道者付出的“不善人”,我也設(shè)法讓他行善付出,借以攝入。這種善付出就是德的善付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相信道的人,我用道讓他相信,不相信道的人,我也用道使他相信,這種用道的相信就是德的相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在天下,把天下百姓的心搞得混沌糊涂,然后收歸這些混沌糊涂之心。歙是指吸氣,歙歙是指收斂攝入,這里是指收歸百姓之心。百姓都專注地用耳目注視聆聽著大道,“圣人”像哄騙孩子一樣哄騙著他們。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人從出生到入死。屬于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奉養(yǎng)太過度了。據(jù)說,善于養(yǎng)生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猛虎,在軍中不會受到軍械的傷害。犀牛對其無處投角,猛虎對其無處伸爪,兵器對其無處使用鋒刃。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之地。 【解析】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此段做兩解。一解:讓人看到人生當中有這么多無辜而死的人,而后面的善于攝生者無死地,所以是用作誘餌來引入上鉤。另一解:既然上鉤入道門,那么就要真的變成上面所描述的樣子了。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這是什么原因呢?兩解:一、學(xué)道者的奉養(yǎng)太厚了,所以應(yīng)該拿出來一些做道補。二、這是行道者以學(xué)徒之生為生太多了,也就是行道者吃徒弟吃得太狠了。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善攝生者”指的是善于以行道攝取為生的人。此句話的意思是善于行道的人,由于騙局做得完美,所以不會遇到兇猛的戰(zhàn)斗和頑強的抵抗。即使是一些強悍的對手也無法對行道者使用他們的武器。這也是對不知“道”者所用的誘餌。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這是什么原因?這是因為它們行道沒有破綻(死地)。同時此句“無死地”,對一些不知真相者又是一個能夠長生不死的誘餌。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道生成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物體是萬物的形態(tài),各種發(fā)展之勢成就了萬物。所以,萬物莫不尊崇道而貴愛德。道被尊崇,德被貴愛,就是因為道和德不去給萬物施加命令,而是順其自然。所以,道生長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使萬物生長發(fā)育,豐亭衰敗,養(yǎng)育萬物而最終又埋沒萬物。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作為萬物之長而不主宰萬物,這就是有著玄機的德。 【解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此四句之。道缺是矛盾關(guān)系對應(yīng)中的一種空缺,它是靠矛盾關(guān)系中的實體部分來塑造出它的意義,所以,他講“物形之,勢成之”,也就是靠矛盾的實體之形來塑造道缺之形,“之”實際上是指道缺。道生成道缺,由于道缺能夠攝入德,故有“德畜之”。德養(yǎng)育著道缺靠矛盾的實體之勢來塑造道缺之勢。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行道者只有塑造出尊道貴德的氛圍才有利于道對德的攝入,才能把道對德的攝入化作不需要命令自然而來。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此五句的八“之”,指的是道缺,也可以指行道者的獵物。若做行道者的獵物則“生之、畜之、長之、育之、養(yǎng)之、亭之”都是行道者所使用的“假”和“騙”,只有“毒之、覆之”才是真的。若做道缺而解則是:道生出道缺,德飼養(yǎng)著道缺,道德共同養(yǎng)育著道缺,使道缺豐亭,進而才能使它產(chǎn)生毒害去攝取他人。養(yǎng)它要能夠藏住它。覆是隱藏的意思。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生”就應(yīng)該“有”,“為”就應(yīng)該“恃”,“長”就應(yīng)該“宰”,不有、不恃、不宰就做出了一個道缺來,這個道缺就是“玄德”,很玄的、玄著的“德”。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譯文】 天下萬物是有開始的,所以把它作為天下萬物之母。既然知道了它的母親,就可以從它的身上來認識天下萬物。既然認識了天下萬物,就要回過頭來守著它的母親,那么就終身不會失敗。塞住欲念的孔穴,關(guān)閉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不可救治。能夠見到微小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使其光明得到復(fù)歸,不會給自己帶來災(zāi)難,這就叫做“襲常”。 【解析】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此句講“始”為天下母,而“始”是無。所以此句的意思是在道的道體“有”和道缺“無”之間實際上是相互生成,互為母子的。只有讓二者不分離,才能夠“沒身不怠”。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對“兌”字的理解,還是有一些出入,一些譯文中的理解是:兌,指口,引伸為孔穴。我查了一下詞典,沒有查出兌有這種意思,而兌用在此處,或許應(yīng)該理解成八卦中的“兌”的意義,其它的意思很難解釋得通。在后天八卦中,兌位居于乾位和坤位之間,乾坤可以引意為陰陽兩極,兌位可以引意為陰陽兩極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道。如果“塞其兌”,把兌位堵死,那也就是把陰陽兩極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道堵死,這種方式如果用在騙人的道術(shù)中,就會使受騙者暈頭轉(zhuǎn)向,認識不清矛盾的本質(zhì)。由于在認識中矛盾雙方的聯(lián)系通道被堵死,所以,矛盾雙方都不能有效地制約對方,所以會使認識者對矛盾雙方的強度產(chǎn)生無窮無盡的遐想,進而會把一些編造出來的謊言看得非常的真實巨大。老道在前面的一些章中吹得地崩天裂,對于能夠認識到真相的人只是一種好笑,對于被蒙騙住的人,還是真的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老道是一個制人的老手,他不會做無用功的。“閉其門”就是把人封閉起來,不讓人和外界接觸,這樣可以避免外界真實信息對受騙者的影響。“終身不勤”,勤意為出勤,意思就是能夠做到“塞其兌,閉其門”就能夠讓受騙者終生都走不出受騙的大門,不能“出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如果打開了矛盾之間的通道,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就會終身不受道術(shù)的控制。老道把受控制的人擺脫控制,說成是“不救”——無法挽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見到我們行道者的這些小人的勾當,你就是聰明的人,守著陰柔才會更強大。又是在勸“明白事理”的人入伙。 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用獵物自身的光明,使獵物自身恢復(fù)到?jīng)]有光明的樸真狀態(tài),這樣不會給行道者遺留下什么災(zāi)禍,這就是“襲常”。襲常也就是把襲擊變?yōu)槠匠;?/p>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譯文】 使我心中有所顧慮的是:推行大道,所施用的這些推行方式是畏懼。大道非常平坦,而人好走這條路。朝廷非常想要鏟除這條道路。百姓的農(nóng)田非?;氖彛瑐}庫非??仗?。而統(tǒng)治者們卻穿著華麗的衣服,帶著鋒利的寶劍,飲食都已經(jīng)吃得厭煩了,財貨有很多的富余,這就是強盜們在自夸。這不是道??! 【解析】 表面上是在講道非常好,可是朝廷不讓行此道,讓他感到畏懼。然后講朝廷貪得無厭,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把矛頭指向了朝廷。這樣就可以使一些脫離朝廷的人進入他的道門。實際上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行道者行道所使用的有效手段唯有恐嚇獵物。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大道要裝出非常平坦的樣子,人才能樂于進入。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朝甚除”可以理解成行道者的“朝廷”從獵物身上剝奪非常嚴重。后兩句可以理解成受道者非常貧困。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服”引意為表面,“文采”為文章才華。“服文采”之意為表面上說得光彩華麗。此句的意思是行道者表面上說得光彩華麗來騙人,手中提著利劍,對于一些獵物進行宰殺,飲食都已經(jīng)吃得厭倦了,財貨富足有余,這是行道者這個“盜”在自我夸耀。這不是道嗎?把“道”和“盜”同列,意為“道”即是“盜”也。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于建立的不能被拔除掉,善于抱持的不能脫離開,所以子孫就會祭祀他而不會斷絕。用這個道理來修身,他的德就會真實純正;用這個道理來治理家,他的德就會是豐盈;用這個道理來治理鄉(xiāng),他的德就會受到尊崇;用這個道理來治理國家,他的德就會豐碩;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他的德就會普及于天下。所以,要用修身之道來衡量自身,要用修家之道來衡量家,要用修鄉(xiāng)之道來衡量鄉(xiāng),要用修邦國之道來衡量邦國,要用修天下之道來衡量天下。我憑借什么知道天下會是這樣的呢?憑借這些。 【解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善于建立道的,不會被拔除掉。善于使用“負陰而抱陽”之法的不會使抱著的對象脫離。所以,道才會流傳,行道的子孫們才能祭祀不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把道用于身、家、鄉(xiāng)、國、天下,就會得到對應(yīng)的身、家、鄉(xiāng)、國、天下的德,用的越大,得到的德就越多。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前面講過,李耳的道多為異類所使用,這幾句所講的就是作為異類生命的行道者和作為普通人類的受道者之間的對應(yīng)。也就是在大道散播出去之后,行道者對受道者的控制要實行分工,也就是前面所講的行道者和受道者之間的“五級”對應(yīng),一個控制一個,一級控制一級,直到控制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憑借什么知道天下能夠這樣呢?憑借這些。意思是行道者憑借這些就可以達到控制天下的目的。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夭。 【譯文】 含德渾厚的人,就好象初生的嬰兒。毒蟲不蜇他,猛獸不害他,兇鳥不抓取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能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嘶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益于養(yǎng)生的才會吉祥,欲念強使精氣的就叫做逞強。事物過于壯盛就會衰老,這就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的會早死亡。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這也“負陰而抱陽”的手法。若是把行道者比作是奸邪的“淫婦”倒是恰當,可是行道者卻自比作是天真無邪的嬰兒。把淫邪歸到了天真無邪上,和天真無邪“抱”到了一起。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被行道者欺騙的人,如果能夠發(fā)現(xiàn)被欺騙的話,那對行道者的憎恨和報復(fù)心就會如同“毒蟲、猛獸、攫鳥”一樣,可是由于“含德厚”,欺騙性強,這些受騙者會把這些行道者當作“赤子”一樣去照顧,以致使“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道體”屬于陰體,由于有“虧缺”,所以骨弱筋柔。“握固”是指道體利用道缺對攝取對象的把握和控制很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受騙者不知道牝牡交合的暗中玄機,然而他的生殖器卻勃起,精卻到了這里。這就是行道者的下流手段??墒撬麄儏s把自己裝扮成天真無邪的嬰兒一般。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原意為嬰兒整天啼哭而嗓子卻不嘶啞,引意為行道者整天喊自己有道缺,不滿足,要更多的攝入,但卻顯露不出什么破綻,這是道體做得好,有道體相和導(dǎo)致的。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知道用制造道體來與道補相和的方式來攝取的才能把攝取變成“正常”,知道“正常”的才算聰明。對生活獲益才算吉祥,使用心機調(diào)取它物才算手段高強。“心使氣”:就是使用心機來調(diào)動世間萬物。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夭。:如果攝取過多了,道就會走向衰敗,這就不能用道,不能用道,行道就會提前結(jié)束。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譯文】 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塞堵住嗜欲的孔竅,關(guān)閉出入的門徑。挫掉他的銳氣,解除他的各種紛擾,收斂他的光芒,使它混同于塵土,這就是深奧的玄同。所以,玄同的人不可以因為得到就對人有親有疏,不可以因為得到就對人或利或害,不可以因為得到就把人看得或貴或賤。所以能夠為天下貴。 【解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道”的人,不會對外說出“道”的真相,一些講道的人,并不知道真相。 譯者嘆曰:千古以來,“知者”之中能夠公開講真相者,我還是第一個。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這是行道者在對待受道者時所使用的六種手段:堵塞認識上矛盾之間的通道,封閉受道者能夠走出的門徑,挫掉他們的銳氣,解除他們的各種紛擾,用行道的方式和掉他們的光芒,使他們同化于塵土。這就是玄同。最終就是所謂的反本歸真了。實際上,這就是行道者這個獵手收拾受道者這個獵物的過程。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有兩解,一解為行道者不可因為得到了就對外界產(chǎn)生親、疏、利、害、貴、賤等表現(xiàn),因為這樣容易暴露。另一解是把“親、疏、利、害、貴、賤”當作手段。也就是因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親近他;因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疏遠他;因為不可得,所以要故意要做假象說對他有利;因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說對他有害;因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把某事說得很貴;因為不可得,所以要做假象把某事說得很賤。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天下之貴。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譯文】 用正道去治理國家,用奇道去用兵,用無事之道去奪取天下。我根據(jù)什么知道是這樣的呢?根據(jù)這些:天下忌諱得越多,百姓就越貧窮;人民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于混亂;人民的技巧越多,一些特殊的奇怪事物就會滋生混亂;法令越是森嚴,盜賊就越是增加。所以圣人說,我無為,人民之間的矛盾就會自行化解;我好靜,人民就自然會行正道;我不挑起事端,人民就會自然富足;我無欲,人民就自然淳樸。 【解析】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正為公正合理,用公正合理的道法去治理國家;奇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兵制勝,這也是用兵取勝之道。按理說此兩句也固然是有理。然而,本章剛出現(xiàn)了“以正治國”,下一章就出現(xiàn)了“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等語。也就是說根本沒有什么正,沒有什么公正合理,所謂的“正”是假象,只是用兵之道當中的一種奇謀。 以無事取天下。:“以正治國”和“以奇用兵”是“以無事取天下”的基礎(chǔ)。制造出假象,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公正合理”地治國,如果有挑起事端的“有事者”,我就用奇兵來平息它,這樣,天下就沒有事了,我就可以“無事”地取得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道的招法實在高超,一段話往往可以做出多種解讀,而且各具其意。本章的前三句話講得有些露,特別是前兩句,不符合他的無為思想,所以后面的部分能夠起到打掩護的作用,“何以知其然哉”一句把前面的內(nèi)容引向下一段。一方面把天下有事端的矛頭指向“天下多忌諱、人多利器、人多技巧、法令滋彰”,意思是只要放棄這些東西,然后用道來控制人,天下就會無事了。另一方面也暗藏著所要使用的一些手段:多忌諱民就會貧,對于行道者而言,民貧我就富,所以就要多忌諱。兩個“人多”當中的“人”指的是行道者,行道者所控制的“國家”本身就是“國家滋昏,奇物滋起”,行道者本身就是“奇物”,所以要保持這樣的國家,行道者就要多利器,多技巧。行道者本身就是盜賊,法令滋彰,盜賊就會多有,所以,為了讓盜賊多有,就要讓行道者的法令滋彰。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控制。 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道在世時,不知有幾人管他叫過“圣人”?他就動輒以“圣人”自居,真是“不敢為天下先”。 要是真的“無為、好靜、無事、無欲”,那就像一塊木頭一樣,根本與民不發(fā)生關(guān)系,民怎么會自化、自正、自富、自樸的,這不是胡扯嗎?表面上老道似乎是在起到帶頭羊的作用,實際上,這不過是老道通常所講的幾句話,這幾句話放在這里是給本章前三句打掩護的。前三句才是本章的核心,是他的“治國”之法。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譯文】 政治上無為雖然讓人感覺郁悶,但人民會淳樸忠誠;政治上吵吵嚷嚷,就會缺少人民的擁戴。災(zāi)禍啊,幸福傍依在它身上;幸福啊,災(zāi)禍潛藏在它身上。誰能知道最終究竟是災(zāi)禍還是幸福呢?它們當中并沒有哪一個能夠作為“正”的標準。正的又轉(zhuǎn)變?yōu)樾暗模频暮鋈晦D(zhuǎn)變?yōu)閻旱?。人們迷惑固然已?jīng)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沒有棱角,廉潔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 【解析】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前面在第20章中講過,悶悶并不是真正的郁悶,而是由于欺騙想要大笑,但又由于怕露餡兒而不能笑,所以要悶住,實際上是憋笑。政治上欺騙到好笑的程度,人民才會純樸忠實;政治上清清楚楚,人民就會缺少。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靠欺騙才能統(tǒng)治人民,如果讓人清清楚楚的話,就不能統(tǒng)治人民。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表面上是在講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福禍這對矛盾相互轉(zhuǎn)化。實際上,行道對于行道者而言是福,對于受道者而言就是禍。所以,此句就可以譯成:受道者的禍啊,是行道者的幸福所依靠的;我們行道者的幸福啊,就在你們受道者的禍中隱藏著。誰能知道這里面的端倪呢? 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這里面沒有正啊,表面上的正又轉(zhuǎn)化為奇,也就是轉(zhuǎn)化為離奇的欺騙人和控制人的招法。善又轉(zhuǎn)化為妖,也就是轉(zhuǎn)化為欺騙人和控制人的妖術(shù)。人民受它迷惑的時間固然會很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為有“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騙局有可能被人看破,所以,“圣人”在行騙時,雖然有自己騙人的“方正”,但不要太有棱角;雖然有自己裝出來的廉潔,但不要去刺傷他人;雖然有自己裝出來的直率,但不要太放肆;雖然有自己裝出來的閃光點,但不要太耀眼。因為這畢竟是騙局,過分的顯露容易引發(fā)矛盾,引起人們的深究,這樣容易導(dǎo)致暴露。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yǎng)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沒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解析】 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騙人,控制人。事天:行他的道就是事天。嗇:吝嗇。此句的意思是行道騙人,沒有比象吝嗇一樣更有效的了。也就是行道者在騙人時,要裝出象吝嗇的樣子,向徒弟道:我這個道非常寶貴,是秘傳妙訣呀!我只能少傳給你一點,多了我都舍不得傳給你呀!徒弟一看師父那吝嗇的樣子,就以為一定有什么非常寶貴的東西在其中,于是,就會不斷地央求師父多教一些。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只有裝出吝嗇的樣子,才能讓受騙者早服,早服就是早早地進入道門,早早地吞下誘餌,早早地被降伏。早早地被降伏就會去重重地積累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只要獵物進入了道門,去重重地積累德,就可以用道攝取,就沒有不能制伏的獵物。沒有不能制服的獵物,就要讓獵物不知道騙局最終的頭緒在哪里。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讓獵物不知道騙局最終的頭緒在哪里,就可以依靠它來騙取和控制整個國家,騙取的國家要有道(母)在,騙局才可以保持長久。 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這就是道根扎得深,就要堅固它的根柢,這才能使道長期存在,久視而不出現(xiàn)紕漏。“根深固柢”在宗教中多是以歪曲世界觀作為起始。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 治理大國,就像烹制小魚。用道面臨天下,鬼發(fā)揮不了神威,不是鬼發(fā)揮不了神威,是神威不會傷人。不是神威不會傷人,是圣人也不會傷人。鬼的神威和圣人這兩者都不會傷害人,所以,這是因為人民有德在身上。 【解析】 治大國,若烹小鮮。:用道來控制一個大的國家,就像在烹制一鍋用來享用的小魚。毋庸諱言,國民就是小魚,小鮮。這完全是在把人當作魚肉,這也是行道者在對待人時一貫的觀點和態(tài)度。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如果從正面用善意的去解讀幾乎無法解釋。我們看一下其它譯文當中的一些解讀:“小魚很鮮嫩,用刀亂切或在鍋里頻頻攪動,肉就碎了。國家的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要像煎小魚那樣,不要常常翻弄”。把國民當作小魚來烹制,而最終的結(jié)論卻落到了“不要經(jīng)常翻弄”上,這是十分好笑的。都已經(jīng)把小魚放到鍋里去烹制了,翻弄魚死了,不翻弄魚不也死了嗎?這好像是某個“知道者”在解釋“道”時為“道”打遮掩時所編出來的一個笑話。或許也可能是某些研究者從正面理解實在無法解釋的一種解釋法。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其鬼不神”接著就是“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接著就是“非其神不傷人”,那到底其鬼是神還是不神?其神是傷人還是不傷人?其實這就是老道所要表述的。所以此句的主要意思就是以道面臨天下,去“治大國,若烹小鮮”到底能不能成功,主要就是看其“鬼”到底能不能裝扮成“神”,能不能顯出神威,其“神”到底能不能控制得了人,能不能傷害到人。這里的“鬼神”是指道術(shù),也指異類生命。異類生命如果不是靠“道”去騙人,只是靠它自身的能力,那么它是不能把人怎么樣的,也就是“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只有異類的功能和道的騙術(shù)結(jié)合起來,才能夠真正控制得了人,傷害到人。這里的“圣人”是指制造“道”的人,其實也就是指老道自身。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兩”指的是行道者和受道者,二者不相互傷害,所以行道者的騙局順利成功,“德”通過“牝牡交合”行道方式歸到了這里。如此這般,豈是“兩不相傷”?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 大國要居于下位,以使天下人流入和匯聚到這里。天下的雌性,天下來相交。雌性常常以安靜來勝過雄性,以安靜為下位。所以,大國謙讓地居于小國的下位,就能奪取小國;小國謙讓地居于大國的下位,就能奪取大國。所以,或者是用居下位以奪取,或者是因為居下位而奪取,二者目的都是一樣的。大國不過是要兼并小國而要有更多的人,小國不過是要進入大國而與人共事。兩者都得到了各自所要做的,大國應(yīng)該謙居下位。 【解析】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國志利器不可以示人”,但老道在教大邦時,這種教法卻毫不隱諱,明目張膽:天下的雌性,天下都來相交,你要想收歸天下,你就得學(xué)做天下的雌性,這個勾當是個下流勾當,所以你要下流一些。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雌性用安靜就能夠勝得了雄性,安靜就是下位。上一句說得有些太露,怕大國有意見,所以這一句就講要安靜。再來看下邊。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誰奪取到下位,誰就能奪取對方,所以大邦和小邦要爭搶著奪取下位。那小邦肯定搶不過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此二者既然放在一起比較,那自然就會有所不同。“下以取” 是用“下”以取得,是有目的的,這是行道者的手段。行道者故意制造出道體和道缺,然后居“下位”,借以攝取,這是靠制造假象來騙取。“下而取”是真正做了“下”之后而取得的,這是以“實”去取,其“下”是要真正做一個“雌性”。二者是有區(qū)別的:一個是做騙子式的攝取;另一個是取得作為雌性所應(yīng)該得到的正常的生理需求。做女人并不是做騙子。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大國不過是要兼并小國而有更多的人口,小國不過是要進入大國而行道來騙人,這兩者各得所需,所以就合在一起吧!大國應(yīng)該居于雌柔的下位。這樣,老道的理想狀態(tài)就達到了,小國在大國中一方面能夠靠行道騙人而攝取。另一方面,大國居于慈位,那小國就居于雄位。所以在政治上,還得小國說了算,這樣就做到了全控制。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是萬物之中的奧妙,它是善良人的寶貝,不善良人所要保持的。美的言辭可以換來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增加別人的器重。人們的不善,還有什么不能拋棄的呢?所以設(shè)立天子,置立三公之位,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后的獻禮儀式,還不如來進修此道。自古以來,人們之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說:所求的能夠得到,有罪過的可以免禍嗎?所以,天下都珍貴、重視它。 【解析】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隱藏著萬物之中的奧妙之理。“善人”有兩種,一種是學(xué)道者的真善人,另一種是行道者的假善人。道要是作為真善人之寶,那就是真善人上了大當了,最終能不能保住命都未可知。道要是作為假善人之寶,那倒是確實,因為道這種騙術(shù)有時是很奏效的。“不善人”也有兩種,一種是作為行道者的壞人,另一種是不行道的壞人。行道者沒好人,都是壞人,他們可以用道作為行道騙人的保障,不行道的壞人倒是可以把道作為人生的高標準,也好保持善人本性。這或許是道的一點有益于人類的事情。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既然美言可以換來尊重,那么,就要多用花言巧語。美行施加到別人身上也可以換取回報,那么,就多“制造”出一些所謂的“美行”來換取回報。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人既然都已經(jīng)不善了,還有什么放棄不下的?意思是不要有顧慮,就是去行道,就是去騙、去壞。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這個道有多好啊,天子、三公都不如坐進這個道門里,所以,無論是什么人都應(yīng)該進入這個道門,來修這個道。這又是一種誘餌。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自古以來為什么會貴此道呢?不就是說,這個道所求的能夠得到,有罪可以豁免嗎?所以,它才算天下之貴。行道者追求的目的不是自身無罪,而是有罪可以豁免,干了壞事不受懲罰。這一點老道倒是能夠公開拿出來當作誘餌。 第六十三章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 以無為的方式去有所作為,以無事的方式去處理事物,以無味當作所要的滋味。事情無論大小多少,都要用德來回報責(zé)備和怨恨。所要做到的事情難做,要從容易的地方做起;所要做的事情很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做起;天下的難事,必須要從容易的地方開始做;天下的大事,必然要從細微的地方開始做。所以,圣人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大。輕易就許諾的,必然缺少信譽,過多的容易必然帶來過多的困難。所以圣人也有難做的事情,因為有難做的事情,所以能夠解決困難,最終沒有困難。 【解析】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實際上這幾句話也是對行道者行事方式的一種總結(jié)。“為無為“就是做好了道,然后“無為”地等著獵物來上門。“事無事”就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連騙帶壓,使被騙者不起事端。“味無味”就是表面上淡然無味,實際上是在享受著作為“下士聞道,大笑之”的樂趣。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什么是“報怨以德”呢?受道者在被哄騙中付出了德,而最終卻什么都沒得到,所以必然產(chǎn)生報怨,這就是“報怨以德”。行道者要無論大小多少的事情都要用“抱怨以德”的方式來完成。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上面的事情要做到恐怕很難,怎么辦呢?接著來。完成難達到目標,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完成大的圖謀,要從細小的地方入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行道騙人這件難事,必須要從容易欺騙的地方去欺騙;行道騙人這件大事,必須要把細小的地方都做到。這里的“細”和“小”,在下一章中做詳解。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把大事做成,并且始終不自以為大,這樣就做成了一個道缺,這樣“圣人”就能稱其大了。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行道者輕易地許諾去騙人,必然會有損于信譽,使人很少相信他。行道騙人攝取它物,諸多的得來容易必然帶來諸多的難題。所以,“圣人”對此也很為難,經(jīng)過一番為難的思索,想出招數(shù),所以最終難題得到了解決。那么想出了什么招數(shù)了呢?且看下章分解。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 局面安定時容易把持,事情沒有出現(xiàn)變化征兆時容易圖謀;事物在脆弱時容易消解;矛盾在細微時容易消散。要在矛盾還沒有出現(xiàn)以前就下手處理產(chǎn)生矛盾的誘因;要在動亂還沒出現(xiàn)以前就下手處理動亂產(chǎn)生的誘因。合抱的大樹,出生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不斷累積的泥土;千里的遠行,開始于足下的第一步。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zhí)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圣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zhí)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所以,圣人追求他人所不追求的,不看重難以得到的貨物,學(xué)習(xí)別人所不學(xué)習(xí)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輔佐萬物自然的規(guī)律而不敢妄為。 【解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行道騙人時,如果受道者做出反抗,那么,在受道者安定的時候容易把持,在反抗還沒有出現(xiàn)在征兆的時候容易圖謀,在反抗的力量脆弱的時候容易把它消除,在反抗的力量微弱的時候容易把它散解掉。此句的意思就是把反抗的力量化解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在行道者反抗還沒有形成之前就開始行動,在“動亂”還沒有鑄成之前就開始治理。這是謀之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都是從微小逐漸發(fā)展壯大的,要防止受道者逐漸發(fā)展形成反道的大力量就必須從剛發(fā)展的細微之處鏟除之。這句話挺有名氣,可惜是這么用的。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從剛開始發(fā)展的細微處入手,有反抗的就要挫敗它,抓住了行道者破綻的就要讓他失去。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圣人”是依靠這些方法行道,無為而不會失敗,沒有什么破綻被對手抓住,所以沒有什么閃失。這里的“無為”也可以指行道者使得受道者的反抗化為無為;“無執(zhí)”也可以指行道者沒有破綻,讓受道者抓不住什么把柄。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這句話本身就是對入道很長時間以后,對道有懷疑的人的一個殺手锏。入道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煉”和反思之后,可能會覺得道是騙人的,可是“師父”們卻在提示:有些人修道,常常在幾乎要成功了的時候而失敗了,入道者付出了許多,當然希望能夠成功,但懷疑而脫離道,是不是在要成功了的時候而失敗了呢?入道者的付出當然希望能夠成功,所以在這種信息的慫恿下,可能會覺得,我只要打消疑慮,堅定信心再努力一把就會成功,于是乎,又回到了道門,老道的這句話也就真的發(fā)揮了效力,實現(xiàn)了。這句話也是在提示行道者,受道者幾乎要成功的時候,往往也是挫敗他的好時機,行道者要抓住這個時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行道者要謹慎行事,到要終結(jié)的時候也要向開始的時候一樣慎重,就會沒有失敗的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這是道在以道的方式叫賣招徒,這種叫賣很有意思。“圣人”行事是明明欲而故做不欲,那么“不貴難得之貨“其實就是在貴難得之貨,這個難得之貨就是道。然后問“學(xué)不學(xué)?”懲罰眾人所犯的過錯。復(fù)的意思有報復(fù)之意,用在這里其意應(yīng)當為懲罰。行道者騙人讓人犯錯,然后行道者又來用攝取的方式懲罰人。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嘴上說不敢為實際上就是敢為。以輔佐萬物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而去敢做這些事情。行道者往往也把自身當作是自然界發(fā)展當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力量,他要敢于擔當這種力量。人類的發(fā)展有前進的力量,就要有阻礙前進的倒退的力量,行道者實際上是擔當了倒退的力量,他們是擔當?shù)雇肆α慷纳诘雇肆α恐小?/p>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譯文】 古代善于為道的人,不是讓人民變得聰明機巧,而是讓百姓變得愚昧淳厚。人民之所以難統(tǒng)治,就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多。所以用智慧治理國家,是國家的盜賊,不用智慧治理國家,是國家的福分。知道這兩者,就是一種考核的方式。知道這種考核方式,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一起返歸到真樸,然后才能達到大順。 【解析】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真是標新立異!這又是一個“襲明”,把襲擊明確化——我就是在“愚民”??墒沁@樣的話,一般的,誰也不會把他當做騙子。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人民難治,就是因為他們智慧多。這完全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不管人民如何,只是為了維護他的道的統(tǒng)治,就讓百姓變得愚蠢。 人類的智慧并不都是擾亂社會、擾亂國家的智慧,在人類的智慧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學(xué)、理智和先進,是能夠為人類社會服務(wù)的。當然,一些危害人類的詭詐巧智也存在于人類的智慧當中。但不能因為人類智慧當中存在著一些詭詐之智就對人類的智慧完全否定??磫栴}要看到問題的主要方面。老道自身作為詭詐之術(shù)的老鼻祖,看到的問題就是只要人民的智慧少了,人變得愚蠢了就好欺騙了,所以,他就借口人類的智慧當中有擾亂人類的詭詐之術(shù)而否定人類的智慧,這樣,他也好借機行道。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智慧有兩種,一種是行道者的騙人的詭詐之智,可稱為“詭智”,另一種是人類自身科學(xué)發(fā)展的智慧,可稱為“人智”。以詭智治國,是國之賊;以人智治國,只要運用得好,是國之福。不以詭智治國,是國之福。不以人智治國,國家只能愚蠢落后,人無智慧,容易受欺騙,是“賊國”之福。老道是要以詭智治國,讓人愚蠢,然后他好享受他的“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這里的“稽”可以做滑稽解。知道這兩者也是一種滑稽可笑的形式。“亦”說明還有其它的“稽式”,其實《道德經(jīng)》中這種滑稽可笑的形式太多了。經(jīng)常知道制造出這種滑稽可笑的形式的就是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玄德”實際上就是道缺,因為道缺是德的“空缺”,但能夠攝取到德。道缺又深又遠,它與“物”也就是道補,或德,是相反的,因為玄德和德是一“有”一“無”,所以有一定的相反之意。只有制造出了這些道缺道補,然后才能行道大順。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谷之水所流往的地方,就是因為它善于處在百谷的下方,所以能夠成為百谷之王。因此,圣人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負擔并不加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討厭他。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解析】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理的確是如此,但要能夠正確地理解江海的“善下之”的道理,江海的“下之”是能夠使百谷的水流向江海,并不是說無論什么事物只要是位置在下位,就一定能夠使上位的力量匯集于自身。這里的“善下之”的真正意義不是位置居下,而是用“道”的方式把其它事物中的力量攝取來,匯聚來。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所以,圣人要在人民之上統(tǒng)治人民,就必須用道術(shù)、用謊言欺騙人,使人心匯聚到這里。“言下之”實際上就是用謊言、用道術(shù)來騙人。要在人民之前先得到利益,就必須裝出一副大公無私、把自身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的嘴臉。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重”若作人民的負擔輕重講,“圣人”象“江海攝谷”一樣從百姓身上攝取,百姓負擔不重是不可能的。這里面的“不重”的意思是雖然“圣人”居上攝取于民,但由于道的欺騙,人民并沒有認識到和重視到這個問題,重做重視解。“圣人”把利益放在人民的前面,人民應(yīng)該憎恨他,傷害他,但是由于他所做出的嘴臉的欺騙性,人民并不傷害他。所以,由于道的欺騙使得人民樂于推選他,而不厭惡他。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因為他所得到的都是靠做道來攝取,一切都是自動送上門的,不是靠爭取來的,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夠與它相爭的。“不爭”意味著欺騙攝取的成功。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譯文】 天下人都說我道大,似乎不怎么象。就是因為道大,所以才不怎么象。要是它像的話,那么“道”早就變得細微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持著就能夠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約;第三件叫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有了慈愛,就能夠勇武;有了儉約,就能夠廣博;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就能夠成為大器的首長?,F(xiàn)在舍棄慈愛而追求勇武;舍棄儉約而追求廣博;舍棄退讓而去爭先,結(jié)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慈愛來保護他。 【解析】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老道的“三寶”看起來是不怎么象,所以要在提出“三寶”之前,把不怎么象的原因解釋一下,當然不能直接說三寶不怎么象,要“說彼映此”,以作遮掩,這是老道的一貫作風(fēng)。此句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稱我道大,好象不怎么象。此句倒是挺謙虛,不過下一句就不謙虛了。就是因為它大,所以才不怎么象。要是象的話,早沒了。此言倒是不錯,要是老道的道真的象詭詐術(shù)的話,那是早就沒了。這句話整體上意思是只有看起來不像大道的才是大道,若看起來象大道的就不是大道了。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道行騙有三樣寶貝,執(zhí)持著來保持道的存在:一樣叫做慈,一樣叫做儉,一樣叫做不敢為天下先。毋庸諱言,這都是假的,都是為了攝取而使用的手段。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因為有慈愛這層面具,對方不會過多的懷疑,所以,就能夠勇敢地行道騙人。儉是因為道本身有道缺,所以就叫做“儉”,“儉”能夠攝取外物,所以能夠廣博。“不敢為天下先”,就是通過行道的方式把自己擺到應(yīng)該為天下先的位置上,然后自己又“不敢為天下先”,這樣通過攝取的方式就能夠成為“天下先”,成為大器的首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喝绻釛壛思傺b的慈愛而去勇敢地行道騙人,舍棄了道的“儉”的攝取而去爭取廣博,舍棄了假裝為天下后而去爭取天下之先,那么,就會死掉。 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只有假裝慈愛,用它去征戰(zhàn)就能取勝,用它去防衛(wèi),就會堅固。這一點實際上宗教在騙人時廣泛使用,比如象佛教、基督教等都大嚷著慈愛、慈善。 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受道者如果是在反省獲救的時候,就要用慈愛來防衛(wèi)它,使他迷于其中不獲救。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譯文】 善于做士的,不崇尚武力;善于征戰(zhàn)的,不發(fā)怒;善于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解析】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善于行道的人,主要靠行道,而不靠動用武力;善于作戰(zhàn)的人,主要是使用計謀而不會發(fā)怒;善于戰(zhàn)勝敵人的人,不與敵人為敵。也就是不使自己成為敵人攻擊的敵人,而敵人卻成為自己攻擊的對象。善于使用人的人,是用道“下之”,去攝取他。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此章所指實際上都是指行道,前面幾句是行道在爭斗用人等幾方面的具體運用。這幾句泛指行道。意思是這就是不爭斗就能夠得到的德,就能夠得到的勝利;這就是靠行道來使用人的能力;這就是大自然的道。 “配天古之極”我們解釋一下,“天”是空間天體,“古”指時間,合在一起也就是時間和空間,也就是宇宙,天古之極也就是指整個極大的宇宙。緣何又用了一個“配”字呢?“道”本身為陰體,老道動輒將道與天地捆綁合抱到一起,這也就是他的道在“負陰而抱陽”,把道視作是陰,把宇宙視作是陽,讓二者合抱,也就產(chǎn)生了這個“配”字。他用“配天古之極”會讓人有神秘感,摸不清最終根底,也是在故弄玄虛。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譯文】 用兵的人有過這樣的話:“我不敢主動進犯,而采取守勢;不敢前進一步,而寧可后退一尺。”這就是行動卻像沒有行動一樣;舉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面臨敵人,卻像把敵人扔到一邊,沒有敵人一樣;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以執(zhí)握一樣。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所以,兩軍實力相當?shù)臅r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 【解析】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因為詭詐術(shù)是騙人的,它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行道,也就是制造道體、道缺,然后等著獵物自己送上門,其實這也就是老道所講的他用兵的為客而不為主。如果是為主的話,那就是直接主動的去欺騙或奪取,這當然容易暴露,從而引發(fā)沖突,所以他講“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的意思就是讓我直接去奪取“一寸”我都不敢,而我采取的方法是制造道體道缺,我要制造出“一尺”的道缺,這比“進寸”要獲利十倍,而且不會引起沖突。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 “行無行”就是根據(jù)要達到的目的,做好道體道缺,所要達到的目的不需要去直接的行動就能夠達到;“攘無臂”就是雖然沒有臂膀舉起卻能夠做出象有臂膀舉起的樣子,實際上也就是裝出一副假象來蒙人;“扔無敵”就是把敵手扔到對抗斗爭的外邊,讓敵手不能與自己對抗;“執(zhí)無兵”就是所使用的手段沒有用于直接對抗的兵,但所起到的效果比有兵還管用,其實也是靠做到來欺騙。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這句話本身既是輕敵,又真的“幾喪吾寶”!老道用兵真的是“玄之又玄”!詭詐術(shù)也居然敢如此!前面的“用兵”之法是屬于欺騙,所以講禍患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就會幾乎喪失了他的寶貝。那么,他的寶貝是什么呢?他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如果說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都只是自身修煉出來的一種優(yōu)良秉性,那為什么會因為輕敵就失去了呢?很明顯,三寶是騙人的,所以會因輕敵而就失去。不過這句話說出來卻真的很冒險而又輕敵。 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這里所講的“哀者勝”并不是《孫子兵法》當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哀,也就是把人放到死地,人會產(chǎn)生悲哀的情緒,然后為了求生而殊死反抗,最終能夠取得勝利。《道德經(jīng)》只講陰術(shù),不講用兵。這個“哀”是做出道缺,因為有道缺所以“哀”。“抗兵”也不是真正的兩軍相抗,而是行道中的“抗兵”,也就是行道者在行道騙人時和對手對抗的情況,只要和對手能夠成為道術(shù)當中的“對抗”的情況,那么,做出道缺“哀”的一方的就會取得勝利。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天下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它的宗旨,行事有它的依據(jù)。就是因為人們不理解這些道理,所以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夠取法于我的人很可貴。所以圣人衣著粗陋,而內(nèi)心卻如美玉一般。 【解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事實上,老道的言語是甚不易知,甚不易行。古往今來,有多少讀過和研究過《道德經(jīng)》的人,除了“道中人”之外,幾乎也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讀懂《道德經(jīng)》。但是如果能夠進行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兒”,把《道德經(jīng)》能夠理解成詭詐術(shù)的話,那也不能說《道德經(jīng)》很難懂。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如果真的是“甚易知,甚易行”,那又怎么會“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甚易知的事情,怎么會天下莫能知?不過,老道已經(jīng)把《道德經(jīng)》當作詭詐術(shù)當成了兩千五百多年,說天下莫能知也不為過。 言有宗,事有君。:“宗”和“君”都是行道騙人。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唯有使天下的普通人不知道,所以才能夠使我的同道者知道。“我”指的是“陽意之我”,“不我”就是知道“陰意之我”的人,也就是行道者,老道的同道。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知道我的人很少,用我道法的人可以獲得大貴。 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所以圣人表面上裝出樸陋的樣子,實際上內(nèi)里暗藏著騙人的絕招兒。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譯文】 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圣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只有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沒有缺點。 【解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眾人所不知道的道的真相,就會崇尚道;不知道道的真相而只知道表面上的道的人,就是一種病人。因為知道真相的人可以作為行道者,知道表面上道的人只能作為受道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沒有病患,就是因為他能夠讓有病患的人患病,也就是圣人能夠騙得了人,能夠讓不知道道的真相的人作為受道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只有讓不知道道的真相的病者患病,才能夠使自身沒有病患。因為這樣就可以靠攝取和騙人來生活,就可以豐衣足食,而沒有憂患了。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譯文】 如果百姓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淫威,那么,統(tǒng)治者就會對百姓施加更大的淫威。對百姓的處境冷酷無情,貪得無厭使百姓不得安生。只有人民不厭惡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者才不會被人民所厭棄。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我表現(xiàn)。有自愛之心,不自顯高貴。所以要放棄后者而選取前者。 【解析】 上一章講圣人要“病病”,這一章就是講百姓要是不“病病”怎么辦?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不畏威就用大威。這里所講的“威”,并不是統(tǒng)治者的強兵悍將,橫征暴斂,而是道的“威”,包括象“寵辱若驚,貴大患若有身”等手段的淫威。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狎;親近而態(tài)度不莊重。無狎;就是毫不親近,態(tài)度莊重嚴肅。無厭;不滿足。承接上文,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如果百姓不懼怕行道者手段的淫威,就要用大的淫威去對待百姓。要用莊重嚴肅的態(tài)度將大的淫威施于百姓,要讓百姓對自身生存條件的不滿足。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只有讓百姓不滿足,所以才能成就行道者的不滿足。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所以“圣人“知道自己是在騙人,但不會自己暴露出來,“圣人”自私自愛,但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貴。“圣人”干的盡是下流勾當,想要高貴恐怕也高貴不起來。所圣人選取自知自愛,而不選取自見自貴,實際上這是放棄道德上的虛名而要選取自身的實惠。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yīng)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 勇于敢為就會死,勇于不敢為就可以活,這兩者,或者獲利,或者受害。天到底厭惡哪一個,誰知道其中的緣故?所以,圣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yīng)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天的法網(wǎng)寬闊無邊,它雖然稀疏但并不漏失。 【解析】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是對行道而言,行道是二者配合的結(jié)果。勇于敢去做道體意味著“死”,勇于“不敢”在道體上做出道缺,又意味著“活”。“不敢”是指道缺。所以行道是有一定風(fēng)險的,所以要“勇于”。當然,此句從另一方面也含有行道易招來禍患,不行道安全的意思。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這兩者或者是獲利,或者是受害。“天之所惡”意思就是哪一種選擇更不好。老道把哪一種選擇更不好說成是“天之所惡”。誰能徹底說清其中的緣故?所以,“圣人”在這個問題上也很為難。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yīng)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道”明明是攝取的詭詐術(shù),后面的一連串四句都表明了這種跡象,所以,前面把道說成是“天之道”,在捆綁天,“抱天”。此句的意思是道的特征是不爭而善于獲勝,不去對應(yīng)而善于得到對應(yīng),不去招呼而自己就能夠過來,坦然無謀而又善于謀劃。只要做好了,下面就會……。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此言竟然出自于詭詐術(shù)之口,老道要是真的相信“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的話,大概就不會有這部道經(jīng)了。老道的意思是只要能夠把上面所講的做好了,他所布下的網(wǎng)很大,雖然稀疏,卻不會有什么疏漏。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譯文】 人民不怕死,用死來嚇唬他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使人民經(jīng)常畏懼死亡,對于那些做特殊事情的殘暴統(tǒng)治者,我能夠抓住他就殺掉他,誰還敢這樣做呢?通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zhí)行殺人的任務(wù)。代替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解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此話表面上好像是挺為人民壯腰打氣的,但細想起來,不過是浮吹。民不畏死?普天下之民有幾人不畏死?人既然能夠擇生而不擇死,那么,都是對生有著生之留戀,既然是對生有著生之留戀,那么就都怕死。所謂不怕死,只不過是在實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不怕死。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人都怕死。此句在是正話反說,意思人都怕死,用什么辦法控制他們呢?要用死亡使他們感到畏懼。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乍看此句,老道似乎是一個為民除害的大俠,或許應(yīng)該叫做“李大俠”,然而并非如此。此句的意思是如果使人民經(jīng)常畏懼死亡,而有特殊的,不怕死而敢于反抗的人,我能夠抓住他就要殺了他,看哪一個敢反抗?這實際上就是在“以死懼之”。行道者不但狡猾,而且兇殘詭詐。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者矣。:這幾句話是講殺人要專業(yè)化,要由專門管殺人的人去殺人,這樣才會象好的木匠砍木頭一樣。即使是這樣,也不要直接去殺人,要找一個代替殺人的人去殺人,也好借刀殺人,因為直接殺人,即使是“大匠斫”,也很少有不傷手的,所以,找人代替去殺人是最好的選擇。“代大匠斫”是找到的代替殺人的人,也就是直接去殺人的人。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譯文】 人民饑餓,就是因為統(tǒng)治者吞吃的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會饑餓。人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就是因為統(tǒng)治者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于統(tǒng)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而反抗,就是因為統(tǒng)治者為了自己生活殷厚而過分剝奪,所以人民才會輕生冒死而反抗。只有不以人民為生而為政的人,才能比富足的達官貴人更好。 【解析】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把人民饑餓的矛盾推向了統(tǒng)治者的剝奪。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把人民難治理的矛盾推向了統(tǒng)治者的有為。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把人民輕生冒死反抗的矛盾推向了統(tǒng)治者的過分剝奪。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什么是“無以為生者”,其實也就是“無為”的統(tǒng)治者,也就是行道者。所以本句的意思就是只有行道者才比那些“貴生”的統(tǒng)治者更好。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之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存之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強大的處于下位,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解析】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但并不弱;人死亡之后,身體是堅硬,但并不強。人活著時身體上的柔軟和死亡后的身體堅硬并不能說明性格上堅強的人就容易死亡,性格柔弱的人就容易生存。性格堅強的人在淫威和恐怖之下也能夠進行堅強不屈的斗爭,而柔弱的人在淫威之下容易屈服,所以行道者不希望受道者能夠堅強,而希望人都能夠柔弱。所以用“生也柔弱,死也堅強”這樣的話勸人選擇柔弱,放棄堅強。實際上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性格堅強的人容易生存,性格柔弱的人容易死亡。 【附】關(guān)于性格定人,我是這樣認為的:堅、韌、智、品四者全可為大器,行事容易成功。“堅”為性格堅強,“韌”為性格柔和而不易斷絕,堅韌合在一起是既有剛性又有柔性,剛?cè)岵?,剛有柔而不易折,柔有剛而不軟弱,可強可弱,可曲可伸?#8220;智”為智慧,它是指揮系統(tǒng),它能夠正確選擇道路,能夠決定如何使用這種堅韌之性,它也是堅韌之性能否配合得當、靈活運用的一種表現(xiàn)。“品”是人的道德品質(zhì),別看老道反用道德,還自以為聰明無比,或許是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他有他的本位,他要做他自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不過,我認為,從人的本質(zhì)上講,不講道德的人并不是真正聰明的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在講人時是“柔弱”,到了草木這里就變成了“柔脆”了,如果說柔不易折斷,那么脆可是很容易折斷的。如果說草木又柔又脆的話,那就是一碰就斷,對外界的打擊毫無抵抗力。“其死也枯槁”草木因為津液盡失,所以會枯槁。老道把人之生和草木之生放在一起比較說明,實際上是一種視人性命如草木的喻意,另外,草木津液盡失就會死亡,如果人體的生命精華盡被行道者攝走,那么,人也就會死亡。柔脆的東西是好控制的,老道希望他控制下的人民會這樣。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是說堅強的人就會死亡,柔弱的人才能存在。這也是在叫人不要堅強,要柔弱,這樣行道者容易控制。另外,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這里的“徒”是指行道者的學(xué)徒,如果是堅強的、勇于反抗的學(xué)徒就讓他死亡,如果是柔弱的、能夠控制的學(xué)徒可以讓他活著,也好把他玩弄于鼓掌之間。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物極則反”倒是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但這不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只是在事物發(fā)展到了極端的情況下,也就是事物的過分發(fā)展破壞了它自身存在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出現(xiàn)。所以兵強未必就一定滅,木強也未必就一定折。更多的情況是兵強者不易滅,木強者不易折。老道舉這些極端的例子做代表來說明強就會滅亡的道理,其用意也是讓人放棄強,選擇弱。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在道經(jīng)中行道者是處于下位的,他在這章里所講的強大是要使處于下位的行道者強大,處于上位的受道者柔弱。 本章所講的柔弱和強大與“弱勝強、柔勝剛”中的柔弱和剛強不是一回事,要在概念上有所區(qū)分。本章所講的柔弱和強大就是真正的柔弱和強大,真正的柔弱和強大當然是強大支配柔弱,柔弱處于從屬地位。而“弱勝強、柔勝剛”中的柔弱并不是真正的柔弱,剛強也不是真正的剛強,它們是在柔弱和剛強彼此之間形成互通的矛盾對應(yīng)關(guān)系之后,所各自顯現(xiàn)的柔弱和剛強,柔弱是作假,剛強是在對應(yīng)中受騙,柔弱要向剛強攝取,所以柔弱能夠勝剛強。老道是把本章中的柔弱和行道者的柔弱做以混淆。既然柔弱能夠勝剛強,那你就做真正的柔弱吧!行道者也好做真正的強大來控制你。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 自然的規(guī)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瞄準時瞄得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瞄得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用力過多了就減少一些,用力不足就補充一些。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墒侨祟惿鐣姆▌t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把自身的有余奉獻給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因此,圣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解析】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句話從整體上講又玩兒了一個可笑的文字游戲,“其猶張弓與?”中的“與”字不要當作語氣助詞,這個“與”是“和”的意思,這句話的真正意思要翻譯成“其猶張弓”和后面的四句話發(fā)生關(guān)系嗎?答案是不發(fā)生關(guān)系,所以后面的四句話不要從張弓的角度去解釋。 譯文中的解釋就是從張弓的角度去解釋的,這種解釋很勉強,這是老道故意制造出來這么個文字游戲讓不知“道”者去迷惑,去勉強解釋,讓行道者去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勉強的解釋就是射箭要瞄得準,高了就壓低一些,低了就舉高一些;用力要大小要合適,用力大了就減少一些,有力小了就增加一些。其結(jié)果是瞄來瞄去,力量的大小調(diào)來調(diào)去,這四句話根本不是講張弓這件事,與張弓根本沒有關(guān)系。其隱含意義是行道者要讓受道者不管拿著弓箭怎么去瞄準,怎么去調(diào)整力量的大小,都根本找不到目標,甚至是自己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后面四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因為道是詭詐術(shù),所以高尚的人會抑制道的存在,品行卑劣的人會抬舉道,崇尚道。道在攝取時奉獻付出者為有余者,要損害他們,道有道缺為不足者,就要受到補充。 另外,把道比作張弓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弓背可比作道體,弓弦可比作道缺,二者一實一虛,虛實相應(yīng),相互作用而成道,弓張開,對內(nèi)的收縮力增大,可比作道的對外攝取力增強。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之道”就是老道行的道,把所謂的“有余”也就是道補都損掉,來補充他的道缺的“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人之道”就是受道者所行的道,不是象老道所行的道那樣,而是受道者自身本來就不足,還要受到損失來奉獻給那些本來已經(jīng)有余的行道者。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者有兩種,一種是行道者,另一種是受道者。行道者把詭詐術(shù)中的道體道缺的有余奉獻給了天下,借以來套取它物。受道者在行道者的欺騙下,把自身并不有余當作成有余奉獻給了天下——行道者。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著實可笑!“李大圣人”既然“不欲見賢”就別寫出來,寫出來不是誰都能見到了嗎?“李大圣人”這么賢,又不欲見賢,真是“賢中之賢!”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 天下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堅強卻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勝過水,沒有什么能夠取代它。弱能夠勝強,柔能夠勝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夠?qū)嵭?。所以圣人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zāi),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解析】 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水的確柔弱,也有水滴石穿之說,但老道所講的柔弱攻克堅強是“水滴石穿”這種柔弱勝剛強嗎?不是,老道可不想要這個。關(guān)鍵就在“以其無以易之”這幾個字上,“無”是道缺,“水”雖“柔弱”,但用道缺可以攝取于堅強,所以,能夠攻克堅強。用這個“水”字實際上是詭詐術(shù)的一種遮掩。通篇去考慮,凡是容易暴露詭詐術(shù)的地方,老道都做好了遮掩。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若真的“天下莫不知”,豈能天下“莫能行”?一般的情況下,柔弱的水是不能勝剛強的,要想用水的柔弱來勝剛強,這當然是天下“莫能行”。這幾句所講的不是弱勝強,弱勝剛,而是行道者以行道的方式,用“弱之”的方式弱化強,來勝強,用“柔之”的方式來“柔化”剛,來勝剛。 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垢為恥辱。行道者對受道者行道,能夠行道成功就是受道者的恥辱和不祥。所以“圣人”說:“能夠使整個國家接受恥辱的是江山社稷之主;能夠使這個國家接受不詳?shù)木褪翘煜轮?#8221;。這是在鼓勵行道者要行好道,爭做國家之主。“正言若反”道經(jīng)中這種情況太多了,與譯文中的意思對比一下,本身就是反,當然若反。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會留下殘余的怨恨,怎么才能妥善處理呢?圣人拿著簽訂的契約,并不會責(zé)怪他人。所以,有德的人拿著契約而不會過分的要求對方兌現(xiàn),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guī)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解析】 “報怨以德”一句有些出入,據(jù)資料介紹,此句原在63章當中,但有些人懷疑是流傳有誤,認為此句應(yīng)該在此章當中,所以此句是從63章移過來的,好象原來流傳的文章中本章沒有這一句。有些人可能沒有真正理解道經(jīng),認為此句放在這里內(nèi)容銜接,語勢通暢。根據(jù)我的理解此處應(yīng)該沒有此句才對,若有此句雖然可以勉強解釋,但內(nèi)容不合理。“報怨以德”的真實意思是受道者在被欺騙中因為付出了德而產(chǎn)生報怨。本章所處理的是和大怨之后所遺留下來的余怨,是一個末尾的善后處理方法,而“報怨以德”是指整個騙局,本章不是處理整個騙局“安可以為善”的,而是處理余怨的。故此處把這句認作不存在,不再解釋。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何為“和大怨”?受道者被行道者所騙,受道者若知情必然產(chǎn)生怨恨,和大怨就是行道者用行道騙人的方式把這種大的怨恨和掉,讓受道者不知情,不產(chǎn)生怨恨。但是受道者被大騙之后什么都沒得到,雖然在老道高明的騙術(shù)下未必能夠完全反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或多或少會有所反省,于是就會產(chǎn)生所謂的“余怨”。產(chǎn)生余怨之后怎么能夠妥善處理呢? 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在左右上,行道者居于左位,在31章當中有“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契”是契約。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圣人”為了避免余怨累及自身,事先和受道者鑒定一個能夠自己與受道者不發(fā)生爭執(zhí),使自己處于吉位的契約,使受道者不會因為余怨而責(zé)怪自己。實際上這就是事先給受道者預(yù)備好一塊“堵嘴布”,一旦有余怨的時候好用這塊“堵嘴布”堵住受道者的嘴。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司徹;一些譯文把它解釋成掌管上稅的官職,我不知道古文中“司徹”到底有沒有此意,而在另外的一個版本中“徹”字換成了另外一個字,我不知是何因何意。但在此文中結(jié)合前后文的意思“司徹”兩字的解釋不應(yīng)該是上稅的官職。這句話的解釋應(yīng)該是這樣的:在受道者有德的時候,也就是被騙的時候,設(shè)法簽好契約,在沒有德的時候也好設(shè)法全身而退。道并不會偏向著誰,通常是給予那些善于行道的人。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 小的國家,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只車輛,卻沒有地方乘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陳兵布陣。使人民再恢復(fù)到遠古結(jié)繩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看得見,雞犬的叫聲都能夠聽得見,但人民一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來。 【解析】 小國寡民。:老道所講的小國指的是行道者所組成的“小國”,這個“小國”要求的是不要讓太多的人知道,以免泄露“天機”,所以要“寡民”。實際上這個“小國”當中的“民”,都是行道者。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什伯之器”的引申意義為各種各樣的人才。此句的意思是使各種各樣的人才不得其用,發(fā)揮不了他們的才能;使人民怕死而不敢遷徙。這是行道者的控制之法。輕死是不怕死,重死是怕死。也就是用死亡威脅的方式使人民不敢遠離道的控制。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舟輿指的是能夠使受道者擺脫道控制的路徑。甲兵指的是受道者能夠與行道者對抗的能力。這句的意思是雖然受道者有擺脫道控制方式,但是已經(jīng)被行道者所堵死而無法擺脫了;受道者雖然有與行道者對抗的能力,但是已經(jīng)被行道者所控制而不能對抗了。 使人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用之做什么呢?是古時所傳的結(jié)繩記事嗎?老道沒這種打算,想來應(yīng)該是用來捆綁和控制受道者,那么結(jié)繩就是行道者所制造的用來控制受道者的道。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是講的行道者,“服”是道的外包裝。這句的意思是行道者通過行道的方式來騙取,吃著騙取來的甘甜的食物,包裝美化著道,安逸地在他的住處生活,快樂的享受著道的騙局所形成的是風(fēng)俗習(xí)慣。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行道者的國度和受道者的國度相互之間都能夠看得見,雞犬的叫聲相互之間都能夠聽得到,可是對于騙人的真相,行道者一直到受騙者老死的那一天也不會和他們互通消息。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 可信的話聽起來并不華美,華美的話并不可信。善良的人并不善辯,善辯的人并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并不在人前顯示知識的廣博,顯露自己知識廣博的人并不是真正有知識。圣人并不積累財富,越是為他人付出而自己就越是擁有,越是給予他人而自己就越是擁有更多。自然的規(guī)律是有益于萬物而不會損害萬物。圣人的行事準則是去做而不會為自己去爭取利益。 【解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道的這幾句是在告訴人什么樣的話可信,什么樣的人善良。這幾句話說得倒也有些道理,只可惜是出自于一個超級騙子之口。這幾句話放在這里的意思是這樣的:可信的話并不華美,華美的語言并不可信?!兜赖陆?jīng)》雖然沒有華美的語言,但是是可信的。善良的人并不善辯,善辯的人并不善良。老道我并不善辯,所以我很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句話實際上是有讓人放棄智慧的企圖,因為真正知道“道”的人知識并不廣博,知識廣博的人并不知道“道”,所以廣博的知識對于悟道而言毫無用處,所以要放棄知識,這是老道讓人放棄智慧的一種方式,目的是便于對受道者進行控制。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既然“不積”,何至于有后面的“愈有”和“愈多”呢?不是真的不積,是無論積多少就是“不積”,就是沒有,這樣也好有道缺,也好再攝取。“為人”是謀劃騙人,控制人,不是為人民服務(wù),老道不是“活雷鋒”。“與人”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的“與”,“與人”的意思就是攝取于他人,也就是把他人變成道的獵物。這句話總的意思“圣人”無論騙到多少都是“沒有”,因為靠這種“沒有”去攝取而自己會更加擁有,擁有的更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如果真的天之道是只會有利于萬物,而不會損害萬物,那么,在第5章中何以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是道是靠攝取獲利而自身不會受到傷害。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的最后一句話道出了“圣人之道”的本質(zhì),是“為”而不是“無為”。結(jié)合前一句,意思就是行道者行道的宗旨是謀劃獲利而自身不受傷害,謀劃攝取而不發(fā)生爭斗。 為了能夠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李耳的其人、其事,現(xiàn)把《史記》中的李耳放置于此,然后再就:“老子”之名;孔子與李耳;關(guān)令與李耳;這三點進行認識分析。至于《史記》中的“蓋老子百有六十馀歲,或言二百馀歲,以其脩道而養(yǎng)壽也。”不過是其弟子門徒們的編造,故不再解析。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fēng)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脩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蛟唬豪先R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 蓋老子百有六十馀歲,或言二百馀歲,以其脩道而養(yǎng)壽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 大家知道,在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當中,“諸子”都是以自己的姓或姓名后加一個“子”字來命名的,比如象孔子、孟子、莊子、孫子、墨子等都是姓后加“子”,韓非子是姓名后加“子”,而只有這位李耳不一樣,他自稱為“老子”。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他姓李應(yīng)該叫“李子”或者是“李耳子”,可是他為什么要自稱“老子”呢?他又不姓老。 實際上,這里面是有用意的。除了《道德經(jīng)》的42章當中有“吾將以為教父”之用意外,還有另外一種用意。真可謂:詭詐老鼻祖,處處都詭詐。 人們從開始讀《道德經(jīng)》——把它當作修養(yǎng)道德的經(jīng)典去讀,到最終讀懂《道德經(jīng)》——原來它就是怎么個缺德敗類的玩意兒,除了好笑之余,都可能要禁不住對這位老道要罵上幾句,老道也深知這一點。那怎么辦呢?這位“太上老君”有辦法,什么辦法呢? 《道德經(jīng)》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這就是辦法。那怎么個“執(zhí)左契”?“老子”這個名字就用上了。“老子”這個詞在漢語當中有“父親”的含義。讀者在研讀《道德經(jīng)》的起初就已經(jīng)管這位老道叫“老子”了。最終雖然明白過來,但已經(jīng)叫過了。要是有人罵他的話,這個名字就能發(fā)揮作用了。他會這樣告訴你:你可都管我叫“老子”啦,我是你的“老子”,你能罵你的老子嗎?你要是罵你的老子不等于罵你自己嗎?這樣就又做成了一塊可笑的“堵嘴布”。 《道德經(jīng)》連作者的名字上都是圈套,只要你一叫他的名字就上當。 所以,我在解析《道德經(jīng)》的時候,對作者直呼其名,或稱“老道”,也是避嫌! 老道這樣搞,對于他自身的輩分也未必完全有好處。他至今有已經(jīng)2500多年了,我們現(xiàn)代的人可能是他上百代孫子輩分上的人,而他卻只停留在“上一輩”的輩分上,他相對于他的同代人大約降低了一百輩。不過老道相對于我們的很多前輩人,他也是上一輩。老道為了避免挨罵,就想當“上一輩”——他完全把輩分給搞亂套了。 真的有這件事嗎?史實已經(jīng)無法考證了。如果事實上沒有的話,那也是老道的門徒們編造出來的。即使是編造的,這種編造也有一定的目的性。索性我們就把它當做一個事實去分析,分析其中的目的性或是真正的內(nèi)涵。 老道是行道騙人的,但是如果遇到像孔子這樣的聰明而有智慧的人,他能不能夠像成熟的獵手擒拿獵物一樣,輕松的把孔子拿住呢?從“孔子去,謂弟子曰”的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能夠?qū)じ桔E的,所以老道是不能像擒拿獵物一樣,騙得了孔子的,老道也深知這一點。也就是說孔子是一個在智慧上能夠和老道分庭抗禮的人,這其實也就是《道德經(jīng)》當中的“上禮”者。老道對于這樣的對手怎么辦呢?《道德經(jīng)》第38章: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仍之。這樣的人來學(xué)道,不要答應(yīng)他,抬起胳膊把他扔出去。因為這樣的人能夠揭穿騙局,所以,要把他弄走。 而前面所講的那段故事也正是描述了這樣的一種事件??鬃佑校?#822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擇其不善者而改?#8221;等說教。孔子大概聽說老道有些道行,就要像老道“不恥下問”,“擇其善者而從之”,可是老道卻不想讓孔子“從之”,因為以孔子這樣的人品知道了道的真相之后,只會揭穿道的騙局,而不會從之。于是就有了這樣的故事:孔子像老道問禮,也就是人之間應(yīng)該遵循什么禮法,老道怎么回答的呢?我們把它從道的角度破解開,其實這里面也是含有類似于《道德經(jīng)》中的陰陽話的成分。“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禮法這些事早就沒了,不過是流傳下來的一些話罷了。也就是我們行道的人什么禮法都沒有。“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你們這些人時運好了,能夠駕車而行,時運不好了,就只能困苦勞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良賈指的是好的商人,這里其實是指行道者自身。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這些行道的人就像善于做買賣的商人一樣,深藏著,卻好像沒有什么。你很有盛德,可是容貌卻好像很愚蠢,不能體悟其中的奧妙。“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如果要是把你當做道攝取的對象,對你沒有什么好處。因為行道者在攝取他人時,要去“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的,所以這里解做行道攝取。其實也不是他不想去攝取,而是孔子實在不是一個他能夠攝取的對象。“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我能夠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了。實際上,從表面上看,就是孔子問了老道一句,老道是連損帶訓(xùn),把孔子打發(fā)走了。老道雖然用了道語,但沒有露出破綻,而孔子卻被弄得一頭霧水,最終也沒明白過來,還贊嘆老子猶如龍,乘風(fēng)云而上天。 可見,在老道和孔子的交鋒中,雖然孔子沒有被淪為“獵物”,但老道還是占得上風(fēng)。以至于有了后來的儒道相絀。當然,我想,這件事很有可能是老道的門徒們編造出來的。 《史記》中:老子脩道德,其學(xué)以自隱無名為務(wù)。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老道的《道德經(jīng)》寫完之后,有一處不過關(guān)。哪處不過關(guān)呢?《道德經(jīng)》中主張無為,可是李耳寫《道德經(jīng)》本身就是在有為。所以,會有很多后世人來問他:你主張無為,那你怎么還寫《道德經(jīng)》呢?你這不是在有為嗎? 老道怎么辦呢?他不直接回答你,讓你悟,悟什么呢?他讓你看看這本書是怎么寫成的?!妒酚洝飞系挠涊d:(老子)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從所記中可以看出老道傳出這種“故事”有這樣的意圖:我是無為呀!我都要歸隱啦!我歸隱都要出關(guān)了,可是那個關(guān)令強迫我讓我給他著書。他是關(guān)令,這個關(guān)他說了算,我要是不給他著書,他就不讓我過關(guān),不讓我歸隱(無為),我為了過關(guān)去歸隱,我才“順其自然”給他著書的。彊是硬要、強迫的意思。 真有這個事兒嗎?肯定沒有。弄出這么個事兒來,是為了讓他的《道德經(jīng)》過關(guān),過的就是他主張無為,而寫書本身又是有為這件事的關(guān)。這樣,要是有人問起這件事,只要結(jié)合寫書的原因一悟就悟明白了,他這一關(guān)也就算是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