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家教失敗的原因剖析

 樂山老楊 2011-06-15

家教失敗的原因剖析

如果身為父母,看到自己的的兒子高中畢業(yè)或大學畢業(yè),已經快三十歲了還呆在家里,不能象普通人一樣參加工作,甚至沒有“能力”談戀愛,父母是何種感受?——在我們這個小城里,我就遇到過兩個這樣的家庭,這是兩個較為極端的家庭,共同點就是在孩子還小時對小孩關愛過度,本該由孩子完成的事情由家長包辦代替,使得孩子缺少相應的鍛煉機會,導致處世能力低下,而且孩子與同齡人很少打交道,導致交往能力的缺乏,在社交中屢屢碰壁后干脆“拒絕”社交,以致形成如此局面,非常地令人痛心。

記不清是誰說過:中國大多數家長其實不合格。這并不完全是危言聳聽——如果用現代教育理念、人權標準來我們的家長,大多數家長不合格基本屬實,學歷高的家長未必就是合格的家長,反之,沒學歷的家長未必就不合格——家長合格不合格取決于家長的做法而不是學歷。

家長是小孩的一面鏡子,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往往在家長身上。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就是一個問題家庭。家長的言行對小孩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是簡單地說教所能改變。家長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等于家教成功了一半。

許多家長“先天不足”——絕大多數家長不是兒童教育專家,這并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許多家長寧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用于賭博,也不愿意買幾本關于教育子女方面的書籍閱讀,更不愿意訂閱一兩份教育子女方面的雜志,懶得注意教育子女方面的文章,寧愿大量時間應酬,“沒有”時間適當陪伴孩子——這樣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只能“忘天收”,甚至會“拔苗助長”;這樣的家長如果具備出色地教育子女的能力,只能是天方夜譚。

在[b]教育子女問題上[/b],我們的[b]方法在許多時候甚至比我們的目的[/b](目的往往是好的)[b]更重要[/b]。這方面的教訓比比皆是。

比如一個小女孩是小學生,因為有一次與同學在外玩,晚上回家時超過了家長規(guī)定的時間,她在家門口徘徊良久,就是不敢敲門回家——因為她害怕家長的嚴厲。天真的她想到附近有一位女同學,她就去了女同學家,她想等到明天再回家,父母親火氣可能會小一些。她來到同學家,但同學和她母親去了親戚家而且晚上不回來,只有同學的繼父在家,因為熟悉,她就住下了。就在夜里,同學的繼父強奸了她!本不該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了,強奸犯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小女孩所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遠比身體所受到的傷害更為嚴重,而且影響是期的。如果,受傷害的小女孩的父母并不追求讓孩子對家長“懼怕”,孩子犯錯后家長仍然接納孩子,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孩子就不可能去同學家借宿——問題是:孩子家長平時的做法導致孩子不敢回家!這實質上是這個家庭家教的失敗。迷信“狠”的家長應從中吸取教訓。

有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關心”而偷看子女日記,還振振有詞,殊不知這種做法將導致孩子對家長嚴重不信任,會導致孩子的心靈之窗向家長“關閉”。我國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說過:“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試想一想:有誰在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小秘密?——小秘密的存在一般并不導致嚴重后果,而且讓他人知道后將使自己非常“難堪”,好比赤裸身體沒穿衣服一般。家長如果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那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重大問題”定會主動地向家長訴說、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偷看孩子日記,必定會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導致孩子要么不記日記,要么會記“兩本”日記—— 一本用于應付家長,一本是真正的日記、只讓自己看。

教育子女是一門學問,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b]讓我們共同關注子女教育問題,家長多一份關注,子女身上就會少出一點問題
警警惕錯誤的家教方式 惕錯誤的家教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的語言并沒有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應有的作用。常見的家長錯誤語言包括:
一、沒有所指的廢話。
“學習好了住高樓,學習不好掃茅廁”,從啟蒙教育開始,直到初中畢業(yè),家長以每天三遍計,至少跟孩子說了不下千萬遍。這種老和尚念經似的絮叨,除了增加子女的厭煩情緒還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世間萬事萬物大凡都有個合理的限度,教育孩子也不例外,超過合理的限度,事物就會朝著你不愿看到的反方向發(fā)展。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位牧師到某地講經傳教募捐,他講得很深刻也很生動,一位體驗生活的作家被感動了,當即決定捐款1000元。牧師講得已經很到位了,作家估計他該結束了,但牧師仍在講,作家有點不耐煩了,決定不捐1000元了,改捐100元。兩個小時過去了,牧師還在滔滔不絕,作家開始反感了,決定只捐10元。三個小時過去了,牧師還在旁征博引,作家的反感情緒加劇,決定一分錢也不捐了。四個小時過去了,牧師還在翻來覆去地講同一個道理,作家反感透了,最后不但一分錢沒捐,還趁人不注意從捐款箱里偷了10元錢溜走了。這就是典型的“超限效應”。
我們家長教育孩子往往不知不覺地會犯牧師的錯誤。“你得好好學習呀,將來必須爭取上重點高中才有出路。”這道理也許沒錯,孩子一般會聽得進去,但是,你若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孩子不煩你才怪哩。
二、對問題解決不起絲毫作用的空話。
一事當前,我們家長只會發(fā)牢騷,抱怨。自己發(fā)泄完了,事情就過去了,至于問題怎么解決,他就不管了。
三、蠻橫,充滿指令的冷話。
“作業(yè)沒寫完,不許去參加文藝活動”之類。
四、不顧孩子感受的硬話。
“不許跟那孩子玩,跟他非學壞了不可!”等。
五、不考慮孩子接受能力的氣話。
“這回再進不了前十名,看我怎么收拾你”之類。
六、不分場合,不管氣氛的楞話。
“我兒子老讓老師留,我快煩死了”等。
七、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正?,F象,沒經驗出現的問題、不足等,上升到道德品質譴責的怪話。
“小小年紀,就這么不要臉,看我不打你!”等等。
八、對孩子的細微進步視而不見,貶斥態(tài)度一成不變的混話。
“你真是爛泥扶不上墻,無藥可救了”之類。
九、對孩子過錯揭老底,翻舊帳,不依不饒的壞話。
“你老毛病又犯了,忘了那次……”等。
十、對孩子的缺點挖苦,嘲諷,無情打擊的毒話。
其中最令孩子深惡痛絕的幾句是:“你真沒出息,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你懂什么,不要插嘴!”;“再考不進前X名,看我不打斷你的腿?”;“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我真恨不得有一個地縫鉆進去。”;“你從來沒干過讓我們有面子的事,你是我們家的恥辱!”等等。
這樣的語言被稱作“語言暴力”,其對孩子心靈的殺傷力,等同于一場精神上的虐殺。在這些語言的刺激下,孩子幼小的心靈就會傷痕累累,逐漸變得膽小怯懦,麻木愚昧,真成蠢貨和笨蛋了。有甚者發(fā)展到最后會變得暴虐,乖戾,做出像馬家爵那樣驚天的大案。
那么,家長怎樣做,才會實現與孩子暢通無阻的交流,做到與孩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呢?
我覺得關鍵的一點是家長要付出真情,拿出耐心,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關注孩子。要把心時刻放在孩子身上,觀察他的言行舉動,讓孩子生活在父母關愛的目光里,不要借口忙推卸責任。
二是傾聽孩子。要用極大的耐心傾聽孩子講話,給他發(fā)出“你的話我很感興趣”的信號,鼓勵他說真話,說實話,從而了解孩子的所想、所盼、所怕、所愁。與孩子對話時,繞過他怕的,躲開他愁的,圍繞他愿的,朝著他盼的,說他關心的,做他心想的。對孩子說的不對的地方不要急于制止或厲聲呵斥,否則孩子就會抗拒你,不說實話,撒謊起來。
三是解讀孩子。不要憑經驗相當然,更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為,要蹲下身子,懷著童心看待孩子,注意解讀孩子的潛臺詞,如:女孩子不出操可能是生理周期的緣故;孩子在臨考前玩??赡苁窍刖徑庖幌逻^大的心理壓力;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可能是視力下降看不清黑板的緣故;一個女孩子忽然跟一個打架不要命的男生走的很近,可能是她在校外遇到壞人了,在尋求保護等等。這都需要我們去耐心解讀,找出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四是尊重孩子。孩子是有著獨立人格、獨特性情的人。不要以衣食父母的架勢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要以過來人的身份自以為是。家長要轉換思維,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做事情,爭取與孩子的想法共鳴,與孩子的做法合拍,與孩子一同面對生活里出現的各種考驗,一起享受奮斗后取得的成果。
五是保護孩子。不僅要保護孩子不受各種顯性的傷害,更要保護孩子不受隱性傷害,如: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不受師長的損害;保護孩子主動、積極地參與體驗、感受人生的熱情不受打擊;保護孩子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的善舉不受壓制;保護孩子全面發(fā)展自我、磨煉自我的規(guī)劃不被扭曲等等。
童話作家鄭淵潔說過:多做事少說話;多理解少指責;多贊揚少否定;多給與具體幫助,少來些空洞說教;多體察孩子的感受,少糾纏往事。這里我建議我們的家長把孩子當客人,體察其所需所好;把孩子當領導,察顏觀色,細細揣摩;把孩子當戀人欣賞愛悅,體諒包容;把孩子當哥們,兩肋插刀肝膽相照。以我們的真誠,寬容,豁達,親和,睿智和洞察,贏得孩子的心。
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親子心心相印,吸吸相通,相伴一起成長,共度人生好時光!
▲初中家長十大家教誤區(qū)▲
處在激烈競爭時代的初中家長們,從自身的生活閱歷中深深體會到:濃厚的科學知識、堅強的體魄和健全的能力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三大要素。故我們的家長們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有的家長就說:“我后半輩子就指著孩子過活了”,但是家教的結果往往不隨人愿。
究其原因,我認為,初中家長教育存在下列十大誤區(qū),違背了孩子正常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致使效果不佳:
1.包攬生活瑣事,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安心學習。
2.安排封閉的房間讓孩子靜心學習。
3.用嚴厲的批評責怪孩子成績落后。
4.逼孩子學習一門或幾門藝術技能。
5.一有成績就給超量的獎勵。
6.做錯事懲罰方法簡單守舊。
7.不誠信對待孩子,以為孩子還小。
8.不能正確分析孩子的缺點和優(yōu)點,期望不切實際。
9.身教、言教不統一,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
10.亂給孩子請不合實際的家教。
望各位家長在實際的家教過程中,避免上述誤區(qū)。
★四種家教方式易使孩子染上“網癮”★
孩子網絡成癮與家教方式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控制型、忽視型、溺愛型、嚴厲型家教方式下的青少年最容易染上“網癮”。原因在于:“控制型”家教方式下的孩子易產生敵對情緒;不管不顧的“忽視型”家教方式下的孩子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同情心;“溺愛型”家教方式下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好逸惡勞;“嚴厲型”家教方式下的孩子,不善于與父母情感交流,情緒極度壓抑。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她為何被“網”住
小桃,是我校初二年級的一名“問題”少女。她對我說:上網只是為了發(fā)泄和逃避。原來,初一時,小桃開始接觸網絡,喜歡上了和網友聊天,傾訴心事,開始每個星期只上兩次,時間都不不會超過2個小時。但是她媽媽特別擔心她在網上“遇到壞人”,于是,她一上網打開QQ開始聊天,媽媽就會狠狠地嘮叨一頓,這令小桃難于接受。久而久之,小桃和媽媽之間的話語越來越少。到后來,小桃又迷戀上“勁舞團”這款網絡游戲,于是從每個星期只上兩次網,發(fā)展成了每天保證四個小時在線,有的時候還逃課去“升級”。
在心理咨詢室里,小桃對我說:“平時我很少與父母溝通。一方面,父母工作忙,除了關心我學習外,無暇顧及我的其他感受;另一方面,我覺得能夠跟父母交流的話題也很少。況且,父母總是認為我的想法太幼稚,不切實際??墒牵嗤南敕?,我卻可以從網友那里得到贊賞和支持。而且,由于彼此互相不認識,我可以自由地表達內心世界,還省去了與周圍的同伴說擔心泄密等問題的煩惱。另外,大家一起做游戲,聊起來也很有話題,就好像真的世界那樣。”
在我做的“網癮”少年的心理咨詢中,很多少年都表示:家長是最不適宜吐露真言的對象,因為,自己的困惑、疑問,在大人眼中是只是杞人憂天、異想天開、不切實際,有時還會引來一頓不必要的嘮叨或者責罵,而網友大多和自己年齡相仿、趣味相同,他們不僅會耐心地傾聽你的困惑,還會給你提出很有見地的建議等。
可見,是我們錯誤的家教方式使孩子染上了“網癮”。
下面,我對這些錯誤的家教方式作一深入分析,以期使家長朋友們認識其危害性。
第1種:“控制型”家教方式。
父母特別愿意控制孩子,孩子的前途、命運,家長早早地都給孩子設定好了。學習成績的好壞成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來源,一旦學習失敗,孩子們就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除了學習,孩子的交友、外出等,家長都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這種家教方式下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服從、懦弱、膽小、人際交往差的性格。因為他長期受家長控制的壓抑。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會突然爆發(fā)出來,不再聽從家長的管理和約束。
第2種:“忽視型”家教方式。
“問題”孩子的背后必然有個“問題”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家庭,使孩子得不到溫暖。“忽視型”的家教方式通常發(fā)生在單親家庭或父母因經商、學習、就業(yè)等不在身邊的家庭。這些孩子缺乏父愛或母愛,往往就會到社會上去游蕩,形成放蕩不羈的個性,到了青春期以后,家庭管不了。你要管,這些孩子就往往采取非常強硬的手段來對抗父母,并且會叫囂:“你們過去不管我,現在又來管我”等。
第3種:“溺愛型”家教方式。
“溺愛型”家教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在家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性格上,多疑、敏感等,造成家長說不得,說一點就認為是對他的諷刺、挖苦。一旦到了青春期,他就會對家長的管理一概不聽。“我想做什么,你們管不著”,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殊不知,生活中要面對很多選擇,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果將人生的元素盡量簡單化,那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選擇的正確率越高,成功率也就越大。
第4種:“嚴厲型”家教方式
孩子因為長期受父母的打罵,變得非常冷酷,非常偏執(zhí),行為非常怪異,沒有安全感,到了青春期以后,不管親人說什么管理他、約束他的話,他都認為是虛偽的。他認為好玩的東西,就得去玩,誰管他,都不行。這樣的孩子,人際關系都不是特別好,而且小心眼,會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
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擺脫“網癮”,家長朋友們應先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
學生之所以愿意把游戲中的朋友當成傾訴對象,關鍵原因在于家長對于青少年上網行為缺乏有效的認識和溝通,與學生之間缺乏貼心的交流。在許多家庭中,孩子與大人之間缺乏溝通,往往家長不明白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另一方面,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正處于成長期,有一種叛逆心理,他們有情緒需要發(fā)泄,很多孩子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發(fā)泄渠道才借助網絡。
所以,我建議家長朋友們應選擇“尊重型”、“支持型”、“關愛型”、“民主型”的家教方式:給孩子適度活動交往空間;引導孩子利用網絡環(huán)境進行附加學習;與孩子經常交流,教孩子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尊重孩子發(fā)言權、參與權。
同時,家長要學會“彈性引導”。家長在孩子的“脫癮”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須打破原來一味地打罵、埋怨或者放縱溺愛的傳統做法。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交流。另外,家長要學會上網,家長不懂網絡,就不能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督促孩子健康上網。善于“彈性說服”,就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聳聽。
希望家長朋友們在參與了本期培訓后,能有意識地避免錯誤的家教方式,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開學初家長該怎么做?
◆新學期家長如何幫孩子“收心”◆
放假后不愿上學并不是孩子的專利,其實我們成人也有歇班后不愿上班的情況,因此,我們應該能夠理解孩子的心情。尤其是寒假開學后,很多孩子還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興奮點還停留在游戲、聚會、娛樂等方面,特別是“年味”比較濃的家庭,在親朋好友經常來訪、大小聚會應酬不斷的情況下,要想讓孩子“收心”,作為家長必須有所考慮,幫助孩子有計劃地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1、全家共同調整作息。
逐步按照上學的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特別是家庭的整體作息也要有所調整。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不能只“逼”著孩子一人睡覺而家長卻娛樂、看電視到很晚。家長做到了,雖然孩子不情愿但也沒話可說。
2、鞏固好的學習習慣。
開學初,很多孩子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遠不如平時作業(yè)來得那么認真。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做事認真、負責的好習慣,認真完成開學初的作業(yè),并將學過的知識再系統地復習一遍,如有可能,提前做些預習工作。很多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需要鞏固和強化的,開學初正是一個良好的時機,預習、復習、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等等很多平時沒時間培養(yǎng)的好習慣可以從開學起得到很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期望搞突擊、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3、訂計劃、立目標。
孩子不愿上學其實還有一種心理,那就是他對新的學期沒有什么期待。一個沒有吸引力的事情我想不光是孩子,恐怕成人也不愿去接納它。新的學期,可以有哪些新的展望和打算,在細致幫助孩子分析自我的前提下,讓孩子好好計劃一下。比如要在哪些學科有所突破?在新增加的科目中該如何表現?同學關系是否有新調整?個性成長上還有什么要注意的等等。目標計劃的制定不可只局限于學習成績,還應該包括更多的內容,這樣孩子才會對未來的生活有更多的期待,也更盼望著開學。
開學后,家長還應和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關注孩子開學期間的變化,以便讓孩子新學期的學習生活順利進行。
▲寒假結束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迅速“進入角色”▲
寒假剛剛結束,孩子不太容易進入學習的角色,家長該怎么幫助他們呢?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點:
1、家長以身作則。
假期結束了,家長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自己仍處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沒有規(guī)律,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家庭氣氛回到有規(guī)律的狀態(tài)中,孩子更容易“進入角色”。
2、給孩子過渡期。
孩子無法進入狀態(tài),家長也不要過于責備,要給孩子一個短暫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不能想睡才睡、一覺睡到大天亮,并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定時復習預習。萬一孩子短期內突然跟不上,不要責罵孩子,而應鼓勵孩子努力學習,跟上進度。
3、多與老師溝通。
開學后,家長應及時與老師溝通交流,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告訴老師,讓老師心里有數,在教學上進行調整。同時,家長也應及時從老師那里打聽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根據老師的建議,在家里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教育孩子需多方面合力,不是單靠某一方就能成功,所以家庭與學校間的互動很重要。
4、循序漸進,循循善誘。
有的家長性子偏急,寒假時因種種原因未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一開學又希望孩子馬上進入狀態(tài)。在這種心態(tài)下,有的家長會給孩子買一大堆教輔資料,有的家長會索性嚴禁孩子看電視。其實,對待孩子應循序漸進循循善誘。開學初,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把課堂上的內容好好消化,而不是誤導孩子本末倒置,把教輔資料當成“主攻堡壘”。這樣反而很容易讓孩子跟不上學習正常進度,更不容易進入正常學習狀態(tài)。其實,孩子的教輔資料不在多,而在精。
至于電視,也犯不著一下子變成“禁地”,只需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時間,看適當的欄目就行了。如法制頻道的一些節(jié)目,教育頻道的一些節(jié)目,都可以讓孩子看看,既可以增長知識,又不至于讓孩子一下子心里變得空蕩蕩的。
總之,幫助孩子“進入角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長與學校共同努力。
★新學期,家長怎樣給孩子提希望★
新的一學期開始了。通過一個假期的休整和反思,絕大多數孩子對新的學期都充滿著希望和憧憬,特別是對于一些學業(yè)上存在一定問題的孩子,如果家長在學期初采取一些教育補救措施,就會使孩子的內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沖動,這種沖動往往是不輕易表露的。如果家長不能有效地保護和利用這種向上的沖動欲望,仍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一些老話題來挫傷孩子,就會在不經意之間撲滅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
一、合理提出希望,切勿好高騖遠。
新學期,家長往往會給孩子提出一些新希望。如果家長對孩子在學業(yè)或表現方面的要求標準過高,超過孩子的實際能力,孩子就會屢遭失敗,產生持續(xù)的失敗受挫感,慢慢積累“我不行”的消極情感體驗,這不僅使孩子得不到積極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體會,反而會使孩子由經常的自我懷疑走向自卑,從而進一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其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最終成為真正的“差生”。
二、尊重孩子個性,切勿相互攀比。
孩子之間存在很大的個性差異,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孩子都教育成標準化的所謂“優(yōu)質產品”,因為當前的教育標準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外乎語文、數學、英語等的考分高一點,表現乖一點等)。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將孩子塑造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對于個人而言,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把孩子看做平等的個體,尊重他,和他談心,“建議式”地請他做事。在這種環(huán)境中,智力再差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感,也會充滿實現自我的自信。而不是總和別的孩子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做家長的不要有這樣的話語:“你看看,隔壁的小王又得了100分,你才得了89分,你怎么搞得啊”。家長朋友們,89分就也是孩子努力的結果?。∪绻娴牟慌?,應該會得“鴨蛋”。
三、目標具體可行,切勿空洞泛指。
一個積極上進的孩子會為自己制定目標的,家長將脫離孩子實際的高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會很累,也會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負擔。家長應該多制定近期目標:把大目標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分解成一些直觀、具體、易于達到的小目標,這樣才能讓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這樣的目標經過努力后確實能達到,所以,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
在管理孩子學習上,要分解大事、抓緊小事;弱化“大”目標、強化“小”措施——具體表現為:減少對“宏偉規(guī)劃”的描繪,減弱對名次的要求。有目標,還必須有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有完成計劃的具體措施。只有認真成事,最后才能事成。如:孩子的數學成績不理想,家長就不能簡單地提出,這學期你的數學成績必須達到95分以上,因為這個目標太大了,而應該具體分析孩子在數學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果計算有問題,就督促孩子練習計算,應用題不會分析,就引導孩子分析數量關系等。
四、善于寬容孩子,切勿以偏概全。
孩子是受教育者,他們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一樣,是在不斷改正錯誤中進步成長的。當家長給孩子提出希望以后,孩子會不自覺的犯一些以前出現過的錯誤或產生新的錯誤,這時并不是孩子“老毛病又犯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既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把犯錯誤的孩子“一棍子打死”。這樣一般會前功盡棄,也就是有很多家長總感覺到的,孩子開學頭幾周表現還可以,到了半期以后,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的原因。孩子犯錯誤一般是不自覺,或對錯誤的后果認識不夠造成的。家長如果懂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難免的,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能從心底里諒解,這種諒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一些科學教子成功的家庭都會發(fā)現:孩子有過失的時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時機。有些教子技高一籌的家長,他們的教子秘訣是寬容孩子的過失,必要的時候,甚至為孩子的錯誤和過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有過失的孩子會像枯死的小苗兒又復蘇過來一樣,吸取教訓,加倍努力,進步很快。家長們切記——寬容有時比懲罰更有力量。
●北大有多遠●
他們是村里惟一把兒子送到城里上學的家庭。
山里學校條件差,教師水平又淺,還讓家里的地分著心,從沒教出過有出息的學生來。他們怕耽誤了兒子,就送到城里去。
妻的一個表妹嫁在城里,幫兒子聯系了學校,還讓在她家吃住??墒虏浑S人愿,妻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殺。兒子自然不能再去她家吃住。兒子在城里上學成了問題。
他們夫妻商量來商量去,最后決定丈夫去城里,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兒子上學。
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那家工地每天中午管一頓飯,可他從不在那里吃,下了班趕忙往“家”里奔,給兒子做飯。每頓都做一份可口的飯菜給兒子,他則吃點煎餅、咸菜。
不知道什么原因,兒子升入四年級后,成績急劇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游。他急了,先是勸說,繼而便打,把兒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紅腫脹。兒子趴在床上疼得哭,他則在一旁心痛、失望地抹眼淚。
他想輔導兒子,拿過兒子的課本,才知道根本輔導不了四年級的兒子,他想像城里人那樣請個家教,可他干小工掙的那點錢,根本請不起。
他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煙一根接一根地抽,嘆息一聲連著一聲。
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讓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后,把一天所學轉教給他,兒子當老師,他當學生。
年幼的兒子覺得好玩,一下子提起了興致,上課再不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眼睛瞪得老虎似的,巴不得把老師講的每句話都記住,以便晚上好教父親。
晚上,兒子老師樣地講,父親學生樣地聽。父親有不懂的,就問兒子,兒子有的會,有的也不會,但兒子從不說不會,卻反過來熊他,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父親就羞愧而無奈地點點頭。兒子還會說,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訴你。父親心里笑笑,并不點破,就一邊想去了。第二天晚上,兒子準會把那題詳細地給父親講一遍……
漸漸地,父親能問住兒子的問題越來越少。小學畢業(yè),兒子竟考了全校第二名。初中三年,兒子每年都考第一。
兒子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高中后,變得懂事了,理解了父親這些年來的苦心和艱難,就對父親說,您今后不要再陪我學了,我長大了,我會努力學習的,您放心就是。
父親欣喜地連連點頭,可晚上照樣讓兒子教他。
兒子再不忍心父親陪他受罪,想了想說,我每晚回家后,把學的東西背一遍給您聽,您認為可以了,我就睡覺,您認為不行,我就不睡覺,繼續(xù)學,直到您滿意為止……
兒子的懂事和體貼,讓父親淚眼朦朧。
從此,每天放學回家后,兒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親復述當天所學,每次考試,都把試卷拿給父親看。
兒子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兒子成為他們鎮(zhèn)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
◆給初三學生家長的建議◆
1、把孩子的初三學業(yè)作為家中的頭等大事來抓。
2、與學校多溝通,與老師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3、思想: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斥責,學習要重過程,輕結果。還要給孩子訂一個合理的近期目標。
4、高度關注學生的上學放學時間、作業(yè)情況(可通過作業(yè)本與老師交流)、交往情況、服裝發(fā)型等。
5、 學習上偏科的同學要有全面發(fā)展的意識,可買一本相關的資料多做一些習題,注重與老師的交流,請家長多引領。
6、 要讓孩子真正懂得中考的重要性,對中考有充足的準備。
7、對各次考試進行可行性分析,對存在的問題統籌安排,逐一擊破。爭取每天前進一點。培養(yǎng)習慣重在一個月,關鍵在頭三天。
8、 三規(guī):環(huán)境、坐姿、時間;二限:交往、零用錢;一查:作業(yè)本;重引導。
9、 借初三良好開端的東風,堅持不懈,成就大器之材。
10、借水城中學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將孩子送入高一級學府。


初中家長學校培訓資料(第一期)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學會和孩子聊天◆
什么是“代溝”?“代溝”是家長平時溝通無效,致使孩子與家長產生隔閡的現象。它是家長與孩子之間不能擁有共同興趣或共同思維的表現。“代溝”使家庭失去“磁性”,不再溫馨。消除“代溝”的方法是家長學會和孩子聊天,努力營造“家長的事情孩子樂于聽,孩子的事情家長聽著樂” 的氛圍。
據調查:家長主動與孩子擺談工作和生活中的悲與歡的占32%;不讓孩子知道家庭經濟狀況的占28%。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孩子不主動與家長擺談同學間趣事的占61%;當受到委屈時,向家長傾訴的竟只有16%。
和孩子聊天,應選擇具有針對性和共享性的話題,這樣有利于孩子的參與,使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很相信自己,愿意和自己分享家里的事,自己也有責任和義務分擔家里的事。
和孩子聊天,應講究技巧,講究手法,講究環(huán)境。下列做法是錯誤的:有孩子的同學在場,你大肆叫苦說家里沒錢交學費;當孩子興沖沖地與你聊同學間的趣事時,你卻因工作原因心煩而不聞不理;孩子與你談論網上的事情時,你卻馬上追究上網的時間,網上都做了些什么等等。這些錯誤的做法多了,孩子便以“沒有共同語言”或“自找惹事”為由,而不愿與你聊天了。
所以,家長要想學會和孩子聊天就應該做到:①認同孩子的觀點,別以成人思維去審視他;②收集孩子關心的話題;③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④別斥責孩子。必須斥責時,也一定用建議的口吻;⑤自思:我和孩子之間三天說了多少話?笑了多少次?⑥學會檢討自己的過失;⑦在孩子面前學會妥協。
▲合理關注孩子的成績▲
考試是教師對學生所授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驗證方法??荚囎尯⒆泳o張,甚至焦慮和恐懼。尤其面對中考、高考,這種一錘定音的考試時,緊張更是在所難免的了。面對孩子的考試,如果家長不會合理關注,就會讓孩子產生“考試焦慮綜合癥”。即:頭昏腦脹、坐臥不安、胡思亂想、思維僵滯、情緒失控和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易怒煩燥或無動于衷等現象。所以,家長要合理關注孩子的成績,努力做到:
1、不要給孩子施加考試壓力。
無論是平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還是中考、高考,家長都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孩子。有時家長無意識的言行就給孩子增添了精神壓力,比如家長的下列情形,就是在對孩子施壓:⑴希望孩子考上重點,請假在家作后勤;⑵接送孩子的每次考試;⑶“你應該有信心,我們相信你。”⑷“考試不好,什么條件都免談。”⑸“考得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⑹“你一定要給我爭光??!”⑺“考試不好,你會失去很多朋友的。”等等。
這些壓力的施加,一次也就夠了,若頻率過度的使用,自然就會讓孩子緊張起來形成考試焦慮的四種思維模式:一是“顧他性思維”即擔心他人對自己的個人評價;二是“忌己性思維”即擔心考試成績不好會對個人的自我形象帶來損害;三是“慮遠性思維”即擔心個人未來的前途;四是“自慮性思維”即擔心個人對應試缺乏準備。
因此,我建議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盡可能采取下列語言。如:⑴“測試只是一種測驗,這次不行,下次再來。”⑵“只要你是努了力的,我們會理解的。”⑶“雖然我們也有些擔心,但相信你能發(fā)揮出你的正常平。”⑷“你考得不好,其它人也會考得不好。”⑸“不必緊張,你就當是自我檢驗吧。”⑹“看看我和別人的差距在哪里。”等等。
2、教給孩子一些應考技巧。
⑴文化科的考試和體育考試是不一樣的。體育考試是一個瞬間,一個短暫的時間,它需要的是理念的支撐和爆發(fā)力的展示。文化科的考試則是一積累,沒有足夠的積累是絕對不行的。盡管體育考試也需要累積鍛煉,但只要潛能得到足夠的激發(fā)就能完成。例如:初一的兒子沮喪地回到家。“怎么回事,兒子?”爸爸問。“我的體育考得太差了。”“考的什么?”“立定跳遠,要跳2m,我拼了命也跳不過。” “是嗎?來爸爸教你。”……“哇,我終于跳過了!”“我的兒子怎么會比別人差呢!”父子倆高興起來。原來,爸爸用激發(fā)潛能的辦法,讓兒子靜靜的在心中立跳,1、2、3、4、5,跳!一下子就超越并達到2.2m,得了95分。
⑵家長對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必太在意,但要求孩子的考試態(tài)度一定要端正。比如:認真復習,按時到達,仔細閱題,不作弊等。“認真待考,誠實迎考,端正臨考,自律思考”是家長對孩子考試的總要求。
⑶對于考試成績不佳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為其提供作弊或變相作弊的條件。錯就錯了,分析原因,自我承擔責任,下次重新來過,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孩子才會在受挫中醒悟,在失敗中成長。
⑷作為現代家長,誰沒有經歷過考試?誰沒有接觸過考試?因此,家長必要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當時的情境及應對方法告訴孩子,讓孩子借鑒。
3、關注孩子的重大考試。
所謂重大考試是指升上一級學校或參與國家、省、市級比賽的各種考試。每位孩子在重大考試前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現象。但這種緊張現象的產生,常是家長們人為造成的。比如:家長告誡孩子“這次一定考好?。?#8221;“這次如果成績理想的話,就......”;“如果本次考試不好的話,就會......”;“這次你一定要越過......”;“這個時候了,還有心情看電視!”;“快去看你的書!”等。其實,家長們不明白,這時的孩子正是需要“減壓”的時候。考前“施壓”,會讓孩子容易產生焦慮、緊張、厭食、頭昏、精力不集中等“考前焦慮綜合癥”。這樣的結果,其考試成績是可想而知的。“減壓”就是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方式,讓孩子輕松、愉悅的面對考試。這樣,孩子就會毫無怨言地承擔考試結果。事實表明,“施壓”法重在平時,而絕非在臨時。否則,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家長有過急的行為,那更是大錯特錯了。舉個例子:初中每次考試均是全區(qū)前五名的梁艷,是學校認為的中考“狀元苗子”,在畢業(yè)考試中,因第二天考數學,梁艷卻在復習語文。這時,非常關注女兒學習的媽媽發(fā)現后,便干擾起來:“這時看什么語文嘛,明天是考數學,你應該復習數學啊”。女兒不聽。媽媽多次干預無效。梁艷也在媽媽的干預中感到厭煩,便和媽媽頂撞起來。生氣的媽媽最終將女兒的語文書撕毀......梁艷在心煩中參加了全部考試。結果,梁艷的中考成績在全區(qū)名列350名之后。
作為家長,無論你是心急也好、關心也罷。在任何時候,你都必須以孩子的情趣為中心,盡可能削減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不適的事件或機會。讓孩子在輕松、重視的狀態(tài)下完成一次次重大考試。
為此我建議家長考前要做的事情包括:⑴為孩子妥善安排飲食,以確保精力旺盛;⑵不要與孩子有“條件”交換;⑶提醒孩子,這時的復習只是一個鞏固、總結的過程;⑷提示孩子應對考場進行事先試坐,并計劃好路程與時間;⑸提醒孩子考試中所需攜帶的工具;⑹考場上首先要做的是,填寫考號和姓名等;⑺考場上要瀏覽自己的卷頁是否與規(guī)定相符;⑻告訴孩子一些消除緊張的辦法,如喝水、上廁所、默數數字等;⑼簡單的先做,難點的后做;⑽重點是把會做得做對。
4、教孩子學會考后總結。
考試的目的在于找出差距和不足。因此,考試結束就要總結,分析試卷,找出差距。據調查,當孩子拿著試卷回家時,家長注重試卷內容的只占24%,有76%的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考后對學習內容的分解與關注。其實,此時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段。如果孩子考好了,在鼓勵中找點差距,通常孩子是會接受的;考差了,及時、適地給予一些方法指導和勸慰,會避免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當然如果首先注重分數,批評一番之后再溝通的話,那就是不可取的教訓了。
◆學習與孩子溝通的藝術◆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實際是兩個生命體的碰撞。每一位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都要學習教育的藝術。
根據許多成功的經驗,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藝術包括:傾聽、發(fā)現、童心未泯、老謀深算、哪壺先開提哪壺、說話算話等幾個方面。
許多聰明的家長就是注意了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要耐著性子聽),誘出了孩子一串串的心里話,使溝通變得暢通無阻。有一位家長向我咨詢“孩子太不愛說話怎么辦”,奇怪的是他的孩子在和我談起時卻是口若懸河。后來我終于發(fā)現了原因:母親說話太多,不注意傾聽。在半小時的咨詢里,只是母親一個人在講,孩子剛要說話,卻被母親搶去了話茬,孩子只好在一邊苦笑。
還有個例子:一位母親,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啞了。兒子放學回來后說:“媽媽,老師批評我了。”接著就訴說老師怎么怎么不對。當時,這位母親特別想批評兒子:你錯了,老師是對的??墒且驗樯ぷ訂?,說不出話,就只好瞪著眼睛,看著兒子說。等兒子終于說完了以后,突然兒子又說了一句:“媽媽,我謝謝您。”她當時一愣,不知兒子是什么意思。兒子又說:“謝謝您,今天聽我說了這么多話。”第二天,兒子又對媽媽說:“媽媽,你昨天雖然什么都沒說,但是我已經明白了,我錯怪了老師。”
所謂傾聽,就是不但要努力地聽進去,而且要思考,注重發(fā)現孩子談話中的閃光點。發(fā)現孩子第一次正確運用成語時,要給予贊賞;第一次引用了一首古詩,要表示受感動;發(fā)現孩子能夠慷慨陳詞,有理有據地爭辯,就應該有意地驚呼:“我家出了一個雄辯家!”。這樣,孩子不但愿意經常和家長溝通,而且還會自動提高溝通的質量。
兩代人溝通的藝術,在于家長既是“童心未泯”,又會“老謀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對家長就會敬而遠之,沒有共同語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沒有“老謀深算”,則無法引導孩子。
有些家長和孩子溝通失敗的原因,就是“恨鐵不成鋼”,“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實溝通成功的藝術在于“哪壺先開提哪壺”。有個平時動作總是慢騰騰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父親說:“爸爸,今天體育課上我跑了第一名!”父親有點納悶,但還是說:“小冠軍,快把比賽的實況給爸爸描述一下吧!”原來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比賽,這個孩子在小組跑了最后一名。然后每組最后一名同學再比賽一次,這個孩子就是這次“安慰賽”的冠軍。孩子明明是小組比賽的最后一名,只是可憐的敗將中的冠軍,還值得高興嗎?但是通過談話父親發(fā)現的是孩子可貴的自尊心,于是決定和孩子一起慶祝“過五關斬六將”,閉口不談“敗走麥城”。試問,哪個孩子不愿意和這樣一個能理解自己的父親溝通呢?
有些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過于急躁,總幻想一兩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這不可能,因為兩代人年齡差異很大,又成長在不同時代,理解需要有一個過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扎實的行動,那就只好在親子關系上長期吃著“夾生飯”。和所有的友誼一樣,兩代人的溝通關鍵是一個“信”字。“說話算數”道理很簡單,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不肯學習“曾子殺豬教子”,那就只能在家中成為整天高喊“狼來了”而無人理睬的可憐蟲了,哪里還談得上兩代人的溝通呢?
許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小時候喜歡跟家長說些學校里的事———誰惹老師生氣了,誰和誰打架了等等,可孩子上了中學后,話就變少了,家長問起學校的事,孩子也只有簡單的兩個字:“還行!”為什么到了中學之后,家長和孩子之間就好像有了一條鴻溝呢?怎樣才能走近孩子呢?我們在做調查時曾讓學生用五分鐘寫出家長常說的話,出現頻率高的是:“快起床!都快6點了!”“你真不爭氣!你要是有×××一半我也沒白受累!”“上課注意聽講!”“嘴皮子都磨破了,你怎么就不長記性!”“別磨蹭!快寫作業(yè)!”“現在不好好學,將來怎么辦!”“怎么又考這么點分!”“不是這道題錯就是那道題錯,就沒有全對的時候!”“把電視關了!有什么好看的!”家長可能覺得這些話都是必須要叮囑的,但卻忽略了孩子的心情。這種簡單的說教在內心世界日益豐富的孩子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天天講,月月講,不把孩子說煩才怪呢!
下面是孩子們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請給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因為我長大了!”“別整天嘮叨我!”“嚴格要求,我沒意見,可太嚴了我受不了!”“請支持我做些我喜歡做的事!”“讓我有點自己的小秘密,好嗎?”“我希望得到鼓勵,別總是責備。”“別老當著別人的面指責我,我也有自尊心!”對于家長來說,要教育好孩子,必須要了解他們,要接納他們已經長大的事實,否則只會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下面是幾個實際可操作的方法: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與孩子商量———相互尊重;讓孩子決定———學會選擇;給孩子寫信———巧妙地表達;替孩子著想———留點面子;放孩子出去———認識社會;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向孩子學習———能者為師。
★正確批評孩子★
家長批評教育孩子,是對孩子的深切關愛,也是家長應該履行的職責、義務。但家長在批評教育孩子時,要注意這樣幾點:
1、避免夸大事實。不要用“你總是”“你肯定”“你從來”這樣的句式。憑心而論,你的本意并非認為自己的孩子真的“總是如此”、“肯定如此”、“從來如此”。所以應避免。
2、避免籠統模糊。如果你對孩子的某種行為不滿,要避免籠統的指責“你這個孩子......”而應該具體地說“你這個行為......”“你這件事......”因為你真正不滿意的是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
3、善于認錯。家長也有無理的時候,認錯時不要說“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錯!”“反正你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準確的表達應該是:“也許你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
●理解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關愛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當一個人覺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溫暖的、安全的、放松的。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夠有效地拉近你與子女之間的心理距離,縮小“代溝”。
但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往往缺少理解、尊重子女的態(tài)度。而青春期的孩子又是非常敏感的,這就很容易產生矛盾。比如,有一位母親,她出于擔心和愛護,常常嘮叨女兒要少與男生來往。有一次,母親竟臭罵了幾個來邀女兒去過朋友生日的同學。這使女兒受到極大的傷害:她在同學面前好沒面子,同學不再跟她來往。她因此怨恨父母:“你們不讓我好過,我也要讓你們難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氣你們!就是不好好讀書!就是要把你們的錢拿去花光!”但她內心又很孤獨,很苦悶。作為父母,本來唯恐傷害了子女,但卻在不經意中傷害了子女。結果,即推開了子女,也被子女所推開。父母與孩子雖天天相處一屋,心理卻相隔很遠。做子女的視父母如同“冤家”,有的動輒跟父母頂嘴發(fā)脾氣,有的閉瑣自己疏離家庭,有的甚至離家出走;做父母的欲恨不能,欲愛無從入手,看著自己親手撫育、一點一點長大起來的孩子,竟是如此陌生!無論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實彼此心里都渴望被對方理解。但很多父母卻不知怎樣去理解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而成長中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的雙親。
理解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這在親子之間,本來應該沒有問題,但事實并不是沒有問題。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們往往希望子女無條件的服從我們,我們卻不能無條件的去尊重子女。當然,這并不是要求家長去認同孩子的一切觀點和行為,而是我們要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們的眼睛去看,用他們的耳朵去聽,用他們的頭腦去想。
理解孩子也并不是嬌寵孩子。如前面這個例子中,父母如果能夠站在女兒的角度思考(畢竟我們做父母的也年少過),至少不會做出“臭罵前來邀請女兒的同學”這樣過于傷害女兒自尊心的行為來!父母應該知道: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齡朋友而“忽視”成年人。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們,孩子就會向外尋找理解他們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就會愿意與父母溝通。各位家長應切記: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確引導。沒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導都難有真正好的效果!因為他們再不是那個兒童期的孩子了。對上面那個被同學前來邀請參加生日宴會的女兒,家長完全可以這樣做:先要肯定“社交”對于女兒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這不僅是因為同齡人能使孩子更開心、更快活;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在于同齡人的交往中,來增進對自己、對他人的認識和了解。然后,再給孩子指出,時間安排上要適當,社交活動不可沒有,但也不可占太多時間,畢竟讀書學習是主要的。給孩子講清道理,孩子一定也會理解,這樣不是很好嗎?
家長與孩子之間需要理解,理解是愛心和尊重的具體體現。無論父母對子女,還是子女對父母,一般都不缺少愛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為欠缺“尊重”,結果連“愛心”也感覺不到了?,F在你不妨從“理解”開始,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就會出現:你與孩子的心理距離馬上就縮小了,你與孩子的口角沖突馬上就減少了。那么,理解子女,你需要付出什么呢?不過是一句老話“將心比心”,你說是嗎?下面的練習,請大家思考一下: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抱怨他的母親:“媽媽最討厭了,一天到晚嘮叨個沒完!”你的反應是什么?
1、不孝子孫!媽媽這么辛苦,從小把你養(yǎng)大,你還
嫌討厭,像話么?
2、你覺得,媽媽講話很干擾你?
3、你怎么會有這種感覺?還虧你講得出口!
4、我不敢肯定,你最近似乎心很煩?有什么事可以跟爸爸說說嗎?
比如:當你的孩子對你說:“老師偏心,別人講話不批評,就批評我”時,你的反應是什么?
體諒理解的反應應該是這樣:“也許老師是偏心了,你覺得不公平?但我想,也許老師是沒有看見別人說話。再說,你講話也是事實,批評你講話這一點是沒錯的,是不?這樣你理解了孩子的感覺,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錯的,孩子就會心服口服。
而不體諒理解的反應往往是:“不要說老師偏心,你自己講話難道是對的?不要去管別人有沒有講話,先問問你自己有沒有講話?你還好意思說老師偏心!”。有的家長可能認為,這樣才是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錯了!其實,這樣你就否定了孩子的感覺,也否定了可能的事實。結果孩子覺得連父母也不公平,不講道理。他被這樣的負向情緒困擾,再不會去考慮自己有沒有錯,更加認定老師批評自己是不公平的。
最后,祝愿各位家長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希望您的孩子在我們的共同教育下茁壯成長


《梁啟超成功的家庭教育》

梁啟超(1873—1929年)是廣東新會縣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他不僅是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家、著名學者,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尤其是在對子女進行的家庭教育方面,堪稱極其成功者。

梁啟超自小就極聰慧,加之勤奮好學,有極為強烈的求知欲,在鄉(xiāng)間即有“神童”之稱。16歲時(1889年),梁啟超考中舉人。他因在上海得見《瀛環(huán)志略》以及若干西書,開始接觸西學,對康有為的維新思想異常傾倒,遂于1890年拜康有為為師,接受改良主義思想,并協助康有為編撰《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也是康有為“萬木草堂”弟子中最杰出的一個。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關心國家民族安危,研究西方國家強盛原因的梁啟超與康有為一起發(fā)動了著名的戊戌變法救國運動,成為與康有為齊名的改良主義領袖,時人并稱“康梁”。

    梁啟超是一位極其勤奮的學者,生平著述極多,達1400萬字,內容廣及政治、歷史、經濟、教育、哲學、佛學、文學、新聞學等諸多方面,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一筆豐碩的文化遺產。

    梁啟超又是很重視并且善于進行家庭教育的教育家。他有九個子女(五子四女),在他的教育下,個個道德高尚,才華出眾,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后來都成為對祖國有杰出貢獻的杰出人才。

    一、愛國主義教育

    梁啟超一生雖歷經滄??部?,但愛國之心始終不變,以著作報國達40年。他對子女的影響和教育貫穿著一個中心,就是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在家里,他經常向子女們講祖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者的故事;孩子們長大離家后,他仍以書信形式繼續(x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掌握專業(yè)知識,將來報效祖國。在他的教育影響下,孩子們自幼培育了對祖國深厚的感情,立下了報國之志。

    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中,先后有七個曾到外國求學或工作,他們在國外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學貫中西,成為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學者,完全有條件進入西方上流社會,享受優(yōu)厚的物質待遇。但是,他們中卻無一人留居國外,都是學成后即刻回國,與祖國共憂患,與民族同呼吸。抗戰(zhàn)期間,梁啟超的長子、著名古建筑專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音在四川過著清貧的生活且又都疾病纏身,卻仍然頑強地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當時美國一些大學和博物館都想聘請他們到美國工作,這對他們夫婦治病也大有好處。但是,他們卻一一拒絕了。梁思成說:“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哪怕僅僅是暫時的。”

    新中國成立后,梁啟超的家人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雖歷盡磨難而無怨,以一腔熱血報效祖國。他們全家人在梁啟超夫人王桂荃和長女、時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梁思順的主持下,將梁啟超遺留下來的全部手稿都捐贈給北京圖書館,并把北戴河一座別墅獻給了國家。1978年,梁啟超的次女、著名的圖書館學專家梁思莊又代表全家將梁啟超坐落在北京臥佛寺的陵園和幾百株樹木獻給了國家。1981年,梁思莊組織在京的弟、妹集體自費回廣東新會探望鄉(xiāng)親父老。他們帶去了梁啟超的親筆字卷和戰(zhàn)國編鐘,贈送給廣州和新會博物館。至此,梁啟超和他的子女們將他們所能獻出的一切全部奉獻給了祖國。

    二、道德品質教育

    梁啟超很重視對子女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并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為子女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從小就要求孩子們一定要艱苦樸素,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他說:“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生命便夠了,至于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他教育子女們要熱愛生活,適應環(huán)境。他說:“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積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了新生命,如朝日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愿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在他的教育影響下,孩子們個個都有一個艱苦奮斗的歷史。

    梁啟超的次子梁思永,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學成回國,正是國內戰(zhàn)火不斷的時代。他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長期從事考古工作,曾主持山東章丘龍山鎮(zhèn)和河南安陽后岡、西北岡等重要發(fā)掘,并首先確定仰韶、龍山和商文化的相對年代。梁啟超的四女梁思寧,在南開大學讀一年級時,因日機轟炸而失學。她抱著滿腔的愛國熱忱投奔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梁啟超的幼子梁思禮,1924年才出生。當他5歲時,梁啟超就去世了。他17歲赴美求學,邊打工邊讀書,在飯館里洗碗碟,在游泳池當救生員,什么都干,苦讀八年,終于獲博士學位?;貒髲氖码娮涌茖W研究工作,是我國著名的火箭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并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三、追求知識教育

    梁啟超在家庭教育中很注意引導孩子們追求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好學深思的習慣。他很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志趣,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并以平等商量的方法設想每個孩子的發(fā)展方向。

    在治學方法上,梁啟超要求每個兒女既要專精又要廣博,他在對子女的談話及通信中指出:“思成所學太專門了,我愿意你趁畢業(yè)后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之某部門,稍多用點功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他以自己為例說:“我生平趣味極多,而對于自己所作的事,總是作的津津有味,而且興趣淋漓,什么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句,我所用的字典里頭可以說完全沒有。”他要求次女梁思莊“在專門學科之外,還要選一兩種關于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他對梁思成說:“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huán)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時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

    梁啟超不斷鼓勵孩子們戰(zhàn)勝學業(yè)上的困難,繼續(xù)前進,要效法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精神,同時也要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當學建筑的梁思成在美國完成學業(yè)之后,梁啟超要他到歐洲考察一二年,再結合對中國古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形成自己的學問。當學考古的梁思永完成了在美國的學業(yè)之后,梁啟超立即安排他回國實習并收集中國的有關史料。

    正是由于梁啟超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在對子女的教育培養(yǎng)方面大獲成功。他的兒女們不負父親,個個意志堅強,性格開朗,學有專長又多才多藝。他們都為祖國的解放尤其是建設事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
一位家長的家教心得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yōu)槿烁改傅某砷L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里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fā)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yè)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陳泰龍今年十二歲,就讀于夾江一小六年級四班,他不是很出色,但也有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fā)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游戲、做事情慢等。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么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少年,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住小學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說:“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圣大賢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F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yè)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yè),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yǎng)”、“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并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yǎng)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要多為公著想,盡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yōu)的學生。

 

我家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采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yǎng)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yǎng)成好習慣,大了寬松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guī)、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yǎng)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培養(yǎng)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么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盡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yǎng)。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于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yè)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么新鮮事,心里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tài)。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四、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tài)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系,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tài)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tài)度,聽課是否認真、發(fā)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梁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癡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yǎng)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要一切為公著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要做到愛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yōu)的學生。將來踏進社會,不為自己,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一切作業(yè),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guī),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家長家教心得

1、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主要采用有抓有放的方法。對于原則問題,如為人處事,道德思想,學習方法等,以抓為主,不會絲毫含糊。而對于我們認為應由孩子自行作主的事情,則以放為主,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決斷力。總的來說,因為安安男孩子,我們認為還是積壓方面都嚴格一些為好。還有我們認為應以平等之心對待孩子,時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思考問題,這樣比較容易體會孩子學習和做的方法和心態(tài)、寬容孩子的過錯,以達到耐心教育,遁序漸進的目的
2、過多的照顧和保護,會讓孩子失去自主的能力,也必須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犯一些錯誤,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他成長,并對事物有更好地理解。經歷過才知道結果,才能記住后果,并在以后的做事中時刻提醒自己。
3、不急于求成,要順其自然,要遵循小孩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9月份的時候,教女兒數學運算時還很吃力,特別是得數超過10的運算,那時還以為是能力上的問題,但數學課上相應內容教了以后,現在的口算題卡每日練習很少出錯,速度也還可以;確立孩子學習的基礎目標,不把對孩子的期望一下寄托在這一學期,這一學年上面,要關注長遠,現在的基本目標是語文能多識字,但并不一味求多,適當培養(yǎng)閱讀習慣和愛好。數學能跟上教學進度,英語基本不作要求,僅個人淺見。
4、學習要養(yǎng)成好的開端,堅持要孩子自己能獨立去完成全部作業(yè)。堅持要孩子自己養(yǎng)成自查的習慣,有時孩子自查不好,給她指出來。時間長了就養(yǎng)成好習慣。

5、孩子從小在外婆家長大。自從讀一年級開始才自己帶。這段時間最成功的是改掉了她賴床的習慣。方法是:有一天當鬧鐘響過三次,我去叫她起床還不肯起來。我就對她說:“從今天開始,媽媽只來叫你一次,如果你還不起來,那你就安心地睡吧!我上班去了,等你什么時候想起來打電話給我,我回來送你上學。說完我就假裝背著書包準備出門。她馬上爬起來。從此,每次鬧種響過三次,我去一叫她就起床了。

6、作為家長要幫助他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使他覺得學好一門課做好一道題有成就感,很開心,也樂意去做這件事。現在各學科內容、作業(yè)與我們小時候的學習差別很大,綜合性、實用性、技巧性已充實到各門課中,因此如何提高家長本身的學習素質也尤其重要。我們作家長的也要不斷地學習

7、放學回家孩子按時完成回家作業(yè),看一些課外書,適當到外活動活動,關鍵是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能給孩子在各方面健康成長。

8、在每天做完家庭作業(yè)以后,讓他把當天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再復習一遍。每天看一些課外書,遇到不認識的字,讓他自己查字典

9、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學習上遇到挫折時,不時地鼓勵他,安慰他。同時給他制定一個逐步提高的目標,使他不致于喪失自信心。

10、我兒子每天在放學到家后,先做作業(yè),完成后吃晚餐,然后下樓玩。在睡前聽一下英語或語文磁帶,9時睡覺。

11、我也沒什么家教心得,只是在摸索。因為畢竟才和女兒一起開始。只是要求她不懂的一定要講出來,不要不懂裝懂,慢慢養(yǎng)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希望在家長會上能聽到其他家長好的家長心得,并且結合女兒的實際情況,把成績搞上去。

12、覺得教育孩子不能靠打罵,得耐心地加以鼓勵,從而使得孩子能開心地接受。

13、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比較自覺。在學習中自理能力較強,從幼兒園起,書包自己整理,一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需我們多費心。在平時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經常帶她到書記看書,以增加其識字能力和思維能力。

14、讓孩子養(yǎng)成自覺的習慣,自覺地學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學得輕松愉快,家長也省了一份心,于此同時家長也要不斷地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增強自信,更加努力地學習。

15、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好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各項本領,多給予孩子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16、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能鼓勵孩子積極向上;適當給些獎勵,物質或精神的,都有利于教育孩子

17、每事都能堅持,多少有點回報

一篇家教心得的范文

時間在我們的五指間稍縱即逝,沒有滯留的痕跡。

 這周就是今年最后一次去家教了,就要告別和劉丹和叔叔阿姨說聲明年再會了。心里突然失落了起來。雖然還不是真正的說再見。

在心星家教的這半年里,我們都在和這個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踮起腳尖,拖起生活的希望.....

 記得第一次在汀香園看到心星家教的宣傳海報,便一陣沸騰,那些貧窮的土地上怒放的笑臉,深深感染了我。于是在申報社團時,和同學一起毫不猶豫的填報了它。

 沒想到這個社團是要進行海選的,讓我不禁有些緊張??粗思乙粋€個吞珠吐玉,從容不迫,我想我這口才,能有什么希望嗎?

 前輩們問了我一些與孩子交流的問題,我沒有多說,只說我會用心去尊重他們。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在尊重一個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有足夠多的付出。


 開始家訪時,我和肖仲抽中了劉丹,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

 到她家時她剛起床,在梳頭。這是個瘦而高的女孩子,在她們的年紀這個身高是很突出的,至少有一米五五。我們說明來意后,她和我們淡淡的打了個招呼,然后蹲下來在凳子上協助我們填表。

  她語文基礎好象不太好,開始寫錯了好幾個字。填年月日的欄里也沒寫上年份。但她們一家的益陽口音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雖然沒有兩眼淚汪汪,但心中陡然加近的距離,是自然的。“112就是劉丹生日了,”我笑著說。

 第一次家教時,我們分配了任務,我教英語,肖仲教數學,語文一起教,每次都按數學英語語文的順序。

  我教的是音標,雖然前天晚上特地去電腦上查了下,聽了幾遍,可到臨陣時,仍然有幾個發(fā)不好音。帶著她反反復復讀了好幾遍,收獲甚少。不說她學懂了多少,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效果之差。看著肖仲講得有聲有色,我有些慚愧。開始懷疑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當初的那份熱情漸漸冷淡下來。我到底是為了什么?又獲得了什么?第二周周六剛好是劉丹的生日,我們都記住了。在校門口為她選了一只抱心的可愛的蘭色kitty貓,把它塞進我的大書包里,想在上完課后再給她一個驚喜。那天她們家來了一些客人。我們像前一次一樣走進她家,叫她上課,劉丹很認真的說今天是她生日,“哦,生日快樂”,我淡淡的回答。然后開始上課,這次我交她讀一些最簡單的單詞,加上她一個初一的表哥在一旁的赴應,大家都學得很開心。阿姨不停的要我們吃這個吃那個,讓我很不好意思。我說我們是志愿哦,不準吃東西的。阿姨很淳樸,給我們們遞東西,又說哪有這樣的規(guī)矩,在這里你們就和劉丹的哥哥姐姐們一樣......上完課后我費力的從書包里掏出貓娃娃,放到劉丹面前,她顯然是被嚇了一跳,抱著娃娃沒回過神來,直到我又說了句生日快樂,她才驚喜的說了謝謝......

回來的路上,依然保持著小小的激動與幸福。原來付出的滋味這么美。突然想起田萌節(jié)目里經常說的那句話: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給予世界多少,世界就會回你多少。我真誠的付出了,所以我很開心。

  我們的付出,溫暖了許多人,在那些被我們溫暖的人的世界里,我們漸漸遠離寒冷。這就是我們做這份工作的意義。我終于讀懂一些了。接下來的幾次家教也漸入狀態(tài).......


  這就是我在心星的成長,付出不計較回報你才有意外的回報......

家教心得體會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現在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同時都體會到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很多家長同一體會,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誰都不可忽視,現談談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家長是孩子的“克隆”對象,家長是子女所有行為的被模仿者與榜樣。例如: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周末,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接回孩子,發(fā)現孩子臉上有一個傷疤:“是不是學校小朋友抓的?”孩子點點頭。媽媽發(fā)火了:“你為什么不抓他?這個星期天媽媽不給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而又可憐,在這種近乎病態(tài)的教育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嗎?今后又怎樣呢?

二、別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有時走親訪友,老是聽到朋友說自己的孩子:“你看,你這次其中考試,考了85分,人家隔壁鄰居家小孩怎么考試100分,你真沒用,木頭腦袋。”你知道家長講這些話適得其反,孩子聽了肯定不舒服,考試成績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學習的好與坪,我小孩子考試成績有時是一般的一般,但我從不批評他,分析考試題為什么會做錯,鼓勵他下一次要仔細、努力,比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聽了總是滿意、微笑的點點頭。

三、孩子一樣有自尊的。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說自家孩子不好,例如當著孩子的面,剛剛自家小孩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偏偏在人家面前說自家孩子不如別家孩子聽話,學習不好,這恰恰相反,孩子的心里產生逆反心靈,孩子應會想,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說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

四、從小教起、從小改正。本人對這方面深有體會,我小的時候看到一本電影《少年犯》,可能大家都看過劇中那個小孩就是從小父母離異,缺少父母的從小教育,更談不上改正,導致那么悲慘憐憐的下場。因此,本人對小孩“從小教起,從小改正”比較重視,不管點點滴滴都不放過。例如,我們吃飯時候,必須叫一聲“爸爸、媽媽吃飯”。

五、別總盯著孩子的缺點。我小孩唯一最大缺點是任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時放學回家,大概半小時做作業(yè)認真,比較投入,過了半小時后就開始東摸摸,西看看,開始跟我討價還價,例如老師布置回家抄寫今天課堂上學的生詞,他就跟我說,媽媽我這會寫完,其余兩個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飯再做,這時我就根據今天回家作業(yè)的量給他“定刑”,如果回家作業(yè)不多,我肯定會放他讓他去玩,因為你不放他小孩子寫字也不用心,還會哭哭啼啼,甚至他還跟我頂嘴,有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這么任性,肯定不會出人頭地,也就一棒子打死,平時也不去管他,覺得自家小孩“結果”。

六、決不為孩子護短。老師的包庇,家長的護短,會導致孩子從走向歪路,甚至會導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覺得做為每一個家長不要不看這一點。

七、不用暴力“征服”孩子,前面第五條我談到小孩比較任性,以以前小孩一發(fā)任性脾氣,他老爸就動手打或嚇唬他,小孩不聽反而還說:“爸爸你現在打我,等我長大我就打110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F在通過我采取第五條,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缺點,不采取暴力行為,跟他講道理,有時也采取他的主張、意識,反而現在比以前要好多了。語文老師也表揚說李陽現在寫字,其它方面比以前要進步。

八、不要把電視當“保姆”。有些家長工作比較忙,現在每星期學校又放假二天。這兩天家長怕孩子出去一則闖禍,另一則不安全,干脆就把小孩門反鎖關在家里看電視,把電視當作保姆,實際從本上角度來看,這樣做很不科學。我與他爸爸平時也很忙,我是做生意,有時經常要出差,他爸爸是軍人,在部隊要值班,有時也要到外地開會、培訓,小孩也經常在碰到雙休日沒人帶,但我就不把小孩關在家,不把電視當保姆,我覺得看電視第一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第二現在電視里有些生活片電視劇情節(jié)太暴露會引起孩子的誤導。因此碰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把自己的車當家,把小孩帶在身邊,他可以在車上看書,累了睡覺,同時還會在外面看到很多稀奇的東西,有一次我出差在紹興,我也帶李陽去了,剛巧碰到農民農忙時,看到牛在耕地,小孩就覺得很奇怪,一則看到牛,二則牛在那個犁,拼起來就可以耕地,因此我覺得雖然大人懂,千萬也別忽視小孩,更不應該把電視當孩子的“保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