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喜歡問老師“孩子今天聽話嗎”,贊揚別人家的孩子是說“你家孩子真聽話”,批評自家孩子則是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在很多家長看來,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聽話多好,多省心,一點也不會惹麻煩。
“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壞孩子”!我從來不要求我女兒周周“聽話”,我也從來不用“聽話”二字來褒揚她。相反,我害怕她太聽話。自從她會說話以來,是我聽她的話,而不是她聽我的話。她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由她決定,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到哪兒去玩、和誰玩、怎么玩,完全由她自己做主。她喜歡說“不”,我喜歡說“好”。在很多人眼里,她不那么聽話,但是她絕對講理,不會胡攪蠻纏、撒潑耍賴。她有主見,有個性,敢于說出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聽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無條件服從、不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不能有不合“規(guī)矩”的行為。“聽話”就是一副精神枷鎖,牢牢地套住了孩子!我身邊很多按照“聽話”標準帶養(yǎng)出來的孩子,他們溫順乖巧,讓家長省心,但是他們不能自主、盲從、怯懦、謹小慎微。我不為他們的聽話而歡喜,相反,我為他們的聽話感到惋惜。 我5歲的小侄女曉曉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一次,周周模仿電視節(jié)目中穿著裙子跳舞的姐姐,把褲腿挽至膝蓋。曉曉也學樣把褲腿挽了起來。我看見了笑著說:“曉曉也是學跳舞的姐姐吧?真漂亮,奶奶快來看呀。”曉曉突然臉色一變,慌忙把褲腿放了下來。我想她可能是擔心奶奶看了會生氣,因為在很多成人看來,大冬天卷起褲腿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我問她:“你是擔心奶奶看見了不高興嗎?”她點點頭。我說:“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把褲腿卷起來。”但是任憑我怎么說,她再也不肯卷起褲腿來學跳舞的姐姐了。就算奶奶不在場,她仍然不能自主,成人的“規(guī)矩”已經(jīng)控制了她,她已經(jīng)被大人奴役了,她當不了自己的主人。 還有一件讓我最為心痛的事。曉曉拿到了一個玩具,周周看見了也想玩。那時周周還只有兩歲多,還未建立“先拿者先玩、后來者等待”的規(guī)則意識,她試圖去搶曉曉手中的玩具。兩人爭奪起來,周周奪不過,大哭。曉曉看見周周哭了,連忙把玩具遞給周周,怯怯地走開了。我一直在旁邊觀察,希望她們能自己商量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看到這種情形,我不得不介入。我走過去對周周說:“這個玩具是誰先拿到的?”周周邊哭邊說:“曉曉先拿到的。”我說:“那你覺得應該誰先玩?”周周哭著說:“我就是要先玩。”我從周周手里拿過玩具,遞給曉曉說:“這是你先拿到的,就應該你先玩。”曉曉不敢接,只是怯怯地看著周周,好像是在擔心周周不高興。我把玩具放在桌子上,微笑著對曉曉說:“你玩吧,本來就應該你先玩,不用管周周,這件事是她不對。”說完,我轉(zhuǎn)身帶著周周到臥室和她單獨談話,強調(diào)規(guī)則并安撫其情緒。待到我出來,我發(fā)現(xiàn)曉曉仍然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那個玩具放在桌子上沒動!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心里難受極了,我把曉曉摟在懷里,問:“你怎么不玩呢?”曉曉默不做聲。我說:“你是看到周周哭了,怕她不高興嗎?”曉曉點點頭。 在強勢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曉曉的反應是忍氣吞聲和違心地屈從。曉曉的父母則認為這是孩子聽話,他們不覺得孩子有什么不對勁。其實這是多么不正常啊!她怯懦、壓抑、謹小慎微,甚至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時時刻刻看他人臉色行事。她已經(jīng)失去自我,完全受制于人。這就是典型的聽話標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周周則是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她的反應跟曉曉截然不同。譬如碰到別人阻止她或者要求她做什么,如果她不愿意,她會勇敢地說“不”;如果別人試圖說服她,她會堅決拒絕,并說“請不要強迫我”。有幾次,周周吃完一碗飯后,外婆還想讓她多吃點,欲再給她盛。周周說不想吃了。外婆勸說:“再吃點吧,吃多點長得高。”周周看著外婆認真地說:“外婆,請不要強迫我。”外婆就不好意思再勉強她了。周周完全不必擔心對方不高興,也不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她能夠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按自己的意愿說話和行事。 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長期壓制而練成的!家長們喜歡利用權威壓服孩子,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從家長口中蹦出:“聽話,不許……”“看某某多聽話,就你這么淘氣!”“叫你怎樣就怎樣!”“你應該這樣……”家長們還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頭上,比如給孩子買衣服,家長總是挑自己喜歡的顏色和款式,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教孩子學這樣、學那樣,不顧孩子有沒有興趣;教育孩子的口頭禪就是“聽話……乖一點”,一定要孩子屈從于自己才是好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擔心,如果從小不管嚴一點,讓孩子聽話一點,孩子長大后就管不住了。 學校也喜歡把孩子打造得聽話點?,F(xiàn)行的傳統(tǒng)教育就總是在身體和意志上控制孩子,不給孩子自由。我曾經(jīng)在一所宣傳個性化教育的國際幼兒園參觀,看到這樣一幕:小朋友剛起床,圍坐在桌子邊準備吃午點。生活老師端上一盤梨子,小朋友們伸手欲拿,班主任老師嚴肅地呵斥:“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小朋友們見狀,伸到半路的手趕緊縮了回來,老老實實坐在桌子邊等候。過了一會兒,這位老師可能覺得“時機”成熟了,下了指令,“小朋友請吃!”待老師下令,小朋友方才伸手拿起梨子吃了起來。 類似的情節(jié)我不陌生,曾經(jīng)在別的幼兒園目睹過無數(shù)次。在那里,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必須經(jīng)過老師的允許,否則就會被制止和呵斥。“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的潛臺詞就是“老師沒請,你們就不能吃”,這句話可以延伸成“老師沒允許,你們就不能做”。體現(xiàn)的是老師的教育觀,即凡事都要經(jīng)過老師允許,否則就是不對的。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這樣的老師幾乎遍及每一個幼兒園,這樣類似的言論隨處都可以聽到。 過于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太過順從,聽話的孩子往往壓抑了太多的內(nèi)心需求。這種壓抑會導致兩個極端,一是在壓抑和沉默中爆發(fā),某一天遇到導火索,就會采取一些極端行為;二是在長期的壓抑中喪失了個性,只知道逆來順受,徹底成為一個沒有思想和靈魂、任人擺布的傀儡。 經(jīng)常有老實聽話的孩子殺人的新聞見諸報端。我們的教育培養(yǎng)出這樣的孩子真是一個悲劇,這是失敗的教育!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孩子?聽話?順從?不惹事?不少學校和家長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標準就是:聽話+成績好。 當然,有人可能會認為,上面的例子是比較極端的,我的孩子絕對不會那樣。但是那些極端例子的家長一開始是否料到會是這樣的結(jié)局呢?倘若他們一開始就料到是這樣的結(jié)局,他們還會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嗎? 更多的是生活當中的“聽話”的成人。我的一個表妹,小時候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聽父母的,是親戚們交口稱贊的好孩子。長大后由父母挑選了一個男朋友,盡管表妹很不愿意,但不敢違抗父母之命,勉強跟這個人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后,老公好賭成性,經(jīng)常打她。表妹不堪毒打,逃回娘家??墒牵偶也粶仕春⒆?,她經(jīng)常一年多才見孩子一次。因此,她每日在對孩子的思念中煎熬,痛苦不堪。表妹的婚姻不幸,深層原因就是她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個性。連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還有什么能自己做主呢?一個沒有獨立個性、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可悲的,小時被父母控制,長大被別人控制,無論怎樣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有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不要孩子聽話,那孩子豈不是會無法無天? 我在這里所說的不要孩子聽話,指的是家長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如果家長理解了孩子,其要求和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一致的時候,孩子是非常樂意順從的。曾經(jīng)有很多朋友羨慕我,問我為什么周周這么聽話懂事,講得清(注:方言,講道理講得通)。他們口里的“聽話”實際上就是我所說的“講理”。我說,沒什么秘訣,就是我盡量去理解她,傾聽她內(nèi)心的聲音。我先聽她的話,然后才是她聽我的話。實際上,這種“聽話”,是孩子聽他自己的話。 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性的不同。“聽話”不等于好孩子,“不聽話”也不等于壞孩子。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講理,而不應該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獲得身體和意志上的自由的權利。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要求孩子言聽計從。過于聽話等于盲從,孩子將失去自己的個性,失去獨立的思考,今天被父母主宰,明天被別人主宰。 中國文化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奴性。一個沒有自由意志、不能獨立自主的人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只能被人奴役。一個被奴役的人是不會幸福的,一個被奴役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教育孩子,首要的就是尊重孩子,讓孩子獨立自主。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靈中播撒自由、獨立的種子。這樣做的意義從小處講,是播種孩子幸福的人生;往大處講,是種下了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 重點提示: 在強勢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孩子的反應往往是忍氣吞聲和違心地屈從。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長期壓制而練成的! 過于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教育的核心就是建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學多少知識,考了多少高分。 有時候,我們可以“不要孩子聽話”。“不要孩子聽話”指的是家長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 |
|